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形成性调研七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20分时长: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阅读下面语段,在横线里填写恰当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语文天地,斑lán_______夺目,滋养心田,哺_______育精神。读其人:闪耀如邓稼先,为国奉献,鞠躬尽瘁;平凡如老王,渺小车夫,心地善良;听其声:隆隆如黄河,九曲连环,一泻万丈;脆响如皮鞭,滚落山涧_______,魂牵梦萦;感其情:顽强如红军,峭壁山diān_______,艰难行军;朴实如阿长,烦琐粗俗,日里长情。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2分)忽然远方出现了一片白茫茫的水,_______,地气中船队似的那一片是一些低矮的建筑。①一排紧挨一排的小红船浮在水面上;②水面上是一排紧挨一排的小红船;③随着吉普车的前进,再仔细看,④在前进着的吉普车里,再仔细看,⑤那不是水,而是缥缈的地气,⑥这不是水,而是缥缈的地气,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④⑥3.向伟人致敬,同学们搜集了以下为国奉献的感人事迹。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分享,其中修辞方法或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钱学森:您是“中国航天之父”,为航天事业倾注了一生的心血。您是中国航天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典范。B.南仁东,“中国天眼”的奠基人。23年时间里,他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领先世界的空前绝后的FAST工程。C.袁隆平:您是当代神农,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您虽名满天下,却仍专注田畴,淡泊名利,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是您毕生的追求。D.“铁榔头”郎平,30年来,从担任主攻手时的“五连冠”到任教练率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她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让“女排精神”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4.请在下面语段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8分)诗歌用文字为我们打造了一场听觉盛宴,用心聆听,方可感悟诗意。木兰替父出征,途经黑山,听,“_______,_______”(《木兰诗》),战马嘶鸣,七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壮怀激越;王维隐居竹林,伴乐长吟,听,“_______,”(《竹里馆》),内心淡泊,清幽宁静;李白深夜闻声,声随风动,听,“_______,_______”(《春夜洛城闻笛》),悠扬渺远,全城幽咽;岑参偶遇使者,乡情乍起,听,“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一句口信,安慰家人。5.名著阅读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4分)(1)杨绛先生曾经说过:“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本学期我们阅读了《骆驼祥子》,请结合书中具体内容,说说阅读《骆驼祥子》对你产生的影响。(不少于50字)(2)文学作品的名称以及作品中人物的名称往往体现作家的匠心。它们或体现人物形象,或暗示人物命运,或寄寓作者态度。《骆驼祥子》这一书名及“祥子”这一人名有哪些深意?请参考示例,结合有关内容写出你的理解。【示例】香菱(《红楼梦》):“香”,香气,暗示了她的形象-美丽温柔,诗心才情;“菱”,一种浮水水生植物,随波逐流,无所归依,暗示了她的命运-从小被拐,后来被卖,最后被弃,一生悲惨。6.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文化、民族、同胞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七年级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共8分)(1)“爱国文字”解析:下面是同学们绘制的“国”的字形演变图,请你品鉴并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意思是用“戈”这个武器来保卫这片土地。B.篆书“国”字,在外围增加了“口”,表示“国土”的外边加了“国界”,但仍是以“戈”卫国的意思。C.隶书“国”字,外围是“口”,里边为“或”,横短竖长,笔力劲健,给人飞扬灵动、挥洒自如之感。D.楷书“国”字,外围是“口”,里边为“玉”,是我们今天通用的简化“国”字,形体方正,笔画平直。(2)“爱国人物”故事会:请从下而给出的三个爱国人物中选一个,仿照示例写一句话。(2分)杜甫闻一多邓稼先示例:“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仿句:(3)“爱国诗歌”朗诵会:在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位同学的朗诵撰写串联词。(4分)演讲顺序演讲题目演讲者1《我的中国梦》郝爱国2《奋斗的青春》王国强二、现代文阅读(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6分)横过十字街林清玄①黄昏走到了尾端,光明正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自大地撤离,我坐在车里等红绿灯,希望能在黑夜来临前赶回家。②在匆忙地通过斑马线的人群里,我们通常不会去注意行人们的姿势,更不用说能看见行人的脸了,我们只是想着,如何在绿灯亮起时,从人群前面呼啸过去。③就在行人的绿灯闪动,黄灯即将亮起的一刻,从斑马线的开头出现了一个特别的人影,打破了一整个匆忙的画面。那是一个中年的极为苍白细瘦的妇人,她得了什么病我并不知道,但那种病偶尔我们在街角的某一处见到,就是全身关节全部扭曲,脸部五官通通变形,而不管走路或停止的时候,全身都在甩动的那一种病。④那个妇人的不同是,她病得更重,(A)她全身扭成很多褶,就好像我们把一张硬纸揉皱丢在垃圾桶、捡起来再拉平的那个样子。她抖得非常厉害,如同冬天里在冰冷的水塘捞起来的猫抽动着全身。⑤当她走起来的时候,我的眼泪不能自禁地顺着眼角流了下来。⑥我不知道自己为何落泪,但我宁可在眼前的这个妇人不要走路,她每走一步就往不同的方向倾倒过去,很像要一头栽到地上,而又勉强地抖动绞扭着站起,再往另一边倾倒过去,她全身的每一根骨头,每一条筋肉都不能平安地留在应该在的地方,而她的每一举步之艰难,就仿佛她的全身都要碎裂在人行道上。她走的每一步,都使我的心全部碎裂又重新组合,我从来没有在一个陌生人的身上,经验过那种重大的无可比拟的心酸。⑦那妇人,她的手上还努力地抓住一条绳子,绳子的另一端系在一条老狗的颈上,狗比她还瘦,每一根肋骨都从松扁的肚皮上凸了出来,而狗的右后脚折断了,吊在腿上,狗走的时候,那条断脚悬在虚空中摇晃。但狗非常安静有耐心地跟着主人,缓缓移动,这是多么令人惊吓的景象,仿佛把全世界的酸楚与苦痛都在一刹那间凝聚在病妇与跛狗的身上。⑧(B)她们一步步踩着我的心走过,我闭起眼睛,也不能阻住从身上每一处血脉所涌出的泪。⑨这条路上的绿灯亮了,但没有一个驾驶人启动车子,甚至没有人按喇叭,这是极少有的情况,在沉寂里,我听见了虚空无数的叹息与悲悯,我相信面对这幅景象,世上没有一个人忍心按下喇叭。⑩红灯亮了,她显得更加惊慌,她更着急地想横越马路,但她的着急只能从她的艰难和急切的抖动中看出来,因为不管她多么努力,她的速度也没有增加。从她的脸上也看不出什么,因为她的五官没有一个在正确的位置上,她一着急,口水竟从嘴角涎落了下来。⑪我们足足等了一个新的红绿灯,直到她跨上对街的红砖道,才有人踩下油门,继续奔赴到目的地去,一时之间,众车怒吼,呼啸通过。这巨大的响声,使我想起刚刚那一刻,在和平西路的这一个路口,世界是全然静寂无声的,人心的喧闹在当时当地,被苦难的景象压迫到一个无法动弹的角落。⑫2我刚过那个路口不久,天色就整个黯淡下来,阳光已飘忽到不可知的所在。回到家,我脸上的泪痕还未完全干去。坐在饭桌前面,我一口饭也吃不下,心里全是一个人牵着一条狗从路口,一步一步,倾倾颠踬地走过。⑬这个世界的苦难,总是不时地从我们四周跑出来,我们意识到苦难,却反而感知了自己的渺小,感知了自己的无力,我们心心念念想着,要拯救这个世界的心灵,要使人心和平清净,希望众生都能从苦痛的深渊超拔出来,走向光明与幸福,然而,面对着这样瘦小变形的妇人与她的老弱跛足的狗时,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世界能为她做些什么呢?⑭我感觉,在无边的黑暗里,我们只是寻索着一点点光明,如果我们不紧紧踩着光明前进,马上就会被黑暗淹没。(选自《林清玄散文》,有删改)7.请从病妇的角度概述故事,体会她在苦难中的温暖感受。(4分)8.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词句。(4分)A她全身扭成很多褶,就好像我们把一张硬纸揉皱丢在垃圾桶、捡起来再拉平的那个样子。(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的妙处)B她们一步步踩着我的心走过,我闭起眼睛,也不能阻住从身上每一处血脉所涌出的泪。(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9.作者是如何表现病妇的苦痛的?请结合⑥-⑨段简要分析。(4分)10.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作者写“病妇”的用意。(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1)有没有人告诉你,下雪了?(2)大片大片的雪花,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霎时间,山峦、田野、村庄、小路都陷入白色的忧郁。(3)可是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把村庄包装成了童话世界。童话世界里怎么少得了我们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呢!(4)清晨起来,房门已经被大雪封住了,母亲正拿着一把小铁锹从门缝处一点一点把雪挖开,慢慢开辟出一条小路来。我和妹妹也陆续穿好了棉袄棉鞋,戴上了帽子手套,跑到院子里和母亲一起“扫雪”,那是最愉悦的劳动。与其说是在帮母亲,不如说是在给母亲添乱,母亲前脚刚扫出来的小道,我们打闹着,又把雪扬得到处都是。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5)树上、房顶、鸡舍、草棚,闪着亮晶晶的银光,在与红日的交相辉映中分外妖娆。(6)妹妹欢快地跳着,和我一起堆雪人。我们用瓶盖做眼睛,用红辣椒做鼻子,而我总怕小雪人会冷,心疼地把自己脖子上的红围巾摘下来给它围上。一会儿,我们的新伙伴就伫立在庭院里,真是可爱极了!这时,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开个门缝对着我们高喊:“吃饭啦……吃饭啦……”我和妹妹好像都没有听见,磨磨蹭蹭谁也不愿意回屋。广阔苍穹,母亲是见证这份快乐的唯一观众,望着她的两个白雪公主,母亲的微笑是甜的。(7)洁白的雪花舞动着我童年的快乐,也翩飞着我少年的轻狂。初三那年寒假,我和同学们约好去县城的书店买些参考书,早上临出门时母亲就叮嘱我穿那件厚一点的棉衣,可是少女的我是爱美的,怎么能把自己变成臃肿的面包?没想到从县城回来时就下起了大雪,汽车晚点了两个多小时,当我背着书包又冷又饿走回家时,看见七年级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母亲像一座白色的雕像立在门口,睫毛上沾满了霜白,每眨一下眼睛似乎都能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那天我吃饱喝足就有了精神,母亲却病例了,高烧40℃。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究竟站了多久。(8)多年以后,我也成为一位母亲。我的孩子和我一样,热爱这北方的大雪。(9)春节,我带着孩子回老家。当我们像雪花一样从远方匆匆赶来,哒哒的马蹄声溅起一地飞雪,朵朵如花。那一天,村庄如故,母亲却白发如雪。(10)年迈的母亲依然站在自家的门口张望着、等待着。仿佛这几十年来,一直站在这里,从未离开过。母亲这几天一直念叨着:“要下大雪了,也不知道通不通车。”母亲是不看天气预报的,但每一次比天气预报还要准确。慢慢我才知道,原来是母亲的老寒腿,每次下雪前都会疼。(11)母亲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劳动中度过的。夏天她忙着菜园子、庄稼地;冬闲时她忙着给人做衣服补贴家用。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家住的是简陋的茅草房,虽然窗户外面钉上了塑料布,门上也安上了棉布帘,但墙壁上还是会结霜,四处透风。母亲长时间坐在靠南墙的缝纫机旁做活,两条腿不知不觉中就得了风湿病。母亲腿疼是从来不对我们说的,粗心的我们怎么会知道母亲的腿病这般严重!(12)雪花落在村庄,落在四野,也落在我隐隐作痛的心里。(13)这个世界因为有雪,风景如此美丽,空气如此清新,步子变得轻快,灵魂得到了洗涤。雪,如母亲的爱,时刻安抚我这颗烦躁的心,让我活得简单快乐,就像一朵雪花吹开了另一朵雪花的春天。(14)传说,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是最爱你的人。我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因为母亲就是最好的例子。电话嘀铃铃响了,是母亲在叮嘱我,要下雪了,记得多穿点儿衣服!母亲的老寒腿又在播报“天气预报”了。我喏喏地应着,却透过那场即将到来的雪,看到了母亲的疼痛。(15)如果可以,我多愿意让自己变成一贴温暖的膏药,敷在她所有疼痛的关节。11.本文写了母亲的哪几次“等待”?请简要概括。(3分)1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5分)(1)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句中的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2)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究竟站了多久。(这句话表现了“我”此时怎样的心理?)(2分)13.有人说第(11)段不可或缺,也有人说纯属多余,你的看法如何?请说明理由。(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一)阅读下而语段,完成14~17题。(共10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14.借助词义推断方法提示,解释加点词在语境中的意思。(3分)文句及加点词词义推断方法提示释义A.蒙辞以军中多务查字典:①口供;②言辞,文辞;③推辞,不接受;④告别。(《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只填写序号]B.见往事耳课内迁移法:止增笑耳(《狼》蒲松龄)C.自以为大有所益成语联想:开卷有益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6.如果从材料一中选择一人加入你的微信读书群,你会选择谁?请结合材料一说明理由。(答出两点即可)(2分)17.孙权通过设置目标、现身说法等劝说技巧成功说服吕蒙学习,下面链接材料中的远公也成功劝学,请结合远公的言行简要分析其劝学成功原因。(3分)【链接材料】……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弟子中或有情者,远公①曰:“桑榆之光②,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咏朗畅,词色甚苦③,高足④之徒,皆肃然增敬。【注】①远公:即慧远(334-416),东晋高僧。②桑榆之光:日暮时,夕阳照在桑树和榆树上,余光不会长远,故用来比喻年老的人。③词色甚苦:言辞神色十分·恳切。④高足:高才出众者。(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19题。(共4分)【材料一】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节选自《木兰诗》)【材料二】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恁要不相信哪,请往这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这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哪。(节选自豫剧《花木兰》)18.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其原因。(2分)19.豫剧《花木兰》改编自乐府民歌《木兰诗》,材料二中的这段唱词同样脍炙人口。请比较分析两则材料在语言方面的共同特点。(写出两点即可)(2分)四、作文(50分)20.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习作。(1)人生路上,有太多令我们感动、让我们欣赏的美好,在我们心底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一缕翠绿,令我们欣喜;一道风景,让我们留恋;一份真情,令我们幸福;一次信任,让我们鼓舞.……它们都像一坛坛香醇的美酒,让我们回味无穷。请以“让______常驻心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补全,并抄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不少于600字;(4)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2)在为梦想狂奔的路上,也许有暴风骤雨,有寂寞黑夜,不要怕,回头看看,就在身后,有光亮,给你动力方向……请以“记忆里的光”为题,结合自身经历和体会,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2)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叙事清楚,详略得当,突出细节描写;(4)作文内容积极向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形成性调研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1.斓bǔjiàn巅2.C3.B4.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5.(1)答案示例:我读了《骆驼祥子》之后,对祥子从一个勤劳、有追求的青年,变成一个堕落、混日子的行尸走肉的悲惨命运深有感触。我认为人无论遇到怎样的逆境和挫败,都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2)答案示例1:祥子:吉祥如意之子,但他的一生总是与“不祥”联系在一起。他事业不顺,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三次买车,但都以失败告终;他生活悲惨,妻子虎妞难产而死,真爱小福子上吊自尽,最后变成一个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在他身上,寄托了作者对劳苦人民的深深同情。答案示例2:骆驼祥子:“骆驼”是因为祥子有一段捡到、卖了三头骆驼的传奇经历,所以周围的人称他为“骆驼祥子”。骆驼是一种温顺的、善于忍耐的、总是积存食物的动物,而祥子也是如此,他人高马大,却性格朴实,勤劳能干,像骆驼贮蓄水一样积累金钱,想要买车。而骆驼最终的命运也逃不过宰杀,祥子的命运也如此,被社会所压迫、剥削,最终失去了灵魂,被这个无情的社会吞噬了。6.(1)C(2)示例:“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呐喊。“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3)示例:感谢郝爱国同学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王国强同学的演讲《奋斗的青春》。(答题时,要感谢上一个演讲人,对其内容进行简要总结,之后自然地将中国梦与下一个演讲题目“奋斗的青春”联系起来,最后介绍第二个演讲人及演讲题目即可。)7.身犯重病的我牵着我的跛脚狗艰难地横过马路,当红灯亮起时我十分惊慌着急,但所有的司机都静静地等待着,直到我跨上对街的红砖道。七年级语文答案第1页(共3页)8.A.运用比喻的修辞,将全身扭成很多褶的老妇人比作一张反复揉皱的硬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妇人病之严重,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担忧和怜悯。B.“踩”原指脚底接触地面,在这里运用想象,把无形的悲伤变为有形,写病妇与老狗艰难的走动给自己带来的触动,表达作者的悲痛之深切。9.第⑥到⑨段通过动作描写、侧面描写、想象、议论等表现病妇的苦痛,以及作者的善良品质和悲悯情怀。分析:第⑥段运用动作描写,写妇人走路之艰难;第⑦段详细描写了狗的外形和动作,运用侧面描写,写出了狗的瘦骨嶙峋及断腿的凄惨境况,与病妇的形象相互映衬,凸显了妇人的酸楚与苦痛;第⑧段运用想象,写她们的艰难的走动给自己带来的触动,既表达作者的痛苦也写出了病妇得苦痛;第⑨段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以世人的悲悯表现病妇的苦痛。10.为身患重病妇人的苦难、世界的苦难而写,为自己的渺小和无力而写,为在黑暗中看到黑暗并寻找光明的决心而写。11.(1)母亲做好早饭,等待“我”和妹妹吃饭;(2)母亲在家门口迎着风雪等候迟归的“我”;(3)年迈的母亲张望、等待春节回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