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调研试题和答案_第1页
历史-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调研试题和答案_第2页
历史-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调研试题和答案_第3页
历史-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调研试题和答案_第4页
历史-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调研试题和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7页常州市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调研高三年级历史试卷1.在辽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不少房屋的外围都有着院落式的围墙,几乎所有房屋都有多层极厚的屋内地面。一间房子原墙基不动,屋内先后垫积的居住面可达六七层或更多。可见,当时这些地区()A.氏族之间联系趋于紧密B.阶级分化较明显C.具备早期国家初始形态D.私有制已经产生2.西周周懿王死后,懿王的叔父登上王位,是为周孝王。孝王死后,懿王的太子燮才在诸侯的拥立下即位,王下堂”反映出()A.多元一体华夏认同B.受天之祜四方来贺C.周之子孙日失其序D.百辟卿士媚于天子3.汉代的财政年度计算是“计断九月”,唐代则是“岁终为断”。前者取决于粟的成熟时间,后者则与水稻的成熟时节相适应。这反映了A.区域经济地位的变动B.粟的种植面积不断缩减C.赋税征收标准的调整D.历法进行了大规模修订4.《四库全书总目》所收唐代著作作者分区(今地名)统计表黄河文明带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总计99691167283长江文明带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含上海)总计74694南方沿海文明带广西广东(含海南)福建与台湾总计236据表可知,唐代A.政府的教育政策南北有别B.文化重心的南移基本完成C.黄河流域人口数仍占优势D.文化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第2页/共7页5.唐宋笔记中对当朝君主的记载较多。唐人用诸多异象来表明皇帝非凡人,宋人对人事的关注加强了。在君臣关系上,唐人多涉及前代,并叙述较少;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这种变化反映了宋代()A.程朱理学多受官方推崇B.明君贤臣共治天下的理想诉求C.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D.崇文抑武政治局面的基本形成6.16世纪初,中国金银比价是1:6,欧洲是1:12,日本是1:10。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这一现象()A.反映了清朝初年商品经济的发展B.促进了中国白银货币化发展C.源于新航路开辟致金银汇率波动D.推动了中国海禁政策的实施7.《天工开物》在列举了各种油料植物出油率后,还说明以上只是大致情况,“其他未穷究试验,与夫一方已试而他方未知者,尚有待云。”这()A.与近代科学的精神相契合B.开启了“中学西渐”的进程C.源于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型D.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8.雍正时期,在继续密折制度的同时,还建立了由亲近人员负责的文武官员优劣簿,以圈两圈、圈一圈、点一点、加一直、打一“X”的方式区分优劣五等。这一做法旨在()A.强化政府的廉政建设B.任用贤良能臣参与决策C.提升官员的行政能力D.保证国家机器高效运转9.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是广西人,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父母去世后,离家流浪,与人结伙护送洋货,交结不少两广江湖豪客。后失业回到家乡,做烧炭工人。杨秀清的“失业”,与某城市的开港有关。该城市应是()A.广州B.上海C.潮州D.天津10.1915年5月22日,《申报》刊登了一则上海中国明明眼镜公司的声明:“近有丧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营业失败,侮蔑本公司货物,谓贩自日本,实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也……不独本公司无丝毫日货,即中国全国眼镜界上,吾亦敢断言绝无丝毫日货混杂其间。”该现象反映()A.外交关系影响社会舆论B.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C.民族企业发展形势严峻D.中外商业竞争愈发激烈11.1928年4月,朱德、陈毅和毛泽东会师,陈毅在第二年写给上级的报告中写到会师后,两支部队合计人数如下:朱(德)部2000余人,湘南农民8000余人,毛(泽东)部1000余人,袁(文才)王(佐)各300余人。这近1万2千人整编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为我党我军军事上逐渐发展壮大的一颗最重要的种子。这一局面的形成根源于A.南京国民政府忙于北伐B.中共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C.中共成功实现战略转移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第3页/共7页12.如图是《南国细节》摄影图册中的一张图片,这张照片反映出当时()A.城市企业活力不断增强B.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对外开放层次日益深化13.1938年出版的《元代社会阶级制度》第二章标题“元代法定之种族四级制”,确立了“四等人制”的概念;1985年《元代的四等人制》一文将其概念定义为“元朝法定的民族等级制度”,同年出版的权威性读物《中国大百科全书》基本认同了这一观点,在学界影响很大。但20世纪末以来,不少学者对该概念提出了质疑,认为基于人种、语言、宗教、文化而划分身份差别或阶级制度的说法是一种对元朝历史的误解。甚至有学者认为“色目人”是汉族认知世界的产物,“四等人制”是汉族人虚构出来的。以上学术争论对我们的启示是()A.学者对历史概念的解读基于其时代背景和阶级立场B.历史研究不能迷信权威,要做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C.对历史现象的认知应避免基于简单概括和过度解读D.不能先入为主地开展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政策的研究14.中世纪晚期,欧洲诸多君主国,统治者往往大力赞助艺术,建造宫殿、树立雕像,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厅和温莎城堡就是其中的典型。其主要用意是A.与教会争夺城市控制权B.宣示王权合法性以加强王权C.争取新兴市民阶层支持D.保护中世纪欧洲的文化遗产15.19世纪西方国家竭尽全力支持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统治者反对各自的敌人,这些敌人往往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主义者或立宪主义者,或二者兼而有之。西方国家倒成了这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西化派的敌人,这实在是件怪事。从中可以看出A.世界殖民体系完全形成B.被殖民地区的反抗力量弱小C.列强间的殖民冲突加剧D.西方殖民主义者的险恶用心16."1954年春夏,有30万共青团志愿者乘专列驶向东部,简单的行囊,数以万计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建起'帐篷城市',条件十分艰苦。但当年就取得了好收成,连续几年的丰收,为国家增产50%以上的粮食。"这一情形第4页/共7页A.推动了农业集体化发展B.达成了以工代赈的预期C.显示了新政权动员能力D.提升了改革者政治威望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传统市镇兴起于宋代。其中,一部分是由原来作为各地基层军事据点的戍镇演变而来,或通过县城降格、集市升格、税务坊场改置、交通驿站升置等方式设置的,称为“镇市”,具有一定规模,且有正式建制;一部分是在临时性乡村墟市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称为“草市”,大多规模有限。到北宋中后期,市镇工商业已成为各地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形态上开始呈现不同的特点。形成了环城市镇、农业市镇、手工业市镇、商品转运市镇、港口市镇、消费型市镇等不同的发展类型。——摘编自陈国灿《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历史透视》材料二在明中叶至清中叶的三个世纪中,苏州城市地域范围不断扩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从府城内扩大到城厢附郭和郊区市镇,从而形成一个以府城为中心、以郊区市镇为“卫星城市”的特大城市。苏州文化是与北京文化相对,颇有特点,并且向外传播,成为周围地区仿效的对象,对明朝江南地区社会风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乾隆二十七年《陕西会馆碑记》赞叹说:“苏州为东南一大都会,商贾辐辏,百货骈阗。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苏州的城市变化代表了明清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新道路。——摘编自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市镇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与宋代市镇相比明清城市发展出一种怎样的新道路,指出苏州城市变化的影响。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戏曲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那时所谓的戏剧多发生在祭祀仪式上,具有明显的神学宗教色彩。秦汉以后,历经漫长积累,到了宋元之际戏曲才得成型口而成熟的戏曲则要从元杂剧算起,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当时的戏曲作家为避文祸,多借历史传说故事反映现实,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也常涂上一层“历史传说”的保护色。在长期的表演、传唱过程中,古典戏曲弘扬正气、褒奖忠义、鞭挞丑恶,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戏曲作家和表演家始终扎根于民间,各种地方剧种都有其自己广泛的观众对象,影响极其深远,近现代兴起的电影、电视剧都多多少少带有传统戏曲的色彩。——摘编自吴秀明《中国古典戏曲的审美价值与教化功能》等材料二近代,西方话剧被引入中国一些通商口岸,在五四运动前被称为文明戏。文明戏作为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很难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在其初期既要面对本土文化的排异性,又必须寻求一定第5页/共7页的依托物,作为中国话剧立足之点。同时,它还要防止被民族文化所融化,丧失其独立的品性。因此,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文明戏的形态成为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糅杂混合”的过渡形态,整个近代前期没有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因此,这一时期尽管它曾兴盛一时,但却犹如漂在水面的浮萍,没有扎下根来。——摘编自贾志刚《中国近代戏曲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前期文明戏的传播不同于古代戏曲之处。(3)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前期文明戏的传播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19.【军队建设与民主革命】材料一李鸿章将安徽的团练加以改编,于1862年组建了“淮军”。淮军将领不是乡党、亲故,便是父子、兄弟。他们患难相依,缓急相恤,结成死党,号称“李家军”。咸(丰)同(治)之际,正当太平军向江渐胜利进军之时,“淮军”进入上海前线。西方列强除连续不断地为淮军提供巨额低息贷款,还每月拿出十几万两白银作为淮军军费。淮军雇佣外国军官作“教练”,操练的内容不仅“阵法用泰西”,而且“鸣角出令皆夷语”。李鸿章更增添了他的前辈培植亲信时所没有的新途径,开办了天津北洋武备学堂,以利于在各营密布其心腹。北洋宿将段祺瑞、冯国璋、曹锟等几十人都出身于此学堂。——摘编自来新夏《北洋军阀史》材料二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雇佣军队绝不是革命的靠得住的工具”,于是提出创造新的革命军队的历史任务。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领导进行了三湾改编,强调整编军队要依据政治上的坚决与否。改编内容包括在班.排建立党小组,各连建立党支部,营、团建立党委;在连以上建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文章,用以教育及提高官兵的思想政治水平。另外,红军还制定“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作为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摘编自侯莹(论毛泽东建军思想及其当代价值》(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淮军的特点并分析淮军建立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淮军相比“新的革命军队”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井冈山斗争时期“新的革命军队”创建的历史意义。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所谓大发现是指欧洲的扩张运动,它开辟了新的海上航道。15世纪末开始的欧洲扩张不仅仅归功于葡萄牙王子航海家亨利及哥伦布这样勇敢的水手们,也归功于整个基督教,更重要的是归功于在城市中特别是里斯本和塞维利亚聚合的特权集团。当时东方在地理上虽十分遥远,但东方的财富、宝石、贵金属等构成了对欧洲人的诱惑。引起欧洲经济扩张的地理发现在人类历史上掀起了一场革命。第6页/共7页——摘编自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等著《欧洲史》材料二1870年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或者更确切地说,这个中心存在于欧洲的某一区域。因为当时的确有两个欧洲门一个内部地带和一个外部地带,前者被称为“蒸蒸日上的欧洲”;后者是一个农业地带,且农业生产率也要远远低于内部地带。欧洲人世界之外还分布着一个第三地带,即广袤无际的亚洲和非洲大陆。除了正在现代化的日本以外,它们全都是“落后的”。187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大都可以写成为这三个地带之间关系的经历。——摘编自R.R.帕尔默等著《现代世界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5世纪末欧洲得以扩张的条件。(2)根据材料二把握1870后大约40年里世界历史的发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第7页/共7页常州市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调研高三年级历史试卷1.在辽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不少房屋的外围都有着院落式的围墙,几乎所有房屋都有多层极厚的屋内地面。一间房子原墙基不动,屋内先后垫积的居住面可达六七层或更多。可见,当时这些地区()A.氏族之间联系趋于紧密B.阶级分化较明显C.具备早期国家初始形态D.私有制已经产生【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材料体现的是新石器时代的辽宁地区遗址出现院落围墙及多层极厚的屋内地面,反映了该地区的先民已经把房屋当做私有财产,说明当时已经出现私有制,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氏族之间的联系,排除A项;材料与阶级分化无关,排除B项;国家形态出现如监狱、军队、刑法、宫殿等,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西周周懿王死后,懿王的叔父登上王位,是为周孝王。孝王死后,懿王的太子燮才在诸侯的拥立下即位,王下堂”反映出()A.多元一体华夏认同B.受天之祜四方来贺C.周之子孙日失其序D.百辟卿士媚于天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的中国。材料反映的是西周中期,周夷王下堂接见诸侯,说明的是王室衰微,传统秩序失序,C项正确;材料与华夏认同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王室衰微,与四方来贺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百辟卿士媚于天子的说法,排除D项。故选C项。3.汉代的财政年度计算是“计断九月”,唐代则是“岁终为断”。前者取决于粟的成熟时间,后者则与水稻的成熟时节相适应。这反映了A.区域经济地位的变动B.粟的种植面积不断缩减C.赋税征收标准的调整D.历法进行了大规模修订【答案】A第2页/共14页【解析】【详解】粟是北方作物,水稻是南方作物,唐代财政年度计算与水稻成熟时节相适应,这说明当时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不断上升,A正确;通过题干信息只能看出南方经济地位的上升,不等得出当时粟种植面积的缩减,排除B;材料主体是财政年度计算月份的变化,不能得出当时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排除C;D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4.《四库全书总目》所收唐代著作作者分区(今地名)统计表黄河文明带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总计99691167283长江文明带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含上海)总计74694南方沿海文明带广西广东(含海南)福建与台湾总计236据表可知,唐代A.政府的教育政策南北有别B.文化重心的南移基本完成C.黄河流域人口数仍占优势D.文化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四库全书总目》所收唐代著作作者分区(今地名)统计表”的内容,可知,《四库全书总目》所收唐代著作的作者分区绝大多数分布于黄河文明带,而长江文明带数量较少,广西、广东(含海南)、福建与台湾等地更是少之又少。据表可知,这体现了唐代文化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政府的教育政策南北有别”,排除A项;文化中心随经济重心南移而南移,而南宋时期经济中心才完成南移,排除B项。材料与“黄河流域人口数仍占优势”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5.唐宋笔记中对当朝君主的记载较多。唐人用诸多异象来表明皇帝非凡人,宋人对人事的关注加强了。在君臣关系上,唐人多涉及前代,并叙述较少;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这种变化反映了宋代()第3页/共14页A.程朱理学多受官方推崇B.明君贤臣共治天下的理想诉求C.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D.崇文抑武政治局面的基本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可知,宋代比较注重君臣关系的相关内容的记载,体现了士人企图实现君臣共治的理想,B项正确;理学的核心在于维护皇权,与材料所述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舆论的作用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题干涉及君臣关系,与崇文抑武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6.16世纪初,中国金银比价是1:6,欧洲是1:12,日本是1:10。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这一现象()A.反映了清朝初年商品经济的发展B.促进了中国白银货币化发展C.源于新航路开辟致金银汇率波动D.推动了中国海禁政策的实施【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金银比价反映出明朝银价较高,受利益的驱使,日本、欧洲白银可能被大量运往中国,刺激了白银货币化的发展,B项正确;16世纪中国处于明朝时期,A项不符史实,排除A项;依据材料无法推断金银比价的不同是新航路开辟导致的,排除C项;题干涉及时间16世纪,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明朝政府实行海禁政策,而且材料中的信息无法推断国际市场金银比价不同对中国海禁政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7.《天工开物》在列举了各种油料植物出油率后,还说明以上只是大致情况,“其他未穷究试验,与夫一方已试而他方未知者,尚有待云。”这()A.与近代科学的精神相契合B.开启了“中学西渐”的进程C.源于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型D.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根据“其他未穷究试验,与夫一方已试而他方未知者,尚有待云。”可得出《天工开物》中的记录强调对所研究事物进行实验,并需要作进一步验证,这与西方近代科学的精神相契合,A项正确;仅从材料的信息不能得出“开启”的说法,排除B项;明代的农业经营方式仍然是小农经济,并没有转变,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实验求证的精神,而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排除D项。故选A项。第4页/共14页8.雍正时期,在继续密折制度的同时,还建立了由亲近人员负责的文武官员优劣簿,以圈两圈、圈一圈、点一点、加一直、打一“X”的方式区分优劣五等。这一做法旨在()A.强化政府的廉政建设B.任用贤良能臣参与决策C.提升官员的行政能力D.保证国家机器高效运转【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继续密折制度的同时”、“还建立了由亲近人员负责的文武官员优劣簿,以圈两圈、圈一圈、点一点、加一直、打一“X”的方式区分优劣五等”及所学知识可得,雍正时期采取的这些政治制度,能够有效地促进国家机构高效运转,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廉政建设方面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任用贤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对官员个人能力的提升,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9.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是广西人,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父母去世后,离家流浪,与人结伙护送洋货,交结不少两广江湖豪客。后失业回到家乡,做烧炭工人。杨秀清的“失业”,与某城市的开港有关。该城市应是()A.广州B.上海C.潮州D.天津【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即广州,上海,福州,宁波和厦门,其中广州在通商口岸开放之前既已有“十三行”,它当时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场所:鸦片战争之后尽管广州仍旧是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但由于上海等港口的开放,广州垄断对外贸易的局面不复存在,两广地区大量手工业工人失业,这些失业的手工业者成为太平天国势力兴起的重要力量,B项正确,排除A项;潮州并没有开放为通商口岸,天津开放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排除CD项。故选B项。10.1915年5月22日,《申报》刊登了一则上海中国明明眼镜公司的声明:“近有丧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营业失败,侮蔑本公司货物,谓贩自日本,实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也……不独本公司无丝毫日货,即中国全国眼镜界上,吾亦敢断言绝无丝毫日货混杂其间。”该现象反映()A.外交关系影响社会舆论B.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C.民族企业发展形势严峻D.中外商业竞争愈发激烈【答案】A【解析】第5页/共14页【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5年(中国)。根据材料“近有丧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营业失败,侮蔑本公司货物,谓贩自日本,实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也……不独本公司无丝毫日货,即中国全国眼镜界上,吾亦敢断言绝无丝毫日货混杂其间。”可知,一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迎来了短暂春天,其原因之一是群众的爱国热情下,纷纷抵制日货,这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但当时民族工业存在恶性竞争,一些公司诋毁其他公司贩卖日货,从而影响其公司的发展,可知当时外交关系影响社会舆论,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1914年至1918年处于一战时期,欧洲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使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迎来黄金时期,民族企业发展并非形势严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丧心病狂之徒”是外国企业,无法得出中外商业之间竞争愈发激烈,排除D项。故选A项。11.1928年4月,朱德、陈毅和毛泽东会师,陈毅在第二年写给上级的报告中写到会师后,两支部队合计人数如下:朱(德)部2000余人,湘南农民8000余人,毛(泽东)部1000余人,袁(文才)王(佐)各300余人。这近1万2千人整编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为我党我军军事上逐渐发展壮大的一颗最重要的种子。这一局面的形成根源于A.南京国民政府忙于北伐B.中共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C.中共成功实现战略转移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材料表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各种力量合编而成的,并且成为我党我军军事上逐渐发展壮大的一颗最重要的种子,使得井冈山根据地得以巩固壮大,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结果,D项正确;北伐的时间是1926年到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就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排除B项;中共成功实现战略转移指的是长征,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2.如图是《南国细节》摄影图册中的一张图片,这张照片反映出当时()第6页/共14页A.城市企业活力不断增强B.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对外开放层次日益深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根据“图片说明:1981年,广州白云山农家包产到户后,农民的库房搬到自家的卧室来了。图片中的卧室堆满了菠萝。”可得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因此农产品产量提高,说明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村,而不是城市,排除A项;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2008年,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而不是对外开放,排除D项。故选B项。13.1938年出版的《元代社会阶级制度》第二章标题“元代法定之种族四级制”,确立了“四等人制”的概念;1985年《元代的四等人制》一文将其概念定义为“元朝法定的民族等级制度”,同年出版的权威性读物《中国大百科全书》基本认同了这一观点,在学界影响很大。但20世纪末以来,不少学者对该概念提出了质疑,认为基于人种、语言、宗教、文化而划分身份差别或阶级制度的说法是一种对元朝历史的误解。甚至有学者认为“色目人”是汉族认知世界的产物,“四等人制”是汉族人虚构出来的。以上学术争论对我们的启示是()A.学者对历史概念的解读基于其时代背景和阶级立场B.历史研究不能迷信权威,要做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C.对历史现象的认知应避免基于简单概括和过度解读D.不能先入为主地开展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政策的研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中国。据材料20世纪末以前,学术界基本认同元朝实行“法定民族等级制度、四等人制”等观点,但20世纪末以来,不少学者对该概念提出了质疑,结合所学可知,历史现象是复杂的,有时候不能一言以蔽之,所以在下结论的时候,应避免简单概括,另外“色目人”很明显是汉族对少数民族的称呼,所以即使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但不一定真有“法定”的“民族等级制度”,这说明对历史现象不能过度解读,C项正确;时代背景和阶级立场会影响历史解读,但是对历史概念的解读应首先尊重史实,另外材料也不体现学者们的阶级立场,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小心求证”,排除C项;先入为主的意思是先听进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材料不体现学者们“遇到新的史学观点时”是否“不愿意接受”,排除D项。故选C项。第7页/共14页14.中世纪晚期,欧洲诸多君主国,统治者往往大力赞助艺术,建造宫殿、树立雕像,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厅和温莎城堡就是其中的典型。其主要用意是A.与教会争夺城市控制权B.宣示王权合法性以加强王权C.争取新兴市民阶层支持D.保护中世纪欧洲的文化遗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建造宫殿、树立雕像”可知君主国的统治者是所以大力赞助艺术,是希望通过艺术宣扬王权,从而加强统治,B项正确;材料内容不能体现王权与教权的争夺,排除A项;大力赞助艺术并不能说明是在争取新兴市民阶层的支持和保护中世纪欧洲的文化遗产,排除CD项。故选B项。15.19世纪西方国家竭尽全力支持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统治者反对各自的敌人,这些敌人往往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主义者或立宪主义者,或二者兼而有之。西方国家倒成了这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西化派的敌人,这实在是件怪事。从中可以看出A.世界殖民体系完全形成B.被殖民地区的反抗力量弱小C.列强间的殖民冲突加剧D.西方殖民主义者的险恶用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西方殖民者竭尽全力支持支持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统治者反对其国家的民族主义者或立宪主义者,不希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走向独立或者富强,以维护其殖民国家的利益,反映了西方殖民主义者的险恶用心,D项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被殖民地区的反抗力量的大小,得不出“反抗力量弱小”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殖民国家之间的争夺,得不出列强间的殖民冲突加剧,排除C项。故选D项。16."1954年春夏,有30万共青团志愿者乘专列驶向东部,简单的行囊,数以万计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建起'帐篷城市',条件十分艰苦。但当年就取得了好收成,连续几年的丰收,为国家增产50%以上的粮食。"这一情形A.推动了农业集体化发展B.达成了以工代赈的预期C.显示了新政权动员能力D.提升了改革者政治威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54年春夏,有30万共青团志愿者乘专列驶向东部”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指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材料“但当年就取得了好收成,连续几年的丰收,为国家增产50%以上的粮食”体现的是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有利于提升其政治威望,故D项正确;赫鲁晓夫就是针对农第8页/共14页业集体化的弊端进行了改革,不会推动农业集体化发展,排除A项;B项是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排除;当时的苏联不属于新政权,排除C项。故选D项。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传统市镇兴起于宋代。其中,一部分是由原来作为各地基层军事据点的戍镇演变而来,或通过县城降格、集市升格、税务坊场改置、交通驿站升置等方式设置的,称为“镇市”,具有一定规模,且有正式建制;一部分是在临时性乡村墟市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称为“草市”,大多规模有限。到北宋中后期,市镇工商业已成为各地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形态上开始呈现不同的特点。形成了环城市镇、农业市镇、手工业市镇、商品转运市镇、港口市镇、消费型市镇等不同的发展类型。——摘编自陈国灿《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历史透视》材料二在明中叶至清中叶的三个世纪中,苏州城市地域范围不断扩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从府城内扩大到城厢附郭和郊区市镇,从而形成一个以府城为中心、以郊区市镇为“卫星城市”的特大城市。苏州文化是与北京文化相对,颇有特点,并且向外传播,成为周围地区仿效的对象,对明朝江南地区社会风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乾隆二十七年《陕西会馆碑记》赞叹说:“苏州为东南一大都会,商贾辐辏,百货骈阗。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苏州的城市变化代表了明清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新道路。——摘编自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市镇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与宋代市镇相比明清城市发展出一种怎样的新道路,指出苏州城市变化的影响。【答案】(1)特点:起源及发展形态多样;经济功能不断上升;未形成中心都会。成因:适应管理发展的需要(或:适应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工商业发展的推动。(2)新道路:以大城市(府城)为中心,以郊区市镇为延伸的城市扩张。影响:带有经济辐射作用,带动周边郊区市镇的发展;地处交通枢纽,成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商业中心;形成独特的苏州文化,影响江南社会风尚。【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特点:通过“一部分是由原来作为各地....称为‘镇市’,具有一定规模,且有正式建制;一-部分是在临时性乡村墟市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称为‘草市'可知:宋代市镇分镇市和草市两类。通过“市镇工商业已成为各地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形态上开始呈现不同的特点。形成了环城市镇、农业市镇、手第9页/共14页工业市镇、商品转运市镇、港口市镇、消费型市镇等不同的发展类型”可知:市镇经济功能不断上升;发展形态多样;但都未形成中心都会。成因:依据材料“由原来作为各地基层军事据点的戌镇演变而来,或通过县城降格、集市升格、税务坊场改置、交通驿站升置等方式设置的....部分是在临时性乡村墟市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形成了环城市镇、农业市镇、手工业市镇、商品转运市镇、港口市镇、消费型市镇”等内容,可知原因为:适应管理发展的需要(或:适应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工商业发展的推动。【小问2详解】新道路:根据材料“城市从府城内扩大到城厢附郭和郊区市镇,从而形成一个以府城为中心、以郊区市镇为‘卫星城市’的特大城市”可知其特点。影响:根据材料“从而形成一个以府城为中心、以郊区市镇为‘卫星城市’的特大城市”可知:带有经济辐射作用,带动周边郊区市镇的发展。根据“苏州文化是与北京文化相对,颇有特点,并且向外传播,成为周围地区仿效的对象,对明朝江南地区社会风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可知:形成独特的苏州文化,影响江南社会风尚。根据“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可知:地处交通枢纽,成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商业中心。【点睛】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戏曲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那时所谓的戏剧多发生在祭祀仪式上,具有明显的神学宗教色彩。秦汉以后,历经漫长积累,到了宋元之际戏曲才得成型口而成熟的戏曲则要从元杂剧算起,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当时的戏曲作家为避文祸,多借历史传说故事反映现实,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也常涂上一层“历史传说”的保护色。在长期的表演、传唱过程中,古典戏曲弘扬正气、褒奖忠义、鞭挞丑恶,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戏曲作家和表演家始终扎根于民间,各种地方剧种都有其自己广泛的观众对象,影响极其深远,近现代兴起的电影、电视剧都多多少少带有传统戏曲的色彩。——摘编自吴秀明《中国古典戏曲的审美价值与教化功能》等材料二近代,西方话剧被引入中国一些通商口岸,在五四运动前被称为文明戏。文明戏作为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很难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在其初期既要面对本土文化的排异性,又必须寻求一定的依托物,作为中国话剧立足之点。同时,它还要防止被民族文化所融化,丧失其独立的品性。因此,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文明戏的形态成为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糅杂混合”的过渡形态,整个近代前期没有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因此,这一时期尽管它曾兴盛一时,但却犹如漂在水面的浮萍,没有扎下根来。——摘编自贾志刚《中国近代戏曲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前期文明戏的传播不同于古代戏曲之处。第10页/共14页(3)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前期文明戏的传播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答案】(1)特点:起源早,发展时间长;剧种、剧目繁多;逐渐摆脱神学色彩,变得世俗化;多借历史反映现实,教化作用突出;扎根民间,受众范围广。(答出四点即可)(2)不同之处:受众范围小;集中在一些通商口岸;难以扎根中国大地;传播近代西方价值观念。(答出三点即可)(3)时代特征: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文明的冲击;近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答出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特点:根据材料“中国古代戏曲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可知起源早,发展时间长;根据材料“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可知剧种、剧目繁多;根据材料“那时所谓的戏剧多发生在祭祀仪式上,具有明显的神学宗教色彩。秦汉以后,历经漫长积累,到了宋元之际戏曲才得成型口而成熟的戏曲则要从元杂剧算起”可知逐渐摆脱神学色彩,变得世俗化;根据材料“当时的戏曲作家为避文祸,多借历史传说故事反映现实”可知多借历史反映现实,教化作用突出;根据材料“戏曲作家和表演家始终扎根于民间,各种地方剧种都有其自己广泛的观众对象,影响极其深远”可知扎根民间,受众范围广。【小问2详解】不同之处:根据材料“近代,西方话剧被引入中国一些通商口岸,在五四运动前被称为文明戏”可知受众范围小;集中在一些通商口岸;根据材料“文明戏作为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很难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可知难以扎根中国大地;结合近代戏曲的本质可知传播近代西方价值观念。【小问3详解】时代特征:结合中国近代史通商口岸相关史实可知民族危机的加深;根据材料“文明戏作为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可知西方文明的冲击;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特征可知近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根据材料“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可知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19.【军队建设与民主革命】材料一李鸿章将安徽的团练加以改编,于1862年组建了“淮军”。淮军将领不是乡党、亲故,便是父子、兄弟。他们患难相依,缓急相恤,结成死党,号称“李家军”。咸(丰)同(治)之际,正当太平军向江渐胜利进军之时,“淮军”进入上海前线。西方列强除连续不断地为淮军提供巨额低息贷款,还每月拿出十几万两白银作为淮军军费。淮军雇佣外国军官作“教练”,操练的内容不仅“阵法用泰西”,而且“鸣角出令皆夷语”。李鸿章更增添了他的前辈培植亲信时所没有的新途径,开办了天津北洋武备学堂,以利于在各营密布其心腹。北洋宿将段祺瑞、冯国璋、曹锟等几十人都出身于此学堂。——摘编自来新夏《北洋军阀史》材料二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雇佣军队绝不是革命的靠得住的工具”,于是提出创造新的革命军队的历史任务。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领导进行了三湾改编,强调整编军队要依据政治上的坚决与否。改编内容包括在班.排建立党小组,各连建立党支部,营、团建立党委;在连以上建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文章,用以教育及提高官兵的思想政治水平。另外,红军还制定“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作为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摘编自侯莹(论毛泽东建军思想及其当代价值》(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淮军的特点并分析淮军建立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淮军相比“新的革命军队”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井冈山斗争时期“新的革命军队”创建的历史意义。【答案】(1)特点:具有地域性;带有私家军队的性质(与李鸿章关系密切与列强关系密切(买办性积极引用西方军事技术;注重培养新式人才。影响:有利于中国军事近代化;镇压了农民起义.维护了清朝统治;导致地方势力壮大,影响了中央集权;为北洋军阀集团的建立提供了基础。(2)不同之处:中共领导;重视政治教育;注重民主平等;严格军纪。意义: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提升了军队战斗力;创建和巩固了农民革命根据地(有利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推动了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为当代人民军队建设留下了宝贵经验。【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李鸿章将安徽的团练加以改编……淮军将领不是乡党、亲故,便是父子、兄弟。他们患难相依,缓急相恤,结成死党”可知具有地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