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脱口秀节目的发展模式与趋势_第1页
论脱口秀节目的发展模式与趋势_第2页
论脱口秀节目的发展模式与趋势_第3页
论脱口秀节目的发展模式与趋势_第4页
论脱口秀节目的发展模式与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论脱口秀节目的发展模式与趋势摘要随着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电视脱口秀节目以其鲜活的时代气息和贴近受众的生活气息,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肯定。“脱口秀”这种节目形式在中国大有可为,这对脱口秀的节目主持人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为了让大家对于脱口秀节目有全面的了解和看法,使更多的人们利用自己的个人优势来发挥个人特长,将脱口秀节目的优势引起大家的共鸣,共同利用这个平台发挥自己的特长,最终达到敢说、想说、会说的效果。本文通过脱口秀节目现状的发展模式来预测未来的发展,并且对比美国港台以及大陆脱口秀节目的异同,从而更全面的了解脱口秀节目在中国大陆上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趋势。关键词:脱口秀,发展,趋势目录TOC\o"1-2"\h\z\u绪论 1一、中外脱口秀起源及对比 1(一)脱口秀的起源 1(二)中外脱口秀对比 1二、脱口秀节目的模式及发展 2(一)在美国港台和大陆发展的异同 2(二)现状的模式及发展 2三、脱口秀节目在中国大陆的趋势 3(一)选好题 3(二)练内功 3(三)善互动 4(四)严把关 5结论 6参考文献 6致谢7格,至于口音,学历以及相貌等方面应当忽略不计。国外的脱口秀主持人大多都上了不惑年纪,而且在选择主持人上不注重其外表,他也不一定是从事电视主持人出身的,只要他有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阅历就可以。要求有学者气质,哲学家头脑。而我国主持人大都比较年轻,虽然有很高的学历,但是生活阅历比较浅,对所谈论的话题拿捏不准。普遍缺乏传统文化的深厚功底,缺乏长时间基层工作的经历,不能把话题引向深入,更别提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问与追求了。因此当前谈话节目的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脱口秀节目在中国大陆的趋势(一)选好题脱口秀节目离不开交谈的话题,话题能否吸引听众的耳朵,是考验主持人素质能力的一个关键[[]张晓婷.“脱口秀”在中国的发展和走向[J].青年记者.2007(14)]。在脱口秀节目里,话题的选择要充分体现“三贴近”原则,突出新鲜、有趣的特点。每天国内外都会发生大量的新闻事件,而主持人就是要从这些庞大繁杂的新闻中精挑细选,梳理出听众关心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加以编辑、归纳、整理,从而确定当期节目的主题。“[]张晓婷.“脱口秀”在中国的发展和走向[J].青年记者.2007(14)当然,主持人在选择脱口秀话题时,不能一味追求另类、低级趣味和敏感,而放弃新闻宣传的基本原则。话题的选择务必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避免涉及隐私、政治、宗教、种族等容易引发争议,误导听众,特别是可能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话题。同时,在脱口秀节目的选题上,还要注意上下的连贯和衔接,要做到前后呼应,突出重点,紧扣中心,使节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防止出现前后脱节、轻重倒置的现象。(二)练内功主持人的播音发声基于生活中口语发声,但却不等同于生活中口语发声,而是生活中口语发声的规范、提炼和升华。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变化自如,是主持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广播脱口秀主持人应注重日常播音发声等基本功的训练,避免出现吃字、滚字、走音甚至念错字的现象。在广播脱口秀节目里,主持人要像朋友聊天一样,将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娓娓道来,抛出节目讨论的话题,与听众进行轻松愉快的交流互动。因此,主持人的语言又要有别于传统的“播音腔”,力求轻松自如,机智风趣,充满活力。脱口秀节目的特色在“脱口”,强调主持人的现场即兴发挥。因此,在脱口秀节目里,主持人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专业知识力求“专、深”,知识储备力求“广、博”。知识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能靠日常的坚持不懈,每天不断学习充实,才能积点滴而成大观。只有博古通今,主持节目的时候才能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脱口而出。脱口秀主持人还应当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准确把握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掌控话题讨论的正确方向,在话筒前不出原则性差错,并使节目具有一定深度。目前,我国有创造力的主持人并不多,很多主持人往往盲目仿照其他主持人演出特色,比如说地方电视台普遍模仿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从主持风格到主持内容,全部采用模仿的形式,难以看到自己的特色,因此这类主持人难以获得自身独创风格,同时也很难拥有自我理性思考能力了。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和主流审美意识是有其惯性的,因为它区别于时尚。现时的中国是个仿制大国,传媒也不例外,现在的广播电视节目大多的是仿制品。国外和大台频道有个节目产生了轰动效应,其它频道立即克隆一个,甚至要求主持人一味去模仿,尽力去克隆。你“说报”新闻我也“说报”,你的频道“脑筋急转弯”,那我的频道也“脑筋急转弯”,你搞“无厘头”,我比你更“无厘头”,甚至将一些好的传统节目牺牲掉也在所不惜。创新和个性魅力已经不是节目的评判标准,雷同与相似甚至可以成为追逐的目标。在这样的竞争氛围中,很难想象能催生出可以成为旗帜的灵魂栏目和与之相得益彰的主持人[[][]情感谈话类节目对主持人的素质要求[J]大众文艺.2010(2)作为一个电视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人格魅力:首先“个性化”、“人格化”传播主持人的职业角色是“广播电视媒体中集社会性和人际性于一身的具有亲和力的传播者。”这一方面指我们的主持人是党的宣传工作者,是广播电视媒体中以有声语言进行传播的人;另一方面,主持人是以和观众平等的朋友身份,以“个性化”、“人格化”方式进行传播的人,是对观众更具亲和力的传播者。其次,形成“自己人”效应。在传播学理念中,在内容传播过程中,不单单是内容传播,同样也是传播者与观众之间关系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与两者之间的关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自己人”效应中,传播者与观众联系越发紧密,实现了一种亲和有力的传播方式。(三)善互动互动不是广播的独有优势,但经济、方便、贴身则是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通过互动,从过去的单向接收到能够参与其中,在听众眼里,广播不再神秘,广播离自己越来越近,广播里的主持人也变得更贴心、更知心。广播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要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善于互动。广播脱口秀节目的互动首先是主持人之间的互动。节目开始前,主持人要根据当期节目内容统一思想,确定各自分工。节目进行中,主持人之间要做到步调一致、配合默契。思维与情绪要保持同步,懂得搭台补位,克服以自我为中心。主持人之间的互动是脱口秀节目里的过渡,互动的关键是与收音机前听众的互动。主持人要善于把握时机,适时抛出话题。既要把新闻事实交待清楚,又要给听众留出议论空间,让听众感到这个话题正等待着自己的回答和参与。互动的实时与便捷是广播的优势,主持人要善于使用各类互动工具,通过电话语音、手机短信、微博、微信、QQ等多种方式,与听众建立起无障碍的沟通桥梁。主持人也要加强与听众的日常沟通,聊天下大事,唠家长里短,共同品味音乐,探讨文艺,从而增进了解,为节目积累更多的忠实听众。主持人是广播脱口秀节目的驾驭者,要善于把握节奏,掌握互动的主动权。在直播节目当中,当遇到听众发出的刁钻问题,要迂回作答,巧妙扭转被动局面。同时要善于调节气氛,树立服务意识,照顾听众感受。不能摆出一副高高在上、旁若无人的样子,用说教的口吻去与听众交流。(四)严把关广播脱口秀节目由于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不但节目形式开放,而且话题开放,特别是直播节目,主持人应承担的把关职责就显得格外重要。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脱口秀内容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社会主流,与上级党政机关做到口径一致。要防止低俗化,主持人不能因过分突出个人风格而标新立异,不能为追求“轰动效应”而刻意迎合低级趣味。特别是要充分考虑全社会特别是未成年人的欣赏习惯。2012年10月16日,美国广播公司在脱口秀节目《吉米鸡毛秀》中播出了“杀光中国人”的不当言论,引发全美华人的不满和抗议。这其中,主持人吉米的暧昧态度和美国广播公司的把关不严是导致节目播出并最终产生不良后果的重要因素。主持人在直播期间要聚精会神,与听众交流时反应敏捷,特别是连线节目,要正确引导听众,做到不离题、不跑题,出现问题更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或者中断。广播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要注重自身形象,严把形象关。要努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真诚自然,避免矫揉造作,粗俗庸俗;还要约束日常行为,不但在工作中,在生活中也要保持良好的文明举止,自尊自爱,不做任何有损于媒体形象和自身形象的事[[][]浅论谈话类节目与谈话类节目主持人[J]才智.2011(18)广播脱口秀节目能否吸引受众,既有整体包装、策划、运作的作用,更关键的一环是节目主持人的自身素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媒体时代”,只要充分发挥广播媒体的自身优势,努力提高自身修养,让脱口秀节目更加好听、耐听,吸引更多的听众“竖起耳朵听”,我们相信,有声世界一定能更加精彩。结论通过脱口秀节目的现状可以预测它的未来将趋势于更加自由和民主。脱口秀节目在我国以快速的形式和内容兴起,追求不同的目标要用不同的手段。当前我国脱口秀节目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单一的特性,使得脱口秀节目发展陷入困境之中,很难让观众找到刺激点,给人平庸烦冗的感觉。“真诚”二字最重要,它是脱口秀节目的魅力所在。一旦参与者为了一个共同的话题敞开心扉、吐露心声,那真实的情感、真实的语言不仅会打动节目的参与者,也必然能打动不在观众,实现观众与传播者之间的共鸣,从而能够引起观众们的反思,如果一个脱口秀节目很难引起观众的兴趣点,那么这个脱口秀节目就是失败的。只有实现共鸣,有所评论,才算得上是一个优秀的、好看的脱口秀节目。参考文献1、刘景妍.美国的脱口秀节目[J].百科知识.2009(12)2、蔡懿,舒中胜.走进美国传媒获得的启示——赴美国密苏里大学学习培训班考察报告[J].视听纵横.2009(01)3、张晓婷.“脱口秀”在中国的发展和走向[J].青年记者.2007(14)4、情感谈话类节目对主持人的素质要求[J]大众文艺.2010(2)5、浅论谈话类节目与谈话类节目主持人[J]才智.2011(18)6、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有效沟通能力——以电视谈话类节目为例[J]新闻界.2011(7)7、浅谈电视谈话类节目[J]东京文学.2008(9)8、如何作好电视谈话类节目[J]神州.2011(12)9、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个性化的塑造与表达[J]活力.2012(5)10、主持人——电视谈话类节目的灵魂[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2(2)11、从《实话实说》退出央视谈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如何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