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_第1页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_第2页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_第3页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_第4页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

TechnologyStandardofCityEmergencyShelterConstruction

(征求意见稿)

目录

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2

1总则...................................................................................................3

2术语...................................................................................................4

3一般规定............................................................................................6

4总体布局..........................................................................................12

5应急交通..........................................................................................27

6应急消防..........................................................................................29

7应急建筑..........................................................................................31

8应急水电..........................................................................................37

9应急标识标牌..................................................................................44

10场地竖向........................................................................................47

11植物配置.........................................................................................48

12平灾转换........................................................................................49

13应急保障........................................................................................52

附录A用词说明..................................................................................61

附录B应急标志..................................................................................62

附录C平灾转换设施设备表..............................................................72

附录D植物材料选择建议.................................................................75

1总则

1.0.1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满

足城市防灾减灾需要,妥善安置受突发灾害威胁或危害的人员,规

范福建省城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使其做到安全、合理、美

观,确保福建省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与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城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体

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统筹规划、平灾结合、因地制宜、综

合利用”的原则。

1.0.3城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与城市建设相协调,与城市总

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及各类防灾专项规划相衔接,尽可能

与人防工程建设相结合。

1.0.4根据城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类型和容量配备应急避难场所

的设施与设备,应急避难设施应保证灾害条件下的安全使用。

1.0.5本省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应急避难场所工程应按本标准执

行,其他城镇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可参照执行。

1.0.6本标准中城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根据规模分为中心避难场

所、固定避难场所、紧急避难场所;根据选址分为场地型和场所型。

1.0.7城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

家、行业及省内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3

2术语

2.0.1应急EmergencyResponse

破坏性灾害(如地震、战争等)或其它重大危害性突发事件发

生前所做的各种防御和减轻灾害的准备以及发生后所采取的紧急

抢险救灾行动。

2.0.2城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CityGreenEmergencyshelter

城市内配套建设了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场

地和按防灾要求设计或加固的以城市绿地为主的场所。

2.0.3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Ground-typeEmergencyShelter

利用城市绿地、体育场、操场等开敞空间建设的具有灾时紧急

避难和临时生活功能的室外场地。

2.0.4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Venue-typeEmergencyShelter

利用体育场馆、会展中心、人防工程、学校等公共建筑建设的

具有灾时紧急避难和临时生活功能的场所。

2.0.5应急避难通道emergencyevacuationpassage

指灾害发生时,满足人员疏散、物质运输等功能需要的道路。

2.0.6有效避难面积effectiveareaofevacuation

应急避难场所中能为灾民提供避难场地的面积。一般是城市绿

地的总面积扣除水域面积、沼泽面积、山地面积、消防道路使用面

积、受次生灾害影响的面积等不适合灾民避难的区域面积。

2.0.7人均有效避难面积percapitaeffectivearea

4

在应急避难场所中,避难人员人均所占有的场地有效避难面

积。

2.0.8次生灾害secondarydisaster

由于自然灾害引发的水灾、火灾、爆炸、山体滑坡等其他灾害。

2.0.9城市绿地urbangreenspace

是指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城市建设用地之

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

好的区域。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

地其他绿地五大类。

2.0.10基本设施BasicFacilities

为保障避难人员基本生活需求设置的配套设施。

2.0.11一般设施GeneralFacilities

为改善避难人员生活条件,在基本设施的基础上增设的配套设

施。

2.0.12综合设施ComprehensiveFacilities

为提高避难人员的生活条件,在已有的基本设施、一般设施的

基础上增设的配套设施。

5

3一般规定

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3.1.1城市绿地应急避3.1难场所的用地范围、性质、等级应以城市总

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的专项规划为依据。

3.1.2城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设计应充分利用现有公共资源,贯彻

因地制宜、平灾结合的原则,合理配置应急避难设施,满足应急避

难场所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景观优美、保证安全、便于管理等要

求。

3.1.3城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的范围尽量与城市道路红线重合,条

件不允许时,必须设应急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衔接。

3.1.4沿城市主、次干道的应急避难场所主要出入口的位置,必须

与城市交通和游人走向、流量相适应,主要出入口需要设置集散广

场。

3.1.5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与城市绿地重合时,必须设置应急疏散

专用通道、出入口,条件不允许时,必须划定符合规范的宽度作为

应急专用通道。

内容和规模

3.2.1应急避难场所根据3其.2应急功能配置、避难规模、开放时间可

分为中心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紧急避难场所三个级别。

1中心避难场所应位于城市中心安全位置,为具有物资集散、

6

重型医疗救治、救援指挥中心、灾民安置、救援部队驻扎、伤员转

运、对外疏散基地、救灾设备存储场所、救灾备用地等应急避难、

疏散功能齐全的长期避难场所。

每个城市必须设置至少1处中心避难场所,条件受限时,允许相邻

或相近的固定避难场所或其他应急疏散资源整合成中心避难场所。

2固定避难场所为满足较为集中的避难需求,提供中长期的

生活和救援的避难场所,避难时间为3日以上。

允许相邻或相近的紧急避难场所或其它应急疏散资源统筹整合成

固定避难场所。

3紧急避难场所用于紧急疏散居民,避难时间一般在3日以

内,可选择性配置基本设施。

3.2.2应急避难场所根据其场地位置可分为:场地型应急避难场

所、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且应急避难场所的分级控制要求应符合

表3.2.2-1、表3.2.2-2的规定。

表3.2.2-1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分级控制要求

人均避难服务半径

场所级别保障性能面积(m2)

面积(m2)(km)

中心避难场所≥7日固定避难≥20000≥5.00.5~4.0

固定避难场所3~7日固定避难4000~20000≥2.00.5~2.0

紧急避难场所3日内紧急避难2000~4000≥1.50.5

7

表3.2.2-2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分级控制要求

人均有效避服务半径

场所级别保障性能面积(m2)

难面积(m2)(km)

中心避难场所≥7日固定避难2.0~3.50.5~2.5

固定避难场所3~7日固定避难≥4000m21.5~2.00.5~1.5

紧急避难场所3日内紧急避难1.0~1.50.5

3.2.3应急避难场所设计包括:城市主要灾种分析、应急功能分区

设计、应急交通设计、应急消防设计、应急建筑设计、应急设施设

计、平灾转换设计、竖向设计和植物配置。

3.2.4应急避难场所设计应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应符合《无障

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的规定。

3.2.5应急避难场所内的古树名木及有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建

(构)筑物,其应急避难功能的设置应以不影响文物和历史文化遗

产的修缮和保护为前提,采取保护措施,并符合《历史文化名城保

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的规定。

选址

3.3.1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宜3.3结合城市绿地中的公园绿地、防护绿

地、单位附属绿地等室外公共绿地或体育场馆、城市广场等开敞空

间进行设计。

3.3.2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宜结合体育场馆、人防工程、展览馆等

抗震性能较强的建筑进行设计。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的建筑应符合

抗震、抗风及防洪要求。

8

3.3.3应急避难场所选址城市公园时,其基本的设计应符合《公园

设计规范》(CJJ48-92)的规定。

3.3.4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应符合以下规定:

1优先选择场地地形较平坦,地势较高、空气流通,周边道路

畅通、交通便利,具备一定基础设施的适宜地段;

2应避开易发生地质灾害和气象、水文地质条件恶劣区域;

3应尽量避开地震带,不应布置在周围建(构)筑物倒塌影响

范围之内;

4应符合重大危险源安全防护距离要求;与周围易燃建筑等一

般次生火灾源之间应设置不少于50m的防火安全带;距易燃易爆

工厂仓库、供气厂、储气站等重大次生火灾或爆炸危险源距离不应

小于1000m。

5对于生产或大量使用有毒化学品的工业区,避难所应设于这

些工厂的主导上风向;

6应避开高压线走廊区域;

7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岩土工程勘

察规范》(GB50021-2012)、《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GB50413-2007)等相关标准要求。

3.3.5应急避难场所内用于应急避难的建(构)筑物及周边配套设

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应选择存在地震断裂影响地段的建筑作为应急避难建筑,

应急避难建筑避开主断裂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

2用于应急避难建筑所在的场地存在可液化土层时,应进行液

9

化判别;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采取处理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

1)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小于0.10g的地区,应按7度(0.10g)

要求进行液化判别并采取处理措施;7度(0.10g)、7度(0.15g)、8

度(0.20g)、8度(0.30g)地区应分别按照7度(0.15g)、8度(0.20g)、

8度(0.30g)、9度(0.40g)。;

2)不应将未经处理的液化土层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所采取

的地基液化沉陷处理措施应使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不大于5;

3应急避难建筑周边场地应符合本规范第6章中应急消防设

计的要求,并设置不少于2个安全疏散出口,在出入口处应设有与

避难规模相应的集散空间;

4应急避难建筑不应受其他建筑物的倒塌或破坏影响。

5避难场所内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应不小于倒塌或破坏影

响范围加1m;当有可靠抗灾设计保证建(构)筑物不会发生倒塌

或破坏时,间距应大于两侧建筑防止坠落物安全距离之和。

设防标准

3.4.1用作应急避难的建筑3.4工程的抗震设防目标应满足: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结构主要构件保

持弹性,其它构件不屈服;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损

坏部位对应急功能无影响,或影响较小,在紧急反应处置期可通过

紧急处置仍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高于预估的罕遇地震即特大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

10

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在紧急救灾期内通过临时抢险加固可投入

使用。

3.4.2应对地震灾害的应急避难场所预定设防标准不应低于7度

地震影响。

3.4.3沿海地区用作应急避难的永久建筑工程的抗风设计时,基本

风压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100年一遇的

风压。

3.4.4台风避难场所应考虑临灾和灾时的避难使用,台风避难场所

的相应安全保护时间不得低于24小时。

3.4.5防台风避难场所范围内的江、河、湖水体的最高水位,水工

建筑物、构筑物的进水口、排水口和溢水口及闸门的标高,应综合

考虑上下游排水能力和保证措施,保证重要的避难功能区不被水淹

3.4.6防汛避难场所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所在城市(镇)100年一

遇的设防水位,重要应急避难功能区域的安全超高不应低于1m。

3.4.7应急避难场所周边区域的排水设计重现期不应低于5年,场

所型避难场所的设计雨水流量应按不低于历史或预估的最大暴雨

强度复核。

3.4.8应急避难场所内不宜设置架空设施,确需设置时应有安全防

护措施。

3.4.9应急避难场所的大型器材配置应以钢材或混凝土等稳定性

高的材料为主,满足选择防火、防尘、抗腐蚀的要求,配以相应的

可移动或变动结构,便于在避难使用期间拆卸或移除。

11

4总体布局

一般规定

4.1.1各城市(镇)应当设4置.11处以上的中心避难场所,若干处固

定避难场所和紧急避难场所,各避难场所之间保证有2条以上的应

急避难通道相连接,互相形成网络。中心避难场所按照1座/20~25

万人控制,且宜符合表4.1.1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布局指导。

表4.1.1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布局指导

布局要求

城市类型

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避难场

人口≤50万人口50~100万人口100~500万人口≥500万

所名称

中心避难场所●●●●

固定避难场所-●●●

紧急避难场所●●●●

注:“●”表示应设;“○”表示可设;“-”表示不需要设置;

4.1.2功能区划分应根据应急避难场所的性质和现状条件,确定各

分区的规模及功能。

4.1.3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根据应急避难要求设置人员避难、综合

保障和出入口交通集散等功能区域,各区域应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并有场内道路连接。

12

4.1.4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场内道路应符合如下要求:

1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内应建有内部道路,内部主道路宽度应

不小于4m。

2场地内桥梁和道路应满足消防和救灾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要

求。

4.1.5规模较大的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应划分避难单元,每个避难

单元均应符合消防规范要求。

4.1.6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每个避难单元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避

难单元之间应设置连通口。

4.1.7容量的计算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Q=A*30%

其中,Q为避难场所容纳的灾民数量,A为服务半径内人口数量。

2Q=S/a

其中Q为避难场所容量,a为人均使用面积,S为避难场所有效避

难面积。

4.1.8服务半径可根据应急避难场所的规模确定,也可使用泰森多

边形进行计算。

4.1.9应急避难设施宜进行隐蔽型设计,对于露出地面的应急避难

设施应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宜进行景观美化处理。

13

功能分区

4.2.1各级应急避难场所的4能.2分区宜符合表4.2.1的规定。

表4.2.1应急功能分区

中心避难固定避难紧急避难

功能分区

场所场所场所

应急指挥区●○-

应急管理区

应急管理中心●●●

应急休息区●●●

应急安置区

应急宿棚区●●-

救援队作业场地○○-

应急医疗中心○○-

应急医疗卫生区

应急医护点●●○

应急直升机升降区●○-

固定垃圾收集站●○○

应急垃圾储运区

流动垃圾收集点●●●

应急物资储备区●--

应急物资区

应急物资发放点●●●

注:“●”表示应设;“○”表示可设;“-”表示不需要设置;

14

4.2.2应急功能分区内应急设施的配置宜符合表4.2.2的规定。

表4.2.2应急设施配置

功能分区应急管应急安置应急医疗应急直应急垃圾应急物资

理区区卫生区升机升储运区区

降区

应应应应应应固流应应

急急急急急急定动急急

指管休宿医医垃垃物物

挥理息棚疗疗圾圾资资

区中区区中卫收收储发

应急设施心心生集集备放

点站点区点

应应急供水点●●●●-

市政给水管线●○○○●●-●

应急水泵

水●○○○-

应急供电●●●●●●●

应应急广播

应急电话●●●●●●

应急监控

应化粪池●○●○-

应急厕所●○●○--

污水管网、污水井

污●○●○●○

应急消防●●●●●●

应急垃圾储运设备●●●●●

应急通风●●●-●●

注:1“●”表示应设;“○”表示可设;“-”表示不需要设置;

4.2.3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应按疏散要求与人口配备相应疏散设

施。

4.2.4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应将应急供电设施作为必备设施。

15

应急管理区

4.3.1应急管理区中宜设4广.3播、图像监控、有线通讯等系统。

1收集、掌握城市一定范围内的灾时信息,满足灾时应急指挥

和决策的要求。

2应急管理区面积不小于50m2;

3广播系统应覆盖应急避难场所

4图像监控范围应覆盖应急宿棚区和应急避难通道及出入口。

5应配置有线、无线通信设备和网络接口。

4.3.2应急管理区可根据避难场所的等级选择设置应急指挥区或

应急管理中心。

4.3.3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内,宜设置应急指挥区和应急管理中心,

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可结合绿地内的管理建筑进行综合设置。

4.3.4紧急避难场所宜设置应急管理区,可结合周边居委会、街道

办等并配置应急医疗卫生和应急物资发放点等服务进行综合设置。

应急管理中心可按50~100m2用地面积预留设置。

应急安置区

4.4.1应考虑灾害环境、气4.候4、地形地貌、基础设施配套及应急避

难场所内人员特点等综合因素进行应急安置区的布置。

4.4.2应根据不同等级的应急避难场所配置相应的应急设施,并满

足消防的要求。

4.4.3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每个避难单元的人口不宜超过2000

16

人,避难单元可选择常态设施或设置缓冲区进行分割,缓冲区设置

宽度不宜小于4m。

4.4.4紧急避难场所宜布置应急休息区。中心、固定应急避难场所

宜布置应急休息区和应急宿棚区。

4.4.5紧急应急避难场所内的应急休息区可选择设置应急储水或

供水装置、应急厕所、应急交通标志、紧急照明设备、应急广播喇

叭等应急设施和设备。宜设置固定垃圾收集站或临时垃圾收集点。

4.4.6应急宿棚区设在场地内受外部干扰较少的区域并设置一定

量的公共活动区。

4.4.7中心、固定应急避难场所宜布置应急宿棚区,且应配置避难

帐篷或避难活动房等应急宿住用房。分级控制规模宜符合表4.3.7

的规定:

表4.3.7应急宿棚区分级控制规模

分级宿棚组宿棚单元宿棚片区宿棚区

人口(人)≤300≤1750≤660012500~16000

面积(㎡)≤300≤1800≤720015000~18000

4.4.8应急宿棚区应符合以下规定:

1宿棚区周边和场所内要按照防火及卫生防疫要求设置通道。

2每个应急宿棚组内应配置相应数量灭火器,灭火器的配置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3每个应急宿棚区应配备消火栓、消防水泵等消防取水设施;

4公用卫生间、医疗点、垃圾收集点与应急宿棚(房)应留有

必要的卫生防护距离,并宜设置在下风向。

17

5每个应急宿棚区的避难单元的宿住面积不应超过1800m2,

应急篷宿区避难单元之间应有宽度至少4m的通道。

6宿住面积规模不大于7200m2宿棚片区之间应设置消防通

道,通道宽度不小于7m。

7宜优先保障孤儿、孤老、孤残人员避难;

8宜设置母婴区,且一对母子的安置面积不应小于2m2。

9应禁止宠物进入应急宿棚区。

4.4.9应急宿住区采用帐篷进行布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其间距和占地面积的控制规模,宜符合表4.3.9的规定。

表4.3.9应急宿棚区(帐篷)分级控制规模

分级帐篷组帐篷单元帐篷片区帐篷区

间距要求(m)1.5~2.03.5~4.08.0~12.016.0~20.0

占地面积(㎡)≤400≤3600≤12000≤25000

2帐篷宜分排或分列排列,紧密排列的最大长度不宜超过

60m。

3当应急宿棚区具有充足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时,防火分区

的最大宿住面积可按第2款规定放宽到其1.2倍。

4当应急安置人员主要为婴幼儿、高龄老人、残疾人及行动困

难、需要卧床伤者和病人等特定人员时,防火分区的最大宿住面积

不应大于900㎡。

5帐篷门对门设置,其最小间距宜为2m;门对墙,最小间距

宜为1.5m;墙对墙间距不做要求。

6帐篷组的间距不应小于帐篷高度的0.8倍,帐篷组团的间

18

距不应小于两侧帐篷高度0.8倍之和;

7帐篷片区之间尽可能利用道路等形式进行分割,其间距应

满足防火间距要求,防火间距不应低于8m;

8帐篷区之间宜利用道路等形式进行分割,其设置应满足防

火间距及消防车通行要求;

9帐篷宜分排或分列排列,紧密排列的最大长度不宜超过

60m。

4.4.10应急宿棚区应根据避难人口规模及应急功能要求配置应急

供水设施,应急供水设施可选择设置供水管网、供水车、蓄水池、

水井、机井等两种以上供水设施,并根据所选设施和当地水质设置

净水设备,使水质达到直接饮用标准,并应符合如下要求:

1每个宿棚单元应设置集中供水点,并宜设开水间;

2可按每100人一个水龙头,每250人一处饮水处设置。

3应急救援阶段的人员饮用水量3~10L/(人·日),生活用

水量不少于10L/(人·日)。

4.4.11应急宿棚区应设置应急厕所,且应符合下述规定:

1每个宿棚单元应设置公共卫生间,公共卫生间宜设前室,

并宜考虑无障碍设施;

2公共卫生间蹲位应按不低于避难人数的1%设置,当开放时

间大于30天时,应按不低于避难人数的2%设置,并满足下列规定:

1)男女比例按1:1确定。厕所蹲位,女厕按男厕2倍设置,

且男厕蹲位不应少于2个,女厕蹲位不应少于4个;

2)水冲小便器数量与男大便器同,若采用小便槽,按每0.5m

19

长相当一个小便器计算;

3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的宿主区内应设暗坑式或移动式应急

厕所,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暗坑式厕所按每80~100人一个坑位设置,应设为水冲式,

附设或单独设置化粪池,容量按1.2kg/(人·日)设计。也可设为

旱厕;

2)应急厕所位于应急避难场所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距离篷宿区

30~50m;

3)应急厕所之间距离应小于100m;

4应急洗浴设施可结合应急厕所设置,也可设置移动式洗浴设

施。

4.4.12应急宿棚区应设置垃圾储运设施,且应符合下述规定:

1应急垃圾储运设施为可移动式,并实行分类储运;

2应急垃圾储运设施距离应急宿棚区应大于10m;

3应急垃圾收集点应位于应急避难场所下风向设置,按200g/

(人·日)标准建设;

4每个宿棚片区应设置垃圾收集点1个

4.4.13每个宿棚片区根据规模还应设置以下设施:

1应设置供水车停车区及配水点;

2应设置1个医疗所,建筑面积不应小于40㎡;

3应设置1个物资分发点,建筑面积不应小于50㎡;

4应设置1个避难人员公共活动场所,面积不应小于200㎡;

5应设置1个管理服务点,建筑面积不应小于40㎡。

20

救援队作业场地

4.5.1中心、固定应急4.避5难场所可根据需要设救援队作业场地。

4.5.2救援队作业场地应设在应急宿棚区附近,且适于车辆出入的

区域,应有道路连接应急避难场所的出入口。

4.5.3救援队作业场地用地面积应大于3000㎡,标准宜符合表

4.5.3的规定,

表4.5.3专业救灾队伍场地面积标准

类别面积标准

小型车30~40㎡/台

轻型车40~50㎡/台

车辆

中型车50~80㎡/台

大型车80~120㎡/台

人员3㎡/人

4.5.4每处场地应单独进行防火单元划分,配备消防设施。

4.5.5救援队作业场地应按二级应急保障级别预留供电、供水设施

接口。

应急医疗卫生区

4.6.1应急避难场所内4.的6应急医疗卫生区应设在场地内或场地周

边,宜结合应急宿棚区设置;也可利用应急避难场所周边的医院及

医疗卫生设施进行设置,其与避难场所的距离不应大于500m。

4.6.2中心避难场所应设置1个医疗救护中心与卫生防疫中心,最

21

低配置面积不小于500m2。

4.6.3固定避难场所内应设置医疗救护站与卫生防疫站,配置面积

可按8~10m2/千人配置。

4.6.4应急医疗卫生区内应满足救护车辆出入和停放要求;

4.6.5每处应急医疗卫生区内应单独配设供水点,可配设公共卫生

间和垃圾收集点;应急医疗区应设开水间。

4.6.6应急医疗卫生区的配套设施技术指标及要求应符合下述规

定:

1应单设医护人员卫生间和淋浴设施;

2伤员卫生间内设男女厕所和淋浴间。厕所蹲位应按不低于

伤员人数的4%设置,并满足男厕蹲位不应少于1个,女厕蹲位不

应少于2个。

4.6.7应急医疗救护场地应按一级应急保障级别预留供电、供水设

施接口。

4.6.8应急医疗卫生区应结合传染病疫情控制预案,根据当地传染

病历史,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安排专用应急医疗区。

应急直升机升降区

4.7.1直升机升降区应4.7根据需要起降的直升机型号、数量等要求按

照《民用直升机场飞行场地技术标准》(MH5013-2014)、《军用永

备直升机机场场道工程建设标准》(GJB3502-1998)、《建筑结构荷

载规范》(GB50009-2012)设计。当条件受到限制时,可将起降坪

和停机坪一起设置。

22

4.7.2直升机升降区应设置应急直升机起降坪(最终进近和起飞

区),起降坪应设在空旷、平坦、无妨碍直升机降落物的地带,并

符合下列规定:

1起降坪的大小应能包含一个直径不小于直升机全尺寸D的

1.5倍的圆,当采用矩形起降坪时,长度不应小于直升机机长的1.5

倍,宽度不应小于旋翼直径的1.5倍。

2起降坪应有明显标志,标志可为黄色或白色;标识应标出额

定起降直升机荷载,主要起落方向,起落区、安全区等。

3直升机起降坪荷载应根据直升机总重按局部荷载考虑,同时

其等效均布荷载不低于5.0kN/㎡。局部荷载应按直升机实际最大

起飞重量确定,当没有机型技术资料时,一般可依据轻、中、重三

种类型的不同要求,按表4.7.2规定选用局部荷载标准值及作用面

积:

表4.7.2直升机起降坪荷载

直升机机型轻型中型重型

最大起飞重量(kN)204060

局部荷载标准值(kN)204060

作用面积0.20m×0.20m0.25m×0.25m0.30m×0.30m

具有液压轮胎起落架的直升

传至楼板和梁的动力系数

机可取1.4

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应取0.7,频遇值系数应取0.6,准永久值系数应取0

4设计中尚应考虑由人员、雪、货物、加油与消防设备等产

生的附加荷载。

23

5起降坪中接地和离地区必须包含一个直径能容纳直升机起

落架外距的1.5倍的圆,接地和离地区应有不小于0.5%的坡度,以

防止表面积水,但任何方向的坡度不得超过2%。

6起降坪任何方向上的总坡度不得超过3%。任何部分的局部

坡度供1级直升机使用时不得超过5%,供2、3级直升机使用时不

得超过7%。

7供I级直升机使用时,起降坪应具有承受I级直升机中断

起飞的承载强度。

4.7.3直升机最终进近和起飞区周围应设安全区,并符合下列规

定:

1安全区应从最终进近和起飞区的四周至少延伸3m或直升

机全长度0.25的距离(两者中取较大值);

2除因功能要求必须设置于该区内的易折物体外,在安全区

内不得有固定的物体。在直升机运行期间,安全区内不得有移动的

物体。

3因功能要求而必须设置于安全区内的易折物体.当位于最

终进近和起飞区边缘时,其高度不得超过25cm:处于其他位置时,

不得超过以最终进近和起飞区边缘25cm高度为底线、向外升坡为

5%的平面。

4安全区的表面不得超过从最终进近和起飞区边缘向外4%

的升坡。

5与最终进近和起飞区相接的安全区的表面.应与最终进近

和起飞区表面齐平,并能承受预计使用该机场的直升机而不致造成

24

直升机结构损坏。

6当安全区设置不能满足本条上述款项时,应设置导流屏、

半埋式指挥塔台和独立泄油槽与泡沫消防喷洒系统和融雪管道等

措施。

4.7.4直升机使用区周围宜设置安全护栏,安全护栏的高度应满足

本规范限高的要求。

4.7.5直升机使用区宜设置夜间使用的照明装置,并设置着陆区界

限灯、障碍灯,灯之间的间距不应大于3m。圆形起降坪周边灯不

应少于8个,矩形起降坪每边不得少于5个。导航灯应设置在起降

坪的两个方向上,每个方向不应少于5个,间距为0.4~0.6m。泛

光灯设在起降坪与导航灯相反的方向上,对于进出上空域中的障碍

物,应设置指示灯。

4.7.6直升机使用区应设置消防栓及消防灭火设备。

4.7.7起降坪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且每个出口的宽度不宜小于

1.5m。

4.7.8停机坪应满足起降坪的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

1直升机机位任何方向上的坡度不超过2%;

2直升机机位的尺寸应能包含一个直径不小于D的圆。

3任一机位上的直升机与物体或另一机位上的任何飞机之间

的最小净距不得小于直升机全宽度的0.5倍。在提供可同时悬停操

作的地方,直升机机位之间的间距(机位中心线到中心线,机位中

心线到物体或边)不应小于直升机全机宽度的4倍。

4.7.9直升机使用区周边的障碍物和建筑工程限高应满足直升机

25

安全起降的要求。

应急垃圾储运区

4.8.1中心应急避难场4所.8应设置应急垃圾储运区,固定、紧急应急

避难场所宜设置应急垃圾收集点或应急垃圾储运区。

4.8.2应急医疗卫生区应单独设置医疗垃圾应急储运设施,并应单

独设置出入口。

4.8.3应急垃圾储运区应位于宿棚区的下风向,外观设计应符合美

观、易辨识的原则

应急物资储备区

4.9.1有条件的应急避4难.9场所可设永久性物资库,可设市级、区域

级应急物资库。应急物资储备区应设置在应急避难场所的周边且交

通便利处,应考虑设置应急物资储运车辆的停放场所。

4.9.2可利用周边设施进行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医疗卫生,其周边

设施与避难场所的距离不应大于500m。

4.9.3宜优先利用应急避难场地内原有管理区、科教区、地下工程

的仓库,设立或新建必要的储存粮食库、消防器具库房、医疗卫生

设备间等。

4.9.4粮食储存标准为400~900g/(人·日),且粮食的保质期不

应超过五年。医疗药品、器材按2%受伤者率的需求量储备。

26

5应急交通

应急出入口

5.1.1避难场所应急交通5设.1计应符合4.1.1,5.2.2~5.2.3的区域连

接要求,并依据各避难功能区的避难规模和功能要求,确定主、次

和专用出入口的位置,配置分级道路,确定应急通道及其应急保障

要求。

5.1.2应急避难场所主、次和专用出入口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急难场所至少设2个不同方向的主要出入口。

2人员进出口与车辆进出口宜分开。专门的应急医疗垃圾宜设

置单独出入口。

3应急避难场所的主要出入口应与城镇应急通道相衔接,衔接

道路和桥梁应满足相应城镇应急通道的应急功能保障级别。

4应急避难场所的主要出入口的位置,应与灾害条件下城镇应

急交通与人员的走向、流量相适应,并根据避难人口规模、救灾活

动的需要设置集散广场或缓冲区。

5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出入口总宽度应符合表5.1.2的规定。

表5.1.2避难场地出入口总宽度下限(m/万人)

避难期紧急临时短期中期长期

宽度1010108.36.7

27

应急道路

5.2.1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5.2可按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和人行道分

级设置。道路路面宜采用柔性路面。道路宽度应符合表5.2.1的规

定。主、次干道可采用柔性路面。

表5.2.1避难场所内道路宽度分为三级

道路类别避难规模道路宽度(m)

≥8000人9.0~12.0

主干道

<8000人7.0~9.0

≥8000人6.0~7.0

次干道

<8000人5.0~6.0

支道-4.0~5.0

人行道-2.0~2.5

5.2.2中心、固定应急避难场所的主干道宜与城市(镇)救灾主干

道或疏散主通道连通。

5.2.3避难场所的应急避难单元疏散和进出通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避难场所内部道路应连通各避难单元、避难建筑和主要设

施;

2避难场所内的道路设计应确定道路路线和分类等级,中心、

固定应急避难场所道路应适于中型车辆的通行;

3避难场所内道路边缘至避难设施的最小距离,宜符合表5.2.2

规定的数值。

28

表5.2.2道路边缘至避难设施的最小距离(m)

设施与道路关系距离主、次干道距离支道

有出入口53

无出入口32

6应急消防

应急消防设施

6.1.1应根据避难人员6聚.1集规模,综合考虑应急避难场所内的场

地、建(构)筑物及其他工程设施的防火措施,并配置消防设施。

6.1.2应急避难场所应根据防火要求设置应急消防水源,配置消防

设施,并符合下列规定:

1中心、固定应急避难场所应按照不少于2次火灾,每次灭火

用水量不低于10L/s,火灾持续时间不少于1小时配置;

2当各避难单元避难规模大于3.2万人时,应按照不少于2次

火灾,每次灭火用水量不低于10L/s,火灾持续时间不少于1小时

配置;其他情况可按照不少于1次火灾,每次灭火用水量不低于

10L/s,火灾持续时间不少于1小时配置。

6.1.3应急避难场所的最大防火疏散距离不宜大于40m;当有消防

设施时,不宜大于50m。对于婴幼儿、高龄老人、残疾人和行动困

难、需要卧床伤者和病人等特定人员的避难区域,宜分别不大于

20m和25m。

29

6.1.4应急避难场所的宿棚区内的防火疏散通道宽度,不应低于表

6.1.4的规定。

表6.1.4宿棚区防火疏散通道每100人所需最小疏散宽度(m)

宿住单元人员规模3000~50005001~1000010001~20000

平坡地面和走道0.430.370.32

楼梯及阶梯地面和走道0.500.430.37

应急消防通道

6.2.1应急避难场所内宜6.2设置环形消防通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急避难场所内应急功能区可供消防车通行的道路间距不

宜大于160m;

2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

3应急避难场所内可供消防车通行的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

大于120m,并应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4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供消防车

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

5消防车道与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

30

7应急建筑

建筑设计

7.1.1应急避难场所内的避7.1难建筑应根据避难人数设置医务室、集

中供水处、食品供应处、更衣间、垃圾收集店、管理服务站等设施。

场所入口处设置人员登记处,也可结合场所管理区进行设置。

7.1.2除防洪避难建筑外,避难建筑宜为单层建筑。多层避难建筑

中应急宿棚区应设在地上一~三层。

7.1.3应急避难建筑的应急医疗、应急物资储备等设施配置在建筑

外时,相互之间的连接通道的应急保障级别不应低于二级。

7.1.4应急避难建筑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布局、功能分区明确、节约

用地、交通组织顺畅。当与其他非避难建筑共建在同一基地内时,

应满足避难建筑的应急功能和环境要求,分区明确,宜设置单独出

入口。

7.1.5应急避难建筑设计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中关于

人员密集场所的有关规定。

7.1.6应急避难建筑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有障碍人数按避难总

人数的0.5%计算。

7.1.7房间避难人数超过50人时,宜采取分区、分户宿住。区内

每人睡眠宽度不宜小于0.6m,通道宽度不宜小于1.2m,区间通道

宽度不宜小于1.8m。

31

7.1.8室内色彩宜选用米色、暖黄色、草绿色等温馨的色彩,室内

地面应具备防水、防潮、防虫等功能。

7.1.9应急避难建筑防火设计时,宜考虑灾后消防供水和消防设施

的破坏,根据避难规模,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进行设计。

7.1.10应急避难建筑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二级,其防火设计应符合下

述要求:

1避难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宽度按每

100人的净宽度不应低于:地上一、二层为0.65m,地上三层0.75m,

地上四层及以上1.0m,地下一层0.75m;

2多层避难建筑应设不少于两部疏散楼梯;

7.1.11应急避难建筑的配套用房应满足下述要求:

1管理室宜设置在主要出入口处,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8㎡。

2公共活动室(空间)宜每层设置,100人以下,人均使用面

积为0.20㎡;101人以上,人均使用面积为0.10㎡。公共活动室

(空间)的最小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0㎡。

3宜在每层设置开水设施,可设置单独的开水间,也可在盥洗

室内设置电热开水器。

4宜在底层设置集中垃圾收集间,面积不宜小于2㎡。

5宜在每层设置厕所、盥洗室和卫生清洁间。

6宜设集中洗浴设施,每个浴位服务人数不应超过150人。

7应设置应急医疗服务设施,应急医疗所建筑面积不宜小于人

均0.1㎡,且用房面积不宜小于40㎡;医务所分为两间,隔墙设

32

门连通,每间设1个洗手盆,其中一间设消毒池。

8宜分层设置应急管理和应急物资分发用房,用房建筑面积

不宜小于人均0.1㎡,且用房面积不宜小于40㎡。

7.1.12应急避难建筑内按避难人数的0.5%设公共卫生间,当开放

时间大于30天以上时,应按不低于本款规定的2倍设置,并满足

下列规定:

1男女比例按1:1确定。厕所蹲位女厕按男厕2倍设置,且

男厕蹲位不应少于2个,女厕蹲位不应少于4个;

2水冲小便器数量与男大便器同,若采用小便槽,按每0.5m

长相当一个小便器计。

结构设计

7.2.1地震避难建筑的抗震7.2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按表7.2.1-1的采用;

表7.2.1-1不同抗震设防烈度需采取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地震影响

≤6度7度(0.10g)7度(0.15g)8度(0.20g)

多遇地震0.080.160.240.32

设防地震*0.280.500.720.90

罕遇地震0.500.901.201.40

注:*当进行抗震性能化设计时,相当于设防地震的地震影响系数

最大值应按此系数选取。

2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计算时,地震加速度时程的最大值应按

33

表7.2.1-2采用。

表7.2.1-2不同抗震设防烈度的不同地震影响和地震加速度(cm/s2)

值的对应关系

地震影响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6度7度8度

截面验算3570(110)140(140)

变形验算220400(510)620(620)

注:括号中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

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