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襄樊市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湖北省襄樊市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湖北省襄樊市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湖北省襄樊市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湖北省襄樊市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北省襄樊市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酒精挥发 C.海水晒盐 D.干冰制冷2.下列对生产或生活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将很大体积的氧气压入钢瓶中—一压强增大氧气分子体积变小B.蔗糖溶解在热水中比溶解在冷水中的溶解速率快一一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C.用水扑灭大火——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不能用铜丝代替电表中的保险丝—铜的导电性比保险丝强3.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②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一,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一,也能与酸反应④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A.①②④B.②③④C.只有③D.①②③④4.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活性炭用于净水B.钨用于制灯泡中的灯丝C.焦炭用于冶炼生铁D.液氮用于医疗上冷冻麻醉5.生活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可以用水浇灭B.天然气泄漏,立即打电话报警C.食用肝脏、瘦肉可以补充铁、锌等常量元素D.食物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会部分水解为葡萄糖6.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A.Cu B.Cu和Zn C.Cu和Mg D.Zn、Mg和Cu7.下列有关环境、能源、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B.焚烧废旧塑料是减少“白色污染”的有效方法C.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气体D.过量的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8.如图中的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四个变化中的数量关系,下列说法与图象不相符的是A.将足量的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B.将盐酸逐渐加入氧化铜中,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等C.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D.t2°C时等质量的a、b、e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3°C,所得溶液中溶剂最少的是a的溶液9.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分别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在左边烧杯中加入5.6g金属铁,在右边烧杯中加入5.5g镁和铜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右边烧杯中加入的混合物中镁和铜的质量比为()A.36:19 B.12:43 C.24:31 D.13:4210.下图为汽车尾气处理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D.该反应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_____。(2)bc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3)c点溶液中主要存在的阳离子为_____。(4)溶液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d_____f(填“>”“<”或“=”)。(5)d点溶液中溶质为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薰衣草精油的主要成分为芳樟醇、伽罗木醇等物质。其中芳樟醇的化学式为C10H18O,请计算:(1)芳樟醇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

(2)芳樟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54,计算该物质组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精确到0.1%)。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世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厨房中常用的食材有大米、面粉、食用油、鸡蛋、青菜等,其中富含维生素的食材是__________;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炒菜时,没有进入厨房就可以闻到菜的香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用铁锅炒菜可预防的疾病是_________;铁锅手柄上使用的塑料应具有________(填“热塑性”或“热固性”);请你说出一个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已知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使用天然气的家庭,报警器应该安装在燃气灶附近墙壁的__________(填“上”或“下”)方。14.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填序号)。A酸雨B温室效应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烟气脱硫是目前控制燃煤的重要途径。如钠碱循环法是利用亚硫酸钠(Na2SO3)溶液脱除烟气中的SO2,生成亚硫酸氢钠(NaH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Na2SO3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①途径一: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B该过程只有2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蒸发、结晶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②途径二:将CO2转化为甲醇(CH3OH),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美羊羊同学在购买回的袋装薯片中发现还有一个小袋,上面标有“成分:CaO、Fe;作用:防潮、防氧化;警告:禁止食用”等字样,撕开小袋,发现里面的固体粉末有少许是棕红色的,大多数是灰白色的。经过分析,她认为棕红色粉末是Fe2O3;灰白色粉末应该含有CaCO3和Fe;为验证自己的判断,美羊羊同学打算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实验目的]证实灰白色粉末中含有CaCO3和Fe。[实验设计]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预测与分析]①若要证实样品中含有CaCO3,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②若要证实样品中含有Fe,E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此时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③看了美羊羊同学的分析结论,有同学认为小袋内灰白色粉末中还应该有别的物质,请你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16.同学们发现新鲜的苹果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色,仿佛铁生锈一样。于是,研究性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苹果汁变色的原因。苹果汁中含有0.001%的二价铁物质,同时也含有多酚类物质,多酚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变为褐色。二价铁在空气中或与浓硝酸反应都能变为三价铁,且三价铁的溶液为黄色。硫氰化钾(KSCN)溶液变色规律如下:药品二价铁溶液三价铁溶液KSCN溶液不变色变红色(猜想与假设)Ⅰ.苹果汁变色与苹果中的铁元素有关Ⅱ.苹果汁变色是苹果汁中的多酚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结果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1试管②中未出现明显变化试管③中实验2分别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试管编号1min10min24小时①黄褐色褐色深褐色②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③略有些黄色浅黄黄色实验3苹果汁不变色(解释与结论)实验1验证了苹果汁中含有二价铁物质。在该实验中③的现象是_______。实验2的②中FeSO4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该实验中,试管②③实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由实验2得出:猜想Ⅰ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为验证猜想II成立,实验3应进行的操作_______。(反思与评价)写出一种防止苹果汁变色的方法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

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海水晒盐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干冰制冷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B【解析】

A.将很大体积的氧气压入钢瓶中,是因为气体的分子间间隔较大,在加压的情况下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错误。B.蔗糖溶解在热水中比溶解在冷水中的溶解速率快,是由于温度高,蔗糖分子运动加快,能够快速进入水分子之间的间隙中,故正确。C.用水扑灭大火的原理是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其着火点以下,而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情况下是不能改变的,故错误。D.电表中的保险丝熔点较低,当电路中负载过大时,产生的热量可以熔断保险丝,保护电路和用电器的安全,而铜的熔点很高,不能起到保护作用,故错误。故选:B。3、C【解析】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例如高锰酸钾,氧化物还有一个条件是两种元素组成。故①错误。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只是不能溶解该物质了,但是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故②错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都是碱,都可以与酸反应,故③正确。硝酸铵属于盐,故④错误,故选C4、C【解析】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详解】A、活性炭用于净水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A不正确;B、钨用于制灯泡中的灯丝是利用钨的熔点高,属于物理性质,故B不正确;C、焦炭用于冶炼生铁是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D、液氮用于医疗上冷冻麻醉是利用液氮汽化,属于物理性质,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5、A【解析】

A、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可以用水浇灭,水能降低纸箱的温度,符合题意;B、天然气泄漏,不能打开电开关或打电话,以免电火花引燃气体,不符合题意;C、人体中的铁元素、锌元素属于微量元素,不符合题意;D、食物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会部分水解为麦芽糖,不是葡萄糖,不符合题意。故选A。6、B【解析】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金属的活动性Mg>Zn>Cu,由于只能是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过量的锌粉可以置换出混合溶液中的Cu,但不能置换出镁,因锌粉是过量的所以过滤后所得固体应该为锌和铜的混合物;故选B.【点评】金属与盐反应,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溶液中置换出来,这是解决此题的关键.7、D【解析】

A、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不符合题意;B、焚烧废旧塑料减少“白色污染”,但产生了大量有害气体,污染大气,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虽然是酸性气体,但形成的碳酸是弱酸,易分解,不会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D、过量的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符合题意。故选D。8、C【解析】

A、将足量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时,由于产生的氯化镁取决于盐酸,而盐酸中的氯离子是相等的,所以生成的氯化美也相等。但是由于碳酸镁的相对分子质量大,所以应该消耗的碳酸镁固体多,氧化镁少,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B、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n点时完全反应,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C、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钡(硫酸钡不溶于稀硫酸),该选项对应关系错误;D、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的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小,降温到t1℃时溶剂质量不变,因此所得溶液中溶剂最少的是a的溶液,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故选C。9、B【解析】

天平平衡不是取决于加入了多少,而是取决于剩余了多少,也就是取决于质量的净增加。所以在计算中要关注质量增加量。【详解】设:加入5.6g铁产生的氢气质量为xx=0.2g左盘增加的质量=5.6g-0.2g=5.4g,左盘增加了5.4g,所以右盘也应该增加5.4g才能平衡。在右边烧杯中加入5.5g镁和铜的混合物,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0.1g,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排在氢之后,不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设:镁的质量为yy=1.2g所以铜的质量为5.5g﹣1.2g=4.3g。混合物中镁和铜的质量比为1.2g:4.3g=12:43故选B。【点睛】金属与酸后,增加的质量等于加入的金属质量减去生成的氢气质量。10、C【解析】A、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正确;B、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正确;C、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NO+2CO=N2+2CO2,故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错误;D、该反应将有害气体CO、NO转化为空气的重要成分,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溶液变红复分解反应Na+、Mg2+>氯化钠【解析】

(1)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a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没有反应的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两种物质,盐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填写:溶液变红;(2)bc段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MgCl2

+2NaOH==Mg(OH)2↓+2NaCl,故填写:MgCl2

+2NaOH==Mg(OH)2↓+2NaCl;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复分解反应,故填写:复分解反应;(3)bc段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此时,稀盐酸已被氢氧化钠反应完,生成的溶质是:氯化钠,而氯化镁却没有被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有剩余在溶液中,因此,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镁,c点溶液中主要存在的阳离子为:Na+、Mg2+,故填写:Na+、Mg2+;(4)d点时,氢氧化钠和盐酸、氯化镁恰好完全反应,两种反应都生成氯化钠,氯化钠的质量不断增加,此时,达到最大值,根据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ⅹ100%可得,溶液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也达到最大值,而f点,氢氧化钠过量,导致溶液质量增加,在NaCl溶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溶液质量增加,会使溶质质量分数降低,因此,液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d>f,故填写:>;(5)d点时,氢氧化钠和盐酸、氯化镁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一种,故填写:氯化钠。【点睛】该题的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应用酸碱中和反应优先原则,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像分析问题。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0∶18∶110.4%【解析】

(1)根据化学式C10H18O,可知芳樟醇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为10∶18∶1,故填:10∶18∶1。(2)已知芳樟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54,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故填:10.4%。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青菜蛋白质分子在不断运动贫血热固性保持表面洁净干燥上方【解析】

(1)根据食物中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微粒的性质、防止铁生锈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分析解答。【详解】(1)面粉、大米中主要含有糖类;鸡蛋中主要含有蛋白质;食用油中主要是油脂;青菜中主要含有维生素;故厨房中常用的食材有大米、面粉、食用油、鸡蛋、青菜等,其中富含维生素的食材是青菜,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故填:青菜;蛋白质。(2)炒菜时,没有进入厨房便能闻到菜的香味,这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用铁锅炒菜,增加铁元素,可预防的疾病是贫血;铁锅手柄上使用的塑料应具有热固性;厨房中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有很多,例如:保持铁锅表面洁净和干燥等;故填:分子在不断运动;贫血;热固性;保持表面洁净干燥。(3)天然气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燃气泄漏报警器应该安装在比较高的地方,故报警器应该安装在厨房灶具的上面,故填:上方。【点睛】掌握六大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防锈的方法、物质的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ABCNa2SO3+SO2+H2O═2NaHSO32NaOH+SO2═Na2SO3+H2OBDCO2+3H2CH3OH+H2O【解析】

(1)将煤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还能产生大量的灰尘,生成的二氧化碳能形成温室效应,生成的二氧化硫能形成酸雨,产生的大量灰尘增加了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故选ABC;(2)利用亚硫酸钠(Na2SO3)溶液脱除烟气中的SO2,生成亚硫酸氢钠(NaH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SO2+H2O═2NaHSO3;Na2SO3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3)①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能促进反应的进行;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溶液可来“捕捉”CO2;故该过程只有碳酸钙、氢氧化钠等都可以循环利用;而含有二氧化碳含量低的气体排出,并没有“实现CO2零排放”;在“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有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所以分离CaCO3和NaOH用过滤操作;该过程化学反应有: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至少发生了4个。②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2和H2在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配平即可,故其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