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名校2024届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惠州市名校2024届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惠州市名校2024届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惠州市名校2024届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惠州市名校2024届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惠州市名校2024届中考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年少时,眼神澄澈,心地纯良;长大了,受到名利、欲望、贪婪等熏染,变了质,走了味,失了魂。B.有一句名言:“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生就是“自我”不断实现的过程。C.原西南师范大学校长邱玉辉、高级工程师彭燕华、重庆大学教授尹超……等多位国内人工智能专家出席了大会。D.近年来,因在马路上行走时使用手机而引发安全的事故屡屡曝光,“手机依赖”到底是不良习惯?还是危险的“炸弹”?这让人们不得不开始质疑。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宽宥(yòu)裨益(bì)自诩(xǔ)崭露头角(lòu)B.确凿(záo)客栈(zhàn)镌刻(juān)繁弦急管(xuán)C.脸颊(jiá)光纤(xiān)赫然(hè)期期艾艾(ài)D.旌旗(jīng)咫尺(zhí)寒噤(jìn)姗姗来迟(shān)3.下列句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庚”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七位。B.杏坛、悬壶、岐黄都是中医的别称。C.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左琴右书”之说。D.王羲之对鹅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是()A.食无定味,适口为佳。美好语言的标准必须遵循两条:有效,悦耳。在人人想着创新的年代,自觉认知与坚守语言的底线,或许才能让我们的母语故乡变得更加美好。B.读书讲究一个“博”字,而评书讲究一个“透”字。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之透,从而有一孔之得、一己之见,足以为己、为人镜鉴。C.把阅读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人一定拥有开阔的精神版图;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全民阅读的品质,这样的国家一定拥有勃勃生机和巨大潜力。D.对于草木、庄稼和一些小生灵,惊蛰是一道关,霜降也是一道关;这两道关,一个主兴,一个主衰。可谓一阳一阴,一道一魔,它们配合得多么默契!5.根据课文默写①两岸石壁,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沉鳞竞跃。③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陈涉世家》中表明陈胜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名著阅读1.《儒林外史》刻画了特定时代各个不同阶层的众生相,其中各有典型人物,请按要求写出典型人物。腐儒的典型——(__________)贪官污吏的典型——(__________)八股迷的典型——(__________)正面典型——(__________)2.《儒林外史》以讽刺艺术见长,描形画骨,手法多样,用了以下哪些讽刺手法(可多选)()A.运用白描进行讽刺 B.运用夸张手法进行讽刺C.设置矛盾冲突进行讽刺 D.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讽刺二、阅读7.给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司马迁《史记》)(______)A.到。例:及鲁肃过浔阳B.犯过错。例:人恒过,然后能改C.胜过,超越。例:过犹不及盲臣安敢戏君乎?(刘向《说苑》)(______)A.安逸。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怎么。例:安求其能千里也C.安身。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之劳而位居我之上。(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A.停留。例:不可久居B.居住。例:面山而居C.处在。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狼》)满坐寂然(_______)(《口技》)又何间焉(_______)(《曹刿论战》)学学半(_______)(《虽有嘉肴》)杂然相许(_______)(《愚公移山》)9.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和例句中加点意义相同的一项。(1)例: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欧阳修《卖油翁》)(______)A.众菩萨献毕。因请如来明示根本,指解源流。(吴承恩《西游记》)B.周进因他说这样话,倒不同他让了,竟僭着他作了揖。(吴敬梓《儒林外史》)(2)例: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孟子《富贵不能淫》)(______)A.众人见晁盖如此志诚,尽皆欢喜。(施耐庵《水浒传》)B.献帝泣曰:“朕被二贼欺凌久矣!若得诛之,诚为大幸!”(罗贯中《三国演义》)(3)例:佛印绝类弥勒,祖胸露乳,矫首昂视。(魏学《核舟记》)(______)A.唤李催、郭汜领兵五百,围住太傅袁隗家,不分老幼,尽皆诛绝。(罗贯中《三国演义》)B.老和尚见说,满心欢喜,却才揩了眼泪道:“好,好,好!此计绝妙!”(吴承恩《西游记》)(4)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陶渊明《桃花源记》)(______)A.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雨村听了,并不推辞。(曹雪芹《红楼梦》)B.行者见说,唤山神、土地,同来见了三藏,具言前事。(吴承恩《西游记》)10.阅读张勇的《浮躁是人的大敌》一文,完成后面小题①工作时,有的人一张嘴就是困难,对待稍有难度的工作,退缩、畏难、躲避、闪人成为常态。这样的人眼高手低、兴趣很多,但专注做一件事很难。他们习惯于浅尝辄止,兴趣转移像流星雨。这部分人心浮气躁,缺乏平和安静的心境。②浮躁,是因为灵魂的栖息地没有建设好。心理学认为,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化与盲目性相互交织的复杂的病态心理,使人失去准确定位,让人随波逐流,做事没耐性,难以持之以恒。③浮躁,是过度自负或极端的不自信的心理造成的。这两种极端的心理往往纠结于一处,一方面过度膨胀,一方面又心虚气短,只好先把口号喊出来,再千方百计投机取巧、蒙混过关。浮躁表现在心态上,就是急功近利,总想一举成功;表现在学习上,就是静不下心、学不进去,急学现用,不求甚解。④电影《中国合伙人》中说:“梦想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曾有一位学者去英国考察,看到牛津大学的草坪很好,于是向园丁询问经验。园丁说,没有什么经验,就是要不停地浇水,只不过要浇900年。浇灌我们的梦想,时间不是唯一的尺度。有只争朝夕的心气,更需有日积月累的实干,这既是方法论,更是改变世界的信仰。⑤如果我们能安下心来认真做一件事情,就没有做不好的。反观一日三省的孔子、墨黑池水的王羲之、虚怀纳谏的唐太宗,他们克服了浮躁之心,隐去浮躁之气,于是,成功显得如此简单。浮躁被所代替,冲动被所折服,这才是长大的硬道理。(摘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心浮气躁,缺乏平和安静的心境”的原因。2.第④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的方法,列举__________的示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_______。3.细读第⑤段,按要求完成题目。(1)在文中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形容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2)曾国藩有一副名联:“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宜;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此对联可以放在第⑤段作为道理论据,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学会低头①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年轻气盛的他一进门头就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模样,笑着说:“很痛吧,可这是你今天来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想要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②富兰克林应该是在这件小事中学会了低头。正是他这种睿智的生活态度,使他对独立战争的胜利和美国国家制度的初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被称为美国之父。③还看过一个故事: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它的西坡长满松、柏、女贞等树,而东坡只有雪松。一对夫妻偶然解决了这个谜底,因为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大且密,当雪积到一定的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如此反复雪松便完好无损,可其他的树,因为没有这个本领,树枝便被压断了。西坡由于雪小,总有些树挺了过来,所以西坡除了雪松,还有柏和女贞之类。④首先倒下的,是那些傲然挺立的树,而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懦弱的树却以俯首之姿逃过了一劫,最后巍然成林,成了自然界的一大奇观。⑤在我们的教育中,我们学到的更多的是坚贞不屈的正气。李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曾让我们愤慨激昂,郑燮的《竹石诗》“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威武不能屈的品格。可在生活中,我们却是要学会低头的,昂首挺立固然能表明一个人执着的品格,可只有学会低头,我们才能迈向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⑥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面对的并不总是和风细雨,老天总会不时地降下一阵大雨吹来一阵狂风以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而且前面还有许多未知的深壑和大河等待着我们,我们总会碰到许多不尽人意的事。或许我们有勇气在风雨中继续前进,或许我们有毅力去迈过高山大河,可成功却并不一定属于我们。可能我们会摔得鼻青脸肿,可能我们也会跌得体无完肤,甚至丧失继续前进的信心。⑦生活中,我们是要学会低头的。古语云:小不忍则乱大谋;农村也有古谚:出头的橼子先烂。人生并不需要时时锋芒毕露,也不需要处处刀光毕现。在某些时候,我们固执地用鸡蛋去碰石头,能得到什么?。⑧当然,低头并不是一种懦弱,一个人不能一生都做挺着腰板的人。A低头是一种谦逊。“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需要时刻低头去向他人学习,我们也需要低头认识自己的过错并总结自己,从而为自己的成功注入动力。B。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只是撞到南墙不回头的傻子,只有审时度势,分析困难,另辟蹊径,我们才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C低头更是一种大度。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因为学会了低头,我们会少了些许争执,多了几分友情,少了烦恼,多了随和。⑨人生中我们需要百折不挠的精神,需要坚贞不屈的气概,可我们更需要那种低头的勇气。学会了低头,我们才会使自己迷途知返,才会找准前进的方向,才会摘取胜利的果实。当然,低头也应恰到好处,过多的低头会使我们丢掉人格的尊严和做人的原则,那样我们会迷失在人生的航线上。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学会低头”中“低头”的含义是什么?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①~④段所述的两个事例的作用。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根据你对文章第⑦段的理解,补写一个事例。5.仿照第⑧段中A、C两处画线句子的形式,在B处为画线句子提炼一个论点。三、应用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根据《自然》杂志发表于2008年的一篇论文统计,1940-2004年间新出现的300整例传染病当中,71.8%来自于野生动物。仅在中国,2003年的发生在中国的SARS病毒试证实源头为蝙蝠,中间宿主是果子狸;在2020年1月波及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经研究与一种蝙蝠的冠状病毒序列一致性高达96%,并锁定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材料二:材料三:2020年3月3日是第七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我国确定的主题为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①人只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与野生动植物共享美好的地球家园,才是符合生态文明的相处之道。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也会伤及人类本身。②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决定,确立全面禁止交易,食用野生动物的制度,对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要在现行法律基础上加重处罚。保护野生动植物,就要保障它们的种群安全,珍惜其根植的土地和水源,保护其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和食物链,乃至我们共同呼吸的空气。(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材料三划线句子中一处语病,请找出并提出修改意见。(3)请结合三则材料内容,在2020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当天,以王华的身份,给所在的九年级(1)班同学写一封拒绝捕食野生动物的倡议书。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对待学习,你是习惯于主动探究,还是被动应付?看到垃圾,你是习惯于随手捡拾,还是视若无睹?面对困难,你是习惯于设法解决,还是绕道而走……关于习惯,你有怎样的看法和经历?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1、A【解析】

B改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C省略号和“等”不能连用。D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的正确使用与修改能力。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地使用标点。2、C【解析】

C项正确。ABD三项修改为:A.崭露头角(lù);B.繁弦急管(xián);D.咫尺(zhǐ)。3、B【解析】

杏坛指教育,故B错误。4、D【解析】

D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把“霜降也是一道关”后的分号改为句号。这里是一个较长的停顿。“可谓一阳一阴”前的句号可改为逗号,因为这句话是紧承“一个主兴,一个主衰”而来。5、①五色交辉②夕日欲颓③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⑤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和现代诗文名句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即可。“辉”“颓”“汇”“落英”“鸿鹄”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名句的书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6、1.周进、范进;汤奉、王惠;马静、鲁编修;王冕、杜少卿(各写出一人即可)2.ABCD【解析】1.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此题考查的是与《儒林外史》有关的文学常识。(1)腐儒的典型为周进、范进这两个人物,他们是作者在第二、三回中分别着力塑造的两个年纪老大而没有考中科举的可怜虫,这是两个腐儒的典型。(2)贪官污吏的典型莫过于汤奉、王惠二人。科举不仅培养了一批庸才,同时也豢养了一批贪官污吏。如进士王惠被为南昌知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询问当地的治安,不是询问黎民生计,而是查询地方人情,了解当地有什么特产。(3)八股迷的典型为马静、鲁编修。如马静是一个为科举而耗尽终生的受害者,但他始终把科举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业”,他甚至迷信八股到如痴如癫的程度。(4)正面典型为王冕、杜少卿。如王冕出身农家,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不精通,而又安于贫贱,以卖画为生,不与权贵相与,作者通过他的嘴,抨击了科举制度。2.《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有的运用白描进行讽刺。如淡淡数笔就可以突出人物社会地位、性格特征,无声无息中就把人物形象塑造的栩栩如生。有的运用夸张手法进行讽刺。如“范进中举发疯,胡屠户打了范进一巴掌”。有的设置矛盾冲突进行讽刺。如范进和胡屠户的矛盾冲突。有的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讽刺。如范进中举前后人们对他的不同态度等。所以选ABCD四项。二、阅读7、(1)B(2)B(3)C【解析】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1)句意: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过错。“过”是犯过错的意思。故选B。(2)句意:臣子怎么敢戏弄君主?“安”,怎么。故选B。(3)句意:然而蔺相如只不过就靠一张嘴说说,他的官爵职位反而在我之上!“居”,处在。故选C。8、(1)攻击(2)“坐”通“座”,座位(3)参与(4)教(5)赞同【解析】

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敌”:攻击。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9、(1)A(2)B(3)B(4)B【解析】

考查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止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表示不同的意思,这样的现象叫一词多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1)题干句“因曰”的“因”与A“因请如来明示根本”的“因”意思相同,都是“于是”之意。B“周进因他说这样话”的“因”是“因为”之意。(2)题干句“诚大丈夫哉”的“诚”与B“诚为大幸”的“诚”意思相同,都是“的确,确实”之意。A“众人见晁盖如此志诚”的“诚”是“真诚”之意。(3)题干句“佛印绝类弥勒”的“绝”与B“此计绝妙”的“绝”意思相同,都是“非常,十分”之意。A“尽皆诛绝”的“绝”是“尽”之意。(4)题干句“具答之”的“具”与B“具言前事”的“具”意思相同,都是“详尽”之意。A“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的“具”是“置办”之意。10、1.灵魂的栖息地没有建设好过度自负或极端的不自信的心理2.举例论证英国园丁九百年不停地浇水使牛津大学的草坪很好日积月累地实干才能实现梦想。3.(1)扎实(或者持重,踏实)理智(或者冷静)(2)曾国藩的对联是说:好人从逆境中崛起,但不要贪占;很多错误都是因为草率应对、顾及不周而犯,应该从容面对问解决问题。第⑤小节中说“我们安下心来认真做一件事情,就没有做不好的”安下心来做事就是指从容面对,二者观点一致。【解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根据②段“浮躁,是因为灵魂的栖息地没有建设好。”③段“浮躁,是过度自负或极端的不自信的心理造成的。”作答即可。2.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①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力,更具有权威性。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有力地论证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文章划线句子举有一位学者去英国考察,看到牛津大学的草坪很好的例子,运用了举例论证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日积月累地实干才能实现梦想”的观点。3.(1)解答此题要注意两点,一是所填写的词语必须是形容词,二是所填词语要与上下文意思契合。第一空如“稳重、沉着、沉静”,第二空如“平静、镇静、镇定”等等。(2)本题考查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断与探究。议论文中的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论据的位置确定,要根据论据内容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益;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上联,即说郭是好人,对郭氏的人生坎坷、从逆境中崛起表示理解和肯定,但嘱咐他不要贪占;下联,主要是告诫郭氏,很多错误都是因为草率应对、顾及不周而犯,应从容面对。且更从容,就是要更从容地面对问题、更从容地解决问题。与第⑤小节中说“我们安下心来认真做一件事情,就没有做不好的”安下心来做事就是指从容面对,二者观点是一致。11、1.忍让、谦虚、能屈能伸。2.引出中心论点;同时充当论据证明论点。3.生活中我们只有学会低头才能迈向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4.答案示例:三国时的杨修恃才放旷不把主公曹操放在眼里,锋芒毕露最终断送了自己的性命。5.答案示例:低头也是一种智慧。【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仔细阅读文章,可以看出,“学会低头”中“低头”是忍让、谦虚、能屈能伸的意思。2.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开头讲故事或引名言作用的理解。开头段落的作用一般是引出论点后分论点。表述格式一般为: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同时作为(事实或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吸引读者,增强文章趣味性。引出中心论点;同时充当论据证明论点。①~④段列举了富兰克林的故事,既引出中心论点,又充当事实论据证明论点。3.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把握能力,其实是对作品的整体感悟能力的考查。中心论点需要自己概括论点时要注意论点的完整性,应该用一个能表示简明判断的完整的句子来表达。文章前四段列举富兰克林的故事,在第五段提出论点“只有学会低头,我们才能迈向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4.此题考查学生补充论据的能力。答题时,要做到两个明确:一要明确要论证的观点是什么;二要明确要补的论据的类型。如果是事实论据,表述格式一般为:人物+事件。如果是道理论据,则要力求准确,最好能有出处。围绕“生活中,我们是要学会低头的”这一观点列举事例即可。5.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要仔细读文段,然后分析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判断要衔接的句子应该是什么句式,据此进行拟写。这一段从三个角度论述“低头并不是一种懦弱”,根据每一层阐述的内容来概括,第二点应该是“低头也是一种智慧”。三、应用12、(1)人们吃野味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弥补“养分”、猎奇,但野生动物不仅没有营养价值,而且携带大量导致在人类之间传染的病毒。(2)第一句有语病;将“只要”改为“只有”。(或将“只要”删去)(3)示例:倡议书初三(1)班的全体同学: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们认识到野生动物不但毫无营养价值,而且已经成为病毒传播的首要因素,食用和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等现象受到广泛关注。2月24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食用的决定;3月3日是第七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我国确定的主题也为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为了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为了公共利益以及人类社会的良性健康运转,我倡议:第一,心怀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爱护。第二,树立健康的饮食观,不追求所谓的新鲜刺激,不追求无谓的“滋补”。第三,拒绝捕食野生动物,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拒绝野味从我做起,保护生态从我做起,维护生命健康从我做起。王华2020年3月3日【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归纳概括能力。材料一的文字和数据说明,人类出现的一些传染病毒和食用野生动物有很大的关系;材料二中,图一说明了人类食用野生动物的主要动机是弥补“养分”和猎奇,而图二则说明,野生动物不仅没有营养价值,而且携带多种寄生虫,可传播多种传染性病毒。据此分析概括作即可。(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画线句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将“只要”改为“只有”。(3)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倡议书的能力。倡议书的格式:标题居中,称呼顶格写,正文写明发倡议的原因,分条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最后落款处,先写署名,后写日期。根据题干中“在2020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当天”,可明确发倡议书的日期是“2020年3月3日”;根据“以王华的身份”,可以明确署名是“王华”;根据“所在的九年级(1)班同学”,可以明确称呼是“九年级(1)班全体同学”;根据“写一封拒绝捕食野生动物的倡议书”,可以明确倡议书的核心内容。具体的倡议内容要结合材料三分条提出,要具体可行。据此分析正确拟写即可。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好习惯受益终生俗话说:习惯性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习惯,是一种规律,一种对待生活的状态,而一个好习惯,就如一盏盏路灯,点点灯光照亮人生道路,就如一支妙笔,在生命的画卷上点画,写下光辉的人生篇章,从而铸造就一段璀璨的生命历程,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翻开历史画卷,多少人的生命因优秀的习惯绽放光彩……好习惯能促使人获得成功。毛泽东一生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促使他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毛主席天天不离书本,总能抓紧分分秒秒阅读和学习,当他骑在马背上时,他在阅读,当他端坐在书桌前时,他在阅读,当他在漫漫路途中行走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