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泰安第十五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年山东省泰安第十五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年山东省泰安第十五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年山东省泰安第十五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年山东省泰安第十五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泰安第十五中学语文学科中考模拟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mèi)。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líng)镜。B.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jiū)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jūn)裂的形象……C.到处呈现一片衰(āi)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zài)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D.那时候他已经诗兴(xìng)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研,有如向地壳(qiào)寻求宝藏。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衔和一枚可以挂在纽扣洞上的勋章,并且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B.每逢骤雨卒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窒息。C.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锁屑便往往触他之怒。D.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痴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振聋发聩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B.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领队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C.渐渐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D.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圆满通过国家验收,投入运营后将填补国内脉冲中子应用领域。B.北京国家速滑馆之所以用最新环保技术制冰的原因,是因为要实现低碳冬奥的目标。C.能否建立创新型国家,归根到底还是要有大批献身科学、热爱祖国的创新型人才。D.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颁布实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保障。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壮的襟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累每一粒土壤,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B.据后代文人考证,《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C.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D.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6.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朱自清,字佩弦。散文集《踪迹》。《经典常谈》是他为中学生撰写的极少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B.自强不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和《论语》“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都是关于自强的论述。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成功的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额英雄形象。在艺术上一额取得了很高的成就。D.游记往往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交代游踪,通过游踪记述游览的经过,以此串起全文;二是描写景物,抒发感受。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不求甚解马南邨①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②不求甚解这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去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句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③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④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足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⑤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⑥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桑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兆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底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⑦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⑧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晚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⑨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7.选文中有四处(),“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这句话放在哪一处最合适?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②段()处B.③段()处C.⑥段()处D.⑨段()处8.对选文的论证思路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本文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逐层深深地剖析问题,并通过多种论证方法阐述方法,从而明辨是非,给人以深刻的启示。B.作者的论证思路清晰条理:谈误解,树靶子→溯源头,析本意→驳观点,论主张;最后,总全文,得结论。C.作者论述问题循着读者的思考路径来写,与读者一起思考,一起辩驳,一起得出结论,流畅自然。D.本文是一篇驳论文,作者在批驳错误观点的同时阐明自己所持的观点,边破边立,破立结合。9.关于本文的论证方法,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为了证明“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这一观点,作者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诸葛亮“观其大略”比徐庶等人“务于精熟”取得更大成就的例子,从正面进行了论证。B.第③段主要通过正反对比来论述好读书的益处,最后用陶渊明的事例进一步论述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这一观点。C.道理论证。引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名词引出论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论点;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因小失大,再次论证“不求甚解”。D.《不求甚解》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不求甚解”的读书人。10.对本文的语言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含蓄工整,委婉平和B.自然亲切,语气平和C.语言犀利,晦涩难懂D.用语典雅,气势充沛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1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以是人多以书假余B.苟全性命于乱世躬耕于南阳C.愿陛下亲之信之以告先帝之灵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学而不思则罔12.下面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译文: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B.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译文:接受(先帝的)任命以来,(我)白天黑夜忧愁叹息。C.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译文:宫廷中的人和相府中的人,都是一个国家中的官员,提升、惩罚、表扬、批评,不应有所不同。D.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译文: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1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此皆良实。A.故人不独亲其亲B.互相轩邈C.先天下之忧而忧D.将军身被坚执锐1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表”这一文体本是臣子给君主的奏章,其用语多谦卑低微,文中作者一直使用自贬自谦的词语形容自己,如“布衣”“谨慎”“卑鄙”等,文字在轻描淡写中自然流露出自矜自持,自我否定。B.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文章这部分寓情于叙,在谈论形势、提出建议之中,也贯穿一抒情线索。C.文中先后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报先帝”“忠陛下”思想贯穿全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处处为后主着想,期望他成就先帝未竟的“兴复汉室”的大业。D.全文既不借助华丽的辞藻,而引用过去的典故,每句话既不失臣子身份,也切合长辈口吻。(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5-16题。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词的一开头便写梦中所见景象。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创造了这样一个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的境界。B.“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作者在梦中穿过云涛、晓雾、星河来到天帝居住的宫殿,用一个“问”字,好像她原来是从天上宫阙来人间,经历了千辛万苦后又回到天帝身旁。C.“我报路长嗟日暮”上句说作者回告天帝,我所走的很漫长天色却已黄昏,前程遥远,难以到达。一个“嗟”字,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的叹息。D.“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诗人尽管有才华有理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处于日暮途远、孤苦无依的困境中,想去那没有战乱、没有离散、没有悲伤的仙镜。这正反映了地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千帆舞”,是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B.“仿佛”以下三句,写词人在梦中见到天帝。“梦魂”二字,是全词的关键。C.“鹏正举”,是进一步对大风的烘托,由虚到实,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D.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第Ⅱ卷(表述题共102分)五、(17分)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7分)=1\*GB2⑴山随平野尽,。(李白《渡荆门送别》)=2\*GB2⑵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GB2⑶,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4\*GB2⑷,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5\*GB2⑸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6\*GB2⑹,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7\*GB2⑺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18.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风雨兼程、=1\*GB3①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铸就历史伟业,是我们党=2\*GB3②、赢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历史和现实雄辩证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是我们党打江山、守江山的目的所在、胜利之本,只要我们始终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四字词语。=1\*GB2⑴=2\*GB2⑵。19.阅读下列漫画材料,按要求做题。(6分)=1\*GB2⑴用简明的语言概述漫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80个字。(4分)=2\*GB2⑵写出漫画的寓意,不超过40个字。(2分)六、(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①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数年归家。及汉兵起,更始②立,豪杰多荐举禹,禹不肯从。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③北渡,追及于邺。光武见之甚欢,谓曰:“我得专封拜④,生远来,宁欲仕乎?”禹曰:“不愿也。”光武曰:“即如是,何欲为?”禹曰:“但愿明公⑤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⑥耳。”光武笑,因留宿闲语。禹进说曰:“更始虽都关西,今山东未安,赤眉、青犊⑦之属,动以万数,三辅假号⑧,往往群聚。更始既未有所挫,而不自听断,诸将皆庸人屈起⑨,志在财币,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欲尊主安民者也。四方分崩离析,形势可见。明公虽建籓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于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⑩定也。”光武大悦,因令左右号禹曰邓将军。常宿止于中,与定计议。(节选自《后汉书·邓寇列传》)(注释)①光武:东汉开国皇帝汉世祖刘秀。②更始:指“更始帝”刘玄。他夺取王莽政权,登上帝位。③杖策:指策马追随。④封拜:赐爵授官。⑤明公:指刘秀。⑥竹帛:指史册。⑦赤眉、青犊:指农民起义军。⑧三辅假号:三辅,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的合称。假号,自立名号。⑨屈起:兴起。屈,同“崛”。⑩不足:不难。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3处。(3分)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2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1)因留宿闲语闲:(2)更始虽都关西都:(3)深虑远图图:(4)莫如延揽英雄延:22.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③北渡,追及于邺。(2)但愿明公⑤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⑥耳。23.光武帝和邓禹有哪些才能与优秀品质?请分别予以概括。(4分)(1)光武帝:(2)邓禹:七、(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此岸是麦子,彼岸也是麦子李海燕①一场大雨把我家的麦子地泡了三分之二。母亲站在地头发出狼一样的嚎啕,之后在泥泞的路上朝着家的方向狂奔。②母亲扑进屋子里,直接扑向坐在里间的父亲。母亲抢起拳头一下一下砸在父亲身上。母亲似乎还不解恨,抓起那几页稿纸,三下两下撕个粉碎,然后,甩在父亲的脸上。③父亲愣在那儿。脸上的表情说不出惭愧,还是悲伤。④夜很艰难地覆盖了白天。家里一片静寂。父亲在里间屋一直没有出来。没睡着的时候,我曾听到他的几声压抑着的咳嗽。母亲和衣躺在炕上,脸冲着炕墙,无声地抽泣。⑤第二天早晨,我醒了。母亲不在屋子里。父亲手里拎着一只皮箱,站在地中间。那是只陈旧的箱子,之前与一些杂物并排放在橱柜上面。父亲看着我,似乎有话说,但终于只是跟我挥了一下手,便走出门去。⑥我爬起来,趴在窗户那儿看父亲。父亲摇摇晃晃地穿过门前那片被雨水泡烂的麦子地,走向那条河。⑦那天的阳光很灿烂,岸边出现一片黄灿灿的花儿。我断定那是油菜花。父亲站在油菜花里似乎还回了一下头,风一吹,就不见了。⑧后来我坚信父亲是在那片油菜花里走掉的。那年我六岁,或者五岁。⑨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从此变得强硬了起来,不再抱怨什么,把家把麦子照顾得很好,麦子再没被雨水泡过。家里没有了那个不务正业的男人(母亲如是说),一下子安静下来,这让我觉得父亲走了未必是件坏事。⑩开始,我还能清楚地记得父亲的样子,尤其记得父亲临走之前站在地中间看着我欲说还休的样子,还有他在那片油菜花里消失的样子。我时常站在里间屋的门口,好像父亲还坐在那儿,手里拿着一支笔,笔尖含在嘴里,不停地转动,抬头看见我,温柔地一笑。⑪上学后,我的各科功课都不错,无其作文,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每次得到奖励,母亲会变得温和。那时候我才觉得母亲也是个女人,有灿烂的笑容,有温柔的目光,有女人遇见喜事时所呈现出来的柔软。⑫上高中以后,我开始倾向文科,作文写得尤其好。语文老师很喜欢我,时常把我带到他的宿舍,给我看他那些文学藏书。在那些书籍里,我喜欢上了一本诗集。诗人有个很特别的笔名——第叁条岸。⑬诗集的扉页上,印着诗人的一张黑白照。那是个看不出实际年龄的男人,头发和胡子长而凌乱,唯有那双眼睛深邃明亮。他是谁,怎么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再仔细看,又是陌生的。⑭语文老师把那本诗集送给了我。⑮我开始阅读那本诗集。诗人有很多首诗是描写麦子的,他说,他的麦子是长在天上的麦子,月亮是麦子的家,嫦娥是麦娘,玉兔是麦童……我为诗人那独特的语言所倾倒所疯狂。不知为何,父亲出走时的情形,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我读诗的时候,但我似乎忘了那个拎着皮箱,消失在油菜花里的男人是我的父亲,我痴迷的只是他那种奇妙的诗意的消失方式。⑯升入高三时,我的学习成绩(除了语文)下滑得厉害,班主任找上门来。母亲脸色铁青,嘴唇哆嗦着吼出一句,报应!然后撕碎了我书包里的所有的诗稿。⑰班主任老师走了以后,母亲的态度缓和了一些,她说,你要么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光宗耀祖,要么跟我下地侍弄麦子,没有第三条路可走。那个夜晚,天空看不到星星,无边的漆黑的天幕,如同被浓墨涂抹。⑱我的脑海里奔跑着凌乱的碎片:拎着皮箱的男人,泡烂的麦子地,亮晶晶的河水,黄灿灿的油菜花……⑲我一次次地想到消失,像那个男人一样,在一片油菜花里消失,然后也去天上种我的麦子。那天我没去上学,母亲说教了半天,见毫无作用,气呼呼地去了麦子地。外面的阳光金品仙的。我又看到了岸边那片油菜花。我的思维里跳出那个拎着皮箱的男人,他越过那片被雨水泡烂的麦子地,然后消失在油菜花里。我望着橱柜,原来放皮箱的位置依然空着。⑳我一下子确定,那个反复出现在我记忆里的、在油菜花里消失的男人,就是我的父亲。我变得很激动,端详着诗集上的诗人照片,我发现我有一双和他一样的眼睛,深邃而明亮。原来他就是我的父亲。㉑我背着那本诗集,穿过那片麦子地,来到河边。河床并不宽,此岸是麦子,彼岸也是麦子。阳光跳跃,麦子一片金黄。我忧然,那天我看见的是阳光里的麦子,而不是油菜花。㉒望不到尽头的河水,泛着碎银子一样的光。我想,父亲大抵是顺着这条河走的。如果我顺着这条河走,也许有一天,我会与父亲相遇。我试探着走进河水里,水温微凉,深至我的膝盖。㉓突然,我看到了母亲,她站在此岸的麦子地里,嘴张得很大,我听不到她的声音,却分明听到她在嘶喊。我不甘心这样妥协上岸,把脸扭向彼岸。不可思议的是,彼岸的麦子地里,也站着和此岸一模一样的母亲。我吓得如梦初醒,浑身颤抖着爬出那条河。㉔五年后,我在某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继续读研。那年我出了第一本诗集,名叫《长在地上的麦子》。(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减2023.01)24.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母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25.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1)父亲看着我,似乎有话说,但终于只是跟我挥了一下手,便走出门去。(2)那个夜晚,天空看不到早早,无边的漆黑的天幕,如同被浓墨涂抹。26.小说以“此岸是麦子,彼岸也是麦子”为题,有何妙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27.为何“我”将第一本诗集取名为“长在地上的麦子”?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4分)八、写作(50分)2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处世之道应是不要爬上山顶,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尼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代替。参考答案第一卷1.D2.A3.A4.D5.A6.A7.B8.C9.D10.B11.B12.C13.D14.C15.B16.C第二卷17.=1\*GB2⑴江入大荒流=2\*GB2⑵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GB2⑶箫鼓追随春社近=4\*GB2⑷四面歌残终破楚=5\*GB2⑸衡阳雁去无留意=6\*GB2⑹雾凇沆砀=7\*GB2⑺归雁洛阳边18.=1\*GB2⑴始终不渝=2\*GB2⑵攻坚克难19.(1)漫画中的年轻人戴着礼帽和眼睛,穿着西服,拄着手杖走在前面;老人穿着破旧的衣服,吃力地提着行李箱跟在年轻人的后面,漫画在右上角写着“某父子”,还有作者的题名和印章。(2)反映了社会上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不对等现象;讽刺了年轻人道德滑坡的现象。20.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21.(1)闲:私下(2)都:定都(3)图:谋划(4)延:邀请22.(1)等到听说光武帝在河北集结,马上策马追随向北渡过黄河,在邺追上了光武帝。(2)只想让您的威望和德行遍及四海,我能够为此效点力,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功绩和名字罢了。23.光武帝:知人善任,善于纳谏邓禹:少有才智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参考译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