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大掺量工业废渣混凝土高性能化活性激发与协同调制_第1页
附件2:大掺量工业废渣混凝土高性能化活性激发与协同调制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项目基本情况专业评审组:序号:编号:名称项目名称大掺量工业废渣混凝土高性能化活性激发与协同调制关键技术及应用公布名主要完成人邢锋(深圳大学)、蒋正武(同济大学)、孙振平(同济大学)、寇世聪(深圳大学)、崔宏志(深圳大学)、白莉(吉林建筑大学)推荐单位(盖章)或推荐专家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项目密级非密定密日期保密期限(年)定密机构(盖章)学科分类名称1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代码2代码3代码所属国民经济行业土木工程建筑业所属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任务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具体计划、基金的名称和编号: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气与冻融环境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其对策的基础研究(5053806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新型矿渣(钢渣)高性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研究和应用(2006BAF02A25)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滨海混凝土基础设施劣化识别和基于可靠度的优化控制(50925829)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混凝土应力腐蚀机制及抑制对策研究(50378055)已呈交的科技报告编号:授权发明专利(项)授权的其他知识产权(项)1项目起止时间起始:2001年01月01日完成:2011年1月15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制本项目属于土木工程领域的节约型混凝土高冻融等特殊环境也对混凝土结构的服役性能和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我国每年产生数十亿吨的钢渣矿渣、磷矿渣和粉煤灰等环境负荷大的工业废渣,将其用于制备混凝土并实现高性能化是工业废渣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经长期机理研究,发明了不同工业废渣的矿物组分协同激发与调制技术,解决了混凝土早期性能与长期性能的内在需求矛盾,显著提高了工业废渣吸纳率,实现了大掺量工业废渣混凝土的高性能化,工程适应性大大提高;发明了混凝土强度快速预测新方法,可高效协同调控混凝土的早期(1)发明了外引离子双向复合激发方法,揭示了硫酸根离子激发钢渣矿渣中氧化铝活性的机理,实现了硫酸盐、矿渣、钢渣的三元协同激发和活性的协调发挥,大幅提高了掺合料的活性和用量,钢渣矿渣掺量可达40%以上,混凝土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较同掺量的矿渣混凝土分别提高20%和10%;发明了钢渣热闷处理与矿物掺合料协同激发方法,解决了钢渣体积稳定性差的难题,全钢渣细集料配制的高性能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达到80MPa以上。(2)发明了多组分复合化学激发剂,提出了机械-热-化学法协同激发磷矿渣潜在活性的新方法,解决了大掺量磷矿渣混凝土缓凝严重和早期强度差的难题。磷矿渣掺量可达30%以上,大掺量磷矿渣高性能混凝土1天强度可提高20%以上,365天氯离子扩散系数降低50%以上。(3)最早提出硬石膏激发粉煤灰中Al₂O₃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早期强度;通过发明的两步法均衡界面改性技术,进一步弱化了混凝土界面"墙壁效应",协调了混凝土早期与长期性能需求,实现了混凝土的高性能化。粉煤灰掺量超过55%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可达80MPa以上,孔隙率下降30%,365天氯离子扩散系数降低60%以上;制备的粉煤灰掺量超过75%的混凝土其导热系数可下降67%。(4)发明了混凝土28天强度预测新方法,建立了符合我国胶凝材料特性的混凝土强度快速测试模型,大幅提高了大掺量工业废渣混凝土强度预测与评定的准确性。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出版专著3部,参编国家和行业标准各2部;在《CementandConcrete内外同行发表于高水平期刊上的论文广泛引用,单篇最高引用70次。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组织的评沪昆和杭瑞高速贵州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