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中考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26青藏地区试题_第1页
北京2020中考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26青藏地区试题_第2页
北京2020中考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26青藏地区试题_第3页
北京2020中考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26青藏地区试题_第4页
北京2020中考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26青藏地区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课时训练(二十六)青藏地区|基础过关|[2019·丰台二模]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在康定—德格邮路上工作了29年。此邮路跨越了我国两大地理区域过渡地带。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图2为“该邮路西侧的地理区域的地势特征及其影响的框图”。读图,完成1~4题。图K26-11.该邮路主要穿过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 D.横断山脉2.该邮路经过的地区 ()A.河流水量丰富,航运发达B.河流自南向北汇入长江C.人口少,聚落以乡村为主D.城市密集,经济发达3.图2中,数字序号与其代表的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A.①—温泉众多,大河源头B.②—降水较少,太阳辐射较弱C.③—冬寒夏热,日温差大D.④—海拔较低,水热条件较好4.川藏铁路修建的意义是 ()①缩短成都到东部地区的时间②带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③加强与周边邻国贸易往来④促进沿线地区旅游业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2019·石景山一模]三江源地区被称为“大河源头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的碑体由56块花岗岩堆砌而成。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示意图及纪念碑”如下图,完成5~6题。图K26-25.“56”的寓意是,我国有 ()A.56个民族B.56条长短不同的河流C.56条山脉D.56种珍稀野生动物6.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有 ()①增加木材蓄积量②保护长江、黄河和雅鲁藏布江源头③保护大面积沼泽④保护生物多样性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7.下列属于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的是()①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②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③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④在海域划界和若干岛屿归属上与有关国家存在争议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能力提升|[2019·房山二模]光明日报选派优秀工作人员到青海省囊谦县挂职县委书记援助脱贫。工作人员于2019年5月9日从北京出发10日正午12点到达囊谦县并照相留念。下图为“囊谦位置示意图”及工作人员照片。读图,完成8~10题。图K26-38.囊谦 ()A.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B.属于西藏自治区C.西北邻玉树县D.位于青藏高原9.5月的北京春暖花开,5月的囊谦 ()A.山花烂漫 B.人们身着半袖C.山洪暴发 D.山顶积雪未融10.照片说明 ()A.照相时面朝西B.当地海拔高达5000米C.戴墨镜是为防紫外线D.藏民献哈达是为御寒近些年来,由于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加剧,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据三江源地区河流、山脉分布图和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知识结构图,完成11~12题。图K26-411.下列河流不发源于三江源地区的是 ()A.澜沧江 B.雅鲁藏布江C.黄河 D.长江12.根据图可知,③处应填入的内容为 ()A.水土流失、草地沙化B.冰川消退C.过度放牧D.全球气候变暖13.[2019·东城二模]2018年7月18日国务院发布《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白皮书。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图K26-5(1)读图,将白皮书的前言部分补充完整。青藏高原位于中国①边陲,包括②和青海两省区全部,以及③、云南、甘肃和④等四省区部分地区,总面积约260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4000米。青藏高原被誉为“⑤”“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是珍稀野生动物的天然栖息地和高原物种基因库,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

(2)白皮书中写道:“青藏地区的能源非常丰富,主要是、和。”它们都属于(双选)。

A.非可再生能源 B.矿物化石能源C.绿色能源 D.可再生能源(3)图中地热蒸汽田主要位于,当地该种自然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2006年以来,在湿地保护与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青藏地区湿地面积明显回升。至2011年,湿地面积已达14.67万平方千米,湿地退化态势总体上得到遏制。——摘自《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白皮书(4)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语,说明青藏高原湿地变化过程。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作用正在显现,该地已经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1个,面积约占高原总面积的31.63%。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和法规日益完善。高原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健全。国家发放专项基金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口转移。确立了生态补偿制度,2013年起,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164亿元,陆续实施了草原、森林和湿地等生态效益补偿类项目。(5)依据材料,青藏高原地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经验中值得在全国推广的是(多选)。

A.建立自然保护区体系B.生态移民,全部迁出该地区C.制定政策和法规,为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D.确立生态补偿机制E.全部使用清洁能源14.[2019·西城一模]2018年4月19日,“甘肃迭部扎尕(gǎ)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在第五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获得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正式授牌。图1是“迭部县位置图”,图2是“扎尕那安多藏寨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K26-6知识卡片知识卡片1:扎尕那村四面环山,植被覆盖率高达87%,林地约占总面积的58%;草地占30%;耕地占8%。知识卡片2:当地民居的地基多用石料。楼梯、墙壁、天花板、地板多用松木材料。(1)甘肃省迭部县地处我国个地理区域的过渡地带,其北部是(山脉),江贯穿中部,地势起伏较。这里植被覆盖率高,以业和业为主,耕地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地带,形成独特的农林牧复合农业生产方式,为当地居民提供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

(2)迭部县地处东部季风气候、气候及高原山地气候的交界地带,生物物种(单一/多样),有利于农林牧复合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3)甘肃迭部扎尕那独特的农林牧复合农业生产方式的特色主要是受和等自然因素影响。为了传承和保护这种农业文化遗产,应。(双选)

A.大力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B.加大樵采力度,充分利用森林资源C.积极发展新型农业与生态文化旅游业D.禁止游客进入,减少对原生环境的破坏E.加大宣传,形成保护遗产共识(4)扎尕那形成的聚落类型是聚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当地民居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请从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任选其一,从地理视角进行解释。

【参考答案】1.D2.C3.D4.D5.A[解析]考查我国民族的有关知识,“56”的寓意是,我国有56个民族。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5%,统称为少数民族,共有55个。6.B[解析]本题考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的意义,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保护大面积沼泽,保护生物多样性等。7.A[解析]我国在经济建设中,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①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③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和④在海域划界和若干岛屿归属上与有关国家存在争议,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是我国取得的成就。8.D[解析]由题目可知,囊谦位于青海省西南部,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东北邻玉树县,位于青藏高原中部,故选D。9.D[解析]5月的北京春暖花开,但5月的囊谦山顶积雪未消融,因为该地区海拔高、终年低温,地貌是冰川广布,故选D。10.C[解析]由题目可知,照片的时间是5月9日的正午12时,这时太阳直射点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影子是朝北,所以照相时面朝东;当地海拔高达4493米,不到5000米;当地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戴墨镜是为了防紫外线;藏民献哈达是为表达友好,故选C。11.B12.C13.(1)西南西藏四川新疆世界屋脊(2)太阳能水能地热能C、D(3)青藏地区南部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4)升高增加扩大(5)ACD[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概况。第(1)题,青藏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包括西藏和青海两省区全部,以及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等四省区部分地区;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是珍稀野生动物的天然栖息地和高原物种基因库,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第(2)题,青藏地区的能源非常丰富,主要有太阳能、水能和地热能,它们都属于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第(3)题,依据位置,图中地热蒸汽田主要位于青藏地区南部,当地该种自然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第(4)题,青藏高原湿地变化过程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同时进行的,该地区降水无明显变化,气温明显升高,导致冰川融化加剧,河流、湖泊水量增加,湿地面积扩大。第(5)题,青藏高原地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经验中值得在全国推广的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体系,制定政策和法规,为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确立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移民,全部迁出该地区,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其做法不符合实际情况,不可取。14.(1)三迭山白龙大林畜牧河谷(2)温带大陆性多样(3)地形气候C、E(4)乡村藏族石料做地基,取材于山地上的石头;松木做地板等,取材于当地的植被;坡顶,为了夏季排雨水。[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甘肃省迭部县地处我国3个地理区域(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过渡地带,其北部是迭山,白龙江贯穿中部,地势起伏较大。这里植被覆盖率高,以林业和畜牧业为主,耕地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形成独特的农林牧复合农业生产方式,为当地居民提供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第(2)题,从图中可知,迭部县地处东部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及高原山地气候的交界地带,生物物种多样,有利于农林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