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TD-SCDMA)网络工程室内分布系统建建设指-导原则1_第1页
3G(TD-SCDMA)网络工程室内分布系统建建设指-导原则1_第2页
3G(TD-SCDMA)网络工程室内分布系统建建设指-导原则1_第3页
3G(TD-SCDMA)网络工程室内分布系统建建设指-导原则1_第4页
3G(TD-SCDMA)网络工程室内分布系统建建设指-导原则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G(TD-SCDMA)网络工程室内分布系统建建设指-导原则[1]PAGEPAGE23G(TD-SCDMA)网络工程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原则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09年7月目录一、前言 1二、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总体原则 1三、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技术指标要求 2四、信源建设指导原则 3(一)信源选取原则 3(二)功率配置原则 4(三)RRU配置原则 4(四)RRU供电原则: 5(五)频率配置原则 6(六)时隙配置原则 7(七)容量规划原则 7(八)小区规划原则 8(九)HSDPA配置原则 9(十)HSDPA空分复用配置原则 9(十一)HSUPA配置原则 9五、分布系统建设指导原则 10(一)分布系统建设基本要求 10(二)天线口功率要求 10(三)最小耦合损耗(MCL)要求 11(四)无源器件建设及改造原则 111.馈线使用原则 112.天线建设及改造原则 123.功分器、耦合器 134.合路器配置 135.合路方案 13(五)有源器件建设及改造原则 15(六)切换区域规划原则 15六、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施工安装要求 16(一)总体要求 16(二)有源设备安装要求 16(三)GPS安装要求 17(四)天线安装要求 17(五)线缆布放安装要求 18(六)无源器件安装要求 18PAGE3

前言为指导各省公司开展3G(TD-SCDMA)网络工程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工作,特制定本指导原则,请各省公司在TD网络三期及后续工程的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中严格遵照本指导原则的技术指标、建设及配置原则执行,对于TD一期、二期已建设的室内分布系统,请参照执行。本指导原则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计划部负责解释。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总体原则TD-SCDMA室内分布建设应面向数据卡、上网本、家庭信息机及上网手机客户等重点目标市场,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要求有数据业务需求的室内分布系统100%建设TD-SCDMA系统。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考虑GSM900、DCS1800、TD-SCDMA和WLAN共用的需求。建设室内分布系统的物业点应能保证优质的室内覆盖,同时要控制好室内信号,避免对室外构成强干扰。TD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保证扩容的便利性,尽量做到在不改变分布系统架构的情况下,通过空分复用、增加载波及小区分裂等方式快速扩容,满足业务需求。TD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充分考虑A、B频段使用。在频率资源足够的情况下室内外尽量采用异频组网方式,在频率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也应保证与室外有切换关系的室内小区的主载频与室外主载频保持异频。分布系统建设应考虑多系统间的干扰,尤其关注室内PHS天线和TD-SCDMA天线的隔离,保证其他系统不会对室内TD-SCDMA信号源产生干扰。TD室内分布系统应按照“多天线、小功率”的原则进行建设,电磁辐射必须满足国家和通信行业相关标准。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技术指标要求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按照以下技术指标要求进行建设:室内分布无线覆盖边缘信号要求:1.普通建筑物:PCCPCHRSCP>=-80dBmC/I>=0dB。2.地下室、电梯等封闭场景:PCCPCHRSCP>=-85dBmC/I>=-3dB。室内信号的外泄要求:在室外10米处应满足PCCPCHRSCP≤-95dBm或室内分布外泄的PCCPCHRSCP比室外宏站最强PCCPCHRSCP低10dB。块差错率目标值(BLERTarget):话音1%,CS64k0.1~1%,PS数据5~10%。信源建设指导原则信源选取原则室内覆盖系统在选择信号源时,主要应根据物业点区域的话务需求、资源情况、无线环境情况和所选室内覆盖系统类型确定。目前TD-SCDMA系统主要设备类型为基带拉远型(BBU+RRU)基站,基带拉远型设备(BBU+RRU)能适合各类使用场景,相对于传统的信源具有组网灵活、可分散分布功率资源、易于组成超级小区等优点,非常适合作为各场景下室内覆盖系统的信源,TD室内分布信源原则上采用基带拉远型(BBU+RRU)设备。功率配置原则 TD-SCDMA室内分布选用BBU+RRU作为信源,应使用PCCPCH信道功率进行分布系统功率预算,为保证公共信道和上下行各业务平衡,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时按照PCCPCH信道功率(双码道)为32dBm取定,对部分覆盖面积较小的场景可降低功率设计。RRU配置原则RRU使用原则:单通道RRU具有功率大、安装灵活、便于A频段引入的优点,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中建议优选单通道RRU。对于部分通道数需求较多且多通道RRU功率能够满足覆盖要求的分布系统,也可选用多通道RRU。RRU分区规划原则:对于使用多个RRU覆盖的物业点需进行RRU的覆盖分区规划,规划时应使得各个RRU分区间的隔离度尽可能高(建议隔离度应大于12dB),以利于提高空分复用性能及后期扩容,降低改造工作量。RRU级联原则:考虑网络安全性和性能指标,通常情况下室内分布系统RRU级联级数建议为3级以内,最多不超过5级。多频段RRU引入原则:TD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考虑后续引入A频段的便利性,在分布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并预留A频段RRU及合路器安装位置。在分布系统建设时可直接选用多芯光缆,以减少引入A/C频段RRU的施工量。RRU供电原则:RRU设备尽量采用信号源处的电源为其供电。当RRU距BBU的线缆长度≤100m时,用标配的供电电缆从信号源处的-48V直流电源为其供电。当RRU距BBU的线缆长度>100m且≤300m时,可根据现场条件,结合设备装机位置、线缆敷设难易程度、RRU数量等情况,综合考虑RRU供电方式:(1)使用信号源处的-48V直流电源为RRU供电,标配的供电电缆不能满足电压降的要求时,可加粗供电电缆线径;(2)线缆数量较多或敷设路由困难时,单独采用-48V直流电源为RRU供电,配置小开关电源及蓄电池组;(3)若电源设备安装位置受限时,可采用从信源处引交流220V电源为RRU供电,但需注意要求该交流电源为-48V直流电源加逆变器,且逆变器为N+1工作方式;当RRU距BBU的线缆长度>300m时,宜单独采用-48V直流电源为其供电,为RRU配置小开关电源及蓄电池组;若电源设备安装位置受限时,可采用从信源处引交流220V电源为RRU供电,但需注意要求该交流电源为-48V直流电源加逆变器,且逆变器为N+1工作方式。频率配置原则中国移动TD-SCDMA使用1880-1900MHz(A频段)和2010-2025MHz(B频段),总计35MHz频率,室内分布频率配置原则为:室内覆盖与室外覆盖尽量采用异频组网方式。在频率紧张的情况下,应保证与室外有切换关系的室内小区的主载频与室外小区主载频保持异频。室内分布主要使用2010~2015MHz(B频段5MHz),对容量需求较大的站点可扩展使用1880-1890MHz(A频段10MHz)。时隙配置原则建议采用2:4(上行:下行)时隙配置,以便充分发挥TD网络在非对称时隙配置情况下可增强下行承载业务能力的优势。容量规划原则在TD建设初期,室内分布单小区载频配置以O3为主,数据业务需求较高的站点可引入A频段,载频配置达到O6(A频段3载波,B频段3载波)。对于机场、大型会展中心、大型体育场馆、大型写字楼及生活小区可结合用户预测及分布情况,采用多个小区建设,每个小区载频配置参照上述原则。在分布系统设计时,应保证扩容的便利性,当配置容量紧张时,尽量做到在不改变分布系统架构的情况下,通过空分复用、增加载波及小区分裂等方式快速扩容,满足业务需求;(1)原则上应采用多个单通道RRU进行物业点覆盖,以利于使用空分复用功能;对于业务需求较小的物业点,可以采用单个单通道RRU进行覆盖。(2)针对业务需求特别高的站点,在满足覆盖需求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RRU的数量来满足今后业务扩容需求。小区规划原则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小区规划要充分考虑室内具体环境。规划时重点考虑小区之间的隔离。可以借助建筑物的楼板、墙体等自然屏障产生的穿透损耗形成小区间的隔离。空旷或封闭性较差的室内环境(如:同一楼层由多个小区覆盖的商场、超市,上下分区的楼宇中电梯及电梯厅,或挑空大堂、体育场馆等开放性室内环境),必须严格控制不同小区之间的覆盖区域,并通过不同小区之间采用异频组网等手段,保证分布系统达到性能指标要求。小区数量应均衡覆盖和容量,并结合不同厂家的产品性能及RRU数量综合确定,从而避免后期容量增加对现网室内分布系统做大的调整。HSDPA配置原则初期建议3载频配置小区开启2个载频的HSDPA功能、6载频配置小区开启4个载频的HSDPA功能。后期根据HSDPA实际业务使用情况进行优化、调整、扩容。HSDPA空分复用配置原则选择具有多个通道、且通道间隔离水平较好的室内分布系统开启HSDPA空分复用功能,实现室内HSDPA小区数据业务流量吞吐能力的有效提高。HSUPA配置原则初期主要考虑在中心商务区、高档宾馆、写字楼等上行业务需求较高的区域引入HSUPA,引入HSUPA的室内分布站点每小区开启1个载频的HSUPA功能。后期根据HSUPA实际业务使用情况逐步加大引入比例。分布系统建设指导原则分布系统建设基本要求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选择采用新建或改造的方式建设TD-SCDMA分布系统。对于新建的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应以TD-SCDMA为主导进行规划建设,同时解决GSM覆盖。对于改造的分布系统,采用TD-SCDMA信源和GSM信源信号合路方式共用分布系统,TD-SCDMA系统主要采用新建主干路由方式,该方式对GSM影响较小,且调整灵活,可以方便采用TD-SCDMA系统的多通道覆盖方式。在改造时应更换不满足TD-SCDMA要求的合路器、功分器、耦合器以及天线,并根据功率预算适当增加天线数量,合理分布天线,实现TD/2G的良好覆盖。天线口功率要求天线口PCCPCH信道(双码道)功率一般建议不超过10dBm。对于体育场馆、空旷展览中心、会场等特殊场景,天线口功率还可适当酌情提高,但应满足国家对于电磁辐射防护的规定。最小耦合损耗(MCL)要求最小耦合损耗(minimumcouplingloss,MCL)指基站和终端的发射部分与接收部分之间最小的耦合损耗,MCL过小会导致系统上行噪声的上升,从而影响网络性能。通过理论计算分析,TD基站和终端间的最小耦合损耗应大于57.5dB。TD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应考虑MCL的影响,通过合理的方案设计,保证分布系统路径损耗和天线至最近终端间的空间损耗之和大于允许的最小耦合损耗值。无源器件建设及改造原则馈线使用原则在原分布系统功率分配不够且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按照如下原则进行馈线改造:原有GSM分布系统平层馈线中长度超过5m的8D/10D馈线均需更换为1/2馈线;主干馈线中不使用8D/10D馈线。原有GSM分布系统平层馈线中长度超过50m的1/2馈线均需更换为7/8馈线;主干馈线中长度超过30m的1/2馈线均需更换为7/8馈线。天线建设及改造原则与2G室内分布系统相比,TD-SCDMA系统频率高、空间损耗大、绕射能力差,建议采用“小功率,多天线”方式进行建设,在TD-SCDMA建设及改造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覆盖效果进行天线规划,适当考虑增加天线密度,实现TD-SCDMA业务的良好覆盖。天线工作频率范围要求为800~2500MHz。单天线覆盖半径参考建议为:在半开放环境,单天线情况下,如商场、超市、停车场、机场等,覆盖半径取10~16米;在较封闭环境,单天线的情况下,如宾馆、居民楼、娱乐场所等,覆盖半径取6~10米。不同分布系统天线间距:为避免两个系统间的干扰,建议TD-SCDMA分布系统天线和PHS分布系统天线间距大于1.5米,在部分施工条件限制的环境中,也应要求两个系统的天线间距大于1米在具备施工条件的物业点,可采用定向天线由临窗区域向内部覆盖的方式,有效抵抗室外宏站穿透到室内的强信号,使得室内用户稳定驻留在室内小区,获得良好的覆盖和容量服务,同时也减少室内小区信号泄漏到室外的场强。功分器、耦合器根据工作频率范围、驻波比、损耗需求选取合适的功分器、耦合器,要求工作频率范围为800~2500MHz。合路器配置对于现阶段新建或改造室内分布系统,原则上要求配置同时支持A、B频段的合路器。对于现阶段暂不引入A频段的室内分布系统站点,可暂不对前期已完成改造可支持B频段的合路器更换为同时支持A、B频段的合路器,待支持C频段合路器成熟后,在后续工程中根据业务需求逐步更换。合路方案合路器的TD端口应能支持A(1880~1920MHz)、B(2010~2025MHz)频段。(1)对于现阶段只有B频段的室内分布站点,选择单个TD端口同时支持A、B频段的合路器,将B频段RRU输出的TD信号直接馈入合路器的TD端口。(2)对于现阶段有A、B频段的室内分布站点且设备厂家提供合路方式的站点(设备厂家提供同时支持A、B频段的RRU或提供内置合路器的A频段RRU),选择单个TD端口同时支持A、B频段的合路器,将已合路的A、B频段TD信号直接馈入合路器的TD端口。(3)对于现阶段有A、B频段的室内分布站点且设备厂家不提供合路方式的站点(设备厂家只提供单独的A频段RRU和B频段RRU),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具有两个TD端口(分别支持A频段和B频段)的合路器,将A频段RRU和B频段RRU输出的TD信号分别馈入合路器的两个TD端口,再与GSM进行合路;或者选择具有A频段、B频段和GSM端口的合路器,将A、B频段RRU的TD信号和GSM信号一起进行合路。对于有WLAN覆盖需求的站点,考虑到WLAN的AP设备功率较小,可根据WLAN具体覆盖要求采用末端合路的方案。有源器件建设及改造原则干线放大器引入会导致上行覆盖性能恶化,同时也会减少TD的通道数量从而影响空分复用使用的效果,在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中原则上不采用干放。切换区域规划原则室内分布系统小区切换区域的规划建议遵循以下原则:切换区域应综合考虑切换时间要求及小区间干扰水平等因素设定。室内分布系统小区与室外宏基站的切换区域规划在建筑物的入口处。电梯的小区划分:建议将电梯与低层划分为同一小区,电梯厅尽量使用与电梯同小区信号覆盖,确保电梯与平层之间的切换在电梯厅内发生。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施工安装要求总体要求室内分布设计应针对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