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作文素材人物专题之顾炎武_第1页
2024届作文素材人物专题之顾炎武_第2页
2024届作文素材人物专题之顾炎武_第3页
2024届作文素材人物专题之顾炎武_第4页
2024届作文素材人物专题之顾炎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作文素材人物专题之顾炎武作文素材人物专题之顾炎武

【人物简介】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初名继绅、绛,字忠清,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因避人陷害,曾化名蒋山佣。居亭林镇,学者尊称亭林先生。与黄宗羲、王夫之合称清初三先生,加上唐甄合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顾炎武论学主张“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强调学以经世,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之事,都应探究原委,反对明末空谈心性的空疏学风。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名言,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治学方法主张博瞻贯通,“每事必详其始末,参以佐证”,辨别源流,审核名实,注重实证。研究经学、文字音韵学、历史地理学,为清代乾嘉汉学开启先河。著书撰文注重独创,反对因袭、盲从和依傍。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书。

【思维导图速记】

【人物事略】

怀救民于水火之心

在我国古代知识分子中,顾炎武是毛泽东颇为推崇的一位。学生时代的毛泽东曾把顾炎武《日知录》序言中有关顾的政治行宜和讲求实学的内容,抄录在自己的《讲堂录》里,奉为立身行事的准则,还把顾炎武标举为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可师"的“文而兼武”之人。

顾炎武认为读书人应该有“救民于水火之心"。顾炎武50岁以后长期寓居山西、陕西地区,对西北地区的贫困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除了建议政府在西北招抚流亡百姓开辟旷土发展生产外,还提出在西北种棉花、搞纺织,以缓解当地的贫困。他虽然没接受大清朝廷的征召任命,但是他的救民治世思想对于清代康熙朝以后的一些政策是有影响的。顾炎武通过他那些身在官场的亲戚、朋友们,用自己的经世致用思想以及总结的一些有利国家百姓的措施,去间接影响当时朝廷的政策,以达到他救民于水火的目的。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对于后来清代一些著名官员也有很大的影响,如陶澍、贺长龄、林则徐、何绍基、曾国藩、左宗棠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关于社会治理,他直言不讳、态度鲜明地指出追求利益是人类行为的出发点,不能刻意回避这一点,而应该利用其积极面,调动所有人做事的动力,“用天下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这显然大不同于宋明儒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教条。

究务实论世之学

顾炎武研究学术,在强调“博学于文”的基础上,一改宋元明儒学的心性空谈,转为务实论世之学。

在回顾了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后,顾炎武痛批了魏晋尤其是西晋贵族上流社会那种“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的所谓“名士风流”,以及政事不问俗务不理,一意谈玄论道的贤人做派,虚空浮泛的社会风气盛行,形成了“视其主之颠危若路人然"的社会心理,进而影响了社会政治稳定,导致曹魏、西晋政权都是统治50来年就被推翻替代。对此,顾炎武一针见血地指出“即此诸贤为之倡也!”——他对那些所谓的贤人显然是嗤之以鼻的,并痛切陈词,“以至国亡于上,教沦于下,羌戎互僭,君臣屡易,非林下诸贤之咎,而谁咎哉!"

结合中国古代历史以及明朝灭亡的教训,顾炎武开始以具体社会问题为导向进行研究。他说:“引古筹今,亦吾儒经世之用。”他的《郡县论》《钱粮论》《生员论》等,都是在对社会问题系统研究、实地踏勘后,写出的有针对性的文字,起到了振聋发聩的效果。而他的《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这三部著作更被视为治世奇书,社会影响很大。除了关于《易》、古音韵学等考证大著之外,让人敬佩的是,顾炎武做学问,开启了一条将学术眼光从君臣权宦下移到平民百姓、从京城大都转向州县乡镇的道路,重视地方“方志"的收集整理,取得了很大成效,为社会治理乃至后世学术研究贡献了宝贵财富。

《清史稿》如此定论:“清初称学有根柢者,以(顾)炎武为最,学者称为亭林先生。”为了验证理财学识见解,顾炎武甚至在西北地区搞起了“股份制"商业运营,于康熙五年(1666年)与志同道合的傅山、李因笃、朱彝尊等人集资垦荒于雁门关之北,他亲自筹划经营,竟然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有史料记载,顾炎武是清初山西票号的创始人之一。这一点确否,有待进一步论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可见,顾炎武的思想学术不是闭门造车的空谈臆说。

“保天下”大担当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顾炎武这句诗将其精神层面的认知一览无余地凸显出来。明之所以亡,与其说是为清人所占,不如说是大明君臣自身丧失了“保天下”职责。顾炎武对此最清楚不过,所以他将王朝的政权易手称之为“亡国”,而“亡天下”是整个国家社会道德沦丧、社会治理无方,导致社会秩序混乱而被颠覆。有肝胆的人应着眼于“保天下"的担当,就当时而言,“保天下”就是维护国家民族命运共同体。

顾炎武对中国古代历史极其熟稔,观其一生所为,不断从历史中汲取各种智慧,尽其可能地亲身实践,思想得到了不断升华。他在《日知录》中写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显然,他将自己的着眼点放到了“天下”的层面上,所以,他明确指出“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天下才是大担当。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在顾炎武看来,非但在朝官员,即便在野匹夫也有热爱国家民族、维护社会道德、建设美好家园和坚持真善美的职责。三百多年前,在一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喁喁语境中,一位传统学者能提出这样的思想,着实伟大。所以,近世著名思想家、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对此极其推崇,将之提炼总结为黄钟大吕般的八个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并以此告诫同胞,天下(中华民族)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同胞的利益,因此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激励全体同胞为了民族也是为了自身来一起担当、一起努力。

有别于明末清初那些武力担当、抗清殉明的悲壮志士,顾炎武走的是“另一条"意在“保天下”的仁者担当之路。顾炎武是学者,也是志士,更是我国古代治世担当的优秀探索者,他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务实思想照亮了清代以来的学术思想界。

博学强记

顾炎武小时候,每年春夏温习经书,家人为他请了四名声音宏亮的士子,坐在周边。顾炎武面前放一本经书,四人前面还放着该经书的注疏。他先叫一人读一段经书,遇到其中字句不同的或他忘记了的地方,则与四人辩论或再记一遍。一人读二十页书,之后再叫另一人读二十页,他每天温习经书二百页。

顾炎武自小至老手不释卷,出门则总是骑着一头跛驴,用二匹瘦马驮着几箱书。遇到边塞亭障,就叫身边的老仆到路边的酒店买酒,二人对坐痛饮,咨询当地的风土人情,考究其地理山川。如果与平生所听到的不相符,他就打开书本验证,必定要弄清楚才罢休。骑在驴上无事时,他就默诵诸经注疏。碰上老朋友,他往往记不起他是谁了。有时掉到崖下,他也毫不怨悔。顾炎武这样勤学,终于成为学问渊博的大家,没人可与之抗衡。

顾炎武曾经客居北京。一天,在朝廷做官的王士祯去他住所拜访,对顾炎武说:“先生博学强记,请您背诵一下古乐府《蛱蝶行》好吗?"顾炎武当即背诵出来了,一字不遗,同座皆惊。《蛱蝶行》虽然只是一首仅仅五十六字的短诗,但它较生僻,要完整地记在脑海里是不容易的。

鼠咬书无怒色

顾炎武在写《音学五书》时,已经写好的《诗本音》二稿却又被老鼠咬坏了。他便再次誊写,一点怒色也没有。有人劝他翻瓦倒壁消灭老鼠,他却说:“老鼠咬我的书稿,其实是鼓励我呢!不然,把它好好地搁置起来,我怎么会五易其稿呢?”

手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译文】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用马、骡子载着书跟随自己。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叫退役的差役打探所到之处的详细情况,有时发现所到之处的情况和平日里知道的不相符,就走向街市客店中,打开书本核对校正它。有时直接行走地平坦的大路上,不值得停下来考察,就在马背上默默地诵读各种古代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尔有什么遗忘了,就到客店中打开书仔细认真地复习。

廉洁

《日知录》中有不少涉及廉洁文化的内容。古人云:“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顾炎武赞同这一观点,认为礼、义、廉、耻缺一不可,四者之中,他尤其重视耻。在《日知录》卷十三《廉耻》中,顾炎武说:“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一个人没有羞耻之心,视贪得无厌为正常,则廉与之远矣。

顾炎武在《与友人论学书》一文中说:“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为官者当以何为耻?在顾炎武看来,为官者不能以粗衣淡饭为耻,而要以不能恩泽百姓为耻。

顾炎武认为既然选择了做官,就应当知廉耻、存戒惧、守底线,要重视以上率下。诸葛亮在生命最后一刻,向后主刘禅自报家财、交代后事,“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引用诸葛亮的这段话,告诫为官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学习诸葛亮甘守淡泊、清正廉洁的品质。

顾炎武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应当做到崇俭抑奢。顾炎武平生注重节俭节制,并且以此训导亲朋好友。他在《与李中孚书》中说自己“南归尚未可期”,竟是因为“过江而南,费须五倍”。在北游期间,顾炎武通过垦荒、养殖、买卖田产积攒千金,但获取的钱财也仅供饮食、抄书、刻书、印书所用,绝不铺张浪费。

顾炎武认为君子厉行节俭,才能教化人心。在《日知录》卷十三《俭约》中,顾炎武列举了汉代的许劭、北齐的李德林等人以廉节励、改良社会风气的生动案例。唐代名相杨绾,品性坚贞廉洁,车舆服饰俭约朴素。御史中丞崔宽家财万贯,史料记载“有别墅在皇城之南,池馆台榭,当时第一”,但在杨绾的影响下,崔宽由奢入俭,下令拆毁别墅华屋。还有京兆尹黎干,日常出入原有百余人跟随,后来主动摒弃骄奢淫逸,只留十骑。

【名家点评】

清初著名学者朱彝尊曾经为顾炎武作一对联:入则孝,出则弟,守先王之道,以待后学;诵其诗,读其书,友天下之士,尚论古人。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曾说: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但我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郭英德(《明清文学史讲演录》):作为“人师”的顾炎武,在道德理想和文化实践两方面,都为后代读书人树立了不朽的人格典型。

人民网《顾炎武治学的精品意识》: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和史学家顾炎武,用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写了一部洋洋八十万言的读书札记《日知录》。这部“负经世之志,著资治之书"的巨著,“凡关家国之制,皆洞悉其所由盛衰利弊,而慨然著其化裁通变之道,词尤切至明白”(清黄汝成:《日知录集释》叙)。《日知录》问世三百多年来,始终被学术界尊为精品,以至成为有清一代文史大家如阎若璩、钱大昕、唐甄、朱彝尊、方苞、全祖望、戴震、赵翼、姚鼐、洪亮吉、刘逢禄、魏源等一再疏正论辩的“显学"。虽是一部倾注大量心血精炼而成的巨著,但顾氏为该书所写自序却只有短短的六十一字:“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取子夏之言,名曰《日知录》,以正后之君子。东吴顾炎武。”倘若减掉书名来源和作者籍贯姓名所占十五字,则仅余四十六字,真是精炼得不能再精炼了。其意是说,我从小读书养成一个习惯,每有心得,便信手记录下来。日后发现与新材料和新认识有不合之处,就反复修改。倘若发现与古人所见略同,则干脆删除。日积月累,花三十年工夫写成本书,期待后世方家审正。自序所言“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是务实,表现了顾炎武刻苦钻研、独立思考,尊重先辈劳动,不掠他人之美的严谨治学态度;“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以正后之君子”,是求真,反映了顾炎武勇于探索、认真修正,谦虚谨慎、无愧后人检验的扎实治学精神。

【佳句欣赏】

1.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

译文:越王匈践栖居于会稽山中,卧薪尝胆,博得人民信任,越国百姓情愿敢死,为国捐躯。

2.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译文:保国家是那些为君为臣的、有肉吃的人的事情,老百姓不用去管;保天下,才是每一个老百姓要努力的。

3.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译文:不懂得廉洁的人,就什么东西都敢据为己有;不知道羞耻的人,就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4.以兴趣始,以毅力终。

译文:开始做一件事是因为兴趣,坚持到最后是因为毅力。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译文:我立定志向要填平东海,就算是身体被海水淹没,我的志向也不会改变。只要东海填不平,我的心志就永远不会终止。

6.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

译文:天底下没有不能改变的风俗习惯。

7.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

译文:文辞以畅选为主,不必计较它是繁多还是简约。

8.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

译文:人间还有前朝的遗民存在,其民族气节不能因国家沦亡而随着丧失。

9.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译文:十年来兵器都用旧了,人民在无穷的灾难中痛苦不堪。

10.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译文:生命还没有一堆土所拥有的地方大(人死后的坟墓也就是一堆土大小),但人要有容纳“四海"和“天下”的心。

11.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

译文:文章不能在天地之间断绝,是因为它可以阐明道理,记述政事、体察百姓困苦、乐于称道别人的善行啊。

12.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

译文:像这样,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就多一篇的好处啊。

13.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译文:如果涉及那些怪异、斗恨、悖乱、鬼神之事,写无从考察的话,抄袭别人的观点,作奉承谄媚的文字,像这样,对自己有害,对别人无益,多一篇,就多一篇的损害啊。

【美文欣赏】

顾炎武的天下观

王家范

亭林所思所论,以天下苍生为念,给后人以亲切的感觉,不能不肃然而起敬。或许因乡贤缘故,多有偏爱,我以为亭林的学术里头已经包含有“历史社会学"或“经济社会学”的神韵,其议论重心在民间,在平民百姓,较之今日某些阔气的经济学精英,更多普世关怀、菩萨心肠。此说虽不无拔高的嫌疑,若论其精神,我以为还是可以切身体味得到的。

乡先贤亭林先生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博大精深"四字,当之无愧。兰州的赵俪生先生从不轻许于人,但对亭林的学问,尤其是古音韵学(《音学五书》),赞誉有加。我个人特别崇拜的,是亭林先生的思想境界。先生把思想阐释与实证研究的工夫做得非常精巧,虚虚实实之间均显精神。乾嘉的考据学近由先生一脉递接而来,但不少只是偷得技艺而缺少精神。亭林的史学考据,包括实地调查,就像在给外甥徐元文的信里所说,是秉着“体国经野之心”,“济世安民之识”,将历史反思的灵气赋予考据,与饾饤虫鱼之学器局狭窄相较,犹江河之于涧溪。今天都在讲学问家要有思想,思想家要有学问,亭林两方面都做到了。他的学术有一种超凡脱俗的风骨,大学问映照出的是大关怀,高见卓识流徜于实证文字之间,熠熠有人文光彩。

亭林的文字,尤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亡国与亡天下有别之论,最震烁人心,三百余年传诵至今。这里,透出的是先生寓有深意的一种思想创造,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站在政权立场发言的传统“国家观”,所以我把它称之为“天下观”。

脍炙人口的亭林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原话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寓意更为深刻。一个政权拥有领土,称为“有土";能让老百姓衣食有余而知荣辱礼义,是谓“保民”。有土且保民,方可称之为“保天下"。先生经历的晚明,士风浇漓,汲汲于功名,不以民生为念,遂致“仁义充塞,以致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明之所以亡,与其说是为清人所占夺,不如说大明君臣自身丧失“保天下"责职,以致中国“土崩瓦解”,千里饥馑,血肉横飞。故“甲申之变”,在先生看来,不只是政权易手的“亡国”,实乃祸国殃民的“亡天下”,真正遭难的是无辜百姓(《日知录·正始》)。

因此,亭林“天下观”的核心是“以民为本”,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以人为本”。先生《文集》卷三,有一封《与友人论学书》,说得再清楚不过。他说:“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在先生看来,使“匹夫匹妇被其泽”,是“圣人之道"的根本;“士而不先言耻”,不为生民着想,就是“无本之人”,离“圣人之道”会越来越远。

先生的历史地理巨著《肇域志》,书名取之于《诗·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中国”一词,追溯其发生学,论实物证据,迄今以周成王时器《何尊》为最早,铭文内曰:“余将宅兹中国。"见之于文献,则为《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而上述《玄鸟》的一段话,从词义上说,正是同时期对“中国"一词古老意义阐述的组合。关键词应为“维民所止”,意谓能安顿好民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由核心“邦畿"(中央都城所在)出发,放之四海皆被其惠,就有资格骄傲地称自己是代表“中国”。由此亦见“以民为本"为中国治国之本,实源远而流长矣!

亭林著作十分富厚,两地理书、文集七论(郡县论、钱粮论、生员论、军制论、钱法论、田功论、形势论)和读史札记《日知录》,都是为研究“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而作。亭林非常看重《日知录》,自许此书“绝笔之后,藏之名山,以待抚世宰物者之求"。先生与黄宗羲无缘谋面,然心灵呼应,相互视为“同志”。黄宗羲托人相赠《明夷待访录》,文内有“待王者起"之语。故先生致书曰:“天下之事,有其识者未必遭其时,而当其时者或无识。古之君子所以著书待后,有王者起,得而师之。”两先生坚信“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寄希望于后世“王者起”,以民为本,“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与黄太冲书》)

古代学人论史,大多被人物、事件的评论占尽风光,斟酌民生者实寥寥可数。亭林论著迥异于此,对各地土宜物产、工商货币、交通运输、经济收支、赋役负担等资料均用心搜检,一生无有暇息,而于原委与得失处,溯古论今,详加甄别和针砭,掉书袋者望尘莫及。再从经济史论考察,管子、商鞅不论,杨晏、王安石、张居正的论说向被学者推崇,却有较浓的“财政”味,难脱“国家主义"的立场。为民生痛苦呼号者,晁错、董仲舒开风气之先,而以明中叶丘濬为转折枢纽,至亭林才生气磅礴,触目惊心。转入近代,始开大局面,由包世臣《安吴四种》、郑观应《盛世危言》,直至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一脉相传。

中国之大,古称君临天下,皇恩浩荡,实则布衣百姓的日常生计不离乡镇聚落,国家行政管理的最后一站在州县,那里才是社会的根底、民生的基础。亭林对各地府县“方志”资料的搜集整理蔚为规模,堪称翘楚,究其实质,表明先生“史眼"已经从京城大都转向府县乡聚,从君臣权宦下移至平民百姓。

《郡县论》是亭林政论最有代表性的力作,辛亥前后一度被“地方自治论”者奉为圭臬。细绎原文,亭林的政制改革没有一切推倒重来的意思。然而先生的考察别具匠心,把议论的重心放在了府县一级政府的讨论上。由封建而变为郡县,然而再寓封建于郡县之中,通盘论析滴水不漏。全文一以贯之的则为中国特有的变易史观,承认合理性总是“历时性"的,生生不息的“恒变”才是治国之大经。因此,他既不是反对封建变郡县的“旧保守主义者”,也非固守郡县制不可变易的“新保守主义者”,折射出亭林求实精神的客观和冷峻。

《郡县论》的中心,是讨论地方政府的责职权能,以及如何提高地方行政管理的效率。亭林坚定地认为:地方政府的职能必须为民谋利,“何谓称职?曰:土地辟,树木蕃,沟洫修,城郭固,仓廪实,学校兴,盗贼屏,戎器完,而其大者则人民乐业而已。"自孟轲提倡“民为贵”与“仁政"以来,此类宗旨在皇帝诏书与臣僚奏疏中屡见不鲜,如同科文条制,耳熟能详,却也容易顺风吹过,习弊依然。亭林论“郡县”的独特处,在于对郡县制度的各种弊病决不轻易饶过,眼力犀利;而其用力处,则在为构建除弊去害的改革方案,费神费思。

我们不能期望亭林能为民国以来的政制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预案,那是对他的过分苛求。先生身逢的时代,还不到世界开放、沐浴民主思潮的时候,自不得不往旧家“衣钵"里寻觅假借的资源,虽有推陈出新的苦心,不免捉襟而见肘。

然而,这种时代的局限,有时却更能映衬出贤者“先知先觉”的智慧。在《郡县论》里不难看到许多有别于传统教条的思想火花。例如,先生认为追求私利的原则是人类行为的出发点,“圣人者因而用之,用天下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如果县令能够为民众的利益着想,把有利于民生的各项服务事业做好,民众也必然全力支持你的事业,把你看作是全县“公”的化身或代表,县令职务给你带来的“私"(俸禄)也就得到了保证。同理推论,成全各府县之“私”,而天子之“公"不期而然,“故天下之私,天子之公也”。先生进而论证,什么样的县令最能成就民众之“私"呢?当然首推本乡本土人士,全县经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县令家族、亲友、睦邻、乡亲的利益,就可以避免来自外地“流官”的“短期行为”,或只对上级负责、不为地方利益着想的“官僚主义”。最后,他和盘托出自己的改革方案:需要纠正中央过度集权、过多干预的习弊,“尊令长之秩,而予之以生财治人之权,罢监司之任,设世官之奖,行辟属之法,所谓寓封建于郡县之中,而二千年以来之敝可以复振。后之君苟欲厚民生、强国势,则必用吾言矣"。

民国以来,学者见识渐广,不乏新鲜政治资源输入,然有些人目光专注向上,空论虚理,忌触时弊,忘了“天下之患,莫大于贫”,冷落农村,把百姓痛痒置之脑后,与三百年前亭林相比,真不知进步抑或退步?庆幸的是,就在先生的桑梓之邦,他的后代子孙,心有灵犀一点通,改革开放后,主要靠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踏出了一条繁荣家乡的改革之路,面貌为之一新,被世人誉称为“昆山模式"。我想先生若地下有知,必含笑于九泉!

亭林引《论语》有子之言:“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表明他在财政问题上所持的是“以民为本"立场。他反对厚敛重赋,主张“藏富于民”。以“苏松二府田赋之重"为例,不仅《日知录》列有专条,地理书也备录东南各项赋役,痛陈不胜正税、杂税、增耗、加派等繁冗负担之苦。先生说江南农家最勤,“然有终岁之劳,无一朝之余”。吴中百货所聚,市面繁荣,但粮役之累,“富室或至破家"(《肇域志·松江府》)。考核古今财政,先生正色而论:“古者藏富于民。自汉以后,财不在民,而犹在郡国,不至尽辇京师。”晚明以来,尽反常态,刮郡国之财于皇帝内帑,而户部外库却因国家开支浩大,屡告匮乏,“自此搜刮不已,至于加派;加派不已,至于捐助,以迄于亡"(《日知录·财用》)。

亭林虽生于富庶之区,看重东南经济开发对中国全局的意义,但并非是一个偏狭的“地方主义者”。先生“上下五千年,纵横一万里"(阎若璩赞语),晚年长期寓居山陕,对西北经济尤详加考察。

先生认为,西北经济的贫困,只有靠发展生产才能缓解。除建议政府招抚流亡、开辟旷土外,还想到了植棉纺织。他举延安一府为例,“布帛之价贵于西安数倍,既不获纺织之利,而又岁有卖布之费,生计日蹙,国税日逋”。他强烈反对西北“民惰"的传统舆论,认为这是政府不予提倡、不予资助的借口;举《盐铁论》、崔?《政论》实例,说明“古人有行之者”,实非不能,乃不为也。他建议由地方政府派发机具、资助基金、延聘“外郡能织者为师”,扶植农村纺织业的发展,“其为利益,岂不甚多!”(《日知录·纺织之利》)

与亭林不谋而合,上海人徐光启也力主在北方开垦荒地、发展棉纺等业,为民众脱贫开拓生计。他说:元初便有人声称“木棉种陕右,行之其它州郡,多以土地不宜为解”,纯为欺人之谈,实际是“种艺不谨”、“不得其法”,地方政府不肯用力推广技艺,为民谋利。进而申论,北方“不便纺织者,以北土风气高燥,棉毳断续,不得成缕;纵能作布,亦虚疏不堪用耳”,然而河北肃宁(今沧州地区)就发明在下深数尺的“地窖"内,“就湿气纺织,便得坚实,与南土不异”。光启先生当时便敏感到,为摆脱经济困境,北方棉纺织业的发展已迫在眉睫,势不得不如此;而素以棉布擅雄全国的苏松地区,不预为之防,改进技术,提高质量,必致市场缩小(《农政全书·蚕桑广类》)。果然如此,入至清朝前叶,均被先生言中。直至海通,始因外贸机遇,东南棉织再掀高潮,然不到五十来年,因政府腐败无能,不思改革,竟遭受到了日本棉织业的竞争打压,眼看好不容易争得的国际市场优势丧失殆尽。

亭林对明中期以来朝野上下热衷白银收贮,多有非议。今天的学者很容易认为是不懂得市场经济规律,视亭林的见解为陈腐保守。但其中也确有可为之辩解的地方。先生感触来之于实地调查,他说:“往在山东,见登、莱并海之人多言谷贱,处山僻不得银以输官,丰年而卖其妻子者,唐宋之季所未尝有也。今来关中,自?以西至于岐下,则岁甚登,谷甚多,而民且相率卖其妻子。"(《钱粮论》)先生询问当地人士,始知“所获非所输,所求非所出”,农民须卖谷换钱,再由钱折银交纳赋税,银贵钱贱而谷价大跌,几进几出,农民大亏血本。亦见市场、白银都不是万能的,得失或因人而异。中国地域广大,贫富差距悬殊,影响到商业贸易、货币流通,获取白银难易程度不一;而白银于官宦、商贾、粮农之利害,更是大异其趣,亭林的感受是真切的。若怀“饱汉不知饿汉饥"的特权心态,推行划一不二的政策,王安石发明以钱代役的“免役法”,即有司马光起而抗诉,谓山西穷民宁服力役;明代的白银政策,行之于东南沿海尚可,施之于西北或山东等穷乡僻壤,不亦重蹈了临川介甫不知权变的覆辙?惜乎现代学者何以见识反不如亭林,竟视白银神通广大,以为所到之处,必民生发达?

亭林始终对西北征收白银赋役耿耿不满,直至临终仍心中不安。二十多年前,初读先生临终前夕《病起与蓟门当事书》,刚通世情,似懂非懂;此次再读,由先生人格伟大所引起的心理震撼,更觉强烈。书信内称“于公”,张(穆)谱、吴(映奎)谱系于康熙20年九月大病之后,对接收者未加说明,我以为就是当年擢任直隶巡抚、被康熙帝誉为“清官第一人”的于成龙。于公为山西人,或因至友之介,慕其为人而偶有交往。原信发出时间失考。次年正月初九,先生即道归山西曲沃,享年仅七十。谨恭录书札片断,以纪念先生逝世322周年:

今日者拯斯人于凃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故一病垂危,神思不乱……今有一言而可以活千百万人之命,而尤莫切于秦陇者,苟能行之,则阴德万万於于公矣(以下建议政府赋役征收粮食本色,贮藏于官库,待来年青黄不接时出售于民,略)何也?目见凤翔之民举债于权要,每银一两,偿米四石,此尚能支持岁月乎?……然恐不能行也。《易》曰:“牵羊悔亡,闻言不信。"至于势穷理极,河决鱼烂之后,虽欲征其本色而有不可得矣。救民水火,莫先于此。

总之,亭林所思所论,以天下苍生为念,给后人以亲切的感觉,不能不肃然而起敬。或许因乡贤缘故,多有偏爱,我以为亭林的学术里头已经包含有“历史社会学”或“经济社会学"的神韵,其议论重心在民间,在平民百姓,较之今日某些阔气的经济学精英,更多普世关怀、菩萨心肠。此说虽不无拔高的嫌疑,若论其精神,我以为还是可以切身体味得到的。

简论顾炎武家国情怀的形成

潘健玮

顾炎武(1613--1682年),明朝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锋,字忠清、宁人,也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系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他倡导学以致用,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他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浩然长存的不朽诗句,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动力。本文简述顾炎武家国情怀的形成。

一、弟弟被害和继母自杀殉国,使顾炎武萌发了家国情怀的种子。

顾炎武出生乡宦,自幼善读好学,14岁参加复社活动,复社是一个图谋革新的社团,成员大多数是爱国的知识分子。清兵南下时,顾炎武积极参加抗清斗争,同昆山县令等人一起据守昆山城。城被攻破后,顾炎武的两个弟弟相继被清兵杀害,继母王氏也闻变绝食自杀殉国,临终前嘱咐顾炎武道:“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之,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家仇国恨,让顾炎武更加义无反顾地誓死抗清,在他内心深处开始萌生出家国情怀的种子,这颗种子一直伴随并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发誓要以天下为己任。精忠报国,思念乡土,逐渐成长为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家之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得到初步形成。

二、天下大乱和百姓凄惨生活,让顾炎武构建了家国情怀的雏形。

顾炎武少年时代就天下大乱,战火连绵。家乡昆山被攻陷后,弟弟们被杀,继母殉国,乡亲生灵涂炭。家事、乡事、国事、一片狼藉,顾炎武心酸泪洒。特别是他在奔走反清的组织活动中,目睹黎民百姓卖儿卖女,贫困潦倒、尸体遍野,生活十分凄惨。他无比痛心,痛恨不已,愤然写下“人寰尙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论”的浩然诗句,国破了,家难归了,但人还在,气节永远不会改变,在心里深深埋藏着忧国忧民的情愫,立志要拯救百姓、振兴国家,为天下兴亡而奔走抗争,留下以抗清复明为主题的沉雄悲壮的爱国诗篇,以慷慨从容之声,抨击动荡的社会生活,期盼天下太平.百姓安居的兴旺盛世,这使顾炎武家国情怀的雏形得以形成,逐渐产生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至高至上的情怀。

三、组织反清和传授学术思想,为顾炎武升华了家国情怀的内涵。

明末清初是一个剧烈动荡的时代,政治腐败,经济枯竭,清兵疯狂掠夺和屠杀百姓。严酷的现实迫使顾炎武积极组织反清活动,他奔走各地,聚拢反清志士,组织反清复社,参加反清活动。他离开江南北上,辗转于华北、西北,观察用兵作战的地理地貌,探访先朝遗老和爱国志士,密商抗清大计,但终究没能完成复国梦想。反清失败后,他开始北游考察地形地貌,再图复明大业,有股不达目的不复回的豪迈气概。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努力探讨朝代兴亡的根源。同时开展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顾炎武论述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无不渗透着家国情怀,阐述了国家破碎,天下危亡的时候,人们应该抱有的态度。同时创造了大量的诗歌,主题鲜明,催人深思,给人启迪,充满了爱国激情、思念故土的格调,爱故乡、爱民族是他诗文鲜明的底色,镌刻着爱国爱民的时代烙印,表达了他不屈的家国情操和可贵的胸襟,最终造就了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伟大思想,使顾炎武的家国情怀的内涵得到不断拓展和升华。

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警“能人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域志》。

《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

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心以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

【链接高考】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骨气"立意”“用笔"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三个术语。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常用是否有“骨气”来衡量一幅画作的优劣。这里的“骨气”,就是精气神。而“骨气”取决于画家的思想境界、艺术追求,也就是画家的“立意"。当然,一幅画作的完成还要依靠画家的功底和技巧,也就是“用笔”。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本次联考作文是三元关系型作文,要求考生把握好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三个术语“骨气"立意”“用笔"之间的关系,来体现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如何建立这三者之间的有机关联,是本次写作的重点和难点。

本次作文材料脱胎于唐代画家张彦远的绘画理念,将传统文化与多元思辨巧妙结合,看似在命题方式上与“本手、妙手、熟手”相似,却突破性地加入美育维度,让学生直面中国古代美学原创话语,“言象意"式的美学思维,势必会让已长久浸泡在“内容”“形式"朴素二元思维之下的学生,获得一次荡涤。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而又有“风清骨峻"之说,“骨气”以一种形而上的“生命力"精气神”成为对“立意(内容)”,“用笔(形式)”的全面超越,同时于张彦远的理论原点而言,其本人的倾向则是强调“立意"用笔”的重要性,且留下关于“形似"层面的思考。

面对如此幽深而博大美学话语,如何把握好概念,进一步阐述概念间的关系,更进一步联系当下,有的放矢,成为学生成文的关键。

[立意参考]

青年踔厉奋发有骨气,运筹帷幄提笔绘山河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立意”蕴“骨气”,“用笔”绘蓝图

迎难而上长骨气,立意高远现风流

胸怀大志挺傲骨,昂首迈步向未来

[素材指引]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孟子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3.南宋文天祥抗元失败,拒绝高官厚禄,受尽折磨,慷慨牺牲。

4.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敌人的手枪,宁可倒下也不屈服。

5.陶渊明清贫如洗,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6.顾炎武饱经忧虑,坚持抗清。

7.郑成功历尽艰险,收复台湾,大振国威。

8.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高尚境界,映照出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志气;“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无畏气概,体现出志士“英雄生死路,却是壮游时"的豪迈骨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生操守,呈现出圣贤“玉碎不改其白,竹焚不毁其节"的坚韧底气。

10.“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要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广大青年党员更要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用笔彰风采,立意显风骨

皴擦点染,浓淡重轻,半尺素锦,一方砚墨。中国传统绘画独有的魅力穿梭于中华文化泱泱万古长空,至今仍散发智慧、美丽的光辉。“骨气”“立意"用笔”是传统绘画中的三个术语,完成一幅佳品,用笔是本分,立意骨气是追求。

倘若没有风骨而全是技巧,那么画作便成为了作者个人单纯的“炫技"。纵然技艺高超,功底深厚,但到底是缺少画作应有的价值——或寄寓情感,或一展风貌,或控诉世事……郑板桥的绘画传达出不羁傲世的风骨,八大山人的花鸟作流露出身世苦悲与对世事的嘲讽,一幅流民图冲击众人的神经,再现了曾经战乱、饥饿、贫穷的流亡时代……一幅好的作品,展现风骨是应有之义。

何来风骨?那是作者对事物、对自己、对时代的深刻洞悉,最终付诸纸上的情感与思想,那是掌握用笔、把握基础之后的深积薄发。不止于绘画,写文章、做书法,甚而为人处世,都是如此。有言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所谓的骨气是需要时间沉淀的,有朝一日灵感乍现,倾泻而出,而非是无凭无据冒出来的。这便需要技巧与功底的积累,精益求精、日臻完善,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全是技巧而无风骨,难免落入俗套,空有一腔丰沛的情感而没有技巧与功底的支撑,那么风骨也无处可诉,故以为:用笔是本分,立意是追求。

用笔彰显风采,汉赋辞藻华丽,瑰丽无比,但常有泣泣而谈、华而不实的流弊,风采极佳,而风骨不足。《史记》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文质兼备,流芳千古。此前还有《离骚》,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可谓用笔与立意相得益彰,风采与风骨兼而得之。

绘画如此,诗赋如此,人生亦如此。这“用笔”何尝不是我们对生命的体悟、对人生的追求?穿越泥泞,直抵繁星,正是要脚踏“用笔"的实地,抬头仰望“风骨”的星空。

用笔是本分,立意是追求,以笔彰风采,以意显风骨,绘好我们人生的华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

(少年正该壮志凌云,老是唉声叹气,那是谁也不会来怜惜你的。)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

③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药铺对联

④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保护诸侯国的安危,执掌国政的人来出谋划策;国家的兴亡,任何普通老百姓都有责任关心它、救助它。)——顾炎武

⑤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悲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胸怀。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章不少于800字。

[立意参考]

1.忧与乐,悲与欢;

2.责任担当与追求理想同在;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3.少年人应树立远大理想;应心怀天下,做有责任感的人。

俗世生活与济世情怀

日升日落之间,人来人往之处,平平凡凡的俗世生活正熙熙攘攘地进行着。做买卖的要喧嚣,唱戏的渴望出名,读书的盼望自己能够金榜题名……但是有人偏偏在俗世生活中活出了济世情怀,所谓大隐隐于市,也不过如此吧。

诸如药铺对联,“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好一个“但愿世间人无病”!几乎可以与老杜“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同日而语了。卖药卖出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襟怀,真可谓是医者仁心啊。又如学校的对联:“春秋有情,上善若水;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怀充分彰显于其中,不求回报只愿学子成才的奉献精神,着实令人佩服不已。

所以俗世生活与济世情怀不是不可共存的,范文正公把“忧其民"和“处江湖之远”对立起来,也是有失偏颇的。“处江湖之远"亦“忧其民”,才是真正圣贤的担当。哪怕是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我们也应心中饱含济世情怀,放眼天下。如诗人海子,生前只是一个教师,一生才华不得舒展,也要高唱“羊群中生命和死亡宁静的声音,我在倾听!"哪怕是身在尘埃之中,心里也是广纳世界,超越生死,如此笔力,如此境界,令人佩服。

小小一副对联所体现的济世情怀,恰恰也彰显了平凡者的伟大。平凡不是拘泥于“小我”的借口,名声卑微不能成为逃避“大我"的理由。

鲁迅写《狂人日记》、《阿Q正传》时,不过是个文坛新手,但谁说平凡者的思想注定就是平庸?这两幅对联,给了我们一个提醒:真正的有担当的人,应该是心怀天下之人。真正有情怀的人应该是能超脱小我、关怀大我的人。且不说儒家“为天地立心”那一套带着知识分子酸腐气息的滥语,就说最底层的市井百姓,只要一个人有了“但愿世间人无病"的宏愿,有了“何愁架上药生尘”的牺牲,有了“桃李不言"的奉献,那他离真正的圣贤已经不远了,王守仁说“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此言是矣!

在俗世的生活中活出了济世情怀,在平凡生活中超脱了小我,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有担当、有情怀的人。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大意也不过如此吧!

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学2022年3月5日上午5点41分,我国首架撤侨航班CA702安全从乌克兰抵达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撤侨航班机长动情地说:“同胞们,你们登上了飞机时,就意味着踏上了祖国的国土,不再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不再因为动荡的环境而感到不安,我们送你们回家!”机上的同胞,心潮澎湃,激动难眠。乘坐该趟航班的中国留学生苏同学感慨:“插满五星红旗的撤侨航班是你永远可以相信的中国红。"这也让无数网友湿了眼眶。

2020年1月19日,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村民李发顺一家看望,并同乡亲们围坐在一起聊家常。

“脱贫了,还有什么需要提高改善的吗?”

“希望老人晚年过得再好一点,正准备考研的大女儿李连欢和准备考四川武警警官学院的高三儿子李连斌心想事成,将来找份好工作,就心满意足了。"

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的小家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孩子恰逢其时,将来要做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接班人。”

如今,李发顺一家日子越过越红火,两个孩子都心想事成。

以上材料感人并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材料讲述了两件事。第一段话讲述了2022年3月5日我国从乌克兰撤侨的事件,记录了首架撤侨航班上机长安慰中国同胞的话和中国留学生感慨祖国带来的安全感。后几段话记录了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与云南村民李发顺的家常话,表达了普通村民脱贫之后的生活目标和总书记对他们的嘱托和期望。

综合两部分内容来看,材料体现的是个人、小家与国家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当俄乌战争来临时,祖国并没有置华人华侨于不顾,而是心系每一个华人华侨的安全,以最快的速度将他们接回国。机长和中国留学生的话,虽然立足点不同,但表达了共同的意思:强大的祖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是每一个国民可信赖的避风港,我们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仁爱的国度而自豪。同时,祖国不仅关心国计,更关注民生。从改革开放先富带动后富,到2020取得全面脱贫攻坚的胜利,日益强大的祖国在改善民生的路上从未停歇,人民在祖国的引领下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幸福安逸的生活。而在习近平总书记叮嘱李发顺的话中,也道出了生逢盛世,享受国之太平、国之富强的年轻人应该承担的时代使命:继往开来,接过前辈的接力棒,扛起祖国伟大复兴梦的大旗,团结各个民族,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可见,个人或小家与国家之间是唇亡齿寒、休戚与共的关系:国家就是个人或小家的底气和坚强后盾,为个人或小家遮风挡雨,营造幸福。国家强大,个人或小家的幸福感就增强;国家弱小,个人或小家的幸福感就减弱。而个人或小家也应该珍惜美好时代,反哺国家,以建设祖国、富强国家为己任,为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国家才会更强大。

从“感悟与思考"可知,文体主要倾向于议论文。考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谈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为什么是这种关系,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何处理这种关系。也可以运用并列式结构谈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何勇担时代使命,反哺国家和社会。还可以运用并列式结构谈强大的国家给个人或小家带来了怎样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表达生逢盛世的喜悦和自豪。观点要明确,脉络要清晰。

[立意参考]

1.厉害了,我的国!

2.躬逢盛世,我辈青年当勇担时代使命。

3.国即是家,家即是国。

那一抹中国红,是我辈行走天下的坚强后盾。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

作者:盛玉雷

(点评:标题一分为二,表达精确)

回家的路,纵然千山万水亦是坦途。抚平坎坷的,是亲情团圆的情浓意切,更有敬业者的奉献奋斗、好心人的一臂之力。电视系列剧《家道颖颖》,从“回家”故事中刻画出小镇百姓“肩头担道义"的家国大义,让观众感受到平凡人身上蕴藏的向善力量。

(点评:从最近热播的电视系列剧说起,贴近社会和生活,引出“家国大义”的话题。)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每个人的成长和生活都与家国紧密相连。正如总书记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的,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爱家的那份心灵原色,一直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的价值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忧国忧民,展现的都是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正是这种家国休戚与共的使命感、责任心,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助力中华文脉薪火相传。

(点评:重要性分析。援引总书记和历史先贤名言,阐述家国对每个人成长和生活的重要。)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倚靠,家与国从来都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支撑。爱国先爱家。古代选拔官员,注重的是“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正所谓,“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在家尽孝、家道和顺,当一个人“私德”无瑕疵,才经得起考验和诱惑,担得起大任和重托。

(点评:从“古代"的角度,简析家国之间的彼此支撑、相互联系。)

爱家更爱国,没有国,家又如何圆满?“不能走,这是国家的土地,我们不能走。”青藏高原上,卓嘎、央宗姐妹俩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几十年如一日续写着从父辈开始的“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守边故事。“家就是岛,岛就是国,我会一直守到守不动为止。”王继才和妻子王仕花守卫开山岛32年,“民的本分,兵的责任"充分诠释出许党报国的心中大爱。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走向爱国爱民、匡扶天下,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让小家更加幸福,让社会更加和谐,让国家更加昌盛。

(点评:从“当代”的角度,列举践行家国大义的典型,详尽分析)

家庭建设满怀“国富民强"之心,国家建设托举“家国天下”之志,家国情怀所通达的,正是万家灯火、国泰民安。春节期间,一对父子街头相遇却装作互不相识,因为父亲在着装巡逻,儿子在便衣反扒。“小家"虽然忙碌,却护航着“大家”的团圆。浓烈的家庭亲情贯穿于炽热的国之大爱,激发出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勤于实干、善于作为的不竭动力,这样的家风令人感佩。今日之中国,脱贫攻坚号角嘹亮,全面小康越来越近,改革开放气势如虹,高质量发展阔步前进,圆梦的舞台无比广阔,呼唤每个人、每个家庭奋发进取、勇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点评:联系现实,继续分析。)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印刻在每个人身上的特有情愫,也是我们骨子里永不改变的血脉基因。在家国一体、命运与共中找到梦想安放的空间,激荡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必将一往无前、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点评:回扣标题,饱含深情,期待殷殷。)

矗立家国情怀的精神灯塔

(点评:标题以“灯塔”为喻,生动贴切。)

热播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里有这样一幕:在地球即将撞击木星的危急关头,中国航天员刘培强驾驶载有数十万吨燃料的空间站主控室撞向木星,使地球得以摆脱木星引力而获救。这种为人类命运慷慨以赴的英雄精神,令无数观众为之动容。它击中了人们的心灵,更传承着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点评:以热播电影为切入点,鲜活生动,巧妙引题。)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懂得珍惜并奖励英雄的国家,才能激发更多英雄前赴后继。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提名评选工作的通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作为国家最高荣誉,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既是对获奖者本人突出功绩和精神风范的高度肯定,也承载着一代代人筚路蓝缕建设国家、逐梦复兴的峥嵘历程。“国家大事,唯赏与罚”。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价值正在于,以“礼"正国,以励率民,彰显崇尚英雄的国家态度、矗立家国情怀的精神灯塔,召唤着更多人把个人奋斗汇入时代洪流。

(点评:从国家层面谈国家表彰的社会价值所在。)

“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总书记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这句话,点燃了许多人内心的家国情怀。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人民共和国70年基业上,镌刻着无数为家为国奋斗不已的名字。从“两弹一星"、国产航母等国之重器跃然于世,到杂交水稻、青蒿素等重大突破造福世人,再到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正因为有许许多多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的侠之大者,中国脊梁得以挺立,中国精神得以弘扬,中国富强得以厚积薄发。

(点评:写国和家的紧密联系。)

国之英者,时之楷模。“八一勋章”激荡强军征程,“改革先锋奖章"砥砺改革传奇,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英模人物褒奖工作,在全社会汇聚起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强大正能量。从那些心怀家国天下的先进人物身上,人们读懂了“始终把祖国和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的爱国精神,感佩于“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奉献牺牲,历练着“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实干作风,找到了养浩然之气、立鸿鹄之志、成不朽之业的精神力量。“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向先锋看齐,向英雄学习,筑起的将是永不流失的精神钙质。

(点评:“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号召中华儿女弘扬和继承好这种传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追求。进入新时代,我们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从未如此之近。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越是在这样的时候,就越是呼唤群英荟萃,更加需要激荡雄风浩气。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领头羊,到击水中流的改革先锋,从勇攀科学高峰的登攀者,到创业浪潮中搏击风浪的弄潮儿,每个人都能向英模人物学习,就能汇聚起闯关夺隘、滚石上山的磅礴之力。

(点评:联系当下所处的时代背景,进一步说明向英模人物学习的意义)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以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为契机,让拼搏奋斗、报效祖国涌动在普通人内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因为亿万追梦人英雄般的奋斗而更加精彩。(点评:总结全文,有气势。)

涵养深沉的家国情怀

(点评:动宾结构的标题,观点鲜明)

“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今年全国两会上,习总书记对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勉励大家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点评:以总书记的寄语开篇,论据有分量,贴近时代脉搏。)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无论从艺还是治学,一个人要想抵达高远的境界,就必然离不开家与国的滋养。从历史到现实,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紧密相连。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可说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

(点评:从从艺到治学,从历史到现实,总写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

今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从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到一穷二白、筚路蓝缕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改革时代,无数先锋模范在国家前行的大势中寻找人生价值、标注成长坐标。亿万人民振奋精神、接续奋斗,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结在一起,投身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为家国情怀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点评:结合当前历史背景,再阐述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

家是温馨的港湾,情感的归宿;千千万万个小家都好,国家和民族才能好。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也是家国情怀的根基所在。在步履匆匆的返乡途中,在“爸妈装的行李箱”中,在难改的口味与乡音中……人们感受家的温暖,体悟家的意义,真诚感叹“有家真好"。但不要忘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无论是《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德次序,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爱意延伸,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每个人孝亲敬长、安居乐业,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才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汇聚成同心筑梦的强大力量。

(点评:本段继续论证家与国互为促进的紧密相关性。)

爱家不能小家子气,更不应局限于小情怀、小浪漫之中。不久前,公益短片《家国与边关》在全国上万家影院播出,感动了无数观众。在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最低气温达零下60摄氏度的伊木河,边防战士与恶劣环境、枯燥孤寂搏斗,哪怕过年不能回家、难与爱人相聚,也无怨无悔,只因脚下站立的地方是祖国。他们用青春证明:最浪漫的不是花前月下,而是忠诚信念;最感人的不是卿卿我我,而是以身许国。现实中,边防战士、执勤交警、电力工人、外卖小哥……一颗颗普通的“螺丝钉”、一块块寻常的“铺路石”,坚守平凡岗位,守护万家灯火。而这,何尝不是对家国情怀的有力诠释。

(点评:将视角放置于每个个体,阐述爱家要有大格局,不能仅仅局限在“小情怀”上。)

“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读懂家与国的辩证法,涵养深沉的家国情怀,我们就能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汇聚亿万人民的智慧与热忱,用奋斗托举美好未来。

(点评:文末提出希望和吁求:涵养家国情怀,就要意识到国与家是密不可分、融为一体的,要把爱国与爱家统一起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孙中山说:“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无数志士仁人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

责任召唤,使命必达,新时代的青年应胸怀怎样的抱负,承担怎样的使命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请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①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做国旗下的演讲;②题目自拟,不少于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立意参考]

1.新时期的青年要担负起祖国复兴的重任。

2.新时期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3.新时期青年助力实现中国梦。

承担时代使命,助力中国梦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承担时代使命,助力中国梦”。

悠悠古国,千载华夏。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已经苏醒,以前所未有的自信、辉煌的成就屹立于世界之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由无数华夏儿女勇担责任,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身担重责,洒下汗水,璀璨背后几人知?还记得中国“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的那一幕吗?它给我们心中留下了太空的美丽印记。这是千百航天员、万千工作者承担责任,日夜辛劳换来的回报。中国“精准扶贫"取得重大成就,为世界脱贫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扶贫干部不惧艰险,只为无愧于肩上责任,无愧于人民而顽强拼搏的结果。无论是荒凉偏僻的陇西荒原,还是落后困乏的大山深处,抑或是破败不堪的草屋陋室,哪有贫困,哪里就有扶贫干部的身影。“在奔小康的路上,不允许一个人掉队”是他们的庄严承诺,也是他们神圣的责任。

灾祸面前,不负职责,艰辛付出终长青!汶川大地震,中国人民解放军及时赶赴灾区,全力救助受困群众,成为人民心中的中流砥柱。新冠肺炎爆发,南方医院的请战书让人泪目,他们按下自己的红手印,发出铮铮的誓言“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他们用生命在阐释“白衣天使”的责任。“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是他们勇担起军人“为人民着想”、医者“仁心济世"的责任砥砺前行,换来了我们的静好岁月。

在中国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我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祖辈们用无数鲜血换来了国家的独立,父辈们用泪水和汗水成就了祖国如今的辉煌。而现在,中华复兴繁荣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的手中,我们怎能受时代发展滋生的“佛系青年"等负能量的侵蚀而消极堕落,辜负他们的血泪付出和殷切期望?

再过若干年,中国将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就此松懈、自满,层出不穷的“中兴事件”“中美贸易摩擦"等不断提醒我们,中华民族复兴路上不乏巨大的挑战,而它们,需要我们勇敢担起使命和责任去面对它,去战胜它。

愿承担时代使命,助力中国梦,让祖国得以“鸿鹄高飞,一举千里,横绝四海”!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所谓“我在”,是“我在场”。无论愿不愿意,每一个个体都是时代的一部分:亿万个人受惠于数字时代的便利,而无数个体的生活也因疫情受到影响……在时代的航道上,“我在场”,每一个个体都无从退避,无人例外。

所谓“我在”,是“有我在"。时代亦是由每一个个体组成:既有如“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一般的巨匠们,亦有如抢建火神山医院的工人一般的平凡个体……助推时代的巨轮,“有我在”,每个个体尤需以自己之力去肩负责任,去努力担当。

要求:综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参考]

1.我与时代共呼吸,我助时代快发展。

2.困难来临“我在场”,推动发展“有我在"。

3.胸怀担当意识,共赴美好未来。

与时代风雨同舟,共奔赴星辰大海

人无法选择时代。乘上时代之舟,必定要与时代一起迎接阳光雨露,一起抵抗狂风骤雨,时代的命运就是个体的命运,个体无从逃避,也不应逃避。乘坐在时代之舟上,就是时代的一份子,是船长也好,是船员也罢,都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献出自己的力量,保证时代的巨轮,向着正确的航向,扬帆破浪,到达远方。

“我”是时代之舟上的一份子,“我"永远“在场”。我分享着时代繁荣带来的便利:乘坐风驰电掣的高铁追逐梦想,远足青山绿水放松身心,登录互联网获取信息。时代没有偏私,普降甘霖润人间,然而时代也有时代的难题,也会碰上阴霾,作为时代的一份子,我也应分担时代忧愁。当疫情来临,你不阻击我不阻击,疫情就会一直肆虐;当恶势力抬头,你不抗争我不抗争,那我们都会陷入人间炼狱。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时代无私,给我们以荫蔽,也会把时代的难题交给我们解答。我们应以“我在场"的精神,把自我和时代联系在一起,与时代风雨同行。

乘坐时代之舟,与人民风雨同行,需要秉持着“有我在”的意识,去解答时代命题。“有我在”,是一种责任意识、担当精神。我们要承认“我”是时代的一份子,解答时代命题是“我"不可推卸、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要像顾炎武那样,面对山河沦陷,高呼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举起抗击的义旗;要像邓稼先那样,面对大国核威慑,投身荒漠,以国任为己任,潜心研究核武器。他们没有用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心态想问题,而是敢于站出来,迎上去,主动承担时代的重责,与敌人搏杀,与困难鏖战。

不过,“有我在”,不能只把它当作一个激昂的口号,而应把它落实在“行"上。“知而不行,是不知”,既然敢于喊出“有我在”,那么,就不仅要有敢于担当责任的意识,还要提升担当责任的能力,增强完成责任的毅力。宏伟的事业不是敲敲锣打打鼓就能干成的,它需要热血,也需要汗水。李四光面对祖国建设急需能源物质而中国石油产量匮乏的困境,他不仅认识到“有我在”,他还走向了平原大漠,手持仪器,勘探山河;袁隆平面对人多地少、粮食不足的时代困境,他不仅认识到“有我在”,他还走上了田间低头,埋头钻研,俯首选种。他们有热血,有激情;他们更有学识、有毅力。这才是行动上的“有我在”。

莫旁观,在同一艘船上,谁都不是看客;莫袖手,风浪来临,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帆正船稳。只要我们和衷共济、主动担当,我们必定能共赴大海,同赏星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参加“研学游"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所谓“研学游”,便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让学生接受不同领域教育的一种方式。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主张“读书”,也主张“出户"。他把家乡的书读遍之后,用四匹马驼着书,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西北,访俗问民,最后写成了有名的《日知录》《肇域志》。

顾炎武的经历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研学游”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材料首先列举当下的社会现象——研学游,然后说明“研学游"的性质——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接着指出“研学游”的价值——让学生接受不同领域教育。再列举顾炎武研学成功,写出有名的《日知录》《肇域志》的事例,肯定“研学游"的意义。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书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宝库,是前人经验的总结,“读书”能增长知识,少走弯路。“出户"能增长阅历,深入体验生活与文化。材料中顾炎武将“读书”与“出户"相结合创作出《日知录》《肇域志》启示我们既要重视“读书”,也要重视“出户"。“研学游”其实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