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语文高考作文主题素材-开放共享_第1页
2024届高三语文高考作文主题素材-开放共享_第2页
2024届高三语文高考作文主题素材-开放共享_第3页
2024届高三语文高考作文主题素材-开放共享_第4页
2024届高三语文高考作文主题素材-开放共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语文高考作文主题素材---开放共享2024届高三语文高考作文主题素材---开放共享

【核心概念】

回首人类历史,封闭终将日暮途穷,开放方可赢得发展。中国倡导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既符合本国利益,又能促进世界发展。提倡平等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互惠的精神,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也彰显了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开放共赢不仅适用于国与国之间,也适用于团体与团体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方能赢得进步,封闭必然导致衰落。如今,我们身处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愈加紧密,任何一个个体或国家都不可能以一种完全封闭的状态生存。因此,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投身于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全球化的大潮之中,树立全球意识,拥有全球视野,才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代共舞,与世界共振,最终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推动精神和物质文明向着更高层次跃进。

核心角度:秉持开放心态,谋求合作共赢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合作共赢才是正确的选择,任何形式的闭关自守都无益于自身的发展和进步。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彻底扭转封闭心态,规避自卑情绪,摒弃狭隘意识;另一方面也需要真正打开心门,吸纳包容,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多元多样的开放时代,更加呼唤平和包容的开放心态。必须厚植开放理念,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勇毅开拓进取,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谋求合作共赢,共创美好未来。

创新角度:警惕保守心态,革除陈旧理念

如今,“放眼看世界”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但是仍有一些人抱有“冷战思维”,对所有外来者抱有敌意,嘴上说开放,内心却忧虑开放之后的激烈竞争;也有人“领略”了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社会面貌,自卑情绪潜滋暗长,笃信“月亮就是外国的圆";还有人眼光褊狭,观点极端,认为开放是权宜之计;更有人因个别国家的反华行径而“一篙子打翻一船人”,仇视与这些国家相关的一切……这类落后保守偏执的心态值得反思。

【阅读积累】

引用名言警句(一语点亮生光辉)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

——习近平“金句"提醒我们: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经之路,须坚持到底。

任何一个进步的体系,也都是开放的,不然就会丧失其发展的可能性,因而也就会丧失其进步性的特点。(马尔科夫)

——马尔科夫的名言告诉我们:开放带来机遇,开放带来进步,开放带来发展。

人类正进入一个不同文明必须学会在和平交往中共同生活的时代,相互学习,研究彼此的历史、理想、艺术和文化,丰富彼此的生活。否则,在这个拥挤不堪的窄小世界里,便会出现误解、紧张、冲突和灾难。(莱斯特·皮尔逊)

——莱斯特·皮尔逊的话告诫我们:必须拥抱异域文明,才能使世界和平发展。

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关乎各国利益,关乎人类前途命运。(余必胜)

——余必胜的问题启发我们:合作、开放、共赢关乎人类命运,必须积极对待。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

——李斯这段箴言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具有开放包容之心,才能成就大事业。

精读微型文言(以文化人厚素养)

“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道译,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堂邑父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其地形所有,语皆在《西域传》。

骞曰:“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则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天子欣欣以骞言为然。乃令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出駹,出莋,出徙、邛,出僰,皆各行一二千里。其北方闭氐、莋,南方闭巂、昆明。昆明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辄杀略汉使,终莫得通。然闻其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滇越,而蜀贾间出物者或至焉,于是汉以求大复道始通滇国。初,汉欲通西南夷,费多,罢之。及骞言可以通大夏,及复事西南夷。

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是岁,元朔六年也。后二年,骞为卫尉,与李广俱出右北平击匈奴。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骞后期当斩,赎为庶人。是岁,骠骑将军破匈奴西边,杀数万人,至祁连山。其秋,浑邪王率众降汉,而金城、河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匈奴时有候者到,而希矣。后二年,汉击走单于于幕北。

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骞既失侯,因曰:“臣居匈奴中,闻乌孙王号昆莫。昆莫父难兜靡本与大月氏俱在祁连、敦煌间,小国也。大月氏攻杀难兜靡,夺其地,人民亡走匈奴。子昆莫新生,傅父布就翕侯抱亡置草中,为求食,还,见狼乳之,又乌衔肉翔其旁,以为神,遂持归匈奴,单于爱养之。及壮,以其父民众与昆莫,使将兵,数有功。时,月氏已为匈奴所破,西击塞王。塞王南走远徙,月氏居其地。昆莫既健,自请单于报父怨,遂西攻破大月氏。大月氏复西走,徒大夏地。昆莫略其众,因留居,兵稍强,会单于死,不肯复朝事匈奴。匈奴遣兵击之,不胜,益以为神而远之。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昆莫地空。蛮夷恋故地,又贪汉物,诚以此时厚赂乌孙,招以东居故地,汉遣公主为夫人,结昆弟,其势宜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旁国。骞既至乌孙,致赐谕指,未能得其决。语在《西域传》。骞即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月氏、大夏。乌孙发道译送骞,与乌孙使数十人,马数十匹。报谢,因令窥汉,知其广大。

骞还,拜为大行。岁余,骞卒。后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其后,乌孙竟与汉结婚。

【译文】

张骞,漠中人,汉武帝建元年间为郎官。当时,投降汉朝的匈奴人说匈奴打败月氏王后,用月氏王的头作为饮酒的用具,月氏人逃走了并且很怨恨匈奴,但是没有人援助它共同打击匈奴。汉朝此时正打算消灭匈奴,听到这话,想派人出使月氏,但途中必经匈奴地区,于是就招募敢于出使月氏的人。当时张骞以郎官的身份应募。他出使月氏,带着堂邑氏的奴隶甘的,一道从陇西出发。在经过匈奴地区时,被匈奴人抓获,用传车送至单于处。单于说:“月氏在我们的北面,汉朝为什么要向月氏派使者?我想派使者到南越,汉朝肯答应我的使者去吗?"就扣留了张骞十余年,还给他娶了妻子,有了孩子。可是张骞始终保留着汉朝出使用的符节,没有丢失。

张骞住在匈奴的西边,他乘机与部下向月氏方向逃去。他们向西逃了数十曰,到达大宛。大宛人早就听说汉朝富庶,想和汉朝往来,但未能办到。这些人见到张骞来,就问张骞要到哪儿去。张骞说:“是为汉朝出使月氏的,路上被匈奴所阻拦。如今逃出来,希望大王您派人做向导送我一下。果真到达大月氏的话,我回到汉朝,汉朝送给您的礼物会多得说不完。”大宛王认为张骞说得对,打发走张骞,并为他派了翻译和向导,送到康居。康居人又将他们送到大月氏。此时,大月氏王已为匈奴所杀,大月氏人拥立了王的夫人为王。他们已征服并占领了大夏,成为这里的君主。这里土地肥沃,很少有外来的侵扰,他们志在过安宁快乐的生活,又自认为远离汉朝而疏远了与汉朝的关系,根本没有报复匈奴之心。张骞从大月氏到大夏,一直没有得到结果。

张骞在那里停留了一年多,回来时,沿着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想从羌族地区返回,可是又被匈奴人抓住。在匈奴被扣留了一年多,恰逢单于死,匈奴内部混乱,张骞便与他的匈奴妻子及堂邑父一起逃回汉朝。汉武帝授予他为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张骞为人坚强而有毅力,宽宏大量,待人真诚,少数民族人喜欢他。堂邑父是匈奴人,善于射箭,在穷困危急的关头,就射取禽兽作为食物。当初,张骞出行时有一百余人,去了十三年,只有他和堂邑父两人回来。

张骞亲身所到过的地方,有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等国,他听说在这些国家的旁边还有五、六个大国,他一一向汉武帝讲述了这些国家的地形和物产。所说的内容都在《西域传》里。

张骞说:“我在大夏的时候,见到邛那个地方的竹杖和蜀郡产的细布,问他们从哪儿得到这些东西,大夏国人说:‘是我国的商人从身毒国买来的。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大约有数千里地。那里的风俗是过着定居的生活,和大夏相同,但地势低洼,潮湿,气候炎热。那里的人骑着大象打仗,国家滨临大水。’根据我的推测,大夏距离汉朝约有一万二千里,在汉朝的西南,现在身毒又在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郡的物产,这样看来,身毒距离蜀不远。现在出使大夏,从羌族地区经过,很危险,羌族人很厌恶汉朝;稍稍往北,则会被匈奴人俘获;如果从蜀郡走,当是方便的道路,又无侵扰。"汉武帝听说大宛和大夏、安息等国家都是大国,有许多奇怪的物产,又过着定居的生活,与汉朝的风俗相同,而兵力很弱,很看重汉朝的财物;其北方则是大月氏、康居等国,兵力强大,可以用赠送财物、给他们以好处的方法,诱使他们前来朝见汉天子。果真能够这样做并用道义的力量使他们归附汉朝,那么汉朝就可扩大疆土一万余里,有些民族的人到朝廷来,要经多重翻译才能通晓语言,一些奇风异俗的少数民族也前来归附,汉朝的威望德泽就可普及四海。汉武帝很高兴,认为张骞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下令通过蜀郡和犍为郡派遣探路的使者,分四路同时出发。一路从冉驰出发,一路从榨都出发,一路从徙和邛出发,一路从焚出发,各有一二千里路程。可是北方的通道为氏族和榨都夷所阻挡,南方的通道为岭和昆明所阻。昆明等少数民族没有君长,善于劫掠和盗窃,每每杀害过往的汉使,夺走财物,这条路终于没能打通。不过听说昆明西边大约千余里的地方,有乘象国,名叫滇越,蜀郡有些私自往来买卖货物的商人到过那儿,于是汉朝因寻求通往大夏的道路而开始与滇国往来。当初,汉朝想与西南夷通使,由于费用太多,停止了这项工作。及至张骞说可经西南夷通往大夏,汉朝才着手打通西南夷之路。

张骞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因为他了解水草分布的地方,军队才能不缺给养,于是封张骞为博望侯。这年是漠武帝元朔六年。两年以后,张骞作为卫尉,与李广将军一起从右北平出发抗击匈奴。匈奴包围李将军,汉军伤亡惨重,而张骞晚于约定的时间到达,按军法当处以斩刑,他用财物赎为平民。这一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在西边打败匈奴,杀数万,直至祁连山。秋天,匈奴浑邪王率领他的部众投降汉朝。于是,从金城、河西走廊,沿祁连山直至盐泽一带空无匈奴。匈奴时或有侦察兵前来,但也为数很少。又过了两年,汉朝击退匈奴单于并赶往漠北。

汉武帝多次向张骞询问大夏等国的情况。此时张骞已失去了侯的封号,就回答道“我住在匈奴的时候,听说乌孙王名昆莫。昆莫的父亲难兜靡本来和大月氏都住在祁连山、敦煌一带,是个小国。大月氏攻打杀害了难兜靡,强占他的地盘,乌孙人逃亡投奔匈奴。难兜靡的儿子昆莫那时刚出生不久,傅父布就翎侯抱着他逃亡,途中将他放在草丛中,去为他寻找食物。回来时,见狼正在给他喂奶,又有乌鸦街着肉在旁边盘旋,以为昆莫是神,就抱着昆莫归附匈奴,单于喜欢他,将他抚养成人。昆莫长大后,单于把他父亲的民众交还给他,让他带兵打仗,昆莫屡次建立战功。那时,月氏已被匈奴打败,向西进攻塞王。塞王南巡迁往远方,月氏人便居住在塞王的地盘上。昆莫的力量壮大后,亲自请求单于允许他替父报仇,于是向西攻败大月氏。大月氏人再次西逃,迁往大夏人居住的地方。昆莫掠夺其民众,就留居在大月氏人的土地上,兵力逐渐强大起来,正好碰上匈奴单于死,于是不肯再入朝事奉匈奴。匈奴派军队攻打他,无法战胜,更认为昆莫是神而远离他。如今单于刚被汉朝打败,处于窘困的境地,而昆莫原来的地方无人居住。少数民族依恋故土,又贪心汉朝的财物,如果在此时多多地送些财物给乌孙,招引他们到束边来居住在原来的土地上,汉朝送公主给乌孙王作夫人,双方结为兄弟关系,根据以上对形势的分析,乌孙一定会听从我们的建议,那么造就等于切断了匈奴的右臂。联合了乌孙,自乌孙以西的大夏等国,都可招来而为您的外臣。”汉武帝认为张骞说得对,授予张骞中郎将的官职,率领三百人,每人马各二匹,赶着上万计的牛羊,随身携带价值数千万万的黄金和礼物,还有许多持节副使随行,出使乌孙。道路方便的话,就派持节副使出使乌孙旁边的国家。张骞到达乌孙后,将汉武帝的礼物送给乌孙王并转达了汉武帝的旨意,但未能获得乌孙王的明确表态。具体内容记载在《西域传》里。张骞便分别派遣副使出使大宛、康居、月氏、大夏。乌孙王派翻译向导护送张骞。乌孙使者数十人,马数十匹随张骞回汉朝答谢汉武帝,趁机让他们察看汉朝的情况,了解到了汉朝的广大。

张骞返回汉朝,被授予大行官。一年多后,张骞去世。又过了一年多,他所派遣去通大夏等国的副使大都与这些国家的使节一同回到汉朝,于是西北各国开始了与汉朝的交通往来。不过由于张骞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来出使西域的人都仿效张骞,称博望侯,以此来取信于外国,外国人因此而信任他们。那以后,乌孙王终于与汉朝通婚。

丝路发展——鉴真东渡

唐高僧鉴真,本姓淳于,扬州江阳人,年十四出家为僧。稍长,遍游长安、洛阳,寻问名师,专研戒律。唐天宝元年,应日僧普照辈延,东渡日本。然东海风骤浪高,或船覆,或粮匮,或失向,历十二载,五渡未成。其时僧目盲,唯志不渝。天宝十二年,竟至日,翌年与奈良东建戒台,授戒法。

——参考古文《鉴真东渡日本》

鉴真东渡鉴真是唐代佛教律宗高僧。他俗姓淳于,十四岁时就出家做了和尚,二十岁起到洛阳、长安游学、跟随多位有名的佛学大师学习。在名师的熏陶下,勤奋好学的鉴真很快成为江淮地区有名的律学高僧。他的弟子中有三十多人在当时就很有名气,他还建造了许多寺院和佛塔,写就了三部大藏经,声名远扬。唐朝的经济文化繁荣发达,吸引邻国日本派了许多遣唐使来学习唐朝文化。

天宝元年(742)秋天,鉴真正在扬州大明寺讲授佛法,日本僧人荣睿和普照遵照日本天皇的旨意,专程从长安赶到扬州,参见鉴真、并诚恳地请他前往日本传法。当时远渡日本只能乘坐木制帆船,航行要数月之久,而且航道上多暗礁险滩、要冒很大的风险。鉴真的弟子犹豫不决,认为路途遥远,性命难存。而五十五岁的鉴真却坚决地说:“这是传播佛法,为何只顾惜性命?你们不去,我去。"众弟子们被其感动,纷纷表示愿意跟随师父一同到日本传法。第一次东渡口本,鉴真和弟子祥彦等21人从扬州出发,因受官府干涉而失败。第二次东渡,鉴真等人买了军船,采办了不少佛像、佛具、经籍、药品、香料等、随行的弟子和技术人员达百余人之多。可是船刚出长江口,就受到风击而破损,不得不返航修理。

第三次出海,航行到舟山海面时又因触礁而告失败。公元744年,鉴真准备从福州出海,可是在前往温州途中被官府追截,被迫返回扬州,第四次东渡又没有成功。公元748年,鉴真第五次起航东渡。他们从扬州崇福寺出发,途中遭遇狂风的袭击、船只迷失了方向、在海上整整漂流了十四天,粮水用尽。鉴真和弟子们讥渴难耐,劳累不堪,可丝毫没有动摇传法的决心。经历了无数险阻、万千困难,船只终于靠岸了,一上岸才知道已经漂流到了海南岛的振州(今海南三亚)。多年旅途的劳顿,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健康。日本僧人荣容患上重病,不治身亡。鉴真悲痛万分,加上旅途的辛劳,使他眼病突发,双目失明。后来,他的得意弟子祥彦又病死在船上。然而,无论是风浪、还是病魔、都无法阻止鉴真东渡的步伐。

公元753年,鉴真已经六十六岁的高龄了,他搭乘日本遣唐使的船只,开始了第六次东渡。由于这一次事先做了周密的安排,因而比前五次顺利。次年一月,鉴真到达日本九州岛,历时十多年的东渡终于获得了成功。到达日本后、鉴真受到了日本人民的热情接待,天皇下诏书对他表示慰劳和欢迎,请他在东大寺设立讲坛,传授戒法,并且授他为传灯大法师。公元757年,日本天皇把故新日部亲王的旧宅送给鉴真,让他在此新建了一座寺院。这就是现在奈良的唐招提寺。鉴真在招提寺中讲经传法,与此同时,他还把中国的书法艺术、建筑艺术、医学知识、服饰文化等带到了日本,促进了中文化的交流。

——《中国上下五千年》《线装经典》

在佛教方面。唐朝是个佛教文化非常繁盛的地方。历代君主大力发展佛教,佛教进入鼎盛、全国寺庙林立。其中大云寺是鉴真剃度的寺院,大明寺是他励志去日本的讲学的寺院,并在大明寺立下了弘扬佛法,传律授戒的理想。同时各寺院的经书藏量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鉴真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饱读经书,并参与各种高僧辩论,为他的佛学奠定了敦厚的基础。鉴真到达日本后据圣武和孝谦的意愿,鉴真作为律宗高僧,并下旨:“自今以后,传授戒律,一任和尚”。但是,这引起了日本本国“自誓受戒"派的反对,尤其是兴化寺的贤璟等人,激烈反对。于是、鉴真决定与其在兴福寺公开辩论,在辩论中,鉴真做出让步,承认“自誓受戒”仍可存在,但是作为正式认可的具足戒必须要有三师七证,结果贤璟等人皆被折服,舍弃旧戒。756年,鉴真被封为“大僧都”,统领日本所有僧尼,在日本建立了正规的戒律制度。在日本首次建立起了严格的戒律制度,使得日本佛教走上正轨,便利了政府对佛教的控制,杜绝了由于疏于管理而造成的种种弊端,促使佛教被确定成为日本的国家宗教。鉴真和其弟子所开创的日本律宗也成为南都六宗之一,至今在日本佛教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建筑方面,唐朝国富民强,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贵族广修寺院和宫殿,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唐代建筑的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开朗。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由于广修寺院佛像,在寺院建筑方面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鉴真的东渡弟子及随行人员中,精通建筑技术的工匠大有人在。在抵达日本后,在鉴真的设计及领导下,在日本奈良建造了著名的唐招提寺。寺内的大堂建筑,坐北朝南,阔七间,进深四间,三层斗拱式形制,是座单檐歇山顶式的佛堂。日本《特别保护建筑物及国宝帐解说》中评论说:“金堂乃为今日遗存天平时代最大最美建筑物”。由于鉴真僧众采用了唐代最先进的建筑方法,因而这座建筑异常牢固精美,经过一千二百余年的风雨,特别是经历1597年日本地震的考验,在周围其他建筑尽被毁坏的情况下,独金堂完好无损、至今屹立在唐招提寺内。金堂成为研究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最有价值的珍贵实物之一。现今也可以成为日本古代的“建筑典范"

医学方面,唐朝医学已经具有专业的部门分科、以太医署为例,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是相当先进和完备的,具有代表性。太医署所设学科有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唐代在医学方面自然人才辈出,百姓都有有病时候寻医问药的习惯。寺院开设有医科,众僧除了讲经之外都会掌握一定的医术,以达到治病救人普度众生的目的。鉴真熟识医术,当年光明皇太后病危之时,唯有鉴真所进药方有效验。据日本《本草医谈》记载,鉴真只需用鼻子闻,就可以辨别药草种类和真假,他又大力传播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知识。留有《鉴上人秘方》一卷,因此,被誉为“日本汉方医药之祖”。按照日本汉方野崎药局主席野崎康弘的说法,有多达36种药草都是鉴真带往日本推动使用的,其中有麻黄、细辛、芍药、附子、远志、黄芪等。十七、十八世纪时,日本药店的药袋上,还印着鉴真的图像,可见影响之深远到了现代。

书法发面,古代印刷术发明之前,佛经的传播主要靠手工抄写,许多寺院都设有专门的抄经室,民间和贵族也有女子抄经书用来修身养性的说法。鉴真身体力行、自己抄写经书达到11000卷。从鉴真东渡所带的经卷数量非常多,可以看出唐代抄写的经书数量非常多。这就大大提高了僧众的书法水平。鉴真东渡所带的字帖中的不乏名家的真迹,例如书圣王羲之,王献之等,另外还有其他文人墨客的真迹。鉴真将所带王羲之的作品献给日本天皇,日本随后便流行王羲之体。如今,鉴真所献的日本国宝二王字帖及鉴真手书的请经帖还为日本珍藏。他在第六次东渡的时候,携带了王義之的行书真迹一幅、王献之的行书真迹三幅,以及其他各种书法50卷等等。这对日本书道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鉴真本人也是书法名家,他的“请经书贴"被誉为日本国宝,并在博物馆珍藏,受众人景仰。

饮食方面,鉴真还将唐朝丰富的饮食文化带至日本。豆腐东传便是鉴真的功绩。相传豆腐的创始人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刘安曾召来方士炼丹求长生不老。仙丹没有炼成,但他从炼丹中发现了用石膏和盐卤做凝固剂,可以制作出洁白细嫩味美的豆腐,从此豆腐便在淮南率先传开。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豆腐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

在服饰上,唐朝服饰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影响甚深,“中国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母体,是日本古代文化持续发展的动力"。(刘毅,2004;刘英伟,2004)日本的和服是根据我国唐朝服装改制的,因为是从我国江浙一带“移植”过去的,所以又称之为“吴服"。虽然后来日本人又对和服进行了一些改造,但依然保留着我国古代服装的特点。

在款式上,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发达,丝绸乃是当时江浙地区的代表性产物。据史书记载,日本天皇到中国请去专门技术人员教给日本养蚕丝织技术。而日本最初的衣服面料以麻为主,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和服面料更加丰富,给和服款式的设计也提供了便利。公元8世纪,中国正值盛唐时期(日本平安时代)。随着中日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国的唐装传入日本。日本天皇下诏宣布,全国不论男女老少穿衣服都要以唐朝的模式进行。“日本人的穿衣习惯由原来的左衽变为右衽,也是由这个时期开始的”。(姜丽,2010)日本大和民族是一个十分善于学习的民族,曾专门制定法律规定制作衣服要仿照中国服装式样,决定制衣用冠都要仿照中国确定的着装制度。

唐朝时期,中日交流最频繁,唐朝在佛教,建筑,医学、书法,饮食,服饰文化等方面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依然,深刻地影响了日本民族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回望历史名人(丰富情怀铸诗篇)

郑和——种文化的象征

自公元1405年起,明朝皇帝朱棣派郑和率领两万八千余人,两百余艘船只七下西洋,历时二十八年,航程万余里,历经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强了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也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他的航行,宣告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来临。

28年昼夜星驰的行程,30多个陌生国度的停泊,9万里波澜壮阔的远航,七下西洋的郑和给我们这个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600年斗转星移,许多细节都已隐没在历史之中,然而在沧海桑田的异国他乡,仍然能找到当年长驶远驾的郑三保的身影。如今,关于郑和的研究和纪念在世界掀起了波澜。

说到郑和的文化贡献,很多人都会想到那支船队沿途撒下的文化种子,也会满怀敬意地说到,600年前的浩荡征帆是如何定格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丰碑的。然而,在郑和云帆高张的航行中,更值得关注的,是它竭力张扬的中华民族关于文明交流和国际关系的独特判断,是中国文化中“和"的思想精髓和“礼”的精神境界。

因此,人们回望600年前的那次伟大远航,并非为了追念一个人的壮举和一个时代的荣耀,更是怀想郑和下西洋所代表的国际交往中的一种历史传统,追忆在这个伟大的远航中不同文化相互走近的可贵姿态。

在郑和随带的永乐帝国书中,明确写道:“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一视同仁,不能众欺寡、强凌弱……"面对周边国家的冲突动荡,强大的大明王朝想到的是“和平使者”,而不是武力霸权。之所以派出“才负经纬,文通孔孟"的郑和率万人舟师,七下西洋,不仅是“示中国富强”,更是要传播中华民族“和为贵"的文化理想,展示止戈为武的和平发展思路,宣讲“共享太平之福”的天朝理念。

正是因为将远征的目的定为“宣德化而柔远人”,才能在“以德睦邻”、“厚往薄来"的理念下,创造出一种“中外通和,万国来朝,四海一家,共享太平”的崭新外交局面。

郑和下西洋建立了一个和平的国际交往模式和文化交融模式。对于一个强盛之国和强势文化而言,这样的姿态和作为,在以国家利益为准的现代解释中,很难被想象和理解,但穿越历史云烟,面对当今现实,却更令人觉得珍贵。

今天,当人们一次次为当年那次远航给沿途带去的和平与文明所震撼时,这些文明与友谊的种子,依然生生不息。郑和所到的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仍在深情地纪念着郑和,中国文化的点滴遗存在经历六个甲子之后依然绽放着美丽。

这一切,让“郑和下西洋"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它所体现的中国睦邻友好、和平交往的理念与实践,为人类和谐相处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与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适相吻合,正是今天国际社会所需要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郑和七下西洋,早已不是一个历史事件,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它寄托着中国人的回忆与荣光,也寄托着人们关于国际新秩序的想象与期望。不同国家之间呼唤沟通合作,不同文明之间需要尊重和对话,在世界多极化、国家冲突民族争端连续不断之时,在国际关系日益跌宕的新格局中,纪念郑和七下西洋,会让我们重新思考世界历史的走向。它告诉我们,只要调整一下姿态,人类可以书写另一种世界史。

衣被天下的黄道婆

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罕有女性的名字出现,而黄道婆是个例外。黄道婆虽生活坎坷,却用一己之力推动了我国纺织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完全担得起“衣被天下”的美名。

出生于松江乌泥泾(今上海华泾镇)的黄道婆生逢宋末元初的乱世,为了躲避战乱,她选择了南下逃生。她这一逃,就逃到了海南岛南部地区的崖州,也就是现在的海南省三亚市附近。

崖州是黎族人的居住地,生活在那里的黎族人种植棉花。用于棉纺织的棉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热带地区,适宜生长在沙壤土中。我国古代的海南岛正是棉花的重要原产地。而古代的汉族地区,至少在元朝以前,极少有种植棉花的记载(棉花是从西域和南海等地传至我国内地的一个品种,当时被称为木棉。元代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才开始普遍种植绵花)。当时,普通的汉人百姓,无论是所穿衣服的衣料,还是家里的床上用品,除了少部分以丝绸、动物的毛皮制成外,主要还以麻布为主。

善良的黎族人民收留了黄道婆。她吃苦耐劳、辛勤耕耘,很快地融入了当地生活,并从黎族同胞那里学会了原始的棉纺织技术。热心的黎族大姐还张罗着给她说媒,她虽然是逃跑出来,但她毕竟还是有丈夫的。所以为了阻止好心的黎族姐妹给她说媒,她只好寻了一家道观作为栖身之所,身穿道袍,以示断了一切尘缘,专心向黎族姐妹学习纺织技术。从此,人们称之为黄道姑,晚年的时候人们又称之为黄道婆。

黄道婆为了早日掌握黎家的纺织技术,“她刻苦学习黎族语言,耳听、心记、嘴练,努力和黎族人民打成一片,虚心地拜他们为师。她和黎族姐妹一起摘棉花、轧棉、纺纱、染色、织布,能参与的工序地都积极地投入,黎族人民也是大方友善。只要黄道婆愿意了解的东西,大家都毫不吝啬地教她。黄道婆还研究黎族的纺棉工具,仔细研究它与家乡纺织机的区别,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改进纺织工具,黄道婆的聪明智慧以及她的废寝忘食、争分夺秒让黎族人民肃然起敬,把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灿烂的友谊之花,终于结出了丰硕的科技之果。"(路虎主编《红颜长歌:影响中国历史的女性》)

黄道婆在海南旅居约40年,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艺并加以改进,总结出“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织造技术。“成宗元贞年间(1295一1297),回到家乡松江,向乡人传授学来的棉纺技术,并制作捍、弹、纺、织等工具,以及错线、配色、综线、提花等技艺。此前江南虽然已经有棉花种植,‘初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子,线弦竹弧置按间,振掉成剂,厥功甚艰’。用手取棉籽,效率很低,又无纺车,无法纺线织布。自黄道婆传授技艺之后,这种纺织技术迅速传播开来,不仅是松江地区,乃至带动长江流域棉纺织业的发展。当时有人作诗颂扬她说:‘崖州布被五色缫,组雾紃云粲花草。片帆琼海得风归,千柚乌泾夺天造。’"(韩志远《元代衣食住行》)

黄道婆对促进长江流域棉纺织业和棉花种植业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后人誉之为“衣被天下”的“女纺织技术家"。她离世后更是被琼、沪两地乡民立祠奉祀。她的墓地位于现在上海市闵行区华泾镇东湾村。每年的清明时节,前来祭扫的人络绎不绝。墓地也总有人修缮,几百年来从未间断。

【典型素材】

运用篇

1.“永不落幕”的进博会

2019年11月5日至11月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及相关活动,并发表题为《开放合作,命运与共》的主旨演讲,倡议共建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宣布中国将采取新举措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这届“进博会"与首届“进博会”相比有五大亮点:一是规模更大,二是质量更优,三是创新更强,四是层次更高,五是成效更好。

第二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规模、质量、布展水平,与首届相比,均实现了新突破。据统计,全球或中国大陆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或服务391件,高于首届。第二届进博会专业观众注册超过50万人,交易采购成果比首届有大幅增长。第二届进博会期间共举办了380多场配套活动,进一步促进了中外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体现了开放合作精神,是世界各国的大合唱。

【对接主题】

以开放谋合作共赢,树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速用示范】

第二届进博会亮点迭出,凸显出中国扩大开放的一诺千金。借助进博会,中国不仅成为汇集全球特色商品的舞台,也愈发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热土。外企从“进口"到“投资”的转变,得益于中国对外开放承诺的兑现:《外商投资法》颁布施行,负面清单不断缩短,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扩围,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跃升至31位……开放的中国让世界看到了诚意,并由此做出了用脚投票的选择。

进博会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是中国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务实举措,更是各个国家顺应经济全球化时代潮流的“大合唱”,人们相聚东方,携手共进,构建发展共同体。

2.美国宣布退出世卫组织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发言人7月7日表示,美方已于7月6日向古特雷斯递交退出世卫组织的相关通知,退出世卫组织的生效日期为一年后的2021年7月6日。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暴发,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4日宣布暂停向世卫组织缴纳会费,并要求对该组织在疫情中的行为问责。5月29日,特朗普以世卫组织“拒绝执行美方所要求的改革”为由,宣布终止与世卫组织的关系,并将向该组织缴纳的会费调配至别处。

美联社称,美国是世卫组织最大的资助国,每年向该组织提供4亿多美元资金。目前美国拖欠的世卫组织会费约2亿美元。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截至7日30时,美国新冠肺炎感染病例达4403935例,死亡人数达32658例。

美国国会民主党人批评这一决定是“放弃美国作为全球领导者的角色"。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副主席、民主党人梅嫩德斯表示,白宫此举无法保护美国人的生命或利益,将让美国的疫情应对陷于孤立。

联合国基金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伊丽莎白·库森斯表示,美国政府此举“目光短浅,毫无必要,而且非常危险”。她表示,世卫组织是唯一有能力领导和协调全球应对新冠疫情的机构。美方退出将破坏全球抗击新冠病毒的努力,“使所有人处于危险之中"。

【对接主题】

全球化的时代必须摒弃狭隘意识,保持开放心态

【速用示范】

美国宣布退出世卫组织是对多边主义的重大伤害。当前,全球面临经济衰退、公共卫生危机、环境问题等诸多挑战,迫切需要各国加强协调、共同应对,需要加强多边主义。而作为本应发挥大国作用的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却一意孤行,在单边主义的道路上狂奔不止,接二连三地“退群”毁约,阻挠国际合作,让许多重要的全球性议题的讨论遭遇重大障碍,让关心全球福祉的各国人士寒心和忧心。美方频繁“退群"的举动也遭到盟友国家广泛反对,他们认为美方退出世卫组织将阻碍全球抗疫合作,标志着全球公共卫生事业遭遇令人失望的挫折。

3.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回应“时代之问”的思想盛宴

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本次会议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力求推动亚洲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共同进步。“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标志上,六瓣互动的花瓣状图形,象征着亚洲文明的绚丽多彩,也寓意着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

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有比天空更广阔的胸怀。我们要秉持相互尊重、开放包容的精神,不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只有如此,亚洲文明之花才能绚丽绽放,人类文明的光芒才能熠熠生辉。本次大会立足亚洲,向世界敞开怀抱,是一次激发文化共鸣、维护文明多样的盛会。在亚洲文化嘉年华上感受多元之美,在文明巡游和美食节中品味交融之道,这场中外文明大交流、多元文化大汇聚、多国民众大联欢的文明盛会,必将在人类文明交流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接主题】

人类文明进步呼唤各国对外开放,实现共同发展

【速用示范】

翻开历史的卷轴,张骞出使西域完成“凿空之旅”,郑和七下西洋开辟海上通道,大漠驼队输送着丝绸的精美,茶马古道散发着茶叶的清香……我们的祖先在陆地、海洋上,挽起了人类友好交往的纽带,写下了文明交流的篇章。如今,每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宾客如云,2019年在北京召开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搭建了文明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平台。绵亘万里而如比邻、延续千年而如新知,世界将因开放绽放出新的文明之花。

4.粤港澳大湾区:蓝图已经绘就,机遇就在眼前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勾画未来大湾区发展愿景,计划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等九个城市打造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此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苏轼有言:“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港澳实现新发展的重大机遇,是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机遇。粤港澳三地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高起点高质量地建设大湾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新篇章。

【对接主题】

开放才能获得发展机遇,共赢方会实现人类和谐

【速用示范】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事关粤港澳三地的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事关“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既是国家战略,更是人心所向!“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有了可以预期的稳定环境,有了粤港澳三地的密切合作,粤港澳大湾区,赢得了绝佳的发展机遇,迎来了发展的新阶段!

5."百度已死?":"画地为牢"只会自毁前程

2019年1月,一篇名为《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的文章引发社会关注。文章指出,近来百度搜索第一页的结果,基本一半以上会指向百度自家产品,尤其是百家号,而百家号则充斥着大量营销和质量低劣的内容,这也导致百度搜索结果的内容质量大幅下滑。

“百度已死”的说法固然耸人听闻,但用户争议的焦点在于,百度通过提供有选择的信息结果,达到向自家产品引流的商业目的,而且内容良莠不齐,甚至存在涉嫌侵权和虚假的信息,这无疑从根本上违背了其作为公共搜索引擎的初衷。百度此举以“开放"之名,谋“封闭”之实的做法,不仅违背了开放共享的时代潮流,也背离了互联网互联互通的本质,注定会遭到广大用户的指责。

实际上,包括百度在内的几乎所有互联网企业都期望做成“平台级"公司。而如何在发展中平衡互联网平台的公共性和资本的逐利性,是企业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对接主题】

共享方能求得共赢,一味画地为牢只会断送前程

【速用示范】

“百度事件”暴露了当前互联网巨头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在疯狂追求“平台效应"和用户数量的盲目扩张中,为维护自身的优势地位,正纷纷“画地为牢”,进行平台内自我导流,对竞争对手选择性屏蔽。这种行为正在动摇互联互通这一互联网的根本基石。作为一个已达到垄断级别的搜索引擎,百度应以构建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提供精准、客观、全面的信息服务为己任,努力满足用户、社会和国家的基本需求。

6.大唐气象:政治开放,海纳百川

唐太宗曾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出语何其豪迈!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在唐朝政治中,对待不同民族的态度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盛世大唐不纠结于“华夷之辩”,而是以海纳百川的态度一视同仁,皆为所用。譬如,从唐朝立国起,番将就始终是唐朝将领中的重要力量,唐朝廷对番将也能平等视之,没有用人方面的歧视。自唐高宗以后,少数民族将领更是将星云集,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登上了军政高位,位极人臣。

唐朝政治上的开放程度,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无可比拟的。在唐朝,朝廷对士人是极其尊重的,对言论也是极其开放的。在唐朝皇帝面前,臣子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皇帝对大臣非常尊重,双方讨论事情也是处在一个相当平等的环境下,有不同主张的大臣可以尽情发表个人见解,甚至可以互相争论。

正是这样的开放程度,才成就了唐朝的盛世气象。

【对接主题】

只有秉持兼容并包的心态,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速用示范】

唐朝有着无比的自信和海纳百川的气度:人才选拔上,唯才是举,唯才是用,不少胡人出任军政要职;民族政策上,不分华夷,平等相待,不少国家遣使求学;文化上,皇族和士族,思想大都比较开明,对外来文化不是盲目排斥,而是积极学习、钻研,兼收并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种自信而开放的大国气度,造就了璀璨夺目的大唐盛景。

语段篇

1.国家富强的根基是开放,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摆脱落后状态,走向繁荣昌盛。二、在对外开放格局下,扩大对外交流有助于解决我国面临的问题,树立起自信,拓宽思维视野,吸收借鉴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三、扩大开放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人们创业热情,并且带动相关领域和行业迅速崛起。

“开"者,敞开胸襟,拥抱世界,要的是门内人的勇气与格局;“放”者,放达无拘,出入自如,要的是门内人的实力与定力。共赢,则是门内门外双向奔赴的动力。

2.面对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各国之间的冲突问题,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进行审视,坚持文明多样化的态度,尽可能消除疑虑和隔阂,把这份多样性和差异性转化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3.有言道“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带来落后”,开放既是一国实力之具现,又是俯瞰时代大势之顺往。自身实力不足而选择开放无异于羊入虎口,门户大开而请贼入瓮;不开放则无异于闭门造车终囿于一方天地。故此,在已有博大深远基底上,面向未来寻求开放,乘经济全球化之东风,抓住国际资源和全球市场,会当凌绝顶。

4.人应该在开门和闭门中权衡,国家也既要开放共享也要懂得权衡取舍适当闭门。但是在当今的时代,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都应该开放自我,与他国互通有无,才能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共同进步

5.开放才会更好的发展,1978年的改革开放,才能使中国快速的发展起来,如今的时代,正飞速的发展,但仍要坚持改革与开放。在开放中合作共赢。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又何不是一种开放的体现?唯有坚持不断改革开放,才能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

6.开门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正如中国共产党架时代巨轮,乘风破浪,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伟业,使中华焕发新生。开放必然进步,固守就要挨打。

7.大道不顾,天下一家。八个字融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精髓,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蕴含着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共建美好家园的理念与博大胸怀。“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正是这种同舟共济,团结力量的体现。具备全球视野与博大胸怀的中国人名,交出了博大无私的方案。

8.丝绸之路,中欧班列……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新时代新征程上,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扩大开放的信心和意志不会动摇,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使命和追求不会改变。我们坚信,只要更多国家与中国携手同行,践行多边主义,凝聚更多开放共识,就一定能创造全球发展新的光明前程,迎来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9.开放,他能让我们见证更加宏伟的世界,能让我们去交流去认识的更多崭新的知识,去了解去学习我们的未曾见闻的事物。只有真正做到了开放,我们才有底气,我们才有实力去和别人平等交谈,而不是低声下气的向别人称臣。

开放才能共享,合作方能共赢。不论是古代的丝绸之路,还是如今的“一带一路”,都坚持开放、共享原则,促进了中外交流合作与共同发展。我们看现在的广州,之所以广州现在能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固然离不开国家的开放政策及其便利的水运条件,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世界,正是推动广州发展的深层因素。

开放,对国家而言,主要是指对外开放,百年国耻,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先进的思想,文化,技术等等,来提高国家的整体实力。对国内而言,接收一些新鲜事物,打破自身的一些思想局限。

开放不等于放弃传统,传统里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引进一样存在这个问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连自己的传统文化都丢弃了,换成了别国的文化,那还是咱们的民族吗?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把周边国家同化成为中华的一部分,是很常见的。而现在,我们如果丢弃自己所有的传统文化,习俗,那我们就是在主动把自己同化为别人,甚至还不自知,引以为傲的觉得这就是开放。

开放要固守本心,开放更要对引进的糟粕说不。固守本心,不至于迷失自我,去其糟粕,不至于近墨者者黑。

时评篇

01推进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世界经济开放则兴,封闭则衰。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深刻把握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势,着眼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提出了“致力于推进合作共赢的共同开放”“致力于推进合作共担的共同开放"致力于推进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的倡议,为携手应对挑战、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指明了努力方向。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使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经济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和历史潮流,世界退不回彼此封闭孤立的状态,更不可能被人为割裂,各国经济彼此依存,利益交融前所未有,需要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还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战胜各种挑战和困难的历史,新冠肺炎疫情不会是人类面临的最后一次危机,必须做好迎接更多全球性挑战的准备。我们要坚定信心、增强勇气、携起手来,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共同加强合作沟通,共同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进合作共赢的共同开放,才能造福各国人民。习近平主席指出:“这次疫情告诫我们,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重大危机面前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是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世界是各国人民的世界,世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各国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应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任何国家都不能从别国的困难中谋取利益,从他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要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跳出小圈子和零和博弈思维,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信任而不是猜忌,携手而不是挥拳,协商而不是谩骂,以各国共同利益为重,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推进合作共担的共同开放,才能应对共同挑战。历史和实践证明,风险挑战面前,各国应该同舟共济、各尽其责,而不应该唯我独尊、损人不利己。面对严峻的全球性挑战,面对人类发展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的抉择,各国应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大国要率先示范,主要经济体要以身作则,发展中国家要积极作为,通过共同开放、共担责任,推动世界共同发展。

推进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才能实现共同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新情况新挑战。面对挑战,不应该任由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破坏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而要以建设性姿态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更好趋利避害。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要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使全球治理体系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满足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需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制,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当前,全球范围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疫情对各国都是一场大考。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中国扩大开放的步伐仍在加快。面向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始终支持多边主义、践行多边主义,始终做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以开放、合作、共赢精神同世界各国共谋发展,以坚定的步伐同各国携手走出人类历史上这段艰难时期,共同迎接世界更加美好的明天。

02以共同开放推动世界共同发展

“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势没有改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使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尽管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合作共赢依然是大势所趋。不管遇到什么风险、什么灾难、什么逆流,我们都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把握时代潮流,坚定不移走开放发展、合作共赢之路。

“我们要携起手来,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共同加强合作沟通,共同扩大对外开放。"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互联互通的新时代,各国利益休戚相关、命运紧密相连,重大危机面前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理念,致力于推进合作共赢的共同开放,致力于推进合作共担的共同开放,致力于推进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唯有如此,才能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携手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始终是推动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坚定的行动者。这些年,中国坚定维护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践行开放发展理念,对外开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奏响了中国与世界交融发展的新乐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在新的征程上,一幅全面开放新图景正徐徐展开。相信未来的中国,必将坚定维护和推动经济全球化,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合作共赢的未来,必将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迈向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境界,必将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更高质量发展。

迎风破浪,携手共进。我们和世界一起期待!

03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

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中国扩大开放的步伐仍在加快,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势没有改变。

11月4日晚,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强调各国要携手致力于推进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宣示中国将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从历史上看,不管遇到什么风险、什么灾难、什么逆流,人类社会总是要前进的,而且一定能够继续前进。“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世界上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这次疫情告诫我们,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重大危机面前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是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面对各种全球性问题,只有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面对逆风和回头浪,为了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各国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拿出更大勇气,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共同加强合作沟通,共同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推进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的倡议,把握世界经济大方向,顺应开放合作大势,对于引领世界经济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维护和引领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我国“十四五"时期发展作出全面规划,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必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开辟空间,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增添动力。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这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中国在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如期举办进博会这一全球贸易盛会,体现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经过3年发展,进博会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交流创意和理念,联通中国和世界,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面向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广阔的内需市场将继续激发源源不断的创新潜能,中国将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

习近平主席强调:“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心、增强勇气、共克时艰。"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把握发展大势,胸怀共同未来,坚持多边主义、走团结合作之路,以更大的开放拥抱发展机遇,以更好的合作谋求互利共赢,世界各国人民就一定能够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

04携手共“进”,把全球共同开放向纵深推进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人类是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共同开放才有世界共同发展。习近平主席“致力于推进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的呼吁,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关于世界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赋予了共同开放新内涵,指明了共同开放的前进方向,彰显了中国进一步推动全球共同开放的决心和行动。

推进合作共赢的共同开放。共同开放必须合作,合作才能共赢。这次新冠疫情告诫我们,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重大危机面前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是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在世界经济经历深刻调整变革之时,只有开放才能使不同国家相互受益、共同繁荣、持久发展,才是各国应当作出的明智选择。正如习近平主席曾经指出的,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合作共赢依然是大势所趋,只有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才能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共同繁荣。

推进合作共担的共同开放。合作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今天,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进入加速演变期,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前景低迷。历史和实践证明,在面临巨大的发展不确定性和全球秩序不稳定的情况下,风险挑战面前,各国应该同舟共济、各尽其责,而不应该唯我独尊、损人不利己。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不是一家说了算,而是大家共担责任,共享成果。不管遇到什么风险、什么灾难、什么逆流,都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把握时代潮流,坚定不移走开放发展、合作共担之路。大国要率先示范,主要经济体要以身作则,发展中国家要积极作为,通过共同开放、共担责任,推动世界共同发展。

推进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共同开放不能缺少共同治理。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不应该任由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破坏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而要以建设性姿态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更好趋利避害。推进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体制机制是关键。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制,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世界各国只要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精神,尊奉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价值,敞开胸怀、平等协商,共同构建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治理体系,一个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世界就会渐行渐近。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中国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坚定的行动者。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体现了中国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也释放了合作共赢的开放新理念。在新的征程上,一幅中国全面开放新图景正徐徐展开,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携手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

【写作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永远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下良性发展;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时代,没有一个行业可以一直在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独自壮大;在互联网让世界变成地球村的时代,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与他人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下健康发展。

无论是国家、行业还是个人,需要相互竞争,更需要携手合作;需要自强不息,更需要抱团取暖;需要追求利益,更需要共享共赢……否则力量和利益最大化只是空谈。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其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这道作文题的命题材料分两部分,前一部分从反面强调无论是国家、团体还是个人,都不能脱离与外界、外人的联系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下健康发展;后一部分辩证地阐述了国家之间、行业之间和个人之间应有的关系,即竞争与合作、自强与互助、逐利与共赢相结合,当然这里更强调合作、互助与共赢,因为这才是赢得共同发展与人类和谐的不二法门。

这篇作文可从国家、行业或个人这其中任何一个层面去阐述“开放共赢”的道理,亦可综合两到三个层面广泛地分析“开放共赢"的“广谱性”意义。古今中外的经典事例和名人名言都可以作为论据,可以从正面亦可从反面举证,通过例证、引证和对比论证阐明自我封闭的危害和开放合作的益处。当然最好做到“开口小,挖掘深”,写得具体而实在。

【佳作示例】

开放·合作·互利·共赢

一加一是大于二的。(以一则通俗易懂的算式揭示了合作的意义。以此作为由头,引出论题,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1997年,乔布斯回归苹果时,这家屡战屡败的公司已经濒临破产,像一名失血过多的病人急需血浆一样亟待资金注入(比喻形象)。乔布斯绞尽脑汁,想到了资金雄厚的竞争对手——比尔·盖茨。结果,两个曾经的冤家都以一种开放的心胸接纳了对方。两位业界泰斗一笑泯恩仇,微软为苹果投资了两个亿,使苹果走出困境,重振雄风,以一系列震撼世界的产品重新成为手机行业的翘楚。而微软也因此收获数倍的“两个亿”。看来,商业巨头需要有一种开放的心胸,需要有互通有无的合作。而在你送别人“一块"垫脚石助别人走出深渊之后,你自己也会收获到“一摞”垫脚石,助你登上山巅。一句话,开放赢得合作,合作迎来共赢,何乐而不为?(以个人和企业间的合作——而且是竞争对手间的合作为例,有力地论证了开放合作收获共赢的道理,材料典型,说服力强)

其实,开放与合作并非今人的专利(过渡自然)。三国时期的吴蜀联盟同样是开放、合作、共赢的力证。倘若两国没有像诸葛亮、鲁肃这样具有开放意识和博大胸襟的贤臣,就不会有吴蜀两国的合作;没有这一合作,吴蜀两国各各闭关自守,曹操就会率领大军将其各个击破,吴蜀江山将会顺利划归魏国版图。正因为孙刘联盟的成立,才有了重创曹军的赤壁之战,蜀汉和东吴的国力才逐渐增强,这两个濒危的政权才得以巩固,也才有了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最终才书写出一部传诵后世的“三国"传奇。开放、合作、共赢的意义在一部《三国演义》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以一则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为据,证明了国家间的开放合作是国家发展强盛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条件)

今天,世界已经走进一个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全新时代,国家、行业之间的开放合作的意义愈加凸显。在这种形势下,任何拒绝开放、排斥合作、时时只想着自己、处处与别人为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都只会使自己陷入政治孤立和经济衰退的境地。就像某个超级大国,昨天挑起国家间的贸易争端,今天宣布退出世卫组织,明天又将战机战舰开到别国领空领海……这一系列赤裸裸的利己行径导致的最终结果绝不会是真正的“利己”,只会损人损己,乃至害人害己。(以美国当下一系列奇葩行径为论据,阐述了拒绝开放合作非但无以“共赢”,反会“共输”乃至“共损"的道理,从反面证明了“开放共赢”的意义)

人与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必须有一种开放的胸襟。有了开放的胸襟,我们才能够拓宽视野,博采众长,寻觅到最好的合作伙伴,收获共赢的成果。就像一颗孤独的水珠,就算它再注意自我保护,也免不了被蒸发的噩运,最终化作一缕轻云。而当千万粒水珠以一种合作的姿态汇聚成波涛汹涌的海洋时,它就有了“载舟覆舟"的巨大力量。微小的水滴因开放合作而形成巨大的战斗力,使其无往而不胜——这就是“共赢”!水犹如此,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