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人口变化 专题练习题_第1页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人口变化 专题练习题_第2页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人口变化 专题练习题_第3页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人口变化 专题练习题_第4页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人口变化 专题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变化专题练习题据统计,2016年深圳市常住人口1190多万,而户籍人口不到405万,人口严重倒挂(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户籍人口数量的现象)。从2017年开始,我国各地市的“抢人大战”愈演愈烈,深圳也把落户政策调整为有大专学历即可落户,但是户籍人口仍然增长缓慢。据此完成1、2题。1.深圳市“人口倒挂”现象是由于()①经济发展速度快 ②户籍人口增长快③落户门槛高 ④本地人口大量外迁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深圳市调整落户条件后,户籍人口仍然增长缓慢,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环境质量 B.家庭因素C.生活成本 D.生活习惯下图示意2017年慕尼黑市人口结构与德国整体水平对比。读图,完成3、4题。15 1() 5 0 5 10 15人口百分比一.推测德国市场潜力较大的服务业是()A.婴幼儿养育 B.健康养老C.体育和娱乐 D.房地产业.慕尼黑市应对未来几年人口的变动,需要()A.关注失业问题 B.建设更多的养老院C.延迟退休年龄 D.建设更多的幼儿园下图是黑龙江省2015年不同户籍性质年龄流出人口分布统计图(反映近些年的一般情况)。据此完成5、6题。与蟆与蟆5.影响该省57岁以上农业与非农业人口流出比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受教育程度 B.经济状况C.性别差异 D.婚姻状况6.该省57岁以上流出人口迁住量最多的城市是()A.厦门 B.桂林C.三亚 D.昆明读我国分区域人口净流入示意图(单位:万人),完成7、8题。J’"20[|2fl|220132014201520162QL72。因山77.2015〜2018年流入人口数一直多于流出人口数的区域是()A.东部和西部 B.东部和中部C.中部和西部 D.中部和东北8.据图推测最近几年我国人口流动的主流方向最有可能是()A.东部一西部 B.西部一中部C.东北—东部 D.西部一东北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城镇的情况下,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老龄化水平的现象。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各地区乡村分布变化示意图(暂缺港澳台数据),从各地区乡村数量和平均规模的变化特点来看,乡村分布正在经历三种类型的变化:乡村碎片化、乡村收缩、乡村扩张。据此完成9〜11题。

4血1乡制数盘变化/个江宁.200-世州I世州I,海乡村平均现模变化/人■5000,7僧%金■5000,7僧%金3000河北海南 青麻广江苏痂r浙江♦湖南♦

士浦.,TOO-四川.fiooosoon♦河南-400♦;:口可♦,林♦湖北♦新疆♦黑龙江安徽♦♦山东♦山回 ♦内蒙古9.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生育率低B.农村居民身体素质好C.农村青壮年外流D.城市环境问题严重9.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生育率低B.农村居民身体素质好C.农村青壮年外流D.城市环境问题严重10.乡村碎片化最明显的地区是(A.辽宁B.贵州口四川D.A.辽宁B.贵州口四川D.内蒙古11.乡村收缩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人地矛盾加剧B.A.人地矛盾加剧B.乡村规模扩大口剩余劳动力增多D.口剩余劳动力增多D.乡村养老困难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材料一抚养比是指在某一地区的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59岁)人口数之比,用以反映该地区劳动人口抚养负担的大小。下表为我国2010年至2018年人口各抚养比统计表。时间(年)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总抚养比觥)34.234.434.935.336.13737.939.240.4少儿抚养比(%)22.322.122.222.222.522.622.923.423.7老年抚养比(%)11.912.312.713.113.714.31515.916.8材料二长三角和川渝地区是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随着老龄化不断发展,该地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养老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下图为长三角和川渝地区人口数量及年龄结构图。(1)根据表格,分析我国人口抚养比的特点。(2)相比我国较高的人口抚养比,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少儿抚养比最低的区域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三角地区少儿抚养比低的原因。⑶在长三角与川渝地区中任选一个 地区,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简述其发展养老产业的有利条件。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在农村劳动力持续外流的同时,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存在着弱回流,农村回流劳动力对乡村振兴极为重要。研究人员对珠江三角洲外围地区15个村的部分回流劳动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回流前的最后一份工作和回流后的最后一份工作的行业类型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下图为本次调查中回流劳动力回流前、后行业类型分布统计图。---------0noOOO0OOO987654321y矗y2673242445---------0noOOO0OOO987654321y矗y2673242445□网流前□回流后1810

n农业制造加建筑业交通批发住宿社会其他11业运输零售业餐饮业服务业仓储业(1)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人口出现回流现象的主要原因。(2)概括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回流劳动力就业选择的特点。(3)指出回流人口对振兴乡村经济所具有的意义。参考解析答案答案1.B2.C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户籍人口数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深圳经济发展速度快,就业机会更多,收入更高,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另一方面,其落户门槛较高(注意2017年深圳才将落户政策调整为有大专学历即可落户),导致户籍人口增长较慢,从而使得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户籍人口数量,①③正确,②错;深圳经济发展速度快,人口迁入量大,本地人口迁出较少,④错。故选B项。第2题,深圳经济发展水平高,房价较高,日常开支较大,生活成本高,所以虽然落户政策调整,但户籍人口增长仍然较为缓慢,C项正确;环境质量、家庭因素、生活习惯等均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B、D三项错误。故选C项。答案3.B4.D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的判断,图中德国的人口结构中老龄人口的比重较高,因此未来市场潜力较大的服务业应为健康养老,B项正确。当前幼儿比重较低,婴幼儿养育规模较小,A项错误。当前老龄人口比重大,数量多,老龄人口消费欲望不强,不应大规模发展房地产业,D项错误。老龄人口消费欲望不强,体育和娱乐不是发展重点,C项错误。故选B项。第4题,对比慕尼黑与德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图可知,当前慕尼黑婴儿人口比重高于德国的平均值,因此未来几年需要建设更多的幼儿园,以满足幼儿上学需求,D项正确,A项错误;目前慕尼黑的老龄人口比重较全国水平低,劳动力充足,因此目前不需要建设更多的养老院和延迟退休年龄,B、C两项错误。故选D项。答案5.B6.C解析第5题,由材料可知,57岁以上老年人口流出的原因一般不是外出务工、经商和婚姻等,而是旅游悠闲、避寒等,需要资金的支持和保障。读图可知,黑龙江省57岁以上农业人口流出比例较小,而57岁非农业人口流出比例较大,这是因为57岁以上的非农业人口收入水平高于57岁以上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资金有保障,所以流出比例大,影响因素是经济状况,B项正确。受教育程度、性别差异和婚姻状况对老人流出比例影响较小,A、C、D三项错误。故选B项。第6题,黑龙江省57岁以上人口流出的原因主要是旅游悠闲、避寒等,三亚纬度位置最低,冬季气候最温暖,而且有独特的热带海岛风光,与黑龙江省的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吸引力较大,所以该省57岁以上流出人口迁住量最多的城市是三亚,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故选C项。答案7.A8.C解析本题以我国分区域人口净流入示意图为载体,考查人口流动,皆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第7题,读图可知,2015〜2018年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人口净流入值一直为正值,说明流入人口数一直多于流出人口数。第8题,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是我国目前人口流入的主要地区。近年来西部地区快速发展,提供了较多就业机会,也成为人口净流入地区。因此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流方向是从东北、中部流向东部和西部。答案9.C10.A11.D解析第9题,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使得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迁入城市,从而使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出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第10题,乡村碎片化表现为乡村数量增多,规模减小,图中各地区中,辽宁的乡村数量增加最多,且乡村规模减小,故选A项。内蒙古乡村数量减少,规模增大,表现为乡村扩张;贵州和四川乡村数量和规模都减小,表现为乡村收缩。第11题,乡村收缩表现为乡村数量减少、规模缩小。因此乡村收缩可能带来的影响包括乡村人地矛盾缓解、乡村劳动力短缺、乡村养老困难等。12答案(1)总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持续增加;少儿抚养比先下降再上升(或前期变化不大,后期增加)。(2)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人们受教育年限长,婚育年龄提高;生活水平高,养育子女的成本高;社会福利完善,养儿防老观念发生变化;生育愿望降低,出生率低,少儿比重较小;该地区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生活条件好;青壮年劳动人口迁入多,劳动人口比重较大,因此长三角地区少儿抚养比低。(3)长三角:老年人口数量多,市场需求大;经济水平高,消费能力强;基础设施完善。川渝:老年人口数量多,市场需求大;养老产业基础薄弱,发展空间大;劳动力成本低,地价低;冬季气候条件优越,便于老人避寒。解析本题以我国人口抚养比为背景,考查我国人口抚养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1)依据表格的内容可知,我国人口抚养比的特点:总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表现为持续增加;而少儿抚养比则表现为先略有下降后再上升。(2)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受教育年限长,婚育年龄较大;生活水平高,养育子女的成本高,生育子女数较少;社会福利完善,养儿防老观念发生变化;生育愿望降低,人口出生率低,少儿比重较小;该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生活条件好;外来人口迁移,青壮年劳动人口迁入多,青壮年劳动人口比重较大,因此使长三角地区少儿抚养比降低。(3)长三角地区发展养老产业的有利条件:老年人口比例高,数量多,市场需求大;经济水平高,消费能力强;基础设施完善,养老服务产业发达。川渝地区发展养老产业的有利条件:老年人口数量多,市场需求大;养老产业基础薄弱,但发展空间大;劳动力成本低,地价低,养老产业成本较低;冬季比较温暖,便于老人避寒。13答案(1)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对普通劳动力需求减少,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活环境改善;国家实施振兴乡村政策,鼓励农村人口回乡创业。(2)回流劳动力回流前、后从事的行业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回流后其职业选择倾向于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回流后从事制造加工业的人口较回流前减少较多;回流后从事农业的人口较回流前增加较多。(3)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增加农村各行业的经济活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解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解析(1)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人口出现回流现象的主要原因应从珠江三角洲地区对人口迁出的推力、农村地区对人口迁入的拉力两方面回答。据材料,制造加工业在回流前、后发生极大的变化,由此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对普通劳动力需求减少,就业机会减少;此外,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活环境改善;加之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