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项目监控量测专项方案_第1页
地铁项目监控量测专项方案_第2页
地铁项目监控量测专项方案_第3页
地铁项目监控量测专项方案_第4页
地铁项目监控量测专项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铁项目监控量测专项方案本工程涉及盾构、车站及轨排井等,工程类型多,周边环境较复杂,需要在盾构、车站及轨排井施工中采用科学先进、准确可靠的监测手段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是确保周围建(构)筑物及施工安全的关键。施工监控量测应确保基坑稳定、周边建筑物和各类地下管线的安全。同时通过监测掌握围岩、支护结构、地表及建筑物的动态,及时预测和反馈,用成果修整设计,指导施工为以后工程作技术储备。XX站位于XX大道北侧,XXXX立交桥西侧,XX地铁4号线XX站东侧XX广场绿地内。现状车站站址范围东侧有三条主要市政管线及一条电信管道。XX北站位于XX市XX大道北侧绿化用地范围下,沿XX大道呈东西向布置。车站所处XX大道现状道路宽60米,道路红线宽70米,车站基坑施工时周边没有大型建筑需特殊保护。1建筑物、管线和其他项目的调查(1)临近建筑物调查1)对施工影响范围内(车站施工现场辐射30m内,区间隧道中心线15m内)各建筑(构筑)物的有关材料、状况和既有的损坏、变形等作详细的记录,填写调查表,并由建筑物业主签字认可。2)拍摄影响范围内每栋建筑物的街道正视照片,放大为4×6寸的光面彩色系列照片。3)拍摄影响范围内建筑物每一处缺陷的详细照片,并按显示其位置的示意图或说明进行顺序编排。4)对影响范围内建筑物的内外构件包括表面修整、维修保养情况进行调查,摄影资料应包括各种缺陷和裂缝、湿斑、抹面脱落和其他损坏。5)对影响范围内建筑物主要结构的裂缝、开裂和磨损的混凝土、外露和锈蚀的钢筋等,应进行重点拍摄,并显示其位置。6)对影响范围内建筑物的录像应分别编辑,录像时间分别不超过20分钟。(2)管线调查(探测)对地下管线的调查要求全面地反映地下管线情况,包括从地下到地面,并按要求进行测绘。对施工影响范围内(车站施工现场辐射30m内,区间隧道中心线15m内)所有管线进行探测。地下管线明显点采用调查的方法进行,隐蔽点则采用雷达探测仪或测位仪进行探测定位,如隐蔽点需埋设传感器,可进行开挖测定,埋设后恢复原状,特别是对车站侧的电力隧道进行详细的调查(探测),以为其采取监测及保护措施提供可靠依据。现有设施的位置根据现有的记录给出;如无记录,则按规定测绘;调查实际核定可能受施工影响的车站、区间施工现场辐射30m内附近管线设施的具体位置,并进行记录描述,格式见表11-1-1。表11-1-1管线调查记录表种类类别所属单位在施工范围内长度材料特征附属物体断面尺寸埋深埋设日期各类管线的调查与测量项目见表11-1-2。表11-1-2地下管线实地调查项目管线类别埋深断面尺寸载体特征管道材料电缆根数附属设施管编电力隧道特性所有部门埋设日期管(块)外顶管(沟)内顶管径宽×高压力(高中低)流向给水√√√√√√√排水管道√√√√√√√√方沟√√√√√√√煤气√√√√√√√√电力直埋√√√√√√√沟道√√√√√√√电信管理√√√√√√√管块√√√√√工业管理√√√√√√√√注:表中“√”为应调查项目。包括污水;电力、电信管块之宽×高,管孔数以行×列标注,查明已用孔数。3、其他调查1)降雨量:从有关部门收集有关资料,总结该区域每年、每季度降雨量的分布情况。2)温度:测量施工区域内地下温度、地表温度、监测点附近的温度调查,并进行统计。3)人流量、车流量:调查高峰期及不同时段道路上车流量和行人数量。在调查期间,同时对所有项目的资料进行收集、测量、统计,并综合存入监测管理系统,以便给后续监测、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4)天气预报:及时与当地气象部门取的联系,以取得科学,准时的气象资料,指导施工。2施工监测监测目的:一、在地铁施工期间,我们将对地铁施工沿线周围重要的地下、地面建(构)筑物、管线、地面及道路的位移沉降实施监测,以及对施工期间支护结构位移、支撑立柱沉降、支撑轴力变形、地下水位等实施监测,为施工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用以控制地铁工程施工安全以及降低地铁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对可能发生的危及环境安全的隐患或事故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二、通过对监测信息的分析指导后续工程的施工,三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经验。根据两车站三区间的地理位置、基坑的开挖深度及车站和区间结构型式的特点来考虑,我们认为监测重点为监测基坑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及沉降、地表变形、基坑周边建筑物、钢支撑轴力、地下水位、地下管线变形、隧道变形、盾构区间地表建筑物变形等方面监测。【XX站~XX站区间】隧道道路XX大道为XX市交通干道,地下管线较多。本区间在YCK26+264.747~YCK26+276.307段下穿运营中的四号线XX站~XX站区间矿山法隧道,该隧道跨度66m,采用锚喷构筑法施工,两区间隧道结构最小净距约为1.07m,中间夹土体为全风化岩层,影响较大。根据运营部门的要求,盾构隧道施工期间,4号线既有隧道结构位移应控制在±15mm以内。【XX站~XX北站区间】地表为XX大道,人流、车流均很密集。沿线有影响的建(构)筑物有XXXX立交和XXXX立交桩基,其中XXXX立交一个桥墩桩基(共一排5根桩)距离右线隧道较近,桩基为端承桩,桩与隧道最小净距为3.52m,桩底距隧道结构底约7m;线路在YCK26+950附近穿越XXXX立交,XXXX立交一个桥墩桩基(共一排4根桩)位于右线隧道南边,桩基为端承桩,桩与隧道最小净距为8.13m,桩底距于隧道结构底14.25m。该段区间隧道拱顶埋深9.3m~18.7m,地表管线无大的影响。【XX北站~XX路站区间】线路从XX北站东端往东前行,沿线地表建筑主要有XX立交东、西桥及匝道、田面污水泵房和XX河暗渠等,中心公园盾构井处为公用绿地,周边高层建筑较少,管线稀少,工程范围影响的管线主要为1条350×350mm的排水暗沟,埋深约60cm。2.1监测组织与程序建立专业监测小组,以项目总工程师为直接领导,由具备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负责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仪器的埋设和调试、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并采用先进可靠的计算软件,快速、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指导施工。同时与预测的数据进行对照,有利于及时发现异常,及早采取措施。组织机构如图11-2-1所示,监测小组成员职责如图11-2-2。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监测负责人监测小组对方案及监测结果作决定监测方案进行审核、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制定监测方案,负责数据处理负责测点的布置、监测图11-2-1监测小组组织机构2.2监测项目为确保施工期间结构及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结合车站和区间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施工方法等特点,确定监测项目和使用的监测仪器。车站、明挖区间基坑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基坑内、外观察、基坑周围地表沉降、桩顶位移、地下水位、桩体变形、桩内钢筋应力变化、支撑轴力、孔隙水压力、围护结构侧土压力、土体侧向变形。组长:组长:1人负责监控量测工作的组织计划、外协以及监测资料的质量审核,对监测工作负总责。组员:2人具体负责工程各项监测项目量测的原始数据积累。1)负责监控量测的图表绘制2)负责各项报表的编制,按安全判别标准对施工状态进行判别并及时上报3)负责监测资料的管理和归档图11-2-2监测组织成员及主要职责图11-2-3监控量测流程图盾构区间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地表隆陷、隧道隆陷、建筑物观察、土体内部位移、衬砌环内力和变形、土层压应力等。具体内容详见:表11-2-1《车站施工监测项目汇总表》表11-2-2《盾构隧道施工监测项目汇总表》表11-2-3《施工监测仪器汇总表》表11-2-1车站施工监测项目汇总表序号监测项目监测范围测点断面及间距备注1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围护结构上端部间距12m一个2孔隙水压力周围土体8孔,同一孔测点间距2.5m3土体侧向变形靠近围护结构的周边土体8孔,同一孔测点间距0.5m4地下连续墙变形围护结构内孔间距20m,测点间距0.5m5围护结构侧土压力围护结构后和嵌固段围护结构前8孔,,同一孔测点间距2.5m6支撑轴力支撑端部或中部每层12个点7地下水位基坑周边孔间距25m8重要建筑物沉降、倾斜需要保护的建(构)筑物孔间距20m根据权属单位要求,确定监控标准及频率9地下管线沉降和位移管线接头间距10m表11-2-2盾构隧道施工监测项目汇总表序号监测项目量测仪器和工具测点布置量测频率备注1地表隆陷水准仪掘进面前后<20m时测1~2次/d,掘进面前后<50m时测1次/2d,掘进面前后>50m时测1次/周必测项目2隧道隆陷水准仪、钢尺5米设一断面3建筑物观察水准仪、高精度倾斜光学观测仪与可伸缩量尺施工影响区域4土体内部位移水准仪、磁环分层沉降仪倾斜仪每30米一个断面掘进面前后<20m时测1~2次/d,掘进面前后<50m时测1次/2d,掘进面前后>50m时测1次/周选测项目5衬砌环内力和变形压力计和传感器每50米一个断面6土层压应力压力计和传感器每一代表性地段设一横断面7管线沉降水准仪每10~20m设一断面随时观察8地面建筑物及管片裂缝观察、目测每天表11-2-3施工监测仪器汇总表类别设备、仪器名称单位数量监测仪器全站仪台3精密水准仪台2经纬仪台3陀螺经纬仪台1水准仪台3铟钢尺把4计算机台1精密光学测量滑动测斜仪个2GY-85收敛计台2轴力计个200SS-2频率接收仪台3自动记录仪台4弦振式钢筋应力计个100回弹观测标个20土压盒个10双膜压力盒个140测斜管根140报警仪台4磁环分层沉降仪台1磁环沉降管根1水位计台12孔隙水压力计个12水压计个12SIR-10B地质雷达台12.3车站施工监测1、施工监测施工工艺流程图车站施工监测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1-2-4。异常异常开挖测量与监测地面监测初次开挖地表沉降地面建筑沉降、倾斜、裂缝地下管线沉降、位移监测数据图表、曲线分析、预测沉降、位移、倾斜与基坑开挖关系定期监测监测数据图表、曲线分析、预测险情预报地面建筑物、管线加固加密监测正常开挖检测对象达到稳定标准停止监测监测成果报监理工程师确定开挖参数监测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基坑开挖图11-2-4车站施工监测工艺流程图2、测点布置原则(1)按监测方案在现场布设测点,当实际地形不允许时,可在靠近设计测点位置测点,以能达到监测目地为原则。(2)为验证设计参数而设的测点布置在设计最不利位置和断面,为指导施工而设的测点布置在相同工况下最先施工部位,其目的是为了及时反馈信息,以修改设计和指导施工。(3)地表变形测点的位置既要考虑反映对象的变形特征,又要便于采用仪器进行观测,还要有利于测点的保护。(4)深埋测点(结构变形测点等)不能影响和妨碍结构的正常受力,不能削弱结构的刚度和强度。(5)各类监测测点的布置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机结合,力求同一监测部位能同时反映不同的物理变化量,以便找出其内在的联系和变化规律。(6)测点的埋设应提前一定的时间,并及早进行初始状态的量测。(7)测点在施工过程中一旦破坏,尽快在原来位置或尽量靠近原来位置补设测点,以保证该测点观测数据的连续性。3、量测手段及方法1)基坑周围地层水平位移(1)监测方法:主要监测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情况。监测方法是在地表埋设测点,分别用高精度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水平位移和下沉的量测。根据量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判断基坑开挖对地表变形的影响。(2)测点布置原则:测点布置在地面上,距基坑边0.2H、0.5H、1.5H位置,相邻两组测点间距20m。测点布置见图11-2-5、图11-2-6。(3)量测频率:见表11-2-1。(4)量测精度:±1mm。(5)相应对策:当地表沉降速度过大,加快监测频率,必要时,停工检查原因,采用加强支撑和加固地层的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图11-2-5边坡土体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点布置示意图图11-2-6地表沉降监测点布置示意图2)围护结构周边土体侧向变形(1)监测方法:主要监测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周边土体变形情况。监测方法是在围护结构设水平观测孔和土体水平位移测斜孔,分别用测斜仪和水平尺进行土体水平位移的量测。根据量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判断基坑开挖对围护结构周边土体变形的影响。(2)测点布置原则:在地面上布置水平观测孔,沿基坑边布置(同一孔竖向间距0.5m),沿车站纵向20~30m一个。(3)量测频率:围护结构施工及基坑开挖期间每天一次,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每两天一次。(4)量测精度:±1mm。(5)相应对策:当围护结构周边土体侧向变形过大,应加快监测频率,必要时,停工检查原因,采用加强支撑或加固地层等措施保证施工安全。3)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1)监测方法:将与测斜仪配套的测斜管预先安装在围护结构的钢筋笼上,随钢筋笼浇筑在砼中。测量自孔底开始,自下而上沿导槽全长每隔一定距离测取读数,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围护桩的稳定性。见图11-2-7。图11-2-7围护结构水平变形量测示意图在围护结构内侧设收敛测点,将收敛量测结果与测斜结果对照分析。围护结构垂直位移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量,在桩顶预埋钢桩测桩顶垂直位移。(2)测点布置原则:水平位移在围护结构顶部沿车站轴向每20m设置测点;沉降测点在围护结构上每隔30m选一点。(3)量测频率:见表11-2-1。(4)量测精度:±1mm。(5)相应措施:当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及沉降超过预警值时,调整钢支撑参数,或同时采用地层加固措施,确保围护结构稳定。4)地下水位变化监测(1)监测方法:水位标高采用水位仪观测;水量采用水表进行监测;同时进行水质及水温监测;孔隙水压采用孔隙水压计观测。(2)测点布置原则:沿车站纵向每20m左右设一水位观测孔。(3)量测频率:见表11-2-1。(4)量测精度:±5mm。(5)相应措施:根据地下水位、水压变化情况,确定基坑开挖是否采取排水或送水措施,保证周围建筑物不因地下水位变化过大而引起下沉、倾斜。5)钢支撑轴力监测(1)监测方法:基坑开挖设置了3道钢支撑,由于广东地区夏季和冬季温差较大,温度的变化对钢支撑的受力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轴力计进行量测。(2)测点布置原则:测点布置在钢支撑的中部,按钢支撑的30%设置。(3)量测频率:见表11-2-1。(4)量测精度:≤1/100(F.S)。(5)相应对策:根据量测结果分析钢支撑的受力情况,确定是否调整钢支撑的参数。6)围护结构两侧土压力(1)监测方法:采用埋设土压力盒的办法进行测定,安置土压力盒时将其镶嵌在挡水构筑物内,使其应力膜与构筑物表面齐平,并保证压力盒后有良好的刚性支撑,以保证测量的可靠性。(2)测点布置原则:沿车站纵向20~30m一个,每侧布置两个,同一孔竖向间距2~3m。(3)量测频率:见表11-2-1。(4)量测精度:±1kpa。(5)相应措施:根据观测数据,发现土压力数据异常,或变化速率增快时,及时找出原因,同时缩短观测的周期,采取相应的措施。7)围护墙的钢筋应力监测(1)监测方法:在围护墙结构的受力主筋上,布设钢筋应力计,在使用前对钢筋进行受力状态的标定。钢筋计焊接在被测主筋上,并使其处于不受力状态,将应力计上的导线捆扎在临近的钢筋上,引到测试匣中。(2)测点布置原则:计算的最大弯矩所在位置和反弯点位置,各土层的分界面、结构变截面或配筋率改变截面位置,结构内支撑所在位置。(3)量测频率:见表11-2-1。(4)量测精度:±1kpa。(5)相应措施:根据观测数据,确定支护结构的受力状况,并采用加设支撑等办法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状况。8)地下管线变形监测(1)监测方法:车站施工范围内及周围地下管线较多,针对每一根管线,提出初步的保护措施,管线分布及保护方案详见管线布置示意图。本次监测主要是针对基坑周边的管线及受保护的管线,监测管线的水平位移和沉降。(2)测点布置原则:在悬吊保护的管线上及地下管线所在处覆土正上方挖孔布置测点。(3)量测频率:见表11-2-1。(4)量测精度:±1mm。(5)相应措施:当地下管线的位移超过警界值时,立即会同有关部门对管线采取加固措施。9)周围建筑物变形监测(1)监测方法:主要监测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水平位移。用精密水准仪和经纬仪进行量测。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情况。(2)测点布置原则:车站附近建筑物墙角、柱子、门边、地面等处每隔15米左右布设。(3)量测频率:见表11-2-1。(4)量测精度:±0.2mm(5)相应措施:当建筑物的变形超过允许值时,加快监测频率,及时采取加强开挖部的支撑或加固地层等措施,必要时,对既有建筑物的基础采取加固措施。2.4盾构区间施工监测1、盾构区间施工监测的工艺流程隧道与地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监测成果是确定盾构机掘进参数的重要依据,为保证盾构机正常掘进和地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信息化施工是重要手段,盾构区间施工监测的工艺流程如图11-2-8所示。2、测点布置图11-2-8盾构隧道监测工艺流程图1)施工监测测点布置见施工监测测点布置图11-2-9,主断面监测点布置示意图见图11-2-10,洞内常规监测点布置图见图11-2-11,纵断面监测点布置图见图11-2-12。2)地面沉降(隆陷)监测:根据隧道通过的围岩条件和周围建筑物情况布置测点,一般地段30m设一断面,过既有建筑物时加密每10m一个断面。地面沉降观测点的观测周期:图11-2-9盾构区间地面测点布置断面图图11-2-10主断面监测点布置示意图(单位:mm)图11-2-11洞内常规监测点布置图图11-2-12纵断面监测点布置图盾构机机头前10m和后20m范围每天早晚各观测一次,并随施工进度递进。每次观测点应与上一次观测点部分重合,以做比较,掘进前后50m范围内两天观测一次,范围之外的检测点每周观测一次,直至稳定。当沉降或隆起超过规定限差(-30/+10mm)或变化异常时,应加大监测频率和检测范围。并将信息及时传递给有关部门。a、监测方法: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b、监测要点:监测时严格按照GB12987-91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执行,沉降点复测周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测量规范》执行。c、数据处理:地表沉降监测随施工进度进行,并将各沉降点沉降值存入计算机监测管理管理系统汇总成沉降变化曲线、沉降速度变化曲线统一管理,绘制报表。3)地面建筑物沉降、倾斜和水平位移:根据沿线地面建筑物的详细调查资料、建筑物与隧道的相对位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及基础类型、围岩条件、施工方法等,对沿线地面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变形情况做较为精确的预测,并将预测过程、方法和结果提交监理工程师备案。每幢建筑物上面至少每个角设置一个观测点或沿外墙布设(沉降点的数量不少于4点,规模较大的建筑物根据需要增加测点数量),建筑沉降缝的两侧,以测量其位移、倾斜等。地面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观测周期:根据建筑物情况及重要程度,对盾构机开挖面前10m和后20m范围内的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每天早晚各一次,以后每周一次后期观测,直至沉降稳定。当沉降或者隆起值超过规定限差(-30mm/+10mm)以及相临点沉降过规定限差0.002L时,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并加大监测频率。降差超对于重要建筑物将采取自动记录仪和报警装置。a、监测方法:用精密水准仪测量。b、监测要点:监测时严格按照GB12987-91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执行,沉降点复测周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测量规范》执行。c、数据处理:建筑物沉降监测随施工进度进行,并将各沉降点沉降值存入计算机监测管理管理系统汇总成沉降变化曲线、沉降速度变化曲线统一管理,绘制报表。4)管线监测点根据地下管线的详细资料,对变形区内重要管线,在隧道影响范围内的地下管线沿长度方向每5米布设一个监测点,以测量盾构掘进期间地下管线的变形量。地下管线沉降观测点的观测周期:对盾构机机头前10米和后20米范围内地下管线进行沉降观测,每天早晚各观测一次,以后每周观测一次,直至稳定。当沉降或隆起超过规定限差(-30/+10mm)或变化异常时,应加大监测频率和检测范围。并将信息及时传递给有关部门。a、监测方法:用精密水准仪测量。b、监测要点:管线保护按照业主、管理单位的要求及国家相关规范执行。c、数据处理:根据施工进度进行,将各沉降点沉降值存入计算机监测管理系统绘成管线变形曲线图统一管理,绘制报表。5)隧道隆陷:每5m设一断面;周边净空收敛位移测量:每10~20m设一断面。a、监测方法:用收敛仪测量。b、测量精度:±1mm。c、数据处理:监测值存入计算机监测管理系统统汇总成位移变化曲线、位移速度变化曲线统一管理。6)地面建筑物及管片裂缝:建筑物基础表面、墙上,管片内表面。a、监测方法:观察、目测。b、监测要点:发现裂缝后立即用裂缝观测器实测裂缝宽度并统一编号,用黑色墨汁写在裂缝旁。c、数据处理:将裂缝编号后宽度值存入计算机监测管理系统统一管理7)土层压应力:每一代表性地段设一横断面布置压力计和传感器;衬砌环内力及变形:每50m设一断面布置压力计和传感器。a、监测方法:在被测位置埋设压力计、传感器。b、监测要点:压力计焊接在被测位置上(衬砌环在主筋上),处于不受力状态,应力计电路电阻值和绝缘情况应良好,并做好引出线和测试匣的保护措施。c、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存入计算机监测管理系统统一管理。8)土体水平位移及分层沉降:每30米一个断面布置水准仪、磁环分层沉降仪、测斜仪进行测量。土体水平位移监测a、监测方法:用测斜仪测量。根据本工程需要及实际情况,在测斜管中取1m为每量测段长度。量测时假定测斜管底端位移为零,由下而上逐段量测各段水平偏差,直至管顶标高为止。量测时将测斜仪沿平行线路方向的管内导槽滑入管底,开始读数。徐徐提升逐段读数,直至管顶标高。提出测斜仪,平转180度重复以上步骤。两次量测的数值平均值即为平行于隧道中线方向的土体位移变化值。同样的方法沿垂直于隧道线路方向的管内导槽量测即可量测出相应的位移变化值。b、数据处理:将各监测值存入计算机监测管理系统绘成土体水平位移变形曲线图统一管理。土体分层沉降监测a、测点方法:在典型断面上与土体水平位移量测共用测斜管测量。在预钻孔成孔后放入PVC测斜管,调整后沿测斜管与孔壁之间下放瓷环,每放入一环回填约2米的细砂直至管顶。量测时,采用搁置在地表的电感探测装置将探测头由上向下缓慢伸入PVC管中。当接收仪上的指针偏转最大时即为磁环位置。由探测头上所带的钢尺读数测出其所在深度。量测过程中注意接收仪的指针偏转最大位置通过探测头的上下缓慢移动确定。b、数据处理:将各监测值存入计算机监测管理系统绘成土体分层沉降曲线图统一管理。9)孔隙水压力:在典型断面布置。a、监测方法:在典型断面上钻一与隧道底同等深度的孔,在孔底铺一层干净的细砂,将空隙水压力探头放入,并在探头周围填砂将探头覆盖为准,在细砂面上回填膨胀性粘土,以起到隔离空隙水的作用。再在其上用同一方法埋设一探头。整个孔中埋设2-3个探头并将传输线引出孔外地表,埋在浅层沟槽中妥善保管。每条引出传输线上贴标签注明探头编号和埋设深度。b、数据处理:孔隙水压力监测紧随施工进行,压力值存入计算机监测管理系统绘成孔隙水压力曲线图统一管理。2.5施工监测的要求1、建立监测专业组负责及时收集、整理各项监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对比。2、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根据施工监测的要求制定监测计划,并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这份报告的内容包括施测程序、方法、使用仪器、监测精度、监测点布置、监测的频率和周期、监测人员的情况和安排,监测质量保证措施等。3、采购元器件及有关监测元件和仪器的标定根据监测计划,在施工前,备齐所有的监测元件和仪器。并根据规范进行有关标定工作。4、确定预警值根据施工具体情况,会同设计院、监理及有关专家设定变形值、内力值及变化速率警戒值,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主管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并将情况通报给业主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控制措施。5、处理好施工和监测的关系妥善协调好施工和监测的关系,将观测设备的埋设计划列入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及时提供工作面,创造条件保证监测埋设工作的正常进行。在施工过程中教育全体施工人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一切观测设备、观测测点和电缆受到机械和人为的破坏,如有损坏,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详细作出记录备查。表11-2-5监测安全判别标准量测项目安全或危险的判别标准安全性判别判别标准危险注意安全侧压(水、土压)设计时用应用的侧压力F1=设计用侧压力/实测侧压力(或预测值)F1<0.80.8≤F1≤1.2F1>1.2桩体变位墙体变位与开挖深度之比F2=实测(或预测)变位/开挖深度F2>1.2%F2>0.7%0.4%≤F2≤1.2%0.2%≤F2≤0.7%F2<0.4%F2<0.2%桩体应力钢筋拉应力F3=钢筋抗拉强度/实测(或预测)拉应力F3<0.80.8≤F3≤1.0F3>1.0墙体弯矩F4=桩体容许弯矩/实测(或预测)弯矩F4<0.80.8≤F4≤1.0F4>1.0支撑轴力容许轴力F5=容许轴力/实测(或预测)轴力F5<0.80.8≤F5≤1.0F5>1.0注:F2有两种判别标准,上行适用于基坑近旁无建筑物或地下管线,下行适用于基坑近旁有建筑物或地下管线;F6、F7有三种判别标准,上、中行的适用情况同F2的上、下行,而下行适用于对变形有特别严格要求的情况,一般对于中、下行都需要进行地基加固;支撑容许轴力为其在允许偏心下,极限轴力除以等于或大于1.4的安全系数。6、三角网点和测点的保护保护和保存好本合同范围内全部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