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开题报告4800字】_第1页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开题报告4800字】_第2页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开题报告4800字】_第3页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开题报告4800字】_第4页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开题报告48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课题名称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起止年月课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摘要目的:分析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月进入我院ICU病房的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试验组在ICU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比较2组护理效果。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选题的来源)(一)研究背景ICU病房的患者病情危重,护理工作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加上ICU患者病情多样,考验着护理人员的水平与技能;也正是因为这个特征导致护理人员更多地关注对患者的治疗,并未关注过患者的心理问题,更没有对患者有一个全面的心理护理。由于心理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和疾病的康复,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不能完全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护理。(二)研究目的分析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三)研究意义目前,人文关怀逐渐成为了医疗机构体现人性化护理的关键性标识。ICU病房收治患者多病情危重、反复性发作疾病,其心理、生理上均承受巨大痛苦,而提供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有助于增进其舒适感。明确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对提高ICU病房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二、文献回顾(国内外研究概况,发展趋势,检索的策略及所用的关键词)邹凤为了探讨在重症监护(ICU)护理过程中行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理念的临床效果,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行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发现实验组护理满意度45例(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38例(80.85%),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95.5±3.8)分均高于对照组(84.6±3.2)分,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表明对ICU患者行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还提高改善整体护理质量,效果显著。王海燕,李冬英,谭辜钰为了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在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ICU病房患者中抽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n=43)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n=43)则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指导下进行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舒适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97.7%,高于对照组的81.4%(P<0.05);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4.7%,低于对照组的20.9%(P<0.05)。结论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肯定,可明显提升患者护理舒适度,并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借鉴。陈志云为了分析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月进入我院ICU病房的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试验组在ICU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发现试验组护理满意度87.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采用人文关怀后其SAS、SDS评分降低至(32.11±6.42)分、(36.28±5.42)分,对照组为(41.83±5.19)分、(45.14±6.05)分,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ICU护理中采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值得临床推广。孙丽华为了研究在ICU科室中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重症转入ICU接受治疗与护理的患者,随机分成普通组25例与人文组25例,普通组患者接受科室常规疾病治疗与护理流程,人文组接受全面照顾护理过程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观察患者对护理服务及心理干预措施的满意度与心理不良情绪评分。结果发现普通组满意度为60%,人文组明显较高88%(P0.05);入科时,两组患者心理焦虑、治疗积极性、睡眠情况与沟通等指标评分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人文组上述指标评分均较低(P0.05)。表明在ICU科室内,护理人员将人文关怀理念实际应用至常规治疗与护理流程中,针对性进行心理干预措施,大部分患者对于临床服务感到满意且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张迎春为了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应用体会。抽选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余姚市中医医院ICU接受救治的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住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50例)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着重强调给予患者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护理,将其应用于患者的实践护理服务过程中。评估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期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评分差异,由患者评价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0.0%)与对照组患者(67.3%)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转出ICU时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评价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92.7±6.4)分、对照组患者评价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77.4±9.5)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明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患者临床护理应用中能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提升护理人员护理质量。马久芳为了评价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1CU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构建人文关怀护理模式。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筛选医院ICU收治患者102例,随机对照分组,常规组、人文组各51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发现人文组抢救干预、ICU获得性衰弱、压疮、病理性焦虑抑郁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ICU内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有助于稳定病情,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对于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赵丽莉为了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选取我院收治的ICU病房患者中抽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n=43)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n=43)则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指导下进行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舒适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97.7%,高于对照组的81.4%(P<0.05);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4.7%,低于对照组的20.9%(P<0.05)。表明在ICU护理中采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值得临床推广。王金玉,林丽君,吴学华为了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下的ICU护理效果及其对于患者治疗康复的影响。选取我院ICU2016年5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持续性人文关怀)51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4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其治疗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依从性相对更高(P<0.05),而风险事件发生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相对更低(P<0.05)。表明基于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开展人性化的ICU护理,其对于促进患者的治疗康复有着积极的帮助。邱晓莉为了研究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ICU病房接收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发现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5.1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80.65%,两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在ICU护理当中,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护理效果。吴鸟青,张胜兰,胡斐斐为了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随机选取2010年6月-2014年5月医院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情况。结果发现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8%高于对照组的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ICU护理中采取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进行临床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快速促进疾病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价值。参考文献(部分):邹凤.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7,23(3):245-246.王海燕,李冬英,谭辜钰.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227-228.陈志云.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9):1076-1077.孙丽华,隋成.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7,23(21):173-174.张迎春,姜巧婷.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12):125-127.马久芳.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3):3113-3113.赵丽莉.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7,4(13).王金玉,林丽君,吴学华.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7,23(28).邱晓莉.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J].保健文汇,2017(9).吴鸟青,张胜兰,胡斐斐,等.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0):139-140.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方法1.3观察指标1.4统计学处理2结果2.1两组患者精神状态比较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纠纷发生率比较3讨论4结论(二)具体方法(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工具、资料收集和整理方法、统计学方法和技术路线)1、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月进入我院ICU病房的患者82例,纳入标准:①均为进入ICU病房患者。②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存在认知障碍、意识模糊患者。2、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包括药物护理、身体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饮食护理等。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细化护理方法并始终贯彻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比较2组护理效果。3、研究工具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4、资料收集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评分,SAS≥50分、SDS≥53分为阳性。5、整理方法运用EXCEL软件和SPSS软件进行整理。6、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校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技术路线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问题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问题材料与方法ICU常规护理ICU常规护理术前予以人文关怀心理护理提升家属与患者交流沟通的力度结果对照组试验组讨论结论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2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转离ICU时的护理四、研究进度和阶段完成的指标(时间、工作内容)1、选题:2017年11月15日――2017年11月20日,作收集毕业论文相关资料并进行选题;2、上交选题:2017年11月25日――2017年11月30日,上交选题给指导教师;3、确定论文提纲:2017年12月5日――2017年12月13日,与指导老师讨论提纲并确定写作大纲;4、开题答辩:2017年12月20日――2017年12月30日,完成开题报告并进行答辩;5、撰写初稿:2017年12月26日——2018年1月5日,完成初稿并交给指导老师修改;6、修稿:2018年1月6日――2018年2月28日,根据老师意见修改初稿。7、定稿:2018年3月1日――2018年4月1日,将论文交给指导老师审阅;8、论文答辩:2018年4月16日——2018年4月30日,系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参加答辩;五、前期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已具备的研究条件,尚缺少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前期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无。已具备的研究条件: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