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72电力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使用技术规范》_第1页
《DLT-72电力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使用技术规范》_第2页
《DLT-72电力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使用技术规范》_第3页
《DLT-72电力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使用技术规范》_第4页
《DLT-72电力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使用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29.180

K41

备案号:×××××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726—202x

代替DL/T726—2013

电力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使用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powerinductivevoltagetransformersfor

use

(征求意见稿)

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726—**

目次

前言...............................................................................................................................................................Ⅰ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使用条件...........................................................................2

4.1一般要求.......................................................................2

4.2正常使用条件...................................................................2

4.3特殊使用条件...................................................................3

5基本分类...........................................................................3

6技术要求...........................................................................3

6.1额定电压及设备最高电压标准值...................................................4

6.2额定输出.......................................................................4

6.3额定准确级.....................................................................4

6.4额定电压因数标准值.............................................................4

6.5绝缘要求.......................................................................4

6.6对零件和部件的温升要求.........................................................8

6.7短路承受能力...................................................................9

6.8机械强度要求..................................................................10

6.9密封性能......................................................................10

6.10内部电弧故障防护要求.........................................................10

6.11外壳的防护等级...............................................................10

6.12无线电干扰电压(RIV)要求....................................................10

6.13传递过电压要求...............................................................10

6.14腐蚀.........................................................................10

6.15着火危险.....................................................................10

6.16使用期限.....................................................................10

7结构和选型要求....................................................................10

7.1结构要求......................................................................10

7.2选型要求......................................................................11

7.3对测量用电压互感器的要求......................................................12

7.4对电压互感器干弧距离的要求....................................................12

8安装、运行和检修.................................................................12

8.1安装要求......................................................................12

8.2运行要求......................................................................13

I

8.3检修要求......................................................................15

9试验..............................................................................17

9.1例行试验......................................................................17

9.2型式试验......................................................................17

9.3特殊试验......................................................................18

9.4交接试验......................................................................18

9.5试验方法......................................................................18

10标志、标签和随行文件.............................................................19

10.1端子标志.....................................................................19

10.2铭牌标志.....................................................................19

10.3随行文件.....................................................................19

11包装、运输及贮存.................................................................20

11.1包装.........................................................................20

11.2运输.........................................................................20

11.3贮存.........................................................................20

附录A...............................................................................21

(资料性附录)......................................................................21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产品结构............................................................21

附录B...............................................................................23

(资料性附录)......................................................................23

本文件与GB/T20840.1关于户外电压互感器外绝缘要求的差异.............................23

II

III

电力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使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力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使用条件、基本分类、技术要求、结构和选型要求、安装、

运行和检修、试验、标志、标签和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及贮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0.38kV~1000kV电压等级、额定频率50Hz的电力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6标准电压

GB/T311.1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GB/T507绝缘油击穿电压测定法

GB/T2423.2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Q:密封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798.3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3部分: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

GB/T4798.4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4部分:无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

GB/T5169.2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2部分:着火危险评定导则总则

GB/T5169.18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8部分:燃烧流的毒性总则

GB/T5654液体绝缘材料相对电容率、介质损耗因数和直流电阻率的测量

GB/T7595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

GB/T7600运行中变压器油和汽轮机油水分含量测定法(库仑法)

GB/T7674额定电压72.5kV及以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GB/T8905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

GB/T11022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GB/T11023高压开关设备六氟化硫气体密封试验方法

GB/T12022(IEC60376)工业六氟化硫

GB/T13540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抗震要求

GB/T17623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GB/T20840.1互感器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B/T20840.3互感器第3部分: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T22071.2互感器试验导则第2部分: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GB/T26218.2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第2部分:交流系统用瓷和玻璃绝

缘子

GB/T26218.3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第3部分:交流系统用复合绝缘子

GB5014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260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

DL/T393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1

DL/T506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绝缘气体湿度测量方法

DL/T703绝缘油中含气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DL/T722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DL/T727互感器运行检修导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0840.1和GB/T20840.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使用条件

4.1一般要求

除非另有规定,互感器额定性能的使用条件是4.2所列的正常使用条件。

如果实际使用条件与正常使用条件不同,则互感器应依据用户要求的任何特殊使用条件设计,或者

须作适当调整(见4.3)。

有关环境条件分类的详细信息见GB/T4798.3(户内)和GB/T4798.4(户外)。

对于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互感器见GB/T7674。

4.2正常使用条件

4.2.1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分为3类,见表1。

在选择温度类别时,贮存和运输条件亦应考虑。

如电压互感器组装在其他设备(例如GIS、断路器)中,电压互感器应按相关设备的温度条件作规

定。

表1温度类别

最低温度最高温度

类别

℃℃

-5/40-540

-25/40-2540

-40/40-4040

4.2.2海拔

海拔不超过1000m。

4.2.3振动或地颤

由外部原因引起的电压互感器振动或地颤可以忽略。

4.2.4户内电压互感器的其他使用条件

所考虑的其他使用条件应满足GB/T20840.1的要求。

4.2.5户外电压互感器的其他使用条件

2

所考虑的其他使用条件应满足GB/T20840.1的要求。

4.3特殊使用条件

4.3.1一般要求

当互感器使用条件与4.2所列的正常使用条件不同时,用户的要求应参照下述标准化要求进行规范。

4.3.2海拔

4.3.2.1海拔对外绝缘的影响

海拔超过1000m时,外绝缘破坏性放电电压会受到空气密度减小的影响。见6.3.6.3。

4.3.2.2海拔对温升的影响

海拔超过1000m时,互感器的热特性会受到空气密度减小的影响。见6.6.2。

4.3.3环境温度

安装地点的环境温度明显超出4.2.1所列的正常使用条件范围时,优先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范围应规定

为:

a)严寒气候,-50℃和+40℃;

b)酷热气候,-5℃和+50℃。

在频繁出现暖湿气流的某些地区,可能发生温度突然变化以致凝露,即使在户内也如此。

注:在某些太阳辐射条件下,可能需要采取例如遮盖、吹风等适当措施,以避免温升超过规定。也可降低额定值使

用。

4.3.4振动或地颤

开关操作或短路电动力可引发振动。

组装在其他设备(GIS或AIS)内的互感器,应考虑该设备产生的振动。

4.3.5地震

地震烈度分为6、7、8、9度,应符合GB50260和GB/T13540要求。

5基本分类

电压互感器的基本分类如表2所示。

注:不同类型电压互感器的产品结构示意见附录A。

表2电压互感器分类

安装地点户内、户外

使用场所AIS、GIS、开关柜、发电机端、其他

接线方式相对相、相对地

用途测量用、保护用

结构型式单级式、串级式

绝缘型式油浸、气体、环氧树脂浇注、其他

6技术要求

3

6.1额定电压及设备最高电压标准值

额定电压及设备最高电压标准值见表3。

表3电压互感器额定电压数值单位:kV

设备最高电压Um额定一次电压Upr额定二次电压Usr剩余电压绕组额定电压Udn

0.4150.380.1

0.720.60.1

1.21,1/30.1,0.1/30.1/3

3.63,3/30.1,0.1/30.1/3

7.26,6/30.1,0.1/30.1/3

1210,10/30.1,0.1/30.1/3

17.515,15/30.1,0.1/30.1/3

2420,20/30.1,0.1/30.1/3

40.535,35/30.1,0.1/30.1/3

72.566/30.1/30.1/3

126110/30.1/30.1

252220/30.1/30.1

363330/30.1/30.1

550500/30.1/30.1

800765/30.1/30.1

11001000/30.1/30.1

6.1.1额定一次电压标准值

额定一次电压标准值按GB/T20840.3选取。

6.1.2额定二次电压标准值

额定二次电压标准值按GB/T20840.3选取。

6.1.3保护用电压互感器剩余电压绕组的额定电压标准值

保护用电压互感器剩余电压绕组的额定电压标准值按GB/T20840.3选取。

6.2额定输出

电压互感器的额定输出应满足GB/T20840.3的要求。

6.3额定准确级

电压互感器的额定准确级应满足GB/T20840.3的要求。

6.4额定电压因数标准值

电压互感器的额定电压因数标准值应满足GB/T20840.3的要求。

6.5绝缘要求

6.5.1一次端额定绝缘水平

一次端额定绝缘水平以设备最高电压Um为依据。一般规则为:

4

——对于无一次绕组和本身无一次绝缘且标称系统电压Un≤0.66kV的互感器,其额定绝缘水平由

额定工频耐受电压确定,按表4所示。

——对设备最高电压3.6kV≤Um<300kV的互感器,其额定绝缘水平由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和额

定工频耐受电压确定,应按表4选择。对于同一Um值有两种绝缘水平的选择,按GB311.1的规

定。

——对设备最高电压Um≥300kV的互感器,其额定绝缘水平由额定操作冲击、额定雷电冲击耐受

电压和额定工频耐受电压确定,应按表4选取。对于同一Um值有两种绝缘水平的选择,按

GB311.1的规定。

——外绝缘强度的试验,通常是进行额定工频耐受电压湿试验或正极性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湿试

验。

表4电压互感器一次端额定绝缘水平和耐受电压单位:kV

设备最高电压Um额定工频耐受电压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截断雷电冲击(内绝缘)

(方均根值)(方均根值)(峰值)(峰值)耐受电压(峰值)

(Un≤0.66)3

3.618/254045

7.223/306065

1230/427585

17.540/55105115

2450/65125140

40.580/95185/200220

140325360

72.5

160350385

185/200450/480530

126

185/230550633

3959501050

252

395/46010501175

36351011759501300

680155011751675

550

740167513001925

800975210015502415

11001100240018002560

注1:对于暴露安装的产品,推荐选择最高的绝缘水平。

注2:对于斜线下的数值,额定工频耐受电压为设备外绝缘干状态下的耐受电压值,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为设备

内绝缘的耐受电压值。

注3:不接地电压互感器的感应耐压试验采用斜线上的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值。

6.5.2局部放电

电压互感器的局部放电应满足GB/T20840.1的要求。

6.5.3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因数

本技术要求仅适合于设备最高电压Um≥40.5kV的油浸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的绝缘,电容量和介

质损耗因数应在额定频率和10kV~Um/3范围内某一电压下测量。

5

注1:本试验的目的是检查产品的一致性。允许变化的限值可由制造方和用户协商确定。

注2:介质损耗因数取决于绝缘结构,且与电压和温度两个因素有关。在电压为Um/3及正常环境温度下,其值通

常不大于0.005。

注3:如果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由多个线圈构成,且各线圈均与主绝缘的相应分级电压层连接,则受检验的仅是

连接地电位的线圈那部分绝缘。此时规定的试验电压应降低。在对介质损耗因数进行校正时,应考虑线圈的

电阻。

注4:介质损耗因数试验不适用于气体绝缘互感器。

注5:对于串级式电压互感器而言,不需考核其电容量,注2中的介质损耗因数的允许值亦不合适,其在10kV测量电

压和正常环境温度下的介质损耗因数允许值通常不大于0.02,其绝缘支架的介质损耗因数的允许值通常不大于

0.05。

6.5.4接地端子的工频耐受电压

当一次绕组的接地端子与箱壳或底座绝缘时,应能承受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3kV(方均根值)。

如果互感器的设备最高电压Um≥40.5kV,则应能承受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5kV(方均根值)。

6.5.5段间绝缘要求

对相互连接的各线段,其段间绝缘的额定工频耐受电压应为3kV(方均根值)。

6.5.6二次端绝缘要求

二次端绝缘的额定工频耐受电压应为3kV(方均根值)。

6.5.7外绝缘要求

6.3.6.1户外电压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外绝缘应按照现场污秽分区图及GB/T26218.2、GB/T26218.3选定。对易受污秽的户外

型电压互感器,表5给出了给定污秽等级下互感器外绝缘的统一爬电比距。

注:本文件与GB/T20840.1相比,污秽等级的划分和爬电比距、爬电因数的要求有所不同,见附录B。

表5户外电压互感器不同污秽等级下的统一爬电比距

统一爬电比距爬电距离

污秽等级

mm/kV弧闪距离

a22.0

b27.8≤3.5

c34.7

d43.3

≤4.0

e53.7

注1:互感器绝缘子的形状对其表面绝缘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注2:在特别严重污秽条件下,统一爬电比距取53.7mm/kV可能不够。根据运行经验和/或试

验室试验结果,可选取更大的统一爬电比距,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考虑冲洗的可能性。

注3:对复合外套按同等条件要求。

6.3.6.2户内电压互感器

对易受污秽的户内型电压互感器,表5给出了给定污秽等级下互感器外绝缘的统一爬电比距。设备

最高电压为7.2kV~40.5kV的户内电压互感器外绝缘应能承受凝露耐受电压。凝露下的耐受电压值按

6

表4选取。

6.3.6.3海拔对外绝缘的影响

对于海拔高于1000m,但不超过4000m处的互感器的外绝缘的绝缘强度应进行海拔修正,其外绝缘

试验电压应按额定耐受电压乘以海拔修正因数,海拔修正因数按照GB/T20840.1确定。

注:内绝缘的电介质强度不受海拔影响。外绝缘的检查方法由制造方与用户协商确定。

6.3.6.4爬电距离的修正

爬电距离的修正应按GB/T26218.2和GB/T26218.3进行。

6.5.8绝缘油介质主要性能要求

油浸式互感器所用绝缘油应符合GB/T7595和DL/T722的要求。

当电压互感器的绝缘介质采用变压器油时,其主要性能应满足表6的规定要求。

表6绝缘油主要性能要求

额定电压等级质量指标

项目试验方法

kV投入运行前的油运行油

≤35≥40≥35

66~220≥45≥40

击穿电压

330≥55≥50按GB/T507进行试验

kV

500≥65≥55

750~1000≥70≥65

介质损耗因数≤330≤0.010≤0.040

按GB/T5654进行试验

(90℃)%500~1000≤0.005≤0.020

≤110≤20≤35

水分

220≤15≤25按GB/T7600进行试验

mg/L

330~1000≤10≤15

油中含气量330~500≤3

≤1按DL/T703进行试验

(体积分数)%750~1000≤2

注意值:

H2<100H2:150

≤220

C2H2<0.1C2H2:3

油中溶解气体色谱总烃<10总烃:100

按GB/T17623进行试验

分析µL/L注意值:

H2<50H2:150

≥330

C2H2<0.1C2H2:2

总烃<10总烃:100

6.5.9气体介质主要性能要求

当电压互感器的绝缘介质采用SF6气体时,其产品性能要求如下:

a)对充入电气设备前的新气,按GB/T12022要求验收;使用过的SF6应符合GB/T8905的要求。

b)对于额定充气密度达到要求的气体绝缘互感器,其内部最大允许含水量对应于20℃测量的露点

不高于-30℃。在其他温度测量应作适当校正,校正方法见DL/T506。

7

当设备采用混合气体时,应参考制造厂提供的说明书进行检测。

6.6对零件和部件的温升要求

6.6.1一般要求

电压互感器在规定电压、额定频率、各二次绕组接有额定负荷(如果有多个额定负荷,取最大的额

定负荷)下,温升应不超过表13所列相应限值。

施加于互感器上的电压值应按下述a)、b)、c)项中相应的规定确定。

a)所有的电压互感器,无论其额定电压因数和额定时间如何,均应在1.2倍额定一次电压下进行

试验,此时剩余电压绕组不接负荷。如果规定了热极限输出,互感器还应在额定一次电压和其

热极限输出所对应的功率因数为1的负荷下,在剩余电压绕组不接负荷时进行试验。如果对多

个二次绕组规定了热极限输出,则应分别对互感器这些绕组进行试验,每次试验只有一个二次

绕组接有对应其热极限输出且功率因数为1的负荷。

试验应连续进行,直到互感器温升达到稳定状态为止。

c)额定电压因数为1.5或1.9并均持续30s的电压互感器,应在1.2倍额定电压下达到稳定热状态

后,按其各自的额定电压因数施加电压进行试验,历时30s,温升应不超过规定限值的10K。

此时剩余电压绕组接额定输出所对应的负荷。

这种互感器也可从冷状态开始试验,以其各自的额定电压因数施加电压,历时30s,绕组温升

不应超过10K。

注1:如果能用其他方法证明互感器在这些条件下满足要求时,则可不进行本试验。

注2:在额定电压下测量之后,过电压下短暂的30s时间未必能产生可测量的温升。所以,过电压对电压互

感器的有害作用,最好根据从各绝缘型式试验中所观察到的缺陷间接进行评估。

c)额定电压因数为1.9持续时间8h的电压互感器,应在连续施加1.2倍额定电压和足够的时间下

达到稳定热状态后,立即施加1.9倍额定电压试验,历时8h,绕组温升不应超过规定限值的10

K。

在按1.2倍额定一次电压的预热试验时,剩余电压绕组不接负荷。在按1.9倍额定一次电压持续8h试

验时,剩余电压绕组应连接额定负荷或额定热极限输出(如果有)所对应的负荷,而其他绕组均接额定

负荷。

注:电压测量应在一次绕组上进行,因为实际二次电压可能明显小于额定二次电压与额定电压因数的乘积。

绕组温升受其本身绝缘或嵌入绕组的周围介质中最低绝缘等级限制。各绝缘等级的最高温升如表7

所列。

表7电压互感器不同部位不同绝缘材料的温升限值单位:K

互感器各部分温升限值

顶层油50

顶层油(对于全密封结构)55

油浸式互感器绕组平均60

绕组平均(对于全密封结构)65

接触油的其他金属与绕组相同

Y45

固体或气体绝绕组平均(对于接触右列等A60

缘互感器级绝缘材料)E75

B85

8

F110

H135

接触上列等级绝缘材料的其他金属件与绕组相同

在空气中50

裸铜、裸铜合金或裸铝合金在SF6中75

在油中60

用螺栓或类似在空气中75

件紧固的连接被覆银或镍在SF6中75

接触处在油中60

在空气中65

被覆锡在SF6中65

在油中60

6.6.2海拔对温升的影响

如果互感器规定在海拔超出1000m处使用而试验处海拔低于1000m时,表13的温升限值ΔT应按使

用处海拔超出1000m后的每100m减去下列相应数值(见图1):

a)油浸式互感器:0.4%;

b)干式和气体绝缘互感器:0.5%。

图1温升的海拔校正因数

温升的海拔校正因数

Th(1)

k0

Th0

式中:

Th——在海拔h>1000m处的温升;

Th0——表13所规定温升限值T(海拔h0≤1000m处)。

6.7短路承受能力

电压互感器的短路承受能力应满足GB/T20840.3的要求。

9

6.8机械强度要求

电压互感器的机械强度应满足GB/T20840.1的要求。

6.9密封性能

互感器应在所采用温度类别规定的整个温度范围内密封良好,油浸式电压互感器的密封性能试验按

GB/T22071.2进行,SF6气体式电压互感器的密封性能试验按GB/T11023进行。

6.10内部电弧故障防护要求

电压互感器的内部电弧故障防护应满足GB/T20840.1的要求。

6.11外壳的防护等级

电压互感器的外壳防护等级应满足GB/T20840.1的要求。

6.12无线电干扰电压(RIV)要求

电压互感器的无线电干扰电压(RIV)应满足GB/T20840.1的要求。

6.13传递过电压要求

电压互感器的传递过电压应满足GB/T20840.1的要求。

6.14腐蚀

电压互感器的腐蚀应满足GB/T20840.1的要求。

6.15着火危险

电压互感器的着火危险应满足GB/T20840.1的要求。

6.16使用期限

产品使用期限应不小于30年。如果用户要求,制造厂应向用户提供以下文件:

——产品使用的绝缘材料在使用工况下的寿命;

——绝缘结构的可靠性说明;

——密封结构的可靠性说明。

7结构和选型要求

7.1结构要求

7.1.1一般要求

a)电压互感器接线端子应由铜或铜合金制成,并有可靠的防锈镀层被覆和防松措施。一次接线端

子用接线板引出,二次接线端子直径不小于6mm,二次接线板应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同时,二次出线

端子应有防转动措施。

b)电压互感器接地螺栓直径应不小于8mm,接地处应有平坦的金属表面,并在其旁标有明显的

接地符号""。这些接地零件应采用不锈钢材料或具有可靠的防锈镀层。额定电压为380V的电压互

感器,可采用直径6mm的接地螺栓,也可通过互感器的金属零件接地。

10

c)互感器所有暴露在大气中的金属件应有附着力好的漆层或镀层被覆,应具有良好的防腐蚀能

力。

d)互感器的各零、部件装配应牢固无松动,位置端正,无歪扭倾斜现象。铭牌正确,字迹清晰、

工整。一、二次接线端子应标志清晰。

e)铭牌应安装在便于查看的位置上,铭牌材质应为防锈材料。

7.1.2对油浸式电压互感器的要求

a)66kV及以上电压互感器应采用金属膨胀器微正压密封结构,膨胀器宜选用波纹式膨胀器或叠形

波纹式膨胀器;35kV及以下电压互感器应具有保证绝缘油与外界空气不直接接触的隔离装置,或其他防

油老化的措施。

b)35kV及以上的电压互感器应具有油位指示装置,应采用宽窗口的油位观察窗,并在MAX和MIN

线之间均匀划出3条横线,以便于油位观察。对于500kV电压互感器,还应在MAX和MIN线之间增加表示膨

胀器处于临界压力状态的横线。

c)电压互感器膨胀器外罩与储油柜连接处,或膨胀器外罩与膨胀器托盘连接处的紧固压力不得阻

碍电压互感器内部的异常压力释放(例如膨胀器异常变形或主绝缘击穿所引发的爆炸)。

d)在电压互感器的油箱下部应装有便于从地面观察的取油样或放油用的塞子或阀门,其位置应能

放出互感器最低处的油。

e)500kV电压互感器可根据用户要求配置压力监视装置。

f)电压互感器的油量应能满足1L的取油需求。

g)互感器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足够的机械强度。

7.1.3对气体绝缘电压互感器的要求

a)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在环境温度20℃条件下,互感器内部气体应为额定压力,在其他环

境温度下,应自动换算成20℃时的气体内部压力。当达到报警压力时,应自动报警。

b)66kV及以上的电压互感器壳体上应配有压力释放装置、压力指示器、密度继电器。密度继电

器与电压互感器设备本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应满足不拆卸校验密度继电器的要求,户外安装应加装防雨

罩。

c)电压互感器年泄漏率应不大于0.5%(适用于SF6及其混合气体)。

d)电压互感器应配备气体取样阀门及接头,便于补气及校验。

e)电压互感器应保证绝缘支撑件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水平,同时应防止内部连接件松动及磨损。

f)电压互感器的防爆装置应采用防止积水、冻胀的结构,防爆膜应采用抗老化、耐锈蚀的材料。

7.1.4对环氧树脂浇注电压互感器的要求

a)表面应光洁、平整、色泽均匀。

b)对于户外电压互感器,树脂表面应喷涂/包封一层硅橡胶,保持表面憎水性,提高设备的抗紫

外线和抗电腐蚀能力。

7.2选型要求

7.2.1选型建议

a)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AIS用电压互感器宜采用油浸绝缘或气体绝缘。

b)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GIS用电压互感器采用气体绝缘。

c)3kV~35kV户内电压互感器宜采用环氧树脂浇注,35kV户外电压互感器可采用环氧树脂浇注

或油浸绝缘。

11

7.2.2二次绕组特性参数的基本要求

a)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特性参数应满足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测量仪表的要求。

b)当电压互感器同时向继电保护和测量仪表提供电压量时,一般应设置单独的保护绕组、测量绕

组。当继电保护和测量仪表共用同一个二次绕组时,总负荷应不超过该二次绕组的额定负荷。

c)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符合应根据实际负荷进行选取,不宜过大或过小。

7.2.3二次绕组数量与准确级组合的要求

a)对于接于三相系统相与地间的单相电压互感器,且需要同时向保护、自动装置和测量仪表提供

电压量时,一般应具有三个二次绕组和一个剩余电压绕组。其准确级组合应为0.2、0.5、3P或6P的任意

组合方式。

b)对于接于三相系统相间的单相电压互感器,一般应具有二个二次绕组,其准确级组合应为0.2、

0.5、3P和6P的任意组合方式。

c)对于接于三相系统相与地间或相间的计量用电压互感器,一般应具有准确级组合为0.2/0.5或

0.5/0.5的二个二次绕组。

d)对于接于低压单相系统电压互感器,一般只需要一个二次绕组,必要时可再附加剩余绕组。

7.3对测量用电压互感器的要求

用于测量的准确级通常采用0.5级,用于电能计量的准确级宜采用0.2级。

7.4对电压互感器干弧距离的要求

220kV电压等级电压互感器干弧距离宜不小于2m,330kV宜不小于2.7m,500kV宜不小于4m。

8安装、运行和检修

8.1安装要求

8.1.1现场安装一般规定

a)互感器应有标明基本技术参数的铭牌标志,互感器技术参数必须满足装设地点运行工况(如环

境情况、短路电流)的要求。

b)互感器的变比和极性,应符合规定。

c)二次接线板应完整,引线端子应连接牢固,标志清晰,绝缘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d)油位指示器、瓷套与法兰连接处、放油阀均应无渗油现象。

e)金属膨胀器应完好无损,顶盖螺栓紧固。

f)气体绝缘的互感器应检查气体压力或密度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密封检查合格后方可对互

感器充气体至额定压力,静置24h后进行气体含水量测量并合格。气体密度表、继电器必须经核对性检

查合格。

g)互感器支架封顶板安装面应水平,并列安装的应排列整齐,同一组互感器的极性方向应一致。

h)具有均压环的互感器,均压环应安装水平、牢固,且方向正确。安装在环境温度0℃及以下地

区的均压环应在最低处打放水孔。具有保护间隙的,应按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调好距离。

i)互感器整体起吊时,吊索应固定在规定的吊环上,并不得碰伤伞裙。

j)互感器安装时,应将运输中膨胀器限位支架等临时保护措施拆除,并检查顶部排气塞密封情况。

k)互感器的引线安装,应保证运行中一次端子承受的机械负载不超过制造规定的允许值。

l)互感器应有明显的接地符号标志,接地端子应与设备底座可靠连接,并从底座接地螺栓用两根

接地引下线与地网不同点可靠连接。接地螺栓直径应不小于8mm,引下线截面应满足安装地点短路电流

12

的要求。

m)互感器需补油时,应按产品技术文件要求进行。

n)应按9.4规定的交接试验项目进行交接试验。

8.1.2安装后验收的一般要求

a)设备外观应完整无缺损,设备等电位连接可靠,均压环安装正确,引线对地距离、保护间隙等

均符合规定。

b)油浸式互感器应无渗漏油,油位指示正常,三相油位应调整一致。气体绝缘互感器无漏气,压

力指示与制造厂规定相符,三相气压应调整一致。

c)环氧树脂浇注互感器的伞裙应无裂纹、无破损。

d)金属部件油漆应完整,三相相序标志正确,接线端子标志清晰,运行编号完善。

e)引线连接可靠,极性关系正确。

f)各接地部位接地牢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