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化学保护-学霸课程笔记_第1页
植物化学保护-学霸课程笔记_第2页
植物化学保护-学霸课程笔记_第3页
植物化学保护-学霸课程笔记_第4页
植物化学保护-学霸课程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入●常用方法作物品种化学防治的三个主要缺点:3R(抗性、残留、再猖獗)●中国1975年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全部种群治理(TPM)和大面积种群治理(APM)●综合植物保护(IPP):农业综合生产与保护●间接的植物保护(预防)●监测和预报系统,发生期和危害风险流行与预报模型(决策)●直接的植物保护(防治)●天然产物利用时代(19世纪50年代以前)农药商品化始于欧洲,标志是三大杀虫植物除虫菊、鱼藤和烟草作为世界性商品开始在市场上销售●无机农药时代(1850~1945)●无机农药●1951-石硫合剂-葡萄白粉●1885-波尔多液-葡萄霜霉●有机合成农药时代(20世纪40年代至今)●有机合成农药前期(40年代中-60年代末)●有机氯杀虫剂(DDT、六六六)●有机磷杀虫剂(特普、对硫磷)●氨基甲酸酯(地麦威、甲萘威)●40年代叶面保护剂,福美铁、代森锌等●60年代内吸杀菌剂和农用抗生素●激素类型除草剂(2,4-D)●非杀生性药剂(昆虫信息素、激素、生长调节剂)●除草剂(磺酰脲类除草剂、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增长趋势(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高效、广谱→—高三低(高效、低毒、低残毒、低价钱)→高效、安全、使用价值低●早期TPC→IPC→IPM→可持续治理、IPP●零星生产时期(1949年以前)●创建时期(1949-1960)●巩固发展期(1960-1983)●农药剂型●调整品种结构、蓬勃发展时期(1983-)●经济效益显著:省工、省钱、省时间、防治及时●引起环境污染,间接的危害人类健康(残留)●发展方向●化学农药(chemicals,chemicalpesticides):括低浓度粉剂。即使用时需要再稀释的工业产品。●使用浓度(Practicalconcentration):实际使●有效成分(Activeingredient,a.i,AI):●但习惯上,“规格”主要指“原药浓度”或“有效成分含量”●狭义严境●毒力:μg(药剂)/g(体重)(对昆虫等生物的毒力表示单位)●毒性:mg(药剂)/kg(体重)(用作高等动物的毒性表示单位,也可用作对●致死中浓(LC50:MedianLethalConcentration):同于LD50,但测试的是药剂浓●致死中时(LT50:MedianLethalTime):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致供试生物半数死亡●拒食中浓(AFC50:MedianAntifeedingConcentration)使供试昆虫产生50%拒食效果时的药剂浓度。常以%、mg/L、μg/cm2(叶片面积)等来表示●有效中量(ED50:MedianEffectiveDoses):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供试生物发生50%效果的药剂剂量。表示单位以供试生物的具体情况而定●有效中浓(EC50:MedianEffectiveConcentration):即在一定条件下,对供试生物发生50%效果的药剂浓度效果(防效)BAT-相对毒力指数B-标准药剂的致死中量A-供试药剂的致死中量对照组生存率(%)-处理组生存率(%)校正死亡率=-对照组生存率(%)自然死亡率在20%以下才适合此公式,低于5%时,不用矫正Ta-处理区防治后存活的个体数量Tb-处理区防治前存活的个体数量存活的个体数量Cb-对照区防治前存活的个体数量Ca-对照区防治后这里的“有效期间”的决定人为影响因素较大,常用“半衰期”来判定,并以生物测定为则称为残留量的毒害作用安全系数=植物对药剂的最高忍受浓度安全系数=药剂对病虫害的田间有效浓度●●有机合成●生物体:包括植物体(转基因农作物)、微生物体、动物体●杀线虫剂:用于防治农作物线虫病害的药剂性最为重要●具备条件●一定的脂溶性药剂●生长发育调节剂(insectgrowth●保护性杀菌剂(protectivefungicide)抑制或致死作用,从而使植物免受侵染●治疗性杀菌剂(curativefungi●在植物感病以后(指病菌已经侵入植物体或植物己出现轻度的病症、病状)施药,等●广谱性农药(broadspectrumpestic等formulations):具有一定组分和规格的农药加工形态;如乳preparations):在一种农药剂型中按其有效成分含量、用途不同等加process):在原药中加入适当辅助剂,制成便于使用的形式的过程。加分散介质分散相分散体系气体(HCN、溴甲烷)混合气体(气/气)雾(气/液)烟(气/固)液体(乳油、水剂)雾(液/气)乳液、溶液(液/液)吸附粉剂、浸渍粉剂(液/固)固体(粉剂、颗粒剂)烟(固/气)悬浮液(固/液)混合固体(粉剂和粒剂)(固/固)●由分散相(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原药)和分散介质(稀释时所采用的物质,助剂)组的物质●溶剂体颗粒的助剂●又称润湿剂;可以提高液体物质(主要指水溶液)湿润固体表面能力的物质●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油水分配系数=[橄榄油(或正辛烷)中的溶解度]水中溶解度●增溶作用●加工剂型●FD粉剂(微粉剂)●用动力喷粉机由户外向室内喷粉(仅能在室内施用)●乳油EC●可溶性粉剂SP●组成:农药原药+填料+吸收剂剂型的●一般是含农药有效成分20~50%的油剂,不需稀释而直接喷洒●挥发性要低,比重要大于1,从而使雾滴容易沉降●药液粘度要低,流动性好,才便于药液的雾化●要有较高的闪点(飞机用油剂闪点要高于70℃)●●气雾剂AE●压缩气体(98%溴甲烷压缩气体)●甩剂●由于雾滴粗,喷雾量大,因此通称为大容量喷雾法HLV●器械:背负式喷雾器、喷枪、工农-36型喷雾器雾滴滴●器械:额娃式手持电动超低容量喷雾器超低容量●要求:喷洒均匀、细致、周到,药液的沉积量要大,但又不能超过“流失点”限制,使用范围有限,对使用技术要求较为严格●用NMD/VMD之比值来判断喷雾器雾化性能的好与劣,此比值越接近于1,即雾数量中值直径(数量中径,NMD)质量中值直径(质量中径、体积中径、VMD●一般,此比值大于0.67,即认为是雾化性能良好●液膜覆盖●低容量喷雾法(或弥雾法)和超低容量喷雾法的药剂沉积都是雾滴覆盖●药剂的沉积量高,沉积率可达40%左右(粉剂的沉积率仅为20%左右),在受法●农药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方法的方法方法●施药成本偏高●精准施用系统代主要是脂肪体及昆虫的上表皮解毒一→排泄或被利用活化一解毒一排泄或被利用●初级代谢过程(酶促)●次级代谢过程(轭合)●将初级代谢的生成产物进一步代谢咀嚼式消化道3.触杀作用杀虫剂→气门→气管→微气管●林丹(高丙体六六六)中(脂溶性)血液循环血液循环部位代谢马氏管●发展方向●毒性降低●毒力增强●引入杂环 )硫逐磷酸(硫酮式)O硫赶磷酸(硫醇式)●硫赶(在下端):内吸磷、氧化乐果●硫逐(在上端):辛硫磷、甲基对硫磷●(硫代)膦酸酯:草甘膦●(硫代)磷酰胺:甲胺磷●水解反应●先酸性基,再R1、R2●水解速度:膦酸酯>硫赶磷酸酯>磷酸酯>磷酰胺>硫逐磷酸酯●有机磷品种不耐高温,200摄氏度左右即可分解辛硫磷、敌敌畏●无选择性●为一类AChE抑制剂,对人畜有毒●溶解(水/脂)●药剂利用率高●茎部处理:涂茎(棉花)●叶面喷施:滴心法(幼嫩作物)、药绳法(杂草)毒扁豆碱第一个农用:西维因西维因,克百威,丙硫克百威,丁硫克百威,百亩威(猛扑因),喹啉威等VR(()●毒性●占领AChR,阻断神经传递使用方便●使用方便(多种作用方式)●注意事项有致癌的危险,已禁用专用杀螨剂对昆虫无活性●触杀、胃毒为主,兼内吸性、忌避(杀虫螟)、拒食作用●除虫菊素为黄色粘稠状液体,在碱、强光、高温(60℃)下不稳定(需加增效剂),不溶●加工剂型●它是酯类化合物,由酸(菊酸)和醇(3种环状醇酮)两部分组成●菊酸存在三元环结构,有顺反两种异构体,菊酸还有2个手性C,所以菊酸I具有4种●醇中,也有一个手性C,所以和菊酸I结合具有8个异构体●强触杀、击倒快,药效比除虫菊素差(蟑螂)●蒸气压20℃,9.33×10-3Pa;蚊香,电热蚊香●对高等动物毒性低(对粘膜刺激性大),残毒低,对植物,环境安全,但对鱼等水生动物高毒天然及第一代Py不稳定稳定防治对象卫生、贮粮害虫、寄生虫农业害虫杀虫活性高(触杀、胃毒)杀螨活性(含F化合物)组成多种组分、异构体混合物拆分、定向合成单个或二个高效异构体(构型决定药效)结构复杂,有环丙烷简单,无环丙烷鱼毒高(酯)低(中等毒性,含醚、肟醚)共同点无内吸作用品种;易产生抗性;安全●控制害虫的生长发育,使变态受阻,形成超龄若虫(或幼虫)或形成中间体(例如蛹~成虫的中间体);不育●噻二嗪类(噻嗪酮)●三嗪(嘧啶)胺类(灭蝇胺)●亚致死效应●季酮烯酸类杀虫剂(酯类合成抑制剂)●阿维菌素●广谱、安全,神经毒剂(GABA受体)●除虫菊素●川楝素仓库、粮食加工厂、资料室以及能密闭的各种容器内毒杀害虫或病菌熏蒸剂:用于熏蒸的药剂●熏蒸剂的浓度(直接因素)●渗透性强●压力(减压有利于渗入被熏物的空隙)●湿度也影响熏蒸效果(无规律)●现有专用杀螨剂无内吸作用,低毒,无杀虫作用●有明显选择性(卵、幼螨、若螨、成螨)●硝基酚衍生物(呼吸代谢抑制剂)●第四章杀虫剂作用机制●第五章杀菌剂●概述●基本概念●●●●●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