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模拟试卷5_第1页
银行系统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模拟试卷5_第2页
银行系统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模拟试卷5_第3页
银行系统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模拟试卷5_第4页
银行系统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模拟试卷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银行系统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模拟试卷5一、材料分析(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2013年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9208亿元,同比增长20.2%,增幅比1~8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99001亿元,同比增长17.6%:房地产开发投资61120亿元,同比增长19.7%。从登记注册类型看,1~9月,内资企业投资291686亿元,同比增长21%;港澳台商投资7995亿元,同比增长9.2%;外商投资8061亿元,同比增长5.2%。从项目隶属关系看,1~9月,中央项目投资15020亿元,同比增长10.4%;地方项目投资294188亿元,同比增长20.7%。从产业看,1~9月,第一产业投资6799亿元,同比增长31.1%;第二产业投资132607亿元,同比增长17.1%;第三产业投资169802亿元,同比增长22.3%。在行业中,采矿业投资9835亿元,同比增长11.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3778亿元,同比增长17%;道路运输业投资11519亿元,同比增长4%;建筑业投资2761亿元,同比下降5.4%;教育投资3946亿元,同比增长20.2%。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1~9月,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760417亿元,同比增长18.6%;新开项目计划总投资265497亿元,同比增长13.3%。从到位资金情况看,1~9月,到位资金348540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6.6%;国内贷款增长16.6%;自筹资金增长20.1%;利用外资下降8.5%;其他资金增长29.6%。从地区来看,1~9月,东部地区投资144646亿元,同比增长18.8%;中部地区投资86800亿元,同比增长23.4%;西部地区投资75919亿元,同比增长23%。1、与2012年同期相比,2013年1~9月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变化为()。A、增加了0.59%B、增加了0.79%C、减少了0.79%D、减少了0.59%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第一段可知,2013年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同比增长率与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同比增长率几乎相等,故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所占比重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故所求约为,且为负值,比重减少了,只有D项符合。2、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来看,2013年1~9月内资企业投资和外商投资总额与2012年同期相比,约增加了()。A、16.67%B、20.51%C、23.79%D、18.42%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第二段可知,2013年1~9月,内资企业投资额远大于外商投资额,故与2012年同期相比,2013年1~9月内资企业投资和外商投资总额增长率约等于21%。3、从产业来看,2013年1~9月,在资料给出的行业中属于第二产业的行业投资与2012年同期相比,约增加()。A、2827亿元B、3270亿元C、3586亿元D、3143亿元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第四段可知,属于第二产业的有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所求为≈983.5+118×17-150=2839.5亿元,与A项最接近。4、2012年1~9月,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比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多()。A、450930亿元B、290845亿元C、256645亿元D、406830亿元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第五段可知,所求为=643XXX-234XXX=40XXXX亿元,故本题选D。5、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论述中推断正确的是()。A、2012年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96647亿元B、2012年1~9月东部地区投资是西部地区投资的1.97倍C、相比2012年1~9月,2013年同期教育投资增加了563亿元D、2012年1~9月地方投资是中央投资的15.2倍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A项,根据第一段只能计算出2012年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合农户),因此无法判断。B项,根据材料最后一段内容可以得出,2012年1~9月东部地区投资是西部地区投资的倍,正确;故本题选B。验证:C项,根据第四段可知,2013年1~9月教育投资同比增加了=650亿元,错误。D项,根据第三段可知,2012年1~9月地方投资是中央投资的倍,错误。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事物的生产创造似乎也加速起来。比如各类技能培训,只要有钱,到处都是班,两三个月就能拿到一本证书。写书、拍电视剧等等,也都可以速成。________。一些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速成”产品,一些偷工减料的“速成”工程等等,多以牺牲质量或成效,乃至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样的速成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常言道: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不尚速成。如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诚、对工序的苛求。有多少巨匠们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出高纯度的器具。这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工匠精神”。其实,不管是科技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还是行医执教、著书立说,行业千万种,从业者至少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匠心”。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是一种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养此匠心,则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速成”。“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欲养匠心,必戒“速成心”。多少粗制滥造、速生速朽的事物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于事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唯有养一颗匠心,不迷于声色,不惑于杂乱,沉潜自己、专注一事,方能有所成、有所立。6、将以下几句重新排列组合,填入文中画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1)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事情确实可以做到事半功倍(2)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有些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3)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办事讲效率没有错(4)正所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就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拔苗助长A、(3)(4)(1)(2)B、(1)(2)(3)(4)C、(1)(3)(2)(4)D、(3)(1)(2)(4)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观察题干,(2)和(4)都提到了“速成”,且(4)是承接(2)来讲的,因此(2)(4)应前后紧密相连,排除A、B。与(3)句相比,(1)句的“很多”与(2)句的“有些”相对,两句相连语义更衔接,排除C。故本题选D。7、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是()。A、别出心裁B、独具匠心C、匠心独运D、独树一帜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由后文对古人“工匠精神”的论述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与“匠心”相关,首先排除A项“别出心裁”和D项“独树一帜”。再由“往往是……”可知,括号内应填入可作宾语成分的词语。“独具匠心”为动宾式,一般作定语。“匠心独运”为主谓式,多用作定语、宾语、状语。“匠心独运”填入括号内更恰当。故本题选C。8、以下对“匠心”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A、精湛的技术B、潜心于事C、尊重规律D、欲速则不达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由第三段末句可知,A项“精湛的技术”属于匠心的含义;由第四段可知,B项“潜心于事”和C项“尊重规律”也属于匠心的要求。“欲速则不达”强调追求速成常常达不到目标,不属于“匠心”的含义,故本题选D。9、以下事实中最能支持作者观点的是()。A、某驾驶员从业34年,行驶里程200万公里,累计接送乘客30万人次B、中国制造业规模占全球大概20%左右,名列第一位,制造业门类也是最全的C、某特种熔融焊接工,35年如一日专注焊接工作,曾挑战过0.08毫米的最薄纪录D、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铁路技术的一项代名词,逐步走向国际化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通读文章可知,作者主要宣扬的是专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C项“35年如一日专注”“0.08毫米的最薄纪录”最能体现“匠心”。故本题选C。10、对本文的主旨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个时代,我们为什么需要匠心B、解码“匠心精神”C、别让速成毁了匠心D、中国制造需要匠心精神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文章开门见山,首先批判“速成”之害,接着通过对“工匠精神”和“匠心”含义的论述,进一步表明。欲养“匠心”,必戒“速成心”。C项“别让速成毁了匠心”对文章主旨概括最准确。故本题选C。根据以下表格资料,回答问题。11、2014年1~5月该省城乡建设项目增长速度最快的指标是()。A、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中的本年完成投资B、平均项目规模中的本年新开工C、亿元以上项目中的计划总投资D、亿元以上项目中的本年完成投资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表格可知,2014年1~5月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中的本年完成投资增长速度为30.9%,平均项目规模中的本年新开工为20.6%,亿元以上项目中的计划总投资为14.4%,亿元以上项目中的本年完成投资为20.8%,故本题选A。12、本年投产项目个数的增长速度是()。A、78.8%B、-78.8%C、21.2%D、-21.2%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表格第六行可知,所求为=-2X.X%,故本题选D。13、2013年1~5月该省城乡建设项目中亿元以上平均项目规模是()。A、79353.6万元B、78210.9万元C、68097.6万元D、10665.1万元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表格倒数第二行可知,所求为=80100万元,最接近的是A。14、2014年1~5月施工项目个数约为()。A、8594个B、8794个C、8959个D、9859个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表格第四行可知,所求为10178×(1-13.6%)=10178×0.864>10000×0.864=8640个,且10178×0.864<10000×0.864+200=8840个,故本题选B。15、从表中得知2014年1~5月该省城乡建设项目中平均项目规模为41266万元,其中,本年新开工18205万元,较上年同期的增长速度为20.6%,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计算,2015年同期开工()。A、20819.52万元B、21955.23万元C、22631.81万元D、23097.65万元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题目数据可知,所求为18205×(1+20.6%)≈18000×1.2=21600万元,最接近的是B。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2011年第三季度,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月平均数是()。A、2265元B、1002元C、1457元D、2195元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由条形图可知,2011年第三季度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月平均数为6796/3≈2265元。17、2011年上半年,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A、18.3%B、15.3%C、14.8%D、18.8%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由条形图可知,≈18.3%,故本题选A。18、2010、2011两年前三季度中,江苏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都最低的是()。A、二季度B、一季度C、三季度D、不能确定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由条形图可知,2010年第一、二、三季度江苏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为。2011年第一、二、三季度江苏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分别为,故得到一季度比重都最低。19、2011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最快的是()。A、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B、江苏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C、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D、江苏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由条形图可知,2011年第二季度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25%,2011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最快的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故本题选D。20、2011年前三季度,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A、1.45倍B、1.56倍C、1.99倍D、1.97倍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由条形图可知,2011年前三季度,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460+1961+300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955+1250+1526),则所求为=2倍,最接近的是C。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2017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信息社会指数达到0.4749。从信息社会发展的四个重点领域看,在线政府领域发展最快,2017年全国在线政府生活指数达到0.6070,同比增长10.5%。21、2011~2017年,中国各领域信息社会指数中出现起伏变化的是()。A、全国信息经济指数B、网络社会发展指数C、在线政府指数D、数字生活指数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全国信息经济指数、网络社会发展指数、数字生活指数三类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只有在线政府指数出现起伏。故本题选C。22、与2011年相比,2017年我国网络社会发展指数提高了近()。A、1.4倍B、0.7倍C、3倍D、0.4倍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表格第四列第二行和最后一行可知,2017年我国网络社会发展指数为0.4250,2011年为0.3109,则所求为<0.5倍,只有D项符合。故本题选D。23、2017年,东、中、西部各领域信息社会指数差距最大的是()。A、信息经济指数B、网络社会发展指数C、在线政府指数D、数字生活指数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观察条形图中数据可知,选项中四类社会指数,明显差值最大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