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样本_第1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样本_第2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样本_第3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样本_第4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样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33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和著述可以分为正史类、()、()、会典类、专门著作类和其她类。2、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国体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和封建制阶段。3、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政体可以统称为君主制,经历了()和()两个发展阶段。4、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制君主阶段提成三个发展时期,即秦汉时期开始()、隋唐时期开始()和明清时期绝对君主制。5、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三公九卿中三公重要是丞相、太尉、()三职构成。6、秦汉时期国家组织特性是()制,隋唐时期特性是三省六部制。7、宋初相权一分为三,以中书门下政事堂主政,()主军事,号称二府。另设()掌财政。三权总执于皇帝。8、宋朝三司使是指盐铁使、()和户部使。9、明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宦官政治最严重时期,在明代政治中权势最大是()秉笔太监。10、明朝皇帝如下最高司法行政机关有(),它和()、都察院合称“三法司”。11、国内夏商西周时期国家构造是()。12、春秋时期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一种重大进步是()浮现。13、秦在郡设()作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14、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创举是设立了()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15、秦汉时期国家和地方政府长官自行选拔与任用属吏制度是()。16、()是汉朝先拔人才重要制度。17、()是魏晋南北朝人才选体制重要方式。()是隋唐后来选拔人才重要方式。18、明朝废除御史台,建立(),行政中央监察机构职责。19、宋代地方监察机构日趋完善,将巡察与常驻监察结合起来,开始了监司制与()。20、明代执行监察职能有不在行政系统之内,但超越行政系统并具备监察国家机关甚至是人民监察系统,称为()。21、总理衙门和()成为并存于晚清封建专制制度下两个最重要中枢机构。22、隋唐时期,确立了以()为核心中央行政管理体制。23、191月1日成立中华民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种资产阶级性质政权。24、中华民国南京暂时政府采用(),在政权组织形式上采用(),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25、清末设立“民意机关”,在中央是(),地方是()。26、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以培养与外国往来交涉买办人才。27、工农民主政权中央政权机关,涉及()、中央执行委员会、()。28、南京国民政府主体和核心机构涉及行政院、()、司法院、()、监察院五院。29、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构成上,遵循“()”原则。30、共产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政策,1946年5月内蒙古自治政府正式成立。二、单项选取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封建政治构造重要特点()。A.君主专制B.世袭制C.共和制D.皇权制2、西周政治制度基本支柱是()A.宗法制B.分封制C.礼乐制度D.宗庙制度3、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上郡县制出当前()时期。

A.春秋B.战国

C.秦始皇D.汉武帝

4、秦汉时期国家和地方政府长官自行选拔和任用属吏制度是()

A.征召制B.察举制

C.辟除制D.科举制

5、隋代是以()为核心行政管理体制。A.三省B.一省C.三省六部D.六官制度6、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三级,其中最高档别是()A.乡试B.会试

C.殿试D.院试7、明成祖时,用某些官员入直宫中(),参预机密,始有内阁。

A.东阁B.武英殿

C.文渊阁D.南书房8、抗日民主政权组织形式()。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参议会制度C.总统制D.五院制9、南京暂时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种()。A.无产阶级专政B.人民民主专政C.资产阶级专政D.封建地主阶级专政10、()自治区是全国建立第一种民族自治区。

A.新疆B.广西

C.西藏D.内蒙古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社会直接实行()统治。A.共和制度B.君主制度C.城邦制度D.联邦制度12、清末所谓地方民意机关(),要受各省总督、巡抚监督。

A.资政院B.参议会

C.谘议局D.参事会13、清初国家议事和决策中心是()

A.库里勒台大会B.斡鲁朵制

C.议政王大臣会议D.勃极烈会议14、两晋南北朝时期为笼络南迁士族,在江南设立()

A、节度使B.刺使

C.侨州郡D.转运使15、标志晚清国家组织机构走向半殖民地化重要标志是()设立

A、五口通商大臣B.总理衙门

C.总税务司D.内阁三、名词解释国体:是国家本质,是国家主线体制。它是由国家阶级属性决定。政体:即国家形式,它是统治阶级用以组织国家政权方式。三公九卿:秦汉时期国家组织制度。三公是最高行政长官,重要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职构成。九卿重要是国家组织重要构成某些,涉及奉常、太常等官员。皇帝制度:秦统一六国后,建立君主专制政体,为规范君主在国家构造中至高无上地位,创立了皇帝制度。君主尊称为皇帝,以及与皇帝名号相配合,一整套维护尊严礼仪制度、以皇帝为中心决策制度、执行皇帝意志行政程序等。军机处:清朝雍正为筹办西北用兵,在宫内设立军需房,后改名为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成为皇帝重要办事机构。军机处设军机大臣若干人,多从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中挑选。军机处不但解决军情,还统揽国家一切重要事务,取代内阁制而成为清代权力中枢。侨州郡县制:东晋政权为笼络南迁世族,安抚流离失所人民,在江南其所迁移地方,冠以旧地名称,称为侨置。侨州郡制导致了地方行政混乱。郡县制:源于春秋时期,秦朝正式确立为地方行政区划,最初在全国设36郡,郡如下设县,郡首和县令都由朝廷任命。郡县制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征召制度:是秦汉时期由皇帝直接下诏征求士人并拜任其为官制度。征召对象普通是宿儒、名士。皇帝通过征召制度形式,重要在于其礼敬人才示范作用。科举制度:隋唐时期确立人才先拔制度,为士人提供了一种相对平等竞争机会,打破了世族垄断政治与官员选拔制度现象,维持了国家长治久安。总理衙门:全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晚清政府为适应各国公使驻京需要,设立专办洋务、解决涉外事务机构,标志晚清国家组织走向半殖民地化重要标志。五院制:是国民政府主体和核心机构,涉及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五院。四、问答题贵族君主制有哪些特点?答:有两个明显特性,一是君主是世袭,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君主制度基本特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夏朝以来形成王位在王室家族内部世代传袭制度,并不断强化和神化君权、君主过程中,使这种世袭君主制披上合法和越来越神秘外衣。二是君权受贵族,重要是宗法贵族限制。一方面受贵族长老制约,另一方面是。对君权分割隋唐时期国家组织特点有哪些?答:隋唐时期对魏晋以来国家组织进行了调节和规范,形成了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国家组织形式。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形成了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执行三省分权制度。尚书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国家行政。九寺由秦汉九卿经魏晋南北朝演化而来,属中央政府行政职能部门。五监由魏晋南北朝诸监演化而来,涉及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都水监、军器监。九寺五监在行政关系上受尚书六部指挥。简述明朝内阁制发展?答:明初。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和中书省,将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为解决皇帝专权又不专政矛盾,仿宋制建立华盖、武英、文华三殿与文渊、东阁二阁,后明仁宗又设谨身殿,形成四殿二阁明代内阁组织。殿阁设学士、大学士,因殿阁设在皇宫之内,又称为内阁。朱元璋时内阁为皇帝解决政务而设秘书班子,品秩为五品。明成祖时,阁臣参加政务,成为皇帝决策重要参谋,但不置属官,品秩仍为五品。明仁宗、宣宗、英宗时,阁臣多加六部尚书衔,地位大为提高,由票拟大权直接掌握了解决政务大权。英宗及后来时期,内阁形成了首辅制度,内阁成为国家中枢组织,首辅成为无冕之相。4、宋朝统治者是如何强化中央集权?答:(1)宋朝统治者鉴于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弊端,将强化中央集权作为基本国策。(2)依照宰相赵普建议,赵匡胤将地方军权、政权、财权、司法权所有收归中央,实行高度中央集权,而中央之权又所有集中于皇帝手中。(3)宋将各级文臣武将事权加以分割,设立枢密院掌管军事,三司使掌管财政,考课院和审官院等负责对官员考核与监督,而宰相权力则被分割限制。5、试论隋唐创立科举制意义。答:要点:一方面,科举制意味着职官选任已置于中央政府统一控制下,中央集权体制各系统间协调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统治者为重整儒学意识形态权威,除对其自身进行修正与创新外,还需要建立起更加稳定有力社会勉励机制。明经等科设立已有助于儒学传播,更重要是,科举制实行为这一机制建立准备了制度条件。再次,科举制重要以考试成绩为任官根据,在一定限度上削弱了家世背景对职官选拔影响,使得许多余身下层弟子有也许跻身官僚阶层。最后,它不但变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职官队伍成分构造,还进而影响和变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社会构造。填空题与选取题答案填空题政书类、会要类目奴隶制阶段贵族君主制、专制君主制君主丞相制、君主宰辅制御史大夫三公九卿枢密院、三司使度支使司礼监10、大理寺、刑部11、分封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