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055-2021优良食味半糯粳稻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32T 4055-2021优良食味半糯粳稻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32T 4055-2021优良食味半糯粳稻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32T 4055-2021优良食味半糯粳稻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32T 4055-2021优良食味半糯粳稻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FORMTEXT65.020.20FORMTEXTCCSB22FORMTEXT     DBFORMTEXT32DBFORMTEXT32/FORMTEXTT4055—FORMTEXT2021FORMTEXT     FORMTEXT优良食味半糯粳稻生产技术规程FORMTEXTTechnicalregulationforproductionofsemi-glutinousjaponicaricewithgoodtasteFORMTEXT     FORMTEXT     FORMTEXT2021-06-03发布FORMTEXT2021-07-03实施FORMTEXT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2/T4055-2021优良食味半糯粳稻生产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优良食味半糯粳稻生产技术规程的品质指标、品种选择、产地选择、育秧技术、本田管理、收获、干燥与储藏和记录档案等。本文件适用于优良食味半糯粳稻适宜生态区域的稻谷生产。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1534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NY/T1922机插育秧技术规程NY/T2156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LS/T1218中国好粮油生产质量控制规范DB32/T3784种子处理防治水稻病虫害技术规程术语和定义GB1350、GB/T1354、GB/T17891和NY/T59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半糯粳稻semi-glutinousjaponicarice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在2%~13%之间,含有低直链淀粉含量的Wx等位基因(如Wxmp、Wxmq、Wxmw等)的粳稻。3.2优良食味半糯粳稻semi-glutinousjaponicaricewithgoodtaste达到本标准4规定的品质指标的半糯粳稻。4品质指标品质主要指标达到表1的要求。表1优良食味半糯粳稻主要品质指标食味值/分直链淀粉(干基)含量/%胶稠度/mm透明度/级整精米率/%水分含量/%杂质含量/%不完善粒含量/%黄粒米/%谷外糙米含量/%异品种率/%色泽气味≥808.0%~13.0%≥70≤3≥5514.5~15.5≤1.0≤3.0≤0.5≤2.0≤2.0正常5产地选择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的规定。选择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地块。有条件的要施用有机肥,或通过水稻—绿肥轮作培肥土壤。6品种选择选用品质符合优良食味半糯粳稻标准,经省级及以上审定或引种备案,适宜在本区域推广利用的品种。沿江和苏南地区选择早熟晚粳品种,搭配种植中熟晚粳品种,宁镇扬丘陵地区可搭配种植迟熟中粳品种;苏中地区选择迟熟中粳品种;淮北地区选择中熟中粳品种。7育秧技术7.1种子选择选择适宜本地区种植的优良食味半糯粳稻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规定。不应使用自留种。7.2种子处理按DB32/T3784和附录A进行浸种处理。7.3播种时间根据移栽时间和秧龄确定播种时间,确保稻株抽穗后6d~15d在日平均温度23℃左右的气温条件下灌浆充实。苏南地区宜5月20日~5月25日播种,苏中地区宜5月25日~5月30日播种,淮北地区宜5月25日~5月30日播种。在适期播种范围内,力争早播。7.4播种量每亩用种量4kg左右,塑盘育秧每盘播芽谷130g~150g,折合干种子100g~120g。7.5育秧管理塑盘育秧参照NY/T1922、工厂化育秧参照NY/T1534,宜硬地硬盘育秧。8本田管理8.1栽插规格与苗数机械插秧,行距30cm,株距12cm~14cm,亩栽1.6万~1.8万穴,穴插4苗~5苗,每亩基本苗8万~9万株。栽插后及时查看是否有漏穴、缺苗,当缺株率超过3%以上时要及时进行人工补缺,以减少空穴率和提高均匀度,确保基本苗数。8.2肥料管理8.2.1基肥施用有机质含量45%、N-P2O5-K2O含量5%商品有机肥300kg/亩,含N量12%~18%的硅、锌复合肥30kg/亩,麦秸秆还田的施用尿素5kg/亩。有条件的替代施用腐熟后的豆粕或菜籽饼等有机肥150kg/亩~200kg/亩。8.2.2追肥8.2.2.1分蘖肥分二次使用,第一次在机插后5天~7天每亩施纯N5kg~6kg、第二次在栽后12天~14天每亩施纯N3kg~4kg。8.2.2.2穗肥穗肥宜早施、少施,增施钾肥,补施硅肥,在主茎叶龄余数4.0叶~3.5叶时施促花肥,用N-K2O总养分30%左右的含硅复合肥15kg/亩~20kg/亩。8.3水浆管理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要求。栽插后灌浅水活棵,施第一次分蘖肥后自然落干露田;分蘖期浅水勤灌,水深以2cm~3cm为宜,适当露田;当每亩茎蘖数达到预定穗数苗80%时开始分次轻搁,达到全田土壤沉实不陷脚,叶色褪淡为度。搁田复水后,保持干湿交替,在孕穗到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齐穗后干湿交替,直至收获前7天断水,不宜断水过早。8.4病虫草防治8.4.1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掌握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合理运用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态技术、生物技术及化学药剂,在关键时期防治,减少用药次数,选用高效、低毒、低风险农药,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草危害。8.4.2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虫水稻品种;精选种子,去除病粒;翻耕灌水灭蛹,降低虫源基数;培育壮苗、适时移栽;合理密植、适时晒田、配方施肥、科学灌溉、健身栽培等。8.4.3物理防治利用性诱剂诱杀稻纵卷叶螟和螟虫或田埂边种植香根草诱杀螟虫。稻田综合种养地区可利用灯光诱杀害虫。安装频振式杀虫灯(2000m2左右1盏)诱杀田间趋光性害虫;投放性诱捕器,诱杀田间趋化性害虫。8.4.4生物防治利用自然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或人工释放稻螟赤眼蜂控制鳞翅目害虫。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病虫害防治推荐生物农药及用量参见附录A。利用稻田综合种养,如稻田养鱼(虾)或稻田养鸭控制病虫草害。8.4.5药剂防治农药使用符合GB/T8321的规定,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按照NY/T2156规定进行防治。病虫草害防治推荐化学农药及用量参见附录B。9收获、干燥与贮藏9.1收获95%的籽粒黄熟,稻谷水分在25%左右时收获。9.2干燥低温烘干(稻谷温度≤38℃)或晾干,干燥至水份14.5%~15.5%。不能在沥青路面及粉尘污染严重的地方晒谷。9.3贮藏按LS/T1218的规定执行,按品种单独储藏,储藏库温度控制在20℃以下。10记录档案建立生产档案,全程记录生产过程中气象条件、生育期、各项投入品名称及使用时间、数量、收获时间、产量等,生产档案保存不少于2年。附录A(资料性)水稻病虫害防治推荐生物农药及用量水稻病虫害防治推荐生物农药及用量见表A.1。表A.1水稻病虫害防治推荐生物农药及用量防治药剂防治对象分类使用时期亩有效成分用量春雷霉素稻瘟病抗菌素发病初期或发病前1.6g~2.4g枯草芽孢杆菌稻瘟病、苗期立枯病微生物类发病初期或发病前30g~40g蜡质芽孢杆菌稻瘟病、稻曲病微生物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150g~200g井冈霉素A纹枯病抗菌素发病初期或发病前3.5g~5.0g申嗪霉素纹枯病抗生素发病初期或发病前0.5g~0.7g解淀粉芽孢杆菌纹枯病微生物类发病初期或发病前15g~20g苏云金杆菌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微生物源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期80g~400g阿维菌素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抗生素卵孵化盛期至幼虫1~2龄期前0.3g~2g短稳杆菌稻纵卷叶螟微生物源卵孵高峰至2龄前期600~700倍液苦皮藤素稻纵卷叶螟植物源类害虫发生初期至盛期0.3g~0.4g乙基多杀菌素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蓟马微生物源卵孵盛期至2龄以前1.2g~3.75g金龟子绿僵菌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微生物源害虫低龄期或虫害初期60ml~90ml多杀霉素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蓟马微生物源卵孵盛期至2龄以前2g~4.3g球孢白僵菌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蓟马微生物源幼虫孵化盛期及1~2龄幼虫高峰期390g~700g

附录B(资料性)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推荐化学农药及用量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推荐化学农药及用量见表B.1。表B.1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推荐化学农药及用量防治对象防治时间防治指标防治药剂亩用药剂量种传病害: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浸种25%氰烯菌酯2000倍液6%杀螟丹1000~2000倍62.5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0倍液稻瘟病破口期75%三环唑水分散粒剂20g~25g齐穗期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60mL40%三环·嘧菌酯悬浮剂60mL稻曲病破口前5d~7d防治一次,破口期防治第二次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45mL25%噻呋·嘧菌酯悬浮剂40mL纹枯病分蘖末期病穴率5%27%噻呋·戊唑醇悬浮剂30g~40g孕穗期病穴率20%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15mL~25mL稻纵卷叶螟卵孵高峰至2龄幼虫高峰期二代虫卵量15头~20头/穴,三、四代虫卵量10头~15头/穴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30mL~40mL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10g~12g16%甲维·茚虫威悬浮剂10mL~15mL水稻螟虫(大螟、二化螟等)孵化盛期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6g~10g24%甲氧虫酰胺悬浮剂25mL~30mL灰飞虱一代成虫迁入高峰期,大田二代若虫高峰期5头/穴~10头/穴25%吡蚜酮悬浮剂20g~25g褐飞虱、白背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5头/穴~10头/穴20%呋虫胺悬浮剂;20mL50%烯啶虫胺可溶性粒剂5g~10g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10mL~16mL草害插秧之前(封闭药)50%丙草胺70mL10%苄嘧磺隆15g栽插后3d~5d(封+杀)55%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60g栽插后20d~25d千金子、稗草混生10%噁唑酰草胺乳油120mL鸭舌草、莎草等双子叶杂草38%2甲·灭草松水剂75mL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江苏省农作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扬州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亚东、王才林、张洪程、赵庆勇、朱镇、陈涛、魏海燕、赵春芳、魏晓东、赵凌、姚姝、周丽慧、路凯、梁文化。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江苏省农作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