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1页
山西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2页
山西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3页
山西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4页
山西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研(A)七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上。3.答卷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如图是西晋至隋的朝代变迁图。这反映出()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C.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D.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2.李世民知人善任,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以上体现出唐太宗的治国特点是()A.用人唯贤 B.虚心纳谏 C.减省刑罚 D.爱惜民力3.7世纪中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自幼熟读诗书,是个有才识的女子。她出嫁吐蕃,带去许多书籍和谷物、蔬菜种子,还带去大批手工业工匠。她还交给吐蕃人使用内地的历法,还将饮茶的习俗带到吐蕃。这些史实推动了()A.吐蕃经济社会的发展 B.南北经济交流C.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 D.中外文化交流4.《唐律疏议》规定,官员不得无故刁难外国商旅进入关、津,“无故留难者,一日主司答四十,一日加一等,罪止杖一百”。这体现了唐朝()A.开明的民族政策 B.积极的对外态度 C.昂扬的精神风貌 D.繁荣的盛世景象5.“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两首诗歌,它们反映了唐朝社会的变化是()A.先南后北统一 B.经济重心南移 C.由繁荣转衰落 D.由开明到专制6.《新唐书·兵志》记载“一些骄兵悍将因战功从军队中崛起,被授予节度使(地方军政长官),权势不断扩大,规模大的占有十多州,小的也有三四州,一些强势藩镇常与中央对抗”。材料评述的是()A.安史之乱的影响 B.黄巢起义的后果 C.五代十国的更迭 D.北宋建立的背景7.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保甲法,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十户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并进行训练。这一措施()A.增强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B.消除了农民起义的根源C.扩大了禁军的兵员数量 D.减轻了农户的赋役负担8.“禁军‘吃空饷’是政府财政管理中的一大漏洞,积成北宋难以疗治的军政顽疾,从内部侵蚀着北宋的军政机体。在物质利益诱惑下,统兵者以敛财渎货为能事,汲汲于个人私利,军法松弛、军纪败坏势所必然,严重挫伤了宋军的士气。”材料体现了北宋()A.冗官冗兵现象严重 B.税收制度不尽完善C.统治阶级腐败无能 D.统治阶级安于现状9.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A.瓦子 B.榷场 C.草市 D.市舶司10.如图中的契丹文字、西夏文字与汉字很相似,是仿照汉字创造的。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融 B.民族政权的并立C.民族战争延续 D.对外交往的频繁11.下面是北宋时期北宋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发行的货币,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周边少数民族政权()A.效仿中原文化 B.和中原文化一样 C.保持民族本色 D.采用统一文字12.右图是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雕刻铜版,铜版中间是一只正在捣药的白兔,白兔两侧刻有“认门前白兔儿为记”。(宋代女性在七夕节拜月乞巧,白兔恰是一种月宫意象,针又是乞巧用具之一)这说明当时()A.消费者只倾向于名家品牌 B.关注消费对象的群体特征C.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 D.商业的发展突破时空界限13.宋人笔记《燕翼诒谋录》说,“东京相国寺乃瓦市(指临时设立的集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这说明当时东京城()A.市坊界限已被打破 B.草市遍布城内各处C.商帮大多聚集于此 D.全国商贸颇为繁盛14.按下图所示的编制思路,其空白处内容应为()A.北宋被金军灭亡 B.阿骨打建立金国 C.宋高宗建立南宋 D.忽必烈建立元朝15.元朝时,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这反映了元朝的统一()A.推动了经济发展 B.形成了国家认同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有利于扩大疆域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16.学习历史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是七年级同学以“多元化的学习途径”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完成展板中的问题。主题:多元化的学习途径展板一【看电影·学历史】(5分)(1)一组同学搜集到下列四部影视作品。请你任选两部,简述以下人物被拍摄成影视作品的原因。简述他们的共同作用。图一电影《武则天》图二电影《成吉思汗》图三电影《岳飞》图四电影《文天祥》展板二【平面图·较区别】(5分)图五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图六宋代东京城平面图(2)二组同学展示了左边一组平面图,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概括唐、宋都城规划的不同点。简述宋代城市商贸的兴盛带给人们的好处。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7.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不同特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三年,唐军进攻突厥,东突厥汗国被击灭。在其地设羁縻府州,任命其首领为都督或刺史统率原来部众,对所辖区域有一定的自治权,此外还册封爵位。太宗对内附的少数民族百姓也予以优待。此外还在突厥与唐交界处互市,同时设立了防御边疆的军镇屯戍。——摘编自李志杰《从唐初对突厥的政策看唐太宗治理北疆的思想》(1)材料一中,唐太宗处理与突厥关系的措施有哪些。(3分)材料二:元昊称帝后,宋夏战争不断。夏军虽胜,得利不多……元昊不得已,乃利用宋廷急于求和的心理,通过辽国,压宋议和。经过讨价还价,元昊取消帝号,宋册封其为夏国主,每年以“岁币”的名义,给夏银、帛、茶。——《中国古代史》(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北宋与西夏的关系变化,分析关系变化产生的原因。(4分)材料三:元朝建立半个世纪后,蒙古人、其他外族人与汉人上层之间文化、社会关系方面的民族划分早已变得模糊。许多汉人学习蒙古语、与蒙古人结婚,而许多蒙古人和其他外族人则与汉人意气相投……这种民族间的自然同化是多民族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是一种进步。——摘编自史金波《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3)根据材料三,概括“民族划分早已变得模糊”的表现。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3分)18.制度建设自古以来都是历史性的重要课题,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这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才,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才。隋朝在结束魏晋南北朝国家分裂局面后,百废待兴,而首先是解决国家所需的用人问题,于是科举制应运而生。——摘编自刘海峰《中国科举文化》到了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扩而大之。取士之科分秀才、进士、俊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科,其他医、卜、星、相、琴、棋、书、画均可登科……唐代积极推行和发展科举制,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为庶族地主开辟了入仕的途径。——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中国文化史纲》材料二:宋朝在中央削弱和分割宰相之权,行政、军事、财政、司法分别直属于皇帝,加强皇权专制。在地方,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削弱地方长官的事权。——摘编自艾光国《略论北宋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得失》材料三:元朝行省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并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模式内。行省虽然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统摄的作用,但是在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行御史台与廉访使司所构成的地方监察网络,构成防范行省擅权坐大的特殊机制。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雄的地理条件。——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1)根据材料一,简述隋朝实行科举制的历史背景。举例说明唐朝统治者为推行和发展科举制所采取的措施。(3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3分)(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并概括其具体表现。(4分)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19.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李老师以“梦回宋元”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任务一【解读史料——展现经济发展】(4分)(1)经济发展引领时代进步。列举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简述出现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变化趋势的原因。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管理为中心的大城市,比起国内贸易的突飞猛进,对外贸易增长更为明显,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东汉后期起,由于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人口大量南迁,加上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南方进入经济开发时期。两宋时,南方经济总量超过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中国古代史》任务二【名片展示——提取历史信息】(4分)(2)提取信息是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下面场景,指出张世卿家族墓所体现的历史社会生活状况。散乐图:壁画中的乐人身穿中原汉服,脚着契丹人的筒靴。壁画中的笛子、箫、鼓等都是汉民族的传统。点茶图:壁画中的茶具均为白瓷,专家从瓷器的具体形态推测其为宋代河北定窑瓷器。墓志内容从出土的墓志内容来看,张氏家族世代“以农为本”,坚持“耕读传家”家训,其子孙入仕途径多以参加科举为主。同时,张氏家族的名字也出现契丹名,如小字小哥、金光奴等,而张世卿的孙子张伸之妻名为耶律氏,耶律氏是辽代的皇族。任务三【阐述史事——见证边疆巩固】(7分)(3)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边疆的安定对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请你从下面的史事中任选三例,以“边疆巩固”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澎湖巡检司北庭都元帅府宣政院驿站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研(A)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共30分)1.B【解析】根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三国后国家出现了短暂的统一,此后又是分裂的局面,但在这一过程中又有局部的统一,直到隋朝结束分裂,实现统一,故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B项正确;图示并没有反映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排除A项;图示并没有体现人民在历史中的创造作用,排除C项;整个朝代的变迁中,并没有通过改革实现朝代的变迁,排除D项。故选B项。2、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知人善任,不问出身’、‘皆为忠直廉洁之士’、‘亦为一代名将’”可得出唐太宗不拘一格任用人才的信息,体现了唐太宗用人唯贤、唯才是举的思想,A项正确;唐太宗虚心纳谏,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减省刑罚、爱惜民力,题干材料均没有涉及,排除CD项。故选A项。3、A【解析】根据材料,“她出嫁吐蕃,带去许多书籍和谷物、蔬菜种子,还带去大批手工业工匠。她还交给吐蕃人使用内地的历法,还将饮茶的习俗带到吐蕃”可知,这些史实推动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A项正确;吐蕃位于青藏高原,在唐朝的西部,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唐朝的物种、技术等传入吐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排除C项;唐蕃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中华民族内部的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4、B【解析】根据材料“《唐律疏议》规定,官员不得无故刁难外国商旅进入关、津”可知,唐朝法律规定严禁刁难滞留外国商旅人员,违者以刑罚论罪,可见唐朝实行积极开放的对外政策,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外政策,不是民族政策,排除A项;唐朝的社会风气是昂扬的精神风貌,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只有中外交流频繁,不能说明繁荣的盛世景象,排除D项。故选B项。5、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意思是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有上万户人家,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粮食装满了公家和私人的仓库,人民生活十分富裕;根据材料“《无家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意思是天宝以后,农村寂寞荒凉,家园里只剩下蒿草蒺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55年,唐玄宗后期,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这两首诗歌《忆昔》和《无家别》,反映了唐朝社会的变化是由繁荣转衰落,C项正确;先南后北统一,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题干信息内容体现的史实是由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排除B项;由开明到专制,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6、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由此可知材料评述的是安史之乱的影响,A项正确;黄巢起义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项;唐朝灭亡后,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北宋建立的背景,是960年,赵匡胤在担任河东节度使期间,以“伐契丹”为名义发动兵变,篡夺了王位,建立了宋朝,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7、A【解析】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保甲法,对社会基层组织进行了大力改革,加强户籍管理,维护社会治安,建立军事储备,保证兵员充足,提高军队战斗力,A项正确;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不能消除了农民起义的根源,排除B项;古代称保卫京城或宫廷的军队为禁军,与题干材料“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并进行训练”不符,排除C项;题干材料对社会基层组织进行了大力改革,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没有涉及赋税负担,排除D项。故选A项。8、C【解析】根据题干中“统兵者以敛财渎货为能事”可知统治阶级内部腐败现象严重,C项正确;题干中主要讲述了军政顽疾,与冗官冗兵无关,排除A项;题干中主要反映了统兵者对军人军饷的克扣盘剥,与税收制度无关,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体现与统治者安于现状相关的知识,且当时统治者并不安于现状,当时出现了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排除D项。故选C项。9、B【解析】根据题干“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和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这就是榷场,这有利于促进和平,加强交流,B项正确;瓦子是东京等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地方,排除A项;草市是宋代国内商业交流地之一,排除C项;市舶司是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排除D项。故选B项。10、A【解析】根据题干“契丹文字、西夏文字与汉字很相似,是仿照汉字创造的”并结合所学可知,在中国古代,北宋、辽、西夏曾出现过并立的时期。辽和西夏的统治者在同中原的密切交往中,逐渐受到先进中原文化的影响。如西夏、辽就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契丹文字。北宋是汉人建立的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封建王朝,而辽和西夏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过着游牧的生活,因此体现出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融,A项正确;题干涉及的是民族交融,并未体现政权并立情况,排除B项;题干涉及的是文字、文化,不是民族战争,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民族问题,不是对外交往,排除D项。故选A项。11、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材料中的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发行的货币都参考了北宋的圆形方孔钱的样式,由此可知,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向中原学习,效仿了中原文化,A项正确;少数民族效仿中原文化,但和中原文化不同,排除B项;材料是向中原学习,排除C项;根据材料图片可以看出文字是不统一的,排除D项。故选A项。12、B【解析】宋朝商业繁荣,为招揽生意,有的店铺开始以广告的方式宣传自己的商品,由材料“铜版中间是一只正在捣药的白兔,白兔两侧刻有‘认门前白兔儿为记’”“宋代女性在七夕节拜月乞巧,白兔恰是一种月宫意象,针又是乞巧用具之一”可知,材料说明当时关注消费对象的群体特征,B项正确;消费者只倾向于名家品牌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题干的商标广告,无法反映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排除C项;题干的商标广告,无法体现商业的发展突破时空界限,排除D项。故选B项。13、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商业活动在相国寺附近较为繁盛,这意味着商业活动已经打破了原有的市坊界限,A项正确;题干中的是城市中的集市而非草市,排除B项;商帮在明清时期出现,排除C项;题干并没有涉及全国商贸,排除D项。故选A项。14、D【解析】根据材料“127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蒙古帝国的统治者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建立了元朝,D项正确;北宋被金军灭亡时间是1127年,排除A项;阿骨打建立金国时间是1115年,排除B项;宋高宗建立南宋时间是1127年,排除C项。故选D项。15、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这反映了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C项正确;材料是元朝的民族融合,没有涉及经济问题,排除A项;形成了国家认同从材料看不出,排除B项;民族交融与疆域扩大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二、16、(1)示例:图二:我国古代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政治家、军事家,毛泽东诗句中称其为“一代天骄”。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合理即可,2分)图三: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岳飞率“岳家军”取得郾城大捷等重大战果。宋高宗和秦桧为了自身统治,向金求和,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合理即可,2分)作用: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合理即可,1分)(2)特点:唐朝: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市布局和规划独具特色;布局严谨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居民区和商业区有严格界限;东西两市为主要商业区等;(合理即可,任答两点得2分)宋代:规划不像唐代齐整,突破了墙的观念界限;市场分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叫草市等;(合理即可,任答两点得2分)好处:商贸的兴盛使社会上的产品种类更多,人们生活方式更加丰富;经济收入得到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更高等。(合理即可,任答一点得1分)三、17、(1)措施:军事进攻;设羁縻府州;册封;优待内附少数民族;互市贸易;设立军镇。(合理即可,任答三点得3分)(2)关系变化:先战后和。(合理即可,1分)原因:①西夏虽然在战争中多次取得胜利,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②战争也破坏了双方的正常贸易,西夏人民也反对战争;③西夏和北宋都不具备彻底战胜对方的实力。(合理即可,3分)(3)表现:汉人学习蒙古语,与蒙古人结婚;蒙古人及其他外族人与汉人意气相投。(合理即可,2分)认识: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既发生过战争,又出现过和平相处的局面,以和平相处为主流。(合理即可,1分)18、(1)背景:隋朝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九品中正制人才选拔权被世家大族掌握,以门第来选拔人才,不适应统治需要,影响中央集权。(合理即可,2分)措施:唐太宗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分科考试;武则天时期创立殿试。(合理即可,任答一点得1分)(2)措施: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分知州的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州县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