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及故事汇编1-60_第1页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及故事汇编1-60_第2页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及故事汇编1-60_第3页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及故事汇编1-60_第4页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及故事汇编1-6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及故事汇编1—60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及故事汇编1--60

01

1.词义

从心,旡(jì)声。本义:吝啬,舍不得

“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2.助记小故事

楚人爱()其子,虽爱()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菊,众人爱()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而不见。

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有个楚人宠爱自己的儿子,即使他吝惜钱财,对于自己儿子的要求也没有不答应的。他的儿子长大成人,有陶渊明的风范,只喜爱菊花,大家都爱慕他的高洁,称赞他。和他相约在茶亭见面,他隐藏着没有出现。

3.回扣课本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6)爱而不见,搔首踯躅《诗经静女》

(1)爱护(2)喜欢,爱好(3)吝惜

(4)爱惜,吝惜(5)爱慕,欣赏

(6)同“薆”,隐藏

02

1.词义

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2.助记小故事

战国间,诸侯欲觅安()闲之地,得旦夕安()寝,常与邻国相安(),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军,败矣。逝者如斯,而今安()在哉?

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

战国时期,诸侯想要寻找安全闲适的地方,来获得旦夕之间的安逸,他们常常与邻国相互安抚,认为没有祸患。这些国家不时有贼寇盗贼侵犯,但他们能够像泰山一样安稳,他们想要求得的是衣食的给养,于是去险要的偏远之地去安置军队,失败了。逝去的东西就像这一样,现如今又在哪里呢?

3.回扣课本

(1)风雨不动安如山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____《陈涉世家》

(3)然后得一夕安寝___《六国论》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____《赤壁之战》

(5)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____《赤壁之战》

(6)衣食所安,弗敢专也____《曹刿论战》

(7)既来之,则安之___《论语》

(1)安稳(2)怎么(3)安逸(4)安抚,抚慰

(5)哪里(6)养生(7)使……安

03

1.词义

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古字形从衣、皮声,"皮"也隐含皮附在外的意思。

"被"的本义是"睡眠时用以覆体的夹被"、被子。在现代汉语中,继续沿用了它的本义。

被子是盖在人身上的,引申而有表面、覆盖、施加、遭受等义。

词义虚化,"被"字还表示被动,是"叫、让"的意思,如纸被风吹走了、被捕。

"被"在古代还表示"披"的意思,后写作"披"。

2.助记小故事

屈原忠而被()谤,既黜,其思忧且幽。被()发被()氅行吟泽畔。虽大雪被()衣,身被()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被(披在身上)发被(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屈原忠诚却被人诽谤,已经被罢黜,他的思想既忧愁又幽深。他披散着头发,穿着皮衣在江边行走吟唱,即使大雪覆盖了衣服,身上遭受了十余处创伤,他也不觉得凄苦。

3.回扣课本

(1)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____《孔雀东南飞》

(2)将军身被坚执锐_______《陈涉世家》

(3)恩被四泽,德被四海____《促织》

(4)秦王复击轲,被八创____《荆轲刺秦王》

(5)被发行吟泽畔____《屈原列传》

(1)表示被动

(2)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3)覆盖(4)遭受(5)通“披”,披散

04

1.词义

从人,(tǒu)声。本义:反;背向

“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2.助记小故事

苏武陷匈奴,不倍()节义。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思亲。

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倍数)。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加倍)思亲。

苏武被困在匈奴,不违背自己的气节道义。思念之情和游子相比,还要超过百倍,十年间,每遇到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

3.回扣课本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_《鸿门宴》

(2)焉用亡郑以陪邻_____《烛之武退秦师》

(3)每逢佳节倍思亲____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事倍功半

(1)通“背”,背叛,违背(2)增加

(3)越发、更加(4)一倍,加倍

05

1.词义

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指事字,古字形在"木"的下部加一指示符号标明树根的位置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

2.助记小故事

柳宗元本()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反其本()也;多有所得。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即今日所见本(),以本()其当日心境。

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柳宗元本来追求飞黄腾达,但被贬到柳州,亲近自然,种植植物,返回到他的根本,有很多收获;后人将他的言论编辑成许多册书,就是今天所见的版本,来推究他当日的心境。

3.回扣课本

(1)盖亦反其本矣《愚公移山》

(2)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指南录〉后序》

(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4)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鱼我所欲也》

(5)抑本其成败之迹《伶官传序》

(6)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种树郭橐驼传》(成语:无本之木)

(7)文王孙子,本支百世《诗经·大雅·文王》

(8)君子务本《论语·学而》

(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1)根本,基础(2)版本,稿本(3)本来,原来

(4)原本的(5)推究本源(6)草木的根

(7)古代指有血缘关系的嫡系子孙

(8)事物的根源或主体(与"末"相对)

(9)古代特指农业生产。

06鄙

1.词义

“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2.助记小故事

晋之鄙()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居久,则鄙()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人。”

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晋国的边疆有两个人,来到秦地就说:“我们是浅陋粗俗的人,希望求得他们的谅解。"居住久了,就轻视秦人说:“秦人也不过如此,都像蛮夷一般浅陋粗俗罢了。”

3.回扣课本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___《为学》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3)先帝不以臣卑鄙___《出师表》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___《烛之武退秦师》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__《曹刿论战》

(6)鄙人不知忌讳

(1)边界(2)庸俗,浅陋(3)目光短浅

(4)把……当作边境(5)浅陋

(6)自称的谦辞

07兵

1.词义

从廾,从斤。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其古字形像双手握着武器的样子。

本义就是指作战用的武器,也称兵器,如:短兵相接、兵不血刃。

手握兵器的人是参与作战的,所以"兵"又引申为战士、士兵,如:兵强马壮、当兵。

又进一步引申为军队、军事、军种,如:兵不厌诈、兵荒马乱、兵临城下。

2.助记小故事

陈涉初起之时,用兵()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以疲惫之兵(),遂灭秦。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其友,勿劝。

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

陈涉刚开始起兵时,用兵之道比不上秦国的谋士,但能削树木为兵器,率领疲惫的军队,于是灭了秦国。等他得到天下之后,他小时候的朋友触犯了他的颜面,左右随从想要伤害他的朋友,他也不劝阻。

3.回扣课本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廉颇蔺相如列传》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兵法》

(4)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信陵君窃符救赵》

(5)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6)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7)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

(8)纸上谈兵

(1)兵器,军械(2)士兵,军队

(3)用兵策略,战略(4)兵符(5)军队

(6)战争(7)兵器;武器(8)军事

08病

1.词义

疒形丙声。本义:古时指重病。(古代称轻病为"疾”,重病为"病"。"病"是身体内患,如肺痨、肿瘤之类;"疾"是身体外患,如骨折、兵创之类)

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无生机,无活力”。

2.助记小故事

桓公身有疾.左右病()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入内脏,遂死。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今人常以此相诟病()。

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齐桓公身体有疾病,身边的人都担心他,他们请求扁鹊医治,然而齐桓公不接受治疗,疾病进入他的内脏,于是他死了。后人认为这件事不是大臣的过错,而是齐桓公的缺点。现在的人们常常用这件事来相互辱骂责备。

3.回扣课本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而江浙之民皆病《病梅馆记》

(4)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5)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祭十二郎文》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利则东收齐,病则西侵秦。《史记·商君列传》

(1)n.疾病(2)v.困苦,困乏(3)v.变成病态

(4)v,担心,忧虑(5)v.生病(6)adj.枯萎

(7)adj.困难,不利

09察

1.词义

本义:观察;仔细看。

“观察、仔细观看"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

2.助记小故事

郡守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孝廉,足见帝之察()。

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

郡守观察李密孝顺的事,告诉了皇帝,皇帝身边的人认为没有能够完全地了解这件事,但皇帝认为李密品德洁白,是众人的典范,于是命令郡守推荐李密做孝廉,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皇帝的明智。

3.回扣课本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2)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离骚》

(3)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屈原列传》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6)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

(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8)察臣孝廉《陈情表》

(1)仔细看,观察(2)体察

(3)了解,弄清楚

(4)察察,洁白的样子

(5)看清楚(6)考察

(7)精明(8)考察后推举

10朝

1.词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在草中,从月。字象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形。

“朝”本义为“早晨”,读zhāo。如:朝阳、朝露。"朝"是一天的开始,也表示今天,如:今朝。

"朝"也读cháo。古代早朝听政,百官皆至,所以就把早晨聚众议事的地方称为"朝廷"。把大臣见皇帝叫上朝、朝见。由朝廷这层意思,把君主统治的时期称为朝代。由朝见皇帝这层意思,"朝"字又有面对着的意思,这是唐以后的晚起义。

此外"朝"也是朝鲜的简称。

2.助记小故事

邹忌旦日朝()服衣冠,于朝()谏齐王。齐王纳其谏。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经数年之久。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谋臣所景仰。

邹忌旦日朝(早晨)服衣冠,于朝(朝廷)谏齐王。齐王纳其谏。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朝见),经数年之久。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朝代)谋臣所景仰。

邹忌第二天早晨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在朝廷劝谏齐王。齐王接纳了他的进谏。这以后,齐国日益强盛,弱小的国家前来拜见,经过数年之后。邹忌闻名天下,被历朝谋臣景仰。

3.回扣课本

(1)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过秦论》

(4)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5)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1)zhāo,早晨(2)上朝

(3)朝见,朝拜(4)朝廷(5)朝代

11曾

1.词义

形声。从八,从曰。本义动词,把食物放在锅中的竹圈垫上蒸熟。现为“甑”代替。

副词,表示从前经历过。

隔两代的亲属叫“曾"(zēng);

后借为“增”义。

虚化为“曾经"(念céng)。

2.助记小故事

愚公自曾()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齐议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云,笑之。愚公笑曰:“何曾()不若孩儿?世代移山,终有竟日。”

愚公自曾(指与自己相隔两代的亲属)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曾经)齐议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通“层")云,笑之。愚公笑曰:“何曾(竟)不若孩儿?世代移山,终有竟日。”

愚公自从曾祖起居住在太行、王屋山下。因为太行、王屋二山阻隔,进出不便,愚公全家曾经一起讨论移山。于是率领妻子儿女移山,度过了几个春秋,山没有减少,愚公的邻居智叟望着山上层层的云嘲笑愚公。愚公笑着说:“你怎么竟然不如孩子呢?世世代代移山,一定会有结束的日子。"

3.回扣课本

(1)曾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京口北固亭怀古》

(3)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

(5)是高、曾时为一户

(6)曾(zēng)不能毁山之一毛

(1)竟然(2)曾经(3)通“增”,增加

(4)通“层"。重叠

(5)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6)加强语气,相当于“连…都…”

12乘

1.词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木,表示人爬在树上。“大"象“人”正面。本义:登,升。

由这本义引申出“乘车、船"之义:“乘车”必先“登"车,故有此义;上了车,人与车相接,故有“连接”义;人上了车,人便有了“凭借"。

做名词时指“兵车”,后又作量词以计算车马,一“乘"计有一车四马,故又有“四”之义。

2.助记小故事

陶渊明手握《左传》,乘()彼垝垣,阅至“公与之乘()",感慨古代帝王虽善因利乘()便而终亡,顿生归家之心,一路冒风乘()雪,至家,心乃定,居家乘()化以归尽。

陶渊明手握《左传》,乘(登)彼桅垣,阅至“公与之乘(乘坐)",感慨古代帝王虽善因利乘(同‘趁’趁着)便,终而亡,顿生归家之心,一路冒风乘(冒着)雪,至家,心乃定,居家乘(顺应)化以归尽。

陶渊明手拿着《左传》,登上那垮塌的土墙,读到“鲁庄公和曹刿乘坐同一辆车”这句话,感慨古代帝王即使凭借有利形势趁着便利,最终也灭亡了,一下子生出了回家的心思,一路冒着风雪,回到家,心才平定下来,就待在家里顺应自然直到生命终结。

3.回扣课本

(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

(3)自京师乘风雪《登泰山记》

(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触龙说赵太后》

(5)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经·氓》

(6)乘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

(7)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

(1)乘坐(2)趁着,凭借

(3)冒着

(4)shènɡ,车辆,一车四马为一乘

(5)登上(6)坐,驾(7)shèng四

13诚

1.词义

形声。从言,成声。“诚"本义是指“真心,不诡诈”,故引申出“真实的";进一步虚化为副词“实在,的确”“果真"等义。

2.助记小故事

蔺相如携和氏璧至秦,足见赵国之诚(),而秦王佯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诚()无意,乃遣从者怀璧于赵,后秦诚()如此。

蔺相如携和氏璧至秦,足见赵国之诚(诚意),而秦王佯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诚(确实)无意,乃遣从者怀璧于赵,后秦诚(果真)如此。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秦国,这足以看出赵国的诚意,然而秦王假装召见有关官员查看地图指着从这里开始的十五座城给赵国,相如考虑到秦王确实没有给赵国土地的意思,于是就派遣随从带着和氏璧回到赵国,后来秦国果真是这样。

3.回扣课本

(1)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赤壁之战》

(4)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祭十二郎文》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1)真心真意(2)实在,的确

(3)果真,如果(4)如果

(5)实在,确实

14除

1.词义

形声。从阜,余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为“台阶"。

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

2.助记小故事

荆轲以义闻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荆轲始不愿,太子以诚待,三顾其舍,亲除()其东屋之除〔)尘,引荆轲之车,荆轲感之应允,与太子归。太子除()其官职,令其刺秦王。荆轲曰:“除()吾死,不者事定成!”

荆轲以义闻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荆轲始不愿,太子以诚待,三顾其舍,亲除(除掉)其东屋之除(台阶)尘,引荆轲之车,荆轲感之应允,与太子归。太子除(授予官职)其官职,令其刺秦王。荆轲曰:“除(除非)吾死,不然事定成!"

荆轲凭借义气闻名天下,燕太子派人召唤他,荆轲起初并不愿意,太子用诚心来对待他,三次探访他的住处,亲自除掉了他东屋台阶上的尘土,引导荆轲上车,荆轲被他感动了答应了他的请求,和太子一同回来。太子授予他官职,命令他刺杀秦王。荆轲说:“除非我死去,不然一定完成事情”

3.回扣课本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朱子家训》

(2)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3)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4)除臣冼马《陈情表》

(5)扶辇下除《苏武传》

(1)台阶(2)清除,去掉

(3)整修,修理(4)授予官职

(5)殿阶

15辞

1.词义

会意。“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

由“口供”引申为一般的“话、言辞"。既是“话”,一种可能成为“借口”,落下“口实”;一种则因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如“楚辞”)

2.助记小故事

屈原德高,作《楚辞()》,其辞()美,子兰欲以叛国之辞()除之。屈原曰:“死且不辞(),何惧之有?"后为楚王所逐,辞()亲戚,见放楚之汨罗。

屈原德高,作《楚辞(古代的一种文体)》,其辞(文辞)美,子兰欲以叛国之辞(借口)除之。屈原曰:“死且不辞(推辞),何惧之有?”后为楚王所逐,辞(辞别)亲戚,见放楚之汨罗。

屈原道德高尚,曾写作了《楚辞》一书,这本书言辞很优美,子兰想用他叛国作为借口杀害屈原。屈原说:“我死都不害怕,还有什么好怕的?"后来屈原被楚王放逐,屈原辞别了亲朋好友,被放逐到楚国的汨罗。

3.回扣课本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4)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

(5)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6)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1)言词,言语(2)文词,文学

(3)推辞(4)告别,辞别

(5)讲究,计较

(6)辞令,应酬的言辞

(7)辞谢,婉言道歉

16从

1.词义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引申出”归顺“、"参与“、”随从“等义。"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

"随从“乃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

2.助记小故事

樊哙从()军,从()刘邦征伐。后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张良见势急,至军门见樊哙,樊哙从()良计,斥项王。项王不识此人,问所从()来,欲杀之,樊哙不顾。项王感其勇猛,命其从()良坐。

樊哙从(参加)军,从(跟随)刘邦征伐。后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张良见势急,至军门见樊哙,樊哙从(听从)良计,斥项王。项王不识此人,问所从(由,自)来,欲杀之,樊哙不顾。项王感其勇猛,命其从(挨着)良坐。

樊哙参军,跟从刘邦征战。后来项羽在鸿门设宴,想要杀掉刘邦,张良见情势紧急,到军门与樊哙见面,樊哙听从张良的计策,呵斥项王。项王不认识这个人,问他从哪里来,想要杀了他,樊哙根本不看他。项王感慨他勇猛,命令他挨着张良坐下。

3.回扣课本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师说》

(4)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5)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鸿门宴》

(6)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

(7)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8)齐子归止,其从如云《诗经·国风·齐风·敝笱》

(9)敖不可长,欲不可从《礼记.曲礼上》

(10)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跟随,随从(2)听从,顺从

(3)向……学习(4)依傍

(5)由,自(6)投身,参与

(7)通“纵”,合纵之策

(8)随从的人(9)古同"纵”,放纵

(10)表示原因、途径,相当于"因""由"

17殆

1.词义

形声。从歹(è),台声。殆“本义是”危险“__________________,它与"精神疲倦“、”懈怠“的意义有着因果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引申。后又虚化为表猜测的副词。

2.助记小故事

归有光家遭火,势急殆(),物件殆()尽,唯余项脊轩。归有光以为殆()有神助,后重修之。

归有光家遭火,势急殆(危险),物件殆(接近)尽,唯余项脊轩。归有光以为殆(大概)有神助,后重修之。

归有光家遭遇火灾,情势紧急危险,物件几乎都烧尽了,只剩下了项脊轩。归有光认为大概是有神明帮助,之后重新修建了它。

3.回扣课本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日将暮,步履颇殆,休于路侧。《聊斋志异》

(5)有殆而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6)殆有神护者。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7)此殆空言,非至计也。《汉书·赵充国传》

(8)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诗·豳风·七月》

(1)危险(2)近于,几乎

(3)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困乏;疲惫

(5)通“怠”,松懈,懈怠

(6)表推测,相当于"大概"、"几乎"

(7)表示范围,相当于"仅仅"、"只"

(8)表示时间,相当于"将"、"将要"

18当

1.词义

形声。从田,尚声。本义:两块田相当、相等。

后引申为“面对、对着”。“阻挡"当然要“面对”,对着某个时候某个地方自然就是“处在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由互相“面对”引申出势力“相当"。由“相当”引申出“适合、适当"等义。

2.助记小故事

李斯为秦相,当()政。当()是时,敌虎视秦,李斯令将当()关隘,敌临,守将退之,按律当()死。李斯念其功,以功当()罪,于其当()死之际活之,后令其当()出使之职,守将涕落曰:“此事,名我固当()。吾定效力,不负君望!”

李斯为秦相,当(掌握)政。当(在)是时,敌虎视秦,李斯令将当(把守)关隘,敌临,守将退之,按律当(判决)死。李斯念其功,以功当(相抵)泽,于其当(将)死之际活之,后令其当(任)出使之职,守将涕落曰:“此事,名我固当(恰当)。吾定效力,不负君望!"

李斯担任秦国宰相,掌管朝政。在这个时候,敌人对秦国虎视眈眈。李斯让将士把守住关隘,敌人来临,守关的将士撤退,按照律法应当处以死刑。李斯顾念他的功绩,用功绩来抵恩惠,于是在他快要死的时候使他活了下来,后来令他担任出使之职,守将哭着说:这件事,让我来做本来就很恰当,我必定效力,不辜负您的期望。

3.回扣课本

(1)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

(3)有大石当中流《石钟山记》

(4)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窦娥冤》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廉颇蔺相如列传》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促织》

(8)有狼当道,人立而啼《狼》

(9)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10)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过秦论》

(11)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

(1)对着,面对(2)抵,相抵

(3)阻挡,抵挡(4)执掌,主持

(5)承担(6)应当,应该

(7)恰当,适合,合宜(8)阻,拦

(9)占据、把守(10)值,在,正在

(11)必然,必定,一定

19道

1.词义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故有“引导"之义(后写作“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正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

2.助记小故事

苏洵欲往京城,道()泰山间行,遇隐士行于道(),憩于茶亭,论秦国与六国之事,隐士举兵家之道(),以为六国用兵之道()不及秦国,苏洵不以为然。二者言辞激烈,未能休也。人道()此事:孰闻道()多也?

苏洵欲往京城,道(取道)泰山间行.遇隐士行于道(道路),憩于茶亭,论秦国与六国之事,隐士举兵家之道(主张),以为六国用兵之道(策略)不及秦国,苏洵不以为然。二者言辞激烈,未能休也。人道(谈论)此事:孰闻道(道理)多也?

苏洵想要前往京城,取道泰山间的小路。遇到有隐士在道路间行走,两人在茶亭休息,谈论秦国与六国的事情,隐士列举了兵家的主张,认为六国用兵的方法不如秦国,苏洵不这样认为。两个人言辞激烈,没有停止。人们都说这件事:谁听闻的道理多呢?

3.回扣课本

(1)怀其璧,从径道亡《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4)于是废先王之道《过秦论》

(5)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

(7)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

(8)道不同,不相为谋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赤壁之战》

(10)策之不以其道。——唐·韩愈《杂说》

(11)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12)不足为外人道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1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

(1)路,道路(2)取道

(3)道理,规律

(4)主张,思想,学说

(5)道义(6)说,谈论

(7)道理,规律(8)志向

(9)走路、赶路

(10)方式,方法;技能(11)方向;志向

(12)说,讲(13)通“导”,引导,疏导

20得

1.词义

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得到”就有“收获”,也说明“能做到”“实现"目标,此外还可表达“事情做对了,正确”的意思。由“正确"的意义引申出“得当、合适”;进一步虚化为“应该"。

2.助记小故事

临川人张奇游学得()一书,乃安石所著。曰:“吾得()珍宝事之”,后读之,快然自足,多有所得(),以为安石所言得()之。

临川人张奇游学得(获得)一书,乃安石所著。曰:“吾得(应该)珍宝事之”,后读之,快然自足,多有所得(心得),以为安石所言得(得当)之。

临州人张奇外出求学时得到一本书,是王安石所写的。他说:“我应该要像对待奇珍异宝一样对待它”,张奇读了这本书后,心情非常愉快很满足,他很有心得,认为王安石说的很得当。

3.回扣课本

(1)古人之观于天地……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

(2)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3)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4)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孟子·鱼我所欲也》

(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6)此言得之《六国论》

(1)心得,收获(2)能够

(3)应该(4)通“德”,感恩

(5)具备(6)对,合适

21

1.词义

形声。从又,庶省声。“又”即手,古代多用手、臂等来测量长度。本义:计量长短的标准,尺码

引申出“计算"和“量长短的标准”之义。心里“计算"表达为“推测,揣度”;由“标准"则引申出“尺度”,进一步又引申出“法度、制度"。

图片

2.助记小故事

宋妻往市买鞋,途遇小涧,一跃度()之,至市方知忘度(),徘徊几度()欲反,度()之再三,则度()其夫脚之大小,未成。反家,其夫见妻空反,以为玩乐无度(),责其不知以脚度()鞋之大小。后人度()曲词讽之,以为其家如国,无法度(),岂不谬哉?

宋妻往市买鞋,途遇小涧,一跃度(越过)之。至市方忆忘度(尺码),徘徊几度(次)欲反.度(考虑)之再三,则度(估计)其夫脚之大小,未成,反家,其夫见妻空反,以为玩乐无度(限度),责其不知以脚度(衡量)鞋之大小。后人度(创作)曲词讽之,以为其家如国,无法度(法度),岂不谬哉?

宋人的妻子去市场上买鞋,途中遇到一个小涧,一跳渡过了它。她到了集市上才想起来没有带度尺,徘徊几次想要返回,再三斟酌,推测她丈夫脚的大小,没有成功,返回了家,她的丈夫见妻子空着手返回家,以为她玩乐没有限度,责怪她不知道用脚测量鞋的大小。后人创作了曲词讽刺这件事,认为宋人的家像国一样,没有法度,难道不是很荒谬吗?

3.回扣课本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3)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4)乃曰:“吾忘持度。”《郑人买履》

(5)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

(6)予怀怆然……因自度此曲《扬州慢》

(7)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8)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9)秋月春风等闲度《琵琶行》

(1)量,计算(2)推测,估计

(3)过(4)尺寸,尺码

(5)通“渡”,渡过,越过(6)谱写

(7)量词,次、回、个(8)常态

(9)度过

22

1.词义

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双翅相背,表示违背。

本义:违背;不合。

引申为“不对的,不合理的”。作动词时即“认为不对"。词义是否定的,故而虚化为否定副词。

2.助记小故事

唐有二人,一老一少,席间论陈涉灭秦,老者曰:陈涉非()有兵家之能而灭秦。少者非()之,曰:此言非()也,陈涉胜于民心也。

唐有二人,一老一少,席间论陈涉灭秦,老者曰:陈涉非(没)有兵家之能而灭秦。少者非(反对)之,曰:此言非(错误)也,陈涉胜于民心也。

唐朝有两个人,一老一小,吃饭间讨论陈涉灭秦的事情。老人说:“陈涉没有用兵的能耐却能灭了秦国。年轻人反对老人的说法,说‘这么说不对’,陈涉的胜利在于得到民心。

3.回扣课本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5)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6)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7)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8)而墨子非之

(1)不,没有(2)不是(3)不是

(4)非常:意外的变故

(5)不对的,错误的

(6)非难,诋毁,毁谤

(7)除非,除了(8)责怪,反对

23

1.词义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fú)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

本义:返回,回来。

引申“回复”(话回来)“报复"(行为的回来)“还原”(返回不就是回到原处?)。虚化为副词即为“再、又"。

图片

2.助记小故事

天启年间,皇上好蟋蟀。江南成名找之,至一大观园,其中亭台楼阁。池水逶迤,水复()荡漾,成名掷一石子,波浪顿生,顷之,又复()如初。前行,一老人见之,问其话,成名不敢出言以复(),后老人自言因找蟋蟀。至此,成名乃与之言,偕往求蟋蟀。得一,成名以其小,劣之。试令之与鸡斗,无不胜者。两人喜,相约明日复()往。

天启年间,皇上好蟋蟀。江南成名找之,至一大观园,其中亭台楼阁。池水逶迤,水复(重叠,繁复)荡漾,成名掷一石子,波浪顿生,顷之,又复(恢复)如初。前行,一老人见之,问其话,成名不敢出言以复(答复),后老人自言因找蟋蟀至此,成名乃与之言,偕往求蟋蟀。得一,成名以其小,劣之。试令之与鸡斗,无不胜者。两人喜,相约明日复(再)往。

天启年间,皇上喜欢蟋蟀,江南的成名寻找蟋蟀,到了一个大观园,其中亭台楼阁,池水逶迤荡漾。成名扔了一个小石子,波浪立马产生,不一会又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向前行走,一个老人看见他,问他话,成名不作回答,后来老人自己说,因为找蟋蟀到了这个地方。成名于是和他说话,希望能够共同前往寻找蟋蟀。他们一起找到一只蟋蟀,成名因为它小,认为它不好,试图让它和鸡搏斗,没有不成功的。两人十分高兴,相约明日再次前往。

3.回扣课本

(1)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2)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3)山重水复疑无路《游山西村》

(4)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

(1)恢复(2)再,又(3)往复(4)又

24

1.词义

会意。从人,从贝。本义:恃,即依恃,凭仗。

另解本意为“用背驮物”。故有“背、载"之义。抽象表达为“承担”(如“负债");背上背物,即背上有所“靠”,再引申为“依仗、凭借";古代“败”用“北"表示,而“北”即“背"字,故又有“败”义。“失败"了当然“对不起”人(自己或他人)。

图片

2.助记小故事

赵国得和氏璧,秦王闻之,负()强以城十五求之。赵国之臣纷议,蔺相如以为必许之.以负()秦曲。赵王召相如负()和氏璧往之。相如临行曰:“必不负()赵。"至秦,秦王不睬,相如知秦王负()约,令从怀璧归赵。后人评曰:秦王有妇人之仁,若执意求之,则胜负()不易量。

赵国得和氏璧,秦王闻之,负(倚仗)强以城十五求之。赵国之臣纷议,蔺相如以为必许之.以负(使……承担)秦曲。赵王召相如负(背着)和氏璧往之。相如临行曰:“必不负(辜负)赵。”至秦,秦王不睬,相如知秦王负(背弃)约,令从怀璧归赵。后人评曰:秦王有妇人之仁,若执意求之,则胜负(失败)不易量。

赵国得到和氏璧,秦王听说了这件事,倚仗国家强大,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赵国的大臣议论纷纷,蔺相如认为一定要答应他,来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赵王诏令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蔺相如临走时说。“一定不会辜负赵国"。到达秦国,秦王不理睬他,蔺相如知道秦王会背弃约定,让侍从带着和氏壁回到赵国。后人评论说:“秦王有妇人之仁,如果执意求取和氏壁,则胜利或失败不易衡量。”

3.回扣课本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3)秦贪,负其强《廉颇蔺相如列传》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6)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

(7)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祭十二郎文》

(8)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

(1)背东西,以背载物

(2)担负,使……承担

(3)依仗,凭借

(4)对不起,辜负

(5)违背,背弃

(6)失败(7)辜负

(8)覆盖

25

1.词义

从艸,从盍声。

本义:用芦苇或茅草编成的覆盖物。

引申出一般的器物的盖子和车盖。作动词时即为“遮蔽、掩盖"之义。把别人“盖”住自然就是“胜过、超过"别人。

2.助记小故事

姚鼐游泰山,路有树,枝枝相覆盖(),其叶如盖()。登之愈难,忆项羽气盖()世,又登之。见一古物,其文如新无损,盖()古人遗之。

姚鼐游泰山,路有树,枝枝相覆盖(遮盖),其叶如盖(伞)。登之愈难,忆项羽气盖(超过)世,又登之。见一古物,其文如新无损,盖(大概)古人遗之。

姚鼐游览泰山,见路边有树,枝叶相互遮盖,它的枝叶像伞一样。姚鼐向上攀登更加困难,想到项羽气势超过世人,继续攀登。看到一个古物,它上面的文字像新的一样没有缺损,大概是古人留下来的。

3.回扣课本

(1)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2)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赤壁之战》

(4)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5)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6)盖亦反其本矣《孟子·梁惠王上》

(1)大概(2)车盖

(3)超过,胜过(4)大概,大约

(5)表示原因(6)通“盍”,何不

26

1.词义

从攴(pū),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

本义:缘故,原因或旧的。

由“缘故"虚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反向引申,故意即是无缘无故)等义。

由“旧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时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义。

由“衰老"进一步引申出“死亡”之义。

图片

2.助记小故事

项伯与张良有故(),遇项王欲杀刘邦,故()前往告良。良初见,问之:“公何故()至此?"伯具言所闻。良听之,急以告。邦故()嫌良告之迟,良细述原委,刘邦颜色少解。

项伯与张良有故(交情),遇项王欲杀刘邦,故(所以)前往告良。良初见,问之:“公何故(原因)至此?”伯具言所闻。良听之,急以告。邦故(仍旧)嫌良告之迟,良细述原委,刘邦颜色少解。

项伯和张良有交情,遇到项王想要杀刘邦,所以前去告诉张良。张良刚见到他,问他:“你为什么来到这里"项伯详细地告诉他自己听到的消息。张良听到后,急忙上报。刘邦仍旧嫌张良禀告得迟,张良详细地叙述了事情的始末,刘邦脸色稍稍缓解。

3.回扣课本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2)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3)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4)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滕王阁序》

(5)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6)故遣将守关者《鸿门宴》

(7)此物故非西产《促织》

(8)故臣复取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9)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10)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11)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刻舟求剑》

(12)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赤壁之战》

(1)因此,所以(2)所以(3)衰老

(4)以前,原来的(5)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6)故意,特意(7)原来,本来

(8)所以,因此(9)以往的

(10)事故,意外(11)旧,与“新”相对

(12)仍然

27

1.词义

从页,头。表示与头有关。雇声。本义:回头看

“顾"基本义:“回头看”。由此可以引申出“顾念、顾惜"照顾”等义。“只"只是”是作为副词用。

图片

2.助记小故事

刘备欲振汉室,招贤才,三顾()孔明之庐。初始,其见远地有一草庐,以为孔明之庐,叩门问之,僮仆曰非也。刘备疑孔明之计,临行顾()之,后顾()反,再求之。如此再三,乃见。孔明因顾()其家人,则曰:“顾()吾念之,家人无以为托。"刘备令从安之,孔明方许。

刘备欲振汉室,招贤才,三顾(拜访)孔明之庐。初始,其见远地有一草庐,以为孔明之庐,叩门问之,僮仆曰非也。刘备疑孔明之计,临行顾(回头看)之,后顾(还)反,再求之。如此再三,乃见。孔明因顾(关心)其家人,则曰:“顾(不过)吾念之,家人无以为托。”刘备令从安之,孔明方许。

刘备想要振兴汉朝,招揽贤才,三次拜访孔明的草庐。刚开始,他看见远处有一个草庐,以为是孔明的草庐,敲门询问,门童说不是。刘备怀疑这是孔明的计策,临走又回头看草庐,然后返回,再次请求他。这样多次,才见到孔明。孔明因为关心自己家人,就说:“不过我顾念一件事,我的家人没有地方可以托付。"刘备命令随从安顿他们,孔明这才答应。

3.回扣课本

(1)赢得仓皇北顾《京口北固亭怀古》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3)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4)大行不顾细谨《鸿门宴》

(5)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6)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7)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荆轲刺秦王》

(8)屈平既嫉之,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史记·屈原列传》

(1)回头看,回头(2)探问,拜访

(3)顾惜,顾念(4)考虑

(5)但是(6)反而,难道

(7)表轻微转折,只是

(8)眷念,顾及

28

1.词义

从囗(wéi),“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

本义:坚,坚固。

“固"本义指“城墙坚固”。城墙坚固自然就能“坚持"不败,进一步引申出“顽固”之义。坚固有难以改变、一直这样的内涵,故又虚化成副词“本来、原来、当然"等义。

图片

2.助记小故事

齐据险地之固(),敌攻,将欲战。齐将田忌固()止之。以敌将屡有建树,有自满之心,日益骄固()。田忌故固()壁不战,方胜之。史论:齐固()有胜之势,且田忌有谋略,岂不胜哉?

齐据险地之固(坚固),敌攻,将欲战。齐将田忌固(坚决)止之。以敌将屡有建树,有自满之心,日益骄固(固执)。田忌故固(坚守)壁不战,方胜之。史论:齐固(本来)有胜之势,且田忌有谋略,岂不胜哉?

齐国倚仗险要地势的坚固,敌人进攻,将士想要作战。齐国将领田忌坚决地制止他们。田忌认为敌国将领多次立功,有自负的心理,敌国将领一天比一天骄傲固执。田忌因此坚守城池不作战,才战胜了敌国。历史记载:齐国本来有胜利的形势,而且田忌有谋略,难道会不胜利吗?

3.回扣课本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

(2)固请,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6)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

(1)险要的地势(2)坚持,坚决

(3)顽固,固执(4)本来,原来

(5)本来(6)牢固

29

歸(归)

1.词义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本义:女子出嫁。

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个家,故有“回家”“回国"之义,也即“归附、附属”于夫家了。由出嫁义引申为返回义,因为女子出嫁说明该女子有了归宿,所以进一步可引申指归宿。有往必有还,因而又引申出返回义。以上诸义音读guī。

“归"还有馈赠、给予义,通“馈”,读为kuì。其实此义亦由出嫁义引申而来,出嫁即以夫为家,等于女儿给了别人。只不过人曰“归”,予物则曰“馈”,开始本用同一字,只是音读有些差异而已。

图片

2.助记小故事

曹操进犯孙吴,而此时大小乔来归(),周瑜雄姿英发,且吕蒙既归(),使江东之属归()之,孙权兵强马壮,曰:“吾纳贤进士,必胜之。"

曹操进犯孙吴,而此时大小乔来归(女子出嫁),周瑜雄姿英,且吕蒙既归(回来),使江东之属归(归附)之,孙权兵强马壮,曰:“吾纳贤进士,必胜之。”

曹操进攻吴国,然而这时大乔小乔刚出嫁,周瑜雄姿英发,并且吕蒙已经返回,使属于江东的地方归附他,孙权兵强马壮,说:“我招纳贤者,一定能够胜利。"

3.回扣课本

(1)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2)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3)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

(4)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5)吾妻归宁《项脊轩志》

(6)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7)殊途同归

(8)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9)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诗经·邶风·静女》

(10)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战国策·秦策一》

(1)女子出嫁(2)归还

(3)回家(4)归附

(5)归宁:出嫁女子回家省亲

(6)返回;回到原处。

(7)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

(8)〈文言〉称许

(9)通“馈”。赠送。

(10)通“愧"。惭愧。

30

1.词义

“国”来自“或”,始见于商代,古字形由表示武器的“戈”与表示疆界的“囗(wéi)"组成,会武器保卫邑外四方之义。本义指疆域,地域。这个意思后来写作“域”。引申指地区,区域。又引申指分封的诸侯国。战国以后主要指国家。“国"在早期也指国都、都邑。

2.助记小故事

苏轼左迁于杭州,去国()怀乡,然其生性豁达,未几,自谓此为乐国()。筑堤浚池,于国()于民有大利,其之于国(),亦足尽心耳也矣。

苏轼左迁于杭州,去国(国都)怀乡,然其生性豁达,未几,自谓此为乐国(地方)。筑堤浚池,于国(国家)于民有大利,其之于国(国事),亦足尽心耳也矣。

苏轼被贬到杭州,离开京城怀念家乡,但是他生性豁达,不久,他自认为这是一个快乐的地方。他修筑堤坝疏通河道,对国家对百姓都有很大的益处,他对于国事来说,也算是尽心尽力了。

3.回扣课本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六国论》

(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4)逝将去女,适彼乐国《诗经》

(5)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1)国家(2)诸侯国(3)国都,京城

(4)地区,地域(5)国事

31

1.词义

从辵(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咼(guā)声。

本义:走过,经过。

“过”的本义是“走过、经过"。“走过”别人自然就是“超过"了别人,做事“超过”太多会变成“过分”,物极必反,事情做得“过分”容易出现“过错”,出错当然就会被“责备”。

2.助记小故事

信陵君过()侯生门,闻侯生有才,欲过()之。令仆从访之,未果,信陵君督过(),仆从以为过()矣。又令访之,仆从再访,乃闻侯生外出,不过()几日便归。信陵君见侯生曰:“吾未能先闻之,是吾之过()也。"

信陵君过(经过)侯生门,闻侯生有才,欲过(拜访)之。令仆从访之,未果,信陵君督过(责备),仆从以为过(过分)矣。又令访之,仆从再访,乃闻侯生外出,不过(超过)几日便归。信陵君见侯生曰:“吾未能先闻之,是吾之过(过错)也。”

信陵君经过侯生的家门,听说侯生有才华,想要拜访他。让仆人寻访他,没有结果,信陵君责备仆从,仆从认为这很过分。信陵君又让他访问,仆从再次访问,就听说侯生外出,过不了几天就回来。信陵君看见侯生说:“我没有能够先听说这件事,这是我的过错。"

3.回扣课本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2)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4)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5)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6)一日,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

(7)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宋·赵师秀《约客》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8)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国语周语上》

(1)经过,通过(2)过分,过于

(3)错误,过失(4)责备

(5)拜访(6)到,到来

(7)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

(8)失去

32

1.词义

何”本义为“负戈而行”,故有“负荷”之义,是“荷"的初文。

古人看见荷戈而行的士兵,第一个念头就是“他们往何处去?去干什么?”所以又用作疑问代词“什么”,进一步引申出表示程度的副词“多么”之义。

2.助记小故事

邹忌身高八尺有余,左右以为美,邹忌自以为不及徐公之美,则曰:“吾何()能及徐公也。"邹忌上朝,齐王问曰:“卿上朝何()事?”忌具答,且谓齐王蔽深。齐王闻之,叹道:“何()者?寡人之蔽,何()其甚也!"

邹忌身高八尺有余,左右以为美,邹忌自以为不及徐公之美,则曰:“吾何(怎么)能及徐公也。"邹忌上朝,齐王问曰:“卿上朝何(什么)事?'’忌具答,且谓齐王蔽深。齐王闻之,叹道:“何(为什么)者?寡人之蔽,何(多么)其甚也!"

邹忌身高八尺多,身边人认为他很美,邹忌自己认为比不上徐公美丽,就说:我怎么能比得上徐公呢。邹忌上朝,齐王问他说:爱卿上朝有什么事?邹忌详细地作了回答。并且告诉齐王被蒙蔽很深了,齐王听了之后哀叹道:为什么呢?我被蒙蔽多么深啊。

3.回扣课本

(1)却看妻子愁何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5)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哪里,代词(2)什么,代词

(3)怎么办,对……怎么办

(4)多么(5)怎么

33

1.词义

从心,艮(gèn)声。本义:遗憾。

恨的本义是“感到遗憾”,程度加深即可引申出“怨恨、怀恨"之义。

2.助记小故事

刘兰芝与焦仲卿相爱,为焦母所拆,别时真乃“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此恨()绵绵亦无所释.世人惜之也。

刘兰芝与焦仲卿相爱,为焦母所拆,别时真乃“生人作死别,恨(愤恨)恨那可论”,此恨(遗憾)绵绵亦无所释.世人惜之也。

刘兰芝与焦仲卿两人相爱,被焦母拆散。他们离别的时候真是:活人却要作死前的告别,心里的愤恨哪里说得尽呢?这种遗憾绵延无尽没有办法释怀,世人惋惜这件事。

3.回扣课本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2)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3)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孔雀东南飞》

(1)遗憾,不满意(2)遗憾

(3)感到遗憾(4)恨恨:惆怅,悲伤

34

1.词义

从肉,古声。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胡,原指“兽颈下垂的肉”,(月,即“肉")匈奴等一带少数民族多吃兽肉,故又称匈奴、西北各民族为“胡”。后又借为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

2.助记小故事

汉时,李陵受诏抗胡()人,后困降于胡。皇上诛其族。司马迁为之辩,谓上胡()不法先王之道,皇上斥曰:“一派胡()言。”大臣皆不敢言。如此,国胡()以富强?

汉时,李陵受诏抗胡(泛指北方边地与西域的民族)人,后困降于胡。皇上诛其族。司马迁为之辩,谓上胡(为什么)不法先王之道,皇上斥曰:“一派胡(任意、随便)言。"大臣皆不敢言。如此,国胡(什么)以富强?

汉朝的时候,李陵接受诏令抗击匈奴,后来受困向匈奴投降。皇上要诛灭他的家族,司马迁为他辩解,对皇上说:为什么不效法先王的做法呢皇上怒斥他说:一派胡言。大臣们都不敢说话。像这样,国家凭借什么来富强呢?

3.回扣课本

(1)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

(3)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

(1)为什么,怎么

(2)古代我国西北部民族的统称

(3)为什么

35

1.词义

从心,毌guàn)声。“串”即“毌"(贯)字。

本义:担忧,忧虑。

患的本义是“担心、发愁”(患,由“串"和“心”组成,一串串的“心”,说明心事重重。自然是有发愁的事。)引申出“忧患、麻烦”。

2.助记小故事

古时有师徒二人,师授其徒捕虎之法。其徒学之,不几日便以为得法,自诩于人前。其师患()其未得要领。一日,其徒上山捕虎,令其以法试之,未得。归之,训曰:“人之患()在自诩,此或终为患()也。"

古时有师徒二人,师授其徒捕虎之法。其徒学之,不几日便以为得法,自诩于人前。其师患(担心)其未得要领。一日,以其徒上山捕虎,令其以法试之,未得。归之,训曰:“人之患(毛病)在自诩,此或终为患(灾难)也。”

古时候有师徒两个人,师傅教授他的徒弟捕虎的方法,他的徒弟学习之后,过了几天,便认为得到了真传,在人前夸耀自己的本领,他的老师担心他没有学到要领。一天让他徒弟上山去抓老虎,让他用他的方法试试,没有抓到老虎。回来后,他的老师教训他说:“人的毛病在于自我夸耀,这或许最终会成为灾难啊。"

3.回扣课本

(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2)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六国论》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

(4)有备无患(成语)

(5)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

(1)动词,忧虑,担心

(2)名词,忧虑,忧患

(3)祸害,灾祸

(4)忧虑,灾祸

(5)讳忌(6)担心

36

1.词义

甲骨文字形从囗(象城形),从戈(以戈守之)。表示以戈卫国。

本义:国家。用本义时读yù有人,有的——泛指人或事物。

由“有的人”引申出表示只有一部分的“有的"意义。

图片

2.助记小故事

李蟠求学于韩愈,始或()于嬉,嗜玩,或()逃。愈惩其曰:“为学,贵在恒也。为学或()匪恒,则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李蟠闻后,方心定,乃有所成。众人以为愈之功。后或()责愈,以为童为学,当顺自然,后功或()未易量。

李蟠求学于韩愈,始或(迷惑)于嬉,嗜玩,或(有时)逃。愈惩其曰:“为学,贵在恒也。为学或(倘若)匪恒,则或(有的)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李蟠闻后,方心定,乃有所成。众人以为愈之功。后或(有人)责愈,以为童为学,当顺自然,后功或(或者)未易量。

李蟠在韩愈这里学习,开始的时候有时被嬉戏迷惑,有时贪玩,有时逃学。韩愈告诫他说:“求学,可贵的在于有恒心能坚持到底。求学时如果倘若一颗恒心,有时向老师学习,有时却不向老师求教,容易只在小的方面学到,而大的方面却丢弃了”李蟠听了这些话之后,方才下定决心,于是学到并取得了一番成就。大家认为这都是韩愈告诫李蟠劝学的功劳。后世也有一些人指责韩愈的这种做法,认为人在儿童时期的学习过程中,应该顺其自然(根据自身兴趣,不要勉强),这样学习之后,所取得的成就之大,是不容易能限量的(意思是这种学习方法的成就会更大)。

3.回扣课本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4)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

(5)胜负之数,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