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下石灰吟_第1页
苏教版六下石灰吟_第2页
苏教版六下石灰吟_第3页
苏教版六下石灰吟_第4页
苏教版六下石灰吟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灰吟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联系诗句理解“千锤万击、若等闲、全不怕、清白”等重点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2.凭借诗歌语言文字,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研读古诗“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并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二、教学重难点: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三、前置学习活动:学生:1.搜集有关于谦的资料。2.通过反复诵读诗歌,读懂诗歌大意和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师:制作课件。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一)谈话激趣,走近古诗1.同学们,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朝气蓬勃,弥久不衰。我们从小一直学古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指名吟诵两至三首古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板书课题),齐读诗题。(板书)了解诗人:《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公元1457年,被奸官诬陷杀害,1465年,明朝政府为于谦平反昭雪,并赐谥号为“忠肃”。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那年,于谦刚好十二岁。(屏幕出示全诗,师范读)2.释题:吟:吟诵,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3.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吟诵石灰呢?大家了解石灰吗?课件出示《石灰的自述》,引导学生了解石灰的相关知识。(二)指导朗读1.指名读全诗,相机正音,做到正确、流利。学习生字“焚”,描红。2.古诗是有节奏的,要把这种节奏读出来。出示诗歌的停顿,练读。《石灰吟》《石灰吟》明代.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指名配乐读,要读出韵律美。师生接力读,齐读。相互评价。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三)走近石灰,了解古诗大意1.于谦笔下的这首诗,简练地展现了石灰的生命历程。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具体描述了石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