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6050人际关系心理学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6050人际关系心理学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6050人际关系心理学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6050人际关系心理学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6050人际关系心理学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人文库”水印下载源文件后可一键去除,请放心下载!(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6050人际关系心理学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人人文库”水印下载源文件后可一键去除,请放心下载!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75题)1.“行为吞没场”效应最早是由心理学家()指出的。A、罗特B、戴维斯C、海德D、费斯汀格2.简述印象管理的不同理论。3.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认为,在一致性高,实体的特异性低,一贯性低的情况下,人们往往把行为归于偶然的环境或情景因素。4.以下不属于牢骚的特点的是()A、现实针对性强B、宣泄性大C、认识的片面性D、情绪性强5.态度能给个体待人接物的行为方式提供必要的信念,以利于自己保持正确的定向行为。这是态度的()A、顺应功能B、认识功能C、防御功能D、调节功能6.我们喜欢给予我们奖励的人是因为()A、强化B、相互作用C、得失理论D、吸引7.“善恶终有报”的思想反映了()A、平等规范B、价值规范C、回报规范D、发展规范8.“冲突的螺旋式上升”产生的前提是()A、单方有权威胁B、单方不妥协C、双方有权威胁D、双方不沟通9.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有二个重要的维度:()和()。10.什么是自我障碍?举例说明自我障碍现象。11.认知失调研究的经典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和()作的。12.举例说明人们减少认知失调的办法。13.态度的本质属性是指态度的社会性、()和()。14.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记录行为的方式是()A、计数法B、日记描述法C、计量法D、轶事记录法15.简评社会交换理论的不足。16.简述人际冲突的主要形式。17.“知恩图报”是社会责任规范的表现。18.个体的自我控制水平的高低与其个性道德修养无关。19.既想趋而得之,又想避而躲之。属于()冲突。A、接近-接近型B、回避-回避型C、接近-回避型D、双重接近-回避型20.“对我们持肯定态度的个体,他对我们持赞成态度的对象也持肯定态度。”这一观点属于态度形成和发展理论中的()A、一致性理论B、平衡理论C、学习理论D、功能主义理论21.帮助个体摆脱自己内部的紧张状态的态度功能是()A、顺应功能B、认识功能C、防御功能D、调节功能22.简述社会对个人产生的影响。23.什么是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应怎样克服这种偏见?24.在确定目标时,我们应该把焦点集中在肯定的目标行为上,而不是在否定目标行为上。25.试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26.韦纳认为,任务难度是一种外在、可控的归因结果。27.助人者的心境一般不会影响其发生助人行为的可能性。28.一旦我们对他人形成了一个大体印象之后,就往往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评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种效应称为()A、先入为主效应B、以偏概全效应C、光环效应D、定型效应29.归因训练是引导个体将失败归因的结果()A、由稳定内在到外在不稳定B、由可控到不可控C、由外在不稳定到稳定内在D、由不可控到可控30.研究合作与冲突的情景类型主要有()和()。31.先进行链式传递,然后发生变化,这种沟通模式称为Y式传递。32.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减少失调的方法主要有改变认知、()和()。33.试述自我暴露的影响因素,在人际交往中应怎样进行自我暴露?34.从他人的面部表情来了解其情绪、情感,这样的认知过程称为()。A、人际知觉B、情绪知觉C、物体知觉D、面部知觉35.()是指社会上或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相效仿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A、社会舆论B、社会规范C、社会行为D、社会风气36.提出非正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交往模式的学者是()A、莱维特B、戴维斯C、戴尔D、卢森斯37.一般来说,人们最喜欢那些()A、不作自我暴露的人B、作充分自我暴露的人C、作少许自我暴露的人D、和自己的自我暴露有着相同水平的人38.引起冲突的原因通常是对稀有资源的竞争、()、()和()。39.著名的霍桑实验是由()个分实验组成的。A、三B、四C、五D、六40.自主运动范例的研究结果是由于个体受到了()的影响。A、群体性压力B、社会性压力C、规范性压力D、信息性压力41.结群的需求是一种人类与高级动物才有的社会现象。42.社会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3.造成习得无助现象的原因是()和()。44.在一段具体的人际关系中,若结果低于比较水平和选择比较水平,则当事人对这段人际关系()A、满意且愿意继续下去B、满意但不一定会继续下去C、不满意但会继续下去D、不满意且不会继续下去45.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提出了三个基本维度:实体的特异性、()和()。46.凯利所指的一致性,是指个体的反应是否在不同的时间与场合都保持相同。47.认知之间的关系可分为认知无关、()和()。48.在社会测量法中,非参数选择法()A、适用于15人以下的群体B、适用于15~30人的群体C、适用于30~40人的群体D、不限定群体规模49.身体气味也是一种副语言。50.在人际交往中,找借口避开自己讨厌的人的纠缠,这属于()A、积极强化B、消极强化C、厌恶形式强化D、消退51.按照人际反应特质理论的观点,个人的感情需求得到满足后产生的行为特征应该是()A、相容B、超越C、同情D、冷漠52.印象管理的目的是使他人不能了解我们的真实意图、心理特点和个性。53.研究表明,有着社会焦虑、没有预料到成功或具有高度重要性任务的状况下,以及具有高度注意公开形象的个体,往往不会使用自我障碍策略。54.根据非共同性的效果可以推论出相应的个人的内在心理倾向性。55.失调是一种令人不舒服的紧张状态。56.对最初态度和宣传者所强调的方向一致的听众,进行单方面的宣传效果更好。57.为什么相似性能导致人际吸引?58.控制源理论既是一个归因理论,也是一个个性理论。59.研究表明,以提供优惠价为特征的广告和推销活动实际上减弱了顾客对于提供优惠的那些商品的依赖。解释这一现象的合适理论是()A、认知失调理论B、学习和模仿理论C、社会交换理论D、相应推论理论60.一般认为,德国人一丝不苟,美国人开放进取,英国人彬彬有礼,这是人际印象中的()。A、优先效应B、晕轮效应C、定型D、自我实现预言61.面部表情以及鉴别面部表情的能力在不同民族中是一致的。62.权威解决法是仲裁的一种特殊形式。63.对旁观者效应现象的一个解释就是()。A、情景的模糊性B、榜样人物的作用C、自私自利D、对社会举止失措的害怕64.简述戴维斯的人际交往模式。65.社会舆论具有积极的社会影响,也可能具有消极的影响。66.具有高度注意公开形象的个体容易使用自我障碍策略。67.自我服务偏见长期以来对个体是不利的。68.米德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家和奠基人。A、符号互动理论B、社会交换理论C、人际特质理论D、人际激励理论69.相信世界上总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一种信念称为()。70.简述非言语沟通的主要通道及其在人际知觉和交往中的作用。71.认为犹太人“聪明机智,善于经商”,这属于印象形成中的()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定型D、隐含的个性理论72.自私的行为对自身是有益但对社会是有害的。73.戴维斯对非正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交往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中存在着()交往模式。A、三种B、四种C、五种D、六种74.()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仲裁,它是由上级主管部门作出裁决、按“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强迫冲突双方执行命令的解决冲突的方法。75.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是注意-交流-融合。第2卷一.参考题库(共75题)1.心理学家认为,理想的模式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作较多的自我暴露,而对于其他人不作自我暴露。2.试述归因及其对绩效评价的影响。3.提出利他行为的模仿理论的学者是()A、威尔逊B、洛伦茨C、拉塔内D、班杜拉4.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是()冲突,另一种是()冲突5.根据认知失调理论,人在自愿的情况下做出困难的选择后通常会找理由支持自己的选择。6.在我国,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是人缘、人情和人伦。7.个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称为()A、自我归因B、自我控制C、自我定型D、印象管理8.消极心境有时会促进利他行为。9.贝姆在1972年提出了()A、自我知觉理论B、自我归因理论C、情绪归因理论D、相应推论理论10.求助者的哪些特点会影响利他行为?11.有关冲突情景的研究发现,与无条件合作行为相比,“以牙还牙”的策略引发了对方更多的合作行为。12.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如果个体在一个具体的人际关系获得的结果高于比较水平,个体将继续交往。13.注视这种目光接触是表示人们彼此之间喜欢或怀有积极的情感。14.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如果一个人将考试失败归因为自己努力不够,这是一种()A、内部、稳定的归因B、内部、不稳定的归因C、外部、稳定的归因D、外部、不稳定的归因15.()又称时髦,它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或一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并被大多数所效仿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16.对人的归因理论主要有哪些?17.相应推理理论由()于1956年提出。A、凯利B、琼斯和戴维斯C、韦纳D、罗特18.简述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19.根据班杜拉的观点,利他行为是通过()而得到的。A、遗传B、强化C、社会规范D、模仿20.什么是自我障碍策略,哪些人容易使用该策略?21.“我的儿子真是又聪明又可爱”,反映了态度的()A、社会性B、具体性C、协调性D、情感性22.群体对个体活动产生社会助长作用还是社会致弱作用与活动内容的难易无关。23.研究表明,谁将会遵从、什么时候遵从,要受到()的、()的和任务的特点的影响。24.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实验表明了印象形成中的()。A、“自我实现预言”B、评估性C、首因效应D、定型25.韦纳等人在同意把原因划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这一维度的同时,还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维度,即()和()维度。26.帮助别人的人往往心情更好一些。27.在管理和解决冲突过程中效果最差的做法是()A、威胁B、让步C、仲裁D、协商28.社会态度能促使个体把活动指向有助于达到自己目的的事物上去,以保持与环境的平衡关系。这是态度的()A、顺应功能B、认识功能C、防御功能D、调节功能29.影响使用威胁的因素主要有:()、()和冲突的强度。30.霍桑实验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鲁纳与他的学生在1927-1932年间做的。31.儿童的人际关系以垂直关系为主。32.在人际交往中,()助人的回报规范所约束。A、人们都受B、人们都不受C、只有少数人不受D、只有少数人受33.在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中,目前应用得最普遍的测量法是莫雷诺提出的参照测量法。34.米尔格拉姆(1963)的实验证明了()的存在。A、中心特征B、边缘特征C、遵从D、服从35.偶然型是戴维斯提出的四种非正式群体交往模式中的一种。36.在米尔格兰姆的服从实验中,“学习者”离“教师”越近,服从水平越低。37.社会交换论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到动物水平,忽视了人的社会性。38.在归因时,如果一个特定的原因和一个特定的结果在许多不同情景下都互相联系在一起,如果那个原因不存在的情况下,结果也没有产生,我们就会把这个结果归因于这个原因,这就叫做()A、不变原则B、一致性原则C、折扣原则D、非共同效果39.印象管理本身无所谓好坏。40.并非任何增加情景模糊性的因素都会起着抑制旁观者采取有效的利他行为。41.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原则、经济学原则和()思想。42.群体的压力可能是明确的,也可能是含糊的。43.霍桑实验由哪几个分实验组成,这些实验说明了什么?44.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当某个人做出某种行为,人们在对此进行归因的过程中,不大注意其他人如何反应,这是一种()A、行为中心偏见B、显著性偏见C、自我服务偏见D、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45.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6.当个体感觉群体对他已经完全接受时更会遵从。47.研究遵从有几种主要的方法,其中最早的是()的研究。A、阿希B、谢利夫C、克拉奇菲尔德D、罗森伯格48.遵从于群体的()性压力的个体,他们主要关心的是群体是否接纳他们,而不是为了从群体那儿得到信息。49.具有象征意义的姿势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50.印象管理是一种后天学习的结果。51.影响服从的主要因素包括()和()。52.简述人际冲突的原因。53.情景的模糊程度会影响利他行为的产生。54.我们喜欢让我们感到情感满足,心情愉快的人是因为()A、强化B、相互作用C、得失理论D、吸引55.简述莱维特的人际沟通模式。5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个体对成败的归因结果主要有能力、()、运气和()四种。57.简述习得无助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58.在人际交往中避免目光接触表明对交往的对方没有兴趣。59.当个体认为该群体对他有较大吸引力,与个体认为该群体对他没什么吸引力相比,()A、前者更会遵从B、后者更会遵从C、发生遵从的可能性相同D、何者更会遵从说不准60.认知之间的关系有哪几种?请举例说明。61.许多研究表明,只有对女性被试来说,喜欢和自我暴露才有联系。62.社会互动理论是由()提出来的。A、米德B、勒温C、考夫曼D、修茨63.态度具有社会性、稳定性、相对性。64.简述影响社会助长或干扰的主要因素。65.根据“合作的协商理论”,对于合作中权力大的一方来说,最大期望结果是公平(按照权重来分配),最小期望结果是平均。66.人类的习得无助现象与对不能控制的结果所作的归因有密切关系。67.认为情绪的发生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观点的提出者是()A、坎农-巴德B、詹姆斯C、沙赫特和辛格D、阿特金森68.在费斯汀格和卡尔史密斯的诱导服从研究中,为完成行为而提供的诱因增加时,态度改变减少了。69.率先使用“自我实现”一词的是()A、罗杰斯B、马斯洛C、戈尔茨坦D、荣格70.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暴露越多越被人喜欢。71.认为“德国人一丝不苟,有科学头脑”,这属于印象形成中的()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定型D、隐含的个性理论72.把社会交往看成是类似于舞台的表演,每个人都按照一定的“脚本”来行动,并维持一种和当前社会情景相适应的形象。这是()的观点。A、符号相互作用论B、自我表现论C、情景认同论D、场合交往论73.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因素有哪些,怎样增加自己的人际吸引力?74.“将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这种归因偏见叫()。75.什么是强化,强化的方式主要有哪些?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C2.参考答案: (1)符号相互作用论——人从出生到成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由语言、姿态等抽象符号沟通之后,渐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外观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渐渐学会了“采用他人的角色”来观察问题,并看待自己就像其他人看待自己一样。 (2)自我表现论——把社会交往看成是类似于舞合表演。每一个人都按照一定的“脚本”来行动。一个“脚本”是一组经过仔细选择的、能够表现自我的言语的和非言语的活动。 (3)情景认同论——对于每一个社会背景,每一个人际交往的场合,都存在着一种社会行为形式,这种行为形式传递着对这个场合来说是恰当的认同。3.参考答案:正确4.参考答案:D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C8.参考答案:C9.参考答案:内外原因维度;稳定性维度10.参考答案:自我障碍是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例如一个学生偶然考的了高分,在第二次的考试中考得不好,但是他故意让人家以为自己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才考差的,这样就可能被人家不会归因于他本人的能力。11.参考答案:费斯汀格;卡尔史密斯12.参考答案: 通常人们减少失调的办法有以下三种: (1)改变认知 如果两个认知互相矛盾,我们便简单地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它和其他一个相一致。 (2)增加认知 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一个或更多的协调性认知来减少。主动地追求有助于减少失调的信息。 (3)改变重要性 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对失调的影响必须根据它们的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13.参考答案:态度的具体性;态度的协调性14.参考答案:A15.参考答案:首先,这个理论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到动物水平,把人们之间的复杂关系简单化,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忽视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帮助、支援、无私贡献,甚至献身的行为,贬低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其次,在交往结果=奖励—代价,比较水平以及选择比较水平等论述中,也有着机械主义倾向。16.参考答案: (1)个人内部的冲突。一种反应倾向是驱使个人接近目标的;另一种反应倾向是驱使个人避免目标的。 (2)人际冲突。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称为“零一总和”冲突,另一种称为“非零一总和”冲突。17.参考答案:错误18.参考答案:错误19.参考答案:C20.参考答案:A21.参考答案:D22.参考答案: (1)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实质上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众人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或者说是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简言之,就是多数人所支持的意见,即公众意见、群众言论或民意,抑或在大家共同关心的有争议问题上大多数人意见的总和。 (2)牢骚现象 牢骚是舆论的一种情绪表现形式。当意见得不到采纳、某种状况得不到改善时,舆论就会转化成牢骚。或者说,牢骚是一种特殊的舆论,它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3)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是指社会上或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相仿效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它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等状况的综合反映,同时也表现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与精神面貌。 (4)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所谓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为效率的提高。同样情景,相反的结果,则称为社会致弱作用或社会干扰作用。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但在实际活动中,有时存在着“出工不出力”的情况,这便是社会惰化现象。这种现象意味在群体活动中个体作出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情况。23.参考答案: 行动者与观察者在归因时存在着区别。这种区别主要在于我们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对这个现象,心理学家作了大量的研究。 为什么行动者和观察者在归因上有着偏差呢?有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行动者与观察者得到了不同的信息,自然由此而得出不同的结果。第二个原因在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见启示我们要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看待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和作出推论。要考察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不同表现,综合进行评价,不能就事论事;对待我们自己,则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要注意本人的内在特征在归因中所起到的作用,如果一个特定的环境引起了自己的特定结果,其原因可能是环境的,但如果在不同环境中,自己的行动是一贯的,那就应该审查自己内在特征的作用。24.参考答案:正确25.参考答案: 凯利提出了对人们行为进行归因的体系。他提出了三个基本维度。 (1)第一个维度称为实体的特异性,是指某个人对不同的刺激或不同的事件作出相同反应的程度。如果某个人对范围广泛的刺激都作同样的反应,那么,实体的特异性就是低的。相反,如果只对某个刺激作出特定的反应,而对于其他许多刺激都没有作出类似的反应,那么,实体的特异性就是高的。例如一个学生对画画很感兴趣,对跳舞不感兴趣,说明对画画的特异性是高的。 (2)第二个维度是一致性反应,是指其他人对这个实体都这样反应的程度,即反应是否是一个一致性的反应。如果只有这个人对这个实体作出了这样的反应,而其他人没有这样做,那么一致性程度是低的。相反,如果该人对这个实体作出了这样的反应,而其他人也这么做,那么,一致性程度就是高的。就是这个班的同学都喜欢画画,那么就存在高的一致性了。 (3)第三个维度是一贯性是指个体对于这种刺激在其他的时间和其他的场合下以同样方式反应的程度。如果该个体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下都作幽这样的反应,那么一贯性程度就是高的。相反,在不同的时间内,或有不同的场合下对同一刺激做出了不同的反应,那么,一贯性就是低的。例如这个学生无时无刻不喜欢画画,在学校也画画在家也画画,说明对画画的一贯性是高的。 (4)在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中,提出了协变原则。他认为人们在归因中三个维度在协同变化。凯利的模型认为,在实体的特异性和一致性低,而一贯性高这种条件下,我们更可能把一个人的行为归于内在原因。相反,在实体的特异性、一致性、一贯性都高的情况下,我们更可能把一个人的行为归于外在原因。而在一致性高,实体的特异性低,一贯性低的情况下,我们往往把行为的原因归于偶然的环境或情景因素。 举个例子来说,在一次重要的商务会谈中,一方拿出了一个提案。另一方的领导看了提案以后,大发脾气,愤怒地吼叫这个提案毫无道理,走出会场,使谈判中断。为什么发生这种情况呢?是领导内在的原因,还是外在的原因,是领导本身脾气坏,还是这种提案确实不行?按照凯利的归因模型,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分析。假如其他的谈判者对这个提案没有发脾气,即一致性是低的;人们曾经看到过这位领导在其他不是谈判的场合下也发过脾气,即一贯性是高的;人们也看到过这位领导在其他谈判桌上也发过脾气,即实体特异性是低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得出结论,这位领导发脾气是因为他内在的原因。但是,如果几位谈判者对这个提案也很不满,即一致性是高的;人们看到过这位领导在接受同样类型的提案时也发过脾气,即一贯性是高的;人们没有看到过这位领导在其他场合下发过脾气,即实体的特异性是高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把这种行为归于外在原因,即这个提案确实不合理。26.参考答案:错误27.参考答案:错误28.参考答案:C29.参考答案:A30.参考答案:社会两难情景;囚徒两难情景31.参考答案:正确32.参考答案:增加认知;改变重要性33.参考答案: 自我暴露的决定因素既与个人有关又与社会有关。种族、性和文化因素都是主要的。其他还有构成个体情景的诸因素。 (1)回报与自我暴露 当人们与自我暴露水平较高的个体交往时,最有可能进行较多的自我暴露。我们往往会回报或模仿其他人所欣赏的自我暴露水平,回报发生在现实生活的广泛范围中,包括婚姻关系,我们从婚姻关系中可以看到妻子和丈夫自我暴露水平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当一个人开始自我暴露时,这便是信任关系建立的标志。而对方以同样的自我暴露水平作出反应,成为接受信任的标志。这种自我暴露的往复交换,直到双方达到满意的水平为止。因此,在自我暴露的过程中要注意回报的关系,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任何再进一步的自我暴露会引起对方的不舒服感。对方会退缩到原来关系中的恰当水平。 (2)喜欢和自我暴露 喜欢和自我暴露是紧密地联在一起的。但是大家不一定总喜欢对其自我暴霹的人。如果某人的自我暴露比我们暴露自己时更亲密和详细,我们会害怕过早地驶进亲密关系领域,会考虑刹车。我们最喜欢那些和我们自我暴露有着相同水平的人。所以,我们人际交往的自我暴露中最好和对方有着相同凤如暴露水平。 (3)社会赞同与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对社会赞同是相当敏感的。获得对方赞同时,我们的自我暴露就增多,对方表示不置可否或冷淡时,我们的自我暴露就显著地减少。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对对方的自我暴露适当的表示赞同。 (4)非语言行为和自我暴露 其他的非语言行为在选择恰当的自我暴露和人际亲密关系水平方面也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些行为之一是目光接触。特别是对女性,在谈话的过程中有适当的目光接触,会觉得比较亲密。 (5)自我暴露的速度 自我暴露在开头比较缓慢,并且具有“试探”的性质。因此,我们再人际交往中,在对方这种自我暴露也以同等的自我暴露水平作回报后再迸行进一步的自我暴露,如此,则对方不会感到惊讶,避免了令人尴尬情形的出现,使交往顺利地进行下去。34.参考答案:A35.参考答案:D36.参考答案:B37.参考答案:D38.参考答案:归因;报复;信息沟通不良39.参考答案:B40.参考答案:C41.参考答案:错误42.参考答案: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这句言简意赅的话,说明了人际关系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第二,人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 第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第四,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43.参考答案:学习;归因44.参考答案:D45.参考答案:一致性反应;一贯性46.参考答案:错误47.参考答案:认知间协调;认知失调48.参考答案:A49.参考答案:错误50.参考答案:B51.参考答案:C52.参考答案:错误53.参考答案:错误54.参考答案:正确55.参考答案:正确56.参考答案:正确57.参考答案: (1)类似与相符本身具有一种增强作用。 (2)类似与相符能保证态度正确的基准。 (3)类似与相符能得到预期的报偿。 (4)类似与相符能被作为一个同一体而感受。 (5)类似与相符验证了自身的能力和才干。58.参考答案:正确59.参考答案:A60.参考答案:C61.参考答案:正确62.参考答案:正确63.参考答案:D64.参考答案: (1)单线型。 单线型的传递方式是通过一连串的人,把信息传播给最终的接受者。每一个传播的人都互相进行了沟通。它的优点是传递速度快,容量大,个体的主观影响明显。其缺点是传递容易发生信息失真的情况,从而影响传递内容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集中型。 集中型的传播方式是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这是一种藤式的沟通传递。它的优点是传递的信息量大,渠道宽,速度快,对信息有选择性。缺点是主观色彩浓厚,受个人情感影响很大,容易产生消极影响。 (3)偶然型。 偶然型的传播方式是按偶然的机会来传播信息,有些人未接受到信息,它与个体的交际面有关系。它的优点是传递面积广,信息量大。缺点是受机遇影响大,个体不易掌握,交往的主体不能发挥作用,影响其积极性的发挥。 (4)流言型。 流言型的传播方式是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优点是传递的速度快、面积广;缺点是传递的信息不可靠,易受主体传播者的影响。谣言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65.参考答案:正确66.参考答案:正确67.参考答案:正确68.参考答案:A69.参考答案:公正世界信念70.参考答案: (1)脸部表情。 人的脸部表情在人际交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反映出一个人具有的情感,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以及传达着一个人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有关其他人的情绪状态的最明显的信息来源之一就是脸部表情。 (2)目光接触。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说明了眼睛对于传递人际交往的信息的重要作用。人的心理特征的表达与接受往往与眼睛分不开的。 (3)身体语言。 我们的心境和情绪常常反映在身体的姿势、位置和动作中。来自于它们的非言语线索,称为身体语言,它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他人的多种有用信息。首先,身体语言常常暴露出一个人情绪状态的许多信息。其次,作为身体语言的姿势可以表示某些特殊的含义。最后,身体的运动和姿势还能暴露出其他人的许多生理状态,像活力,年龄等,也许还包括他们所拥有的一些特质的程度。71.参考答案:C72.参考答案:正确73.参考答案:B74.参考答案:权威解决法75.参考答案:错误第2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错误2.参考答案: 归因是指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归因对绩效评价的影响主要有: (1)它影响管理人员对下属的评定; (2)影响他们对下属提供的反馈; (3)影响管理人员对下属不良绩效原因的结论; (4)影响管理人员对纠正这些不良绩效所采取的措施。3.参考答案:D4.参考答案:零——总和;非零——总和5.参考答案:正确6.参考答案:正确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正确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 求助者的一些特点会影响利他行为。这些特点主要有依赖性、亲密关系和吸引力、类似性和责任。 (1)依赖性。 从利他行为的实质而言,它是一种对于处在需要境地的人的一种反应。但是接受帮助的人的依赖性会影响利他行为发生的频率。依赖性可以是一种稳定的特点。 (2)亲密关系和吸引力。 一般而言,人们往往会先帮助熟悉的人。同样,求助者的吸引力也会增加获得帮助的概率。 (3)类似性。 类似性会导致吸引。因此,吸引力和帮助的关系合乎逻辑地引出类似性与帮助的关系。人们往往会帮助那些与自己相类似的人。 (4)责任。 帮助的一个障碍是求助者对于困境负有个人责任,而引发利他行为的同情是由于人们知觉到求助者是不幸环境的受害者。11.参考答案:正确12.参考答案:正确13.参考答案:错误14.参考答案:B15.参考答案:时尚16.参考答案: (1)海德的通俗心理学。 (2)相应推理理论。 (3)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 (4)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 (5)控制源理论。17.参考答案:B18.参考答案: (1)联系: 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联系尤其密切。可以说,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从社会心理学中脱胎而来,两者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如果把社会心理学比作一棵树的主干,那么人际关系心理学就是它的枝干之一。这表现在人际关系心理学既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社会心理学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它们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2)区别: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其中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是其主要研究领域之一。 而人际关系心理学就是探索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学规律,它反映了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并在个体的情感、愿望、兴趣、需要、评价以及行为动机和目的中表现出来。同时又是一个具有专门研究对象、理论和方法的独立学科,它不仅从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汲取自身发展的营养,同样也从其他相关学科中获得养分,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发展自己。19.参考答案:D20.参考答案: (1)自我障碍策略的含义 自我障碍策略是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其性质是,行动者在情景中导人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通过引起人们注意影响行为的多种可能的原因,从而使每个原因在行为归因中所起的作用打上折扣。 (2)容易使用自我障碍策略的人群 有着社会焦虑、没有预料到成功或具有高度重要性任务的状况下,以及具有高度注意公开形象的个体,往往容易使用自我障碍策略。21.参考答案:B22.参考答案:错误23.参考答案:个人;群体24.参考答案:A25.参考答案:有关稳定;不稳定的稳定性26.参考答案:正确27.参考答案:A28.参考答案:A29.参考答案:个性;挽回面子30.参考答案:错误31.参考答案:正确32.参考答案:C33.参考答案:错误34.参考答案:D35.参考答案:正确36.参考答案:正确37.参考答案:正确38.参考答案:A39.参考答案:正确40.参考答案:错误41.参考答案:强化;对策论42.参考答案:正确43.参考答案: 一、霍桑实验的组成部分 1、照明实验。 2、福利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