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_第1页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_第2页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_第3页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_第4页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2024.04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二个大题,满分50分。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所在学校、姓名、考场、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A.创建新中国 B.实现祖国统一 C.进行土地改革 D.恢复国民经济2.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所有中国人的爱国热情都被奇迹般的调动起来,人们加班加点的工作,把增产增收的东西捐献成飞机大炮,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对这些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C.土地改革,保障民生。 D.一五计划,工业起步。3.西方国家中有人评论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叩头外交一去不复返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促进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改善B.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D.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4.在这场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军事较量中,新中国领导人更坚定了加快国家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决心,随后新中国()A.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B.制定了863计划C.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D.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5.下列口号与漫画反映的主题相近的是()A.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B.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C.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D.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6.1953年,为了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在发展中不相适应的矛盾,中共中央要求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表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A.适应工业建设的需要 B.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C.保障抗美援朝的胜利 D.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7.小明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武汉长江大桥上。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A.解放战争时期 B.新中国成立时C.抗美援朝时 D.“一五”计划完成时8.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句话的意思是()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 D.人民生活亟待改善9.下图中的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A.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D.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10.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深化了改革开放C.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 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1.《复兴之路》指出:“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传奇”的起点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12.1959年,全国各地的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表彰会。他获得了“全国先进生产者”的称号,并荣登天安门城楼,参加建国十周年的庆祝活动。请找出下列模范人物中的“他”()A.邓稼先 B.焦裕禄 C.雷锋 D.王进喜13.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场战争()A.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C.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D.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14.春联往往折射着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74年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1983年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1983年春联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与1974年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由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15.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中所说:“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指的是()A.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 B.实施“一国两制”政策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实行国有企业改革16.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A.中共七大、中共十四大 B.中共八大、中共十五大C.中共七大、中共十八大 D.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17.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推行承包制改革,第二个月就实现利润21万多元,超过了改革前原定的全年指标。第一年承包期满,完成利润140万元,比承包指标翻了一番。这说明()A.乡镇企业的产值迅速提高 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注入了活力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18.在我国改革开放筚路蓝缕的创业路上,有两座城市注定大名鼎鼎。一座作为“试验田”,在1980年率先拥抱世界;另一座虽为“旧窗口”,却在1990年焕发出了新活力。这两座城市分别是()A.宁波、汕头 B.深圳、海口 C.深圳、上海 D.珠海、厦门19.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时,中国的南海同样惊涛拍岸……中国开始了创造奇迹的新征程,这里的“惊涛拍岸”是指()A.经济特区的建立 B.邓小平南方谈话C.国有企业的改革 D.乡镇企业的发展20.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天宫遨游、蛟龙入海、悟空探秘……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A.绿色 B.创新 C.协调 D.共享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举着红灯游行的群众像火龙似的穿过全城,使新的首都沉浸在狂欢里直到深夜……这是一个民族在欢呼中焕发新生的日子,这是一个民族向着百余年战乱屈辱历史的告别。——摘编自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材料二: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名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分量。通过这场战争,人民军队建设向国防现代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1)材料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材料中“这是一个民族向着百余年战乱屈辱历史的告别。”“屈辱历史”是指什么?(1分)(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战争?(1分)依据材料二概括这场战争的影响。(2分)(3)综上所述,结合所学,说说两则材料反应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1分)22.(6分)学习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单元的内容后,张明同学总结了这样的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确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请你根据这条线索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与“工业起步”相关的事件是什么?(1分)(2)“宪法保障”是指什么?(1分)“良好开端”是指哪次会议?(1分)(3)“制度建立”指的是什么制度的建立?(1分)建立的标志是什么?(1分)(4)“出现失误”原因是什么?(1分)2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前夕,旧中国只修筑了铁路2.1万多公里;到2017年底,中国铁路里程达到12.7万公里,高铁里程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以前,全国铁路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如今,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动车组越来越多,从北京到上海大约1300公里的距离,最快只要4个多小时。材料三:2006年7月,青藏铁路的开通,标志着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结束。有人用了一个比喻:“青藏铁路就像有力的手臂,让中央拉紧西藏。”2006年西藏自治区政府的数据显示,全区生产总值达290.05亿元,同比增长13.4%,是10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青藏铁路拉动着西部跟上整个国家发展的步伐。(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铁路交通有何巨大发展?(2分)(2)据材料三,概括青藏铁路通车带来的影响。(2分)(3)综上所述,请你谈谈交通发展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2分)2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了这篇文章……5月13日,全国多数省级党报都转载了此文……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摘编自2009年12月14日《亳州晚报》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材料三: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1分)有什么影响?(1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1分)有什么影响?(2分)(3)综上所述,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思想解放的认识。(1分)25.(6分)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

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参考答案2024.04一、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BBCCADBDABDCDADCCAB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6分)(1)①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分)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或中国被压迫被奴役的历史)(1分)(2)①抗美援朝战争(1分)②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推动了国防现代化;(任写两点即可得2分)(3)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1分)22.(6分)(1)一五计划的完成(1分)(2)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分);1956年中共八大。(1分)(3)社会主义制度(1分);三大改造完成(1分)(4)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急于求成;缺乏建设经验;对国情认识不足;(任写一点即可得1分)23.(6分)(1)火车制造的科技含量增加;火车行驶速度大大提升;铁路里程迅速增长。(任写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2)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带动了西部的开发和发展;促进了西藏经济快速增长;填补了西藏铁路交通的空白。(任写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3)缩短时空距离;方便人们的出行;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任写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24.(6分)(1)①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分)②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分)(2)①邓小平的南方谈话(1分)②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