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1页
论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2页
论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3页
论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4页
论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内容摘要]教学新理念,核心问题在于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本文对内容摘要: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当务之急在于建立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评价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创新是人才的本质内涵,培养创新人才是新世纪赋予教育者的神圣使命。语文教学要发展进步,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创新将是永恒的主题。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气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从说起创新思维。因此,要想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例如,我在讲《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1998年我国遭受特大的洪涝灾害,全国人民纷纷捐款捐物,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使他们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这充分体现出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会怎么样呢?让我们跟随法国作家莫泊桑一同走进19世纪资本主义的法国,看一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我们一起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种启发式的导入一下子就使学生产生了积极愉悦的情绪,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去阅读课文,探讨作者是怎样紧扣“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展开故事情节。然后大家又共同讨论,深入学习课文的结构特点。学生在这种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中,精神振奋,探索问题踊跃,进而创新思维也被激发出来。

要想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首先是改变传统观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充分地去读、去想、去说、去写,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吹氧。

二、“引导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寻根问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科学家李政道说“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来第一流的工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生疑、质疑、解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如《曹刿论战》一文,这篇文章的主题是表现平民百姓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军事上的“指挥若定”才是战争取胜的关键,而对统治者鲁庄公是暗含讥讽贬斥。有学生提出鲁庄公作为一国最高统治者却能礼贤下士,虚心纳谏,勇于出让指挥权,这才是战争取胜的真正原因,鲁庄公不愧是古代帝王中不可多得的英明君主。这样的独到见解,老师给以肯定,并因势利导,开展讨论,老师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不强求一致,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创造性活动的积极性,有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我在讲《藤野先生》这篇小说时,开始学生的质疑只是停留在文章字词的表面,而没有深入到文章的内容、结构中去,我让他们借助学习提示、课后练习、时代背景,反复研读课文,结合文章的情节线索前前后后联系起来思考,终于发现并提出了质量较高的问题,如:“本文开头写清国留学生有什么作用?”“本文的明、暗线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弃医从文?”而这些问题正是理解文章主题和结构的关键。我对提出问题的同学及时地给予了表扬和鼓励,并引导他们相互探讨,相互启发,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只是从旁适时点拨,最后由学生自己寻求正确的答案,圆满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在这篇小说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由学生“质疑———析疑———解疑”这一过程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贵有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我们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敏捷地、灵活地、主动地、创造性去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而创造性思维又离不开聚合思维,所以,在又激发了创造欲望。还让学生给“炎黄子孙爱中华”通讯征文活动设计图徽。这是一次难度很大的创造活动,由于学生高度重视全身投入,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便是一则很成功的习作:图中间是代表中华民族的长城,染着斑驳的青灰色,长城上叠着一支钢笔,是绿色的。笔尖指着黄色的土地,笔头挂在蓝色的天空中。外面的圆形则代表望远镜。从整体上看,这是从宇宙上看地球的一张照片,镜头的中心是长城一角。笔尖和笔头所指是指我们可以自豪地以豪放或细腻的笔尖,站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根在中国,就可以一写为快。短短的设计说明,却洋溢着创造的灵光。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1、青少年学生创造的高低不仅跟一个人的知识、智力有关,而且和人的个性品质与特点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独立、勇敢、勤奋、有恒、谦虚、细致、好探究等均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要注意及时消除和矫正。有恒,这种个性使能够持之以恒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个问题上,这是任何创造性活动获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持之以恒的加以培养。如在班级里规定,每天早晨锻炼之后,用30分钟做记忆体操;早自习用五、六分钟抄格言、名诗;晚放学前用30分钟写日记,回家后用30分钟阅读名著、报刊等。天天坚持执行这一时间表,每段时间内规定必须完成的具体学习任务,使学生体内的生物钟产生了适应性。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意志的磨练。勇敢,这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点。马克思有句名言:“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地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只有勇敢的人,才能进入科学的殿堂。因此,我们要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这一重要的个性特征。要鼓励他们敢于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要鼓励他们勇于说出内心的话。本人曾让学生用真挚而朴实的语言写出内心的秘密或心灵深处的强烈呼唤。下面摘录几个片段。(一)渴望能上重点高中:“但是,由于我的基础差,我常感到一种无形的巨大压力,我感到喘不过气来。有时在梦里,我会梦到我在中考中手足无措,我会因为在梦里做不了一道题而出一身冷汗。”(二)渴望有个哥哥:在委屈的时候,我可以在他面前毫无掩饰地大哭一场;在无助的时候,他那强健的双手会为我撑起那把沉重的伞;在失意的时候,他可以为我托起一个希望。”袒露自己心灵深处的秘密,这也是对自己勇气的一种考验啊!其他个性品质的培养,限于篇幅,这里不一一述说了。2、搭建平台,给学生以实践创新的机会

在近年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给自己定了一条这样的原则: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实践。总是不断为学生搭建表现自我的平台,给学生以实践创新的机会。再如:在学习《雷雨》时,我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我让学生展开辩论;学习《谈生命》时,先给学生一个“对生命的看法”的话题,尔后在课堂上即兴演讲。这样,学生不但踊跃参加,学到了课本知识,而且积极实践,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改变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并为之“搭桥铺路”,就一定能使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得到绽放。七、用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评价应该是基于学生的成长和成功来实施的,应该促进学生成功的心理体验,使他们能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学习和思考,张扬其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创新欲望。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可能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教师应该因势利导,不要拘泥于教学参考所给予的程式化的答案,即使学生的理解与教师的课前准备相差较远,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思考进行分析,看看其中是否有可取的之处,不能不假思索地全部否定。要知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导向作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信奉唯一答案,那就给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只有老师讲的才是正确的。那么,学生就会逐渐地养成接受老师所讲内容的习惯,就会怠于思索,长期下去,就会丧失创新的欲望。更何况,文本的学习不同于精密的理科知识,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章本身就有留白之处,它需要读者的思维再创造。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慎于评价,巧于评价,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敢于奇思妙想的胆量。在营造了利于学生思维开启的教学环境之后,教师也不能就此满足,而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利用各种方式的平价,如发展性评价、开放性评价等,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课堂上的师生问答往往被人们忽视,认为它无足轻重,其实,这其中所包含的点点滴滴的评价,恰恰可以及时地对学生的思维的发展起到较好的向导作用。如在学生解答问题的时候,教师给予的评价可以从多角度出发,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开阔、想向丰富,以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依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现行语文教材中所设立的综合性学习板块,更是打破了学科界限,利于学生融合各种知识,开拓视野,锻炼能力。教师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活动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最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于学生,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最大化的开发与挖掘。这个过程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而评价的指向性尤为重要,语文教师要坚信“我的学生一定富有创造性”,在教学中革新旧有的评价模式,恰当地把握评价时机,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综上所述,让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是创新的关键,是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基础,只有创新,老师才能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素质。[参考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