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级一体化政务大数据监管中心建设方案_第1页
某省级一体化政务大数据监管中心建设方案_第2页
某省级一体化政务大数据监管中心建设方案_第3页
某省级一体化政务大数据监管中心建设方案_第4页
某省级一体化政务大数据监管中心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省一体化政务大数据监管中心建设方案项目编号:某省级一体化政务大数据监管中心建设方案目录TOC\o"1-4"\h\u30835第1章项目概述 7102221.1建设背景 781871.2建设目标 772431.3建设依据 8210251.4建设必要性 8265541.5建设原则 106991第2章项目需求 1257302.1需求理解 12191762.2功能需求 1218055第3章监控中心装修改造设计方案 13247263.1分期实施 13173143.2规范及标准 14185763.3总平面功能分区布局 1518563.3.1功能分区布局 1670913.3.2各系统功能介绍 16513装饰装修 1625752电气改造 2515107弱电综合布线系统 2616672监控中心大屏显示系统 2818139集中控制系统 364325中控系统架构图 3730408音频系统 4114343会议系统 467876无纸化会议系统 498589第4章监控中心软件系统设计方案 51178464.1政务大数据的典型应用场景 5184184.1.1推动公共服务的创新 51235364.1.2强化社会预测 51227234.1.3推动社会治理与监管 52238784.2政务大数据系统的建设标准以及原则 5240934.2.1构建统一的政务数据监控平台 52254784.2.2搭载数据分析等敏捷的上层应用 52247194.3总体架构 5347304.4数据平台 5445664.4.1运维数据采集 5425563省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维数据接入 563890政务外网运维数据接入 5713289政务云资源运维数据接入 5828858营商环境舆情监测运维数据接入 587127数据交换平台运维数据接入 5937164.4.2数据管理 5920576交换节点管理 596998元数据管理 6411843数据源管理 6527068数据标准管理 6811138映射模型管理 7222221交换任务管理 7423433专题库管理 75287164.5运维监控工作门户 80260334.5.1技术架构 8022280跨操作系统平台 812235跨数据库平台 8112331跨应用服务器 8223346兼容多种浏览器 82126224.5.2门户内容规划 82142954.5.3门户管理 847762栏目管理 8432395内容管理 8623828格式管理 9121834文档管理 9415595模板管理 9812848模板设置 10014102用户管理 10532434个人空间 110224384.5.4运维数据综合统计 11625951监控回顾 11715014当前监控 12599604.6运维数据展示系统 128101264.6.1分析数据 129307934.6.2可视化设计 129259244.6.3可视编码的选择 130151664.6.4统计图表 131295004.6.5分屏控制 133111224.6.6布局原则 13430832大屏指标数量控制 13411781大屏指标布局控制 13432586时间序列指标、文本指标布局控制 1357770多样式组件选用 13535164.6.7运维数据展示系统详细设计 1372643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维数据展示 13725355政务外网运维数据展示 1468541政务云资源运维数据展示 14612581营商环境舆情监测运维数据展示 14829955数据交换平台运维数据展示 14954974.7集中控制显示软件系统 150242804.7.1监控数据大屏幕与Web页显示管理 15130115多系统集中接入与显示 15116124超大面积高分辨率显示 15118031显示模式 1528077多信号综合显示 15214335高度集成的控制管理平台 152278314.7.2切换显示页面配置管理 15322553视频信号的显示方式 15411849计算机信号的显示方式 154997视频信号、DVI信号、网络信号综合显示 155222674.7.3监控页面大屏幕适配 1563240页面自适应 15620282Flex布局 15618667栅格系统 157154344.8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监控系统 158316884.8.1政务服务事项数据监控 15832687国家下放事项数据监控 15816195省级下放事项数据监控 159100734.8.2政务服务办件数据监控 1598341省级部门办件数据监控 15928311地市办件数据监控 159114874.8.3办件超期预警 16014546省级部门办件超期预警 16016773地市办件超期预警 160243104.8.4办件高度集中预警 16026749集中办理事项预警 16019722集中办理时间预警 16126604集中办理部门预警 16166184.8.5门户及APP访问监控 16110179门户访问链接监控 16120636门户在线访问事项监控 16125922APP访问链接监控 1629454APP在线访问事项监控 162111404.8.6门户及APP用户监控 16219366门户在线办理人数监控 162388门户注册用户监控 16218252门户低活跃用户预警 163319APP在线办理人数监控 16311573APP注册用户监控 16326839APP低活跃用户预警 163206274.8.7电子证照监控 163322324.8.8电子印章系统监控 163273894.8.9资源配置管理 1647279监控系统配置 16422073监控接口配置 16421995监控数据配置 16418766监控链接配置 164273114.8.10数据交换平台监控 16423331接口监控 16430319数据监控 165243874.9客服系统 166129454.9.1系统整体架构 1675491第5章费用预算 1679835.1装修改造部分 167110695.2监控软件部分 169

项目概述建设背景信息系统已经成为政务云重要的基础设施,在政务云内部的基础性和全局性地位日益增强,政务云的正常运营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也会越来越大,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政务云统一部署和规范要求下,政务服务各部门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IT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已经成为政务服务业务顺利开展的基础。面对快速增长的IT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各级单位网络规模也越来越大,网络环境日趋复杂,业务系统规模日趋庞大、架构日趋复杂,IT基础设施越来越多,同时企业运营对信息系统及网络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对业务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迫切需要建设一套统一高效灵敏的智能监控中心系统,提高各类信息系统日常运维的可视化程度、量化运行质量,提高IT系统地运行效率,保障业务7*24不间断运行。随着政务云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建设一个全政务云统一规划和统一部署的一体化政务大数据监管中心显得尤为迫切。建设目标详细调研政务云及各下属单位IT基础设施系统及设备,基于先进成熟的云资源管理平台软件,根据业务需要定制开发、部署功能模块、实现集中部署、分权分级使用,将所有下属单位IT设备纳入云资源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并与政务云现有通信资源管理平台、运维管理平台、认证平台等集成,实现政务云全网资源的统一监控管理。同时结合政务云实际情况,编制智能监控中心系统建设和使用规范。本项目建设后预期可达成如下目标:充分、实时掌握政务云各级单位IT资源的详细信息;实现资源集中展现,统一权限管控的同时可实现分级管理;统一各级单位管理平台,整体提升政务云资源监控能力和管理水平;整合政务共享数据及办件事项数据,实时监控全省政务服务情况;实时监测掌握营商环境舆情动态,为舆情事件应急处理提供支撑;促进各级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和一致性。建设依据法律和法规文件:《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规划(2011—2015年)》(厅字[2011]2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厅字〔2014〕28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密网络安全保密防护和管理的通知》(厅字[2014]36号);《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总体设计方案》和《国家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总体设计方案》(国政网发[2014]3号);《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网络地址和域名系统规划(政务内网)》(国信[2007]3号);《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办法》(国保发[2005]16号);《关于开展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工作的通知》(国保发[2006]9号);标准规范《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BMB17-2006);《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规范》(BMB20-2007);《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方案设计指南》(BMB23-2008);《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2887-20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C0132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运维保障系统接入要求》(GB50312-2007)。建设必要性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牵头成立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政务,推进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建设和互联互通,形成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政务服务流程不断优化,全过程留痕、全流程监管,政务服务数据资源有效汇聚、充分共享,大数据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互通,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协同办理,全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全面实现全国“一网通办”,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提供强有力支撑。随便着政务服务信息化,“互联网+政务”应用的不断推进网上运行的业务应用逐步增加,计算机机房设备、网络基础设施,云主机服务器、客户端等硬件平台,政务应用系统、数据库、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等软件平台日益复杂,如何维护好日益增多的网络和系统等各类设备,保证各个应用系统安全顺畅地运行,提供良好的服务以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故障,做到网络和应用之所及,管理和服务之所及,是政务业务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

在组织结构、管理规范、管理流程和技术支撑方面,还需要构建一个健全的运维管理体系。对网络、设备、系统、用户等的管理和服务是分散的、不关联的,没有实现数据、信息和知识库的共享,没有实现规范化和流程化,因此,管理和服务是粗粒度、低效率的,这种管理模式将越来越难以适应政务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在此背景下,政务服务系统的运行维护和建设对比,已经变得同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后的有效应用更依赖于高质量的IT运行维护服务。因各应用系统的维护难度和专业度的不断加深,目前现有的传统维护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应用系统的维护需求,如何提高信息化应用系统的持续可用时间,从而有效提高业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已经成为越来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梳理运维管理需求、规范运维管理流程,开发和建设一套科学有效的融合组织、制度、流程、技术的IT运维管理体系(简称体系),从粗放和分散式管理,逐步过渡到科学、规范和专业化管理,使IT运维管理体系成为中心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对政务核心应用系统顺利运行和应用有重要意义,也将为支持和推进政务改革提供管理和服务保障。在组织人员方面,针对目前各类业务分散运维的现状以及全省市相关政务服务网的级联情况,需要统一IT运维管理认识,整合IT运维管理资源,设计科学合理的IT运维管理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建立起集中的运维管理模式。集中运维管理模式的建立,从目前以技术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向面向业务、以服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并通过对服务资源的统筹安排和共享使用,在服务环节上加强沟通协作,提高中心整体IT运维管理的有效性。在管理规范方面,目前部门在日常运维工作中没有规范的管理流程,迫切需要对目前IT运维工作程序进行规范和标准化,建立统一的IT运维管理流程,以适应业务对IT服务端到端的需求。同时,作为管理流程执行的保障手段,需要建立IT运维管理工作的管理控制点(如开发转运维的上线管理、运行监控管理、下线管理等)和覆盖全面的管理制度,并清晰定义IT服务的考核目标,按照管理流程、角色岗位进行分解,配套实施支持考核的技术手段,实现科学量化评价IT服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促进IT服务工作的高效运行。管理层还提出制定运维费用标准的管理需求,使中心运维费用能够与信息化建设费用、日常公用经费区分,规范运维费预算的执行,保障运维工作有序开展,并能够基于预算执行结果,进一步指导运维管理工作。

在技术工具方面,从自身技术需要出发,目前分散自发使用局部功能软件的情况,迫切需要从业务和管理需要出发,制定一套用于从整体上指导运行维护工作的技术规范,采用业界成熟的专业工具来弥补现有工具手段的功能局限,建立一套统一完整的技术管理工具平台和相关技术支撑子系统;同时需要实现技术工具之间的集成与整合,逐步实现IT运维工作流程和监控管理的自动化。

综上所述,无论从组织人员、管理规范还是技术工具方面,都对目前的运维工作提出了迫切的改进和建设需求,希望能够从整体结构上考虑这三方面内容的有机结合,从而建立一套适应业务和管理成熟度的IT运维管理体系,高效支持业务的稳定运行与发展。建设原则本着技术先进、高效便利、投资合理的精神在系统设计中所坚持的八条原则。先进性本系统选用先进、实用的技术和功能完善的智能会议产品,一流的设备,在技术上适度超前,整个系统体现当今智能会议系统技术的发展水平,符合今后的发展趋势。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保持其技术的领先地位。成熟性与实用性各子系统应采用先进的,已使用过并成熟可靠的产品,同时具有实用性,充分发挥每一种设备的功能和作用。本系统可充分满足会议室的可视管理的要求,操作方便,维护简单,便于管理。灵活性和开放性在满足当前要求的基础上,适应21世纪今后的发展,系统应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与未来扩展的设备具有良好互联性及互操作性。集成性和可扩展性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会议室的各系统的集成性,确保会议系统总体结构的先进性、合理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使用不同厂商,不同类型的先进产品,使整个系统可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标准化和模块化严格按照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标准进行系统设计和设备配置,并根据系统总体结构的要求,将各子系统进行结构化和标准化,综合体现当今世界的先进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深刻理解会议室内运作的设备和系统安全可靠的重要性,因此在设备选择和系统设计中安全性和可靠性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服务性与便利性为适应会议室内的各种功能需要,所采用的系统应能充分体现对管理者和使用者各个方面的安全、先进、可靠、方便和高效等。经济型在保证系统先进、可靠和高性能价格比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达到最经济性的目标。统一建设监控中心必须统一规范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标准,建设统一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和统一的接口系统,可以避免重复投资,降低接口的复杂性,有效实现数据中心与业务部门以及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相对独立根据大数据中心的功能定位,一体化监控中心的建设和运作必须保持业务系统的相对独立性。为此采用松散耦合方式,通过在业务部门统一配置接口系统实现数据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一方面建设大数据中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另一方面,大数据中心的数据来源于各个业务部门,因此大数据中心一体化监控中心的建设必须依靠各业务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安全可靠大数据中心的安全是非常重要必须要做好系统的安全设计,防范各种安全风险,确保数据中心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同时数据中心必须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体系结构,采用高质量的产品,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冗灾功能。项目需求需求理解新成立的黑龙江省大数据政务服务中心,即将作为我省集中式政务类网站、政务云、政务外网、政务类数据等资源的管控主题,亟需一套综合管理的监控中心,要求在各项资源独立监控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建设一套将所有政务大数据中心管辖下的资源内容,统一整合综合管理的一体化政务大数据监管中心,包含监控中心办公场地与管理监控应用软件两部分。功能需求将电子政务外网、电子政务云、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营商环境舆情监测系统,这5大系统的监管信息抽取,按照逻辑关系和关键指标进行有效分析。以此来支撑黑龙江省政务大数据中心所辖各项资源的管理,以及日常工作流程的管理。同时系统可根据政务服务信息化、政务云、政务外网的不断发展灵活拓展,满足大数据中心所管辖资源日益增加而无需大规模更新重建管理系统的需求,以上功能需求均可以在改造装修后的监控指挥大厅中进行。监控中心装修改造设计方案工程类型:监控中心工程规模:监控中心17层建筑面积约1100㎡,(培训室、会议室、接待室、监控中心、体验区、控制室)相关面积约为800㎡。工程地点:坐落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三路科技大厦17层。黑龙江省大数据监控中心的建设,主要是为黑龙江省大数据中心进一步发展提供物理设施基础的支持,应具有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满足高可用、高可靠、灵活应变的新一代绿色监控中心的需求。同时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并提供一个充分展现黑龙江省大数据数据中心现代化管理水平的窗口。相应的配套工程将为数据中心机房提供包括能源、环境、安全、监控、防灾和自动化等方面的使用环境,并提供可靠、安全、不间断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设计要朴实无华,总体目标:融合当今最新科技、体现人性化设计、彰显科技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工程建设总面积约800㎡,剩余面积为辅助功能区。环境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主要含装修装饰、空调系统、大屏显示系统、音频系统、无纸化办公会议系统、集中控制系统、呼叫中心系统、设备操控间、电气改造、弱电综合布线等,关键基础设施采用容错级冗余运行方式,完全消除单点故障,并通过先进的智能化监控管理平台实现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高效实时管理,从而降低了风险,提高了可用性。分期实施本项目的工艺设计统一考虑,各专业工程分期实施,其中800㎡为一期工程,剩余面积考虑二期工程。各系统设计均按建筑整体考虑,设备可分期实施。规范及标准本项目依据国内外标准及行业标准进行设计,主要包括:《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17《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200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TJ08-2143-2014《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10796-2001)《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6650-86)《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T9361-2011)《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ANSI/TIA-942)(参考)UptimeInstitute数据中心标准(参考)总平面功能分区布局

数据监控中心在科技大厦17层,建筑面积约1100㎡,(培训室、会议室、接待室、监控中心、体验区、控制室)相关面积约为800㎡。功能分区布局功能分区布局图培训室-150m2

;会议室-65m2

;接待室-75m2

;值班室-25m2

监控中心-205m2

;体验区-200m2

;运维中心-32m2

;控制室-30m2

;各系统功能介绍装饰装修(一)设计依据确认的平面布置及确认的相关方案等资料。《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B50210-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L16)和《高层商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等有关建筑装饰工程设计规范规程。国家及哈尔滨市有关的规程规范和标准。实施过程中关于方案的修改意见及平面布置最终修改意见。实施过程中提供的相关材料、设备选型技术要求。(二)消防本工程消防喷淋、烟感报警探头已安装完成。如装修工程需改动消防系统,设计方案需经公安消防部门认可后方可施工。(三)防火要求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在本装饰工程所用的材料燃烧性能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B502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L1)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0045)的规定。所有隐蔽木结构部分表面必须涂刷一级饰面型防火涂料。易燃物表面、室内装饰织物要进行阻燃处理,使其达到A级。天棚除有特殊造型外都要求采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进行吊顶,天棚如要局部采用木装饰,其木龙骨和板材都需涂刷防火涂料处理要求达到防火A级。合理设置消防通道,保证出入口尺度及疏散畅通,在所有出入口处设置消防指示灯、应急灯。消防部门指定的器材厂购置设备。装修所有材料应经有资质检测单位,测验合格后方能施工,竣工后经检测达标后方能投入使用。(四)防潮、防锈、隔声处理为防止潮气侵入引起木结构变形、腐蚀;洗手间多水房间的地面和墙面以及外墙内侧的墙面在做装饰面层之前,应做好基层的防水处理,防火材料和作法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钢结构表面须作防锈处理,螺栓、螺母、垫圈等选用不锈钢件,预埋铁件表面须做热侵镀锌防腐处理。隔墙龙骨、木格栅空档处应填充隔音、保温材料,以保证墙体的隔音、保温、防火等效果。(五)设备安装重型灯具、水管,风道等重型设备严禁安装在吊顶工程的龙骨上。轻型灯具、风口等可吊挂在原有或附加大、中龙骨上,但必须做加固处理。装饰工程施工中作好与设备工种协调配合工作,在保证装饰效果及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空调风口、消防喷淋等位置做到均衡布置。个别设备在影响整体效果时应由原设计方作适当调整。(六)墙体工程室内设计内部空间分隔,使用具有无毒、无害、重量轻、安装简便、施工快捷、结构牢固隔墙。并能满足建筑防火、隔声、保温、隔热抗震等方面要求的材料。在确定隔墙后要经原建筑设计单位及相关部门确认后方可施工。所有隔墙做法详见国家标准图集隔墙做法。(七)吊顶工程吊顶基底:本项目吊顶基底除个别特殊造型外主要采用DU50型承载系列优质轻钢吊顶龙骨必须有产品合格证书、安装说明书和国家质检部门认可的质检报告。吊顶所用龙骨、吊杆、连接件必须符合产品组合要求,安装位置,造型尺寸必须准确,龙骨构架排列整齐顺直、牢固,表面必须平整。龙骨架构连接必须牢固,拼缝严密无松动,安全可靠。个别特殊造型局部采用木结构基底,木结构须按规范进行防火(达到国家防火A级要求)。为了不影响吊顶的确定性,龙骨排列应与空调送风口、回风口、灯具、消防烟感喷淋、检修孔、消防喇叭等位置错开。本工程施工图无特别说明,设计均为上人吊顶,采用Ф8通丝吊杆,间距≤1200㎜,主龙骨间距为900-1200㎜,次龙骨间距为≤400㎜。大面积吊顶需每隔12米设承载龙骨(主龙骨)上部焊横卧龙骨一道,以加强承载龙骨(主龙骨)侧向稳定性和吊顶整体性,主龙骨可以电焊,但应点焊,以防止焊接时杆件变形,次龙骨不能焊接。本项目施工图纸中除无特别说明外,均采用燃烧性能达到A级的普通纸面石膏板,燃烧性能达到A级的防火纸面石膏板,采用的规格1200×3000(2400)×9.5mm,接缝处采用进口穿孔纸带和专用填缝腻子填平。纸面石膏板接缝均留3mm-5mm缝,石膏板安装先将石膏板材就位,然后用镀锌自攻螺丝将石膏板固定在龙骨上。自攻螺丝间距不得大于200mm,距石膏板边应为10mm-16mm,自攻螺丝应做防锈。纸面石膏板的接缝如无龙骨时,需加与次龙骨相同型号的横撑龙骨,所有开洞口四边均应有次龙骨或附加龙骨加固。有造型部位,如采用双层纸面石膏板吊顶,上、下层石膏板应错缝放置,石膏板搭接处刷白乳胶,使其达到良好的刚度。纸面石膏板墙头接缝处应开坡口,加贴嵌缝带,刮嵌缝腻子,磨平。纸面石膏板吊顶面积超过缩缝。在建筑构造变形缝外,根据构造变形缝伸缩量选用变形缝装置。纸面石膏板嵌缝腻子,嵌缝带及石膏板的专用胶均由生产厂配套供应。一般轻型灯具、风口,可吊挂在现有附加的主、次龙骨上,但重型灯具、水管、风道等,则须直接吊挂在结构顶板上,不得与吊顶相连。(八)抹灰工程墙面抹灰做法必须按照《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的施工要求,其质量标准必须达到《建筑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的质量要求。所有墙面抹灰的高度必须高于与此墙面相交的吊顶标高200mm。本工程中墙面贴墙纸,墙面乳胶漆等直接有墙面作装饰效果的抹灰均按照高级抹灰验收标准施工,其余施工图中未做特殊说明的均按照中级打灰验收标准施工。施工图中门洞的做法如无特殊说明,阴阳角均做垂直。本施工图中所画抹灰层厚度均理想状态为20mm,现场要达到面平整,当抹灰总厚度超出35mm,应加钢丝网以免抹灰面开裂,处理。(九)腻子工程:墙面腻子做法必须按照《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的施工要求,其质量标准必须达到《建筑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的质量要求。在做腻子工程前必须对基层中有裸露金属处做防锈处理,对木基层刷防火涂料并达到《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的标准。本工程中所有木结构与墙体相连接处,即所有具有震动的地方均做弹性腻子,以防止后期开裂。腻子的粘结强度应符合《建筑室内用腻子》(JG/T3049)N型的规定。(十)石材工程:石材应符合现行国家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限量》(GB6566-2001)A类装修材料的要求。石材加工应符合现行国家和建筑行业标准《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GB/T18601-2001)、《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JC/T79-2001),板材的尺寸允许偏差,但应达到国家标准中优等品的要求。石材加工应符合现行国家和建筑行业标准《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GB/T18601-2001)。型钢均采用Q235号钢,立柱宜选用槽钢,应用角码固定在土建承重结构上,横梁宜选用角钢。焊条:E4303碳钢焊条。填缝胶应采用环氧树脂AB型:嵌缝胶符合国家建材行业标准《干挂石材幕墙用环氧树脂胶粘剂》(JC887-2001)。所选用的填表缝胶必须是石材专用胶粘剂,以防止胶体对石材产生“油渍”污染,施工前在工地可作相容性试验。不锈钢干挂件和锚固件不锈钢材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不锈钢冷轧钢板》(GB/T3280)或《不锈钢冷轧钢板》(GB/T4237)的规定。不锈钢干挂件受力托板厚度≥4mm,并应按有关规范进行截面验算。无特别说明,贴石材厚度为20mm厚,干挂石材及墙面弧形干挂部分厚度为25mm-30mm.钢骨架宜选用槽钢,以方便横梁的焊接,同时也避免角钢容易扭曲的缺陷,钢立柱必须与土建承重结构有良好的固定,轻质隔墙上梁高大于100mm的钢筋混凝土封闭圈梁(C20混凝土)可以作为钢立柱的侧向稳定支撑点,立柱长细比不应大于150mm。钢立柱的间距宜与石材墙面竖向分缝位置相一致,并在同一工程中保持一致,以方便钢横梁的加工制作,同时也能减少石材的规格。钢立柱的施工应根据现场测量放线定位施工,一般先施工同一墙面的两端立柱,检验合格后再拉通线,然后顺序安装中间立柱。钢立柱全高垂直允许偏差≤2mm(双向)。钢横梁可采用角钢或槽钢,横梁断面不宜小于∠40×4横梁两端与钢立柱焊接,横梁桡度应≤L/400。钢横梁上安装不锈钢干挂件的螺孔应按设计尺寸预先用台钻钻孔,不得在现场用电焊烧孔。钢骨架的焊接均为构造单边焊缝,焊缝高度为4mm,焊接电流要小,注意防止焊接烧咬缺陷。所有钢骨架焊接完毕,要经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待按隐蔽工程检验合格后,均除锈、涂红丹防锈漆二度。干粘法与干挂法的钢骨架施工方法基本相同,但应按工程要求在干粘点位置加焊短角钢。干挂石材柱头和自重较重的石材、石线,必须对钢结构进行加固处理,以确保工程安全。按照所选用的环氧树脂AB型工程胶的配比,适量混合A、B双组份胶料,用小铲刀翻拌均匀,要注意随用随伴和,不能使用超过施工有效时间的胶。伴胶时最好在石材背面粘接点处翻拌,使石材表面上的石粉能伴入胶体内。所有钢结构必须经过专业设计制作,达到安全要求。若结构上不能满足要求,必须反馈设计师,进行协商处理。(十一)裱糊及墙布工程:壁纸、壁布的种类、规格、图案、颜色和燃烧性能等级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裱糊工程基层处理质量符合以下要求:基层腻子应平整、坚实、牢固,无粉化,起皮和裂缝;腻子的粘贴强度应符合《建筑室内用腻子》(JG-T3049)的的规定。基层表面颜色应一致。裱糊前应用封闭底胶涂刷基层。本工程中,其壁纸墙的图案可指定厂家提供样板进行选样,图中无特别说明的,裱糊后各幅拼接应横平竖直,正面无胶痕,各幅拼接应横平竖直,图案端正,拼缝处图案花纹吻合,阳角处无接缝。距离1.5m正视不显拼接边缘整齐拼接处图案应吻合,不留缝、搭接、不显拼缝,阴角处搭接应顺光,阳角处应无接缝,裱糊饰面表面质量,色泽一致,无斑污,无毛边,墙纸的封底应采用基膜。所有裱糊工程应符合《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的规定及要求,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的质量要求。裱糊工程所有胶粘剂必须符合GB8583-2001中有害物质限量要求,裱糊使用的胶粘剂按壁纸或壁布的品种相配套,应具备无毒无害,粘贴牢固等性能。裱糊与挂镜线、贴面板、踢脚板、电器槽盒等交接处应交接严密,无漏贴、补贴,不覆盖需拆卸的活动件。(十二)木饰面工程:木材的品种等级、质量骨架含水率必须符合《木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0-2002)的有关规定,并符合建筑室内装修设计防火有关规定。本工程无特别说明,木饰面基层用40×30木龙骨打底校平,间距为≤300。面层用15mm厚木工板,同时作好防火、防潮、木护墙板制作尺寸正确,安装必须牢固。所选用饰面板规格为2400mm×1200mm×3mm,所有饰面板用主材清单指定板材,其颜色和纹路美观,木龙骨、木饰面和塑料饰面板的燃烧性能符合国家防火规范。本工程中如无特别说明,饰面板锣缝深度,其均为3㎜深,缝中并做黑色填缝剂处理。所用粘贴剂用白乳胶,必须是优质的,无毒、无害,达到《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并必须粘贴牢固,在大面积贴饰面板时,应补射纹钉,纹钉间距不小于200mm。本工程中所有木饰面油漆工程均用硝基清漆,需要染色的必须做到按施工图中染色标准。(十三)玻璃镜及不锈钢工程:图中无特别说明的,基层做法与木饰面基层做法及要求相同。所用镜面必须镜面光泽,图中未特别说明,其车边宽度均在15mm宽。在大面积贴镜面工程中,镜面背面和基层面用齿型刮板满刮玻璃胶,挤压固定24小时后再用广告钉加固(玻璃镜上开孔直径必须大于广告钉的丝杆杆直径3㎜并在开孔断面处加橡胶垫),镜面接缝必须留3㎜宽并用填缝剂填缝。所有镜片均为防潮镜。不锈钢型材饰面,如图中无特别说明,选用的厚度均为1.2mm。(十四)地面工程基层表面必须平整,四角方正。基层结构层(保温层、防潮层、找平层、结合层)的材质、强度、密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无特别说明,找平层用水泥沙浆打底,其厚度为30㎜。铺设地毯或其它粘贴面层的基层必须平整、光滑、干燥、密实、洁净,不得有裂纹脱皮和起砂。石材、地面砖铺贴时应保持水平就位。铺贴后应及时清理表面,24小时后应用1:1水泥浆灌缝,选择与地面颜色一致的颜料与白水泥拌和均匀后嵌缝。地铺地面的要求必须符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的优良等级。地砖的铺贴方法必须符合《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中地面铺装工程的规定。(十五)细部工程木门窗套的制作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门窗洞口应方正垂直,预埋木砖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进行防腐处理。根据洞口尺寸,门窗中心线和位置线,用方木制成格栅骨架并应做防腐处理横撑位置必须与预埋件位置重合。与墙体对应的基层板板面应进行防腐处理基层板安装应牢固。饰面板颜色,花纹应谐调,板面应略大于格栅骨架,大面应净光,小面应刮直。木纹根部应向下,长度方向需要对接时,花纹应通顺。贴脸、线条的品种、颜色、花纹应与饰面板谐调。贴脸接头应成45°角,贴脸与门窗套板面结合应紧密、平整,贴脸或线条盖住其接头位置应避开视线平视范围,宜室内地面2m以上或1.2m以下,接头应留在横撑上,抹灰墙面应不小于10。木窗帘盒的制作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窗帘盒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窗帘盒宜伸出窗口两侧200-300㎜,窗帘盒中线应对准窗洞中线,并使两端伸出窗口长度相同,窗帘盒下沿与窗口上沿应平齐或略低。当采用木龙骨双包夹板工艺制作窗帘盒时,遮挡板外立面不得有明榫、露钉帽,底边应做封边处理。窗帘盒底板可采用后置埋木楔或膨胀螺栓固定,遮挡板与顶棚交接处宜用角线收口,窗帘盒靠墙部分应与墙面紧贴。窗帘轨道安装应平直,窗帘轨固定点必须在底板的龙骨上,连接必须用木螺钉,严禁用圆钉固定,采用电动窗轨时应按产品说明书进行安装调试。橱柜的制作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根据设计要求及地面及顶棚高,确定橱柜的平面位置和标高。制作木框时,整体装门面应垂直平面应水平,框架交接处应做榫连接,并应涂刷木工乳胶。侧板、底板、面板应用扇头钉与框架固定牢固,钉帽应做防腐处理。抽屉应采用燕尾榫连接,安装时应配置抽屉滑轨。五金件可先安装就位,油漆之前将其拆除,五金件安装应整齐、牢固。(十六)灯具工程本施工图中所有灯具大小均为示意尺寸,并只对灯的中心进行定位,而灯的款式由厂家提供样品由设计人员选定,施工时安装固定灯的尺寸应根据选用的灯现场确定。灯的安装方法详见《灯具安装说明书》。安装在镜面或者玻璃面具有高发热量的灯具,开孔尺寸应考虑灯具散热问题,并在玻璃与灯具之间加装隔热垫片。(十七)五金工程本装饰工程中所有洁具及五金件的安装方法及尺寸均按照(其施工说明书)施工,图纸中不再另注明。本工程中无特别说明,门锁安装高度为950高(以锁心到装修好完成地面尺寸)。(十八)工程主材凡图纸与现场不符合时由设计单位在施工中完善,如有疑问或者图纸不详处,可以直接咨询设计师。主要材料颜色需经设计师认可后方可施工。电气改造供配电系统构架一个完善的计算机供配电系统是保证计算机设备、场地设备和辅助用电设备可靠运行的基本条件。要求建立高质量的、高度安全可靠的供配电系统。一个高品质的机房供电系统体现在:无单点故障、高容错;在不影响负载运行的情况下可进行在线维护;有防雷、防火、防水、抗电网浪涌等功能;电气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机房供电系统UPS电源配电系统空调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照明系统设计照明设置正常照明和应急疏散照明。灯具光管采用高光效T5光管,与灯盘相配可产生柔和的效果,不会产生眩光,特别适用于计算机办公室。灯具正常照明电源由市电供给,由配电箱中的断路器、墙上跷板开关控制。应急备用照明灯具为适当位置的荧光灯具中间一套,由市电与UPS电源切换后供电。新风1)为了满足在室内工作人员健康的要求,每人最小新风量40m³/h。2)为了保持室内正压,与走廊保证5Pa压差、与室外保证10Pa压差的新风量。弱电综合布线系统系统设计思想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是满足数据中心各类数据的高速安全的传输,合理的布线系统对于数据中心的规划具有重大意义。综合布线的合理性、扩展性、灵活性及随需应变的能力主要通过多级的布线管理模式实现。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对阶段化扩展及分区功能的调整和适应能力。整个结构化布线系统应全面避免单点故障隐患情况的出现。数据中心是服务器、网络设备和存储设备等核心设备互联中心,任何一条通道或端口的故障均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运行不正常甚至中断,因此数据中心布线系统的可靠性极其重要。除了一般采用的设备冗余、物理备份以外,布线系统本身必须由高质量、高可靠性的产品组成。综合布线的合理性、扩展性、灵活性及随需应变的能力主要通过多级的布线管理模式实现。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对阶段化扩展及分区功能的调整和适应能力。整个结构化布线系统应全面避免单点故障隐患情况的出现。运维网网络设备及线缆安防系统采用独立的交换机及上联光缆,楼宇自控系统与环境监控系统共用交换机及上联光缆。安防系统的接入层(千兆)交换机使用的POE交换机。接入层交换机放置于各楼层弱电间机柜内,汇聚/核心层(万兆)交换机用于接入各自的接入层交换机,同时接入各自的主控设备,如存储、服务器、主机等设备。汇聚/核心层(万兆)交换机放置于ECC设备间的机柜内;楼宇自控系统和环境监控系统的接入层(千兆)交换机使用普通交换机,并放置于各楼层弱电间机柜内,汇聚/核心层(万兆)交换机用于接入各自的接入层交换机,同时接入各自的主控服务器。楼宇自控系统和环境监控系统的汇聚/核心层(万兆)交换机放置于ECC设备间的机柜内;运维网综合布线的线缆采用低烟无卤类型。系统概述综合布线系统是网络应用的物理平台,作为承载网络应用、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设施,在建筑物的智能化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智能布线为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提供了更为便捷、人性化及智能化的解决方案。该系统的核心是物理层的管理,包括整条物理链路连接/断开状态的监控。广播系统设计广播系统由五部分组成,包括:音源播放器:可播放受控型拾音器、受控型DVD/MP3播放器、电脑音乐库里曲目等;系统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在系统里起接收、计划和下达指令,使整个系统完成定时、定点、定内容播放,设有多路音频输入多路音频输出矩阵切换,实现多种音源广播;广播功率放大器:广播功放在系统里主要放大与传输音频信号的(它的功率大小要和使用场合的扬声数量和扬声器功率大小来定);分区寻呼矩阵器:区寻呼矩阵器接收到广播功率放大器发送出的指令时,能及时开启和关闭分区里的扬声器的功能,为系统完成定点广播功能;扬声器:扬声器是系统组成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系统里起到传播音源作用,对扬声器的选择根据实际场合来选择。监控中心大屏显示系统P1.25小间距表贴全彩LED显示屏显著特点:■可用于实时监控显示现场情况、播放各种宣传广告。■产品无缝拼接,拼接无视觉黑缝。■显示单元灵活小巧,平面,弧面,流畅拼接。■直流低压供电,自然散热,无风扇,工作零噪音。■箱体融入最先进设计理念,结构轻巧,安装便捷,样式美观。■故障仅需维护单个LED像素或单个模块,维护成本低,速度快。■支持画面矫正,采用伽马校正技术,可实现逐点亮度颜色校正。■支持智能光控,可智能调节亮度,提高画面舒适度,更节能省电。■超宽视角显示,显示屏可视范围更大,任意角度观看画面依然清晰。■具备超高刷新速度,画面连贯性好,画面流畅度高。■画面细腻逼真,低亮度情况下灰度依然出色。■支持超高清显示,采用独有的画质增强技术,有效提高图像清晰度,高速画面流畅无拖影。■支持集成3D、触摸屏和体感游戏等功能,提高娱乐性与互动性。■适用范围:商场、企业、学校、舞台、银行、证券、公安、交通、工商、电力、海关、医院、公园、机场、车站、体育场馆等领域户外租赁显示。产品型号TV-PH187-YZLED灯种类表贴灯(SMD1515)(1)LED管芯参数序号发光颜色发光强度主波长备注1红色(测试条件:5mA,2.0V)15mcd620nm管芯的波长、亮度,均为典型值2绿色(测试条件:3mA,3.0V)40mcd520nm3蓝色(测试条件:2mA,3.0V)4mcd470nm(2)像素点参数为使配色达到最佳的白平衡效果,要求各种颜色亮度的配色比例为R:G:B/3:6:1。1LED灯种类SMD15152点间距1.87mm3像素点组成1R1G1B(3)模组技术参数1模组分辨率(宽×高)128像素×128像素2模组尺寸(宽×高)240mm×240mm3面罩无面罩(4)箱体技术参数1箱体分辨率(宽×高)256像素×256像素2模组分布(宽×高)2×23模组间平整度≤0.1mm4箱体尺寸(宽×高)480mm×480mm5箱体重量≤30Kg/m²6安装方式背架安装/吊装/内弧安装等(5)屏体技术参数1点密度284444点/m²2亮度(白场色温6500K)200-800cd/m²3水平视角/垂直视角140°/140°4平整度≥97%5色度均匀性±0.003Cx,Cy之内6最高对比度5000:17防护等级IP30(6)系统控制参数1信号颜色处理位数红、绿、蓝各≥16bit2驱动方式恒流驱动3换帧频率≥60帧4刷新率高刷≥3840Hz6屏体色温2000K~9500K可调7亮度调节软件0到255无级调节8像素校正配备亮度与色度逐点校正9控制方式同步控制10控制距离超五类双绞网线,超过100米使用光纤传输11软件接口WindowsXP/7/8/1012信号输入HDMI、DVI/DP(7)屏体运行参数1工作电压DC:+4.2V~+5V2峰值功率≤512W/m²3平均功率≤171W/m²4连续工作时间≥7×24hrs,支持连续不间断显示5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10000小时6LED寿命10万小时7离散失控点≤0.0001,出厂时为08连续失控点09盲点率≤0.0001,出厂时为010屏幕温升(使用运行状态)≤5度11运行环境温度-35℃~+85℃TV-81OS4发送盒产品概述:此发送盒采用高速USB与PC通讯,并可用于多台发送器级联,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可完美应用于常规固装显示屏。功能特点:支持HDMI和DVI视频信号输入及HDMI信号LOOP输出,标准60Hz,并可以自动适应帧率。输入分辨率:最大1920*1200点,支持分辨率任意设置。单卡最大带载面积:230万像素,最宽可达4096点,或最高可达2560点。4个千兆网口输出,支持上下、左右及混合型任意拼接。双USB2.0高速通讯接口,用于电脑调试和卡间级联。支持多发送器任意拼接级联,严格同步。支持亮度和色温调节。支持低亮高灰。支持HDCP。技术参数:类型大外置盒尺寸(mm)1U标准机箱工作电压AC100V-240V宽电压功耗20W重量2.0KgTV-8920P多画面拼接处理器功能特点:具备有彩色液晶显示器,搭配数字按钮及调节旋钮,操作简单,支持导航式设置。支持4口拼接,输出模式支持520万像素自定义输出,水平最大15360像素,纵向最大6144像素。支持三画面任意布局,轻松完成舞台主屏、侧屏的集中控制。支持同时在屏幕上呈现3个或3个以下的画面,画面大小自由缩放、摆放,画面之间可相互叠加。支持信号回显,可通过软件实时查看输入输出信号。支持同时进行多画面预览及输出监视,支持同时预览6路输入信号,并可以同时监视当前的输出画面。支持4K超高清信号处理。支持多组可编程全局图文叠加。支持信号及模式无缝切换,提供十多种过度特效,包括淡入淡出,无缝直切,垂直、水平梳理,圆形切入、切出,菱形切入、切出,各个方向的划幕。支持亮度抠像,支持指定亮度值以下的背景扣除,并融合到新的背景当中。支持对每个画面的透明度进行单独调节,支持0~100%可调。支持对画面的边缘进行羽化,可使叠加的画面能够更好地与背景画面融合。支持多级输入信号热备份,多机级联同步输出,支持同步技术,无错位、撕裂。支持将图文字幕叠加到视频画面上的任意位置,并可设定不同的运动轨迹和速度。支持对输入信号指定备份信号,当前信号故障时,系统自动输出备份信号,当信号恢复时可自动跳回。支持画面冻结任意画面。支持一键输出黑屏信号,可用于演艺活动场景。支持保存32组不同的设置参数保存为模式,并可快速调用。支持脱机的计划任务,可设定定时操作,完成自动化管理。技术参数:输入信号DVI-D×1最大支持分辨率为1920×1200@60Hz,向下兼容;兼容HDMI1.3及以下版本,EDID版本1.3HDMI×1最大支持分辨率为1920×1200@60Hz,向下兼容;兼容HDMI1.3及以下版本,EDID版本1.3VGA×2最大支持分辨率为1920×1200@60Hz,向下兼容CVBS×2NTSC/PAL自适应,支持3D梳状滤波器扩展输入2路DVI,支持DVI、SDI、HDMI1.3/1.4、IP、CVBS等多种信号输出信号DVI-D×5支持常见输出分辨率,如2048×1152@60Hz,1920×1080@60Hz;支持自定义输出分辨率,如3840×660@60Hz;支持60Hz/50Hz/30Hz输出帧率;兼容HDMI1.3及以下版本;其中4路为变成输出,另1路为预览输出控制方式RS-232/RJ-45以太网工作电源100-240VAC,47-63Hz,≤2A工作环境温度0-40℃;湿度0-95%(无结露)设备尺寸(mm)66×432×256(H×L×D)重量4.0Kg桌插 TS-18C产品介绍这是一款弹起式桌面插座,隐藏式插座系列提供了一个简单、时尚、美观的桌面信号、电源连接解决方案,本产品能简单地实现音频、视频、计算机视频、网络、高清、电话、电源及HDMI信号线等与电脑的连接,快捷、方便、操作简单。用户在使用时只需轻按海面板释放机械锁定器,接口盒面被气撑式结构平滑打开,完全展现出连接接口面待桌插升起,用户即可选择所要用的接口,连接到设备上。使用完毕后,只需轻轻按下接口盒盖,机械锁定器立即锁定连接盒;锁定后的连接盒与桌面保持齐平,所有接口被巧妙地隐藏起来,盒面美观整洁并与桌面浑然一体。功能特点插座采用全铝结构,优质铝材加上CNC精雕加工,插座面板框架为整体铝合金整体CNC一次成型,使得设备整体精致、轻便、美观、大气。设备的表面处理为阳极氧化处理,色泽光亮,可做喷砂,拉丝等工艺,还可订做各种颜色。信息模块接口采用国内品牌模块,信号强,质量好。信息接口选用高档配置,表面滑线细腻,与办公台连接紧密。主要用于大班台,会议桌办公家具。具有1个视频切换按键,搭配中控矩阵使用可实现视频切换。集中控制系统中央系统概述中央集中控制系统为智能多媒体会议室系统设计灵魂,集中了灯光、机械、投影及视音频控制手段于一体,为使用者提供简单、直接的控制界面,令使用者能方便地掌握整个空间环境各设备的状态及功能。会议室中控系统设计一套中控主机,一套音视频切换矩阵,满足对会议室音视频进行实时切换调度,中控系统采用无线触摸屏进行操作,中控主机和无线触屏根据会议室时间使用情况,编辑运行控制程序,下载到中控主机和无线触摸屏进行控制运行,在无线触摸屏的控制线,达到音视频切换实时操控,解决繁琐操作;中控系统架构图系统功能会议室的中央集中控制系统配置有中控控制主机、IPAD平板电脑、电源控制器、音量调节器等设备作为会议室的中央集中控制系统核心控制设备,实现对会议室的环境控制(空调温度控制、窗帘控制)、摄像机和投影机控制、投影幕和吊架升降控制、音视频切换控制、音量大小调节等功能,中控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功能特点如下:1、双向反馈可以让操作人员在人性化的触摸界面上对所有设备的开启和关闭的状态一目了然;大大减轻操作人员工作的劳动强度,并能提高工作效率。2、级联互控多台网络中控主机实现网络级联控制,达到互联、互控、联动切换的效果,可通过同1个触控端控制多台中控,支持多达250台。3、网络控制网络中控主机通过TCP/UDP网络协议控制第三方网络设备。4、平台管控集中管理平台,可以对项目里所有中控进行分时,定时等集中管理;而且还自动整合相关数据资料给到用户分析,例如工作时长,使用情况等。5、定时自动控制支持对在线的中控发起任务预约,设置不同时间及周期对中控设备进行定时操作支持以每周、每月、每年设置重复周期实时查看各个区域的中控占用、禁用、空闲的情况支持任务类型为时间点,同一时间点可设定多个不同任务;支持任务类型为时间段,同一时间段可设定多个不同任务对固定的区域,进行定时的开关或场景,有效减少设备使用、耗电等。6、信息提醒后台可以对各个事件配置信息,包括对应区域、设备、事件支持通过短信、邮件的方式,平台自动发送给相关负责人,如设备故障、设备保养、预约任务、会议室温度,用电量等信息,方便管理人员随时掌握相关信息,及时安排处理异常信息7、权限管理明细的功能访问权限分配,方便各个权限人员管理保持平台所有操作的日志,方便查看,包括人员操作日志,机器工作日志,故障日志等多种日志记录8、数据备份面板具备4.3英寸显示屏,插入TF卡可进行程序数据的备份及导入。9、场景式管控后台编程好场景(根据项目需求),在平板端只需一键即可完成场景所有的联动启动及切换,避免了繁琐的操作步骤。10、高清在线直播支持IOS、安卓移动客户端在线观看高清直播,支持用户的分级管理功能,可对每个用户分配其帐号和密码,用户经过认证和授权后才能观看直播和点播文件。音频系统声学指标为了使设计的目标具有可“度量性”,以原广电部GYJ25-8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我们认为所确定的设计指标,应该为本厅扩声系统的设计将选用国家《语言音乐兼用一级声学特性指标》;会议室声场具有以下效果:音响设计标准——会议类等级最大声压级传输频率特性传声增益稳定声场不均匀度系统噪声级一级额定通带内≥98dB以125Hz~4k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6dB~+4dB125Hz~4kHz的平均值≥-10dB1KHz、4kHz时≤+8dBNR-20二级额定通带内≥95dB以125Hz~4k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6dB~+4dB125Hz~4kHz的平均值≥-12dB1kHz、4kHz时≤+10dBNR-20早后期声能比(dB)500Hz~2k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3dB(可选择项)足够的声压级

随着现代录音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听觉鉴赏水平的提高,要求系统有足够动态余量,以适应不失真还原大动态的音频信号。设计所选用的扬声器功率大,灵敏度高,与之相匹配的功率放大器具有足够的功率储备。经计算完工后的会议室内的声压级应该完全可以达到国家一级厅堂的指标要求。

良好的声场均匀度

设计中所选的扬声器显然是根据观众区的具体位置和面积,组成“点”声源阵列,有效降低阵列的梳状滤波效应,所选用的扬声器都是恒指向扬声器,有利于语言清晰度的提高,观众区都处于扬声器的覆盖范围内,可以预见声场均匀度是良好的,而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运算结果也可证明这一点。

平滑的传输频率特性

系统中对每路扬声器都进行参量均衡的调整,使其在指向性控制范围内各频率声束宽度变化很小,没有过激点和陷波点,而且在扩声系统中,每路扬声器都连接有一台房间均衡器(在数字音视频处理系统中),能提供足够的手段改善观众厅和荧幕区耦合空间声场对传输频率特性的影响,确保系统的传输频率特性平滑。

良好的传声增益

系统中的扬声器布置合理,观众区均在主扩声扬声器的覆盖范围,所选用的扬声器采用恒定指向号角,-6dB角外的声能衰减迅速;因此,系统的传声增益要达到设计目标是有保障的。系统适应性强,方便扩展

通过对设备体系的分析,我们认为在设计过程中除对上述客观可测量指标进行重点考虑外,还可从使用的角度出发,放宽系统的适应性,除可以满足会议扩声要求外,它也可以满足多媒体音乐播放的要求,整个系统有效重放频率宽度为35Hz—18kHz,系统的设备,都保留有足够的扩展空间。

可靠性高、技术成熟

系统在设计中,在扬声器的最大声压级、功放的功率储备、扬声器的保护、音频处理器的处理能力等环节引入冗余备份的设计理念,功放与扬声器单元的设计处于最佳匹配状态这种系统整体解决方案,除对音质高保真重放有利外,另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系统操作管理方便声压计算引用计算公式:

直达声压级计算公式:

Lρ=SPL+10logW-20logr

主扩声系统必要的声增益(NAG)的计算:

NAG(dB)=20logD0-20log

EAD

主扩声系统应用的声增益(PAG)的计算公式:

PAG(dB)=20

log

D0

+20

log

D1

-20

log

D2

-20

log

Ds-10

log

NOM

-FSM

输入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EPR=10X

其中:X=〔

SPL+3dB+(ΔD2-Δref

dist)-(LSENSI参考距离处)〕/10〕

临界距离(即混响半径)Dc的计算公式:

Dc(m)=

K

(Q²V)/

T60〕

在%A

Lcons语言可懂度的有关计算:

%A

Lcons

200²D22²T260/V²Q

心理学中人耳的听声曲线图设计目标把会议室建设一套集日常会议、视频会议、多功能会议为一体的会议室,我们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确保系统能达到以下的优点:保证全场有较高的语言清晰度,并能长时间提供足够的声压。扩声系统在正常运行时,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国家行业标准中语言与音乐兼用的一级指标。扬声器声音覆盖服务区内,声音与频响覆盖均匀;音箱的外形和安装位置不影响场地的整体风格。全场各个位置无明显回音、颤动回声和声聚焦等音质缺陷。(但考虑到会场如在装 修时没有进行必要的吸声处理,所以必须要求在会议时进行必要的人工干预手段来 弥补,如会议时尽量拉起窗帘,窗帘选用的布料厚度要求等)设计多种系统保护措施,保证音响系统长期处于稳定可靠的工作状态和在意外情况 下有效迅速保护音箱和音响系统的设备不受破坏。音箱采用一对一定阻传输方式,音箱与功放阻抗匹配,采用全频宽频音箱,还原出最佳的音质效果,保证音频扩音系统易操作、功能灵活,满足会议的不同功能要求;数字会议系统采用手拉手方式连接,发言单元采用便携式手拉手安装,外形美观,安装灵活,使用非常方便,而且布线量非常的少,不影响整体的装修布局,音质效果一流,拾音距离可达到50-80CM;会议讨论系统主机可设置“先进先出模式”、“普通模式”、“限制模式”“自由模式”、“申请模式”等工作模式使用更便捷;可实现由中控主机编程控制远程监视摄像头的云台转动,镜头变焦、聚焦等功能,并联动会议主机实现摄像跟踪,对发言人员画面进行特写;会议室音视频输入信号有摄像机视频信号,DVD音视频信号,笔记本/电脑音视频信号等,输出信号有投影影机信号、电视机信号,所有的音视频信号都经过视频矩阵进行切换调度;会议室矩阵需要采用高清混合矩阵,矩阵信号类型包括VIDEO、S-Video、VGA、YPbPr、DVI,HDMI、SDI、Fiber(光纤)、双绞线(HDBaseT)等多种信号板卡可选;高清混合矩阵配合传输器支持双向红外和RS-232控制信号双向传输功能;矩阵支持RS-232、网络、按键三种控制方式;中控系统可实现矩阵切换、摄像机控制、投影机控制、投影幕升降、电源管理、音量大小控制、DVD播放机控制、电动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可方便快捷的管理会议室所有视频、音频系统,使整套系统能够方便快捷的管理;中控主机支持全面支持远程网络控制,内建网络接口,支持网络级联,支持ipad/iphone手持终端,通过wifi与主机通讯。会议系统系统概述随着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老式的会议形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化会议系统的要求。现代化的数字会议系统会议程序简单化、功能多样化,能够对会议实施控制、管理,包括声音传送稳定纯正,讨论清晰有序,使整个会议形式具有高效性。一套较完整的数字会议系统大约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报到、发言、表决、会议扩声、资料显示、会议进程控制;会议摄像、会议多媒体资料展示,本系统首先完成会议报到、发言(表决选)和会议进程管理等三项主要功能,实现报到及时、无误、发言灵活、可控;表决迅速、准确;并为其他功能的扩充和升级提供标准化的接口,使整个接口具有较好的先进性和良好的兼容性,本次会议室设计采用数字会议系统。数字会议系统架构图系统功能数字会议系统单元多元化,具有桌面式、嵌入式、讨论、带表决多种单元可选;发言麦采用进口咪头和配套的专业音频处理设备,有效的提高了话筒的拾音距离和啸叫处理能力,话筒的使用距离可以达到50-80CM的超远距离,两只话筒同时开启使用时不仅不会出现啸叫的现象,反而进一步增强话筒的拾音距离。itc的数字会议系统配合专业的扩声设备和音频处理设备使用整个会场的效果更佳,拾音距离更远,音质更清晰,是各类会议室的最佳选择。此数字会议系统具有以下功能特点:数字会议系统采用全数字传输,音质效果更更清晰;具备讨论发言、表决、签到功能、主席单元具有优先发言权限;支持先进先出模式、普通模式、声控模式、申请发言等四种发言模式;单机支持128个会议单元继而,增加扩展主机可扩展4096个单元;同时发言人数可进行预设,支持1/2/4/8发言人数可选;主机自带消防联动接口,可与消防进行联动,提示火灾信息;音质支持远距离传输,主机具备光纤音频接口、CobraNet协议传输接口;支持无线触摸屏、安卓系统电脑、手机进行控制;主机自带摄像跟踪功能,也可配合跟踪主机实现摄像跟踪功能;支持文字在线传输、支持单个、多个同时传输;话筒功能特点:话筒单元具有数模双备份功能,一条数字传输链路;一条模拟备份链路。当数字传输链路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到模拟备份链路。话筒单元采用双音头设计,并带数、模链路开关唛双指示灯。话筒单元采用电容触摸按键,可有效杜绝按键敲击声,保障会场环境良好。话筒单元采用幻象电源供电,80Hz-16KHz带宽完美音质。话筒单元可脱离会议主机单独使用,具备简单的开关唛功能。话筒单元采用POE交换机供电,非压缩音频传输技术,48K采样率,80Hz-16KHz带宽完美音质。话筒单元采用100M网络传输,通过POE交换机与主机进行连接,长距离传输对音质不会有任何影响话筒单元支持PC软件话筒控制,支持声控功能。主席单元具备关闭代表单元发言的优先权限。话筒单元支持调节话筒ID号、话筒灵敏度、话筒EQ等参数话筒单元具有发言计时和定时发言功能,代表机具有申请发言功能。话筒单元内部具有反馈抑制功能,具有声控功能,声控灵敏度可调话筒单元具有5段EQ调节功能,可针对发言者的声音特点调节不同的音效,直至达到完美的效果。话筒单元支持签到功能,也可以通过PC软件禁止单元签到、控制单元签到等功能。无纸化会议系统系统概述在日常的会议中,通常都是将会议材料和文件发给每个参会者,与会者人手一份,这就需要复印大量的会议材料,耗费大量的纸张;也需要印制大量的会议材料和文件,耗费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资源。综合来说目前会议文件用纸有如下几个特点:用纸量大。类似代表会议、换届会议等,由于开幕式、大会报告、小组讨论(出简报)、大会发言、决议、闭幕式等程序,每次开会都产生许多文件资料。

用纸浪费。印有议程、出席人员等的一些会议文件,在会后无实际作用,无故增加了用纸量。而且开会过程中分发的各种会议材料,大都单面印刷,人手一份,这些资料的印刷会消耗大量的纸张。文件回收问题。会后许多与会者将文件丢弃在会场,带走文件的同志也不知事后如何处理。文件回收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保密隐患问题。由于机关内部在文件清退、销毁环节存在一定疏忽,会议上下发的保密文件资料,在会议结束后没有及时回收,使得纸质文件成为泄密的最大通道。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网动无纸化会议系统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传统纸张会议中所遇到的问题。

无纸化会议系统提供考勤管理、会议议程、会议投票、分组讨论、资料查阅等多种功能,为政府单位以及企业提供一个极为实用的会议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各部门单位可进行实时的会商和有效的信息沟通;改变了传统会议模式的效率低、操作复杂、形式单一、资源浪费、保密隐患等问题。实现新型会议的全程无纸化概念。本方案将重点描述平无纸化会议系统的应用模式,为无纸化会议探索先进而便捷的应用模式,探索新途径。系统拓扑图监控中心软件系统设计方案政务大数据的典型应用场景从本质上来讲,政府大数据具有强烈的公共服务属性,其承载着人口、教育、交通、环境、公共资源、公共安全等重要的数据,而且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这些数据从广度与深度上都在不断增长。通过对于这些数据的利用,能够增强公共服务的针对性、提高公共治理的精准性。总体来说,政务大数据的典型应用场景包括以下几个:推动公共服务的创新在发展过程中,传统电子政务逐渐暴露出信息孤岛、数字鸿沟、网络安全威胁、互联网治理水平低以及行政效率不高等问题,难以支撑起公共服务的创新。而在彻底实现了数据的云化与统一之后,部门壁垒与数据割裂将被打破,数据最终得以互联互通,数据资产实现再利用。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海量数据采集、汇集、分析体系,打造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载体,有利于推动基于政务大数据的公共服务创新,实现城乡建设、人居环境、健康医疗、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质量安全、文化教育、交通旅游、消费维权、城乡服务等领域的大数据应用示范。强化社会预测通过人工智能、虚拟云计算、神经网络模型、机器算法等进行数据挖掘,从而发现事物间的相关关系,进而预测事件发生的概率,这是大数据方法论的核心思想,也是构建智慧政府的关键。以交通领域为例,通过相关数据与云计算和位置大数据结合分析,为政府决策以及居民出行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撑,提升城市交通治理能力。推动社会治理与监管由于我国面临着向市场机制全面转型的过程,公共服务的监管体制方面仍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通过在社会治理与监管过程中引入政务大数据,除了有助于对于实现全过程的监管(包括服务主体、服务的及时性与充分性、服务质量等),主动查究违法违规行为;还有利于实现公共服务评估结果应用的监管,对于公共服务进行量化评价,并将其作为政绩的重要方面纳入考核,使监管工作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