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专项方案阶段测试化学与社会发展_第1页
中考化学复习专项方案阶段测试化学与社会发展_第2页
中考化学复习专项方案阶段测试化学与社会发展_第3页
中考化学复习专项方案阶段测试化学与社会发展_第4页
中考化学复习专项方案阶段测试化学与社会发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测试(四)化学和社会发展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下列图标中,表示“严禁烟火”是 ()图ZJ4-12.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是 ()A.橄榄油 B.蔬菜 C.米饭 D.牛肉3.下列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是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木材4.现代社会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下列不属于新能源是 ()A.核能 B.天然气 C.可燃冰 D.风能5.人体缺钙易引发病症是 ()A.贫血 B.夜盲症C.骨质疏松 D.甲状腺肿大6.下列做法不符合“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是 ()A.激励使用共享单车 B.激励使用一次性餐具C.激励自带布袋购物 D.激励乘坐公交车7.每个人全部要有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中,正确是 ()A.乘坐地铁时,携带鞭炮B.电器着火时,用水扑灭C.少许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D.厨房里天然气大量泄漏时,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8.下列相关燃烧和灭火说法不正确是 ()A.可燃物燃烧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B.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D.炒菜时油锅中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9.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四个试验,其中说法不正确是 ()图ZJ4-2A.试验Ⅰ中蜡烛熄灭,试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能够灭火B.经过上述试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含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C.试验Ⅲ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和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D.试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二、非选择题(共64分) 10.(2分)自热米饭是一个快餐食品。某品牌自热米饭食品成份包含:米饭、鸡肉、胡萝卜等,其中富含糖类是。

11.(6分)能源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1)人类以化石燃料为关键能源。常见化石燃料包含煤、和天然气。

(2)我们家用燃料关键是天然气,其关键成份燃烧化学方程式为。

(3)为了降低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危害,大家正在选择新能源替换化石燃料,常见新能源有(写出一个即可)。

12.(2分)现在很多家庭自备干粉灭火器,其中一个灭火器是利用压缩二氧化碳吹干粉(干粉关键成份是磷酸二氢铵)灭火。磷酸二氢铵(NH4H2PO4)受热分解时吸收大量热,并能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覆盖层,其灭火原理是。

13.(4分)米、面、蔬菜、肉、植物油是烹饪食品时关键原料。(1)以上原料中富含蛋白质是。

(2)调馅时使用铁强化酱油,人体“补铁”能够预防(填序号)。

A.骨质疏松 B.缺铁性贫血C.甲状腺肿大 D.营养不良14.(4分)能源、环境和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亲密相关。(1)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能源,其关键成份为(填化学式)。

(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合适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其中乙醇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15.(9分)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能源。(1)化石燃料包含、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是常见燃料,其关键成份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为。

(2)下列利用了新能源是(填序号)。

图ZJ4-3(3)氢气被认为是最理想清洁燃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16.(4分)能源既是国家经济发展命脉,也是国家发展战略关键支柱。多地有效调整能源结构,稳步发展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合理利用图ZJ4-4所表示三种发电方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图ZJ4-4(1)和C相比,A、B发电共同优点是(写一条)。

(2)A能量转化方法是把能经过一系列改变转化成电能。

17.(3分)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条状,将两头分别连接电池正负极(造成短路),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开始锡纸不燃烧,短路后能燃烧原因是。

18.(6分)能够利用图ZJ4-5所表示装置探究燃烧条件。在两支三脚架上分别放置两个铁丝网,在上面放置三团医用脱脂棉A、B、C。其中棉花B上方放置一支温度计,棉花C上罩一只小烧杯,并在A、C处铁丝网下各放置酒精灯。同时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棉花A燃烧,B没改变,C底部变黑但不燃烧。图ZJ4-5(1)能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成可燃物着火点试验现象为。

(2)当把小烧杯拿下后,发觉C能燃烧,说明燃烧所需要一个条件是。

19.(9分)同学们经过以下试验对燃烧和灭火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图ZJ4-6(1)试验①中酒精燃烧、试验②中水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

(2)试验③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由此现象能够得出结论是。

(3)灭火实质是破坏燃烧条件,请举出一个生活中利用“隔离可燃物”防火实例:。

20.(15分)用图ZJ4-7所表示装置探究燃烧条件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集气瓶容积为250mL),试验步骤以下:图ZJ4-7①检验装置气密性;②在有孔燃烧匙上放置一小块(足量)白磷,塞紧橡皮塞,关闭K;③向烧杯中倒入足量80℃热水;④打开K,将注射器活塞向上拉到100mL处;⑤2分钟后,快速将注射器活塞推至底部,并立即关闭K;⑥……回复下列问题。(1)该试验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步骤④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试验中能证实可燃物温度达成着火点才能燃烧试验现象是。

(4)步骤⑥完整表示是。

(5)若⑥操作正确,可观察到现象是。

参考答案1.D2.D3.D4.B5.C6.B7.C8.A9.B[解析]试验Ⅰ中倒置烧杯使蜡烛和空气隔绝,蜡烛熄灭,试验Ⅱ中,蜡烛和空气充足接触,继续燃烧,说明隔绝空气能够灭火;试验Ⅰ、试验Ⅲ、试验Ⅳ中蜡烛熄灭全部是因为隔绝氧气造成,不是因为降低温度和隔离可燃物造成;试验Ⅲ中,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将烧杯中空气排出,使蜡烛因和空气隔绝而熄灭;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能够用于灭火。10.米饭11.(1)石油(2)CH4+2O2CO2+2H2O(3)太阳能(或潮汐能或风能或地热能等)12.隔绝氧气并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13.(1)肉(2)B14.(1)CH4(2)可再生15.(1)煤CH4+2O2CO2+2H2O(2)AC(3)2H2+O22H2O16.(1)节省资源(或绿色环境保护)(2)风17.短路使锡纸温度升高,达成其着火点18.(1)A处棉花燃烧,B处棉花没改变(2)和氧气充足接触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