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中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_第1页
备战2019中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_第2页
备战2019中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_第3页
备战2019中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_第4页
备战2019中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单选题1.(2018·山东淄博)读我国长白山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对图示地区开发利用方式的叙述,合理的是(

)A.

在图示地区的南部重点发展柑橘种植业

B.

在②地附近地区培育天然橡胶林C.

在①地附近地区发展探险漂流运动

D.

在甲地建设全年日出观景平台(2)甲、乙两地中,乙地聚落发展规模更大,对其主要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乙地(

)A.

地形更平坦开阔

B.

更接近水能资源富集地C.

水陆交通更便利

D.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较小2.(2018·山东威海)人参原生于我国东北原始森林中,是喜冷凉、湿润而耐荫的药用植物,怕积水,不耐旱,忌强光直射,读“长白山局部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如图四地中,最有可能找到人参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2)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图中河流a河段自东北向西南流

B.

山顶海拔为800~900米C.

乙丁间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1000米

D.

J地所处的地形部位是山谷3.(2018·山东莱芜)2017年12月26日,我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铁——西成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图1为西成高铁经过的某地形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铁路桥AB和李村的相对高度最大约为(

)A.

800米

B.

900米

C.

100米

D.

200米(2)隧道BC的长度大约是(

)A.

2千米

B.

3千米

C.

4千米

D.

5千米(3)图中代表鞍部的是(

)A.

B.

C.

D.

丁(4)铁路开通时,游客乘坐高铁从西安到成都观察和体验到的现象可信的是(

)①西安河流结冰,成都河荡碧波②西安品尝羊肉泡馍,成都体验麻辣火锅③一路上高铁经过了很多桥梁和隧道④成都平原上农民正在收割小麦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4.(2018·湖南永州)地理实践是学习地理的重要途径,等高线地形图是野外考察的重要工具。春分日,小华登上图中甲山顶看日出,观察到太阳从东面升起;量得图中甲、乙两山顶的距离为2厘米。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处的地形部位为陡崖

B.

A与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200米C.

小溪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南向东北流

D.

甲、乙两山顶的实际距离为20千米(2)太阳东升西落这一现象体现的地理规律是(

)A.

太阳围绕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

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D.

地球是一个球体5.(2018·四川资阳)读我国某地区的等高线示意图,完成小题。(1)图中M处地形最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为(

)A.

跳水运动

B.

飞行运动

C.

滑雪运动

D.

攀岩运动(2)若在A处建火情瞭望台,不能观测到的地点是(

)A.

图中两城镇

B.

隧道口F处

C.

陡崖的崖顶

D.

山坡D处6.(2018·四川内江)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成小题。(1)位于甲地的学校组织学生沿图示虚线进行徒步活动,行进过程中(

)A.

在乙地感受飞流直下

B.

在丙地欣赏峡谷风光C.

在丁地远眺学校美景

D.

沿途看见成群的牦牛(2)图示区域海拔最高可能为(

)A.

599米

B.

699米

C.

799米

D.

899米(3)该地拟建一水库,最佳坝址为(

)A.

乙处

B.

丙处

C.

丁处

D.

戊处7.(2018·湖南益阳)下图示意“某地等高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陡崖的是(

)A.

B.

C.

D.

④(2)③④两地的相对髙度是(

)A.

100米

B.

200米

C.

300米

D.

400米8.(2018·湖北恩施)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图示区域最高处海拔可能是(

)A.

870米

B.

900米

C.

930米

D.

960米(2)有关图中河流及A.B.E.d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干流大致由西北流向东南

B.

a地适宜种植水稻

C.

b地适合露营

D.

c最适合观日落9.(2018·黑龙江大庆)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溪自东北流向西南

B.

图中ABCD四地最有可能发生山洪的是D地C.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D.

C点海拔比D点海拔高10.(2018·江苏连云港)关于图8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说法正确的是(

)A.

月影峰位于智贤峰的东北方向B.

甲处是山脊C.

智贤峰的海拔比月影峰的海拔低D.

①、②两条登山线路,线路②坡度更缓11.(2018·江苏苏州)图5为“太湖西山岛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1)从地形部位看,图中登山步道位于(

)A.

山脊

B.

山谷

C.

鞍部

D.

陡崖(2)关于西山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公路沿河修建

B.

站在甲地一定能看到乙地C.

丙、丁两地的相对高差为200米

D.

岛上适宜种植橡胶12.(2018·山东聊城)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位于山谷

B.

乙为山顶

C.

该地为丘陵地区

D.

甲、乙两地间相对高度大于500米(2)图中标出的几条支流中,有一条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其序号是(

)A.

B.

C.

D.

④(3)关于丙、丁两村的比较,正确的是(

)A.

丙村交通更为便利

B.

丙村水源更为丰富C.

丁村位于丙村的西南方向

D.

两村都不可能发生滑坡灾害13.(2018·山东青岛)下左图“日本本州岛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为海洋;右图是著名的“雪墙公路”景观图(公路两侧积雪高达20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形成“雪墙公路”的水汽来源及风向组合正确的是(

)A.

甲海洋—东南风

B.

甲海洋—西北风

C.

乙海洋—东南风

D.

乙海洋—西北风(2)“雪墙公路”景观最可能位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位置是(

)A.

B.

C.

D.

④14.(2018·山东廊坊)下图示意我国东南部某山区地形分布。为发展旅游业,在图中河流a-e段开设漂流活动项目。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a-e河段落差可能为(

)A.

300米

B.

260米

C.

200米

D.

150米(2)最惊险刺激的漂流河段是(

)A.

a-b

B.

b-c

C.

c-d

D.

d-e(3)因修建水库李村计划搬迁,图中最宜修建移民新村的地点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15.(2017•河北)图2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小题。(1)该地区的地形主要是(

)A.

山地和丘陵

B.

高原和平原

C.

山地和高原

D.

平原和丘陵(2)M村到N村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两村的实际距离是(

)A.

2.5千米

B.

5千米

C.

10千米

D.

100千米16.(2017•孝感)如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1)图示区域最可能为我国的(

)A.

青藏高原

B.

东南丘陵

C.

东北平原

D.

塔里木盆地(2)F处地形为(

)A.

平原

B.

高原

C.

山地

D.

丘陵(3)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

H处可仰望飞瀑

B.

F处较K处更陡

C.

P处河流自东向西流

D.

观景亭海拔在550米以上17.(2017•郴州)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外出考察某山地时,准备了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以便确定登山线路。读图回答小题。(1)他们想轻松地登上山顶甲,请你为他们选择一条合适的线路(

)A.

①线路

B.

②线路

C.

③线路

D.

④线路(2)量得山顶甲到陡崖F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那么它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A.

500米

B.

3千米

C.

20千米

D.

300千米18.(2017•盐城)某科考队对我国南方某地进行考察。读考察线路图,完成小题。(1)图示考察线路上,最高处的海拔可能为(

)A.

1280米

B.

1300米

C.

1320米

D.

1480米(2)图中四处,队员需涉河经过的地点最有可能是(

)A.

B.

C.

D.

④19.(2018·湖北随州)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1)从图中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河流ab段的流向是自东南向西北

B.

大雨后,ABCD不同河流段,水涨得最高的是DC.

B,C两处河流流速较快的是B处

D.

山峰E点的海拔可能是630米(2)为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此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

)A.

渔业

B.

种植业

C.

林业

D.

畜牧业二、综合题20.(2018·四川广安)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地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A.

陡崖

B.

鞍部

C.

山谷

D.

脊(2)若②地此时气温30℃,则①气温约________℃。(3)图中王村位于李村的________方向。21.(2018·四川达州)读我国东南地区某地局部等高线图,回答问题。(1)A处的地形部位名称为________。(2)①、②两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3)根据河流干流流向可判断当地的地势特征大致为________。(4)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当泥石流发生时,图中甲、乙两条逃生路线正确的是________。(5)当地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

大枣

B.

茶树

C.

棉花

D.

甜菜22.(2018·山东滨州)为了锻炼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滨州某中学利用暑假到鲁中山区开展了次登山旅行活动。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方案一:登大青山,锻炼体能;方案二:徒手攀岩,试试胆量;方案三:参观古庙,寻踪文化。材料二:旅行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1)方案一中同学们从出发地点到达大青山,山顶的海拔高度大约是________米以上。(2)方案二中能开展徒手攀岩,是因为沿途经________(地形部位)。(3)方案三中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踪文化。图中古庙位于王村的________方向,若出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6.4厘米,它们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4)三个方案中,你会建议体力较弱的同学选择路线________(填数字),原因是________。(5)某队同学在山区迷路,有同学提出沿着溪流走。这个提议可行吗?说明理由。(6)旅行途中同学们走访调查当地居民,绘制了当地二分二至时正午太阳光的照射情况图。下列①②③图中最能反映地球运动到左图B位置时太阳光照情况的是________。23.(2018·内蒙古赤峰)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地的海拔是________米。(2)A山峰在B山峰的________方向。(3)若B山峰的气温是18℃,仅考虑海拔因素的影响,则A山峰的气温约是________。(4)图中①②两条小河,水流比较急的是________。(5)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计算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千米。24.(2018·江苏南通)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①、②两处地形部位中,表示山谷的是________,适合攀岩活动的是________。(2)图中等高线a的数值为(

)(填字母)。A.

250

B.

300

C.

350

D.

400(3)甲区域的地形类型为(

)(填字母)。A.

盆地

B.

高原

C.

山地

D.

丘陵(4)乙山峰位于丙山峰的偏________方向,乙、丙两山峰间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5)如果乙、丙两山峰间的图上距离为1.3cm,则两山峰间的实际水平距离为________千米。25.(2018·湖南长沙)夏季长沙某中学在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开展野外考察活动。读图,回答问题。(1)考察小组设计了①②两条登山线路,其中坡度较缓的是________线路。(2)图中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

390.5米

B.

490.5米

C.

590.5米

D.

690.5米(3)露营一般选择在地势较平坦开阔,远离地质、气象等灾害隐患区域,你认为A,B两处更适合露营的是________。26.(2018·四川资阳)读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B两处,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________。(2)图中C居民区位于D居民区的________方向。(3)如果此时F点的气温为24℃,那么E点的温度是________℃。(4)假设该等高线图的比例尺为1:50000,测得A点到D居民点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那么它们两者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千米。(5)在A,B,C三处最宜开展粮食作物种植的是________。27.(2018·山东德州)下图是山东省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初中学生计划在图示区域进行研学旅行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判断,该区地形以________为主,河流干流流向为________。(2)若A处气温为20℃,山峰B处气温最低不低于________℃。(3)同学们计划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C处,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4)若在D处突遇泥石流,则①②③三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________。(5)该地区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6)简要分析图中城镇形成的有利条件。28.(2018·福建)图示意某区域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地形部位名称: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2)李村位于赵村的________方向,量得两村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千米。(3)①、②路段中,坡度更陡的是________。(4)村庄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其中海拔最高的村庄是________。29.(2018·广西百色)广西某研学小组,在五月的一个周末沿图中箭头所示线路对后龙山进行研学考察。读图(单位:米),回答问题:(1)研学小组测得出发地甲地气温是26.3℃,据此推算后龙山的山顶气温约是________℃。(2)图上地形部位①名称是________。(3)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找到河流的是________。(4)在山区修建公路时,陡坡段呈“之”字状弯曲,原因是________。(5)在研学考察前需做好的准备工作有哪些?30.(2018·广西贺州)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E地的海拔高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地的海拔高度,理由是________。(2)虚线甲的地形部位为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3)若E,F图上距离是1厘米,则两点实地距离是________千米。(4)若F地的气温是23℃,只考虑地势因素的影响下,山顶A处的气温最少不低于________℃。31.(2018·黑龙江龙东地区)读“等高线示意图”,回答问题。(1)写出GH山体部位的名称是________。(2)A,D两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3)在图中选择一处地点举办攀岩比赛,________点更适合。(填字母)32.(2018·山东临沂)今年“五一”假期小华参加学校组织的位于城市郊区的龙潭湖风景区研学旅行活动。请根据下列材料帮助小华解决在研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材料一:左图为龙潭湖风景区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字母表示龙潭湖风景区主要旅游景点“云际日出”“龙潭碧波”“攀岩挑战”“漂流探险”“古寺览幽”“愉悦采摘”的位置材料二:右图为左图所示区域多年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资料(1)左图所示区域地形以________为主。(2)结合右图,分析左图所示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3)在左图中,景点“攀岩挑战”“漂流探险”的位置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填写字母)(4)当地村民在左图所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利用管道自流引水至坪上村。若仅考虑地形因素,①②③④四处最适合修建大坝的是________。(5)小华同学在采集制作岩石标本时,在D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他感到非常疑惑,请帮助解释原因。(6)研学结束,小华向当地村民建议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改种有机蔬菜、花卉、发展鱼、肉、禽、蛋生产以增加农民收入,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理由。33.(2018·山东青岛)读“我国陕西省南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处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2)据图中信息,推断渭河、汉江两河流域之间分水岭的大体走向是________。(3)近些年来,渭河含沙量有所减少。请分析当地可能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4)图中B,C两处有一处是汉江的支流,请在答题卡上上相应位置画出此支流,并用箭头标出流向。(5)分析一月份汉中比西安气温偏高的主要原因。34.(2017•昆明)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1)甲山峰在乙山峰的________方向。甲、乙两山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2)M和N处易形成河流的是________。P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A.鞍部

B.陡崖

C.山脊

D.山谷(3)该图所示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35.(2017•襄阳)读“等高线地形图”(图7),回答下列问题。(1)山峰A海拔高度的范围是________。(2)图中C地气温为25℃,若仅从海拔因素考虑,E地的气温是________。(3)在一次野外实践活动中,有两位同学走散了,分别位于图中C,D处,请问两位同学能否看见对方?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作出C,D间的地形剖面图。36.(2017•临沂)图14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该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近年来,由于中部山区过度开发,植被破坏严重。请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区域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图中④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_。(2)图中①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为___________。A.

520米

B.

578米

C.

627米

D.

684米(3)图中甲、乙、丙三条河流,河水流速最快的是哪条河流?请说明判断理由。(4)图中乙、丙两条河流,长度相当,但流量差异较大。流量较大的河流是________,请说明理由。(5)简述图中山区植被破坏对该地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6)写出图中丁村易发生的地质灾害。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1)C(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地是长白山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位于北方地区,在图示地区的南部不适合发展柑橘种植业,故A错;天然橡胶林是热带的经济作物,不适合在北方种植,故B错;探险漂流运动要求漂流速度快,故而河流水流要急,落差要大,①地附近等高线密集,落差大,最适合漂流,故C对;甲地位于盆地中,四周高,中间低,不适合建设全年日出观景平台,故答案选C.(2)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河流与支流的汇合处,地形更平坦开阔,水陆交通更便利,水源充足,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较小,聚落发展规模更大;由于这里地形平坦,落差小,水能资源不丰富,所以答案选B.故答案为:(1)C;(2)B。【点评】(1)该小题考查区域开发利用方式,需结合图示地区所在地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综合分析解答,有一定难度。(2)该小题考查聚落的形成原因,有一定难度,需结合所给图示提取相关解题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作答。2.【答案】(1)B(2)B【解析】【分析】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这里由于纬度高,冬季漫长而寒冷。长白山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山脉,位于我国与朝鲜交界处。(1)由人参的生长特性可知,该作物喜冷凉,怕积水,不耐旱,又怕强光直射。以上四个地区中,乙是最有可能出现人参的,其他三处靠近河流,积水多,故选B。(2)A.图中河流a河段自东北向西南流,故该项不符合题意;B.读图可知,山顶海拔为900~1000米,故该项符合题意;C.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500米,若乙丁间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1000米,故该项不符合题意;D.丁地所处的地形部位是山谷,故该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B;(2)B。【点评】(1)该小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能力,有一定难度,需结合所给等高线示意图及人参生长习性综合分析解答。(2)该小题解答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有难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并熟练运用。3.【答案】(1)D(2)C(3)A(4)D【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地形图的判读及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1)铁路桥AB最高海拔为900米,李村海拔应位于700~800米之间,故其两者最大相对高度为200米。故选D。(2)据图可知,该隧道的图上距离大约为2厘米,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故该隧道长约4千米。(3)甲位于两个山峰之间,为鞍部。(4)西安与成都分别位于秦岭以北、以南地区,秦岭是我国1月份0℃等温线,故可以看到西安河流结冰,成都河荡碧波;西安冬季寒冷,羊肉泡馍是其名吃,成都气候潮湿,麻辣火锅是著名小吃;要穿越秦岭,故高铁要经过了很多桥梁和隧道;成都平原的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又是在冬季,故不可能收获小麦。故①②③叙述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D;(2)C;(3)A;(4)D。【点评】(1)该小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相对高度的判读计算,是常考的基础考点,难度不大,从图中读出数据计算即可。(2)该小题考查比例尺的相关计算,是基础计算类考点,难度小,依据所给比例尺直接测量计算即可。(3)该小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难度较小,是常考的知识点,要求学生牢记山体不同部位的判读标准。(4)该小题综合考查西安与成都两城市的气候、河流、农业及地形等方面的基础内容,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牢记并熟练运用。4.【答案】(1)C(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丙处的地形部位为鞍部,故A错误;A与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100米,故B错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小溪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南流向东北,故C正确;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2/1:100000,可得甲、乙两山顶的实际距离为2千米,故D错误。(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故答案为:(1)C;(2)B。【点评】(1)该小题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知识点的综合掌握程度,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重点掌握高度的计量、比例尺计算及方向的判读等内容。(2)该小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属于对基础知识点的考查,难度较小,学生结合所学牢记作答即可。5.【答案】(1)D(2)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读图可知,图中M处为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陡崖处最适宜开展攀岩运动。故D正确。(2)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0米,A点的海拔在500-600米之间。图中两城镇、陡崖的崖顶、山坡D处的海拔都低于A点,因此在A处建火情瞭望台,都能观测到的。隧道口F与A点的剖面线呈“上缓下陡”形状,不利于观察。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D;(2)B。【点评】(1)本题考查陡崖最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出山体部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运用,难度较大,学生需要有较强的读图能力。6.【答案】(1)B(2)C(3)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读图可知:A.乙地不是陡崖,因此在乙地不能感受飞流直下,故A错误;B.丙地位于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为山谷,因此在丙地可以欣赏峡谷风光,故B正确;C.丁地和学校之间有山脉阻挡,因此在丁地不能远眺学校美景,故C错误;D.牦牛是青藏地区是代表动物,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从该地海拔高度看,该地区不位于青藏地区,因此沿途不会看见成群的牦牛,故D错误。(2)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因此图示区域海拔最高在700-800米之间。故C符合题意。(3)读图可知,该地拟建一水库,最佳坝址为戊处。因为该地位于盆地的出口处,宽度较窄,节省时间和建筑材料。故D正确。故答案为:(1)B;(2)C;(3)D。【点评】(1)(2)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读图理解解答即可。7.【答案】(1)B(2)B【解析】【分析】(1)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间大的是山顶,中间数值小的是盆地,山顶之间比较低洼的部分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②陡崖,等高线向小数弯曲凸出的地方是山脊,向大数弯曲凸出的地方是山谷。(2)③地的海拔是100米,④地的海拔是300米,两地的相对髙度是300-100=200米。故答案为:(1)B;(2)B。【点评】(1)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2)海拔高度也称绝对高度,就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是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两个地方的相对高度是由两个地方的海拔相减。8.【答案】(1)C(2)B【解析】【分析】(1)读图中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可知,该图的等高距是50米,由此可推断图中最高处的海拔在900米-950米之间。所以选C。(2)读图可知,图中的方向要按照图中指向标来判断,图中干流流向大致是自西向东,故A不正确;a地海拔500-550米,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附近有河流,灌溉便利,地形较平坦,适合种植水稻,故B正确;b地附近是陡崖,不适合露营,故C不正确;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所以c地适合观看日出,d处适合看日落,故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B。(1)C;(2)B。【点评】(1)根据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2)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数值中间大,向四周减小的为山峰;中间小,向四周数值增大的为盆地;等高线向高值方向凸出的部分为山谷,向低值方向凸出的部分为山脊;等高线重叠处表示陡崖。9.【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小溪是自东北流向西南;图中ABCD四地最有可能发生山洪的是位于山谷的C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C点与D点处在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相同。故答案为:A【点评】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方向,计算海拔、比例尺等,图中采用的是指向标判断方向,根据指向标指北可判断小溪从东北向西南流。10.【答案】A【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根据图中指向标(箭头指向正北方)可知,月影峰位于智贤峰的东北方向;甲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图中等高距是100米,智贤峰的海拔在500-600米之间,月影峰的海拔在400-500米之间,智贤峰的海拔比月影峰的海拔高;①、②两条登山线路,线路②等高线密集,坡度更陡。故A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方向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1.【答案】(1)B(2)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登山步道位于山谷。故B正确。(2)读图可知,公路沿聚落修建;甲乙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站在甲地不能看到乙地;丙地的海拔为50米,丁地的海拔为200米,两地的相对高差为200米;橡胶是热带经济作物,太湖西山岛位于亚热带,不适宜种植。故C正确。故答案为:(1)B;(2)C。【点评】(1)本题考查山体部位的判读,熟练掌握各山体部位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2.【答案】(1)B(2)A(3)C【解析】【分析】(1)等高线可以表示不同的山体部位,从图中可知:甲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A错误;乙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B正确;该地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大,是山地,C错误;该图的等高距为500米,甲的海拔为2000米,乙海拔在2000-2500米,因此两地间相对高度小于500米,D错误。(2)一般山谷容易发育成河流,从图中可知,①处是等高线往低值凸是山脊,不能发育成河流。(3)从图中可知,丁村交通更加便利,水源更加充足,丁村位于丙村的西南方向,丙丁两村位于山脚下都有可能发生滑坡灾害。故答案为:(1)B;(2)A;(3)C。【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完成本题,需要识记相对高度的概念和识别等高线的五种基本类型等,识别等高线的五种基本类型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重点识记。13.【答案】(1)D(2)C【解析】【分析】(1)日本属于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读图可知,甲是日本本州岛东部相临的海洋太平洋,本州岛东部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破,乙是西部沿海日本海,本州岛西部处于西北风的迎风坡,东南风温暖湿润,不会形成雪墙,冬季西北风带来日本海的水汽,受山地阻挡,迎风坡降雪多。所以会形成雪墙。(2)读图可知,①和②处于东南季风的山地迎风破,夏季降水多,③处于西北风的山地迎风坡,冬季降雪多。故答案为:(1)D;(2)C。【点评】本题考查日本的气候特点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有一定难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题干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去认真辨析、衡量。14.【答案】(1)C(2)C(3)C【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点的海拔是650米<a<700米,e点的海拔是450米<a<500米,通过计算a~e的相对高度范围是150米<a~e<250米。(2)读图可知,等高线最密集的河段是c~d,等高线密集坡度陡。(3)根据题干“因修建水库李村计划搬迁,图中最宜修建移民新村的地点是”的信息。读图可知,甲、乙、丁海拔较高,等高线较为密集,地势起伏大;丙海拔较低,地势平坦开阔,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适宜修建新居。故答案为:(1)C;(2)C;(3)C。【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完成本题,需要识记相对高度的概念和识别等高线的五种基本类型等,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重点识记。15.【答案】(1)D(2)C【解析】【分析】(1)图中等高线在500米以下,沿海地区位于100米以下,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可知该地区的地形类型有平原和丘陵两种,故本题选D。(2)根据图中比例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M村到N村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两村的实际距离是10千米,故本题选C。16.【答案】(1)B(2)A(3)D【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海拔低于500米,为丘陵地区;该区域种植茶树、柑橘,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此该区域最可能为我国的东南丘陵地区。根据题意。故选:B。(2)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F处海拔高度低于150米,为平原。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3)读图可知,H处位于陡崖上面,可以俯视瀑布;故A错误。F处比K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故B错误。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判断,P处河流自西北向东流;故C错误。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观景亭海拔在550~600米之间;故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17.【答案】(1)C(2)B【解析】【分析】(1)地理兴趣小组欲从山底登到山顶甲,应选择③线路,因为从③线路到山顶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容易攀登,故选C。(2)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3×100000=300000厘米=3千米,故选B。18.【答案】(1)C(2)A【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最高处海拔在1300米~1400米之间。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2)河流分布在山谷部位,图中①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故选:A【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19.【答案】(1)B(2)C【解析】【分析】等高线地形图是地图的一种,表示某个区域的地形地势状况,可以通过等高线来判断坡度陡缓,是野外旅行和考察的必要工具之一。(1)由图可知,河流ab段的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A错误;大雨后,ABCD不同河流段,水涨得最高的是海拔最低的D地,B正确;B.C两处河流流速较快的是等高线密集的C处,C错误;图中等高距是50米,山峰E点的海拔在550~600米之间,D错误。(2)由图可知,该区域是山地地形,为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此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林业,可以更好地保持水土。故答案为:(1)B;(2)C。【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有一定难度,中考常考题,识别等高线的五种基本类型是重点也是难点。二、综合题20.【答案】(1)A(2)28.2(或28)(3)西北【解析】【分析】(1)甲地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是陡崖。(2)图中①地的海拔为600米,②地的海拔为3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600-300=300米;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若①地的气温是20℃,此时②地的气温是30℃-(600-300)÷100×0.6℃=28.2℃。(3)依据指向标确定,图中王村位于李村的西北方向。故答案为:(1)A;(2)28.2(或28);(3)西北;【点评】(1)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山的部位的判读,非常简单,学生生活经验也比较充足。(2)考查气温和海拔的关系,是一种地理计算题,难度不大,学生记住它们的关系之后比较容易计算。(3)考查方向的判定,该图属于指向标定向,要注意该图指向标的北方四我们平常的南方。21.【答案】(1)鞍部(2)78(3)北高南低(4)乙(5)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2)读图可知,①处海拔为350米,②处海拔是428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428米-350米=78米。(3)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向确定方向,图中小河的大致流向是自北向南流,所以地势是北高南低。(4)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如图中泥石流发生时,乙线路和泥石流方向垂直,是最佳逃生方向。(5)此地位于我国的东南地区,山地、丘陵地区红壤分布广泛,土壤呈弱酸性,适合茶树的生长。故答案为:(1)鞍部;(2)78;(3)北高南低;(4)乙;(5)B;【点评】(1)考查等高线图中山的部位,主要包括鞍部、陡崖、山谷、山脊、山顶,其中山谷山脊相对较难,其他简单。(2)考查等高线图中的相对高度计算,比较简单,直接相减即可。(3)考查通过河流判断地势高低,学生知道水流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即可,同时考查了指向标判断方向。(4)考查泥石流的紧急避险方式,这种在课堂上讲得比较多,学生也容易记住,简单。(5)考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坡度等确定农业形式及农作物。22.【答案】(1)550(2)陡崖(3)西南;3.2(4)③;海拔较低,坡度较缓(5)可行,因为水向低处流,可以顺着河谷走出大山,也比较容易遇到村庄,并且有水源。(6)③【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是50米,所以在青山的海拔大约是550米以上。(2)方案二中能开展徒手攀岩,是因为沿途经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3)根据图中指向标判定:古庙位于王村的西南方向。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6.4/1:50000=320000cm=3.2km。(4)体力较弱的同学选择路线③,因为③等高线稀疏,海拔较低,坡度较缓。(5)若在山区迷路,沿着溪流走是可以的,因为水向低处流,可以顺着河谷走出大山,也比较容易遇到村庄,并且有水源。(6)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左图B位置时太阳光照情况的是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赤道某地的正午太阳光照图是③。故答案为:(1)550;(2)陡崖;(3)西南;3.2;(4)③;海拔较低,坡度较缓;(5)可行,因为水向低处流,可以顺着河谷走出大山,也比较容易遇到村庄,并且有水源;(6)③;【点评】(1)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通过已知等高线海拔和等高距判断另一条等高线,关键学生要找到等高距。(2)考查生活常识,学生要知道攀岩需要在陡峭的地方,即地图上的陡崖,比较简单。(3)考查方向的判定和比例尺的计算,方向用指向标判断,比例尺用公式计算比较简单,学生要注意比例尺单位的换算。(4)考查登山路线的选择,这种题学生要注意题干要求,不同的人可能会选择不同的登山路线,坡度的陡缓主要看等高线的密集程度。(5)考查生活常识,比较简单,学生基本都知道。(6)考查二分二至和太阳直射的变化,属于地球公转的内容,有一定难度,关键是学生对二分二至图必须清楚。23.【答案】(1)400(2)正北(3)15℃(4)①(5)45【解析】【分析】该题以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1)读图可知,该图的等高距为200米;甲地的海拔是400米。(2)读图可知,该图是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方,平移指向标到B山峰上,可判断出A山峰在B山峰的正北方向。(3)读图可知,B山峰的海拔高度为1030米;A山峰的海拔高度为1530米;若B山峰的气温是18℃,仅考虑海拔因素的影响,则A山峰的气温约是18℃-{(1530-1030)×0.6÷100}=15℃。(4)读图可知,图中①②两条小河,水流比较急的是①,①处的等高线稠密,坡陡。(5)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根据比例尺可以计算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3×15=45千米。故答案为:(1)400;(2)正北;(3)15℃;(4)①;(5)45;【点评】(1)考查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因为甲地处在等高线上,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出数据为400米。(2)考查方向的判断,本图有指向标指北,很容易判断。除了指向标判断方向还可以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还可以用经纬网来判断方向。(3)考查海拔对气温的影响,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据此可以算出两地的温差。(4)考查在等高线图中坡度陡缓的判读,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河流速度快,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和,河流流速慢。(5)考查比例尺的计算,知道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根据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即可得出,注意单位的换算。24.【答案】(1)②;①(2)C(3)A(4)西;30(5)2.6【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①、②两处地形部位中,表示山谷的是等高线向高处凹进的②;适合攀岩活动的是①,这里是陡崖地形。(2)图中等高距是50米,所以等高线a的数值为350米。(3)甲区域的地形类型为盆地,这里等高线中间低、四周高,故选A。(4)由图可知,乙山峰位于丙山峰的偏西方向,乙、丙两山峰间相对高度是30米。(5)由比例尺可知,如果乙、丙两山峰间的图上距离为1.3cm,则两山峰间的实际水平距离为2.6千米。故答案为:(1)②;①;(2)C;(3)A;(4)西;30;(5)2.6;【点评】(1)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山谷、山脊、陡崖的判断,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陡崖等高线重合。(2)考查等高线的高度计算,等高距为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差值,用第一条等高线的数值加上等高距得第二条等高线的数值。(3)考查盆地地形的地形特征,等高线越到里面数值越小,中间低,四周高。(4)考查方向的判断和相对高度的判断,在有指向标地图中用指向标判断方向,相对高差及两地高度之差。(5)考查比例尺的计算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要注意单位的换算。25.【答案】(1)①(2)C(3)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①线路等高线稀疏,坡度缓;②线路等高线密集,坡度陡。(2)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图中山峰外侧等高线最大数值为500米,则山峰的海拔介于500—600米之间,符合该范围的只有选项C。(3)读图可知,A处露营更合适,因为B处在山谷地带,附近有河流,存在地质和气象隐患。故答案为:(1)①;(2)C;(3)A。【点评】(1)该小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陡缓的判读,难度不大,属于常考的基础考点,依据所学方法进行判读即可。(2)该小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海拔高度的判断,难度不大,需结合所给等高线的分布及等高距综合进行判断。(3)该小题考查露营地的选择,是等高线地形图部分的实际应用型考点,有一定难度,可结合所给提示去判断,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26.【答案】(1)B(2)西北(3)16.8(4)2(5)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方向的判读及比例尺的运用,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山谷处容易发育成河流。读图可知,图中A.B两处中,B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易集水成河。(2)依据图中指向标(箭头指向正北方)判断,图中C居民区位于D居民区的西北方向。(3)同纬度地区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200米,F点的海拔为200米,E点的海拔为1400米。如果此时F点的气温为24℃,那么E点的温度是:24℃﹣(1400﹣200)÷100×0.6=16.8℃。(4)假设该等高线图的比例尺为1:50000,说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千米。测得A点到D居民点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那么它们两者的实地距离是4×0.5=2千米。(5)读图可知,在A.B.C三处最宜开展粮食作物种植的是C处,因为该地地形平坦开阔,靠近河流,水资源丰富。故答案:(1)B;(2)西北;(3)16.8;(4)2;(5)C。【点评】(1)本题考查可能发育成河流的山体部位,熟练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本题考查方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定向法。(3)本题考查地形地势对气温的影响,根据其变化规律理解解答即可。(4)本题考查比例尺的计算,熟练掌握比例尺三种表示形式的转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本题考查影响粮食作物种植的自然条件,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7.【答案】(1)丘陵;先由西北流向东南再转为由北向南(2)17(3)合理;C处位于鞍部,等高线稀疏,地形相对平坦开阔.(4)②(5)温带落叶阔叶林(6)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靠近河流,水运便利,取水方便。【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及方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读图分析可知:(1)据图判断,该区地形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以丘陵为主;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因此可判定,河流干流流向为先由西北流向东南再转为由北向南。(2)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0米,A处海拔为100米,B处海拔为550-600米,两地相对高度是450-500,气温相差2.7℃—3℃。若A处气温为20℃,山峰B处气温位于17℃-17.3℃之间。(3)同学们计划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C处,是合理的,理由是C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稀疏,地形相对平坦开阔。(4)当发生泥石流时,应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往上爬。读图可知,②线与泥石流运动方向大致垂直,且向海拔高处延伸,该路线是逃生的最佳路线。(5)根据题意可知,该图是山东省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位于北方地区,因此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6)读图可知,图中城镇形成的有利条件是: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靠近河流,水运便利,取水方便。故答案为:(1)丘陵;先由西北流向东南再转为由北向南;(2)17;(3)合理;C处位于鞍部,等高线稀疏,地形相对平坦开阔;(4)②;(5)温带落叶阔叶林;(6)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靠近河流,水运便利,取水方便。【点评】(1)本题考查地形类型及方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本题考查海拔对气温的影响,了解其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4)本题考查突遇泥石流时正确的逃生线路,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本题考查图中城镇形成的有利条件,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8.【答案】(1)山峰;山脊(2)西南;2.4(3)①(4)沿公路分布;陈村【解析】【分析】等高线可以表示不同的山体部位,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可以表示坡度的陡缓。(1)从图中可知甲处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是山峰,乙等高线向低值凸出是山脊。(2)该图用的是一般定向法,李村位于赵村的西南方向;该图的比例尺是1:80000厘米,量得两村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是3×80000厘米=240000厘米=2.4千米。(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①等高线密集,有重叠是陡崖,坡度大。(4)自然环境、交通等对人类的民居有影响,从图中可知,村庄的分布特点是沿公路分布,其中陈村海拔最高大约900米。故答案为:(1)山峰;山脊;(2)西南;2.4;(3)①;(4)沿公路分布;陈村。【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数值中间大,向四周减小的为山峰;中间小,向四周数值增大的为盆地;等高线向高值方向凸出的部分为山谷,向低值方向凸出的部分为山脊;等高线重叠处表示陡崖。(2)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一般为正北,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左为西右为东。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没有指向标或经纬网的参照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等高线地形图上常利用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坡度的陡缓,具体规律为: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4)山区地势不够平坦,道路一般沿等高线修建或从低谷处经过,减少人们出行的困难,而山区聚落也一般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出现。29.【答案】(1)21.6(2)陡崖(3)丁地(4)尽可能减缓坡度(不至于太陡)(5)了解研学考察的目的,查阅资料,做好研究性学习的方案;确定人数及时间;查询天气状况,准备必要的物品如防晒衣、通信工具、食品等;联系具有资质的车辆,保证往返交通安全,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学习等。【解析】【分析】(1)研学小组测得出发地甲地气温是26.3℃,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会下降0.6℃,据此推算后龙山的山顶气温约是21.6℃。(2)图上地形部位①处由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地形名称是陡崖。(3)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找到河流的是丁地,这里等高线向高处凹进,是山谷地形。(4)在山区修建公路时,陡坡段呈“之”字状弯曲,原因是尽可能减缓坡度。(5)在考查前要了解研学考察的目的,查阅资料,做好研究性学习的方案;确定人数及时间;查询天气状况,准备必要的物品如防晒衣、通信工具、食品等;联系具有资质的车辆,保证往返交通安全,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学习等。故答案为:(1)21.6;(2)陡崖;(3)丁地;(4)尽可能减缓坡度(不至于太陡);(5)了解研学考察的目的,查阅资料,做好研究性学习的方案;确定人数及时间;查询天气状况,准备必要的物品如防晒衣、通信工具、食品等;联系具有资质的车辆,保证往返交通安全,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学习等。【点评】(1)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要依照此规律来进行简单计算。(2)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数值较高处发生弯曲的地方为山谷,山谷是集水区域,可能有河流发育。在寻找河流位置时,要首先判断出山谷的位置,结合位置来解答。(4)交通线路选线的原则为: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且线路多呈“之”字形弯曲。因为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呈“之”字形弯曲可以减小单位距离内的坡度。平原地区交通线路尽可能少占耕地。(5)研学考察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做好充足准备。如了解研学考察的目的,查阅资料,做好研究性学习的方案;查询天气状况,准备必要的物品如防晒衣、通信工具、食品等;联系具有资质的车辆,保证往返交通安全,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学习等。30.【答案】(1)等于;E,F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高度相同)(2)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等高线凸低为脊(高)/甲虚线处海拔高于两侧(3)1.5(4)20【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E地与F地在同一条等高线上,两地的海拔高度相等。(2)虚线甲处的等高线凸向低处,是山脊地形。(3)由图中比例尺可知,若E.F图上距离是1厘米,则两点实地距离是1.5千米。(4)若F地的气温是23℃,只考虑地势因素的影响下,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会下降0.6℃,则山顶A处的气温最少不低于20℃。故答案为:(1)等于;E,F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高度相同);(2)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等高线凸低为脊(高)/甲虚线处海拔高于两侧;(3)1.5;(4)20。【点评】(1)海拔高度也称绝对高度,就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是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两个地方的相对高度是由两个地方的海拔相减,如甲地的海拔是1500米,乙地的海拔是500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500-100=1000米。(2)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3)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达方式,即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4)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31.【答案】(1)山谷(2)70(3)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运用等相关知识,完成本题,需要识记相对高度的概念,等高线的五种基本类型和运用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重点识记。(1)读图可知:GH处的等高线向数值高处弯曲是山谷,山谷也叫集水线,山谷处能形成河流。(2)相对高度是指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故A点(475米)和D点(405米)的相对高度是475米-405米=70米。(3)读图可知:C处的等高线特征是等高线重叠,是陡崖,适合攀岩。故答案为:(1)山谷;(2)70;(3)C。【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数值中间大,向四周减小的为山峰;中间小,向四周数值增大的为盆地;等高线向高值方向凸出的部分为山谷,向低值方向凸出的部分为山脊;等高线重叠处表示陡崖。(2)根据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