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方案_第1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方案_第2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方案_第3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方案_第4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提升专业效劳能力建设方案辽宁职业学院2011年12月2日目录一、专业建设根底-1-〔一〕学院概况-1-〔二〕专业根底-2-〔三〕行业背景-2-二、专业开展与人才培养目标-4-〔一〕总体目标-4-〔二〕具体目标-4-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4-2.课程体系建设-5-3.实训基地建设-5-4.师资队伍建设-5-5.社会效劳能力建设-5-6.质量监控体制建设-6-三、专业建设内容-6-〔一〕专业建设-6-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6-〔1〕校企合作体制建设-7-〔2〕校企合作机制建设-8-2.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1-3.课程建设与教学资源建设-12-〔1〕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13-〔2〕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15-〔3〕特色教材建设-16-〔4〕教学资源建设-17-4.实训基地建设-18-5.师资队伍与领导能力建设-20-〔1〕专业带头人培养-20-〔2〕骨干教师培养-20-〔3〕教学团队建设-20-6.社会效劳能力建设-22-〔1〕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效劳-22-〔2〕为社会转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培训效劳-22-(3)为其他院校师生提供培训效劳-22-(4)为企业提供技术效劳-22-7.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建设-23-四、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24-〔一〕改革举措-24-1.校企合作模式-24-〔1〕“多学期”工学交替-24-〔2〕订单培养-24-〔3〕校企双向互动-25-2.第三方评价机制-25-3.实践课程体系改革-25-〔二〕保障措施-26-1.组织保障-26-2.机制保障-27-3.制度保障-27-五、绩效考核指标-28-六、预期效果-30-七、专业建设预算-32-附表1: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工程资金投入预算表33附表2: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工程中央财政资金投入预算表34一、专业建设根底〔一〕学院概况辽宁职业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隶属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创办于1956年,坐落在辽北文化名城铁岭市。学院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是国家汽车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是全国高尔夫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是辽宁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是辽宁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是辽宁省教育援藏基地,是铁岭市“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基地。学院占地3678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实训室65个,实训基地28个,图书馆藏书33万册,固定资产总值4.47亿元,现有专任教师328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101人,具备“双师素质”教师181人。在校生5734人。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农艺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商贸学院、信息科技学院和高尔夫学院,开设了35个高职专业。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和区域经济开展需求,学院明确提出了“跳出教育搞教育,跳出学校办学校,跳出教学抓教学”的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积极拓宽招生、就业渠道,与省内外340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年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援藏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辽宁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突出奉献单位、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辽宁省平安文明校园、辽宁省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等各级各类荣誉称号200多项。〔二〕专业根底我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创立于2005年。同年,在对位于沈铁工业走廊的“铁岭天实机械”、“辽宁陆平机器股份”等企业的广泛市场调研的根底上,在2006年开始招生,目前该专业在校生人数为540人,2011年毕业生人数323人,初次就业率达91.64%,初次就业对口率达76.47%。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我院重点支持的专业,2008年,学院在设备专项资金中拨出100余万元用于添置普通车床、万能铣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等设备,现实训设备总值达324万元,其中大型实训设备总值达221万元。拥有机加实训中心、机械设计根底实训室、数控原理实训室以及CAD/CAM等实训室,总建筑面积达1800平方米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拥有一支从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诸方面优化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目前拥有专任专业教师11名,兼职专业教师5名,其中副教授5名、“双师资格”的教师5名。教师队伍中有三人担任铁岭市机械工程电子学会理事,一人担任铁岭市机械工程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一人被授予铁岭市委、市政府“青年科技奖”。〔三〕行业背景根据国家区域产业规划要求,我国将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动装备制造、原材料、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升级,重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等区域开展。辽宁是工业大省,也是国家重工业基地,根据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我省将充分利用好中央进一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沈阳经济区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优势,研究制定新一轮县域重点工业产业,如调兵山矿山设备、铁岭有色金属、开原起重设备、昌图换热设备、北票粉末冶金、喀左冶金铸锻、辽中先进装备制造及配套、瓦房店轴承等产业集群,促进地方经济开展。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把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开展现代产业体系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以抢占工业开展制高点为目标,全面实施工业“五项工程”,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开展、产业集聚开展,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开展根底制造装备,全面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重塑工业大省形象,培育了一批年产值超千亿元的工业产业集群,如沈阳铁西机床及功能部件、沈阳大东汽车及零部件、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辽宁〔铁岭〕专用车产业集群等,同时,随着沈铁工业走廊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一个产业集聚、工业集中、特色鲜明的经济开展带在辽北大地隆起。沈铁工业走廊内的工程、人流、物流、资金流、科技流、信息流等市场要素异常活泼,蕴藏着巨大的开展潜能,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根据《铁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铁岭三大主导产业累计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345.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69.3%,累计完成工业销售总额1301.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67.4%,十二五初期三主导产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91.3%,其中装备制造业占31.5%,与十一五初期相比,上升16.5个百分点.形成与装备制造业相关的新台子装备制造及配套加工产业集群、铁岭县橡塑产业集群、调兵山矿山设备产业集群、铁岭县平顶堡铸造产业集群、开原起重设备产业集群、铁岭有色金属产业集群。随着制造产业集群的兴起,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培养适合装备制造业开展需求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已成为高职教育的紧迫任务。二、专业开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一〕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中央将加大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开发和支持力度。铁岭毗邻我省的科技中心沈阳,战略地位和地域优势明显,沈铁工业走廊必将成为国家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局部,围绕现代机械制造业和铁岭地方经济开展需要,通过我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校企合作理事会、课程体系、教学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等建设,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针对国家区域开展规划以及省、市两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以专业效劳产业开展为目标,经过两年的建设,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打造成以辽西北、沈铁工业走廊及辽宁省装备制造领域相关企业为支撑的品牌专业,同时带动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相关专业的建设与改革,为企业培养更多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建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建立以高素质高技能培养为主线、建设〔二〕具体目标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机械工程学院与辽宁合力专用汽车制造、辽宁陆平机器股份、铁岭专用车改装研究所等多家行业、企业联合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实训条件等方面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2.课程体系建设通过对“铁岭市宏宇模具厂”、“辽宁陆平机器股份”等企业的合作,建立符合企业岗位开展变化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重点对《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技术》、《CAD/CAM》、《液压与气压传动》、《零件识图与测绘》等五个优质核心课程进行建设。3.实训基地建设以“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实训内容产品化”的思想,建设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充分满足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应用技术研发和对外效劳的需要。建设辽宁陆平机器股份等十五家校外实训基地。4.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两年的建设,使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成为优秀教学团队。按照专业方向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4名,双师素质教师5名,聘请5名专业兼职教师,使团队教师成为在本行业、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的领军人物。5.社会效劳能力建设以实训基地为载体,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效劳、为其它院校师生提供培训效劳以及为企业提供技术效劳。利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普通机床技术改造等技术效劳工程;与企业合作开发液压传动实训台等新产品。6.质量监控体制建设通过校企合作理事会,建立由理事会成员企业、铁岭市机械工程学会成员、学生及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毕业生就业追踪制度》,建设教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三、专业建设内容〔一〕专业建设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经过多年合作,机械工程学院与铁岭宏宇模具厂、辽宁合力专用汽车制造、华晨汽车铁岭专用车、辽宁陆平机器股份、铁岭运达汽车起重机、铁岭专用车改装研究所等多家行业、企业相互建立了良好的互赢共生关系,经过磋商机械工程学院与辽宁合力专用汽车制造等企业成立理事会,运用理事机制共同经营打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理事会体制机制流程如图。图3.1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理事会体制机制流程图〔1〕校企合作体制建设围绕辽宁专用车生产基地的开展建设及铁岭模具生产产业化,机械工程学院与大连机床集团股份、铁岭美特机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合力专用汽车制造、铁岭中油机械设备制造、铁岭旭鑫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沈阳金铭数控机床、辽宁陆平机器股份、铁岭宏宇模具厂、铁岭专用车改装研究所等15家业合作,组成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理事会。理事会组织管理机构见表3.1。表3.1理事会组织管理机构职务姓名公司名称备注会长曲长龙辽宁职业学院副会长王俊义大连机床集团股份副会长赵多兴辽宁职业学院副会长肖群生辽宁合力专用汽车制造副会长谢宁铁岭美特机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副会长王海峰铁岭中油机械设备制造副会长王俊清铁岭旭鑫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副会长车聪沈阳金铭数控机床秘书长李晨元辽宁职业学院会员王文生铁岭专用车改装研究所会员孙强铁岭冀东专用车会员施阳铁岭天实机械会员黄宏斌辽宁陆平机器股份会员王权华晨汽车铁岭专用车会员王建全辽宁威力机械制造会员李斌铁岭运达汽车起重机会员张淑芝铁岭宏宇模具厂会员安伟沈阳远大铝业工程表3.2校企合作体制建设内容、进度及资金投入表序号项目名称负责人完成时间资金投入〔万元〕201120121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理事会章程曲长龙〔学院〕肖群生〔企业〕20120.40.42工程研发指导委员会章程李晨元〔学院〕谢宁〔企业〕20120.40.4小计0.80.8合计1.6〔2〕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建立双赢利益驱动机制。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表达在:选择优秀的高校人才,利用学校资源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通过刺激、鼓励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转化为学习型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借助企业丰富的生产资源和专业的生产设备对学生进行训练,使教育与企业实现零对接,缩短学生的实习期;在“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中,依法进行权利分享与责任分担,透明度高,企业在分担责任的同时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理事会成立后,负责理事会企业的职工培训,共同进行新产品工程开发;建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机械制造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特色教材建设、建立教师工作站,培养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并为学校选派优秀的兼职教师。①企业的职工培训:以效益共同分配为原那么,共同推广工程研发技术成果,加快工程技术成果转化。针对培训工程,编写高质量的系列培训教材,开发培训软件,使行业、企业相关人员最快掌握研发的技术成果。②新产品工程研发机制:与行业、企业共同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的引进、设备的技术改造,制定研发工程责任制度,明确“责、权、利”的关系。为保证研发工程质量,制定工程遴选制度,标准工程研发程序。③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构建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工学结合特色教材。④教师工作站机制:在理事会企业中建立教师工作站,使教师成为工程师、技师,同时使企业的工程师成为讲师、教授。⑤“双证书”制度利用企业丰富的生产资源和专业实训设备,并在企业实际生产或模拟的企业生产现场气氛下对学生进行训练,使教育与企业实现零对接,缩短学生的实习期;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在毕业时到达企业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取得教育部门颁发的毕业证书和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专业技能证书。⑥多学期分段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的根底上,针对企业生产的特点,对课程内容及时间安排进行调整,将教学内容融合到企业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如产品的生产可划分为产品投标、开发与设计阶段、工艺编制阶段、加工阶段、装配调试阶段以及产品验收六个阶段,在课程的安排上,将零件试图与测绘、CAD/CAM、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技术、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中的内容放在不同的阶段进行,实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模式改革,使课程适应生产过程需要。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内容、进度及资金投入见表3.3。表3.3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内容、进度及资金投入表序号项目名称负责人完成时间资金投入〔万元〕201120121企业员工培训考核管理方法李晨元〔学院〕谢宁〔企业〕20120.10.32关于鼓励教师参加企业锻炼的有关规定赵多兴〔学院〕孙强〔企业〕20120.10.33工程成果推广、转化管理方法李晨元〔学院〕王俊清〔企业〕20120.10.34《订单式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李晨元〔学院〕王俊清〔企业〕20120.30.35教师工作站管理方法赵多兴〔学院〕王建全〔企业〕20120.10.36专业指导委员会职责李晨元〔学院〕王文生〔企业〕20120.10.37培训资料编制规程王丽敏〔学院〕张淑芝〔企业〕20120.10.38校企合作工程研发管理方法王丽敏〔学院〕王权〔企业〕20120.10.3小计1.02.4合计3.42.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行业企业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质量要求,我们将继续坚持“331”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政府协调、行业指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机制进行教学资源配置和课程建设。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效劳一线迫切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明确专业领域核心能力,并围绕专业核心能力构建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针对高职学生入口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解决中高职衔接问题,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促进中等和高职职业教育的协调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规划与资金投入见表3.4。理论教学内容本着必需、够用的原那么进行重组。局部实践性强的课程理论教学全部安排在实训车间进行。在最后一学期,以企业的实际生产任务作为驱动,工程为导向,根据学生对工程的完成情况,考核检验学生的综合技能。学生在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开始进行专业知识能力的实验、实训,再到校企合作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的专业技能教学实训、专项岗位能力实习,逐步形成机械设计与制造的根本能力、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能力、机床操作应用能力、机床维修和维护能力,以满足企业的工作过程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要求。表3.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规划与资金投入表序号工程名称完成时间负责人投入资金〔万元〕20112012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2012李晨元0.50.52理论课程体系改革2012李晨元0.50.53实践课程体系改革2012赵多兴0.50.5合计3图3.2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3.课程建设与教学资源建设学院与“辽宁合力专用汽车制造”、“辽宁陆平机器股份”等企业建立相关技术人员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企业共同研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融合、以技能本位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同时引进行业企业标准,进行课程建设,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行动领域归纳,进行学习领域转换及学习情景设计,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联手开发建成5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出版工学结合教材5部,按照“选用优秀教材,编写适用讲义,建设特色教材”的思路,发动鼓励全体专业教师及合作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参与教材建设,开发教材编写思路,力争在建设期内,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4门。表3.5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职务姓名单位名称备注组长曲长龙辽宁职业学院副组长王俊义大连机床集团股份副组长肖群生辽宁合力专用汽车制造副组长赵多兴辽宁职业学院秘书长李晨元辽宁职业学院成员高艳琴铁岭美特机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员王海峰铁岭中油机械设备制造成员王俊清铁岭旭鑫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成员施阳铁岭天实机械成员王文生铁岭专用车改装研究所成员黄宏斌辽宁陆平机器股份成员田士文辽宁新科精密仪器制造成员王建全辽宁威力机械制造成员李斌铁岭运达汽车起重机成员张淑芝铁岭宏宇模具厂成员王丽敏辽宁职业学院成员陶利金辽宁职业学院成员赵德奇辽宁职业学院成员喻红方辽宁职业学院〔1〕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根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领域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能力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其主要特点是岗位能力针对性强。图3-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理论、实践课程体系结构图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以《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改革为例来具体实施。各项内涵详见下表:表3.6实践课程体系组成及内容序号体系组成内容1课程实验实训课程实验实训随课程开设,同课程开设在学校实训中心一次课时间内完成。2单列实习实训针对本专业的核心能力设置的根本技能训练,同课程开设在学院实训中心完成或者在校外实训基地一周时间完成。主要内容包括:车床、铣床、数控机床简单操作。3综合实训针对本专业的核心能力设置的根本技能训练,同课程开设在学院实训中心完成或者在校外实训基地一周时间完成。主要内容包括:车床、铣床、数控机床操作4岗前综合实训学生在完本钱专业课程后针对本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的训练。一般在第五学期的后半学期集中在校内进行综合实训。主要内容包括:车床、铣床、数控机床操作,典型零件加工,机床检测与维修。5顶岗实习顶岗实习通过在生产一线实习,让学生综合运用和检验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实践训练。顶岗实习首先实习单位的选择要与所完成的实习任务目标相吻合,实习单位与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吻合是选择实习单位的必要条件。另外实习与就业紧密结合,实习应选择有用人意向的单位,在实习中应尽可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让学生充分运用其所学知识能够展示其才能,争取就业时机。围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岗位核心能力,重点对《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技术》、《CAD/CAM》、《零件识图与测绘》、《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加强建设。表3.7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主要岗位核心能力及对应课程主要岗位及岗位群岗位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课程机床操作能熟练操作典型机床《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工艺编制能制定机械加工加工工艺规程《机械制造工艺》CAD/CAM产品数字建模,数控加工《CAD/CAM》、《机械识图与绘图》装配维修设备安装调试《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识图与绘图》表3.8课程体系改革工程建设内容、进度及资金投入表序号项目名称完成时间负责人资金投入(万元)201120121分析岗位核心能力、知识、素质2012李晨元高艳琴0.202构建理实一体课程体系2012赵多兴施阳0.203课程评价体系2012赵德奇王文生0.10.14人才培养阶段性评价报告2012王丽敏王海峰0.10.15制定课程建设标准2012赵多兴田士文0.10.1小计0.70.3合计1〔2〕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确定《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识图与绘图》、《液压与气压传动》、《CAD/CAM》等五门专业课程作为优质核心课进行重点建设,根据专业能力确定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研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组织教材编写工作;制作电子教案,开发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建立课程试题库或试卷库,开发工学结合的技能训练任务书和指导书。《机械制造工艺》到达省级精品课程标准,《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识图与绘图》、《液压与气压传动》、《CAD/CAM》到达院级精品课程标准。表3.9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方案及资金投入表核心课程课程规划完成时间资金投入负责人单位技术职务20112012机械制造工艺网上共享型课程20122.3赵多兴田士文学院副教授课程标准20122教学软件20122电子教案20121企业高级工程师试题库20121机械制造技术网上共享型课程20122.3李晨元王文生学院副教授课程标准20122教学软件20122电子教案20121企业高级工程师试题库20121CAD/CAM网上共享型课程20122.3王丽敏张淑芝学院讲师课程标准20122教学软件20122电子教案20121企业高级工程师试题库20121机械识图与绘图网上共享型课程20122.3曲长龙姚秋红学院副教授课程标准20122教学软件20122电子教案20121企业高级工程师试题库20121液压与气压传动网上共享型课程20122.3赵德奇黄宏斌学院讲师课程标准20122教学软件20122电子教案20121企业高级工程师试题库20121小计16.624.9合计41.5〔3〕特色教材建设重点开发《机械制造工艺》特色教材,经过市场调研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要求,与行业技术专家共同成立教材开发小组,制定教材编写规划,编写教材大纲。除编写出版教材外,开发《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行业的各类标准、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典型零件加工实例、试题练习题等。进行实习教材和实训指导手册的开发,校企人员根据任务驱动及工程导向的学做一体化模式共同开发课程,编写《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实验实训任务及指导手册》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技能训练》两本实训教材。表3.10教材建设时间及资金投入表序号课程名称建设级别负责人完成时间资金投入〔万元〕201120121《机械制造工艺》公开出版赵多兴、田士文201242《机械制造技术》公开出版李晨元王文生201243《机械识图与绘图》公开出版曲长龙姚秋红201244《液压与气压传动》公开出版赵德奇黄宏斌201245《CAXA电子图板》公开出版王丽敏张淑芝201246《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实验实训任务及指导手册》校本教材李晨元黄宏斌20120.27《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技能训练》校本教材李晨元黄宏斌20120.2小计164.4合计20.4〔4〕教学资源建设以校园网络为根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从环境〔设备、教室等〕、资源〔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教学、管理等〕的全部数字化。①网络课程,将《金属工艺学》等课程发布在辽宁职业学院的校园网上,供广阔师生浏览学习。②多媒体课件,制作《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等课程多媒体课件。③教学资料,主要包括教学标准、教学方案、课程大纲等。④图书资料,购置手册、国家职业标准、平安标准、教学及学习参考资料、实训影像资料。⑤虚拟工厂软环境建设,包括典型产品的技术资料、设计使用说明书、培训资料等。表3.11教学资源建设时间及资金投入表序号工程负责人单位技术职务完成时间资金投入〔万元〕201120121网络课程王丽敏辽宁职业学院讲师20120.60.72多媒体课件李晨元辽宁职业学院副教授20120.60.63教学参考图书资料、曲长龙辽宁职业学院副教授20120.60.64电子教学参考图书资料曲长龙辽宁职业学院副教授20120.50.55实训影像资料曲长龙辽宁职业学院副教授201211小计3.33.4合计6.74.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校企合作理事会,学院与企业共同为人才培养目标效劳,为实施工学结合效劳,探索一种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管理模式。鼓励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才结对子,教师可深入企业,企业人才也可到学校做兼职教师,校企合作,共同指导学生教学与生产实习。制定并完善实训实习基地管理制度,同时为学生投保意外伤害保险,解决实训教学、平安生产与责任事故之间存在的问题。积极与沈铁工业走廊中的企业沟通,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目前已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有“辽宁陆平机器股份”等7家;拟建校企合作的有“铁岭重型机器制造”等8家企业。围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对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的要求,对现有实训基地进行改扩建、新建,更新局部设备,增加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拟建,满足学生工学结合的实训要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面向社会,开发和拓宽实训基地功能,主动承当社会、行业技能鉴定及培训业务,并承当局部科研任务,具体建设方案与投资情况如表3.12所示。表3.12实习实训基地工程建设内容、资金投入表实训室名称设备名称单位单价数量资金投入〔万元〕完成时间负责人20112012CAD实训室计算机台0.4558438.22012曲长龙AUTOCAD软件点0.650302012PLM体验室效劳器台1112012曲长龙大屏幕台0.610.62012展板块0.07580.62012触摸屏套0.721.42012CAXA制造工程师节点0.364014.42012CAXA编程助手节点0.3540142012CAXA网络DNC节点3262012Vnuc〔机床仿真〕节点0.2254092012CAXA数控车节点0.11404.42012机械设计实训室SZJ—CLG-01型电脑控制《机械综合陈列室设备》三合一陈列柜套9192012李晨元实训耗材年2022026.42012王丽敏小计71.4103.6合计1755.师资队伍与领导能力建设〔1〕专业带头人培养加强专业带头人培养和引进工作,经过2年建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通过出国、高校进修、主持科研工程、企业锻炼等方式培养。〔2〕骨干教师培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师,每年应在校内实训基地培训一个月;根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工艺》、《零件识图与测绘》等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需要,建设期内,选送四名骨干教师参加国内专业培训,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技术,提升在构建课程体系、开发工程课程、建立课程评价标准方面及专业方面的能力;通过教师工作站每学期选派两名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技能培训;承接企业技术攻关工程,建设期内,骨干教师分别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应用研发工程1项,参与省级以上教科研课题1项。〔3〕教学团队建设①“双师”素质培养把具备“双师”素质培养条件的专业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二年内选派5人次参加省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双师”素质培训,参加企业机械制造应用技术研发,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②兼职教师制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兼职教师任职标准》,聘请企业符合工学结合教学要求的思想品质、专业技能过硬的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从行业企业聘请专家参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核心课程建设、应用技术研发、教学教改等工作;从校外顶岗实习企业聘请相关技术人员,担任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③教师梯队建设建立青年教师培养的制度,通过新老教师结对子,以老带新,制定青年教师阶段性培养的方案和内容,促进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合理的教学梯队。具体建设内容、建设进度、工程负责人及资金投入见表3.13。表3.13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建设内容、进度及资金投入表工程名称内容负责人完成时间资金投入〔万元〕201120121.专业带头人培养选派一名专业带头人出国培训,每年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会议1次曲长龙20125选派一名专业带头人出国培训,每年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会议1次201252.骨干教师培养选派四名骨干教师到教育部教育教学技术培训基地进修课程开发技术;到相应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李晨元201223.聘用企业行业兼职教师聘请5名一线技术能手和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参与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和课程、教材开发,承当教学任务,担任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曲长龙2012334.聘用专家聘用一名企业专家兼任基地建设技术参谋,担任兼职专业教研室主任曲长龙20120.50.55.双师素质培养4名教师到相应企业顶岗锻炼,提高实践能力,考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赵多兴20122小计8.512.5合计21通过实施上述建设方案,使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中“双师”素质教师达90%以上,成为一支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领域影响力强、职业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学团队。6.社会效劳能力建设〔1〕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效劳为“铁岭冀东专用车股份”“铁岭美特机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铁岭天实机械”企业的在岗员工提供机械设计、机械加工、工艺编制、焊接、装配、维修维护培训;承当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晋升技术等级考核培训。〔2〕为社会转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培训效劳工程建设期内,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班,为转岗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培训效劳。重点为辽宁西北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技能人才。(3)为其他院校师生提供培训效劳建立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对口支援西丰职教中心,朝阳地区的凌源职教中心、北票职教中心等。表3.14省内职业院校师生培训工程建设内容、进度及资金投入表序号院校名称培训工程培训地点培训人数负责人资金投入(万元)学生教师201120121凌源职教中心机床操作、维修校内实训基地305李晨元22北票职教中心机床操作、维修校内实训基地205王丽敏1.53西丰职教中心机床操作、维修校内实训基地205赵德奇1.5小计23合计5(4)为企业提供技术效劳利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与企业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普通机床技术改造等技术效劳工程;与企业合作开发液压传动实训台等新产品。7.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建设在实施“331”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准备制度、工学交替实施管理方法、顶岗实习管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标准、流程、制度和体系,进而形成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监控机制,形成由企业、社会、家长及学生参与的四维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并进行评价。通过建立符合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与监控机制,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建立毕业生就业追踪制度,与学院就业指导部门以及企业合作,掌握学生五年的职业生涯和素质、能力情况。建立学生、教师以及管理人员学习培训、教学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人才培养过程实施全程监督、评价,全方位标准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工程建设内容、进度及资金投入如下表3.17所示。表3.15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工程建设内容、进度及资金投入表序号工程名称完成时间负责人资金投入〔万元〕201120121《社会人才需求调研及毕业生反应管理方法》2012赵多兴李晨元0.050.052《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标准》20120.050.05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流程表》20120.050.054《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管理方法》20120.050.055毕业生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情况调研20120.150.156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情况调研20120.150.157第三方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情况调查20120.10.18《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质量标准》20120.050.059《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素质教育实施方案》20120.050.05小计0.70.7合计1.4四、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完善教学管理,推行任务驱动、工程导向等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完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管理制度的建立;初步建立起校企合作的共赢、运行、鼓励机制;与企业合作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运营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建立质量监控中心运行机制,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实施人才培养与评价,改革考核评价标准,构建以技能考核为核心第三方评价体系与机制。〔一〕改革举措1.校企合作模式完善校企合作办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努力建设校企深度融合模式。〔1〕“多学期”工学交替根据企业生产周期性的特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把一个学期分成几个小学期,使教学在学校和企业间交替进行,分组轮换,如专业核心课程采用实训基地和企业现场“工学交替”轮换教学,首先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教学,然后到企业进行实习操作,由校企人员共同指导完成,实行多学期制,可根据企业生产需要灵活安排学生到企业学习的时间和频次。第6学期结合学生就业意向,直接进入生产企业顶岗实习,实现教学与岗位零对接、学校与企业零对接。〔2〕订单培养依托校企合作理事会,与省内生产企业合作,为企业定向培养所需人才,学院根据企业需求制定招生方案,进行自主招生,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3〕校企双向互动每年选派2名专业教师带薪进入企业相应岗位参与生产实践,并参与企业工程研发,提升教师工程研发能力、与企业合作的能力、指导实践教学能力,保证企业工作生产实践效果,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企业每年根据生产及开展需要,选派在岗员工和新员工到学校接受技术能力及岗位根本能力培训,年均培训人数200人。2.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程度及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3.实践课程体系改革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以《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改革为例来具体实施。各项内涵详见下表:表4.1实践课程体系组成及内容序号体系组成内容1课程实验实训课程实验实训随课程开设,同课程开设在学校实训中心一次课时间内完成。2单列实习实训针对本专业的核心能力设置的根本技能训练,同课程开设在学院实训中心完成或者在校外实训基地一周时间完成。主要内容包括:车床、铣床、数控机床简单操作。3综合实训针对本专业的核心能力设置的根本技能训练,同课程开设在学院实训中心完成或者在校外实训基地一周时间完成。主要内容包括:车床、铣床、数控机床操作4岗前综合实训学生在完本钱专业课程后针对本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的训练。一般在第五学期的后半学期集中在校内进行综合实训。主要内容包括:车床、铣床、数控机床操作,典型零件加工,机床检测与维修。5顶岗实习顶岗实习通过在生产一线实习,让学生综合运用和检验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实践训练。顶岗实习首先实习单位的选择要与所完成的实习任务目标相吻合,实习单位与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吻合是选择实习单位的必要条件。另外实习与就业紧密结合,实习应选择有用人意向的单位,在实习中应尽可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让学生充分运用其所学知识能够展示其才能,争取就业时机。〔二〕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成立由专业带头人曲长龙任组长,专业带头人赵多兴任副组长,骨干教师、企业兼职教师为成员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工程组组长曲长龙辽宁职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工程组副组长田士文铁岭兴科精密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工程组副组长赵多兴辽宁职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工程组成员李涛辽宁职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工程师〔从工厂引进〕李晨元辽宁职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工程师姜新嘉辽宁东北模具有限责任公司经理高级工程师黄宏斌辽宁陆平机器股份高级工程师陶利金辽宁职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工程师喻红芳辽宁职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工程师王丽敏辽宁职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讲师赵德奇辽宁职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讲师2.机制保障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坚持效劳于本行业,与企业紧密合作办学,依照市场运行机制,主动寻求行业企业的支持,以效劳求支持,以奉献求开展,建立健全校企共赢长效机制,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师资队伍,为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奠定良好的根底。3.制度保障制定《辽宁职业学院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实施管理方法》《辽宁职业学院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方法》《辽宁职业学院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绩效考核方法》《辽宁职业学院兼职教师聘用及管理方法》《辽宁职业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方法》等制度,从制度上保障工程的正常实施和运行。按照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运行信息监控体系具体监控信息要求,明确工程各阶段建设目标和监测指标,责任到人,确保工程按期实施。五、绩效考核指标工程分项工程建设期工程验收期建设内容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预期目标:1、建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理事会2、建立教师工作站机制验收要点:1.工程研发指导委员会章程2.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理事会章程3.企业员工培训考核管理方法4.关于鼓励教师参加企业锻炼的有关规定5.工程成果推广、转化管理方法6.订单式人才培养实施方案7.教师工作站管理方法8.专业指导委员会职责9.培训资料编制规程10.校企合作工程研发管理方法11.校企合作协议书12.多学期分阶段教学管理方法13.技能证书考试报名单及成绩单预期目标:继续健全专业理事会机制,完善规章制度,推进体制的运行验收要点:1.完善后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实施方案2.教师企业技能培训证明3.校企合作工程立项书或工程验收报告4.教师参与企业科技攻关或课题证明材料5.技能证书考试报名单及成绩单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预期目标:1.制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及专业标准;2.校企合作教学验收要点:1.专家整改意见;2.改良后的培养方案;3.完善后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及专业标准;4.企业人员兼职名单及授课材料预期目标:完成课程体系改革,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和专业标准验收要点:1.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2.科学的课程标准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报告课程建设与教学资源建设预期目标:1.开发建成5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2.出版工学结合教材5部3.教学资源建设验收要点:1.指导委员会专家对核心课及教材意见2.教学参考图书资料入库登记单3.完成专业优质核心课课程标准和电子教案4.公开出版发行的工学结合教材预期目标:1.继续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2.建设院级精品课程4门3.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门验收要点:1.完成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网上共享型课程、教学软件及试题库2.有完整的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支撑材料〔课程标准、授课方案、教学设计、教材、教学视频及课件等〕3.精品课程验收报告实训基地建设预期目标:1.实训基地管理建设2.实训课程建设验收要点:1.实训基地管理方法2实训课程教学标准3.实训课程开发规程预期目标:继续深化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训课程建设验收要点:1.完善的实训基地管理方法2.实训教材师资队伍与领导能力建设预期目标:1.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2.选派2名骨干教师进行培训3.建立教学团队验收要点:1.专业带头人学习总结2.教学团队的申报工作并立项书预期目标:1.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2.选派2名骨干教师进行培训3.完善教学团队验收要点:1.专业带头人学习总结2.院级教学团队的验收报告社会效劳能力建设预期目标:1.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效劳2.为其他院校师生提供培训效劳3.为企业提供技术效劳验收要点:1.培训名册2.培训授课方案3.技术效劳方案4.技术效劳成果预期目标:继续为社会进行培训与效劳1.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效劳2.为其他院校师生提供培训效劳3.为企业提供技术效劳验收要点:1.培训名册2.培训授课方案3.技术效劳方案4.技术效劳成果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建设预期目标: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验收要点:1.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管理方法2.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标准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流程表4.社会人才需求调研及毕业生反应管理方法预期目标: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验收要点:1.完善后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管理方法2.完善后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标准3.完善后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流程表4.完善后的社会人才需求调研及毕业生反应管理方法改革举措校企合作模式预期目标:启动“多学期”交替实践教学模式、启动订单培养验收要点:1.“多学期”交替实践教学模式实施方法2.订单培养方案3.订单培养方案预期目标:启动校企双向互动模式验收要点:1.校企双向互动规程2.教师企业工作日记3.兼职教师教学日志第三方评价机制预期目标:启动第三方评价机制验收要点:1.第三方评价方案2.第三方评价意见反应表预期目标:完善第三方评价机制验收要点: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