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八年级语文复习知识点读记版_第1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八年级语文复习知识点读记版_第2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八年级语文复习知识点读记版_第3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八年级语文复习知识点读记版_第4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八年级语文复习知识点读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八年级语文复习知识点读记版一、八上词语总表

1《消息二则》

溃退kuìtuì泄气xièqì督战dūzhàn要塞yàosài业已yèyǐ

摧枯拉朽cuīkūlāxiǔ锐不可当ruìbùkědāng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颁发bānfā遗嘱yízhǔ建树jiànshù仲裁zhòngcái巨额jùé

3《“飞天"凌空》

凌空línɡkōnɡ翘首qiáoshǒu酷似kùsì潇洒xiāosǎ轻盈qīnɡyínɡ

悄然qiǎorán由衷yóuzhōnɡ新秀xīnxiù屏息敛声bǐnɡxīliǎnshēnɡ眼花缭乱yǎnhuāliáoluàn如梦初醒rúmèngchūxǐng

4《一着惊海天》

桅杆wéiɡān浩瀚hàohàn娴熟xiánshú咆哮páoxiào

紧绷jǐnbēnɡ镌刻juānkè一丝不苟yìsībùɡǒu

白手起家báishǒuqǐjiā殚精竭虑dānjīnɡjiélǜ

5《国行公祭··》

初衷chūzhōng杀戮shālù国殇guóshāng篡改cuàngǎi抵赖dǐlài

妄图wàngtú辱没rǔmò呓语yìyǔ遁形dùnxíng铭记míngjì

彰显zhāngxiǎn惨绝人寰cǎnjuérénhuán振聋发聩zhènlóngfākuì

6《藤野先生》

挟jiā樱花yīnɡhuā绯红fēihónɡ宛如wǎnrú掌故zhǎnɡɡù

落第ludì畸形jīxínɡ不逊búxùn匿名nìmínɡ诘责jiézé

呜呼wūhū凄然qīrán教诲jiàohuì油光可鉴yuɡuānɡkjiàn

杳无消息yǎowúxiāoxī抑扬顿挫yìyánɡdùncuò深恶痛疾shēnwùtònɡjí

7《回忆我的母亲》

溺爱nìài佃农diànnónɡ劳碌láolù私塾sīshú周济zhōujì

宽厚kuānhòu仁慈réncí连夜liányè慰勉wèimiǎn不辍búchuò任劳任怨rènláorènyuàn为富不仁wéifùbùrén

8《列夫·托尔斯泰》

脸颊liǎnjiá黝黑yǒuhēi粗糙cūcāo崎岖qíqū平庸pínɡyōnɡ

滞留zhìliú愚钝yúdùn器宇qìyǔ蒙昧ménɡmèi酒肆jiǔsì

缰绳jiānɡshnɡ轩昂xuānánɡ胆怯dǎnqiè藏污纳垢cánɡwūnàɡòu

鹤立鸡群hèlìjīqún正襟危坐zhēnɡjīnwēizuò诚惶诚恐chénɡhuánɡchénɡkǒnɡ

9《美丽的颜色》

微妙wēimiào燥热zàorè沥青lìqīnɡ骤雨zhòuyǔ窒息zhìxī吹嘘chuīxū荧光yínɡɡuānɡ筋疲力尽jīnpílìjìn和颜悦色héyányuèsè

14《背影》

迂yū擦拭cāshì搀扶chānfú交卸jiāoxiè狼藉lánɡjí

簌簌sùsù赋闲fùxián游逛yuɡuànɡ踌躇chuchú马褂mǎɡuà

蹒跚pánshān颓唐tuítánɡ琐屑suǒxiè触目伤怀chùmùshānɡhuái

15《白杨礼赞》

开垦kāikn主宰zhǔzǎi倦怠juàndài丫枝yāzhī倔强juéjiànɡ

婆娑pósuō虬枝qiúzhī伟岸wiàn傲然àorán宛然wǎnrán

秀颀xiùqí鄙视bǐshì妙手偶得miàoshǒuǒudé坦荡如砥tǎndànɡrúdǐ潜滋暗长qiánzīànzhǎnɡ恹恹欲睡yānyānyùshuì

旁逸斜出pánɡyìxiéchū百折不挠bùzhébùnáo

16《散文二篇》

兴味xìnɡwèi洗涤xǐdí卑微bēiwēi牛犊niúdú茸毛rónɡmáo

消逝xiāoshì繁殖fánzhí凋谢diāoxi遏制èzhì濒临bīnlín

深渊shēnyuān星辰xīnɡchén

17《昆明的雨》

辟邪bìxié鲜腴xiānyú篱笆líbɑ格调ɡédiào吆喝yāohè

暮年mùnián情味qínɡwèi苔痕táihén密匝匝mìzāzā

连绵不断liánmiánbúduàn张目结舌zhānɡmùjiéshé

18《中国石拱桥》

雄跨xiónɡkuà记载jìzǎi残损cánsǔn古朴ɡǔpǔ桥墩qiáodūn

推崇tuīchónɡ侵略qīnlüè序幕xùmù巧妙绝伦qiǎomiàojuélún

交头接耳jiāotujiēr惟妙惟肖wéimiàowéixiào独一无二dúyìwúèr

19《苏州园林》

竹竿zhúgān映衬yìnɡchèn败笔bàibǐ丘壑qiūhè雷同léitónɡ

嶙峋línxún依傍yībànɡ蔓延mànyán蔷薇qiánɡwēi芭蕉bājiāo

雕镂diāolòu斟酌zhēnzhuó明艳mínɡyàn因地制宜yīndìzhìyí

自出心裁zìchūxīncái重峦叠嶂chnɡluándiézhànɡ俯仰生姿fǔyǎnɡshēnɡzī

20《蝉》

轧yà鳍qí暴晒bàoshài隧道suìdào恶劣èliè倒悬dàoxuán折皱zhézhòu纤维xiānwéi防御fánɡyù顾忌ɡùjì联结liánjié跳蚤tiàozǎo车辙chēzhé黏土niántǔ寻觅xúnmì喧嚣xuānxiāo欢愉huānyú

懒洋洋lǎnyánɡyánɡ不怀好意bùhuáihǎoyì无动于衷wúdònɡyúzhōnɡ

21《梦回繁华》

绢juàn驮tuó檀tán冗rǒnɡ翰林hànlín题跋tíbá擅长shànchánɡ

城郭chénɡɡuō考订kǎodìnɡ田畴tiánchóu岔道chàdào簇拥cùyōnɡ踏青tàqīnɡ行旅xínɡlǚ宏敞hónɡchǎnɡ摄取shèqǔ遒劲dàojìn

春寒料峭chūnhánliàoqiào长途跋涉chánɡtúbáshè

摩肩接踵mjiānjiēzhǒnɡ络绎不绝luòyìbùjué

二、八上古诗词总表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赠从弟/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梁甫行/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渔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采桑子/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相见欢/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三、八上课内文言文总资料

《三峡》(郦道元)

一.背默全文并熟记全文翻译。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一点也没有中断的地方。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在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了,不能通航。

5、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中间相隔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6、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在春、冬天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7、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8、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在秋天)每到天刚晴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之中一片清寒肃杀。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凄凉悲凉。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9、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所以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请熟记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1、略无阙处:完全没有;同“缺”,空隙,缺口。

2、自非亭午夜分:如果不是;正午;半夜。

3、不见曦月: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4、夏水襄陵:冲上、漫上。

5、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6、或王命急宣:有时传达

7、虽乘奔御风:即使;飞奔的马___8、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9、回清:回旋的清波_________10、绝巘多生怪柏:极高的山峰

11、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___12、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3、良多趣味:甚,很_________14.晴初:天刚放晴

15、霜旦:早晨_________16.林寒涧肃:肃杀,凄寒

17、属引: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18、凄异:凄惨悲凉

19、响:回声_________20、哀转:声音悲凉婉转

哀转久绝:消失___自三峡七百里:在

21、绝绝巘多生怪柏:极自

沿溯阻绝:断___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熟读、理解下列问题。

1、本文作者是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文中从山和水两个方面描写三峡景观。突出了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①夏天的奔放美②春冬的清幽美③秋天的凄婉美

3、作者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4、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急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描写,表现了山峰高耸,遮天蔽日的特点。

6、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侧面描写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突出三峡狭窄险要的特点。

7、结尾引用“渔者歌”的作用: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一.背默全文并熟记全文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川的美丽景色,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谈论的。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高高的山峰耸入云端,溪流清澈见底。

3、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4、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青葱的树林和翠绿的竹子,四季都具备。

5、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清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猴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6、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7、实是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

8、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欣赏这奇异景色的人了。

二.请熟记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1、五色交辉:交相辉映___2、四时俱备:四季

3、晓雾将歇:消散___4、实是欲界之仙都:人间

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坠落潜游在水中的鱼6、能与其奇者:欣赏

三.熟读、理解下列问题。

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此文表达了作者: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3、作者是怎样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的?

先仰视“高峰入云"(山之高),再俯视“清流见底”(水之清),又平看“两岸石壁"清林翠竹”,最后分写“晨昏”,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一.背默全文并熟记全文翻译。

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正打算想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丽,动人游兴),(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里散步。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澈澈,仿佛有藻、荇菜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二.请熟记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___门___高兴的样子

2、念无与为乐者:___想到

3、遂至承天寺:_________于是___到

4、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睡觉___一起

5、藻荇交横,盖竹柏影:___交错纵横大概是

6、但少闲人:_________只是___清闲的人

三.熟读、理解下列问题。

1、本文表达了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感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心情的寂寞;面对挫折逆境的豁达,面对孤独人生的感慨等等

2、文章篇幅短小,却融叙事、写景、议论于一炉,环环相扣,运用比喻写景。

3、文中紧扣“闲”字来组织文章,“闲人"是点睛之笔。

4、本文通过写“月”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章将“月"闲”融为一体,深沉含蓄,精美传神。

5、文末的“闲人":①反映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②表达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是作者对贬谪后担任闲职的自嘲,当然也透出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又颇有自许的意味,这又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

与朱元思书

一.背默全文并熟记全文翻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乘着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一望见底。

5.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6.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大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7.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8.负势竞上,互相轩邈。(重重叠叠的)山峦各自凭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9.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争着比高,笔直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的山峰。

10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

11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叫声嘤嘤,和谐动听。

1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长久不断地鸣着,猿持续地啼叫着。

1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1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1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树枝在上边交错遮蔽,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1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二.请熟记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天山共色(同样的颜色)风烟俱净(全,都)风烟俱净(消散)百许里(左右)从流飘荡(随)任意东西(往东)水皆缥碧(青白色)急湍甚箭(超过)猛浪若奔(飞奔的马)皆生寒树(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负势竞上(凭借)

互相轩邈(争着往高处伸展,争着往远处伸展)争高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泉水激石(冲击,撞击)嘤嘤成韵(鸟鸣声)蝉则千转不穷(停止)

猿则百叫无绝(消失、停止)鸢飞戾天者(至)望峰息心(平息)

经纶世务者(治理、筹划)横柯上蔽(树木的枝干)疏条交映(相互掩映)

蝉则千转不穷(通”啭",指蝉鸣声)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负势竞上(向上)___横柯上蔽(在上面)

三.熟读、理解下列问题。

1、文中所写山水“独绝"在哪里?

山奇水异。水静处,清澈透明,千丈见底;水急处,如箭如奔马。山势连绵陡峭,直插云天;山中万物欣荣,天籁动听,光影多变。

2、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何感想?如何理解?

作者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句由景而生慨叹,符合人们见美景时的自然反应,反衬出景物怡人。也有自述心志,表现作者归隐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也有可能是在劝说朱元思,不妨放下繁杂公务,一同来欣赏这美景。

《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背默全文并熟记全文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

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

地利也。

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得到天气时令的战机,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有利的天时比不上有利作战的地理形势。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团结。

4.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所以说:限制人民定居某一区域,不靠边境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阻,在天下树立威望,不靠武器装备的精良。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连亲属都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7.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让天下人都归顺他的人去攻打连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请熟记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1.三里之城内城___2环而攻之而不胜:围

3.池非不深也护城河___4.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4.委而去之:放弃离开___5.威天下:震慑

6.得道者多助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7.寡助之至极点_________8.亲戚:内外亲戚

9.亲戚畔之同“叛”,背叛

三.熟读、理解下列问题。

1.请找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文中的排比句的作用:从反面论证,指出“域民"固国”“威天下"应当依靠“人和”,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同时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有很强的说服力。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3.艺术特色:(1)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论证严密,并使用类比论证,善于说理。

(2)运用排比、对偶、顶真等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

富贵不能淫

一.背默全文并熟记全文翻译。

1、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

2、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3、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

4、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教导她,

5、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

6、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妇女之道。

7、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路“义"上。

8、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10、此之谓大丈夫。”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二.请熟记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1、诚:真正,确实2、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3、命:教导、训诲___4、女家:这里指夫家。女,同“汝”,你

5、戒之曰:告诫___6、必敬必戒:谨慎

7、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8、广居:“仁”

9、正位:“礼"___10大道:“义”

11、与民由之:由,遵从。12、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迷惑

13、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动摇

14、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屈服

三.熟读、理解下列问题。

1.孟子认为的“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2.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谈不上是大丈夫;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3.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丈夫呢?:“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这样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背默全文并熟记全文翻译。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舜从田野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

2、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任用为相,

3、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召为相,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被赎出而用为大夫。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5、人恒过,然后能改;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

8、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了解到这一切之后,(人们)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享乐之中可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二.请熟记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1、发:兴起,指被任用。___2、畎亩:田地

3、举:选拔、任用。___4、版筑:筑墙

5、故:所以_________6、将:将要

7、大任:责任使命___8、是:指示代词,这

9、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10、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11、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12、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资财缺乏

13、乱: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

14、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15、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

16、行拂:违背_________17、曾益:通“增”,增加

18、恒过:常常犯错误___19衡于虑:思绪堵塞。衡同“横”,梗塞,不顺

20、作:奋起,指有所作为。21、征:征验、表现。

22、发:显露、流露___23、喻:了解、明白

24、入:指在国内_________25、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26、拂:拂同“弼”,辅佐___27、出:指在国外

28、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敌,匹敌、相当。外患,外来侵略的忧患

29、生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使……生存30、死: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死亡

三.熟读、理解下列问题。

1.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作者从个人、国家两个方面加以论证;

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难而终于身负“大任”的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痛苦的磨炼。

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归纳出论点。

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炼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炼激发人的斗志,从反面揭示国家灭亡的原因。

愚公移山

一.背默全文并熟记全文翻译。

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边、河阳的北边。

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九十岁了,面对着大山居住。

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他)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

4.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愚公就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___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5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kuí)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呢?"

6.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众人纷纷说:“把那些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jīběn)运于渤海之尾。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敲石头,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8.邻人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有遗男,始龀(chèn),跳往助之。

邻居姓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愚公。

9.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10.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也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改变,连寡妇和小孩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孙子的儿子又有儿子,他的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12.河曲智叟亡以应。河湾上的智叟无话答。

13.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愚公他们没完没了地挖下去,便向天帝报告。

14.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部。

15.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山冈阻隔了。

二.请熟记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1、方七百里:方圆___2、年且九十:将近

3、惩山北之塞:苦于;阻塞___4、出入之迂也:曲折,绕远

5、聚室而谋:家___6、吾与汝毕力平险:尽、全

7、指通豫南:直;豫州___8、杂然相许:纷纷地

9、杂然相许:赞同___10、其妻献疑曰:提出疑问

1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都12、且焉置土石:放置、安放

13、投诸渤海之尾:之于___14、荷担者三夫:肩负、扛

15、遂率子孙:带领___16、叩石垦壤:敲、打

17、甚矣,汝之不惠:同“慧”聪明18、汝心之固:顽固

19、何苦而不平担心___20、帝感其诚:诚心

21、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背22、一厝朔东:放置、安放

三.熟读、理解下列问题。

1.寓意:有远大抱负并且不畏艰难险阻,迎难而上,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勇敢坚持斗争,最终会走向成功。

2.作者是怎样刻画愚公之“愚"的?

课文开头写太行、王屋既高又大,而愚公仅以全家的力量来移山,这在一般人看来,已经是“愚蠢”的了;接着写运土石,地点是“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路程如此遥远,往返一趟需时两年,这又进一步显示了愚公的“愚”。到智叟前来阻止移山,愚公说出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的道理,他的形象霎时高大起来——原来他的见解远远超出一般人之上,愚公真是“大智若愚”啊!这种由表及里地塑造愚公形象的方法类似于散文的“欲扬先抑"。

3、本文对比和衬托手法的运用:

愚公和智叟,一愚一智,具有强烈的对比作用。愚公有实现“直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大众和后世子孙的伟大抱负,对人力的无穷无尽有坚定的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在命名上特意加以颠倒:以愚公的大智大勇而命名为“愚”,一智叟的鼠目寸光而命名为“智”,加重了对比的色调,增强了讽刺效果。

另外以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石路程的遥远衬托愚公的气魄和移山之艰巨,以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衬托愚公不可动摇的决心。

4、人物形象:

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的抱负,对克服困难有坚定的信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正确认识的智者形象。(目光长远,不畏困难,坚持不懈)他大智若愚,坚信移山的事业尽管不可能在一代两代人的手里完成,但只要世世代代坚持干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在移山的过程中,他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驳斥智叟有理有据,令人可亲可敬。

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的愚者形象。他轻视愚公,反对移山,目光短浅,无所作为而又好为人师,令人可厌可憎。

周亚夫军细柳

一.背默全文并熟记全文翻译。

1、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

2、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于是,朝廷任命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

3、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

4、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任命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在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5、上自劳军。文帝亲自去慰问军队。

6、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弛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7、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军中官兵都穿戴盔甲,刀出鞘,张开弓弩并拉满。

8、天子先驱至,不得入。文帝的先行引导人员到了营门前,不能进入。

9、先驱曰:“天子且至!”先导人员说:“皇上即将驾到。"

10、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守卫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命令说:‘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

11、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过了不久,文帝驾到,也无法进入军营。

1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于是文帝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入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

13、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着文帝的车马随从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文帝就控制住车马,缓缓前行。

14、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到了主帅所在的营帐,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拱手行礼,说:“披甲戴盔的将士不行跪拜大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陛下)。"

15、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文帝被他感动,表情变得严肃庄重,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并派人向周亚夫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成后离开。

16、既出军门,群臣皆惊。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后,群臣都感到惊诧。

17、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呀!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军是一定可以偷袭并俘虏的。至于周亚夫,哪里是能够侵犯的呢?"称赞了周亚夫很久。

二.请熟记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1、匈奴大入边:大规模、侵入、边境2、军霸上:驻军

3、以备胡:防___4、上自劳军:皇上、亲自、慰问、军队

5、至霸上及棘门军:到、军营6、将以下骑送迎:将军、坐骑

7、已而之细柳军:不久、到8、军士吏被甲:同“披”,穿着

9、彀弓弩,持满:张开、把弓拉满10、天子先驱至:先行引导的人员

11、天子且至:将要___12、闻天子之诏:皇帝发布的命令

13、居无何:经过、不久14、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遣、使者、符节

15、亚夫乃传言开壁门:于是、营垒16、将军约:规定

17、将军亚夫持兵揖:拱手行礼18、天子为动:被

19、介胄之士不拜: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将领

20、改容式车: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21、既出军门:已经___22、群臣皆惊:感到惊讶

23、曩者霸上、棘门军:先前24、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必,一定

25.可得而犯邪:侵犯26、称善者久之:赞叹

三.熟读、理解下列问题。

1.分别概括文章三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事件背景的呈现;___第二段:写皇帝劳军的情况;

第三段:事件的尾声,写的是劳军结束后皇帝和群臣的反应。

2.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真将军”

原因如下:(1)细柳营中,一派常备不懈、严阵以待的景象。可见军队训练有素,周亚夫治军有方。(2)文帝到细柳营,也要遵循军令,按辔徐行。可见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3)面对天子,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守军礼。除了以上三点原因外,在“匈奴大入边"的背景下,文帝需要的正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和周亚夫这样治军有方的将军。

3.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托的手法,对刻画人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对比的运用:

(1)“情势”的对比。文帝在霸上及棘门“直弛入"与在细柳军的两次入营受阻,在营中“不得驱弛”“按辔徐行"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治军严明;

(2)“性格”的对比。在霸上及棘门军“将以下骑送迎"与在细柳军周亚夫“持兵揖”“不拜"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刚正不阿、恪尽职守;

(3)“结果”的对比。出营门后,群臣的“惊"和文帝的“称善者久之”形成对比,表现出文帝的贤明、识大体。对比的手法,使得正面形象更加鲜明。

“衬托"的运用:

大量侧面描写,如写细柳营军士吏全副武装、传达将军的指示、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4.古代礼仪:持节、揖、拜、改容式车

四名著复习资料

《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1905.7—1972.2):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父亲开了一家小印刷厂,家里过着小康生活。父亲要他也从印刷业开始自己的生涯。但他却走上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世界著名的记者。

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主要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全书共12篇,主要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由于斯诺在西北红色区域的冒险中引起的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他用了后半生的几乎全部精力,对中国问题作继续的探索和报道。《西行漫记》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该书不断地再版和重印,教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它成为享有盛誉,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

作品意义

1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2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

作品影响

《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红星照耀中国》使美国人第一次真正了解中国老百姓,而《红星照耀中国》则使西方人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代美国人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知识都是从斯诺那里得来的。

《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他面对面采访了、周恩来、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结下了或浅或深的交情。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斯诺准确地把握到同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民众的精神纽带。没有人比更了解他们,更擅长综合、表达和了解他们的意愿。这将深刻地制约着以后数十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精神。

①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人物形象

毛主席:毛主席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说话平易,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

周恩来:周恩来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态度温和,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

朱德:朱德是“三军"统帅,是红军稳定的象征。他的部下在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整整一个严冬的艰难,而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他的个人魅力,还有那鼓舞部下具有为一个事业英勇牺牲的忠贞不贰精神的罕见人品。

红军战士:大批年轻的红军战士,刚毅坚忍、勇敢顽强、忠贞不贰、坚定如一,充满革命信仰和牺牲精神,为家庭、土地和国家而战。

简述斯诺从李长林口中得到的贺龙印象:

答案要点:①贺龙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②贺龙对有钱人的仇视,据说,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简述《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的彭德怀印象:

答:①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②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赏的。③“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朱德妻子康克清眼中的丈夫的性格:

答:(1)、天性极端温和;(2)、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3)、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昆虫记》

作者及其背景介绍

法布尔,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等等。

作品主题《昆虫记》不仅仅浸溢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某种精神。那种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这就是法布尔精神。如果没有那样的精神,就没有《昆虫记》,人类的精神之树上将少掉一颗智慧之果。

熟读:

1.《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这本书又译为《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2.《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3.由于《昆虫记》中精确地记录了法布尔进行的试验,揭开了昆虫生命与生活习惯中的许多秘密,达尔文称法布尔为“无法效仿的观察家"。

4.《昆虫记》的主题: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

5.法布尔的《昆虫记》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6.《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7.作者根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将昆虫的生活和习性揭示出来,如蝉在地下潜伏4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5个星期;蟋蟀善建巢穴,管理家务;蜘蛛善于捕食、织网;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樵叶蜂可以不用任何工具“剪"下圆叶片做巢穴盖子……

8.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蛇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9.《昆虫记》所描绘的昆虫中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是蜣螂;理由是以其它动物的尸体和粪便为食,被称为“清洁工"。

10.《昆虫记》所描绘的昆虫中你不喜欢一种动物是狼蛛;理由是一口就能咬到敌人致命的部位,是一招致死的杀手。

11.《昆虫记》中,法布尔不但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而且不无爱怜的称这些食粪虫为清道夫。

12.它们扇动双翅,四足高高跷起,黑黑的肚子卷起触到黄色的足.用大颚仔细收察,从闪亮的淤泥表面挑选出精华.这是法布尔描写_长腹蜂_从淤泥垒建巢穴时的情景。

13.法布尔称赞_黄蜂_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14.《昆虫记》在第三卷中写到的三种垒筑蜂分别是_石垒筑蜂_、灌木蜂和_棚檐垒筑蜂。

15.《昆虫记》是哈佛大学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

16.这部书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17.在《蟋蟀》中,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蟋蟀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住所,还有它出色的歌唱才华。

18.蝉不靠别人生活,通常在在干干的树上产卵。反倒蚂蚁是位饥饿所趋乞求哀恳的歌唱家。

19.螳螂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专食活的动物。

20.萤火虫这种稀奇的小动物的尾巴上像挂了一盏灯似的。生长着六只短短的腿,当雄萤发育成熟,会生出翅盖,像甲虫一样。萤火虫有两个特点:一是获取食物的方法,二是它尾巴上有灯。

21.会结网的蜘蛛是个纺织高手。一种黑色蜘蛛,叫美洲狼蛛;水蛛能为自己做一只性能很好的水袋,里面贮藏空气;蟹蛛十分勤快,为了自己的安乐窝,可以孜孜不倦地工作,单它蟹蛛它不会织网,只等猎物跑近才去捉,它横着走路。

22.为什么称法布尔是昆虫学的荷马?

答:因为法布尔的《昆虫记》详尽的描述了几种昆虫的习性以及他所做的实验,可以说是昆虫学界的权威著作,而且文学性很强,在昆虫学界的地位差不多就是荷马史诗在史学界的那样。所以说他是昆虫学的荷马。

23.蝉是夏季常见的昆虫,请仔细观察蝉的蜕变过程。

答:不完全变态发育-生长经历卵-幼虫-成虫。雌蝉把卵产在树枝里,度过冬天,到了夏天才能孵化出幼虫,幼虫第一次蜕壳之后就掉到地上,然后钻进土里开始数年的蛰伏。经过几次蜕壳之后就变成成虫钻出土,爬到树上。

24.你可能见过好多的蟋蟀,但你知道蟋蟀的生活习性吗?

答: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诱发。在斗蟋蟀时,如果以细软毛刺激雄蟋的口须,会鼓舞它冲向敌手,努力拚搏;如果触动它的尾毛,则会引起它的反感,用后足胫节向后猛踢,表示反抗。

25.《昆虫记》“是公认的文学经典”,结合选文加以分析。

答:《昆虫记》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如,把蟋蟀的住宅比喻为“家”,生动形象;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就象一个人在精心设计自己的住房,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26.《昆虫记》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有人说,昆虫也是生灵,它们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通之处。你的看法呢?

答:那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居然也是这么丰富多彩!人性的昆虫们,演绎着大自然的经典故事,扮演主角。它们的一举一动,无不被赋予人的思想情感;作为生灵,它们与人有着缕缕共通之处,让你不得不为此惊奇、喜悦。知道我是在通过法布尔的眼睛,享受这份读书的乐趣;而法布尔为此付出的艰苦劳动,我却毫无体会。后人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远眺,人类才得以智慧和进步。这些渺小的昆虫们给我们的远不止是趣味。

27.假如你要向朋友推荐《昆虫记》,请说说推荐的理由。

答:1、《昆虫记》是作者对昆虫最直观的研究记录,影响了无数科学家、文学家及普通大众,其文学及科学非凡的成就受到举世推崇。虽然全文用大量篇幅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但行文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被公众认为跨越领域、超越年龄的不朽传世经典!

28.请你写出3种《昆虫记》中描绘的昆虫并且分别简要概括它们的特点。

例子:蝉:为快乐而放声高歌,永远不知疲倦的歌唱家;黄蜂:本能让他们遭受美丽的嘲笑,却没有赋予他们动脑筋的能力;螳螂:外表美丽而天性凶残,是不折不扣的杀手。

29.《昆虫记》中写了不少昆虫的生活和习性,请你列举3个出来。

举例: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答: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

30.《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结合选文说说蟋蟀给你较大触动的有哪些方面?

(1)聪明,如:把住宅建在隐秘的地方。

(2)勤劳,如:钻在下面一呆就是两个小时。

(3)能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如:它的洞随天气的变冷和身体的长大而加大加深。

(4)善于管理家务,如:改良和装饰的工作,总是经常地不停歇地在做着。

31.《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你从选文中获得了哪些科普知识?

(1)园蛛捕捉猎物靠的是粘性的网。

(2)蛛网中用来作螺旋圈的丝非常特别:空心;里面有粘液;粘液能从线壁渗出来,使线的表面有粘性。

32.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你认为鲁迅给予该书这么高评价的原因是什么?

(1)《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生动地揭示出来,使人们得以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2)《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

33.《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这离不开作者法布尔的功劳,你从他身上得到哪些启示?

热爱大自然,热爱细小生命的生活态度,有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34.请列举几个昆虫,并形象的概况其特点。

1、瓢虫——花园中的“淑女"2、蜣螂——粪球引出的故事

3、萤——星光灿烂萤火虫4、蝉——为自己歌唱

5、螳螂——美丽的“杀手”6、蚱蜢——“小鬼"恩布沙

7、蚂蚁——神奇的记忆力8、蟋蟀——田园中的提琴家

9、黄蜂——充满失落的九月10、孔雀蝶——大自然的舞姬

11、松毛虫——工作并幸福着12、天牛——来自身体深处的召唤

13、狼蛛——与木匠蜂作战14、绿蝇——新陈代谢的工作者

15、蝈蝈——到树上去捕食16、朗格多克蝎子——极具杀伤力的毒液

17、石蚕——小鞘与潜水艇18、豌豆象——尽忠职守的税务官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文学作品阅读答题技巧

一、关于字词句的考查

1.理解词语的含义

解题技巧: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除了要注意词语本身具有的含义,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性:即是否运用了该词语的比喻义(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本体)、引申义、双关义(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象征义(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反语义、色彩义(褒贬互换)。?

解答此类题目要做到“词不离句”,要与词语所在的具体语言环境结合起来思考,必要时还要与文章主旨、作者情感结合起来思考,切忌望文生义。?

答题格式:……的意思是……,这里指……,写出(表现、表达)了……。?

2.体会词语的妙用或表达效果

解题技巧:分析词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主要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①词语本身的含义;②用到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③词语的感彩;④词语适用的对象和范围;⑤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⑥近义词辨析等。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根据词语的属性和文体特点,首先确定分析的角度,然后再与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起来,进行深入分析。?

答题格式:①动词:生动表现出人(事)物的特点,(或传神刻画了××事物××情态),表现了人物××的心情。

②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某人(某物)××的特点、情态,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从结构和内容方面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解题技巧: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方面的作用;二是结构方面的作用。

分析句子在内容方面的作用,要考虑文体特点。如在记叙类文章中,重点语句的作用有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揭示行文线索、伏笔铺垫等;在散文中,重点句的作用有表达作者独特感悟、揭示文章中心思想等。从结构方面分析句子的作用,要参考语句出现的位置。如:?

总起句:文章开头的语句,有总领全文、开启下文、引出话题或说明对象等作用。?

过渡句:文章中间的语句,有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

结尾句:文章末尾的语句,有点明中心、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题目等作用。?

线索句:多次复现,散布于全文,具有贯穿文章的作用。?

哲理句:含义深刻,耐人寻味,具有启迪作用,有时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根据文体特点,确定分析的角度,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和语句的位置特点进行分析。?

4.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解题技巧:(1)瞻前顾后,审读语境: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句子,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句,或者需要考生稍微变通一下即可。?

(2)抓关键词,揣摩句意:关键词,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关键与否,不是取决于是否属于生字新词,而是看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地位。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或是定、状、补等修饰成分,它们常常揭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理解句子可通过抓关键词,运用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揣摩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和目的。?

(3)把握中心,整体领悟:作者通过文章内容所表达的基本意思和情感就是文章的中心。一般来说,需要我们去理解的句子,有的是针对全文说的,这就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中心,以对全文的理解作为理解句子的依托。?

二、赏析写作技巧

5表现手法

(1)常考表现手法有

伏笔、衬托、对比、铺垫、象征、反语、想象、联想、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借物喻理、托物言志)等?

(2)常考表现手法的作用

伏笔: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先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

象征:具有暗示作用,能引起读者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感情和哲理的理解。?

对比:有力显示事物差异,突出事物特点。?

衬托:突出强调主体对象的特点,使之更鲜明。?

铺垫:为下文某情节作铺垫,引起下文。?

反语:委婉含蓄而有力地表达感情。?

托物言志:能深入浅出地表明抽象道理,使之生动具体。?

夹叙夹议:灵活多变,可以自由自在地表情达意。?

6.语句赏析

(1)找出或选定符合要求的语句、语段?

(2)选取品析语言的角度

从分析修辞作用入手品析语言表达效果?

从品味动词、形容词入手分析语言表达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