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1页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2页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3页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4页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埔县2024年春季期中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隋的“国富”历来为传统的史学家所津津乐道,隋炀帝在全国各地广设粮仓,长安、太原、洛阳等地的仓库储存了几千万匹布帛,直到唐朝初年,这些仓库中的粮食、布帛还没用尽,如此富庶的隋朝却短命而亡,其主要原因是A.上层统治者奢侈腐化 B.隋修建大运河耗费国力C.下层的人民起义不断 D.隋朝统治政策不得民心2.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起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重大的影响是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加强了北部边防C.大大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D.巩固隋朝的统一3.陈旭麓说:“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这种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4.唐太宗患有气喘病,在长安居住的宫殿潮湿,容易犯病,臣下奏请在宫中建个暖阁让他居住。唐太宗说:“破土兴工,花费很多,当年汉文帝将起露台,因惜十家之产而作罢。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以上材料说明唐太宗A.虚心纳谏,任用贤才 B.戒奢从简,身体力行C.轻徭薄赋,关注民生 D.合并州县,整顿吏治5.杜佑《通典》记载:“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此社会状况的出现得益于A.唐太宗的励精图治 B.武则天的承前启后C.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D.宋太祖的重文轻武6.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大治之年。唐朝某皇帝统治前期“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进入了鼎盛时期。材料中“天下大理”的盛世局面被誉为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开皇之治7.盛唐气象本来是诗歌上的一种说法,但经常被历史学家用来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黄金时代。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盛唐气象的形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是A.开明与开放 B.颓废与反抗 C.专制与跋扈 D.任性与狂妄8.据记载,“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所描述的这种以水力作动力的灌溉工具是A.耧车 B.筒车 C.翻车 D.秧马9.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对渝州(今重庆)有这样的描述:“登高远眺,万家井邑出现,两江之中舟船济济,水国乡民舟中行商,二水流过,分外澄明。”王维的描述直接反映了渝州A.政治清明 B.民族团结 C.经济繁荣 D.文教昌盛10.“天可汗”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际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的主要原因是A.轻赋省刑 B.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广开言路 D.任用贤良,提高效能11.“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诗中“赞普”是我国古代某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它适合于A.回纥 B.吐蕃 C.靺鞨 D.南诏12.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入选202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中出土戍边将士文书883件,文书中多次出现“开元四年”的表述。通过该遗址可了解的朝代是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13.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珍宝、经典、金鞍玉辔、绸帛、种子、营造与工技著作、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说明唐朝A.社会风气兼容并包 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C.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D.经济和文化的繁荣14.唐三彩是盛唐气象的一个缩影,它延续了秦汉以来彩塑的写实风格,又创造性地运用了低温铅釉的绚丽、斑斓色彩和略带夸张的手法。这折射出唐朝注重A.改进与推广 B.交流与传播 C.传承与创新 D.开放与互鉴15.唐朝时妇女喜化“啼妆”,白居易的《时世妆》描写了“啼妆”的特点:“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妇女喜化“啼妆”反映了唐朝A.社会风气的开放 B.诗歌创作的丰富 C.城市商业的繁荣 D.妇女地位的提高16.唐代墓葬出土了大量波斯、阿拉伯、拜占庭等地的金银币。这些出土文物可用来研究唐朝A.先进的生产技术 B.多彩的文学艺术 C.和睦的民族关系 D.繁荣的中外交流17.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唐朝外交的第一手史料是A.诸葛亮《出师表》 B.《大唐西域记》 C.司马迁的《史记》 D.李斯《泰山石刻》18.“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直接导致了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唐朝灭亡 D.北宋建立19.《新唐书·兵志》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记载主要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唐朝A.朝政腐败 B.经济衰落 C.国力强盛 D.藩镇割据20.“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名句。这次起义A.推翻了唐朝统治 B.给唐朝统治致命的打击C.平定了安史之乱 D.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21.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官)通签书施行”。据此,通判的作用是A.超越知州的权力 B.收归地方财赋于中央C.分散知州的权力 D.防止宰相的权力过大22.宋代以武举来选拔武将。但据张希清先生研究,北宋武举共开科取士28榜,取士868人,还不及一榜文举取士之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 B.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强C.印刷术取得重大突破 D.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23.契丹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民族之一。契丹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下列哪一政权是由契丹人建立的A.西夏 B.辽 C.金 D.元24.北宋与辽、西夏既发生对峙战争,又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在榷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这种态势A.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 B.使辽宋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C.源于辽夏夺取宋朝土地人口 D.表明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25.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今河南开封)。”描述的社会现实是A.西湖的美景 B.杭州的富庶 C.南宋的繁荣 D.南宋的偏安26.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追思。下列表述与此相关的是A.组织抗元,宁死不屈 B.率军抗金,精忠报国C.收复台湾,维护主权 D.斥逐沙俄,捍卫统一27.到了宋代,城市商业活动不再局限在官方设立的市内进行,而是随时随地都可进行。人们在城内任何地方都可建立商店,开设作坊店铺,还可以推车挑担沿街叫卖。由此可知,宋代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商业发展打破了坊市界限C.重农抑商政策解体 D.商业完全脱离政府的管辖28.宋代时期商贸繁荣促进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我国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A.半两钱 B.“交子” C.五铢钱 D.“会子”29.以图证史是通达史识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研究北宋城市生活的一手史料 B.完整再现了北宋社会的繁荣景象C.说明北宋东京城内尚未出现夜市 D.应与考古材料印证才有史料价值30.北宋后期,东南户数已占到全国一半,加上西南则超出三分之二。至“靖康之难”,北方再遭战火蹂躏,大批人口南渡,则又一次促使南北经济差异进一步扩大。材料旨在说明A.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B.江南地区初步开发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全国经济重心南移二、综合题(共3小题,31题13分,32题13分,33题14分,共40分)31.(13分)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隋统一全国后,天下安定,老百姓各安其业。那时,水旱灾害也比较少。皇帝下令洛阳等地修建大型粮仓广储粮食。开皇末年,仓库里粮食堆积如山。——摘编自《隋书》材料二贞观年间,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漫山遍野,粮食空前便宜。皇帝励精图治。官吏大多勤谨清廉。城市、乡村社会秩序良好,犯罪人数大大减少。——摘编自《旧唐书》《新唐书》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杜甫《忆昔》(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这则材料反映出该皇帝在哪个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并取得很好效果?(2分)(2)“贞观”是谁在位时的年号?据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其在治理国家时所采取措施。(5分)(3)材料三中,杜甫回忆那个令人难忘的往昔,有哪些令他难忘怀之处?(2分)(4)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涉及的三位皇帝在治国安邦中的共同点。(4分)32.(13分)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唐朝长安城图二:北宋东京城(史书记载,在唐都长安,太阳升起后,击鼓开市,开始贸易活动;傍晚前,关门闭市,停止贸易活动)材料二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材料三宋政府鼓励海商招徕(即招揽)蕃商来华贸易,“蕃(指外国)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对在海外招商中做出重大贡献的海商,宋政府还会赐予官职。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中经杭州湾和福州、漳州、泉州金三角,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摘编自吴钩《重新发现宋朝》(1)根据材料一回答,与唐朝相比,北宋城市在商业活动方面的重要变化有哪些?(4分)(2)请根据材料二写出政府为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写出当时两个闻名世界的大海港?(3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政府发展海外贸易的表现。(4分)(4)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请你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2分)33.(14分)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各个领域的建树熠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皮日休《汴河怀古》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唐·杜甫《忆昔》材料三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官吏立即罢免。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撤职。——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四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摘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