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实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_第1页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实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_第2页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实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_第3页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实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_第4页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实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课教学时,应立足新课标背景,遵循以美育人的基本原则,以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课堂主线,让学生通过参与到音乐艺术活动中,表现美、欣赏美、感受美与创造美,获得丰富且多样化的审美体验,同时了解多元化的世界文化,感悟民族传统艺术精髓,并在拓宽视野的同时,强化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而在实际的音乐欣赏课中,不少教师都存在准备不充分、随意性强、忽略艺术欣赏本质以及不注重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教师应基于新课标要求,来优化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一、联觉启发,激发欣赏兴趣教师在音乐欣赏课开启前,就应当做好准备。按照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学生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与艺术感知,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兴趣。教师可以将联觉现象视作教学依据,关注学生的视听联觉体验,做好欣赏曲目的导入与过渡工作,激发学生对于乐曲的好奇心与倾听兴趣。例如在欣赏《彼得与狼》一曲前,教师可以用狼、猫、人物、小鸟、鸭子等玩偶来装饰讲台,在课前为学生播放《降D大调圆舞曲》来让学生做好听觉方面的准备。进入授课阶段,导入前,先让学生将自己所知道、喜爱的童话故事讲出来,而后让学生探讨如何了解这些童话故事,如有的学生是听父母为自己讲述,有的学生是通过观看动画片,也有的学生是借助书籍进行了解。而后,教师提出可以为学生用音乐来讲述童话故事,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行有效调动。再用《彼得与狼》的故事来进行导入,让学生猜测狼和彼得之间可能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而后为学生播放音乐与图片。教师则伴随着音乐来为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故事,以此来同时对学生的视听两种不同感官进行调动,同时也通过故事来设下悬念,让学生在聆听的音符构成的音乐与文字构成的故事过程中,了解故事情节,获得故事结局。完成初步聆听的任务之后,教师可让学生继续仔细聆听乐曲,说一说故事中有哪些角色,再结合角色具体的音色特点,讨论如何用不同的乐器进行演奏,从而塑造出不同的音乐形象,以此让学生在聆听期间积极思考,并对乐器相关的知识进行运用,明确双簧管、单簧管、圆号、大管与长笛具有的差异化的音色特征,实现接触并触摸不同的乐器的教学目的。当学生对于乐曲熟悉后,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于童话故事的理解,对其中的“彼得登场”“小鸟飞出”“大灰狼登场”“小鸟诱狼”等情节进行演绎。兴趣爱好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动力来源,同样也是学生参与欣赏音乐活动的重要前提。教师将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进行结合,不仅能够借助具体的图片、动画、乐器、实物来帮助学生建立自身与音乐之间的联系,还能让学生对于陌生的曲目产生欣赏、倾听、了解的兴趣,进而主动地聆听并与教师展开有效的课堂互动,不断强化音乐记忆力,并提升认知水平。[1]二、更新理念,享受音乐乐趣教师可将强调教学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与原本性的奥尔夫教学理念引入到欣赏课堂中,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的理论框架。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丰富的实践内容与新型的活动形式来将音乐、语言、舞蹈与动作进行结合,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够切实地感受到音乐作品与欣赏行为给自身带来的乐趣。例如在欣赏《阿细跳月》一曲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乐曲相关的背景信息,包括彝族的独特人文景观,让学生了解彝族具有的神秘而又古老的特点。同时,还可先为学生播放一些学习过的或者比较熟悉的彝族歌曲,如《彝家娃娃真幸福》等,以此来将《阿细跳月》这首著名的民族音乐引入。当学生初步聆听民乐版的乐曲后,教师可让学生彼此交流自己对于乐曲中速度力度的变动、旋律特征以及音乐情绪等方面的感受,有学生通过自己哼唱旋律发现该乐曲旋律相同的典型特点。为了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律动动作、指挥动作与声势动作等各种动作加入到乐曲中。很多小学生都喜欢借助声势动作或者律动动作来对音乐进行表达,学生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身体律动,前三拍将双手高举并拍手,后两拍则来回拍打膝盖。而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哪几个动作,具体拍了几下膝盖、几下手,共组成多少拍节奏的旋律,五拍子的次强拍与强拍分别位于哪一拍上。教师唱主题旋律,让学生继续通过拍节奏来体会《阿细跳月》具有的五拍子节奏特点。教师还可让学生学习彝族跳月舞蹈的基本步伐,右脚先向右侧一步,而后左脚跟上右脚,右脚继续右侧一步的动作,左脚再向右脚所在的方向在空中蹬两拍,而后交换左右脚的动作。教师示范过后,让学生以相对的方式站为两排,也可选择相反方向,于空中蹬脚两次之后,再击掌两次,以此在《阿细跳月》的乐曲播放过程中,载歌载舞,加深对彝族独特的音乐文化的印象,并获取更多艺术表演带给自身的乐趣。4/4拍、2/4拍、3/4拍等节拍相对简单,当学生遇到节奏感更强的乐曲时,教师可加入指挥动作,以此使学生对音乐的强弱变化规律进行感受。声势动作能够使学生对乐曲集中注意力,更为投入地聆听,其节奏感与反应能力也可得以锻炼。律动动作则可以全面增强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与想象力,同时欣赏教学的活动性也能得到增强,课堂氛围更加轻松。三、创设情境,开拓欣赏思路情境创设法是音乐欣赏课堂中经常使用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结合欣赏曲目的主题与表达内容,为学生或者引导学生创设与音乐氛围相符的情境,可借助童话传说、成语故事、历史典故或者科幻故事等元素来构建学生更容易接受的趣味情境,同时也可依托学生的经验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形成更加创新化的欣赏思路。例如在欣赏《江南好》这一旋律流畅明快的曲目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假期旅游的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当前身处于江南水乡,通过游览景点的方式,来对曲中用音符与乐声描绘的江南图景进行感受。在首个景点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湖边的图片,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节奏来对划船的动作进行模仿。在学生已有一定的乐器基础之后,教师可用竹笛进行演奏,让学生通过打击乐来进行配合,以此来创造江南意境。乐曲中悠扬的竹笛乐声将学生思绪由课堂带入到幽静的小巷之中,聆听潺潺的流水声,教师可提问“为何会有这种联想”,有学生回答主要是因为此段乐曲稍慢的、中速的节奏速度。而后随着乐曲节奏变化,学生在音乐教师的引领下进入到下一个景点之中,有学生结合欢快的音乐情绪与稍快的节奏速度,描述了鱼儿从水中跃出,渔夫熟练撒网,年轻的女孩们乘船采摘水中的莲蓬与荷花的情境。教师还可借助古时江南的典故故事、历史事件来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完整的情境,也可列举《忆江南》《送人游吴》等古诗,播放苏州园林纪录片。同时,可让学生结合历史典故,在《江南好》的乐曲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演绎趣味性的小品,各个小组需互相观看与点评。最后,可让学生跳《莲蓬娃娃》的舞蹈与学唱《太湖美》的歌曲,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江南的喜爱。另外还可让学生结合自己喜欢的景观,回忆游览感受,用乐器来尝试将自己的游览情境呈现出来,成为音乐情境的创造者。教师要突出情境创设法在音乐欣赏课中的优势,借助乐器、视听材料等辅助工具,让学生依托乐曲,在想象力与联想能力的引领下,创设丰富的音乐情境,以此削弱音乐本身具有的抽象性,使音乐表达的内容更加具体。教师在直接帮助学生创设情境的同时,还要不断传授学生情境创设的方法,例如结合乐器、节奏以及音乐情绪等构成要素,精准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从而搭建情境,加深对于音乐的理解。四、立足文化,拓展课堂空间教师在音乐欣赏课中为学生呈现出的乐曲大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可以以音乐为载体,来传播文化,尤其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一方面,能够将音乐鉴赏的广度与深度加深;另一方面,还能够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其掌握更为丰富的文化知识,从而扩大音乐欣赏课堂的容量。例如欣赏《京调》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对器乐曲之中的京剧唱腔的魅力与韵味进行感受,进而了解京剧艺术并对其产生喜爱之情。首先,可为学生播放《苏三起解》与《唱脸谱》,引导学生区分歌曲与京剧,并借此引入京剧,可以在PPT中添加京剧道具、脸谱、服装与扮相等图片。而后再将《京调》为学生播放出来,让学生尝试猜测乐曲所用的乐器,讨论乐曲所反映出的情绪。学生在欣赏引子后,教师可为学生科普板式、西皮原板等京剧相关的概念,并让学生结合节拍强弱来配合主题音乐,视唱旋律,打拍子。考虑到这段旋律为旦角唱腔,因此教师可让学生对旦角的典型动作进行模仿。进而到第二段旋律之后,继续让学生感受音乐旋律、音乐情绪与板式上的变化,从“有板有眼”转变为“有板无眼”,学生还要学习生角的标志性动作。在对乐器进行认识与了解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二胡、京胡、月琴以及小三弦等民族乐器,为学生播放乐器演奏视频,观看演奏者的演奏动作,丰富乐器方面的知识储备,进而对京剧形成更加完整的认识。最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模仿表演的活动,将《三岔口》中的片段播放出来,让学生猜测动作的含义,如下楼、骑马等,以此来认识京剧所用的表演动作的虚拟性特征。同时,可以让学生仿照京剧表演动作,对生活中各种动作实施艺术加工,为他人表演,互相猜对方的动作。在作业设置环节,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观看京剧,并记录观看感受。来自不同地区的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背后也承载着差异化的文化世界,教师要充分利用欣赏课的时间,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元的文化体系,从而形成平等包容的文化价值观,让学会接受并尊重多样化的文化。同时,应着重对本土音乐文化进行讲解与传播的要求,强化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进而对于乡土、传统、民族文化生成更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五、渗透德育,实现价值引导音乐这类艺术课程在小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以及审美意识提升等美育环节有着关键作用。音乐教师必须在以美育人的基本教育导向下,将德育渗透到音乐作品欣赏活动过程中,以此来实现价值观引导的目标。[2]例如在欣赏《森林与小鸟》《沉思》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对《森林与小鸟》曲目进行聆听,而后通过小组讨论来确定曲目在情绪、节拍、速度与旋律上的特点,并为第一圆舞曲与第二圆舞曲取新的名字。学生在聆听时,通过快慢不同的节奏表现出清晨相对宁静的森林,与鸟儿们欢腾鸣叫的不同情境,让学生对于小鸟的情绪进行感受,分析小鸟处于自由的森林环境中,产生了哪些情绪,通过不同的动作对乐曲中的类型不同的小鸟进行模仿。教师可增加《绿荫》乐曲,让学生进行欣赏,并交流聆听感受,有学生认为森林就像母亲宽大、温暖的臂膀与怀抱,庇护着小鸟们,所以小鸟才能够如此快乐幸福。教师可为学生展示出表现环境被污染的图片,如随处可见的垃圾,河流与海洋被污染,森林被砍伐等,通过欢快的音乐与令人难以接受的环境污染情境来从视听两个角度强化教育效果,并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一定的冲击,认识到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最后播放《沉思》,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回忆与反思自己是否有过污染环境的行为,明确这种行为的错误性,并思考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小鸟、人类以及其他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