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感染与外脏器管的损害问题研究_第1页
小儿肺炎感染与外脏器管的损害问题研究_第2页
小儿肺炎感染与外脏器管的损害问题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肺炎感染,与外脏器管的损害问题研究,近来肺炎感染发病率上升,病程比较长。近年来肺炎支原体(mycopiasmapneumoniae,MP)感染发病率逐年上升,病程长,呼吸道症状重,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除呼吸道受累外,尚可使

全身多脏器受损,包括消化、神经、血液、泌尿、皮肤、关节等脏器的损害[1-2]。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科收治的220例肺

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内、外脏器损害的特点,从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月~2011年2月我院确诊的肺炎支原体感染(MP)患儿22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98例,女122例;年龄≤1岁42例,2~10岁158例,

11~14岁20例。

1.2临床表现

(1)肺内表现:上、下呼吸道感染181例,均有咳嗽,部分由发热、气促、喘息。胸片:肺炎征象99例,支气管炎征象58例,胸片无异常30例。

(2)肺外表现:消化道系统出现纳差、恶心、腹痛、腹胀、呕吐、腹泻等,部分出现转氨酶增高。部分病例是在有肺内表现的同时有上述症状。皮肤

出现斑疹、丘疹、荨麻疹、紫癜及多形性皮疹,多发生在体温异常期间,持续2~5d可消退,不留痕迹。(3)心血管系统如胸闷、心悸、头晕、出冷

汗、心音低钝。心电图示心律不齐、早搏、ST-T段改变,心肌酶增高,但心脏B超无异常。(4)神经系统出现头痛、呕吐、精神行为异常、意识障碍

,脑膜刺激征,病理征阳性。有的患者表现口角歪斜、眼闭不严、鼻唇沟不对称等。脑CT有的可表现脑水肿征象。(5)泌尿系统出现眼睑浮肿、少尿

、血尿、尿蛋白阳性。(6)其余如肠系膜淋巴结炎、贫血、中耳炎、关节痛、肌肉痛等。

1.3治疗方法

给予红霉素25~30mg/(kg·d),按1mg∶1mL比例融于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连用5~7d,待体温、血常规正常,改用阿奇霉素口服10mg/(kg·d

),连用3d,停4d。总疗程4~6周。肺内、外脏器受累者均使用上述方法外,并辅以对症、营养、支持疗法。有神经系统表现的可予甘露醇降压,鲁

米那止痉以及胞二磷胆碱护脑,好转不明显的或重症可予糖皮质激素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2结果

本组220例患儿中,215例病情基本痊愈,痊愈率97.8%,临床症状均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通过门诊随访,无一例心脏彩超发现异常,无一

例死亡。平均7.3d热退。

3讨论

MP无细胞壁,是迄今为止能在实验室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微生物,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MP进入呼吸道后,通过其表面的P1蛋白粘

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分泌过氧化氢等有害物质,破坏黏膜上皮细胞,引起上、下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之一[2]。

近年资料表明小儿MP感染病例逐年增加,其原因可能:(1)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原体不断进化变异,导致MP耐药性、致病能力增强;(2)实

验室检测技术进步及广泛应用使确诊率提高;(3)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及保健意识的增强,就诊率增加;(4)临床医师对MP感染重视程度及诊

断意识不断提高,使其确诊率增加[3]。

部分患儿可多次发病,是由于初次感染后特异性抗体存在时间短,无终身免疫特点,有反复感染倾向,另咽部带菌可达数月,也是易复发的原因

。过敏体质的患儿可诱发哮喘发作,也与上述原因有关联[4]。

不同年龄段的患儿临床特点各异,年龄较小的患儿多起病急,以咳嗽、气促肺内表现为主,多伴发热,肺外并发症少[5]。年龄较大的患儿多起病

缓慢,出现顽固性咳嗽等,肺部体征轻,但易有并发症。本组病例并发症发生率高低依次为消化系统、皮肤、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

以累及肺外单一脏器为多,累及多脏器为少,故本组无一例死亡。年龄较大的患儿易合并并发症,可能与年龄较大的患儿免疫系统功能日趋完善,免

疫反应强烈、免疫损伤重有关[6]。如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易误诊,延误诊治时间,值得注意。对于症状不典型或治疗不理想的感染性疾病者,应

想到MP感染的可能,必要时做相关检测。

MP感染肺外脏器多认为由于MP抗原与人体的心、肝、肺、肾及平滑肌等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当MP感染后可发生相应的自身抗体,并形成免疫

复合物,引起呼吸道外的其他靶器官病变,出现相应肺外系统累及的表型,但很少从这些部位分离出病原体。

治疗上因MP无细胞壁,其体内含有DNA、RNA,所以对影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不敏感。反而对影响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如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敏感,其中四环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儿均有明显毒副作用,故儿科

临床极少使用。大环内酯类临床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公认的有红霉素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口服序贯治疗[7-9]。序贯疗法(sequentialtherapy)是

一种新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清MP-IgM、MP-PCR、咽拭子,由于冷凝集实验阳性率低,特异性较低;痰MP培养需时长、阳性率较低,临床应用受限。MP-Igm

是诊断MP感染较为可靠的方法。均常规做血尿便常规,胸片、CRP、电解质、肝功能、血气分析等检查;部分病例针对受损脏器的发病表现做相关检查

,如心肌酶、肾功能、心电图、B超、CT等检查[11-12]。

综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除侵犯呼吸系统外,还可累及肺外脏器,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苏宇飞,刘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肺外脏器损害103例临床特征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9,26(8):1391-1392.

[2]赵顺英.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肺外并发症[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4):249-250.

[3]严小光,朱彦碹,冯亚青.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的临床回顾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7):38-39.

[4]韩丽婷.27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08,19(9):72-73.

[5]王凤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4):82-83.

[6]蒋健飞,赵德育.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及其肺外并发症[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5):75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