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声现象基础知识手册_第1页
初中物理声现象基础知识手册_第2页
初中物理声现象基础知识手册_第3页
初中物理声现象基础知识手册_第4页
初中物理声现象基础知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选题1、下列技术的应用中,属于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超声波碎石B.倒车雷达C.B超D.声呐探测鱼群位置答案:A解析: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A.利用超声波碎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A符合题意;B.倒车雷达,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B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声呐探测鱼群位置,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激发爱党爱国热情,我市部分学校组织了“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大型合唱比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歌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B.使用扩音器可以增大声速C.男低音演员歌声的响度小D.女高音演员歌声的音调高答案:D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歌声是由歌唱者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使用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男低音演员的歌声音调低响度大,故C错误;D.女高音演员的歌声音调高响度小,故D正确。故选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用力敲鼓可使音调变高B.如图乙,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C.如图丙,笛子比二胡发出声音的响度大,音调高D.如图丁,敲击水杯时水越多音调越高答案:C解析:A.用力敲鼓,改变的是敲击的力度,影响了振动的幅度,则可使响度变大,故A错误;B.振动产生声音,故B错误;C.如图丙,笛子振动的幅度比二胡大,笛子比二胡发出声音的响度大,笛子在相同的时间内振动的频率大于二胡,故笛子比二胡的音调高,故C正确;D.敲击水杯时水越多,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故D错误。故选C。4、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

)A.音色B.响度C.音调D.频率答案:B解析:轻声是指声音小,因为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所以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响度。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5、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6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约为204m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约为68mC.汽车的速度约为34m/sD.汽车的速度约为30.9m/s答案:B解析:AB.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D.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汽车行驶34m所用的时间汽车的车速为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6、下列情况中没有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是()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暴雨将要来临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打钢轨来判断螺栓是否松动C.医生利用超声波打碎体内结石D.有经验的人挑选瓷碗时总敲一敲听一听音质答案:C解析: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的暴风雨,是通过声音传递信息的,故A不符合题意;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是利用声音的音色判定螺丝是否松动,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医生利用超声波打碎体内结石,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没有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故C符合题意;D.因为品质不一样的瓷碗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有经验的人选瓷碗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是利用声音传递的信息来判断瓷碗的好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下列有关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是(

)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C.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答案:A解析:影响响度的大小的因素有:(1)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2)距离发声体体的远近有关,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3)与声音的发散程度有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改变了鼓面振动的幅度,从而改变了响度,故A正确;B.不同水量,敲击时水柱振动的快慢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错误;C.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时,改变管内空气柱的长度,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错误;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D错误。故选A。8、月球上的航天员不能像在地球上那样直接面对面交谈,而需要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其原因是月球上()A.只能传递超声波B.是真空环境,声音不能传播C.声音传播速度快D.航天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答案:B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环境,声音不能传播,所以月球上的航天员需要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来交流。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9、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若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听到的声音()A.频率不变,音调变高B.频率变高,音调变低C.频率变低,音调变高D.频率变低,音调变低答案:D解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则听到的声音响度相同;振动的快慢变低了,即频率变低,则听到的声音音调变低。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0、老师鼓励同学们上课要大声回答问题,这是提高声音的()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色答案:C解析: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大声回答问题,这是提高声音的响度。故选C。计算题11、超声波“看”世界,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的高手,黑暗中飞行的蝙蝠通过鼻腔每秒发射10-20次超声波,这种声波可以探察到很小的障碍物,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便会反射,就像我们在大厅里拍手会听到回声一样,蝙蝠根据这种回声的方向和时间,就能了解周围环境,辨别位置和捕捉昆虫。科学家受到回声定位的启发,发明了超声波测速仪。图甲是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每隔一定的时间发射一次超声波,显示屏上能显示发出和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并能读出两个信号的时间差,从而测出被测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如果测速仪正前方有一辆汽车,测速仪将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如图所示,P1、P2为发射波,n1、n2为对应的反射波。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测速仪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测速仪。(1)蝙蝠用来接收反射超声波的器官是()A.眼睛B.耳朵C.鼻子D.嘴巴(2)如果图中的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1s,则测速仪每秒钟发射1次超声波,图中P1、n1之间的时间间隔t1=_____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v=340m/s,由图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次超声波时间内行驶的距离为_____m。(3)图中P2、n2之间的时间间隔t2小于p1、n1之间间隔t1,由此可以判断汽车的运动情况是()A.静止

B.向左运动

C.向右运动

D.无法判断(4)如果测速仪发射某次超声波信号时,正前方180m处刚好有一辆汽车行驶,此超声波信号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间隔为1s,则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_____(选填:变高、不变、变低);汽车行驶的速度为_____m/s。答案:

B

2.5

42.5

B

变高

20解析:(1)[1]蝙蝠用来接收反射超声波的器官是耳朵,故选B。(2)[2][3]P1、P2之间的刻度值为12个格,时间长为1秒,发出超声波信号P1到接受到反射信号n1间是30个格,则时间为则第一次超声波通过路程的一半为发出超声波信号P2到接受到反射信号n2的时间为则第二次超声波通过路程的一半为所以汽车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3)[4]已知t2<t1,则超声波发射后到汽车接到时所用时间为,根据可知,汽车离测速仪的距离,即汽车离测速仪的距离在变小,由甲图可知是汽车是向左运动。(4)[5]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声音通过的路程为则声音通过的路程的一半为170m,即声音通过170m后与汽车相遇,而汽车原来距离测速仪180m,说明汽车靠近测速仪,因此此时频率变高、音调变高。[6]声音与汽车相遇时,汽车通过的路程为汽车所用时间为0.5s,则汽车的速度为12、科考船在某海域向海底发射声波,经过4s后接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求此海域海底的深度。答案:3000m解析:解:声波传递到海底所用的时间海域海底的深度答:此海域海底的深度为3000m。13、在一根长为1000米的铁管两端,有甲、乙两位同学,若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敲一下铁管,已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为5100m/s,求甲同学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答案:2.7s解析:甲同学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差答:甲同学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差是2.7s。14、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并回答问题。已知在长为0.85km的空金属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s(此时气温约为15℃)。问:(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一条即可)(2)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要多长时间?(3)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空气(0℃)331冰3230空气(15℃)340铜3750煤油(25℃)1324铝5000水(常温)1500铁5200答案:(1)见解析(2)2.5s;(3)5000m/s,铝解析:解:(1)从表格数据获得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规律: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②同种介质,温度不同,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③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传播速度。(2)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需要的时间为(3)两声相隔,所以声在金属中的传播时间声在金属中传播速度根据表格数据知,金属可能是铝。答:(1)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传播速度;(2)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要时间为2.5s;(3)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5000m/s,该金属管可能是由铝材料制成的。15、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一人站在汽车前方某处。汽车第一次鸣笛,声音经4s被他听到;过后汽车再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