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编制说明_第1页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编制说明_第2页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编制说明_第3页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编制说明_第4页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1项目背景..................................................................................................1

1.1任务来源.....................................................................................1

1.2工作过程.....................................................................................1

2行业概况..................................................................................................2

3标准制订的必要性..................................................................................4

4标准主要技术内容..................................................................................5

4.1适用范围和术语.........................................................................5

4.2基本原则.....................................................................................6

4.3耗差分析方法.............................................................................6

附录A:100MW等级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因子.......................12

附录B:200MW等级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因子.......................13

附录C:400MW等级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因子.......................15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对标管理体系》标准编制说明

1项目背景

1.1.任务来源

电力行业标准《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的制定是根据

国能综通科技[2017]52号文《关于印发2017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

(修)订计划及英文版翻译出版计划的通知》的安排。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电力行业节能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归口管理,计划编号为20170546,由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

公司、杭州华电半山发电有限公司、湖北华电武昌热电有限公司、东

南大学等单位制订。

1.2.工作过程

标准制订工作从2017年7月开始至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成立起草小组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接到标准制订任务后,组织各参编

单位召开了标准制订启动会,成立了由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标

准制订起草小组。

第二阶段:资料收集及分析

为做好标准的制订工作,对国内燃气发电企业进行详细地资料收

集及数据分析。经过资料整理情况汇总,初步建立了标准修订的大体

框架和编写提纲。

第三阶段:标准制订草案起草

2017年10月-2018年6月,依照编写提纲起草标准,经过反复

研讨和修改形成制订版征求意见稿。

1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标准编制说明

2行业概况

自2003年国家首次打捆招标引进重型燃机开始,我国燃气发电

机组装机容量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底,全国燃气发电机组装

机容量达到7008万kW(中电联统计数据),占火力发电机组总装机

容量的6.65%,(全口径火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105388万kW),近

五年年均增长14.5%,天然气发电量为1881亿kW·h,占火力发电

机组发电量的4.39%(全国火力发电机组总发电量42886亿kW·h),

近五年年均增长17.7%。

图12012-2016年我国燃气发电机组装机容量(数据来源:中电联)

2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标准编制说明

图22012-2016年我国燃气发电机组发电量(数据来源:中电联)

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电力发展“十

三五”规划》,提出要有序发展天然气发电,“十三五”期间燃气发电

机组新增投产容量达到5000万kW。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

应的电力规划,如《浙江省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适度推

进天然气发电和分布式的发展,充分发挥现有天然气发电机组的调峰

作用,适时建立调峰成本合理补偿机制”。可以看出,未来一段时间

内,我国的燃气发电机组将会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重型燃机发电机组燃机机型以引进并国产化制造的通

用电气公司(简称GE)、西门子股份公司(简称西门子)和三菱重工

株式会社(简称三菱)的E级、F级和H级燃气轮机为主,机组布置

型式包含一拖一分轴、一拖一单轴和二拖一,容量等级可划分为

100MW、200MW、400MW及600MW(二拖一机组容量等级按照整

套机组装机容量的1/2确定)。其中,100MW等级以GE公司生产的

PG6111FA机型为主;200MW等级机型以GEPG9171E、西门子

SGT-2000E机型为主;400MW等级以GEPG9351FA、西门子

3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标准编制说明

SGT-4000F、三菱M701F机型为主,600MW等级以GE公司9HA、

西门子公司SGT-8000H为主,目前国内没有已投运的600MW等级

燃气发电机组。

3.标准制订的必要性

为做好燃气发电机组节能降耗工作,必须清楚掌握热力系统中影

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环节,以及各环节影响机组经济性的具体量值,

从而使节能措施的制定具有针对性。

耗差分析作为研究分析火力发电机组发电设备和系统经济性变

化规律的技术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燃煤发电机组,目前,燃煤机组

指标耗差分析已经形成较为统一的技术规范,给定了600MW、

300MW等不同等级机组参数变化对供电煤耗影响幅度的参考值。

然而,耗差分析在燃气发电机组中的应用较少,能耗指标的诊断

分析比较薄弱,主要原因由以下两个方面:(1)长期以来,燃气发电

机组在各大发电集团装机容量占比较小,且重型燃气发电机组在我国

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发电企业将重心放在机组的安全可靠性方面,对

机组经济性方面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小;(2)我国燃气发电机组燃气轮

机基本上来自国外三大主机设备厂商,能获得的技术资料相对有限,

缺乏对热力系统的全面优化和研究,尤其是对热力系统局部变化的经

济性定量分析研究。

鉴于我国燃气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在火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的比

重逐步增加,加强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的监测,深入开展耗差分析

的研究应用,提高燃气发电机组的经济运行水平对提高能源利用水平

4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标准编制说明

的作用越来越大。为规范燃气发电机组的耗差分析,提高耗差分析工

作效率,统一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的相关定义、指标体系

及方法,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节能标准技术委员会的安排制定本

标准。

4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4.1.适用范围和术语

4.1.1.适用范围

目前国内燃气发电以重型燃气发电机组为主,以华电集团为例,

截至2017年12月,华电集团燃气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373.3万

kW,其中重型燃气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1319.1万kW,占燃气发

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的96.73%;分布式燃气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

44.62万kW(航改机37.2万kW,内燃机7.42万kW),占比3.27%。

可以看出,分布式燃气发电机组占燃气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的比例较

小。另外,由于分布式燃气发电机组与重型燃气轮发电机组结构型式、

机组运行特性差异较大,相关指标难以统一,故暂将本标准的适用范

围定为重型燃气发电机组,即适用于100MW及以上燃气发电机组能

耗指标对标管理。

4.1.2.术语

考虑国家能源局发布《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DL/T

904-2015),本次标准制订采用关于发电厂用电率、燃气轮机效率、

余热锅炉效率、蒸汽轮机效率等能耗指标的定义。

另外,为充分考虑燃气发电机组以及耗差分析技术的特点,本次

5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制订定义了标准天然气、发电标准气耗、供电标准气耗、燃气供

热机组成本分摊比、压气机进气压损、压气机等熵压缩效率、余热锅

炉烟气侧压损、耗差、运行基准值和耗差因子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由于我国天然气气源较多(包括西气、川气、陕甘宁气、LNG),

复杂多样的天然气对燃气发电机组供电气耗的统计影响较大,为消除

天然气成分对供电气耗的影响,本标准规定标准状态下甲烷的热值为

标准天然气的热值。

4.2.基本原则

运用耗差分析对机组运行参数进行分析时,必须掌握以下原则:

(1)以每台机组为基础,根据机组表计、数据测试情况,确定参与

耗差分析的指标;(2)耗差分析的运行参数或小指标与基准值的偏差

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计算误差。实践证明,各耗差参数的基

准值的偏差只要不超过50%,耗差分析结果就基本可靠;(3)耗差分

析以同一负荷为基本比较条件,各运行参数的基准值以及基础气耗

(热耗)应是负荷的函数。

4.3.耗差分析方法

耗差分析即定量分析能耗指标偏离运行基准值时影响机组

热耗率或气耗率的程度。因此,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

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哪些指标需要进行耗差分析,即

耗差分析的指标体系;(2)能耗指标运行基准值的确定;(3)耗

差计算模型,即耗差因子的分析确定。其中耗差因子的分析确定

是耗差分析的关键点。

6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标准编制说明

4.3.1.耗差分析指标体系

为全面掌握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的耗差,便于确定影响机

组经济性的部位,需要建立层级分明的耗差分析指标体系。本标

准根据燃气发电机组的特点建立三级耗差分析指标体系,包括机

组级综合指标、设备级综合指标以及运行指标。机组级综合指标

包括负荷率、发电厂用电率;设备级综合指标包括:燃气轮机效

率、余热锅炉效率和汽轮机效率;运行指标包括:环境温度、大

气压力、空气相对湿度、压气机进气压损、压气机效率、燃气轮

机排气压力、余热锅炉排烟温度、余热锅炉烟气侧阻力、主蒸汽

温度、主蒸汽压力、再热蒸汽温度(三压再热蒸汽循环)、再热

蒸汽压损(三压再热蒸汽循环)、高压级组效率、背压、凝汽器

端差、循环水温度、过冷度、低压补汽温度等。

4.3.2.运行基准值

根据耗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应用耗差分析必须要准确确定能

耗指标基准值,根据指标的特点,基准值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确

定:(1)不宜通过优化试验确定的参数或制造厂已提供明确的设

计参数,如蒸汽温度、蒸汽压力、端差、过冷度以及运行环境条

件(包括大气压力、环境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等),耗差分析基

准值应采用设计值;(2)对于优化试验中比较容易确定的参数,

如汽轮机背压,采用优化试验确定其基准值;(3)压气机效率、

燃气轮机效率、汽轮机效率、蒸汽压力、高压级组效率、凝汽器

端差、燃气轮机排气压力、汽轮机背压等指标可通过理论分析和

7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标准编制说明

变工况计算确定基准值。

4.3.3.耗差值计算

燃气发电机组总耗差值应是各能耗指标单独偏离目标值造

成的气耗(热耗)偏差的代数和,如下列公式所示:

n

Δg=i=1Δgi(1)

式中:

Δg——为各能耗指标偏离运行基准值产生的总耗差,Nm3/

(MW·h);

3

Δgi——为某能耗指标偏离目标值产生的耗差,Nm/(MW·h),

可通过下列公式计算:

K

Δg=(M-M)×T×g()

iaim100aim2

式中:

M——能耗指标实际运行值;

Maim——能耗指标运行基准值;

gaim——供电气耗基准值,Nm3/(MW·h);

KT——能耗指标耗差因子,%,各容量等级燃气发电机组额

定工况下运行指标耗差因子见附录。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二拖一机组,燃气轮机某一能耗指标偏

离基准值产生的耗差值根据燃气轮机负荷加权平均计算。

4.3.4.耗差因子计算

针对不同的能耗指标,燃气发电机组耗差因子计算采用基本

公式法和变工况计算两种方法,其中变工况计算借助热力学仿真

8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标准编制说明

计算软件Thermoflow建模计算。

4.3.4.1.基本公式法

利用基本公式法的能耗指标包括发电厂用电率、燃气轮机效

率、余热锅炉效率、汽轮机效率和余热锅炉排烟温度。

(1)发电厂用电率

发电厂用电率的耗差因子可直接通过下列公式计算求取。

gsf()

gsg=Lfd3

1-

100

(2)燃气轮机效率、余热锅炉效率和汽轮机效率

根据热力学原理,可推导出燃气发电机组效率与燃气轮机效

率、余热锅炉效率及汽轮机效率的关系式。

①上位电站输出功率

PH=QHηH(4)

式中,PH——上位电站输出功率,kW;

QH——上位电站输入热量,kJ;

ηH——上位电站的效率,%;

②下位电站的输出功率

PL=QLηL(5)

式中,PL——下位电站的输出功率,kW;

QL——下位电站的输入热量,kJ;

ηL——下位电站的效率,%。

③下位循环电站的效率

ηL=ηbηstηgd(6)

9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标准编制说明

式中,ηb——余热锅炉效率,%;

ηst——汽轮机效率,%;

ηgd——管道效率,%。

④联合循环效率

PH+PLQHηH+QLηLQH1-ηHηL

ηcc===ηH+=ηH+(1-ηH)ηL

QHQHQH

(7)

上位电站的效率即是燃气轮机的效率,则联合循环机组的效

率可表示为:

ηcc=ηgt+(1-ηgt)ηbηstηgd(8)

根据公式(8)计算燃气轮机效率、余热锅炉效率和汽轮机

效率的耗差因子。

(3)余热锅炉排烟温度

余热锅炉排烟温度偏离对机组气耗(热耗)的影响是通过计

算排烟温度对余热锅炉效率的影响计算求取,计算公式如下:

t4-tpy

ηh=(9)

t-ta

4

式中:t4——余热锅炉进口烟气温度,℃;

tpy——余热锅炉排烟温度,℃;

ta——环境温度,℃。

4.3.4.2.变工况计算

利用变工况计算方法的能耗指标包括:环境温度、大气压力、

空气相对湿度、压气机进气压损、压气机效率、燃气轮机排气压

力、余热锅炉烟气侧阻力、主蒸汽温度、主蒸汽压力、再热蒸汽

10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标准编制说明

温度(三压再热蒸汽循环)、再热蒸汽压损(三压再热蒸汽循环)、

高压级组效率、中压级组效率(三压再热汽轮机)、低压级组效

率、背压、凝汽器端差、循环水温度、过冷度、低压补汽温度等。

11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标准编制说明

附录A:100MW等级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因子

目前,国内100MW等级重型燃气发电机组以GE公司生产的PG

6111FA型燃气发电机组为主,本标准以该型号机组为研究对象,分

别对100MW容量等级的一拖一及二拖一燃气发电机组进行耗差分析

研究,计算基准参数为设备厂商提供的ISO工况的设计值,基准参数

如表1所示,各能耗指标耗差因子如表2所示。通过计算发现,环境

温度对机组热耗的影响关系曲线比较复杂,如图3,只给出温度单位

变化量的影响系数不够准确,因此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将给定不同温

度偏离量下的影响系数,如表3。

图3环境温度对机组热耗的影响趋势

(某F级单轴燃气发电机组)

表1100MW燃气发电机组耗差分析计算基准

参数单位一拖一二拖一

联合循环出力MW120240

环境温度℃1515

大气压力kPa101.3101.3

相对湿度%60%60%

发电厂用电率%22

热耗率kJ/kWh66616604

燃气轮机效率%35.6535.03

12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标准编制说明

汽轮机效率%34.5635.55

余热锅炉效率%87.0387.59

汽轮机背压kPa5.25.08

循环水温度℃2020

表2100MW等级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因子

供电标准气耗变供电标准气耗变

序化量(NM3/MW·h)化率(%)

参数参数变化

号120M240M120M240M

WWWW

1机组负荷偏差15%5.7095.5402.8012.742

2机组负荷偏差25%10.90710.4655.3525.179

3机组负荷偏差35%17.96717.2458.8158.534

5厂用电率增加0.1%(绝对变化量)0.2080.2060.1020.102

6燃气轮机效率降低1%(绝对变化量)2.6322.5591.2911.267

7余热锅炉效率降低1%(绝对变化量)0.8130.8340.3990.413

8蒸汽轮机效率降低1%(绝对变化量)2.0482.0541.0051.017

9余热锅炉排烟温度升高1℃0.1380.1420.0680.070

10大气压力升高1kPa0.3890.1930.1910.096

11相对湿度升高10%0.0070.0130.0030.007

12压气机进气压损增加10mmH2O0.0320.0380.0160.019

13燃气透平排气压损增加10mmH2O0.0550.0560.0270.028

14压气机效率降低1%(绝对变化量)1.0980.9720.5390.481

余热锅炉烟气侧压

15增加1kPa0.5740.5610.2820.278

16背压升高1kPa1.0520.9620.5160.476

17循环水温度升高1℃0.2940.2470.1440.122

18过冷度升高1℃0.0170.0310.0080.015

19端差升高1℃0.2960.2500.1450.124

20高压主蒸汽温度降低1℃0.0380.0310.0190.015

21高压主蒸汽压力降低1MPa1.4400.8530.7060.422

22高压级组效率降低1%(绝对变化量)0.1840.1660.0900.082

23低压级组效率降低1%(绝对变化量)0.3690.3850.1810.190

24低压补汽温度降低1℃0.0050.0010.0030.001

13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标准编制说明

表3环境温度对100MW等级燃气发电机组的影响

环境温度偏差供电气耗变化量(Nm3/MW·h)供电气耗变化率(%)

序号

量()

℃120MW240MW120MW240MW

1-243.8222.4911.8751.233

2-223.3972.1411.6671.060

3-202.9921.8051.4680.893

4-182.6071.4811.2790.733

5-162.2401.1711.0990.579

6-141.8930.8740.9290.432

7-121.5650.5900.7680.292

8-101.2560.3860.6160.191

9-80.9660.2640.4740.131

10-60.6960.1640.3410.081

11-40.4450.0870.2180.043

12-20.2130.0320.1040.016

132-0.075-0.010-0.037-0.005

144-0.1030.002-0.0510.001

156-0.0960.037-0.0470.018

168-0.0540.095-0.0260.047

17100.0240.1740.0120.086

18120.1360.2760.0670.137

19140.2830.4010.1390.198

20160.4660.5470.2290.271

21180.6830.7160.3350.355

22200.9360.9080.4590.449

23221.2241.1220.6000.555

24241.5471.3580.7590.672

14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标准编制说明

附录B:200MW等级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因子

目前,国内200MW等级重型燃气发电机组以GE公司生产的PG

9171E和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GT5-2000E型燃气发电机组为主,本标

准以这两种型号机组为对象开展200MW燃气发电机组耗差分析研究,

计算基准参数为设备厂商提供的性能保证工况的设计值,基准参数如

表4所示,各能耗指标耗差因子如表5所示,环境温度影响系数如表

6所示。

表4200MW等级燃气发电机组耗差分析计算基准

参数单位PG9171ESGT-2000E

联合循环出力MW185250

环境温度℃1515

大气压力kPa101.3101.3

相对湿度%6060

发电厂用电率%22

热耗率kJ/kWh70056869

联合循环效率%51.3952.41

燃气轮机效率%33.6834.59

汽轮机效率%32.6133.24

余热锅炉效率%83.1683.15

背压kPa5.44.9

循环水温度℃2020

表5200MW等级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因子

供电标准气耗变化供电标准气耗变化

序量(NM3/MW·h)率(%)

参数参数变化

PG9171SGT-2000PG9171SGT-2000

EEEE

1机组负荷偏差15%5.8313.9832.7211.905

2机组负荷偏差25%11.1867.4735.2193.574

3机组负荷偏差35%18.44313.3288.6056.375

增加0.1%(绝对变化

4厂用电率0.2190.2130.1020.102

量)

5燃气轮机效率降低1%(绝对变化量)3.0672.8961.4311.385

15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标准编制说明

6余热锅炉效率降低1%(绝对变化量)0.8850.8540.4130.408

7蒸汽轮机效率降低1%(绝对变化量)2.2582.1271.0531.017

余热锅炉排烟温

8升高1℃0.1670.1610.0780.077

9大气压力升高1kPa0.2160.0260.1010.013

10相对湿度升高10%0.0290.0010.0130.001

11压气机进气压损增加10mmH2O0.0220.0240.0100.012

燃气透平排气压

12增加10mmH2O0.0470.0350.0220.017

13压气机效率降低1%(绝对变化量)1.3121.2820.6120.613

余热锅炉烟气侧

14增加1kPa0.4510.3790.2100.181

压损

15背压升高1kPa1.1511.1230.5370.537

16循环水温度升高1℃0.3130.2440.1460.117

17过冷度升高1℃0.0310.0310.0140.015

18端差升高1℃0.3280.2560.1530.122

19高压主蒸汽温度降低1℃0.0340.0350.0160.017

20高压主蒸汽压力降低1MPa2.3091.5151.0770.725

21高压级组效率降低1%(绝对变化量)0.1600.1350.0750.065

22低压级组效率降低1%(绝对变化量)0.4140.3870.1930.185

23低压补汽温度降低1℃0.0030.0050.0010.002

表6环境温度对200MW等级燃气发电机组的影响

环境温度偏差供电气耗变化量(Nm3/MWh)供电气耗变化率(%)

序号

量(℃)

185MW250MW185MW250MW

1-242.0993.0880.9791.477

2-221.9302.8250.9001.351

3-201.7552.5420.8191.216

4-181.5762.2470.7351.075

5-161.3941.9460.6510.931

6-141.2111.6480.5650.788

7-121.0281.3560.4790.649

8-100.8461.0770.3950.515

9-80.6660.8150.3110.390

10-60.4900.5740.2290.275

11-40.3200.3560.1490.170

12-20.1560.1640.0730.079

132-0.147-0.136-0.068-0.065

16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标准编制说明

144-0.283-0.244-0.132-0.117

156-0.407-0.324-0.190-0.155

168-0.518-0.378-0.242-0.181

1710-0.614-0.407-0.286-0.195

1812-0.694-0.414-0.324-0.198

1914-0.757-0.404-0.353-0.193

2016-0.801-0.379-0.374-0.181

2118-0.825-0.346-0.385-0.165

2220-0.828-0.309-0.386-0.148

2322-0.808-0.275-0.377-0.131

2424-0.764-0.250-0.356-0.120

17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标准编制说明

附录C:400MW等级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因子

目前,国内400MW等级重型燃气发电机组以GE公司生产的PG

99351FA、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GT5-4000F和三菱公司生产的M701F

型燃气发电机组为主,本标准以这三种型号机组为对象,分别对

400MW容量等级的一拖一及二拖一燃气发电机组进行耗差分析研究,

计算基准参数为设备厂商提供的性能保证工况的设计值,基准参数如

表7所示,各能耗指标耗差因子如表8所示,环境温度影响系数如表

9所示。

表7400MW等级燃气发电机组耗差分析计算基准

PG9351FASGT5-4000FM701F4

参数单位

一拖一二拖一一拖一二拖一一拖一

联合循环出力MW390780430830480

环境温度℃1515151515

大气压力kPa101.3101.3101.3101.3101.3

相对湿度%606060%6060

发电厂用电率%1.81.81.81.81.8

热耗率kJ/kWh62676307612262326065

联合循环效率%57.4557.0858.857.770.5936

燃气轮机效率%36.9636.8939.4638.550.3946

汽轮机效率%37.4337.637.5937.890.3806

余热锅炉效率%87.1586.0786.383.870.876

背压kPa4.94.94.94.94.9

循环水温度℃2020202020

18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对标管理体系》标准编制说明

表8400MW等级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因子

供电标准气耗变化量(NM3/(MW·h))供电标准气耗变化率(%)

序号参数参数变化

390MW430MW480MW780MW830MW390MW430MW480MW780MW830MW

1机组负荷偏差15%4.3465.2924.0434.8975.1122.2712.8312.1832.5432.686

2机组负荷偏差25%8.2179.3227.0478.9447.5234.2944.9873.8054.6443.953

3机组负荷偏差35%13.44415.19411.19014.35413.2807.0258.1286.0427.4546.979

4厂用电率增加0.1%(绝对变量)0.1950.1900.1890.1960.1940.1020.1020.1020.1020.102

5燃气轮机效率降低1%(绝对变化量)2.2792.1722.1052.3112.2711.1911.1621.1361.2001.194

6余热锅炉效率降低1%(绝对变化量)0.7750.7100.7060.7870.7530.4050.3800.3810.4090.396

7蒸汽轮机效率降低1%(绝对变化量)1.8041.6301.6251.8021.6660.9430.8720.8770.9350.876

8余热锅炉排烟温度升高1℃0.1310.1250.1200.1330.1330.0680.0670.0650.0690.070

9大气压力升高1kPa0.1380.1250.1160.1500.1480.0720.0670.0630.0780.078

10相对湿度升高10%0.0180.0150.0160.0180.0150.0100.0080.0090.0100.008

11压气机进气压损增加10mmH2O0.0110.0170.0190.0210.0270.0060.0090.0100.0110.014

12燃气透平排气压损增加10mmH2O0.0290.0350.0270.0310.0470.0150.0190.0140.0160.025

13压气机效率降低1%(绝对变化量)0.8810.7750.8660.8980.9140.4600.4150.4680.4660.480

14余热锅炉烟气侧压损增加1kPa0.3100.0410.2620.3120.4700.1620.0220.1420.1620.247

15背压升高1kPa0.9110.9310.8890.7020.7550.4760.4980.4800.3650.397

16循环水温度升高1℃0.2250.1830.1520.2320.2130.1170.0980.0820.1210.112

17过冷度升高1℃0.0110.0110.0090.0110.0120.0060.0060.0050.0060.006

19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耗差分析》标准编制说明

供电标准气耗变化量(NM3/(MW·h))供电标准气耗变化率(%)

序号参数参数变化

390MW430MW480MW780MW830MW390MW430MW480MW780MW830MW

18端差升高1℃0.2340.2090.2060.2510.1950.12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