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财务探析: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12000字(论文)】_第1页
【企业并购财务探析: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12000字(论文)】_第2页
【企业并购财务探析: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12000字(论文)】_第3页
【企业并购财务探析: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12000字(论文)】_第4页
【企业并购财务探析: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12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并购财务分析—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目录TOC\o"1-3"\h\u191491引言 5243651.1研究背景 5180831.2研究目的 6320461.3研究意义 6170832吉利汽车(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介及基本经营状况 6262963吉利集团并购的融资方式 7195213.1内部资本市场跨国并购融资 7227403.2战略联盟并购融资 898584吉利汽车并购后财务能力分析 888224.1业绩分析对比 85294.2盈利能力分析 985884.3获现能力分析 1077174.4偿债能力分析 1054834.5运营能力分析 11117305吉利收购后的风险分析 12229505.1运营风险分析 12266265.2财务风险分析 12298435.3吉利收购的SWOT分析 1382946启示与建议 16325236.1启示 16308976.1.1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17223186.1.2股权融资为主的多种融资方式并行 17299126.2建议 17241077结论 1821039参考文献 181引言1.1研究背景随着研究我国社会经济的开放和发展,中国企业并购市场竞争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球并购市场中最为活跃,交易规模不断扩大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然而,近年来,并购实践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并购成功率很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撤回了对优尼科的竞购。上汽海外并购进入双龙陷阱,42亿投资损失减半;这些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财务风险控制失败。在并购沃尔沃之前,吉利在2007年至2009年销量及利润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但由于长久以来吉利汽车在品牌和价格上的“草根"形象,始终未能打入国际市场。为扭转这种尴尬的局面,吉利从2007年开始实施战略转型,即不打价格战并且将核心竞争力从成本优势重新定位为技术优势和品质服务。作为享誉全球的豪华品牌,沃尔沃掌握的先进技术和知识产权是毋庸置疑的,而它的先进技术、安全品质和绿色环保的特点正是吉利实现战略转型最需要的。

反观沃尔沃,1999年被福特收购后销售额并没有呈现大幅增长,相反,自2005年以来更是连续亏损,亏损额超过10亿美元。2006年,福特公司产生约127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为了摆脱这种困境,福特开始转变发展策略,集中发展福特自有品牌,并且提出了“一个福特,一个团队”的口号,迫切需要现金流以摆脱困境的福特不得已只能选择将沃尔沃出售。本文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分析了吉利并购对我国企业并购活动的影响,为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并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1.2研究目的近年来我国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进行海外市场的积极开拓,参与国际社会竞争,扩大企业自身规模,实施分散化经营的案例研究已经屡见不鲜。2010年,吉利集团收购福特旗下沃尔沃汽车公司100%股权及相关资产。汽车行业的这起“蛇吞象”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将中国的海外并购推向了新的高潮。但由于并购战略的高风险性,其海外并购能否有效提升企业财务业绩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采用传统会计管理研究法,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风险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对并购前后吉利近四年内的财务数据指标进行具体的系统分析,考察并购前后吉利的财务工作绩效是否得到了一个有效改善,以期为其他国有企业的并购提供学习借鉴。1.3研究意义并购是世界经济中的普遍活动,它已成为企业扩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管理的一种手段和途径,也是一种高风险的商业活动,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之中,事先进行适当的财务风险评估和防范,事后高效运行和管理,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是影响并购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规避并购中的金融风险,确保并购的成功实施,是大多数国内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借鉴国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吉利和沃尔沃合并前后企业偿债能力、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分析,从价值评估、自身能力分析、融资方式、支付方式等方面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为其他企业并购提供一些经验借鉴。企业进行并购的财务风险通常是指企业在并购发展过程中因达不到预定目标而面临并购失败或者直接导致不利并购。而如何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是研究规避金融风险的目的。由于各种风险问题导致的最终结果均可通过公司财务管理信息进行表现出来,同时,财务会计风险又最容易被量化为各项数据技术指标,所以我们对于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2吉利汽车(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介及基本经营状况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控股集团")成立于1986年,从生产冰箱零部件,发展到生产冰箱、冰箱、建筑装饰材料和摩托车,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一直以行业发展为重点,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打下实践的基础,坚定不移地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总资产3900多亿元,总员工人数12万多人,连续九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吉利控股集团现已发展已经成为一家集汽车整车、动力总成和关键零部件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并涵盖为出行提供服务、数字经济科技、金融市场服务、教育等业务的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企业管理集团。集团公司总部设在杭州,旗下企业拥有吉利、领克、几何、沃尔沃、极星、宝腾、路特斯、英伦汽车、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太力飞行汽车、曹操出行、钱江摩托、盛宝银行、铭泰等品牌,在新能源产业科技、共享出行、车联网、智能自动驾驶、车载芯片、低轨卫星、激光通讯等前沿信息技术研究领域不断学习提升企业自身能力,积极建设布局我国智慧城市立体出行的环境生态。吉利控股集团是沃尔沃集团和戴姆勒股份公司的最大股东。吉利控股集团在上海、杭州、宁波、瑞典哥德堡、考文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德国法兰克福、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地建立了造型设计和工程研发中心,拥有2万多名研发人员和一大批发明创新专利。公司在中国、美国、英国、瑞典、比利时、俄罗斯和马来西亚建立了世界一流的现代汽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厂。公司拥有4000多个销售网点,产品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球各地。吉利汽车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持办非营利性学校,大力实行产学研结合,培养技术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建立了9所高等院校,输出人才15多万人。吉利公司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集团企业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不断发展探索和实践,启动“吉时雨”精准扶贫工作项目。四年来,吉利在工业、教育、就业、农业、消费等领域投入近6亿元扶贫资金,帮助10个省20个地方3万多人,在全国20个县43个村开展31个农业扶贫项目,为打赢贫困做出了贡献。3吉利集团并购的融资方式3.1内部资本市场跨国并购融资作为以家族式企业起家的吉利,其筹资方式不仅受到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还受到企业内部生命周期的制约,这是企业的微观经营生产和宏观的市场融资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两千零六年至两千零九年之间,吉利利用可转换股债券,可转换债券等的发行通过香港资本市场筹资共计48亿余元,并通过设立全新的合资企业等渠道将可用资金全部引入境内。一方面满足了其日常经营和重要投资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为其进行跨国并购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通过吉利的相关财报可以了解到,吉利主要通过现金股利,贷款担保以及其他关联交易来满足其并购过程中的资金需求。3.2战略联盟并购融资近年来,吉利汽车随着业绩的提高以及国内地位的不断提高,使得吉利汽车的企业实力日益突出,融资渠道也更加广泛。如今,吉利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高盛等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以及国内外多地政府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自己所处的市场下构建出了一套层次多,稳定性强的全球化融资体系。吉利对于沃尔沃的并购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除了其自身企业实力的增强以及一套完整合理的并购方案外,各地地方政府,甚至一些国家的国家政府对吉利并购的支持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4吉利汽车并购后财务能力分析4.1业绩分析对比并购之前吉利集团公司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比率、速动比率尚处于一个较为理想生活水平,各项财务分析指标进行良好,拥有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发展研究前景,对于大手笔收购沃尔沃打下了基础。沃尔沃在2009年开始一直到2010年被吉利收购,在中国的销量始终处于一个中规中矩的位置,由于并购初期沃尔沃作为北欧豪华品牌,其对标BBA的市场定位以及纯进口的销售方式导致其在中国市场价格偏高,消费者数量较少。在2010年吉利实现对沃尔沃的收购后连续9年的时间里,沃尔沃在中国的销售数量以及销售占比不断上升并于最近三年稳定在10%左右。2013年-2015年受吉利并购沃尔沃成功的巨大社会影响以及国产化之后这个北欧豪华品牌在国内价格的大幅下降,使得其销量迅速上升。2016年开始至今销量逐渐稳定。如今的沃尔沃在轿车领域主打中型S60以及中大型S90,成功稳住了其在国内中高端市场的地位,与同级别的奥迪A4和奥迪A6以及宝马3系和宝马5系比,沃尔沃的两款车主打低调奢华路线,在配置相同的车型里有奥迪和宝马不具备的价格优势和配置优势。使其始终在同级别的市场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SUV领域,沃尔沃主打的XC40,XC60和XC90成功占据了国内的低中高三级市场,XC40价格的亲民使得沃尔沃在SUV领域的市场不落下风,而XC90的诞生又让沃尔沃保持了其国际大牌的身份,有了与宝马X5奔驰GLE以及奥迪Q7竞争的资本。表4.1沃尔沃汽车2009-2018年中国区销量及销量占比数据\年份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沃尔沃中国销量2.243.054.714.26.118.128.169.0911.413.1沃尔沃中国销量占比%6.698.1710.489.9514.2817.4316.2211.879.148.7注:根据2009-2018沃尔沃汽车年报计算得出4.2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利润的能力,通常可以用一定时期内企业收入的多少和水平来表示。与盈利能力相关的财务指标一般包括净销售利率、总资产回报、每股收益等,对这些指标的比较分析可以显示吉利收购沃尔沃后财务业绩有一些变化的情况。2012年,吉利的每股收益达到近年来的最大值,主要是因为公司在2012年实现了较大的经营利润。2012年受吉利推出多个新产品、政府进行补助的支持对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以及公司对于收购的顺利完成主要生产经营附属公司提供额外8%股权投资带来一些额外溢利贡献的影响,公司的净利润达到20.4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上涨了2%。2009年总资产收益率呈下降趋势,2010年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010-2013年总资产收益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股本回报率在2007年和2009年下降,而2010年的并购交易从现在开始普遍上升。总的来说,并购后吉利汽车公司的盈利发展能力方面并没有可以得到一个显著的提升,尽管每股收益呈逐渐上涨的趋势并且2012年的每股收益较前几年大幅上涨,但是它对于我们公司员工整体盈利管理能力的提升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则还需要自己对未来一段时间持续利用数据来进行系统分析。表4.2并购前后吉利集团盈利能力变动情况项目\年份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销售净利率%20.58.416.817.368.289.286.587.59.5211.46资产净利率%8.666.295.715.596.57.933.845.347.5612.51净资产收益率%20.9418.5517.0616.1115.8316.578.2811.5820.9230.85注:根据2009-2018吉利集团年报计算得出4.3获现能力分析从2009年至2014年,销售毛利率保持在18%左右。其中,变化最明显的是2013年。根据吉利2014年年报,2014年吉利的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同时下降。这主要是由于俄罗斯市场的负面影响造成的;2010年,虽然销售毛利率保持稳定,但销售净利率下降了23.56%,部分原因是吉利收购沃尔沃后整合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当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时候,它背上了很多债务,并且产生了财政支出。但之后的销售净利率又出现反弹,可见企业并购效益在盈利发展能力上得到了重要体现。从净利润和基本每股收益来看,从2009年到2013年,净利润和基本每股收益都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收购沃尔沃对吉利的盈利起到了一定作用。总体发展来看,吉利的盈利管理能力方面并没有因并购事件而出现大幅度提升。表4.3沃尔沃汽车2008-2013销售收入及利润(亿美元)年份营业收入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率%2008146.79-14.65-9.982009124.48-6.53-5.252010167.43.21.912011185.92.41.292012193.90.10.052013190.331.6注:根据2009-2018吉利集团年报计算得出4.4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随着风险的增加,定期支付的利息和本金将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使企业缺乏融资能力,导致到期无力偿还债务。合并后,吉利将把沃尔沃的原始债务和合并过程中产生的债务加到现有的偿债压力和融资压力上,这将影响甚至破坏吉利的金融链条,2008年吉利汽车可以表示出企业短期偿债风险能力的流动负债比率和速动比率达到了18.06和17.64的最高值,这也是由于吉利集团并购沃尔沃积累资金和利润,导致流动资产不断增加的原因,在并购完成后这两项经济指标都下降到正常的范围内。但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长期资产负债率和资产负债率表明吉利汽车的长期偿债能力在下降。并且企业资产经营负债率在2011年达到65.3%,这说明吉利汽车在利用财务杠杆上的程度不断地加深,同时,公司财务风险也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长期偿债:资产负债率和权益率在2009-2011年呈缓慢上升趋势,变化幅度较小,而在2012年急剧下降。2012年,吉利收购英国锰青铜控股有限公司的业务和主要资产,导致总资产增长13%-71%,远高于负债增长率4.19%,导致所有者权益大幅增加30%,导致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大幅下降。2012年产权比率的下降是由以下主要因素的综合影响所导致的,吉利汽车公司的可转换企业债券因2012年11月部分进行转换而大量的减少;由于增强了现金储备以偿还债务到期借款,吉利集团公司的借款因此减少;吉利于2012年因部分可转换债券进行转换以及认股权证获悉数行使而发行额外股份,并且实现净利润创下另一个历史新高,从而提高带动股本上升。总体而言,吉利的短期和长期还本付息压力自合并以来有所增加,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吉利未来的债务融资。虽然各项指标表明2012年吉利的偿债压力有所缓解,2013年至2017年,吉利的各项指标在2009年的基础上不断向好发展,整体发展趋势较为平稳,说明吉利由于并购导致的的债务压力有所缓解,偿债能力达到了预期水平。表4.4并购前后吉利集团偿债能力变动情况项目指标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流动比率0.971.371.331.131.191.291.421.241.161.06资产负债率52.8962.2662.1463.2257.9251.753.7553.3363.4759.04偿债保障率9.7412.347.5114.444.14.889.753.045.144.18权益乘数2.422.952.992.882.442.092.162.172.772.47注:根据2009-2018吉利集团年报计算得出4.5运营能力分析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经营能力,即企业利用各种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企业进行资产周转速度越快,流动性强,企业的偿债能力就越强。吉利年报显示,吉利收购沃尔沃,总资产增加550141万元,增长29.26%。但由于企业营业成本收入上升了42.86%,因此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下降的幅度不明显,但可以看出吉利并购沃尔沃对资产管理流动性的影响是巨大的。虽然吉利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虽存在一些轻微波动,但是总体呈逐年改善发展的趋势。总体来看,吉利的营运能力逐年下降,吉利收购沃尔沃并未对吉利的经营产生积极影响。表4.5并购前后吉利集团发展能力变动情况项目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主营业务增长率%228.0342.864.3117.4716.57-24.2838.6478.2572.67净资产增长率%34.5515.712.7932.1730.55-46.2858.01126.16108总资产增长率%85.2327.5115.1113.717.0710.9613.4459.825.74注:根据2009-2018吉利集团年报计算得出5吉利收购后的风险分析5.1运营风险分析为了控制运营风险,吉利收购后调整了战略目标,强调“吉利技术”和“吉利质量”,这样的整体操作使得吉利集团收购后的总体战略目标和努力有以下几个方面,如现金流,销售渠道,质量、品牌、文化、工会等。第一,吉利加强现金流量管理,保证有充足的营运资金,根据预期的现金流量合理安排资金支付方式的时间和数量。同时可以增强企业发展未来现金流量的稳定性。其次,吉利调整资产和规模,通过达到最优生产规模来降低生产成本吉利应利用其完善的国内分销渠道,推动沃尔沃在中国设厂和生产;同时,逐步扩大沃尔沃在中国的分销网络,增加销售网点,畅通销售渠道。再次,吉利严把质量关,特别是对于加强企业零部件进行本土公司采购的质量,尊重沃尔沃汽车品牌的核心技术价值,保持沃尔沃轿车豪华、高贵的风格。最后,在文化冲突和工会问题上,双方加强了交流和理解,缓解了矛盾。通过这些措施,沃尔沃可以更好地利用生产技术管理理念,优化人才配置,以及丰富上游供应商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产生新的竞争优势,企业的总价值大于并购前企业价值的总和。5.2财务风险分析针对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结合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分析,试图探索规避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具体方案如下:1、针估值风险。要时刻关注目标企业信息的真实性,随时合理规避信息不对称性,增强对并购企业价值的判断。如果有意隐瞒财务信息或信息调查不准确、不完整,很容易给收购方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2、针对流动性风险。在开展并购活动之前,应充分了解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财务整合能力和现金流量的基本状况,真正了解目标企业的债务状况。并科学分析可以预测并购之后该企业发展能否进行正常的资金运转。如果结果达到了预期的设定,再进行企业并购活动,以此可以降低流动性风险。3、针对支付风险。在融资时,采取通过多种支付发展方式方法相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使资本管理成本和风险最小化。例如,吉利在收购沃尔沃时,利用现金、股票和债券的组合转移了部分财务状况。4、针对财务整合的风险。并购后,应当及时组织企业财务体系重组,以获取目标企业的有效信息。高效整合财务机制和财务人员,加强资金链的运营管理,实现并购后资源的最大化利用。5、其他降低金融风险的措施。企业在选择并购发展目标时,应该进行综合能力分析待选的各种不同行业、各家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资源,并结合时机情况,抓住有利时机,降低财务风险。5.3吉利收购的SWOT分析优势:1、据了解,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国有银行及其牵头财团已承诺为李书福提供至少10亿美元的贷款。浙江、北京甚至天津的地方政府都在争夺沃尔沃的本土项目,预计它们也将为李书福提供至少5亿美元的资金。2、吉利自身选择在中国香港上市,拥有具有较强的造血系统功能,去年高盛入主已经为吉利公司带来3.3亿美元的资金。同时,瑞典和比利时政府也为吉利在当地的低息贷款提供担保。3、吉利将以100%的股权和知识产权收购沃尔沃,价格为18亿美元这是一个中国汽车业迄今为止最大市场规模的海外汽车公司收购案,也是我们中国车企首次收购国际高端汽车产品品牌。福特在11年前以64.5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据悉,双方在最后一刻就这笔交易的价格展开了紧张的谈判。业内原本预计这笔交易的价格将达到20亿美元。收盘价只有福特汽车的三分之一,行业分析家说吉利做了一手好买卖。该协议还有待监管部门的批准。4、总部设在瑞典,将在中国建一家新工厂。双方称,这些协议保证了沃尔沃轿车的独立进行运营、继续执行既有的商业活动计划以及企业未来的持续不断发展。作为这笔交易的一部分,吉利集团将继续维护沃尔沃与员工、工会、供应商、经销商,特别是与客户建立的良好关系。交易完成后,沃尔沃汽车的总部仍将设在瑞典哥德堡。在新董事会的领导下,沃尔沃管理团队将独自负责沃尔沃的日常运营,在全球100多个市场扩张业务,并推动沃尔沃在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吉利集团将保留沃尔沃汽车在瑞典和比利时的现有工厂,并将在适当的时候在中国建立新工厂,使生产更接近中国市场。据记者报道,吉利目前正在考虑将沃尔沃在中国的新工厂设在北京或天津。5、依赖我们中国经济市场拟两年扭亏,李书福承诺,作为新股东,吉利将继续进行巩固和加强沃尔沃在安全、环保技术领域的全球发展领先战略地位,沃尔沃的质量和品质不会发生改变。这个世界著名的瑞典豪华汽车企业品牌将继续保持其安全、高品质、环保问题以及作为现代北欧设计的核心技术价值。劣势:1、在吉利集团的宁波基地,汽车生产仍处于起步阶段,管理经验有限,肯定不能与福特的生产线相提并论。2、人才发展战略经济实力有限,我们不否认吉利有不少企业人才,但吉利面对这样一个非常著名的品牌,究竟有多少知晓汽车市场战略和运营汽车产销策略的将才帅才,就值得进行思考了。因此,有识之士提出,收购人才势在必行,收购一些个别技术和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好时机,而不是急于收购国外汽车品牌。因为,沃尔沃的资产和品牌结构非常复杂,就是吉利收购了沃尔沃,能消化吗?3、吉利与沃尔沃品牌差距过大,早期的"歧视"将给收购后带来更多的"歧视"。大家都知道,吉利的自主品牌只是卡在我们的媒体宣传上,也就是在中国的大中城市,买吉利的人并不多,遇到的歧视也不在少数。吉利的口号是”造出中国人买得起的好车”。既是可以买得起,就注定了它低端车的定位。如果真的想和沃尔沃合并,不知道吉利能不能承受的住这一巨大转变。机会:有利于吉利品牌价值和地位的提升。沃尔沃作为北欧豪华品牌,一直以全世界最安全的座驾闻名。吉利用18亿换来沃尔沃100%的股权也意味着吉利从此拥有了全世界最强的汽车安全性,借助沃尔沃安全性的特点,吉利完全有机会将这个安全系统进一步开发应用到更多子品牌身上,从而打造中国最安全乃至世界最安全的汽车品牌。作为近十年来最轰动世界的“蛇吞象”式国际并购案,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有利于加速吉利的国际化进程。借助并购海外大牌沃尔沃,从而向世界展示了吉利汽车强大的能量,从而增加国际社会对吉利品牌的认可程度。有利于技术水平的提高。吉利对于沃尔沃的收购同时也带来了欧洲社会成熟的造车技术,吉利在获得这些技术的同时也有利于本土员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吉利品牌的技术实力。有利于改变品牌形象。在并购之处,吉利在国内的地位也一直没有被十分认可,更不要说国际社会,通过对沃尔沃的收购,有利于国人转变对吉利的认知,同时让世界记住这次收购案的主角,吉利汽车。从而提高吉利汽车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威胁:沃尔沃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盛行的汽车市场新环境下的可持续性。沃尔沃作为一个欧洲品牌,其成名就是依赖其超高的安全性,但欧洲市场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相对落后,在这个大趋势下,国产汽车品牌中比亚迪已经在混合动力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而纯电领域的小鹏和理想也占据了新能源领域的大片江山,而拥有沃尔沃的吉利近年来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并不突出,沃尔沃旗下更是仅仅发售了S60PHEV一台车,并且其高达40万的定价更是直接劝退了大片客户,在丰田等日系品牌早早拿出自己的主打混动车型的情况下吉利和沃尔沃面临着更多强力对手的挑战而吉利能否在这场博弈中取得胜利,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观望。品牌文化的冲击。沃尔沃作为国际高端品牌,而吉利汽车作为国产中低端品牌,其兼容性值得商榷,沃尔沃主打安全,在被吉利收购后虽然因为价格下降获得了销量的上升,但价格低就自然会导致自身品牌地位的下降,另外沃尔沃作为高端品牌,虽然收购后的价格获得了下降,但其高额的保养费用以及巨大的油耗仍然让很多车主诟病,在二手车市场,九成新的沃尔沃也屡见不鲜。能否解决沃尔沃自身价格和维护费用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平衡吉利和沃尔沃两大品牌之间的市场定位,依然是吉利无法逃避的一个尖锐问题。规避风险:要有一个全新的并且清晰的新的品牌定位。沃尔沃拥有一一个非常优秀的汽车品牌,但是从目前的世界汽车格局中来看,沃尔沃几乎是在世界豪华车品牌的最底部徘徊。作为没有自己豪华车品牌的吉利,极其需要给沃尔沃一个清晰并且坚定的品牌新定位,重新回到项级豪华车品牌市场,重新树立自己的豪华车品牌地位以及影响力都是吉利需要对沃尔沃这个品牌去做的事情。通过实行“双品牌战略”来推广自身品牌。需要去做的不仅仅是对一个旧品牌的重新宣传,更是一个品牌的重新树立。实施这种战略,能很好的推广自身的产品。而且.拥有一个极其优秀的品牌无疑将对自身所固有的品牌的推广和建立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推助力。让两者相辅相成,则能相互促进两个品牌的共同发展进步。并购后的吉利沃尔沃,应该迅速地明确其目标市场和战略。“各自加强,相互渗透”是吉利最应该走得一条道路。即,一方面加强沃尔沃原有的欧洲和北美高端市场,强化其安全性能所开拓的固有的客户;另一方面,利用沃尔沃的原有资源,开拓吉利在低端小排量车在欧美的市场。同样,在中国吉

利固有的市场上,在巩固发展吉利原有车型的基础上,推出-

-些列的沃尔沃高端车,借助沃尔沃的品牌优势和吉利的销售渠道来打开沃尔沃在中国市场上的销路。这样的“各自加强,相互渗透”一方面可以加速吉利收购后的整合,更重要的时可以将原先两个品牌的固有市场相互交融,形成市场上的互补,弥补各自的空白市场。既可以为吉利打开销路,也可以进-步加大其市场的影响力。突出重点,争抢中国市场。在2009年,中国的汽车销售量高达1300万之多,与此想成鲜明对比的时欧美的汽车市场的不景气。所以吉利应该以中国市场为重点,加大宣传和营销,力争在中国市场上有所作为。坚持沃尔沃的产品服务不变,产品的服务一旦下降,导致的将是大量的客户的流失,甚至是对整个沃尔沃品牌的形象的毁灭。所以保持其产品服务的连贯性至关重要。将保持沃尔沃的服务质量,坚持沃尔沃的服务理念,完善对客户的购买及售后的服务系统,切实做到发扬传统和优化服务。只有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与完整的服务设施,先进的技术服务,人性化的服务流程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在坚持品质服务的基础上,推广吉利本身的低成本的产品服务经验和体系。逐步改善成本过高的不务实的服务。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保质保量的售后,但是要切实的做到符合自身的发展,做到尽量的降低成本,为企业的发展减轻负担。把重点放在强化服务和销售方面的沟通,这样不仅能有效地节约成本,也能以服务来促销售。

作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实现了“蛇吞象”的壮举。这样的一个举措使其获得了巨大的利得,同样也对实现其对技术和品牌的追求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当然,任何问题都有着它的双面性,吉利同样增加了很多的风险和问题。收购成功只是第一步而已,怎样在今后的发展中去弥补自身的欠缺,怎样扭转沃尔沃的亏损局面,怎样将吉利根沃尔沃很好的融合,从而达到提升自身品牌的目的,加速自身的国际化。6启示与建议6.1启示选择自己专业的企业并购团队。在法律、财务、并购、公关、行业市场运作等多个不同方面选择一个国际化的并购团队,做尽职调查、并购要约制定、政府公关、并购谈判等工作,加强对细节的关注,避免引起社会公众、政府与工会的对立情绪,尤其是我们关注国家的竞争对手,特别是一些潜在经济竞争对手的研究,避免被竞争对手打个指手不及。后期整合要有效。企业兼并的最终目标是获得海外资源,以丰富企业的关键竞争因素。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整合计划,企业兼并将拖累母公司的发展。比如TCL收购汤姆逊后,整合失败导致母公司陷入巨额亏损。吉利之所以赢得福特的青睐,正是因为它对合并后的运营有详细的计划。要具备利用重大项目管理进行社会资本运作能力。现代企业集团把产业发展与资本的良性互动作为企业发展的两大动力,海外并购涉及的资金普遍较大,不能利用金融杠杆进行融资,并购难以完成,并购完成后需要有相应的资本运作方案,如吉利通过并购增加其股票价值超过200亿港元,如果沃尔沃实现盈利,吉利或许能够将其作为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从而实现工业和资本市场的双重效益。6.1.1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汇率风险利用货币掉期和利率掉期、远期利率协议、远期汇率协议、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等工具,降低利率和汇率变动导致的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证券市场还可用于股票期货或期权、股指期货或期权等交易工具,以有效降低股票价格波动的风险。实行即期外汇买卖和远期外汇买卖同时进行的办法。事实上,外汇汇率之间的时间差是用来使两笔外汇交易朝着相反的方向进行。采用“借款-即时合同-投资”的公式法。即跨国企业作为外汇债务人,可以先借入与应支出外汇等量的本币,然后以即期合约的方式从外汇银行购买外币,再投资于目标国的投资市场,以赚取一定的投资收益,减少部分用于避险的支出。以避免远期外汇市场汇率上涨所带来的并购公司成本价格上涨的风险。采用远期外汇交易进行货币保值的方法。如果跨国企业在并购完成后进入运营,作为外汇债权人,可以通过远期合约的方式创造与外汇流入相反的外汇流出,消除外汇风险。6.1.2股权融资为主的多种融资方式并行合理确定融资结构,应当将风险内部控制放在首位,然后再考虑成本最小化,因为我们一旦融资失败或过度负债,将会直接导致我国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的半途而废或财务危机,这样一个成本最小化也就失去了意义。并购融资结构中的自有资本。首先应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进行选择适合我国企业的并购项目以及相应的融资方式,然后还应该分析研究不同融资方式及融资结构安排对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状况的影响。融资的顺序一般遵循先内部企业融资、再债务进行融资、最后通过权益融资的选择一个步骤。内部融资风险最小,保密性最好,成本低;债务融资快捷、低成本、保密强。其次,要根据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来确定融资工具的种类,即在财务杠杆效益和财务风险之间寻求平衡。最后,要对融资工具进行设计,包括期限的长短、利率水平以及如何发行。6.2建议正确认识企业海外并购后整合不同社会文化和思想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文化整合在并购后的一系列整合中起着核心作用。通过对自身企业文化的推广和完善,促进企业文化的“融合”,从而形成统一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文化价值。2.推广品牌,提高全球知名度。依据国家引导企业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中国传统企业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研发能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人民创造”进化,形成一个自己的品牌,通过我们自身产品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增强,使自己的品牌在全球消费者中可以形成知名度,经过一系列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整合,使自己的品牌建设成为全球知名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