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辽宁省抚顺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辽宁省抚顺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辽宁省抚顺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辽宁省抚顺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地理试卷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温馨提示:考生答题时,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0分)1.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我国位于A.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欧洲东部、大西洋东岸C.亚洲南部、印度洋北岸D.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答案】D【解析】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点睛】此题主要是考查了我国的地理位置。2.当乌苏里江的人们迎来新一天的第一缕曙光时,帕米尔高原的天空A.烈日当头B.天色微明C.满天星斗D.一片晚霞【答案】C【解析】由于中国东西所跨的经度广,当乌苏里江的人们迎来新一天的第一缕曙光时,帕米尔高原的天空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故答案选C。3.下列国家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是A.朝鲜B.俄罗斯C.印度D.日本【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所给的四个选项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是朝鲜选A。【定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陆上相邻和隔海相望的国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4.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A.南多北少B.北多南少C.西多东少D.东多西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我国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大部分人口分布在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一线以东,小部分分布在该线以西,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分布的有关知识.5.我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域A.23B.28C.32D.34【答案】D【解析】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故答案选D。6.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征是A.东高西低B.中间高四周低C.西高东低D.四周高中间低【答案】C【解析】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故答案选C。7.以“摔跤”这项体育运动闻名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A.内蒙古自治区B.黑龙江省C.西藏自治区D.青海省【答案】A【解析】“摔跤”这项体育运动闻名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故答案选A。8.我国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A-满族B.汉族C.壮族D.藏族【答案】C【解析】我国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壮族,故答案选C。9.我国南方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主要是为了便于A.接受更多的阳光B.窒气流通C.雨水下泻D.更快散热【答案】C10.在初春或初冬时节,下面哪条河流容易出现凌汛A.长江B.黄河C.珠江D.淮河【答案】B【解析】凌汛是由于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在初春或初冬时节,黄河容易出现凌汛,故答案选B。【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易发生凌汛的河流,要求学生理解掌握。1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寒潮B.地震C.洪涝D.车祸【答案】D【解析】自然灾害包括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是发生于大自然的不可抗拒的灾害,以上四种灾害中,寒潮和洪涝属于气象灾害,地震属于地质灾害,车祸不属于自然灾害,故选D。12.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煤炭B.水能C.石油D.天然气【答案】B【解析】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重新利用的资源或者在短时间内可以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水能可以重新利用的资源或者在短时间内可以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故答案选B。13.我国自然资源最基本的特征是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B.总量贫乏,人均不足C.总量丰富,人均量多D.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答案】A14.我国平原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草地B.林地C.耕地D.一城市建设用地【答案】C【解析】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故答案选C。15.“网购”是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最适宜为其服务达到“送货上门”目的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铁路B.公路C.航空D.水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价格适中,适合短距离运输;“网购”是一种新兴购物方式,最适宜送货上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各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16.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运量小、运费高、受天气影响最大的是A.铁路B.公路C.航空D.水运【答案】C【解析】铁路是运量较大,运费较低,远距离的运输方式;公路机动灵活,运量不大,运费较高,适合短距离的运输方式;航空是运量小、运费高、受天气影响最大的运输方式;水运是运量最大,运费最低,远距离的运输方式;故答案选C。17.贯彻因地制宜的方针,山区应侧重发展A.林业B.种植业C.畜牧业D.渔业【答案】A【解析】贯彻因地制宜的方针,山区应侧重发展林业,故答案选A。18.我国农作物熟制南北方出现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A.土壤B.热量C.地形D.水源【答案】B【解析】由于南北方的热量不同,我国农作物熟制南北方出现明显差异,故答案选B。19.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A.新能源B.钢铁工业C.新树料D.生物技术类产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钢铁工业需要煤铁,用于建筑,桥梁,造船,设备制造等等,带动的产业多,也是耗能较大的工业,该工业属于重工业,也属于基础工业;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类产业均属于高科技产业.解:钢铁工业属于重工业,也属于基础工业;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类产业均属于高科技产业,选项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高科技产业的种类,属于基础题,理解着解答即可.20.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条件是A.自然资源丰富B.科技力量雄厚C.位置优越D.劳动力资源丰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因素有科技水平、环境因素、政策因素等,其中科技因素是主导因素,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技术人员或专家较多的沿海地区或省会城市多成为技术指向性产业的优选地区.解: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因素是科技力量,而大城市是区域的文化中心,科技力量雄厚.故选:B.二、综合题(包括8小题,共80分)21.读我国政区空白图,完成下列问题。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省区的名称、简称及省会所在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答案】A.山西省晋太原B.吉林省吉长春C.福建省闽福州D.甘肃省甘(陇)兰州【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读我国政区空白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中国各省级行政呢个单位的名称、分布、简称及省会所在地,要求学生具有较强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读图可知,A.是山西省,简称晋,省会是太原;B.是吉林省,简称吉,省会是长春C.是福建省,简称闽,省会是福州D.是甘肃省,简称甘(陇),省会是兰州。22.读“中国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填写下列字母所表示的主要地形区名称。高原:A△____、B△____、C△____、D△____;平原:E△____、F△____、G△____;盆地:H△____、I△____、J△____、K△____.【答案】A.蒙古高原B.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责高原E.东北平原F.华北平原G.长江中下游平原H.四川盆地I.柴达木盆地J.准噶尔盆地K.塔里木盆地【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读“中国地形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及其分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读图可知,高原:A.是蒙古高原;B.是青藏高原;C.是黄土高原;D是云责高原。平原:E.是东北平原;F.是华北平原;G.是长江中下游平原;H.是四川盆地。盆地:I.是柴达木盆地;J.是准噶尔盆地;K.是塔里木盆地。23.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l)写出黄河中游两条主要支流:①△____,②△____.(2)写出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③△____,④△____.、△____;(3)黄河发源于△____高原的△____山脉,中游流经△____高原,该地形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是△____严重;下游流经△____平原,该河段被称为△____,最后注入△____.【答案】(1)汾河渭河(2)宁夏平原河套平原(3)青藏高原唐古拉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华北平原地上河渤海【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读“黄河水系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黄河的基本概况,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1)读图可知,黄河中游两条主要支流:①是汾河,②是渭河。(2)读图可知,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③是宁夏平原,④是河套平原。(3)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山脉,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该地形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流经华北平原,该河段被称为地上河,最后注入渤海。24.读下面“四地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l)四幅图中图△____表示广州,图△____表示武汉,图△____表示北京,图△____表示哈尔滨.(2)四地中7月气温相差△____(大、小).1月气温相差△____(大、小).(3)四地中冬夏温差最大的是△____,冬夏温差最小的是△____(填字母).(4)四地中位于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的是△____和△____(填字母).【答案】(1)DCBA(2)小大(3)AD(4)CD【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读下面“四地气温变化曲线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中国主要气温年变化曲线的判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1)读图可知,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广州;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哈尔滨;其次是北京;第三是武汉;四幅图中图D表示广州,图C表示武汉,图B表示北京,图A表示哈尔滨.(2)读图可知,四地中7月气温相差小。1月气温相差大。(3)读图可知,四地中冬夏温差最大的是A,冬夏温差最小的是D。(4)四地中位于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的是一月份气温在0℃以上,是C和D。2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①②河流中,属内流河的是△____;③④河流中,含沙量较大的是△____.(2)从水资源的供需状况看,北京属于△____区,武汉属于△____区.(3)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____.(4)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严重,说明其中的原因(列举三条)△____,△____,△____.【答案】(1)①④(2)过渡区多水区(3)南多北少,东多西少(4)北方地区河流少:降水少:人口稠密:工农业需水量大:水污染影响等(任答三点即可)【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读中国外流区和内流区分布图和中国水资源供需状况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中国河流的特点,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从水资源的供需状况看中国水资源分为哪几区和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1)读图可知,①②河流中,属内流河的是①塔里木河;;③④河流中,含沙量较大的是④黄河。(2)读图可知,从水资源的供需状况看,北京属于过渡区,武汉属于多水区。(3)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4)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严重,其中的原因是北方地区河流少:降水少:人口稠密:工农业需水量大:水污染影响等(任答三点即可)。26.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图,回答下列问题。(l)土地利用类型A△____、B△____,它们所处的干湿地区分别是△____区和△____区,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的△____和△____地区.(2)土地类型C是△____,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和东南山区。(3)土地类型D是△____,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____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答案】(1)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湿润半湿润平原低缓的丘陵(2)林地东北西南(3)草地400【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1)读图可知,土地利用类型A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B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它们所处的干湿地区分别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区.(2)读图可知,土地类型C是林地,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3)读图可知,土地类型D是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27.读“北京一苏州、上海、杭州的部分列车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T21次列车的始发站是△____,终点站是△____,它与△____次列车的始发站和终点站相同;两次列车相比,△____次列车快.(2)从蚌埠到上海,需运行△____千米,最少需花费时间△____.(3)一位采购员从北京出发,第二天需到上海,途中还要在无锡买一批丝织品,他应该如何选择车次?【答案】(1)北京上海146421(2)4844小时34分(3)乘坐1464次列车【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读“北京一苏州、上海、杭州的部分列车时刻表”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北京一苏州、上海、杭州的部分列车时刻表”的判读,要求学生学会判读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