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完善17000字(论文)】_第1页
【论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完善17000字(论文)】_第2页
【论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完善17000字(论文)】_第3页
【论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完善17000字(论文)】_第4页
【论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完善17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8论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完善摘要社会上,食品卫不卫生,安不安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类问题应该靠刑法来加强规定和管理。但是在我们国家,针对此类的相关法规却是屈指可数,主要体现在《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和第一百四十四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以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非法经营罪等相关犯罪。像是对犯罪类型的划分缺乏科学性、对罪名的设置处于滞后状态、对责任(刑事上的)的确立缺乏合理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我国现有的食品法规中所不容忽视的弊端。所以我们对外国的相关经验和方法进行学习,再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完善和修整我国自身的食品法规。首先,要完善刑法与最新的立法成果,特别是《食品安全法》直接的衔接,修改现有罪名、增加新的罪名,将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修改为生产、经营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修改为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罪。增加持有型犯罪,增加食品安全过失犯罪,加强对生产者、经营者不作为的刑法规制;其次,要完善刑事责任体系,增强罚金刑和资格刑在规制食品安全犯罪中的作用;最后,刑法应当与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法律结合,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召回刑法规制制度,加强对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刑法保护,加大食品安全犯罪的移送力度。使各部门法共同在规制食品安全犯罪中发挥作用。关键词: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立法完善目录一、食品安全犯罪概述 2(一)食品安全犯罪的概念 2(二)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意义 3二、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基础 4(一)刑法规制的理论基础 51.食品安全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52.刑法严厉的惩罚性及最后保障性 7(二)刑法规制的实践基础 111.风险社会之客观需求 112.行政处罚力度不够 12三、我国现行刑法在食品安全规制中存在的不足 12(一)犯罪分类体系的缺陷 12(二)罪名设置不合理 14(三)刑罚设置不合理 151.罚金刑的设置不尽合理 152.资格刑的缺失 16四、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特征 16(一)食品召回制度 16(二)强有力的政府监管体系 17(三)食品召回分级召回 18(四)完备的食品溯源制度 18(五)刑法罪名设置全面 191.过失可以构成食品安全犯罪 192.食品安全犯罪资格刑内容丰富 19(六)刑罚重 20五、我国食品安全刑法规制的完善 21(一)犯罪分类的完善 21(二)罪名的完善 221.罪名的修改 222.罪名的增补 23(三)刑罚设置的完善 231.废除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死刑 232.完善食品安全犯罪的罚金刑 24参考文献 26

一、食品安全犯罪概述(一)食品安全犯罪的概念给食品的相关安全造成了危害的犯罪行为,准确来说是种从学理意义进行理解的概念,而并非刑法中本身所规定的内容,也是法律中对此种类型的违法行为的一个总体称呼。食品安全犯罪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而是泛指发生在食品安全生产经营等相关领域的相关犯罪,不仅包括生产销售伪劣食品、不符合卫生食品、有毒有害食品的犯罪行为,也包括食品生产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非法经营、逃避商检、质量鉴定机构提供虚假证明、负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贪污受贿等犯罪行为。马渊杰:《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规制》,转引自刘明祥、田宏杰主编:《刑事法探究》(第三卷)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66-367页。所以说,对食品的安全造成威胁的行为是一种包涵广泛的,从学理意义进行概括的罪名。它在犯罪中属于新兴的类型,是以围绕食品越来越不安全且升级为严重社会隐患为前提,从法律学的角度出发,所定义出的一种全新的犯罪。“要对一种新出现的犯罪进行定义,就应该把握住它的特质,并且有实际意义。”马渊杰:《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规制》,转引自刘明祥、田宏杰主编:《刑事法探究》(第三卷)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66-367页。赵秉志、于志刚:《论计算机犯罪的定义》[J],《现代法学》,1998年第5期。(二)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意义首先。对和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和加强,能够使得用律法确定罪刑的原则得到贯彻。这种原则的基本意义就是:犯罪要有法律上的规定作为依据,刑罚也要有法律上的规定作为依据。相关要求如下:1)法定性——用法律来对罪刑定夺是必然的,是说让法官能够依据刑法的规定进行明确的判断,不可徇私或者随意判定。刑法是一切法律的基本,不可动摇。2)实定性——通过刑法告知大众,什么样的行为是违法的,违了法需要接受怎样的处罚,从而定义出法律允许的行为有哪些。3)明确性——刑法中所提到的法令和条款必须内容明确,切实清晰,不能够有模糊的概念。其次。对和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和加强,能够使人民大众的生命和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这不仅能够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还能保护人们的健康,推动国内外经济发展,给后人提供更好的素质环境。如果食品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存在的隐患会引发社会恐慌。这一类问题如今已经十分突出,被高度重视,是必须加大解决力度的重中之重。我国也因此着手制定了《食品安全法》等一系列的规章和法规,来对食品的相关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保障和维护。可如果小的违规行为扩大成了犯罪,甚至对整个社会都造成了威胁,那么就需要更强力的法律出面,也就是刑法。再者,“不管是哪一条的法律,它的实施都必须依仗刑法才能得到确保,刑法也叫作万法之盾,是其他法律和调和社会关系的监保人。”张明楷:《刑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张明楷:《刑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最后。对和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和加强,能够使得国家更加和谐稳定,让经济能够平稳而持续的增长。现下,和食品相关的安全问题已经全球化。古往今来,有多少同食品安全相关的严重事件,都对整个国家社会造成了影响。这种关系到民生的问题只要变得严重,政府面临失信,社会面临动乱,经济面临崩溃,因此绝不能小觑。刑法会对和食品相关的安全问题中的违法进行严惩,让社会的良好秩序有了保障,巩固了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经济也更加健康。还有一点,依据刑法来对相关的犯罪人员进行惩罚,在对本人进行教导和告诫的同时,也能警示还在潜伏中的不法之徒,充分贯彻刑法的作用和意义。二、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基础(一)刑法规制的理论基础1.食品安全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据资料记载,犯罪行为最为基本的特点有这样三种:1、严重危害社会的一种具有危害性质的严重违法行为。2、行为本身违反了刑法中的条款和规定,是一种刑事上的犯罪。3、违法行为应该受到刑事处罚。肖扬主编:《中国新刑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6页。肖扬主编:《中国新刑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6页。第一个方面,对食品安全造成了威胁的相关行为直接威胁到了人民大众的健康和生命。在经济飞速进步的带动下,我们国家和食品加工相关的产业日渐壮大,各种新类型、新品种的食品越来越多。可是因为原产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工业的能力和水平普遍不高,导致作业过程中用料不实,添加剂泛滥,甚至用工业化工以及死肉、病肉进行加工。这些违法行为让国家在和食品的相关安全这一块的情势变得越来越严重。吃了这样的的事物之后,人的身体会因为其中的有毒物质而受害,也有可能危害到下一代的生命和健康。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一年都有两万到四万人食物中毒,但这只是数据,实际上的数量可能要翻上十倍,即食物中毒的人数最少也有二十万到四十万之间。杜海岚:《安全事件层出不穷食品安全迫在眉睫》,《法制日报》,2001年8月16日,第6版。第二个方面,对食品的相关安全造成危害,会直接阻碍到我们国家市场经济的稳定健康以及人们的和谐安康。消费和生产是相互促进,循环推动且互相影响的。对于社会主义国家中的生产来说,让老百姓不断增长的物质上的需求记忆文化上的需求得到满足,就是最终的目的。只有卫生安全的食品才能让人们愿意去买,也想要去消费,如此才能刺激大众消费的冲动,需求也会越来越高,从而加快经济增加,也为生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动力。可是现下对食品相关安全造成威胁的事件层出不穷,无休无止,老百姓觉得自己的生命和健康遭到了侵害,导致市场经济的相关秩序失去了保障,动摇了社会的安宁和谐,引发许许多多不稳定的因素,使得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都被拖了后腿。第三个方面,对食品的相关安全造成危害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在对外贸易中的出口环节。中国是众多让食品进行出口的相关贸易的国家中的一个,食品出口在我们国家的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比重。中国的食品制造相关工业还是在最初的起步级别,需要更多的发展和成长,可是许多花费了多年时间才建立起来的老字号品牌们,近几年在市场上却总是没有前景可言,这里很大一部分都是质量不好惹的祸,相反就给了更多的外企食品打入我国市场的机会。一旦和食品相关的安全上面发生了重大问题,整个国家的食品出口必定要被拖累,且会给国内的相关行业带来不小的打击。站在长久发展的角度来看,可能会有更深更远的损失和影响。中国在加入了WTO之后,和食品安全相关的问题在出口贸易中不断发生,除了损失大量的经济收入之外,更让一些欧洲国家有了把柄,展开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行为。2.刑法严厉的惩罚性及最后保障性要对给食品安全造成危害的违法行为使用何种程度的刑事处罚,必须通过该行为对社会所造成的威胁程度进行判断才能决定。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条就规定了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刑法规范的是对犯罪行为的具体规定和在法律上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和后果,也就是说,刑法表示的是对违法的相关行为的禁止,另外的法规则是对一般的犯罪和其需要承担的后果进行规范。尽管后者也具有强制性的措施(例如赔偿损失、警告、行政拘留等),可刑法中对在违法后需要承担的结果和责任是刑事处罚,刑事处罚是一个国家里面强制性最强,也最为严厉的处罚形式。因此,“在很久之前,刑法就应该拥有了自己独有的规定章程。以在对权利进行相关保护这个方面来讲,刑法一直对主体的相关利益上的管辖都是非常严厉,所以很早的时候,法律存在的必要就已经被人们所意识到了。所以时至今日,在国家的相关保障里面,刑法依旧有针对性的在各种科中处以刑罚……”。[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刑法把犯罪的相关违法行为视为对象来维护国家的社会以及经济上的相关秩序,依照刑法中的先关规定对犯罪分子给予制裁,包括刑事处罚和将其用来获取利益的一系列权利进行剥夺,规定社会底线,维护长治久安。刑法所包含的各种规范里面,大部分是义务性质的,其中以具有禁止性质的相关规范为主要,具有命令性质的相关规范为辅佐,另外还有一些是带有授权性质的,像是正当防卫一类的能够对违法行为进行组却的原由。在和食品相关的安全法规里面,刑法之所以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还是因为刑法对食品安全有着最后的保障性质的作用。对别的法律而言,刑法就是它们的保障,其原因是别的法律无法对社会相关的的关系以及相关权益的保护上面进行调整,刑事处罚十分严厉,别的法律要靠着刑法才能顺利实施制裁。刑法和只保护一部分权益的部门法不同,涵盖面极广,囊括一切部门法所针对的行为对象(如个人的相关财产、社会上的秩序等等)。举例来说,宪法针对的是民政间的事项,民法只针对平等条件下的主体间的相关联系和某一部分关系有财产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婚姻法就只能够针对婚姻和家庭的相关事宜。刑法就是一切的部门法的保障,对维护社会秩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维护经济秩序也是有着极为重要的分量。然而,刑法并不是统筹性的把全部的侵权都划分到犯罪的行列,只是把一部分侵权严重的违法行为视为犯罪。和刑法的补充性质相关的定义为,只在别的部门法律无法对相关权益进行保障的时候才能出用刑法;只在别的部门法律无法对一系列造成危害的相关行为进行抑制的时候才能出用刑法进行禁止。一个国家中拥有许许多多的部门分级的法律,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也是应该先出动部门法。要是每一部部门法都可以有效对所有的相关权益进行保护,那么刑法就不会被需要。相反的,如果一般的部门法律可以对各自相关的权益给予保障的时候,刑法的存在价值就能够显现出来。曲新久:《刑法的精神与范畴》,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第12-14页。刑事惩罚是刑法最为主要的强行执行的方法,可“刑法就像一把双刃剑,要是使用不妥,就会让国与民一同受害”。耶林(Jhering)之语,转引自林山田:《刑罚学》,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27页。所以,尽管刑事惩罚是终极手段,也不可在维护权益的时候肆意而为,要在别的法律手段都不能够保证维权结果的时候才能拿出来刑法,给以强力制裁且要以严宽结合的政策为依据,努力将刑事处罚的力度度量在较低值。刑法具备的充分性质是别的法律所没有的特质。以保障人民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为前提,政府制定出了包括“食品安全法”在内的各种法律。如果做出和“食品安全法”违逆的行为,挑战该法的相关规章制度,构成了一般犯罪违法行为,那么相关部门会依照“食品安全法”进行行政处罚。可如果该行为对该法律眼中藐视和破坏,便是对整个社会构成了严重的危害,是就超出了该部门法的调和与保障的范畴,一定要依靠刑法来执行最后保护,给予严厉的惩罚和打击。刑法虽同别的部门法一样,是位于宪法结构下面的子法律,但同别的律法是不并列对等的,它是对宪法以及其他法律施行的时候的一种保障,所以在法律的整个体系里面应该是属于保障法。张明楷:《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法学研究》,1994年第6期,第25页。所以在有关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制里面,刑法最为重要的社会性质的职能,就是在给对食品相关安全造成危害的社会性质的行为中让人民群众的权益得到保护。在对食品的安全进行保护的时候,刑法有着多种方式和途径。第一,关于对食品安全造成危害的相关违法行为,刑法会依靠法律法规来进行界定,对该类型的违反行为度量并决定出合适的刑事处罚,给潜伏状态的罪犯或者有犯罪念头的人给予警示并起到防范抑制的威慑作用。在理论界,这几年有不少的学者都对刑法的作用提出了“是对一些有特别或特殊的行为进行的否定”的看法,换句话说就是,给施行中的违法行为标注上代表要被惩罚的记号,以此来加强“对此行为进行否定”曲新久:《刑法的精神与范畴》,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第12-14页。耶林(Jhering)之语,转引自林山田:《刑罚学》,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27页。张明楷:《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法学研究》,1994年第6期,第25页。PeterCartwright:ConsumerProtectionandtheCriminalLaw,FirstPublishedbythePressSyndicateoftheUniversityofCambridge,2001.p.86.(二)刑法规制的实践基础1.风险社会之客观需求这几年,和食品安全相关的各种大小事故屡见不鲜,不管是毒奶粉,还是毒火腿,也包括双汇公司使用瘦肉精在内的各种风波,都接连被曝光。从这些影响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中可以看出,中国在食品相关安全这一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非是对卫生标准的控制和监察,以及质量等方面的原因,应该是出现的风险和隐患有了新的方式和特点,也就是更隐蔽、更难发觉、人为因素和技术掩饰更加高明,涉及的群体和层面更加广泛等。和食品安全相关的问题内容已经被延伸扩展,而和风险相关的因素也都慢慢被反映显现。但对我国而言,除了传统老旧的安全风险,还要面临随着转型和科技进步而萌发出的新问题。虽然和社会风险相关的理论针对的只是像德国这样的现代化处于比较高等级的发达国家,中国的社会也并没有达到“风险”的等级,可是所谓的风险社会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挑战和压力。姜涛:“风险社会之下经济刑法的基本转型”,载《现代法学》2010年第4期。2010年6月,《食品安全法》施行整整1年之际,相关机构对全国12个城市开展公众安全感调查。在社会治安等11项安全问题调查问答中,食品安全以72%的比例成为被调查对象姜涛:“风险社会之下经济刑法的基本转型”,载《现代法学》2010年第4期。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亟须修订刑法”,载《法制日报》2010年9月21日。不难看出,对食品的相关安全带来危害的一系列违法行为都是带着逐利的性质的,对竞争中相关秩序进行损害的时候,本质上早就不止是假冒伪劣那样简单的范畴了,此类案件最为重要的是给无特别指定的大面积人群带来了健康和生命上的威胁和侵害,对整个社会的公共安全秩序,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和谐都造成了危害。只有对此类违法行为是给无特别指定的大面积人群带来了健康和生命上的威胁和侵害这一点有了充分的认知,现代的刑法才可以将“以人为本”更加深刻的体现出来,才能更好的保障公众权益,提高违法是对整个社会都带来危害的行为的认知,对越来越突出的食品安全犯罪起到更有效的遏制。人大常委也就此事项发表过相关的看法:深化食品相关安全的重要性,并将此看作是国家安全中的一个部分。“人大建议将食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鼓励媒体揭露”,载正义网http://news.jcrb.com/jxsw/201106/t20110630_564415.html。2.行政处罚力度不够想要做好食品相关安全的规定制度,就一定少不了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行政处罚。可是行政的相关规定里面又不可避免的存在缺陷:第一个,对受害人自身相关利益的保障太过忽视。行政相关规章制度的重点是给予侵害方以罚款形式的制裁,罚金交予国库,单单只是对公众的利益进行了保障,并没有针对受害方自身的相关利益给予保护。第二个,行政处罚在相关的范围上有局限性。这类处罚(包括警告、扣押、查封、没收、责令停止行为、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只是针对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并不严重的一般性质的违法罚款,不具备严厉性和威慑力。使用严厉且拥有强大威慑力度的惩罚手段,才能够取得有效的保障结果。三、我国现行刑法在食品安全规制中存在的不足(一)犯罪分类体系的缺陷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定集中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这一分则中,其主要罪名有第140条规定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第143条规定的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和第144条规定的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笔者认为这样的分类有待商榷,近十几年来,毒奶粉、毒生姜、染色馒头、瘦肉精、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领域频频发生的这些重大案件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食品安全的危机应该说到了空前危急的时刻,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扰乱了生产秩序,更危及着每一位公民的生存与生命。于是,要求“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的处罚”便成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呼声。由于和食品安全相关的违法犯罪在客体上面都十分复杂,也就是说政府在食品安全相关领域所推行的一系列管理手段以及不带特指大多数群众生命健康。犯罪行为的相关性质取决于主要的客体,在刑法中相关的归属问题也是由此决定。以犯罪客体的相关理论为依据,与主要的客体相关的定义是,针对某一种具体违法犯罪行为中受害方里面损失较重的,在相关社会关系上成为刑法的重点保障对象。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以此理论为基础,保障不带特指的大部分群体的健康生命就是与食品安全问题相关的犯罪中所存在的主要的客体的定义。然而在现行刑法的相关规定中,不带特指的大部分群体的健康生命安全,以及性质上重大的相关财产都包涵在社会性质的公共安全之内,是对给公共安全带来危害的相关犯罪行为的客体要件。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更能体现“以人为本”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二)罪名设置不合理《刑法》中关于食品安全犯罪的罪名设置相对于《食品安全法》来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全面性。我国2009年新的《食品安全法》颁布以后,有关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和制度都有了新的变化,比如明确了关于问题食品的召回制度、流程和责任分配等,但是刑法中却没有对拒不召回问题食品的行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另一方面,对于食品安全的界定上,“食品安全”的称谓与原有的“食品卫生”概念有了本质的不同,这就把食品安全的问题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认识,表述为“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比原有以卫生标准为参照的界定方式更科学、更符合国际惯例,而原有刑法仍采用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这一表述则稍显片面,还有就是,在对食品相关安全进行风险方面的评估的基础之上,“食品安全法”制定出了相关的科学管理的一系列制度,以预防为主要,但是在现在施行的刑法中,和食品安全相关的犯罪行为还是划分在对我国市场经济带来危害的相关犯罪行为的规章制度里面,坚持是要等对市场经济的相关秩序带来了实际上损失之后才能够进行处理和惩罚,并不是把它视作和公共安全相关的犯罪行为中的一种来给予严厉打击和防制,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再者,现在的“食品安全法”中针对新兴犯罪的相关行为加上了新的规章条款并重新界定,如此就很难在现有的刑法里找出能够与之契合的罪名。如第二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从客观上来讲,规定中所提到的内容很明显是同食品安全的相关标准不太符合,而且还有在客观上无法重合的地方(有毒、有害),所以如果不能别的说明进行解释,那么这个条款就无法同现行刑法相适用。(三)刑罚设置不合理1.罚金刑的设置不尽合理在我们国家现在施行的刑法里面,同食品安全相关的犯罪行为一般都是靠罚款进行处罚,而刑事处罚中的罚款是附加刑罚,并不是主刑罚,无法单独使用,所以说能够单独使用的罚款处罚只能够在单位中适用,像是刑法中的第143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罪)、144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里面有关基本的违法犯罪行为的罚款金额的规定是:大于销售额的百分之五十、小于销售额的两倍。首先,在实际操作中很难精确量化特定违法主体实际的销售金额,而执法机关掌握的数据往往都低于违法主体实际的数额,因此把“销售金额”作为罚金计算的基准数,就会出现罚款金额币行政处罚中罚款数目还要少,我国《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行为,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在惩罚力度上明显轻于“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行政处罚,这与刑法是最严厉的处罚手段的性质不相符合,造成了罚款在和经济相关的犯罪违法行为中对打击贪婪性的威慑能力被抑制。各个国家之所以都支持罚款的方式,是因为这种方式的处罚能够有效的针对法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处罚。再者就是,这种感和钱财相关的处罚如是出现了问题也容易改过。所以,加强对罚金刑罚相关观念的重视程度,增加应用的频率,减少自由刑法使用,能够有效而积极的推动和食品安全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的预防。2.资格刑的缺失我国现行《刑法》资格刑刑种设置比较单一,只有剥夺政治利和驱逐出境两种处罚方式。在我国驱逐出境只适用于外国人,然而人的资格具有广泛性,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主体也往往具有某种或多种资格,尤其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资格,而我国刑法中规定的资格刑都不能适用于法人,唯一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定资格刑只有剥夺政治权利。对于食品安全犯罪而言,惩罚只是手段,预防才是目的。如果能设立针对法人的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取消营业资格等资格刑,将会对法人产生比较大的威慑力,有效预防其从事犯罪活动。四、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特征(一)食品召回制度和食品安全相关的一系列事故在最近几年中层出不穷,已经是公众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并解决这些同食品相关的安全问题,完善并制定快速有效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已经是刻不容缓。有关食品召回的相关制度,可以由美国来作为事例,进行学习的引用。美国的一家食品生产公司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被污染了的原材料,导致在之后被政府要求大量的召回该产品,由于资金周转的问题,该公司与2009年正式申请破产保护。申请该法保护之后,该公司在执行期内还是能够经营,只是要受法官监督并且展开内部的相关清理整顿工作。每一年,美国专门负责食品监督的部门都会结合人民的举报以及消协的要求,来对很多的食品发出召回令。如果存在对群众的生命会造成直接威胁的产品,那么会在召回之后立马销毁,一个不留。在进行召回的时候,让罪魁祸首全额承担召回费和消费者的退款是最为重要的措施,要负全责的厂家背上了沉重的代价,有的到最后只能破产。因为这样的处罚十分强力,所以对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给予了十分有效的打击,收效很明显。关于召回机制,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详细的对相关规章进行制定。美国在市场经济的领域中排在第一位,其相关的经验十分丰富,关于食品召回这一领域的相关措施里面,实施起来最具操作性,效率高,效果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二)强有力的政府监管体系单看表面,在美国的企业提出食品召回都像是出于自身的意愿,但是实际里却还是由政府通过相关部门而强制进行,是由政府主导的一种行为,主要是由“食品安全检疫局”(负责肉、禽、蛋类产品质量和缺陷产品的监督和召回工作)以及“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负责除肉、禽、蛋类制品以外的问题食品的监督和召回工作)两个分工明确、职责无交叠的部门负责,效果显著。消费者利益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不能完全归因于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意识强,而是因为美国政府有一套能够帮助弱小消费者的机制。(三)食品召回分级召回

在美国,上述的两个部门会根据相关标准订对有问题的食品进行检测,评估会造成哪种等级的危害,再以此为凭来对召回等级的高低进行确认。美国所制定的召回等级分三个:吃了之后会直接危害到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是最为严重的第一级;吃了之后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好的影响,是危害级别较为轻的第二级;吃了之后不会有任何对健康不好的影响,但是产品的标签、标识或者标注的内容上错误的,是不会造成什么危害的第三级。对食品的召回划分等级来进行处理是非常正确的,不但确定出了相关食品的危险程度、降低风险,还能够节约社会资源和成本,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四)完备的食品溯源制度在美国,对药物和食物进行管理监督的部门有明确的规定,只要是同生产食品还有饲料一类产品有关联的企业都必须创建档案,进行几时的记录。借由全程的监控管理,达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以确保重要环节全都到位为基础,展开与问题食品相关的一系列追溯行为。可追溯性的确保是能够保证食品可以顺利召回的前提,企业在部门中建立的档案记录了食品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的全部过程和流动去向。只要有了这些资料,再加上现代发达的电子身份的科学技术,不管什么时候出现了和食品安全相关的事件和问题,都能够迅速的作出反应并且有效的展开召回工作。(五)刑法罪名设置全面1.过失可以构成食品安全犯罪在国外,和食品安全相关的一系列违法行为在犯罪的分类上也是各种各样,但很多还是对过失行为进行了明确的定义,认为也能够构成犯罪。例如在意大利,就算是具有过失性质的生产销售,如果不能够达到食品安全的相关标准,也要接受处罚。又或者是美国那样,直接将同食品安全有关的一系列犯罪直接归类于严格责任,仅从客观上具有的危害性质考虑,忽略犯罪方的主观意识,对传统的刑法要素不作任何考虑,直接定罪并且进行处罚,以此能够更好的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人民健康。综上可知,我们国家现在所施行的刑法中,有关食品安全的一系列违反犯罪行为在相关规制上还有许多的漏洞和不足,若是过失造成的后果,根本无法将其定为犯罪。所以我们要多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制法方式,将过失纳入食品安全法的定罪范畴。2.食品安全犯罪资格刑内容丰富关于资格刑,不管是在何种法系的国家里都是相当受到重视的。包括和食品安全相关的违法犯罪这一块,资格刑所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充足和丰富的,特别是很看重对行为人在某些特定工作的从事上所进行的资格禁止。在韩国,制造过会带来危害的食品的相关人事,在五年内都不能够在从事该行业。还有西班牙,会剥夺犯罪者三年到六年不等的从事食品行业的权利和资格,严重的会剥夺六到十年。除了韩国和西班牙,意大利和朝鲜等许多国家都有与此相似的刑罚和规定。“和对从业的相关资格进行限制的资格刑法有关的适用情况,在某些国家(内蒙古、意大利和朝鲜等)的刑法里面,针对一些利用职务权利、营业关系中的高级别地位以及刻意不让从事某些职务的相关犯罪人员进行了规定,剥夺其在特定职业上的从事资格。所以在和食品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中的犯人,上述国家也给予了资格刑的惩罚。这样的做法在对此类犯罪和预防和压制上具有良好的效果”蒋冰冰:《食品犯罪立法问题研究》[J],上海社会科学院优秀硕士论文,2009年,第37页。蒋冰冰:《食品犯罪立法问题研究》[J],上海社会科学院优秀硕士论文,2009年,第37页。(六)刑罚重发达国家中有许多都加大了打击和监控管理的力度,在和食品安全相关的犯罪领域中收获了颇为丰富的成绩和效果。通过对这些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分析,能够发现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东西。在英国,和食品安全这一领域相关的法规十分的严格。对一般违法行为根据具体情节处以3个月以内的监禁或5千英镑以内的罚款;对销售不达到质量标准要求的食品或提供损害人体健康的食品的,处以6个月监禁或2万英镑以下的罚款;违法情节严重的,对行为人最高处以2年监禁或无上限罚款。彭玉伟:《论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缺陷和完善》[M],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年7月。在英国,和食品安全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主要属于单行刑法的范围,这里的罚款处罚和我们国家刑罚中的处罚是一样的。从发达国家在和食品相关的安全这一领域中的刑事立法来说,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在食品安全这一块都拥有至少一部的具有综合性质的律法。以此模式为基础,再统一的对本国和食品的安全相关的领域来制定有针对性的细节问题,这样的立法方式已经成为趋势主流。顺应着这样的趋势主流,我们国家于两千零九年在“食品安全法”彭玉伟:《论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缺陷和完善》[M],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年7月。五、我国食品安全刑法规制的完善(一)犯罪分类的完善针对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不完善,食品安全犯罪应归入《刑法》第三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中更为适合,主要依据:其两种犯罪行为中的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决定了犯罪的性质。食品安全犯罪与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都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以及重大公私财产安全。鉴于两罪在主观方面、行为方面、危害后果方面是相似的,因此更适用于将食品安全犯罪纳入《刑法》。“食品安全法”的问世,为我们国家在刑事立法这一领域打下了坚实有效的一桩,对和食品的安全有关的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依循,能够按照社会的诉求给予正确而必须的打击。此法规同现行刑法之间实现对接,能够给和食品安全相关的犯罪给以更强、更严厉的打击和预防,有效的保障人民大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让社会更稳定,更和谐,更好的发展前进。(二)罪名的完善如果在刑法分则中设专节规制危害食品安全犯罪,那么应当在现行基本犯罪和延伸犯罪的基础上增设相关罪名等,以此完成罪名设置层面的完善。1.罪名的修改当代科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会涉及到食品相关安全的领域也越来越多,过去用于管理食品相关安全的规定和准则已经老旧,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无法满足公众需求,更无法对和食品安全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有效的管制和打击。就现在的人民大众来说,光是卫生这一个标准根本满足不了需求,除了卫生,安全和营养更是主要,然而这并不是简单的词语更换,而是一种新理念的树立,是将食品犯罪事件正式纳入了社会的范畴。因此,把“卫生”标准换成“安全”标准当是最为合适。对应的,除了生产和销售,食品在配送、运输等其他过程中同样有会出现对食品安全造成危害的事件,所以把罪名中的“安全”标准换成“卫生”标准当是最为合适,即: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罪。还有一个是把罪名中“经营”换成“销售”,即: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通过将上述罪名的名称进行修改,能够把“食品安全法”同现行刑法之间实现更加完善的对接,能够在维护食品安全的过程中给予犯罪分子更加有力的打击和惩戒。2.罪名的增补(1).增补“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相关产品罪”《食品安全法》第二条、第三项规定从事“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的生产经营也必须遵守《食品安全法》,因为这些相关产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会直接对食品本身的安全带来影响,可能导致食品的不安全,从而造成与食品安全犯罪同等的危害后果。因此建议增补“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相关产品罪”。(2).增补“生产、经营不符合安全标准食用农产品罪”《食品安全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供食用的源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公布食用农产品安全相关信息,应当遵守本法的有关规定。尽管《食品安全法》对食用农产品的规制仅限于“制定标准”和“公布安全信息”,但是由于“食用农产品”在种植、养殖等环节容易出现不安全因素,而“食用农产品”又不属于食品,因此有必要在《刑法》中设置“生产、经营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用农产品罪”。(三)刑罚设置的完善1.废除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死刑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严格控制并逐步废除死刑的刑事政策,无数事实证明死刑的适用与犯罪率并不成反比,也不与威慑力成正比,在实际的情况中,用到死刑的情况比较少的时候,所产生的威慑效果反而越强大。制造含毒、有危害性质的食品并且进行销售经营是在非暴力性质的同经济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中的,将和经济相关的犯罪中存在的死刑进行废除,是学术界共同的声音。从社会心理学论证,对经济犯罪执行死刑对预防犯罪作用效果甚微,所以在和食品安全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中动用到死刑,不单只是同刑罚的前进道路背道而驰,也同我们国家现在所以推行的刑事相关政策所违逆,更加违背了罪状、责任和刑罚相互对应和适用的基本原则。将我国现在的国情同死刑中存在的利处及弊端结合起来,有关于经济违法犯罪这一类型中废除死刑的情况,必须要建立能够相配套的合理法规制度(如将有期徒行的刑期进行延长、增加有期徒刑减刑的机会、进行假释的相关准则等等)。2.完善食品安全犯罪的罚金刑和食品的安全相关的问题在发达国家的社会中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在制裁不法商贩时所运用的法律手段也是十分严厉而沉重的。在和食品的安全相关的事故中,对于一般性质事故的处理都一定会采取沉重的惩罚,尤其是故意给食品安全造成危害的人,高额的处罚金会令其倾家荡产。法律的严惩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此类犯罪的发生。反观我国目前现行刑法对食品安全犯罪的罚金刑力度较轻,在社会上树立的惩戒作用不明显,以至于食品安全犯罪事件屡禁不止,犯罪后果越发严重,食品安全犯罪不仅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更无法弥补的是使国家声誉在国际上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将刑罚中的罚金提高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罚金刑,指的是给违法人员进行财产上的处罚,以此对违法人员规范相关意来进行强化,从而达到对犯罪进行抑制的目的。此种处罚手段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对违法人员通过违法途径而谋取的利益进行阻止,在罚款额度的考量上应当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虑。在对食品安全的相关违法行为行进惩戒的时候,若想要这种刑罚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威慑力、取得最好的效果,处罚力度的加大是必不可少的,罚款金额过低会直接导致威慑力量的减弱。将罚款金额增加,能够更好的完善刑罚责任的先关建设和设置,也能对提高该种刑罚的地位有所帮助。介于受到传统罚款观念的影响,正确而良好的风气和观念在立法同司法两个层面中并没有建立起来,也直接导致了罚款处罚在和食品安全相关的犯罪中存在缺陷,无法表现出好的适用性。只有将该刑罚在和食品安全相关的犯罪行为里所存在的必然性进行确定,才能够更进一步的对该刑罚进行完善,有着必然性作为指引,就能斩断和食品安全相关的违法人员心中的动机和贪念,起到预防的效果。最后,从我们国家当下施行的刑法内容来看,自由刑法同生命刑法不能实施在以单位为主体的犯罪团体身上,如此罚款就变成了能够惩治此类犯罪唯一的手段。所以将罚金刑罚确立为主刑,进一步提升适用程度,增加处罚额度,是在对和食品安全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抑制以及让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得到促进有着重要非常的意义和影响。

参考文献温长军,王然.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J].中国检察官,2012,(03).舒洪水.关于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思考[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02).房清侠.食品安全刑法保护的缺陷与完善[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02).储槐植,蒋建峰.过失危险犯之存在性与可存在性思考[J].政法论坛,2004,(01).李静.论食品安全的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钱贵明.论食品安全的法律控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6.任毓佳.论食品安全的刑法保护[D].湖南师范大学,2009.梅传强,杜伟.论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现状与立法再完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04).刘畅.论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以《刑法修正案八》与《食品安全法》之衔接为契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许振鲁,晏维友.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刘净.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立法若干问题研究[J].法学杂志,2010,(11).彭玉伟.论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缺陷和完善[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04).赵辉,褚程程.论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之完善——以《刑法》与《食品安全法》之衔接为视角[J].政治与法律,2010,(12).肖元.对食品安全刑法保护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02).周玉琴,季任天,曹谷.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由“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31)裴俊永.《食品安全法》的“四大新亮点”[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9,(04)季任天.论中国食品安全法中的食品安全标准[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4)姜兴波.浅谈食品安全法[J].品牌与标准化,2009,(12)闻冰.食品安全法千呼万唤始出来[J].记者观察(下半月),2007,(12)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的通知[J].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09,(17)梁新歌.《食品安全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实用医药,2010,(36)张立华.法制办负责人解读《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J].中国食品,2009,(16)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通知[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9,(18)荆培才.《食品安全法》的缺陷及其完善[J].中国经贸导刊,2011,(08)周立刚.关于我国食品安全刑法保护的理性思考[J].北方经贸,2011,(08).林银凤.刍议食品安全问题与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牙韩选.中国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杜菊,刘红.食品安全案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论要[J].保定学院学报,2010,(04).吴情树.《食品安全法》中刑事责任条款的设定——以附属刑法为研究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王玉珏.《刑法》第144条中“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合理定位——以近晚食品安全事件为例[J].法学,2008,(11).徐琳.浅谈食品安全犯罪的罪名认定[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02).左德起,林慧.从食品安全法实施中看刑事责任的完善[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9,(04).杨凯.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法规竞合初探[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06).宋南.关于打击制售病死猪肉犯罪、确保食品安全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18).田禾.论中国刑事法中的食品安全犯罪及其制裁[J].江海学刊,2009,(06).卢建平,方翌.完善食品安全的刑法保护[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刘宪章.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J].人民检察,2009,(07).徐军,吴光升.我国食品安全刑事责任框架建构[J].人民检察,2009,(19).邢曼媛,侯晶晶.浅议食品安全的刑法规制——从《食品安全法》的角度[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10).杨秀英.完善食品安全刑事责任立法的思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5).赵秉志,阴建峰,袁彬,张磊,张伟珂.关于《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的研讨意见[J].刑法论丛,2010,(04).赵秉志,于志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