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饲养新技术(有温度的中药宝典)_第1页
蝼蛄饲养新技术(有温度的中药宝典)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可以打赏购买全文!本WORD版下载后可直接修改蝼蛄饲养新技术(有温度的中药宝典)蝼蛄又叫拉拉蛄、地拉蛄、土狗子、地狗子。蝼蛄昼伏夜出,是一种杂食害虫,可危害各种蔬菜。但是,蝼蛄又是一种中药材,其药用部分为干燥成虫,可消水肿,利尿治淋及治跌打损伤,可治疗脓肿疮毒等症。近年来,养殖蝼蛄也成为了一些养殖户致富手段。蝼蛄又叫拉拉蛄、地拉蛄、土狗子、地狗子。蝼蛄昼伏夜出,是一种杂食害虫,可危害各种蔬菜。但是,蝼蛄又是一种中药材,其药用部分为干燥成虫,可消水肿,利尿治淋及治跌打损伤,可治疗脓肿疮毒等症。近年来,养殖蝼蛄也成为了一些养殖户致富手段。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建池:规模化饲养先建砖灰结构的饲养池。长3-4米,宽2米,深2米。下部填1米厚的壤土,稍加压实。再填20厘米厚的湿润疏松含农家肥或含腐殖质的土,表面撒一层发酵的牛粪或马粪、碎麦秆、谷糠作为蝼蛄活动的保护层,再松散地放一层长麦秸,玉米芯、稻草等。池口用铁纱笼罩盖以便遮阴和保温。

2、投种:蝼蛄有较强的趋光性,可在每年的4-5月及9-10月,用电灯或黑光灯,在天黑后,于村舍附近的野外诱捕成虫。诱捕到的成虫剔除肢体残缺、瘦小、有病、严重磨损的个体加工成商品,选留优质个体留种。将两种蝼蛄分于不同池内饲养,每池投放虫量每平方米10对。

3、喂养管理:蝼蛄的青饲料有麦苗、谷苗、玉米、高粱、嫩叶、瓜果皮或其它菜叶等,精饲料有煮熟晒干的谷粒、炒香的豆饼、花生饼渣、麦麸等。在傍晚投喂,以投的料能吃完为好。青饲料每天投喂,精饲料1-2天投一次。勤投、少投、防霉烂。精料加工成块状可避免和减少霉烂,制作方法及配方如下:禾本科青苗干粉5000克、麦麸(炒香)500克、干酵母50克、豆饼粉(炒香)1000克、清水1500毫升。将上述饲料搅拌成稠糊状,压成薄饼切成小块,晒干保存。喂时压碎成米粒大小,投入池中,同时配喂青饲料。蝼蛄饲养池中如气温太高可遮荫或在池周围泼水降温,过于干旱则可在池中泼一些水,增加湿度。冬季可在池边搭风障,池内放秸秆保温。

4、采收加工:人工饲养的蝼蛄,东方蝼蛄每年采收一次,华北蝼蛄隔年采收一次成虫。每年春季将池内20厘米深腐殖土内用大孔筛拣出成虫并除去杂物,留一部分优质虫作种虫,发现土里虫粪较多,结块或有寄生虫螨等,应更换层土。将收到的成虫去头、翅及足,清除内脏,洗净,在烧开的水中烫死,晒干或烘干。食用的可直接用鲜虫炸、煎、煮、蒸,加工成风味食品。

借用古人孙思邈先生的话结语:何谓三部?寸关尺也。上部为天,肺也;中部为人,脾也;下部为地,肾也。何谓九候?部各有三,何为九候。上部天,两额动脉,主头自之气也;上部地,两颊动脉,主口齿之气也;上部人,耳前动脉,主耳目之气也。中部天,手太阴,肺之气也;中部地,手阳明,胸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