第九章 30年代小说(一)_第1页
第九章 30年代小说(一)_第2页
第九章 30年代小说(一)_第3页
第九章 30年代小说(一)_第4页
第九章 30年代小说(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袁吉依的资料目录TOC\o"1-3"\h\u26913第一节30年代小说概述 13759一、成熟、繁荣的原因 127010二、成熟、繁荣的表现(发展特点) 23525第二节左翼小说 232056一、左翼文学的特点 227354二、早期“普罗小说” 215348三、左联青年作家群 320695四、社会分析小说/社会剖析小说 914091五、东北作家群 97557第九章30年代小说(一) 1318375第一节30年代小说概述 1329985一、成熟、繁荣的原因 1322815二、成熟、繁荣的表现(发展特点) 1422449第二节左翼小说 1420552一、左翼文学的特点 1428111二、早期“普罗小说” 144801三、左联青年作家群 1512553四、社会分析小说/社会剖析小说 2124005五、东北作家群 2129705第三节京派小说 25584一、“京派”概貌 2512568二、“京派”的文学观念 2529166三、“京派”小说的特点 2531175四、“京派”小说代表作家 2511418第四节海派小说 2630906一、“海派”概貌 2623425二、早期海派小说 2616103三、“新感觉派”小说 283570四、后期“海派”小说 308144五、“海派”小说的总体特点 33第九章30年代小说(一)第一节30年代小说概述一、成熟、繁荣的原因(一)社会时代背景社会、历史的巨大变动和异质文化激烈碰撞,为长于叙事的小说文体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社会矛盾加剧,随着阶级斗争的风起云涌,文学直接表现社会生活的可能性增加,也刺激了以叙事为己任的小说。2、在广大内地农村破产的同时,东南沿海一带的局部资本主义化、现代都市的勃兴以及相应的出版业的发达、城市阅读现代小说的新读者群的形成,无不给小说带来契机。五四小说在对“人”的关注中完成现代性转折后,在30年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多元发展阶段。(二)广泛借鉴学习小说的繁荣是广泛借鉴、多方择取中外文学资源的结果。在借鉴外国文学与继承民族化的思索中构建现代小说,是30年代小说发展的重要课题。(三)主体积极探索小说家的个性化探索,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二、成熟、繁荣的表现(发展特点)(一)题材拓展,主题深化。小说题材愈加拓展,对时代风云的及时把握和对城乡生活的多方位展现显示出30年代小说创作更加丰富。(二)新人迭出,中长篇数量激增。30年代的小说取得了创作上的丰收,小说作者新人迭出,小说体式日益丰富,中长篇数量激增,三部曲作品的大量出现,标志着30年代小说的繁荣。据统计,这10年发表的小说仅中长篇就在500部以上。(三)流派丰富,分野明晰。30年代小说流派的形成,受政治与商业的影响较大,地域文化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第二节左翼小说一、左翼文学的特点(一)左翼文学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和文艺思想,广泛而深刻地表现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积极探讨社会中人性问题和社会伦理的转型,以独特的创作视角构建了左翼文学的革命话语体系和文学意义模式。左翼文学把人生和人性放在社会历史的宏观背景中考察,丰富和发展了五四文学的精神传统,使中国现代文学对人生和人性问题的思考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二)文学创作“社会化”倾向加重,是左翼文学政治化倾向的又一体现,以重视分析社会客体、流贯理性精神为特点.“社会化”倾向加重,与左翼文学分担推进无产阶级政治文化世俗化、社会化的重任相一致,左翼群体文学观念偏重社会价值是这种创作倾向的原动力.“社会化”倾向加重,增加了20世纪30年代文学的阔大气势,带来文体样式的更新,作家理性思维能力增强,文学作品的思想深度拓展.(三)社会价值高于审美价值,是左翼文学价值取向和政治化倾向的具体体现,是左翼文学追求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左翼作家政治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强化、时政冲击作家艺术个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武装左翼作家文学观念的必然结果.这种美学选择,既限制了左翼作家的艺术胸襟,又使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价值有了新的内涵,美学风格发生变化,崇高美、悲壮美成为左翼文学独特的美学品质。【左翼小说】左翼小说是以左联作家为主要阵营创作的革命现实主义小说。有些作家如吴组缃等并非“左联”成员,但创作倾向与左翼接近,其创作也属于左翼小说。【革命现实主义】无产阶级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其特点是要求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生活,表现生活,从现实的革命斗争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通过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的描写,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二、早期“普罗小说”所谓“普罗小说”,即以描写无产阶级革命为内容的文学。“普罗”即英文Proletaria(无产阶级,音译“普罗列塔利亚”)的简称。1928年前后,普罗文学成为锐不可挡的潮流涌现了出来,许许多多刊物——如《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畸形》、《幻洲》、《太阳月刊》、《我们月刊》、《海风周报》、《新流月报》、《拓荒者》、《萌芽》、《现代小说》、《大众文艺》等等,都大量刊登普罗文学作品(以小说居多)。普罗小说的作者多为太阳社成员(如蒋光慈、洪灵菲、戴平万、楼建南[适夷]、钱杏邨、孟超、冯宪章等)和后期创造社成员(如郭沫若、阳翰笙、郑伯奇等),以及胡也频、柔石等。(一)蒋光慈与“革命加恋爱”小说1、生平简介蒋光慈(1901—1931),原名蒋如恒(儒恒),又名蒋侠生(侠僧)。出生于安徽霍邱县一个小商人家庭。五四时期,他是芜湖学生运动中的风云人物,开始以“蒋光赤”为笔名发表作品。1920年,加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夏间,入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者大学学习,专修政治经济学;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4年回上海,任教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其时与沈泽民等组织春雷文学社。1925年1月出版“留俄三四年中的诗集”《新梦》,收入“染着十月革命的赤色”的诗41首,宣告:“我愿勉力为东亚革命的歌者!”要用“全身、全心、全意识——高歌革命”(《自序》)。1927年7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哀中国》,收回国后所作诗歌23首,充满悲愤情绪(1929年6月,二集合为《战鼓》出版)。同时开始了小说创作。大革命失败后,改署笔名“蒋光慈”。1927年参与成立“太阳社”,编辑《太阳月刊》;后又主编《海风周刊》、《新流月报》、《拓荒者》等。1930年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1年8月病逝于上海,年仅三十。2、小说创作(1)概况代表作品:《少年漂泊者》《短裤党》《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丽莎的哀怨》《咆哮了的土地》。(2)创作特点1)具有强烈的宣传鼓动性。2)特具一种历史沸腾时期昂扬的激情与艺术追求力。3)缺乏对生活从容的观察思考和充分的形象化。4)缺少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5)革命加恋爱的创作模式。(二)阳翰笙、洪灵菲、胡也频等人的小说革命加恋爱的题材迎合了当时革命青年的口味,这种模式在左联广泛蔓延。与蒋光慈创作倾向接近的如洪灵菲的《流亡》三部曲(《流亡》、《前线》、《转变》),阳翰生的《地泉》、胡也频的《光明在我们前面》、《到莫斯科去》等,都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作。(三)“革命的浪漫谛克”之清算“革命的浪漫谛克”,是指30年代初期左翼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幼稚倾向,作品中表现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于革命的任意主观想象,人物形象塑造上有“脸谱化”倾向,内容上以大量的标语口号,代替了革命现实生活的描写,形式上有公式化、概念化等弊病。代表作家与作品,主要有蒋光慈、阳翰笙、洪灵菲、戴平万等创作的“革命加恋爱”小说。左翼文学创作中的“革命的浪漫谛克”倾向,早在“革命文学”论争之初,就引起鲁迅、茅盾等人的警惕与批评。“左联”成立后,在革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这种创作倾向逐步得到补正。三、左联青年作家群左联青年作家群是普罗小说之后逐渐崭露头角的一批追求进步的青年作家。这个青年小说家群体成员众多,成绩显著、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柔石、丁玲、张天翼、艾芜、叶紫等。“左联”青年作家的涌现,标志着左翼文学创作上真正结束了“革命文学”的时代而向前迈进了。(一)柔石1、生平简介柔石(1902-1931),姓赵,名平复,浙江宁海人。1918年考入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参与组织杭州“晨光文学社”。毕业后在浙江慈溪任小学教员,1925年赴北京,在北京大学当旁听生,年底回浙江镇海中学任教。1927年创办宁海中学,并任县教育局长。1928年因参与农民暴动,失败后到上海,和鲁迅等组织朝花社,出版《朝花周刊》,并参与了《语丝》的编辑工作。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左联,任执行委员,继任常务委员及编辑部主任,编辑《萌芽月刊》等。当年曾以左联代表身份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发表通迅《一个伟大的印象》。1931年1月被捕,2月7日晚被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为“左联五烈士”之一。鲁迅曾作《柔石小传》纪念他。2、小说创作(1)《二月》中篇小说《二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反映了大革命失败以后青年知识分子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和彷徨。小说塑造了一个徘徊于大时代革命潮流岸边的,苦闷矛盾的知识青年的典型。通过主人公萧涧秋的人生遭遇,表达了对知识青年的现实关怀。(2)《为奴隶的母亲》1930年创作的《为奴隶的母亲》是柔石短篇小说的代表作。1934曾由英国人马丁·劳伦斯编入《中国短篇小说》,美国人埃德加·斯诺将其收入了《活的中国——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从而使柔石成为一位产生过国际影响的现代作家。《为奴隶的母亲》以朴素平易而又沉痛的笔调,描写了浙东一带农村的“典妻”(代孕)风俗。主人公春宝娘作为一个年轻的母亲,被贫穷的丈夫当东西一样,典卖给有钱的秀才家作为生育的工具,母爱备受折磨,其奴隶一般的生存悲剧令人同情。《为奴隶的母亲》既写出了重血缘承续的宗法社会的丑陋习俗,也呈现了一位忍辱负重的农妇的心灵痛苦,控诉了罪恶的典妻制度,发掘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性及人性的悲剧意蕴。(二)丁玲1、生平简介丁玲(1904—1986),原名蒋伟,字冰之,出生于湖南临澧县一个没落的封建世家。幼年丧父,随母移居常德。在常德、桃源、长沙读完小学和中学,1922年到上海。曾入平民女校、上海大学就读。1924年到北京,结识胡也频、沈从文。1927年开始小说创作,处女作短篇小说《梦珂》发表于《小说月报》第十八卷十二号。次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出版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梦珂》和《莎菲女士的日记》的发表,在沉寂文坛上,抛下一颗炸弹。1928年春返上海,继续写作并发表《暑假中》、《阿毛姑娘》等反映青年女性的作品。1929年与胡也频、沈从文在上海合办“红黑书店”,出版《红黑》杂志。1930年以后转入左翼小说创作,加入左联,发表中篇小说《韦护》,与中篇《一九三零年春在上海》同属“革命加恋爱”小说。1931年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1931年用现实主义方法创作了以十六省大水灾为背景的中篇《水》,正面描绘血火交织的阶级斗争;另有短篇《田家冲》,未完成的长篇《母亲》等。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被捕,被软禁在南京。1936年脱离禁锢,离开南京到达,成为第一个从敌区到陕北的有名望的文化人。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热烈欢迎。丁玲的到来,给原本力量薄弱的文艺运动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创作了《彭德怀速写》、《新的信念》、《我在霞村的时候》等一批重要作品。曾主编《解放日报》文艺副刊。1946年进入晋察冀边区参加土地改革运动。1948年写成著名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后被译成多种外文,在各国读者中广为传播,并荣获“斯大林文艺奖”,为中国现代文学获得了世界声誉。新中国成立后,丁玲在50年代曾任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主编过《人民文学》、《文艺报》,写了《杜晚香》等小说,热心扶植文学青年。1955年被错定为反党集团成员,1957年又被错化为右派。1958年去北大荒劳动,文革中在监狱中度过了五年。1979年复出文坛。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流的女作家,她在上作出过无法取代的贡献。2、小说创作(1)概况丁玲的创作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930年以前为早期创作;1930—1933年为左联时期的创作;1936年以后为延安时期的创作;1949年以后的为建国后的创作。1)早期创作:莎菲时期/复仇女神:苦闷与女权/不同凡响的起步《梦珂》写了一个败落的封建家庭女儿闯入社会陷入绝境的故事。这名知识女性,不堪周围人们与环境的庸俗,最终却为了生存,不得不牺牲色相与灵魂的生活现实。小说反映的是五四新女性走入生活后的苦闷和彷徨。《莎菲女士的日记》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以日记文体,记叙了女主人公莎菲的感情苦闷,尤其是爱情方面灵与肉的矛盾心理。茅盾充分肯定《莎菲女士的日记》的大胆与不凡,并从社会学的角度评析莎菲等形象:“满带着‘五四’以来时代的烙印”,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五四以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小说在恋爱纠葛中披露个性主义的知识女性反抗社会环境的心灵痛苦和矛盾冲突,创造出带点病态反抗色彩的时代女性的典型。大胆直露的心灵和性心理描写调子低沉,风格冷隽。小说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丁玲早期作品中一系列“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中最重要的典型。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是郁达夫所开创的描写知识分子“时代病”的自我感伤小说的总结与结束。2)左联时期的创作:1930—1933年左联时期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水》、《夜会》、《一个人的诞生》(与胡也频合集),中篇小说《韦护》,长篇小说《母亲》等。在丁玲进入“左联”时期以后,创作思想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创作题材不断扩大,个性解放主题淡化,阶级解放主题强化,革命倾向更加明显。由于受左倾思潮和革命文学机械论的影响,作品整体的艺术水准不高。①反映革命与恋爱的冲突作品在人物的性别关怀之外,又添加了革命者的生活内容,多表现男、女主人公在革命或恋爱问题上的性别差异与冲突,有“革命加恋爱”倾向。②为工农代言1931年,中篇小说《水》的发表,标志着丁玲创作的“左翼”转向。之后,丁玲陆续写有《消息》、《法网》、《奔》、《夜会》等短篇,反映革命者的现实生活。3)延安时期的创作:洁癖与转变/飞向新天地1936年到达陕北后创作了一批描写解放区人物和生活的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一颗未出膛的枪弹》、《我在霞村的时候》,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这一时期是丁玲艺术个性的回归与拓展期。作品注重用现代意识对生活进行综合的考察,表现新人物、新思想、新气象,较少当时普遍作家简单化、图解化生活的倾向,增加了社会批判意识。4)建国后的创作:在逆境之中新中国成立后,丁玲兼任文联、作协等职位,加以历史的原因,于1955年被划入“丁、陈反党集团”,不久又被划为“右派”分子,直至文革结束以后,才被平反。(2)创作特点细腻、大胆而又富有饱满感情的刻画人物复杂心理(最显著的特点);个人叙事与社会批判有机结合;始终坚持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文风犀利直露。(三)张天翼1、生平简介张天翼(1906-1985),现、当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张元定,号一之。原籍湖南湘乡,生于江苏南京,在浙江杭州念完小学、中学。期间,读了不少中外文学作品。中学时曾在《礼拜六》等刊物上发表过滑稽侦探小说。1924年中学毕业后入上海美专学画。192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开始以“张天翼”为笔名发表作品。1927年退学自谋职业,做过教员、职员、新闻记者等。1929年春投稿并致信鲁迅,在其主编的《奔流》上发表了短篇小说《三天半的梦》,受到鼓励,步入现代文坛。1931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它的文艺大众化研究会的工作,协助编辑《十字街头》等刊物。创作产量日丰,面向现实,内容充实,给文艺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这时所写短篇有《从空虚到充实》、《小彼得》、《蜜蜂》、《反攻》、《移行》、《团圆》、《万仞约》、《春风》、《追》等集子。他的小说以讽刺与幽默善长。写得最多的是小市民和某些知识分子庸俗可笑的生活,以此揭示现实的虚伪与丑恶,抨击畸形社会的弊病,《包氏父子》即是他的代表作。这时期还写有长篇小说《鬼土日记》、《齿轮》、《一年》、《洋泾浜奇侠》、《在城市里》,中篇小说《清明时节》,儿童文学作品有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中篇小说《奇怪的地方》等,寓教育于生动活泼的故事讲述之中,推动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抗日战争开始后,参加发起上海市文艺界救亡协会,任《救亡日报》编委、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他写的短篇集《速写三篇》,深刻地暴露了国统区抗日运动的阴暗面,引起文艺界的重视和讨论,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中的《华威先生》是他讽刺小说的力作。1942年因患肺病在成都、上海、香港等地养病,辍笔多年。长篇童话《金鸭帝国》也因病未写完。1950年到北京;曾任中央文学研究所副主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儿童文学》编委等职。他除忙于编辑刊物、培养青年文艺工作者外,还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发表小说《去看电影》、《罗文应的故事》(1954年获全国少年儿童文学艺术创作一等奖)、《他们和我们》,童话《不动脑筋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剧本《蓉生在家里》、《大灰狼》等,并结集为《给孩子们》出版。作品人物刻画细腻,想象丰富,生动有趣,循循善诱,几十年来深受小读者的喜爱,为发展儿童文学创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从30年代起,张天翼还发表了不少具有新颖独到见解的理论批评文章,出版有文艺论著《谈人物描写》、《文学杂评》、《张天翼文学评论集》等,他的许多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2、小说创作(1)概况从1934年到抗战前,张天翼的短篇《包氏父子》、《笑》、《背脊与奶子》,中篇《万仞约》、《清明时节》等一大批讽刺小说的产生,标志着他的创作的大转机,即讽刺艺术个性格的形成。他由此提出了反虚伪、反庸俗、反彷徨的基本讽刺主题。30年代张天翼以写实讽刺小说为结束文坛流行的感伤主义和“革命加恋爱”的公式化作品作出了贡献。(2)创作特点1)独特的讽刺形象①虚伪、狡诈的地主官僚。②动摇、庸俗的小知识分子、小公务员、小市民。③愚昧不幸的城乡劳动人民。2)出色的讽刺艺术①善于抓住最能揭示人物性格的细节,突现人物的灵魂。②高度集中的结构方式,造成强烈的戏剧性。③泼辣豪放的漫画式的夸张风格,轻快诙谐的讽刺笔墨。④语言洗练而泼辣,严肃又诙谐。(3)代表作品《包氏父子》是张天翼30年代讽刺小说的代表作,嘲笑了父与子两代人的愚昧。小说以喜剧的形式,讽刺了市民阶层庸俗可笑的人生观。(四)沙汀(放到第三个十年再讲)(五)艾芜1、生平简介艾芜(1904—1992),本名汤道耕,出身于四川新繁县一个乡村教师家庭。与沙汀同年生,且同学,同道,齐名,是1931年左右升起于左翼文坛的双子星座。他较早接受了反封建新思潮的影响,由于不满学校旧式教育和反对包办婚姻,于1925年独自离家出走,踏上了去南洋半工半读的漂泊之途。在滇缅边界处流浪,五年间打杂为生。回到上海后,与沙汀重逢,并写信向鲁迅求教,加入“左联”开始文学创作。他怀着把“身经的,看见的,听过的——一切弱小者被压迫而挣扎起来的悲剧切切实实地绘了出来”的愿望,艾芜开始以其流浪生活为主要内容进行小说散文创作,创作了短篇小说集《南国之夜》、《南行记》,散文集《漂泊杂记》等作品。艾芜一生创作丰富,除此之外还有短篇小说集《山中牧歌》、《夜景》、《海岛上》(1939)、《萌芽》(1939)、《荒地》(1942)《童年的故事》(1945),中篇小说《芭蕉谷》、《江上行》(1943)、《乡愁》(1948)、《一个女人的悲剧》(1949),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第一部《春天》出版于1937年,第二部《落花时节》出版于1946年)、《故乡》(1947)、《山野》(1948)等。2、小说创作(1)概况1)前期小说:异域与流浪特点:①异域和边地人民的特异的传奇生活为题材,开拓了现代文学反映现实的新领域。②多取材于下层劳动者的生活,努力发掘他们的人性美和人情美。③忧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创造了抒情、写景、叙事为一体的现代抒情小说的新范型。2)后期小说:乡村与悲剧抗战以后,艾芜回到故乡,创作上明显的变化是:①题材转向描写战时后方城乡的普通农民、城市苦力、小知识分子的生活,表现被时代冲击着的人物的悲惨遭遇,对生活的反抗和追求,以及由此迸发出来的朴素的爱国热情等等。②风格转向写实,激情让位于愤怒,热烈变成冷峻,浪漫气息向现实主义过渡。(2)代表作品艾芜的短篇小说集《南行记》,以受过新文化洗礼的知识者的眼光,审视南国边地、异域的底层生活和自然风光。(如《山峡中》、《人生哲学的第一课》等)。艾芜的小说,最早把西南边疆、异域的下层社会人物和生活风貌,带进现代汉语文学的创作中来,尤其是那些“时代潮流冲击圈外”的“流浪汉”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实社会的不尽合理与不公正,有力地开拓了新文学的创作领域。1)《南行记》的思想文化内涵《南行记》是艾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是一部流浪者的手记,小说带有浓厚的自叙传色彩。2)《山峡中》《山峡中》是这部小说集的短篇佳作。“野猫子”——强悍不羁、机灵泼辣、正直。“小黑牛”——由懦弱走向死亡。用“我”的叙述推动故事情节的进展(六)叶紫等作家1933年前后,左翼文坛上出现了几位以农村题材创作成名的青年小说家,如叶紫、吴组缃、罗淑等,创作各有千秋。1、火一样的叶紫叶紫(1912—1939),原名余昭明,又名鹤林,湖南益阳人。叶紫是他发表成名的处女作《丰收》用的笔名。“叶”系其祖母的姓,“紫”是血的象征。他来自生活的底层。大革命失败时,父亲和姐姐因参加农民运动而惨遭杀害,自己则数年颠沛流离于“艰难的棘途”,一生贫病交加,是现代文学史上最能掺和自己的血泪,从正面表现农民的苦难、觉醒和反抗,充沛着理想主义光芒,叙事风格接近茅盾的“左联”后期青年作家。叶紫虽只活了27岁,仅有短短六年的创作生涯,却为革命文学留下了分量不轻的遗产。1933年开始写作,有短篇小说集《丰收》、《山村一夜》,另有未收集的短篇小说《刀手费》、《毕业论文》、《广告》、《懒捐》和中篇小说《星》等,以及数量不少的散文、诗歌、杂文、评论、日记。酝酿多年的长篇小说《太阳从西边出来》,以及中篇小说《菱》,都未来得及完篇。以农民运动及土地革命为背景反映农村阶级斗争尤其是洞庭湖畔农民的生活和斗争,是叶紫小说创作的主题。历史上,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二十年代末叶,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农民革命运动,广大的农民要求得到土地,故农村的阶级斗争显得异常激烈。叶紫根据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极端尖锐阶级冲突和人民的苦难生活,较深刻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凶残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农民斗争的必然性及其发展的总趋势,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斗争。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丰收》、《山村一夜》、《电网》、《星》等,主要写湖南洞庭湖畔农民的生活和斗争,以揭露农村阶级压迫的尖锐性著称,作品洋溢着理想的光辉,充满昂扬的色彩,体现出浓烈的悲壮美。代表作《丰收》,书写1930年代农村“丰收成灾”的主题,主人公云普叔本指望靠勤劳过活,好不容易挨到丰收年成,却不够地租和苛捐杂税的盘剥,残酷的生存现实,终于使他领悟到儿子立秋等不安分的年轻一代参加革命运动的现实意义。作品与茅盾的《春蚕》、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同为三十年代“丰收成灾”的名作。鲁迅曾极力肯定叶紫小说创作的现实意义,将作家的短篇小说集《丰收》编入“奴隶丛书”出版,并为之作序,称赞作品的“战斗”品格,在于书写了“这一世界中人,会轻蔑,憎恶,压迫,恐怖,杀戮别一世界中人”的社会现实。(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2、细致的吴组缃吴组缃(1908-1994),原名吴祖襄,字仲华,安徽泾县人。1930年代开始小说创作,结集有《西柳集》、《饭余集》(小说、散文集)。其小说创作,最初以人物的心理描绘见长,如成名作《箓竹山房》,写一位寡居山中的迟暮妇人,长期的幽居生活,导致心理的阴暗与变态,作品富有感伤的抒情意味。受茅盾《子夜》影响,吴组缃转向社会剖析小说创作。代表作品《一千八百担》,借宋氏家族的一次宗族集会,记录了破落乡绅们的种种丑相,形象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制度的衰落。《一千八百担》、《天下太平》分别描写了皖南农村宗法社会中的经济与道德体系的破产。吴组缃的创作,集中在农村题材,弥补了茅盾等作家剖析农村社会生活的不足。其创作朴素细致,结构严谨,擅长描摹人物的语言和心态,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堪称写皖南农村风俗场景第一人。3、苦情的罗淑罗淑(1903-1938),原名罗世弥,四川简阳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其小说结集有《生人妻》、《地上的一角》、《鱼儿坳》等。罗淑的小说,多取材于四川农村人物的贫苦遭遇,描绘蜀地盐井一角人物独特的民风习俗与人文心理。代表作《生人妻》,写一对农民夫妇的悲惨遭遇,贫困的丈夫无奈地将妻子卖与人家,结果妻子不堪后夫虐待,偷逃回家时,却发现前夫已被后夫告发吃官司,愤恨交加。作品描绘了夫妻间的感情,在平时的劳苦磨砺中被忽视,当妻子卖与人家时,夫妻二人才意识到彼此间的温情。罗淑小说的感人处在于,在叙述人物的苦难现实外,不忘书写人物的情感因素,从而见出苦情的一面。四、社会分析小说/社会剖析小说顾名思义,社会分析小说,就是对现实社会进行深入分析的小说,但是光这样说,可能还是无法理解得很清楚,因为,中国现代的现实主义小说都是表现现实社会的,那就都会对社会有自己的分析和理解,那么社会剖析小说又有什么特殊性呢?它的特殊性可以这么理解:第一,它的社会剖析有一定的社会学理论作为基础,而且往往体现出作家对当时中国社会本质的理解;第二,它的社会剖析是深入的、系统的,所谓深入,就是进入到社会生活的具体细节中,往往是进入到经济上的细节中,所谓系统,就是涵盖面要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谓“社会分析”,即用社会科学理论,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特别是阶级分析法,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观察社会现象,分析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并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去反映社会现实。这种依靠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的创作方法,从典型环境来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性强的情节中突现人物性格及其成长史的写法,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因而影响深远。以茅盾为首的这一类小说,近年来被称为“社会剖析小说”。“社会分析小说”的文学特色:以社会科学思考的功力构造精彩的情节,以精彩情节的魅力呈现社会科学的思考,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茅盾是社会剖析小说的开创者。他30年代创作的《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为这类小说提供了最初的范型。五、东北作家群(一)概况1、形成过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一批东北籍的青年作家流亡到关内。这批青年作家逐渐汇聚到左翼文坛的中心上海,创作了不少反映东北抗战和民族危亡的作品。代表作家有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舒群、罗烽、白朗、李辉英、孙陵等。2、创作特征群体意识:敢于直面残酷的现实,正确对待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成为时代愿望的体现者和时代思想的表达者。题材选择与形象塑造:大多选取沦陷区血腥的故事和浴血奋战的场景,集中地写日寇的暴行、人民的苦难和人们的抗争,塑造受难者和反抗者的群像。风格基调:粗犷雄浑的格调,具有一种内在的强力。大多抒发悲哀、愤怒、豪迈的激情,作品呈现出强烈的主观性。地域色彩和文化倾向:东北作家群表现出基本一致的文化倾向和艺术理想,同时又力图体现自己的创作特质,在抗日救亡的创作总主题下,分别进行了各具个性的艺术探索,渐渐发展成为一个风格独具又丰富多彩的作家群体。3、代表作品主要代表作品有: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第三代》,端木蕻良的《鴜鹭湖的忧郁》、《科尔沁旗草原》,骆宾基的《幼年》,罗烽的《呼兰河边》(短篇小说集),舒群的《没有祖国的孩子》等等。(二)代表作家1、萧红(1)生平简介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nai)莹,另有笔名悄吟等。“1)父亲的家与祖父的家2)青春时代3)爱情与写作4)女性的抉择:用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审美感受来建筑艺术世界她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7年,她考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女中读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流离。1932年与萧军结识并同居。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1934年“两萧”经大连、青岛至上海。1935年,萧红中篇小说《生死场》在鲁迅帮助下被列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一生崇敬鲁迅、热爱鲁迅。1936年鲁迅逝世后,萧红在精神上陷入一种“说不出的痛苦”,倔强“自闭”的性格愈演愈烈。1937年抗战爆发后,萧红、萧军和其他东北作家先后离开上海到武汉,后又辗转于西安、重庆等地。这期间,“两萧”感情破裂。1938年8月,萧红和萧军离异,后与端木蕻良结合。1940年1月,萧红和端木蕻良来到香港。在香港,萧红发表和出版了她后期最重要的几部作品:长篇小说《马伯乐》(写完第二部辍笔)、《呼兰河传》,短篇小说《北中国》、《小城三月》,哑剧《民族魂》等。这期间,鲁迅逝世后情绪抑郁的萧红加上自身情感生活的变故,其创作渐渐祛离左翼文学的轨道,呈现出愈益鲜明的个人化色彩。1942年1月,在日军攻占香港的炮火声中,萧红凄然病逝于已沦为日军“战地医院”的香港玛丽医院。(2)小说创作1)概况以1938年为界分为期后两期:①前期作品包括与萧军合著的《跋涉》,以及《生死场》、《手》、《牛车上》、《商市街》等小说和散文。②后期作品有《民族魂》、《鲁迅先生散记》、《山下》、《旷野的呼喊》、《小城三月》、《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呼兰河传》。2)代表作品①“死的挣扎”、“生的坚强”。1935年出版的中篇小说《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讲述了二里半、王婆、金枝等人家的生死故事,呈现出东北乡民们的原始生活形态。鲁迅为《生死场》作序,称赞萧红的描写:“这自然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②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萧红的后期代表作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在童年生活的回忆中描写北方小城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小说先从宏观角度鸟瞰呼兰河城的风土人情、生存世态,再通过“我”这一叙事者和作品的人物,叙述小城故事。作品表达了作家对家乡人民生活境遇的深切同情。3)创作特点①出色的艺术才能:以抒情笔调写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无完整的故事情节,然而韵味深长。茅盾在《〈呼兰河传〉序》里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俗画,一串凄婉的歌谣。”②独特的女性写作作为一个来自乡野而又禀性宽厚的作家,萧红关注的是质朴、可爱而又受难的普通农夫、村妇。她虽然也写野蛮和愚昧,但她审视的是淳朴的人类天性;虽然也写缺陷和丑陋,但她挚爱着乡村生活内蕴的美质。2、萧军(1)生平简介萧军(1907-1988),原名刘鸿霖,生于辽宁义县。另有笔名三郎、田军等,与萧红合称“二萧”。18岁在东北军当过骑兵,1928年考入张学良主办的东北陆军讲武堂炮兵科,开始文学创作。“九一八”事变后,与友人曾计划组织抗日义勇军,事泄未果。潜入哈尔滨,以“三郎”为笔名开始写作生活。1932年在哈尔滨结识萧红,成为患难中的文学伴侣。1934年与萧红共赴青岛,10月创作了著名的《八月的乡村》。同年11月在上海会见鲁迅,《八月的乡村》由鲁迅作序,并作为奴隶丛书之一于1935年出版。抗日战争爆发后,萧军一直从事工人业余文艺教学工作并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他到达延安,在延安的五年中,他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理事,鲁迅研究会主任干事,《文艺日报》主编,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员等职,还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1949年中国解放以后,萧军继续从事文学艺术的研究和创作工作,京剧《武王伐纣》、长篇小说《》、《过去的时代》等都是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在文化大革命中,萧军受到迫害,曾被关押8年。粉碎“四人帮”后,他重返文坛,整理了诗词旧作800余首。1979年,萧军出席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4次代表大会,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8年6月22日,萧军病逝。(2)小说创作1)概况萧军早期的作品,多书写社会下层人物的生活穷愁和感情苦闷,其中充满了对于社会不公的愤怒与抗议。抗战爆发后,作品主要写东北人民英雄的反抗,具有昂扬的雄浑风格。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跋涉》(与萧红合作)、《羊》、《江上》,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五月的矿山》、《过去的年代》(第一、二部名《第三代》),中篇小说《涓涓》,自传《我的童年》,诗、散文合集《绿叶底故事》等。编辑出版了《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2)代表作品①《八月的乡村》成名作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以粗犷的风格表现黑土地生生不死的灵魂。小说写了东北地区一支自发组织起来抗战的抗日游击队,在血腥中艰难成长的历程,表现了东北人民誓死保卫家乡的决心。作品着重表现人物不反抗即毁灭的抗争勇气。作品题旨严肃,风格质朴,捕捉了人物朴素的性情,与保家卫国的抗争感情。此书曾被翻译成英文出版,被誉为一部“中国伟大的战争小说”,成为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见证,引领了抗日文学的先河。1935年在上海和萧红的《生死场》等同被鲁迅纳入“奴隶丛书”出版,鲁迅为之作序,称赞它是表现东三省人民抗日斗争的作品中“很好的一部”。②《第三代》抗战后期,萧军作有长篇《第三代》,写清未民初东北农民从农村到城市,从自发反抗到有组织的斗争。全景式铺叙了辛亥革命、“五四”前后动荡的社会生活,以及东北城乡下层人民的抗争,塑造出东北山野富含原始反抗精神的“胡子”形象。小说人物众多,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史诗性地反映了东北人民的生活和反抗斗争,是其成熟之作。(1)生平简介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并从事进步学生运动。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9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成为东北作家群的力作之一。1935年到上海,创作了长篇小说《大地的海》,短篇集《憎恨》等,成为东北作家群中较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抗战爆发后曾在武汉、西安等地从事抗战文学活动,后任教于重庆复旦大学。1940年与萧红到香港,萧红逝世后离开香港赴桂林,后又辗转重庆、武汉等地从事文艺工作。(2)小说创作1)概况端木蕻良一生创作甚丰,作品大都以东北故乡为背景﹐展现出在民族与阶级的双重压迫下人民的灾难和战斗生活,呈现出强烈的流亡意识和英雄情绪。注重方言的运用,自觉地吸收电影剪辑手法来结构小说,叙述带有跳跃性,讲究力度,在小说体式上有新的创造。其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短篇小说《鴜鹭湖的忧郁》、《遥远的风沙》、《憎恨》等。晚年创作了长篇小说《曹雪芹》。2)代表作品成名短篇《鴜鹭湖的忧郁》,写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与贫困,其中人物无望的心态,配以鴜鹭湖四周阴湿缥缈的夜雾等环境描写,传达出一种难以言传的压抑氛围。中短篇小说《遥远的风砂》﹑《浑河的激流》等,均写抗战背景下东北人民组织起来的原始反抗,其中野性强悍的东北汉子与柔媚未驯的女性,共同构成了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长篇代表作《科尔沁旗草原》,是一部东北草原文化社会的史诗,记叙了草原首富丁府的历史盛衰,其中丁府后代丁宁对于家族出路的知识分子式思考,以及农民大山的暴力反抗,均反思了家族社会的历史命运,尤其是“九一八”之后,草原贵族的现实失落与未来出路。抗战爆发后,作家辗转各地,书写民族战争背景中,各色社会人物的生存图景,写有《风陵渡》、《大地的海》、《新都花絮》、《江南风景》等中长篇。4、骆宾基骆宾基(1917-1994),原名张璞君,吉林珲春人,东北作家群的后起之秀。骆宾基的文学创作,较上述东北籍作家略迟,成名作《边陲线上》作于1936年,描写一支由苦工、学生、商人、“胡子”混合组成的救国军,在民族抗战中的种种矛盾,作品反映了抗战初期东北地区的一些抗日武装鱼龙混杂的情形。抗战时期,骆宾基的作品,致力于描绘大后方各色人等在大时代中的心路历程。代表作《北望园的春天》,记叙了租赁在桂林北望园的一伙男女的各样人生,如政客朋友杨村农安于“妻管严”式的家庭生活,穷愁潦倒的艺术家终日沉湎于无法实现的艺术构思中,房主太太林美娜消磨于养鸡做饭的家务琐事,等等。作品中的人物,自卑又自尊,多被生活消磨了锐气,沉溺于平庸卑琐的泥淖里。作家还写有《罪证》(1940)、《吴非有》(1941)、《贺大杰的豪宅》、《一个奉公守法的人》、《乡亲——康天刚》等,记叙人物由失落而坠入平庸的人生悲剧,讽刺社会和命运的不公。5、白朗白朗(1912-1994),原名刘东兰,辽宁沈阳人,1935年加入“左联”。白朗的创作,善于描绘女性人物纯净的感情与心理,风格细腻温婉。代表名篇《生与死》(1936),写日伪监狱里的女看守老伯母,对八位年轻的女政治犯的一种母性关爱,最终舍生忘死帮助女政治犯人逃走。作品从一个母亲的角度,表达了主人公对于革命的理解与同情:在敌伪欺骗下,老伯母一开始并不理解儿子等人的抗日斗争,是敌人的兽行和政治犯的影响,才使她理解了民族抗争,才使其母性之爱升华为一种献身革命的精神。作品细腻地描写了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语言雄健而清婉。短篇《狱外记》、《老夫妻》等作品,同样以女性的情感立场,表达了对家庭、民族与政治生活的理解与看法。新中国成立后,白朗作有中长篇《为了幸福的明天》、《在轨道上前进》等作品,表达了新社会主人公当家作主的建设热情,以及真诚的、高度的爱国主义热情。6、舒群舒群(1913-1989),原名李书堂,黑龙江哈尔滨人,1935年加入“左联”。其作品常将民族的灾难落实于弱小的个体身上,人物身上涌动着朴素的民族意识。文字以沉重忧郁的抒情见长。成名作《没有祖国的孩子》,以孩子的视角表现亡国之痛,写一朝鲜少年在异邦求学所经受的灵肉创伤。《奴隶与主人》、《画家》、《秘密的故事》等作品,均写个人的家国不幸,及其朴素的家国情怀。抗战爆发后,舒群的抒情作品稍变,少了些悲壮的家国情怀,多了些个人感怀。短篇《我的女教师》,写异邦求学的少年,对启蒙老师的感恩。新中国成立后,舒群作有长篇《这一代人》,描绘了1950年代初期经济建设的图景。第九章30年代小说(一)【教学目的和要求】30年代的小说繁盛一时,学习本章,主要了解“左联”及左翼作家们对文学的贡献,同时又要掌握这一时期“京派”小说与“海派”小说的各自特色,以及丁玲、张大翼、萧红等人的小说创作。【教学重点】“左翼”、“京派”、“海派”小说的基本特征。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新感觉派”对小说艺术的创新。【思考与练习】1、名词解释:左翼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学、社会剖析派、新感觉派。2、赏析柔石《为奴隶的母亲》。3、丁玲创造的莎菲、梦珂、贞贞、陆萍等女性形象的比较分析。4、张天翼与鲁迅老舍、沙汀、钱钟书等作家的讽刺艺术的比较分析。5、为什么说艾芜的《南行记》等小说创造了现代抒情小说的新范型?6、分析“京派“小说艺术的基本特征。7、举例说明“海派”小说对小说艺术的创新。8、简述新感觉派小说创作的特色。9、《啼笑因缘》为什么会成为畅销通俗小说?第一节30年代小说概述一、成熟、繁荣的原因(一)社会时代背景社会、历史的巨大变动和异质文化激烈碰撞,为长于叙事的小说文体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社会矛盾加剧,随着阶级斗争的风起云涌,文学直接表现社会生活的可能性增加,也刺激了以叙事为己任的小说。2、在广大内地农村破产的同时,东南沿海一带的局部资本主义化、现代都市的勃兴以及相应的出版业的发达、城市阅读现代小说的新读者群的形成,无不给小说带来契机。五四小说在对“人”的关注中完成现代性转折后,在30年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多元发展阶段。(二)广泛借鉴学习小说的繁荣是广泛借鉴、多方择取中外文学资源的结果。在借鉴外国文学与继承民族化的思索中构建现代小说,是30年代小说发展的重要课题。(三)主体积极探索小说家的个性化探索,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二、成熟、繁荣的表现(发展特点)(一)题材拓展,主题深化。小说题材愈加拓展,对时代风云的及时把握和对城乡生活的多方位展现显示出30年代小说创作更加丰富。(二)新人迭出,中长篇数量激增。30年代的小说取得了创作上的丰收,小说作者新人迭出,小说体式日益丰富,中长篇数量激增,三部曲作品的大量出现,标志着30年代小说的繁荣。据统计,这10年发表的小说仅中长篇就在500部以上。(三)流派丰富,分野明晰。30年代小说流派的形成,受政治与商业的影响较大,地域文化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第二节左翼小说一、左翼文学的特点(一)左翼文学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和文艺思想,广泛而深刻地表现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积极探讨社会中人性问题和社会伦理的转型,以独特的创作视角构建了左翼文学的革命话语体系和文学意义模式。左翼文学把人生和人性放在社会历史的宏观背景中考察,丰富和发展了五四文学的精神传统,使中国现代文学对人生和人性问题的思考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二)文学创作“社会化”倾向加重,是左翼文学政治化倾向的又一体现,以重视分析社会客体、流贯理性精神为特点.“社会化”倾向加重,与左翼文学分担推进无产阶级政治文化世俗化、社会化的重任相一致,左翼群体文学观念偏重社会价值是这种创作倾向的原动力.“社会化”倾向加重,增加了20世纪30年代文学的阔大气势,带来文体样式的更新,作家理性思维能力增强,文学作品的思想深度拓展.(三)社会价值高于审美价值,是左翼文学价值取向和政治化倾向的具体体现,是左翼文学追求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左翼作家政治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强化、时政冲击作家艺术个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武装左翼作家文学观念的必然结果.这种美学选择,既限制了左翼作家的艺术胸襟,又使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价值有了新的内涵,美学风格发生变化,崇高美、悲壮美成为左翼文学独特的美学品质。【左翼小说】左翼小说是以左联作家为主要阵营创作的革命现实主义小说。有些作家如吴组缃等并非“左联”成员,但创作倾向与左翼接近,其创作也属于左翼小说。【革命现实主义】无产阶级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其特点是要求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生活,表现生活,从现实的革命斗争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通过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的描写,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二、早期“普罗小说”所谓“普罗小说”,即以描写无产阶级革命为内容的文学。“普罗”即英文Proletaria(无产阶级,音译“普罗列塔利亚”)的简称。1928年前后,普罗文学成为锐不可挡的潮流涌现了出来,许许多多刊物——如《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畸形》、《幻洲》、《太阳月刊》、《我们月刊》、《海风周报》、《新流月报》、《拓荒者》、《萌芽》、《现代小说》、《大众文艺》等等,都大量刊登普罗文学作品(以小说居多)。普罗小说的作者多为太阳社成员(如蒋光慈、洪灵菲、戴平万、楼建南[适夷]、钱杏邨、孟超、冯宪章等)和后期创造社成员(如郭沫若、阳翰笙、郑伯奇等),以及胡也频、柔石等。(一)蒋光慈与“革命加恋爱”小说1、生平简介蒋光慈(1901—1931),原名蒋如恒(儒恒),又名蒋侠生(侠僧)。出生于安徽霍邱县一个小商人家庭。五四时期,他是芜湖学生运动中的风云人物,开始以“蒋光赤”为笔名发表作品。1920年,加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夏间,入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者大学学习,专修政治经济学;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4年回上海,任教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其时与沈泽民等组织春雷文学社。1925年1月出版“留俄三四年中的诗集”《新梦》,收入“染着十月革命的赤色”的诗41首,宣告:“我愿勉力为东亚革命的歌者!”要用“全身、全心、全意识——高歌革命”(《自序》)。1927年7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哀中国》,收回国后所作诗歌23首,充满悲愤情绪(1929年6月,二集合为《战鼓》出版)。同时开始了小说创作。大革命失败后,改署笔名“蒋光慈”。1927年参与成立“太阳社”,编辑《太阳月刊》;后又主编《海风周刊》、《新流月报》、《拓荒者》等。1930年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1年8月病逝于上海,年仅三十。2、小说创作(1)概况代表作品:《少年漂泊者》《短裤党》《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丽莎的哀怨》《咆哮了的土地》。(2)创作特点1)具有强烈的宣传鼓动性。2)特具一种历史沸腾时期昂扬的激情与艺术追求力。3)缺乏对生活从容的观察思考和充分的形象化。4)缺少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6)革命加恋爱的创作模式。(二)阳翰笙、洪灵菲、胡也频等人的小说革命加恋爱的题材迎合了当时革命青年的口味,这种模式在左联广泛蔓延。与蒋光慈创作倾向接近的如洪灵菲的《流亡》三部曲(《流亡》、《前线》、《转变》),阳翰生的《地泉》、胡也频的《光明在我们前面》、《到莫斯科去》等,都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作。(三)“革命的浪漫谛克”之清算“革命的浪漫谛克”,是指30年代初期左翼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幼稚倾向,作品中表现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于革命的任意主观想象,人物形象塑造上有“脸谱化”倾向,内容上以大量的标语口号,代替了革命现实生活的描写,形式上有公式化、概念化等弊病。代表作家与作品,主要有蒋光慈、阳翰笙、洪灵菲、戴平万等创作的“革命加恋爱”小说。左翼文学创作中的“革命的浪漫谛克”倾向,早在“革命文学”论争之初,就引起鲁迅、茅盾等人的警惕与批评。“左联”成立后,在革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这种创作倾向逐步得到补正。三、左联青年作家群左联青年作家群是普罗小说之后逐渐崭露头角的一批追求进步的青年作家。这个青年小说家群体成员众多,成绩显著、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柔石、丁玲、张天翼、艾芜、叶紫等。“左联”青年作家的涌现,标志着左翼文学创作上真正结束了“革命文学”的时代而向前迈进了。(一)柔石1、生平简介柔石(1902-1931),姓赵,名平复,浙江宁海人。1918年考入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参与组织杭州“晨光文学社”。毕业后在浙江慈溪任小学教员,1925年赴北京,在北京大学当旁听生,年底回浙江镇海中学任教。1927年创办宁海中学,并任县教育局长。1928年因参与农民暴动,失败后到上海,和鲁迅等组织朝花社,出版《朝花周刊》,并参与了《语丝》的编辑工作。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左联,任执行委员,继任常务委员及编辑部主任,编辑《萌芽月刊》等。当年曾以左联代表身份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发表通迅《一个伟大的印象》。1931年1月被捕,2月7日晚被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为“左联五烈士”之一。鲁迅曾作《柔石小传》纪念他。2、小说创作(1)《二月》中篇小说《二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反映了大革命失败以后青年知识分子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和彷徨。小说塑造了一个徘徊于大时代革命潮流岸边的,苦闷矛盾的知识青年的典型。通过主人公萧涧秋的人生遭遇,表达了对知识青年的现实关怀。(2)《为奴隶的母亲》1930年创作的《为奴隶的母亲》是柔石短篇小说的代表作。1934曾由英国人马丁·劳伦斯编入《中国短篇小说》,美国人埃德加·斯诺将其收入了《活的中国——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从而使柔石成为一位产生过国际影响的现代作家。《为奴隶的母亲》以朴素平易而又沉痛的笔调,描写了浙东一带农村的“典妻”(代孕)风俗。主人公春宝娘作为一个年轻的母亲,被贫穷的丈夫当东西一样,典卖给有钱的秀才家作为生育的工具,母爱备受折磨,其奴隶一般的生存悲剧令人同情。《为奴隶的母亲》既写出了重血缘承续的宗法社会的丑陋习俗,也呈现了一位忍辱负重的农妇的心灵痛苦,控诉了罪恶的典妻制度,发掘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性及人性的悲剧意蕴。(二)丁玲1、生平简介丁玲(1904—1986),原名蒋伟,字冰之,出生于湖南临澧县一个没落的封建世家。幼年丧父,随母移居常德。在常德、桃源、长沙读完小学和中学,1922年到上海。曾入平民女校、上海大学就读。1924年到北京,结识胡也频、沈从文。1927年开始小说创作,处女作短篇小说《梦珂》发表于《小说月报》第十八卷十二号。次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出版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梦珂》和《莎菲女士的日记》的发表,在沉寂文坛上,抛下一颗炸弹。1928年春返上海,继续写作并发表《暑假中》、《阿毛姑娘》等反映青年女性的作品。1929年与胡也频、沈从文在上海合办“红黑书店”,出版《红黑》杂志。1930年以后转入左翼小说创作,加入左联,发表中篇小说《韦护》,与中篇《一九三零年春在上海》同属“革命加恋爱”小说。1931年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1931年用现实主义方法创作了以十六省大水灾为背景的中篇《水》,正面描绘血火交织的阶级斗争;另有短篇《田家冲》,未完成的长篇《母亲》等。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被捕,被软禁在南京。1936年脱离禁锢,离开南京到达,成为第一个从敌区到陕北的有名望的文化人。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热烈欢迎。丁玲的到来,给原本力量薄弱的文艺运动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创作了《彭德怀速写》、《新的信念》、《我在霞村的时候》等一批重要作品。曾主编《解放日报》文艺副刊。1946年进入晋察冀边区参加土地改革运动。1948年写成著名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后被译成多种外文,在各国读者中广为传播,并荣获“斯大林文艺奖”,为中国现代文学获得了世界声誉。新中国成立后,丁玲在50年代曾任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主编过《人民文学》、《文艺报》,写了《杜晚香》等小说,热心扶植文学青年。1955年被错定为反党集团成员,1957年又被错化为右派。1958年去北大荒劳动,文革中在监狱中度过了五年。1979年复出文坛。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流的女作家,她在上作出过无法取代的贡献。2、小说创作(1)概况丁玲的创作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930年以前为早期创作;1930—1933年为左联时期的创作;1936年以后为延安时期的创作;1949年以后的为建国后的创作。1)早期创作:莎菲时期/复仇女神:苦闷与女权/不同凡响的起步《梦珂》写了一个败落的封建家庭女儿闯入社会陷入绝境的故事。这名知识女性,不堪周围人们与环境的庸俗,最终却为了生存,不得不牺牲色相与灵魂的生活现实。小说反映的是五四新女性走入生活后的苦闷和彷徨。《莎菲女士的日记》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以日记文体,记叙了女主人公莎菲的感情苦闷,尤其是爱情方面灵与肉的矛盾心理。茅盾充分肯定《莎菲女士的日记》的大胆与不凡,并从社会学的角度评析莎菲等形象:“满带着‘五四’以来时代的烙印”,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五四以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小说在恋爱纠葛中披露个性主义的知识女性反抗社会环境的心灵痛苦和矛盾冲突,创造出带点病态反抗色彩的时代女性的典型。大胆直露的心灵和性心理描写调子低沉,风格冷隽。小说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丁玲早期作品中一系列“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中最重要的典型。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是郁达夫所开创的描写知识分子“时代病”的自我感伤小说的总结与结束。2)左联时期的创作:1930—1933年左联时期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水》、《夜会》、《一个人的诞生》(与胡也频合集),中篇小说《韦护》,长篇小说《母亲》等。在丁玲进入“左联”时期以后,创作思想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创作题材不断扩大,个性解放主题淡化,阶级解放主题强化,革命倾向更加明显。由于受左倾思潮和革命文学机械论的影响,作品整体的艺术水准不高。①反映革命与恋爱的冲突作品在人物的性别关怀之外,又添加了革命者的生活内容,多表现男、女主人公在革命或恋爱问题上的性别差异与冲突,有“革命加恋爱”倾向。②为工农代言1931年,中篇小说《水》的发表,标志着丁玲创作的“左翼”转向。之后,丁玲陆续写有《消息》、《法网》、《奔》、《夜会》等短篇,反映革命者的现实生活。3)延安时期的创作:洁癖与转变/飞向新天地1936年到达陕北后创作了一批描写解放区人物和生活的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一颗未出膛的枪弹》、《我在霞村的时候》,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这一时期是丁玲艺术个性的回归与拓展期。作品注重用现代意识对生活进行综合的考察,表现新人物、新思想、新气象,较少当时普遍作家简单化、图解化生活的倾向,增加了社会批判意识。4)建国后的创作:在逆境之中新中国成立后,丁玲兼任文联、作协等职位,加以历史的原因,于1955年被划入“丁、陈反党集团”,不久又被划为“右派”分子,直至文革结束以后,才被平反。(2)创作特点细腻、大胆而又富有饱满感情的刻画人物复杂心理(最显著的特点);个人叙事与社会批判有机结合;始终坚持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文风犀利直露。(三)张天翼1、生平简介张天翼(1906-1985),现、当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张元定,号一之。原籍湖南湘乡,生于江苏南京,在浙江杭州念完小学、中学。期间,读了不少中外文学作品。中学时曾在《礼拜六》等刊物上发表过滑稽侦探小说。1924年中学毕业后入上海美专学画。192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开始以“张天翼”为笔名发表作品。1927年退学自谋职业,做过教员、职员、新闻记者等。1929年春投稿并致信鲁迅,在其主编的《奔流》上发表了短篇小说《三天半的梦》,受到鼓励,步入现代文坛。1931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它的文艺大众化研究会的工作,协助编辑《十字街头》等刊物。创作产量日丰,面向现实,内容充实,给文艺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这时所写短篇有《从空虚到充实》、《小彼得》、《蜜蜂》、《反攻》、《移行》、《团圆》、《万仞约》、《春风》、《追》等集子。他的小说以讽刺与幽默善长。写得最多的是小市民和某些知识分子庸俗可笑的生活,以此揭示现实的虚伪与丑恶,抨击畸形社会的弊病,《包氏父子》即是他的代表作。这时期还写有长篇小说《鬼土日记》、《齿轮》、《一年》、《洋泾浜奇侠》、《在城市里》,中篇小说《清明时节》,儿童文学作品有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中篇小说《奇怪的地方》等,寓教育于生动活泼的故事讲述之中,推动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抗日战争开始后,参加发起上海市文艺界救亡协会,任《救亡日报》编委、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他写的短篇集《速写三篇》,深刻地暴露了国统区抗日运动的阴暗面,引起文艺界的重视和讨论,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中的《华威先生》是他讽刺小说的力作。1942年因患肺病在成都、上海、香港等地养病,辍笔多年。长篇童话《金鸭帝国》也因病未写完。1950年到北京;曾任中央文学研究所副主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儿童文学》编委等职。他除忙于编辑刊物、培养青年文艺工作者外,还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发表小说《去看电影》、《罗文应的故事》(1954年获全国少年儿童文学艺术创作一等奖)、《他们和我们》,童话《不动脑筋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剧本《蓉生在家里》、《大灰狼》等,并结集为《给孩子们》出版。作品人物刻画细腻,想象丰富,生动有趣,循循善诱,几十年来深受小读者的喜爱,为发展儿童文学创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从30年代起,张天翼还发表了不少具有新颖独到见解的理论批评文章,出版有文艺论著《谈人物描写》、《文学杂评》、《张天翼文学评论集》等,他的许多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2、小说创作(1)概况从1934年到抗战前,张天翼的短篇《包氏父子》、《笑》、《背脊与奶子》,中篇《万仞约》、《清明时节》等一大批讽刺小说的产生,标志着他的创作的大转机,即讽刺艺术个性格的形成。他由此提出了反虚伪、反庸俗、反彷徨的基本讽刺主题。30年代张天翼以写实讽刺小说为结束文坛流行的感伤主义和“革命加恋爱”的公式化作品作出了贡献。(2)创作特点2)独特的讽刺形象①虚伪、狡诈的地主官僚。②动摇、庸俗的小知识分子、小公务员、小市民。③愚昧不幸的城乡劳动人民。2)出色的讽刺艺术①善于抓住最能揭示人物性格的细节,突现人物的灵魂。②高度集中的结构方式,造成强烈的戏剧性。③泼辣豪放的漫画式的夸张风格,轻快诙谐的讽刺笔墨。④语言洗练而泼辣,严肃又诙谐。(3)代表作品《包氏父子》是张天翼30年代讽刺小说的代表作,嘲笑了父与子两代人的愚昧。小说以喜剧的形式,讽刺了市民阶层庸俗可笑的人生观。(四)沙汀(放到第三个十年再讲)(五)艾芜1、生平简介艾芜(1904—1992),本名汤道耕,出身于四川新繁县一个乡村教师家庭。与沙汀同年生,且同学,同道,齐名,是1931年左右升起于左翼文坛的双子星座。他较早接受了反封建新思潮的影响,由于不满学校旧式教育和反对包办婚姻,于1925年独自离家出走,踏上了去南洋半工半读的漂泊之途。在滇缅边界处流浪,五年间打杂为生。回到上海后,与沙汀重逢,并写信向鲁迅求教,加入“左联”开始文学创作。他怀着把“身经的,看见的,听过的——一切弱小者被压迫而挣扎起来的悲剧切切实实地绘了出来”的愿望,艾芜开始以其流浪生活为主要内容进行小说散文创作,创作了短篇小说集《南国之夜》、《南行记》,散文集《漂泊杂记》等作品。艾芜一生创作丰富,除此之外还有短篇小说集《山中牧歌》、《夜景》、《海岛上》(1939)、《萌芽》(1939)、《荒地》(1942)《童年的故事》(1945),中篇小说《芭蕉谷》、《江上行》(1943)、《乡愁》(1948)、《一个女人的悲剧》(1949),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第一部《春天》出版于1937年,第二部《落花时节》出版于1946年)、《故乡》(1947)、《山野》(1948)等。2、小说创作(1)概况2)前期小说:异域与流浪特点:①异域和边地人民的特异的传奇生活为题材,开拓了现代文学反映现实的新领域。②多取材于下层劳动者的生活,努力发掘他们的人性美和人情美。③忧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创造了抒情、写景、叙事为一体的现代抒情小说的新范型。2)后期小说:乡村与悲剧抗战以后,艾芜回到故乡,创作上明显的变化是:①题材转向描写战时后方城乡的普通农民、城市苦力、小知识分子的生活,表现被时代冲击着的人物的悲惨遭遇,对生活的反抗和追求,以及由此迸发出来的朴素的爱国热情等等。②风格转向写实,激情让位于愤怒,热烈变成冷峻,浪漫气息向现实主义过渡。(2)代表作品艾芜的短篇小说集《南行记》,以受过新文化洗礼的知识者的眼光,审视南国边地、异域的底层生活和自然风光。(如《山峡中》、《人生哲学的第一课》等)。艾芜的小说,最早把西南边疆、异域的下层社会人物和生活风貌,带进现代汉语文学的创作中来,尤其是那些“时代潮流冲击圈外”的“流浪汉”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实社会的不尽合理与不公正,有力地开拓了新文学的创作领域。1)《南行记》的思想文化内涵《南行记》是艾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是一部流浪者的手记,小说带有浓厚的自叙传色彩。2)《山峡中》《山峡中》是这部小说集的短篇佳作。“野猫子”——强悍不羁、机灵泼辣、正直。“小黑牛”——由懦弱走向死亡。用“我”的叙述推动故事情节的进展(六)叶紫等作家1933年前后,左翼文坛上出现了几位以农村题材创作成名的青年小说家,如叶紫、吴组缃、罗淑等,创作各有千秋。1、火一样的叶紫叶紫(1912—1939),原名余昭明,又名鹤林,湖南益阳人。叶紫是他发表成名的处女作《丰收》用的笔名。“叶”系其祖母的姓,“紫”是血的象征。他来自生活的底层。大革命失败时,父亲和姐姐因参加农民运动而惨遭杀害,自己则数年颠沛流离于“艰难的棘途”,一生贫病交加,是现代文学史上最能掺和自己的血泪,从正面表现农民的苦难、觉醒和反抗,充沛着理想主义光芒,叙事风格接近茅盾的“左联”后期青年作家。叶紫虽只活了27岁,仅有短短六年的创作生涯,却为革命文学留下了分量不轻的遗产。1933年开始写作,有短篇小说集《丰收》、《山村一夜》,另有未收集的短篇小说《刀手费》、《毕业论文》、《广告》、《懒捐》和中篇小说《星》等,以及数量不少的散文、诗歌、杂文、评论、日记。酝酿多年的长篇小说《太阳从西边出来》,以及中篇小说《菱》,都未来得及完篇。以农民运动及土地革命为背景反映农村阶级斗争尤其是洞庭湖畔农民的生活和斗争,是叶紫小说创作的主题。历史上,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二十年代末叶,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农民革命运动,广大的农民要求得到土地,故农村的阶级斗争显得异常激烈。叶紫根据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极端尖锐阶级冲突和人民的苦难生活,较深刻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凶残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农民斗争的必然性及其发展的总趋势,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斗争。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丰收》、《山村一夜》、《电网》、《星》等,主要写湖南洞庭湖畔农民的生活和斗争,以揭露农村阶级压迫的尖锐性著称,作品洋溢着理想的光辉,充满昂扬的色彩,体现出浓烈的悲壮美。代表作《丰收》,书写1930年代农村“丰收成灾”的主题,主人公云普叔本指望靠勤劳过活,好不容易挨到丰收年成,却不够地租和苛捐杂税的盘剥,残酷的生存现实,终于使他领悟到儿子立秋等不安分的年轻一代参加革命运动的现实意义。作品与茅盾的《春蚕》、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同为三十年代“丰收成灾”的名作。鲁迅曾极力肯定叶紫小说创作的现实意义,将作家的短篇小说集《丰收》编入“奴隶丛书”出版,并为之作序,称赞作品的“战斗”品格,在于书写了“这一世界中人,会轻蔑,憎恶,压迫,恐怖,杀戮别一世界中人”的社会现实。(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2、细致的吴组缃吴组缃(1908-1994),原名吴祖襄,字仲华,安徽泾县人。1930年代开始小说创作,结集有《西柳集》、《饭余集》(小说、散文集)。其小说创作,最初以人物的心理描绘见长,如成名作《箓竹山房》,写一位寡居山中的迟暮妇人,长期的幽居生活,导致心理的阴暗与变态,作品富有感伤的抒情意味。受茅盾《子夜》影响,吴组缃转向社会剖析小说创作。代表作品《一千八百担》,借宋氏家族的一次宗族集会,记录了破落乡绅们的种种丑相,形象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制度的衰落。《一千八百担》、《天下太平》分别描写了皖南农村宗法社会中的经济与道德体系的破产。吴组缃的创作,集中在农村题材,弥补了茅盾等作家剖析农村社会生活的不足。其创作朴素细致,结构严谨,擅长描摹人物的语言和心态,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堪称写皖南农村风俗场景第一人。3、苦情的罗淑罗淑(1903-1938),原名罗世弥,四川简阳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其小说结集有《生人妻》、《地上的一角》、《鱼儿坳》等。罗淑的小说,多取材于四川农村人物的贫苦遭遇,描绘蜀地盐井一角人物独特的民风习俗与人文心理。代表作《生人妻》,写一对农民夫妇的悲惨遭遇,贫困的丈夫无奈地将妻子卖与人家,结果妻子不堪后夫虐待,偷逃回家时,却发现前夫已被后夫告发吃官司,愤恨交加。作品描绘了夫妻间的感情,在平时的劳苦磨砺中被忽视,当妻子卖与人家时,夫妻二人才意识到彼此间的温情。罗淑小说的感人处在于,在叙述人物的苦难现实外,不忘书写人物的情感因素,从而见出苦情的一面。四、社会分析小说/社会剖析小说顾名思义,社会分析小说,就是对现实社会进行深入分析的小说,但是光这样说,可能还是无法理解得很清楚,因为,中国现代的现实主义小说都是表现现实社会的,那就都会对社会有自己的分析和理解,那么社会剖析小说又有什么特殊性呢?它的特殊性可以这么理解:第一,它的社会剖析有一定的社会学理论作为基础,而且往往体现出作家对当时中国社会本质的理解;第二,它的社会剖析是深入的、系统的,所谓深入,就是进入到社会生活的具体细节中,往往是进入到经济上的细节中,所谓系统,就是涵盖面要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谓“社会分析”,即用社会科学理论,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特别是阶级分析法,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观察社会现象,分析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并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去反映社会现实。这种依靠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的创作方法,从典型环境来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性强的情节中突现人物性格及其成长史的写法,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因而影响深远。以茅盾为首的这一类小说,近年来被称为“社会剖析小说”。“社会分析小说”的文学特色:以社会科学思考的功力构造精彩的情节,以精彩情节的魅力呈现社会科学的思考,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茅盾是社会剖析小说的开创者。他30年代创作的《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为这类小说提供了最初的范型。五、东北作家群(一)概况1、形成过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