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口碑-颠覆传统模式(职场经验)_第1页
电子口碑-颠覆传统模式(职场经验)_第2页
电子口碑-颠覆传统模式(职场经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电子口碑颠覆传统模式(职场经验)企业是否觉得“左右”消费者越来越难了?是否原来引发口碑的招数在web2.

甚至web3.

时代越来越不灵了?那就试试电子口碑吧。

当一个古老有效的工具遇到了互联网营造的新环境时该怎么办?这就是口碑营销正面临的问题。口碑营销作为人类最原始、最历久弥新的营销手段,本来是通过人们的口头传播完成的,但是自从进入互联网尤其是Web2.

时代以来,人们分享信息越来越“动手不动口”了——通过键盘、鼠标的操作轻松完成对他人的影响。口碑营销迫切需要注入互联网元素。

电子口碑,颠覆传统模式

《口碑营销》一书的作者伊曼纽尔•罗森(EmanuelRosen)认为:“口碑是关于品牌的所有评述,是关于某个特定产品、服务或公司的所有的人们口头交流的总和。”口碑不是陌生的概念,可以说它是人类最原始的行销广告,由于它在影响消费者态度和行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被誉为“零号媒介”。口碑也被营销人员视为具有病毒特色、最廉价、可信度最高的营销手段。

传统上,围绕口碑的信息传播是通过面对面的形式实现的。但是随着新型通讯工具的出现,尤其是互联网和手机的兴起和逐渐普及,人们在信息发布和传递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论坛、博客、播客(视频分享)和即时通讯工具等手段来发布和传播信息,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和亲朋好友、同事联络感情或者处理工作等,而且手机和互联网的融合趋势还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所有这一切,都对传统的口碑营销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权且将结合互联网的口碑传播形式称作“电子口碑”,来进行一番研究和探索。

电子口碑是对传统口碑传播模式的一种颠覆。一方面,在信息传递的空间上,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无需传递者采用传统的“面对面”形式,突破了信息传播的空间局限;另一方面,在所传递的信息内容上,电子口碑超越了原先的口头模式,文字、图像、视频、音频和动画等都可以通过电子口碑的途径来传播。同传统的口碑相比,电子口碑拥有覆盖率高、精准性强、速度快、范围广、价格低廉、广告内容形式多样、阅读率高等特质。因此,在新的传播环境之下,企业必须重视电子口碑的营销功能。

启动电子口碑的策略

自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商业运营领域以来,互联网为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沟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新模式,互联网也经历了1.

时代(用户单纯接收信息)和2.

时代(用户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发布过程中来),并且即将迎来3.

时代(用户在网站上直接体验产品,并与企业实现信息交互)。伴随这个过程出现的电子口碑在很多方面打破了传统口碑营销的理念,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使得口碑营销向着更加开放的多维度方向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引发电子口碑呢?

绑定事件营销,开展即时传播

互联网极大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其中的即时通讯工具(InstantMessenger,简称IM)功不可没。从1996年11月Mirabilis公司推出全世界第一个即时通讯软件ICQ(“我在找你”——“ISeekYou”,简称ICQ)开始,到现在形成了其与MSN、SKYPE(诞生于2003年)和QQ(诞生于1999年,前身为OICQ)等即时通讯工具并存的格局。并且,随着IM用户人数的急剧攀升(如MSN有26种语言,全球用户超过5亿,在中国达到1500万;SKYPE全球用户数量接近2亿),它也逐渐成为企业营销传播的新领地。

利用即时通讯工具,结合热点事件,进而产生出强大的在线电子口碑,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营销传播机会。作为北京2008奥运会的全球火炬传递合作伙伴之一,可口可乐凭借其敏锐的营销嗅觉,就抓住了“通过即时通讯,实现即时传播”的先机。在火炬全球传递前夕,可口可乐与腾讯网合作联合推出奥运火炬在线传递活动。为此,他们设计了8888条路线,并通过网站招募了8888名第一棒火炬在线传递大使。2008年3月24日,北京奥运圣火在雅典古奥林匹亚遗址点燃,同时“可口可乐奥运火炬在线传递”启动。截至2008年7月8日,已经有超过5796万QQ用户参与了这一活动。通过QQ强大的即时通讯用户平台(目前,腾讯注册用户数超过7亿,其中活跃用户超过3亿,同时在线人数超过300

万,网民每天通过QQ发送的信息达数十亿条),可口可乐成功实现了在较短时间内用户深度参与的品牌营销传播。在这个过程中,QQ用户通过邀请各自的亲朋好友(然后会产生病毒式的扩散效应)加入火炬在线传递,最终形成了关于火炬传递的在线话题和品牌曝光。

2008年4月16日,北京奥运圣火在海外传递受阻,MSN抢先发力,当天推出“红心中国”签名活动,以支持全球华人用签名方式表达“爱国,支持北京奥运”的情感诉求。到4月20日MSN“红心中国”签名用户达到了700万。不久,QQ的“中国心”图标也红遍中国。这可以说是即时通讯工具借热点时事进行自我营销传播的两个典型案例。

MSN“红心中国”签名活动和QQ的“中国心”所产生的巨大网络传播效应,向我们展示了即时通讯强大的传播能力,并预示着围绕IM的营销传播活动将进一步升级和转型,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信息显示,截至2007年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1亿,其中70%的网民使用IM工具。在即时通讯工具上,用户可以实现远距离的文字聊天、语音聊天、传送文件、拨打电话、视频聊天、邮件辅助和发送短信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