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与评价标准》_第1页
《厦门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与评价标准》_第2页
《厦门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与评价标准》_第3页
《厦门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与评价标准》_第4页
《厦门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与评价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2

DB3502/Z

厦门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DB3502/ZXXXX-2018

厦门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筑

施工企业)管理与评价标准

Xiamenmunicipallevelenterprisetechnologycenter

(constructionenterprises)managementandevaluation

standard

2018-XX-XX发布2018-XX-XX实施

厦门市建设局

发布

厦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前言

本标准根据《厦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厦门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厦门市企

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厦经信技术[2016]487号)和《福建

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与评价标准》(DBJ/T13-193-2014)

等政策法规的具体要求,由厦门特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

在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特点,广泛调研我市各主要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中心情况,

总结省内外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中心管理与评价的经验,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

础上,通过反复讨论、协调、修改和专家审查后编制而成。

本导则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机构设置与

职能;5运行管理;6考核评价指标;7考核评价。

本标准由厦门市建设局负责管理,由厦门特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负

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反馈给

厦门市建设局(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厦禾路362号建设大厦,邮编:361001)

和厦门特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展鸿路85号裙楼

3楼技术中心,邮编:36100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组织单位:厦门市建设局

本标准主编单位:厦门特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厦门中联永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安能建设有限公司

厦门中宸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4

4运行管理............................................................................................................6

4.1一般规定.................................................................................................6

4.2组织机构.................................................................................................6

4.3创新投入管理.........................................................................................8

4.4创新条件管理.........................................................................................9

4.5创新绩效管理.......................................................................................10

5评价指标........................................................................................................12

5.1一般规定...............................................................................................12

5.2创新投入评价指标...............................................................................12

5.3创新条件评价指标...............................................................................13

5.4创新绩效评价指标...............................................................................13

5.5加分.......................................................................................................14

6考核评价........................................................................................................15

6.1一般规定...............................................................................................15

6.2申报.......................................................................................................15

6.3核查.......................................................................................................17

6.4复查.......................................................................................................18

6.5评价.......................................................................................................18

附录A《厦门市企业技术中心(建筑施工企业)申请报告》编写提纲...20

附录B厦门市企业技术中心(建筑施工企业)评价材料............................22

附录C《厦门市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编写提纲....................................39

附录D厦门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筑施工企业)评价指标...................40

本标准用词说明..................................................................................................48

附:条文说明......................................................................................................49

1总则

1.0.1为深入实施建筑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企业技术

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

机制,规范厦门市企业技术中心管理,统一技术中心的考核评价标准和方法,

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厦门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筑施工企业)的认定、

运行管理与考核评价。

1

2术语

2.0.1企业技术中心municipallevelenterprisetechnologydepartment

是企业根据市场竞争需要设立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机构,负责制定企业

技术创新规划、开展产业技术研发、创造运用知识产权、建立技术标准体系、

凝聚培养创新人才、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推进技术创新全过程实施。

2.0.2建筑施工企业constructioncompany

专门从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有关活动的企业。

2.0.3产学研合作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cooperation

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

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

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

2.0.4技术创新technologicalinnovation

对科学技术、业务的开发和对施工工艺、流程、技术措施等方面所做

的改造与挖潜。

2.0.5示范工程demonstrationproject

采用了先进适用的成套建筑应用技术,在建筑业各方面有突出示范作

用,且工程质量达到合格及以上的建筑工程。包括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科技

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绿色施工、装配式示范工程等工程示范。

2.0.6专利权patentright

国家按专利法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创造成果所享有的独

占、使用和处分的权利,简称专利。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

三种。发明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指

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

2

计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做出的

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2.0.7工程建设工法engineeringconstructionmethod

以工程为对象,以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

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简称工法。

工法分为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工业安装工程三个类别。

3

3基本规定

3.0.1企业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具有较为

完善的企业创新战略、实施计划和知识产权管理能力,能为企业技术中心的

建设及运行提供良好的条件;

3.0.2企业技术中心应具备较完善的研究、开发、试验条件和稳定的技术创

新投入,企业技术中心经费纳入企业财务年度预算,财务单独立账;

3.0.3企业技术中心应组织体系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和投入、运行、激励机

制健全,规划目标明确,产学研合作稳定,技术创新绩效显著,拥有技术水

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并具有一定规模、结构合理的技术创新

团队;

3.0.4申请厦门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厦门市同行业中应具

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规模优势,综合经济技术指标和技术开发能力居省市同

行前列,产品技术附加值高,或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建设行业成效显著,

企业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3.0.5申请厦门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在全省建筑业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主营业务资质为总

承包一级及以上,净资产2亿元以上,上年度企业建筑业总产值10亿元以

上;主营业务资质为专业承包一级及以上,净资产1亿元以上,上年度企业

建筑业总产值3亿元以上;

2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大施工创新技术研发力度,每年度的科技经费支

出额占总产值的比例不低于0.3%,且不低于企业资质标准;

3用于技术开发的仪器设备原值应不低于300万元。技术中心必须有

专属空间,具有比较完善的研究、开发、实验条件,专属空间面积应在200

平方米以上。计入技术中心账目上的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60%以上应集中

4

在技术中心的专属空间;

4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不低于2%且不少

于30人;

5企业在认定前两年内没有确定的偷漏税、重大安全质量和环境事故

等违法行为,企业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未被列入行贿犯罪档案;

6企业的技术中心成立并运行2年以上,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

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

7企业应在厦门市行政区域内注册,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报告期年

度内企业实现盈利;

8企业应进行信息化应用;

9企业应拥有至少1项市级及以上优良工程。

5

4运行管理

4.1一般规定

4.1.1技术中心的运行管理应包括创新投入、创新条件、创新绩效三方面。

4.1.2技术中心应结合技术创新发展规划、市场需要、施工企业的自身特点

和技术创新管理的需要准确定位,建立相应的技术管理体系。

4.1.3技术中心应配备技术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人员、技术、资金、设施场

所、物质设备、信息化系统等资源。

4.1.4技术中心应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培养与提升技术人

员的创新能力。

4.1.5技术中心应对课题项目全过程管理,明确课题可行性研究、立项、策

划、实施、中间检查、结题等程序和内容。

4.1.6技术中心应建立运行过程档案管理制度,并按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形

成文件归档。

4.2组织机构

4.2.1技术中心的机构设置除应符合本标准第3.0.5条相关规定外,尚应符

合以下要求:

1技术中心应作为企业内独立部门设置,财务费用单独归集;

2技术中心内部应设立常设机构,对于专项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

宜设立课题组;

3应根据企业的发展,适时调整机构设置和人员、设备等资源配置。

4.2.2企业应设立专家委员会,其职能包括:

1审查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和技术进步规划,对企业发展战略等重大问

题提出建议;

6

2对重大科研项目的立项进行评估与论证;

3指导和评估激励机制、管理制度的运行。

4.2.3技术中心应履行下列职能:

1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企业技术发展规划和技术中心的发展

规划以及年度工作计划,组织技术创新重大项目的评估和论证,制定和执行

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开发计划,对企业发展战略等重

大问题提出建议;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统筹管理科技投

入,计划和落实科技课题经费,指导和检查经费的使用;

3收集行业国内外技术信息,跟踪和研究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开展技

术交流,组织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四新”技术。组织科技课题研究,指

导课题项目的策划和检查项目执行情况;

4统筹管理科技成果,结合工程项目,带动相关技术、工艺、装备和

材料的研究开发,将科技研发、技术集成等成果编制成标准、工法、专利等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专有技术;

5负责技术开发指导、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

院所的科技力量和研究成果,开展产学研及企业间技术合作,建立企业多渠

道运用技术资源的体制,组织学习和引入企业外部成熟的共性技术,并在企

业内推广应用。

4.2.4技术中心可根据技术研发、研发试验、科技管理等职能模块划分工作

小组,负责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决策、技术中心日常管理、技术研究与支持服

务、交流培训等工作。

4.2.5技术中心可根据课题情况在工程项目部中设立课题研究、技术推广应

用等课题组,课题组人员可由企业内部人员和外部兼职人员组成,并应明确

负责人。

7

4.2.6企业研发试验部可以采用自主建设或合作经营的方式,采取合作经营

方式的按照持股比例核定设备原值。

4.3创新投入管理

4.3.1创新机制建立与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技术中心应建立创新投入机制,规定创新投入的年度科技活动经

费的来源、使用要求、预算与决算和申请流程;

2技术中心应对科技活动经费的合理使用进行监管。

4.3.2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与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技术中心应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制定吸收人才、培养人才、稳定人

才、激励人才创新的措施、权限和活动流程;

2人才激励机制应能够吸引企业内外技术人才以各种形式为企业创

新发展服务,形成创新成果;

3人才激励机制应鼓励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参加国际、国内技术交流和

培训;

4企业应设立科技奖励基金,明确科技奖励基金提取、使用和管理办

法。

4.3.3创新合作机制建立与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技术中心应建立创新合作机制,明确技术中心聘请外部专家从事

技术开发工作的目的和需求、对外企业合作项目以及与国内高等院校及科

研院所合作开发项目的目标和要求;

2应明确规定技术中心聘请外部专家的职责和活动流程,以及对外

企业合作项目、与国内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的项目中外部专家的

合作方式和活动流程;

3创新合作机制应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8

4.3.4创新体系建设与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技术中心应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制定技术中心组织体系、组织结构和

岗位职责,经批准后实施;

2技术中心应根据企业自身和建筑市场情况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及中长期发展目标,并根据创新战略制定年度计划,明确各具体科研项目

的负责人、经费投入使用要求及过程阶段性的成果评价内容和考核办法;

3技术中心应根据年度计划制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预算计划,规定科

技活动经费使用权限和流程,落实和监督科技活动经费使用的情况;

4技术中心应制定产学研合作机制,规定产学研合作方式、流程,对

产学研合作运行效果进行定期检查验收,并建立课题项目责任制。

4.4创新条件管理

4.4.1创新队伍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注重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拥有一批结构合理,业务技术素质较高的

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

2有优秀的企业核心技术带头人;

3有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稳定科技队伍的有效措施。

4.4.2企业应根据自身技术实力及发展战略选择适当的研究试验项目,研究

与试验活动应有可研、立项、合同协议、技术管理服务组成人员、经费测算

及来源、预期成果、时间进度安排、项目进展主要工作内容及成果等记录资

料。

4.4.3技术中心研发试验室建设与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1企业应配备开展科研、技术开发、监测试验、中间试验等所需的人

员、场所、资金、仪器设备等资源;

2企业技术中心研发试验部的人员应为企业正式员工,试验室场所应

9

为本企业自有或租赁,试验仪器设备的采购方应为本企业。如企业采用合作

方式建立的试验室或检测公司,则根据股份比例确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

3试验室研发及工程质量检测试验基本能力应具备技术中心实施技术

开发、课题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及开展产学研和企业间技术合作等必须的基

础试验检测能力。

3试验室应配备工程质量检测试验基本能力要求及开展科研、技术开

发等所需的主要监视和测量仪器设备;试验室应建立健全监视和测量仪器设

备的管理制度,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台账。

4试验室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具有不断增强

纠错能力和持续改进能力,鼓励有条件的研发试验部申请国家有关部门和国

际组织认定、认证或认可;

5试验室应建立科研开发及日常监测试验资料管理制度,并做好档案

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分类编目和利用工作;

4.4.4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1企业应建立建筑企业信息系统,具备良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办公

自动化系统、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等应在工程项目和技术

创新中得到应用;

2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宜包括中心机房及硬件设施配置、安全网络环

境、对外门户网站等;

3企业应建立信息化运行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评估。

5.3.5企业应建立科技创新的有效机制,拥有一定数量的有效专利,专利应

在项目生产和企业管理中有实际应用价值。

4.5创新绩效管理

4.5.1企业应建立工法管理制度,制定工法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的计划,

10

注意技术跟踪,及时对有效期内的工法进行修订。

4.5.2企业应建立健全技术标准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岗位和职

责,结合项目课题积极参与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标准编制。

4.5.3企业应支持、奖励技术人员撰写科技论文,并建立科技论文管理档

案。

4.5.4技术中心应明确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措施,科技

创新成果应有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5.5企业应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具有较强的市场经营能力。

4.5.6企业应建立科技示范工程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科技示范工程管理

工作,并对实施效果好的科技示范工程进行必要的奖励。

4.5.7企业应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创建省(市)优质工程或省(市)安

全生产标准化优良工程,鼓励创建国家优质工程。

11

5评价指标

5.1一般规定

5.1.1考核评价应包括创新投入、创新条件、创新绩效3个方面,其中创新

投入包含创新经费、创新人才,创新条件包括技术积累储备、创新平台建设,

创新绩效包含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效益。

5.1.2考核评价应以报告年度为基期,根据技术中心的实际情况,对技术中

心涉及的各方面评价指标,采用百分制按本章规定的分值逐个进行评分,并

汇总计算出考核评价总得分。

5.2创新投入评价指标

5.2.1创新经费应符合以下规定:

1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占总产值比例应不低于0.3%;

2研发人员人均研发经费应不少于5万元;

5.2.2创新人才应符合以下规定:

1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重应不低于2%且不少于

30人;

2技术中心拥有高中级职称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不少

于5人;

3国家注册执业资格人员数量应不少于50人;

4企业拥有省部级或市级专家库专家应不少于3人;

5从事技术开发工作的外部专家数应不少于10人/年。

12

5.3创新条件评价指标

5.3.1创新体系应符合以下要求:

1技术中心研发试验部建设与运行效果分为一般,较好,好;

2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效果分为一般,较好,好;

3科技活动经费投入预算制度及落实情况分为一般,较好,好;

4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建设情况分为一般,较好,好;

5产学研合作机制与运行效果分为一般,较好,好。

5.3.2技术积累储备应符合以下规定:

1企业拥有的工程建设类全部有效专利数应不少于3项,其中有效发

明专利数应不少于1项;

2企业内部立项的并形成成果的研发项目数应不少于8项;

3产学研合作项目数应不少于2项。

5.3.3创新平台建设应符合以下规定:

1企业用于技术开发的仪器设备原值应不低于300万元;

2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运行情况依照附表D.0.2《信息化应用评价表》进

行评价。

5.4创新绩效评价指标

5.4.1技术创新产出应符合以下规定:

1当年被受理的专利申请数应不少于3项;

2有效期内的省部级工法数量应不少于4项(其中福建省省级不少于

2项);

3近三年参编过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主编过建设主管部

门认定的团体、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含市级)、承担过科技研究开发项目(含

市级)应不少于1部。

13

5.4.2技术创新效益应符合以下规定:

1产值利润率应不低于0.6%;

2企业纳税总额应不低于1000万元;

3科技论文数应不少于5篇;

4近三年市级及以上示范工程应不少于6项(其中福建省省级不少于

2项);

5近三年企业拥有省及设区市级优质工程数应不少于5项(其中福建

省省级不少于1项);

6近三年企业拥有省(市)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优良工程数应不少于4

项(其中福建省省级不少于1项)。

5.5加分

5.5.1加分应符合以下规定:

1近十年获国家、省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每项

加5分;

2近十年通过国家和国际组织认证的试验室数,每个加3分;

3有效期内国家级工法,每项加3分;

4近五年获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每项加5分;

5近三年获全国级示范工程,每项加3分;

6近五年获中国质量奖(含提名奖)、中国驰名商标,每项加3分;

7近三年获福建省政府质量奖、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名牌以及厦门

市质量奖、厦门市优质品牌、厦门市著名商标,每项加1分;

8加分前评价分达60分以上,方可累计加分项。

9加分项目中若有多项,则与数量相乘,累计加分最高不超过10分。

14

6考核评价

6.1一般规定

6.1.1技术中心考核评价包括技术中心的申报、核查、复查、评价等活动。

6.1.2技术中心由相关机构组织专家或中介评估机构对上报的技术中心材

料、组织机构等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方式包括形式审查、实地核查和集

中核查。

6.1.3考核评价应依据本标准和国家、省级以及地方的相关规定进行。

6.2申报

6.2.1技术中心的申报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对申报企业技术中心的核查程

序和标准应执行本标准第五章“评价指标”和第6.3节“核查”的规定。

6.2.2申报的技术中心应具备本标准第3.0.5条规定的基本条件。

6.2.3申报企业应提交下列资料:

1厦门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筑施工企业)申请报告;

2厦门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筑施工企业)评价表(附录A);

3依照附录D《厦门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筑施工企业)评价标准》

要求,自评的《评价指标及评价基本要求得分表》;

4附件及证明材料;

5其他资料。

6.2.4申请报告应依照附录A《厦门市企业技术中心(建筑施工企业)申请

报告》编写提纲进行编写。

6.2.5申报附件及证明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附件包括下列项目:

1)研究开发费用情况归集表

15

2)建筑企业科技活动情况一览表;

3)建筑企业科技项目一览表;

4)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的复印件;

5)企业财务年度审计报告复印件(含科技经费支出);

6)高中级职称工程技术人员一览表;

7)工程技术国家注册执业资格人员一览表;

8)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一览表。

2证明材料应包括下列项目;

1)技术中心高级专家和外部专家一览表(详见附表B.0.3和附表B.0.4);

2)在研和近三年完成的全部科技项目一览表(详见附表B.0.5);

3)企业研发项目成果一览表;

4)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一览表(详见附表B.0.6);

5)当年被受理的专利一览表(详见附表B.0.7);

6)主编或参与制定省级、市级及以上标准一览表(详见附表B.0.8);

7)试验室认证证书(详见附表B.0.10);

8)省、部级以上工法一览表及证明材料;;

9)市级及以上十项新技术、绿色施工、BIM、科技应用示范工程、

建设科技计划项目证明材料;

10)国家级、省级、市级优质工程证明材料;

11)省级、市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优良工程证明材料;

12)科技奖励证明材料及国家、省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

进步奖(详见附表B.0.9);

13)国家级建筑行业工程质量奖项、国家优质工程奖证明材料;

14)全国级示范工程明材料;

15)中国质量奖(含提名奖)、中国驰名商标明材料;

16

16)省政府质量奖数、省著名商标、福建名牌以及市质量奖、市优质

品牌、市著名商标明材料(详见附表B.0.11);

17)其他。

6.3核查

6.3.1核查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科学的原则。

6.3.2核查时,应考核以下主要内容:

1企业申报或总结材料是否符合6.2.3条的要求,附件及证明材料是否

齐全、真实;

2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及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情况;

3技术中心的创新能力和实力及主要人员到位和相关技能掌握情况;

4技术中心运行管理情况和技术创新发展动态等情况。

6.3.3实地核查结论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核查技术中心组织机构建设和运行情况;

2考察、询问企业领导、技术中心负责人对技术中心的地位和作用的

认识及对技术中心的重视情况;

3对技术中心申报材料进行核实;

4对技术创新、推广、应用的成效进行核实;

5对技术中心的研发人员配置、仪器设备、场所设施及研发实施情况

进行核查。

6.3.4集中核查结论宜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经营管理、近几年总产值和利润、科技投入

等情况;

2技术中心的基本情况。人才队伍、研究开发及试验设施、核心技术

和产品的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情况;

17

3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运行机制。企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建设和技术

创新战略实施情况、企业中长期发展方向与目标、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

和运行机制、技术创新的实力和能力等。

6.3.5材料进行核查初审后,确定推荐企业名单,并将推荐企业的申请材

料和初审推荐意见,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市住建局。

6.4复查

6.4.1已认定的技术中心每两年进行一次复查。复查的程序和标准应执行

本标准第6.3节“核查”和“5.4创新绩效评价指标”的规定。

6.4.2被复查的技术中心应提交下列资料:

1厦门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筑施工企业)工作总结报告;

2厦门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筑施工企业)评价表;

3依照附录B《厦门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筑施工企业)评价标准》

要求,自评的《评价指标及评价基本要求得分表》;

4附件及证明材料;

5其他资料。

6.4.3工作总结报告应应依照附录C《厦门市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编写

提纲进行编写。

6.4.4附件及证明材料应符合本章第6.2.5条的规定。

6.4.5复查工作对经核查的数据按照附录D《厦门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

筑施工企业)评价指标》的规定进行计算、分析,得出评价结果,并形成评

价报告。

6.5评价

6.5.1技术中心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基本合格和不合格:

18

1评价得分90分及以上为优秀;

2评价得分65分至90分(不含90分)为良好;

3评价得分60分至65分(不含65分)为基本合格;

4评价得分低于60分为不合格。

6.5.2评价得分低于60分,或上报材料中有弄虚作假并经查实的,技术中

心评价应为不合格,未在规定时间内报送评价材料的不参加本年度考核。

19

附录A《厦门市企业技术中心(建筑施工企业)申请报

告》编写提纲

A.0.1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1企业基本情况。包括所有制性质、职工人数、企业总资产、资产负

债率、银行信用等级、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纳税、主导产品及市场占有率

等。

2企业的行业地位和竞争力。结合行业集中度和企业在行业中的综合

排序,分析企业在本行业的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与国际同行业企业相比所

具有的规模和技术优势。

3企业对本行业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包括企业对行业技术进步、结

构调整、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A.0.2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成绩

1企业技术中心基本情况。包括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历程、组

织架构;创新体系建设和运行机制,包括组织管理体系建设、规章制度建立、

研发项目组织管理机制、研发经费管理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内外部合作机

制等。

2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资源整合情况。包括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带头人及

创新团队建设情况、研发经费投入情况、研究开发和试验基础条件建设情况、

信息化建设情况等。

3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开发工作开展情况。包括重大产品创新、工艺创

新、商业模式创新、产学研合作、企业间合作、国际化研发活动等。

4企业技术中心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形成的核心技术及自主知识产

权情况,重点介绍相关技术成果对企业核心产品研发、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支

撑作用,以及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20

A.0.3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和规划

1企业制定未来3~5年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情况,及该战略对企业总体

发展目标的支撑情况。

2企业近期在技术创新方面拟实施的重点举措,包括创新条件建设、

创新人才集聚、重点研发项目部署等。

21

附录B厦门市企业技术中心(建筑施工企业)评价材料

附表B.0.1评价数据表

表B.0.1厦门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筑施工企业)评价表

厦门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筑施工企业)

评价表

企业名称:(盖章)

填表日期:

XXXXXXXXXXXX制

22

续表B.0.1

1、企业及技术中心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企业注册地

所在行政区

主营业务

法定人代表所属行业

邮政编码电子信箱

传真电话联系电话

技术中心名称

中心负责人中心联系人

中心联系电话中心传真电话

技术中心网址中心电子信箱

2、企业及技术中心建设情况表

序号数据名称单位数据

1企业建筑业总产值万元

2(T-1年)企业建筑业总产值万元

3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万元

4(T-1年)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万元

5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万元

6企业设立科技奖励基金万元

7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人

8企业职工总数人

9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中级职称人数人

其中:高级职称人数人

10国家注册执业资格人员数人

11省厅及市级专家库中专家数人

其中:省厅专家库中专家数人

12从事技术开发工作的外部专家人数人次/年

*13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专利数项

其中:发明专利数项

14企业内部立项的并形成成果的研发项目数项

23

近三年对外企业合作、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

15项

院所合作开发的项目数

16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万元

*17当年被受理的专利申请数项

其中:被受理的发明专利数项

*18有效期内的省、部级以上工法项目数项

其中:福建省省级工法项目数项

其中:国家级工法项目数项

近三年参编过工程建设国家、行业标准,或主

*19编过建设主管部门认定的团体、工程建设地方部

标准(含市级)、承担过科技研究开发项目

20科技论文数篇

21企业利润总额万元

22企业纳税总额万元

近三年市级及以上十项新技术、绿色施工、

23项

BIM、科技应用示范工程、建设科技计划项目

其中:省级示范工程数项

其中:国家级示范工程数项

24近三年企业拥有市级及以上优质工程项

其中:福建省优质工程项

近三年企业拥有省(市)安全生产标准化优良

25项

工程数

其中:福建省案例生产标准化优良工程数项

26通过国家和国际组织认证的试验室(中心)数个

其中:国际组织认证数个

近五年国家级建筑行业工程质量奖项、国家优

27项

质工程奖

28获中国质量奖(含提名奖)、中国驰名商标数项

获省政府质量奖数、省著名商标、福建名牌以

29项

及市质量奖、市优质品牌、市著名商标数

24

注:1企业名称:申报认定企业需在此表上加盖公章,填写企业名称需与企业公章一

致。

2申请认定的企业要提供由中介机构出具的上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报告(其中必需

含有第4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和第16企业技术开发设备原值的内容)。

3主营业务收入、纳税额、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等指标项均源自申报企业独

立数据,不合并子公司会计报表计算。

4“当年”指指标统计年度,“T-1”指统计年度之前一年。

5*号项目申请认定的企业应提供相应的说明或证明材料,请企业在申请材料中合

并装订。

企业负责人(签字):

评价(审查、备案)意见: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审查意见

综合评审意见

B.0.2需提供的附件及证明材料

1企业对报送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承诺。

2相关统计和财务报表。相关统计报表主要包括:规模以上工业法人

单位研发项目情况(107-1表,国统字〔2015〕95号)、规模以上工业法人

单位研发活动及相关情况(107-2表,国统字〔2015〕95号)。未列入国家统

计局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研发活动情况统计范围的企业,应参照上述表格

格式填报后提交。相关财务报表主要包括: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

流量表。

3评价指标的必要证明材料。主要包括:技术中心高级专家、博士、

25

硕士和外部专家,专利信息,主持和参加制定的标准,国家级、省级、市级

研发平台、实验室和检测机构,科技奖励以及中国、省、市质量奖,中国驰

名商标,福建省、厦门市著名商标,福建名牌,厦门优质品牌等方面的内容。

B.0.3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

1主营业务收入:指报告年度内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

营业务的收入。根据会计“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报。若会

计报告和会计报表中未设置该科目,以“营业收入”代替填报。

2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研发”)经费支出:指报告年度内企业研

发活动的经费支出合计,包括企业内部的日常研发经费支出,当年形成用于

研发的固定资产支出和委托外单位开展研发的经费支出。

3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指报告年度内企业内部直接参加研发项目

人员,以及研发活动的管理和直接服务的人员。不包括全年累计从事研发活

动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10%以下的人员。

4企业职工总数: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内平均拥有的从业人员数,按照

统计指标“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计算。

5技术中心高级专家人数:指全职在技术中心工作、获得国家、省、

部和计划单列市等政府部门认定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或者享受国家、省、部

和计划单列市专项津贴的专家数。

6技术中心博士人、硕士数:指全职在技术中心工作、获得博士学位、

硕士学位的人员数。在站博士后可以作为博士进行统计。

7来技术中心从事研发工作的外部专家人数:指来技术中心从事研究、

技术开发工作的具有较高科技开发能力的海内外专家累计人月。最小统计单

位为:0.5人月。

8企业全部研发项目数:企业全部研发项目数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当年

立项并开展研发(制)工作、以前年份立项仍继续进行研发(制)的研究开

26

发项目或课题,包括当年完成和年内研发工作已告失败的项目,不包括委托

外单位进行研发的项目。从研发项目类型看,包括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技

术开发项目数、新工艺开发项目数、新服务开发项目数、基础研究项目数和

产学研合作项目数之和。

9产学研合作项目数是指在全部研发项目中,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

等有关单位联合研发,且签技术开发(委托)合同或协议的项目之和。

10国家级研发平台数:指企业作为项目法人承担建设、国家有关部门

归口管理且已经获得批复的科技类、研究开发类平台数。

11省、市级研发平台数:指企业作为项目法人承担建设、省级、市级

政府有关部门归口管理且已获得批复的科技类、研究开发类平台数。

12通过国家(国际组织)认证的实验室和检测机构数:指通过中华人

民共和国有关国家部门和国际组织认证认可的、仍在有效期内的实验室、检

验检测机构数。

13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指报告年度末企业用于研发的固定资

产中的仪器和设备原价。其中,设备包括用于研发活动的各类机器和设备、

试验测量仪器、运输工具、工装工具等。

14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发明专利数:指报告年度末企业作为专利权人

拥有的、经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予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

15当年被受理的专利申请数:指报告年度内企业向专利行政部门提出

专利申请并被受理的专利件数。

16当年被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数:指报告年度内企业向专利行政部门

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并被受理的专利件数。

17最近三年主持和参加制定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数:指企业在报

告年度、报告年度前一年、报告年度前二年主持或参加制定,目前仍有效执

行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数量。

27

18新产品销售收入:对于制造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指报告年度内

企业销售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

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

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新产品既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

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研制开发,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

从投产之日起一年之内的新产品。对于建筑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指报告

年度内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等实现的营业收入。对于

服务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指报告年度内企业通过提供在服务内容、服务

方式、服务传递系统、服务技术手段等方面全新的、或者作出明显改进的服

务实现的营业收入。

19新产品销售利润:指报告年度内企业通过销售新产品实现的销售

(营业)利润。

20利润总额:指报告年度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

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

21纳税总额:指报告年度企业缴纳的税收。

22获国家、省、市质量品牌数:指企业在报告年度、报告年度前一年

度获得中国质量奖(含提名奖)、中国驰名商标、获福建省政府质量奖、省

著名商标、福建名牌、厦门市质量奖、市优质品牌、市著名商标数。

23获省、市科技进步项目数:指企业在报告年度、报告年度前一年度

获得的由省、市政府设立的科技进步奖项目数。

24获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项目数:指企业在报告年

度、报告年度前一年度获得的由国务院设立并颁发的“国家自然科学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项目数以及由省、市政府

科技进步奖项目。

28

附表B.0.2研究开发费用情况归集表

研发经费情况金额(千元)

1.企业内部的日常研发经费支出

(1)人员人工费(包含各种补贴)

(2)原材料费

(3)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

(4)无形资产摊销

(5)其他费用

2.当年形成用于研发的固定资产支出

其中:仪器和设备

3.委托外单位开展研发的经费支出

(1)对境内研究机构支出

(2)对境内高等学校支出

(3)对境内企业支出

(4)对境外支出

填写说明:

1此表各项内容应与企业向统计部门报送的“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研发活动及相关

情况”(107-2表,国统字[2015]95号)一致。

2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的分公司、子公司、控股公司、参股企业不得列入。

29

附表B.0.3技术中心高级专家、博士和硕士信息表

出生所在职称技术专家联系电

序号姓名学历

年月部门职务领域类型话

1

2

3

n

填写说明:

1“出生年月”为6位编码,其中前4位为年份,后2位为月份(1月至9月必须前

补0)。

2“所在部门”指企业技术中心下属部门或分支机构名称。

3“专家类型”应按相应的分类代码填写,具体的分类及代码是:1.国家有突出贡献

的专家;2.国家专项津贴获得者;3.省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4.省部专项津贴获得者;

5.计划单列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6.计划单列市专项津贴获得者;7.博士;8.在站

博士后;8.硕士;10.其他类型专家(需具体说明)。

4联系电话应为专家本人常用电话,以便于评价组与专家联系核实。

30

附表B.0.4技术中心外部专家信息表

工作时

序姓生工作单职称技术领联系电

学历间(人

号名年位职务域话

月)

1

2

3

n

外部专家来企业工作时间合计(人月)

填写说明:

1“出生年月”为6位编码,其中前4位为年份,后2位为月份(1月至9月必须前

补0)。

2“工作单位”指外部专家所属原工作单位名称。

3“工作时间”指外部专家在技术中心开展技术创新相关研究咨询工作的时间合计,

最小统计单位为“0.5人月”。

4联系电话应为专家本人常用电话,以便于评价组与专家联系核实。

31

附表B.0.5企业全部研发项目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