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台营学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台营学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台营学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台营学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台营学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台营学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发现家用天然气泄漏时,先点火检查泄漏部位B.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和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D.KNO3、CO(NH2)2都属于复合肥料,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可以大量施用2.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B.太阳能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C.流程中的氧化铝、水和氧气都属于氧化物D.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3.为了战胜癌症,医药界致力于研制抗癌新药,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抗癌药。已知紫杉醇的化学式是。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中含有47个碳原子B.该物质各元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该物质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D.该物质中O与H元素的质量比为14:51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能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B.蒸馏可使水分子的体积变大C.过滤可使海水变为淡水 D.活性炭能使硬水变为软水5.下列说正确的是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B.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酸C.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D.同一温度下,某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6.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B.烧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7.足量的稀盐酸跟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的成分是()A.Cu(OH)2 B.CuO C.CuCl2 D.Cu8.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沉淀 B.吸附 C.过滤 D.蒸馏9.下列有关资源与能源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冰是甲烷水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新能源B.有效地提高煤、沼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利用率,就相当于延长了化石能源的使用期限C.石油化工的产品液化石油气既能作家庭用燃料,又能作汽车燃料D.地球表面约96.5%被水覆盖10.冲洗照片时,需将底片浸泡在大苏打(Na2S2O3)溶液中,使影像固定下来,这一过程叫“定影”。大苏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0 B.+2 C.+4 D.+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化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请回答下列问题:硬水危害人们健康,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__。我们需要清新洁净的空气,为减少雾霾的吸入,人们出行经常带口罩,是利用口罩中填充物(活性炭)的_______性。房屋着火,可用水扑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警通过酒精检测仪显示的颜色变化,可快速检测出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X,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铜锌合金又称假黄金。向盛有30g铜锌合金粉末样品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生成氢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计算:(1)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2)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为_________。(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小明和家人利用节假日到郊外野炊游玩,亲近自然。小明用木柴烧火时,发现木柴燃烧不旺,产生很多浓烟,于是他把木柴架高,这是为了______,使燃烧更旺。野炊中,小明取河水进行加热煮沸,从化学视角来看,这样既可以消毒杀菌,又可以______。野炊结束时,妈妈用水把火浇灭,其原理是______。路过村庄,小红发现村里新建了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沼气用做燃料与木柴、煤相比的优点是______。走过田间,小红看到一位阿姨正准备把碳酸氢铵和草木灰混合使用,她马上制止,其原因是______。14.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将碘固体放进酒精后,很快就“消失”了_________。碘酒溶液不能导电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_____。小亮为验证猜想2,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认为猜想2正确。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小美为验证猜想3,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4,她认为猜想3正确。对她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_____。A、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结论正确B、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正确C、方法正确,结果偏大,结论正确D、方法正确,结果偏小,结论不正确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HCl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____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此方法的缺点是_____。16.同学们发现新鲜的苹果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色,仿佛铁生锈一样。于是,研究性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苹果汁变色的原因。苹果汁中含有0.001%的二价铁物质,同时也含有多酚类物质,多酚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变为褐色。二价铁在空气中或与浓硝酸反应都能变为三价铁,且三价铁的溶液为黄色。硫氰化钾(KSCN)溶液变色规律如下:药品二价铁溶液三价铁溶液KSCN溶液不变色变红色(猜想与假设)Ⅰ.苹果汁变色与苹果中的铁元素有关Ⅱ.苹果汁变色是苹果汁中的多酚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结果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1试管②中未出现明显变化试管③中实验2分别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试管编号1min10min24小时①黄褐色褐色深褐色②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③略有些黄色浅黄黄色实验3苹果汁不变色(解释与结论)实验1验证了苹果汁中含有二价铁物质。在该实验中③的现象是_______。实验2的②中FeSO4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该实验中,试管②③实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由实验2得出:猜想Ⅰ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为验证猜想II成立,实验3应进行的操作_______。(反思与评价)写出一种防止苹果汁变色的方法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

A.发现家用天然气泄漏时,先点火检查泄漏部位,容易引起爆炸,选项A不正确;B.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和降低可燃物的温度,选项B不正确;C.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选项C正确;D.KNO3属于复合肥料,CO(NH2)2是氮肥,要合理施用,选项D不正确。故选C。2、D【解析】

A、观察流程图发现开始的反应物是铝镓合金,最终的生成物是铝镓合金,所以铝镓合金能循环使用,选项A正确;B、太阳能的利用,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因此可以部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选项B正确;C、流程中的氧化铝、水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而氧气属于单质,选项C错误;D、铝镓合金与水的反应中生成物是氧化铝、氢气和镓,相当于镓未参加反应,所以实际上发生的反应是2Al+3H2O一定条件Al23、C【解析】

根据紫杉醇的化学式是,进行有关该物质叙述的分析,选择正确的。【详解】A、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每个紫杉醇分子中含有47个碳原子,不符合题意;B、根据该物质的化学式,各元素的质量比为,其中碳元素占的比最大,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C、由该物质的化学式可知,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符合题意;D、该物质中O与H元素的质量比为224:51,不符合题意。故选C。4、A【解析】

A.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水中的杂质,使杂质沉降下来,此选项正确;B.蒸馏可使水变为水蒸气,气体物质分子间隔增大,故蒸馏可使水分子的间隔变大,此选项错误;C.过滤只是除去难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不能使海水变为淡水,此选项错误;D.活性炭能除去异味、色素,不能使硬水变为软水,此选项错误。故选A。5、D【解析】试题分析: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可能是化合物;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不一定是酸,可能是非金属氧化物,比如二氧化碳;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不一定增加,质量的变化取决于两种金属单质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同一温度下,某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选D.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6、A【解析】

A、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增加助燃物,火势将变大;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B、烧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隔绝空气,到达灭火效果;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禁止使用用电设备),并开窗通风,防止发生危险;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防止发生危险;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7、D【解析】

足量的稀盐酸跟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稀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不能和铜反应,过滤,滤渣的成分是铜。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8、D【解析】A、沉淀除去的是颗粒度较大的不溶性固体杂质,还有颗粒度较小的不溶性固体悬浮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未被除去,净化的程度不高,错误;B、吸附除去的是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还含有不溶性固体杂质以及可溶性的杂质,净化的程度不高,错误;C、过滤除去的是不溶性固体杂质,还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净化的程度不高,错误;D、蒸馏得到的是蒸馏水,净化的程度最高,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的水的净化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C【解析】

A、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有二氧化碳等气体,是一种重要的未来新能源,不符合题意;B、沼气不属于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不符合题意;C、一些家庭常用灌装液化石油气做燃料,同时液化石油气也可做汽车燃料,符合题意;D、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海洋的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不符合题意。故选C。10、B【解析】

根据大苏打的化学式Na2S2O3,利用钠、氧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来计算硫元素的化合价.【详解】在Na2S2O3中,Na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设S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1)×2+x×2+(-2)×3=0解得x=+2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煮沸吸附降温到着火点以下H2O【解析】

(1)硬水危害人们健康,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煮沸;(2)为减少雾霾的吸入,人们出行经常带口罩,是利用口罩中填充物(活性炭)的吸附性;(3)房屋着火,可用水扑灭,其灭火原理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4)交警通过酒精检测仪显示的颜色变化,可快速检测出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X,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H2O。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0.26.5g15.1%【解析】(1)由图中信息知,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2)解∶设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硫酸锌质量为yZn+H2SO4==ZnSO4+H2↑651612xy0.2g=,x=6.5g;=,y=16.1g。(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5.1%。点睛∶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是顺利完成本题的重要保证。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降低水的硬度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甲烷对环境污染少草木灰显碱性,能与碳酸氢铵反应生成氨气,造成肥效降低【解析】

灭火的原料: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详解】(1)物质燃烧时,氧气越充足,燃烧越旺,燃烧不旺是因为往灶里塞的枯枝太多,进入的氧气少,枯枝燃烧不充分,所以要将木柴架高,以便于充分接触氧气;故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2)煮沸既可以消毒杀菌,又可以降低水的硬度。(3)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所以用水将柴火浇灭,是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4)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比燃煤、木材产生的污染物少,草木灰显碱性,能与碳酸氢铵反应生成氨气,造成肥效降低。【点睛】草木灰显碱性,能与碳酸氢铵反应生成氨气,造成肥效降低。14、碘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运动到酒精分子间隔中去了。碘酒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解析】

(1)将碘固体放进酒精后,很快就“消失”了,是由于碘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运动到酒精分子间隔中去了。(2)物质能导电是因为物质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带有电荷的微粒,碘酒溶液不能导电是因为碘酒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NaCl、Na2CO3碳酸钠和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