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非师范类课程专项方案_第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非师范类课程专项方案_第2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非师范类课程专项方案_第3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非师范类课程专项方案_第4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非师范类课程专项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非师范类)课程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含有汉语言文学和外国文学基础知识及理论素养,富有创新精神,能从事本专业研究和教学新型学者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多种企机关中和语言文字工作相关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学生含有良好文化素质,对文史哲知识有全方面了解,对专业知识有深刻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含有较强文字表示能力。二、培养规格=1\*GB1⒈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含有坚定社会主义政治观念。=2\*GB1⒉含有牢靠专业思想,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并对人文科学有较完整认识。有良好专业造诣和人文素养。=3\*GB1⒊含有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掌握英语,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达成国家要求等级标准。含有现代信息观念,含有语言文字信息处理能力。=4\*GB1⒋含有健康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能负担社会给予重担。三、计划学制、最低毕业学分、授予学位计划学制:本专业实施学分制,学制通常为4年,许可提前或推迟毕业,具体按学校相关学分制管理条例实施。激励学生攻读双专业、双学位和辅修专业。最低学分:165学分。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四、课程修读要求=1\*GB1⒈全校公共必修课为全体学生必修课程,计40学分,其中体育、军事理论和计算机基础(第一阶段)试行经过性考试,二年级可选修外系辅修课。=2\*GB1⒉学生必需从学校提供公共选修课程中按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术类分别选修4、2、4个学分,共修读10学分。就业指导课以讲座形式进行,开设4——6个讲座,计1个公选课学分。人文科学导引为学科导论课程,立即介绍学科研究前沿信息,以讲座形式分散安排在各个学期。=3\*GB1⒊学科基础课为必修课程,共设置6门计16学分。前2门为学科专业基础课,后4门课为学科大类基础课。=4\*GB1⒋专业必修课程共设9门,计36学分,其中带☆号课程为综合课程。=5\*GB1⒌本专业专业英语课程并入外国文学和美学课程,以*标示,不再单独设置专业英语课程。6.专业选修课程分为限选课和任选课,学生需根据以下要求最少修读48学分:=1\*GB3①限选课修读30学分,分为语言、文学史(古代和现现代)、文艺理论三大模块。=2\*GB3②任选课修读不低于18学分,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升课程。7.实践步骤和毕业论文为全体学生必修课程:①专业实践为8学分,到新闻出版、文化管理、政府机关等部门实践文字和文学利用方面工作。②毕业论文为6学分,许可并激励学生自定选题,毕业论文实施答辩制度。8.依据专业要求,学生必需完成专业技能课外训练,具体安排是:十二个月级三笔字及课外作文(30篇,每学期15篇);二年级上学期课外书评(2篇),下学期小论文(1篇);三年级一般话考级。课外训练不计学分。9.在部分课程中试行“名著导读”,指导学生精读学术名著,开阔学术视野。另设创新实践和听学术讲座4学分,不给课时,分散安排在2——8学期进行。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依据相关条例组织认定。10.本专业设有“老师教育”模块,作为附加学分供学生选修,不计入毕业总学分要求。“老师教育”课程系列(含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总学分29学分。修读“老师教育”模块课程学生毕业后既能够按非师范专业就业,也能够按师范专业就业。五、课程结构百分比表课程类别课时数占总课时百分比学分数占总学分百分比全校公共课公共必修课92835.7%4024.2%公共选修课1706.5%116.7%学科基础课27210.5%169.7%专业必修课50819.6%3621.7%专业选修课72027.7%4829.2%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14周148.5%总计2598100%165100%六、课程方案表

汉语言文学专业(非师范)课程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数课时数学期、周时数、周课时备注累计理论课时实践课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16周18周18周18周18周18周12周12周全校公共课必修课4400001大学英语16352352555520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论5.512672544-3春秋0100001马克思主义哲学2.55436182-12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363622601021思想品德修养13618181-12100058法律基础136362360大学体育41442春秋6100001计算机基础614472722-2春秋8607067军事理论22w2w小计40928自然科学类2342春秋艺术类4682春秋社会科学类4682春秋就业指导课14-6个讲座小计11170学科基础课4100045文学概论4602214100067古代汉语4923215100036史学概论2302510中国古代史23026601008自然科学概论23020400001逻辑学2302小计16272专业必修课4100030中国现代文学350314100022中国现代文学350314100007☆中国古代文学914433314100019中国近代文学23034100071现代汉语4602214103035基础写作460221410☆语言学概论330313101004学科导论1讲座14404050外国文学(含专业外语)*88432小计37508专业选修课(限选课)语言文字学模块4100087现代汉语语法学23024100062古汉语语法学及语法学史23024101051近代汉语研究23024100057音韵学及语音史23024100063古文字学230224101017汉字学(含书法)23024100072现代汉语词汇学23034106052修辞学230224106023训诂学230228607072现代语音学23024100052汉语方言导论2302410应用语言学2303小计24720文艺理论模块4101002美学概论*230224100048文学批评学23024600024文艺心理学2302208马克思主义文论23024404058西方文论230324100012中国古代文论23024101083比较文学230224102042文化人类学23024101016西方美学个案研究23028607066中国美学史2302小计20300现现代文学模块4100016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导读23024101023港澳文学研究23028607068中国现现代散文研究23028607069中国现现代诗歌研究23028607070中国现现代小说研究23028607071中国现现代影视研究23034104066新时期文学精神研究2303小计14210古代文学模4101032先秦两汉散文研究23028607073先唐诗歌研究23024100092唐诗宋词研究230224100097唐宋散文研究23028607074中国古代小说研究23022古代文学模块8607075中国古代戏曲研究23024100021中国近代诗歌研究23034100018中国近代散文研究23034100017中国近代戏曲研究2303小计18270老师教育模块3105056老师口语2304107045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23024107037语文学习心理研究23024107030语文多媒体教学设计23024107032语文教学艺术研究23024107033语文教育科学导引23023100102教育原理11823800001心理学35433304049现代教育技术23623100054教学理论和教学工作11822603003德育理论和班主任工作11823100138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1823105019教育实习(选)88w小计29342专业选修课(任选课)综合性研究模块4106032演讲学23022105104社会语言学23024103019应用写作230224100052汉语方言导论23036602148现代汉语话语语言学23024100038中国语言学史23022102032外国语言学史23026602148现代汉语话语语言学23024104001《说文》学23025607003少数民族语言研究23024100098古典文件学23028600056汉字工具书使用23028607077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学23025600003中国文化概论23024100085诗词格律23028607078中国学术史23038607079钱钟书研究23033800021社会心理学23028607080精神分析和文学23034106027北宋儒学和文学23035100012中国戏曲史230234105085近代诗歌名家研究23024104002中国古典喜剧研究23024104015《文心雕龙》研究23024104010《周易》研究230234104051近代词研究23028607081中国诗歌美学23024104046桐城文派研究23024102044文化学通论23028607082诗词鉴赏概论23028607083港澳台社会研究23036900003新时期先锋小说研究23032小计64960实践及毕业论文8607084毕业实践82w6w3108005毕业论文66w3小计1414w七、汉语言文学专业(非师范)双专业、双学位、辅修专说明1、学分要求:辅修专业:须修读本专业方案表备注栏中代号为1全部课程,共9门,计31学分,其中古代文学只修前2学期,计6学分。双专业:除修完辅修专业要求课程外,还须修读本专业课程方案备注栏中代号为210门课程,计20学分。要取得本专业毕业证书共须修得51学分。双学位:在双专业课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