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公民权利》-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考点梳理练习(统部编版)_第1页
第三课《 公民权利》-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考点梳理练习(统部编版)_第2页
第三课《 公民权利》-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考点梳理练习(统部编版)_第3页
第三课《 公民权利》-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考点梳理练习(统部编版)_第4页
第三课《 公民权利》-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考点梳理练习(统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考点梳理第三课《公民权利》引言:公民权利的意义是什么?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第一节公民基本权利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1)政治权利(2)人身自由(3)社会经济权利(4)文化教育权利(5)平等权(6)宗教信仰自由(7)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2.什么是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3.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什么地位(作用、重要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5.哪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6.政治自由的内容包括哪些?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六项自由”)7.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什么意义(重要性/作用?)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8.公民享有监督权的内容有哪些?(表现)①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②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9.公民行使监督权(举报时)应注意什么?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10.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是什么(重要性、作用)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1.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的重要性是什么?(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12.什么是人身自由?(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13.人身自由包括的内容有哪些?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③住宅不受侵犯,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14、人身自由的地位、作用、重要性是什么?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15.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什么?人身自由16.我国宪法对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是怎样规定的?(逮捕应履行什么法定程序?)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17.法律禁止哪些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18.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有哪些?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19.为什么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20.我国宪法对维护人格尊严是怎样规定的?(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21.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内容?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22.侵犯人格尊严权的行为有哪些?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23.我国法律对维护人格尊严是怎样规定的?(相关链接38页)24.什么是住宅?(含义)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25.我国宪法对保护住宅是怎样规定的?(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26.我国宪法关于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是怎样规定的?(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27.哪些情况哪些机关有权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28.公民享有哪些社会经济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29.财产有什么重要性?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30.我国宪法对保护公民财产是怎样规定的?(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31.财产权包括哪些内容?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四权)32.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什么?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权)33.劳动权的含义是什么?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34.劳动权的地位是什么?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35.宪法对公民劳动权的规定是怎样的?(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36.劳动的意义是什么?(重要性、作用)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37.宪法对公民享有物质帮助权的规定是怎样的?(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38.国家为公民享有物质帮助权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发展了哪些事业)为了保障公民享受这些权利,国家发展相关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39.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什么?教育公平40.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是什么?促进教育公平41.公民享有哪些文化教育权利?受教育权、文化权利42.受教育权的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43.教育的意义、重要性、作用是什么?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44.国家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政策、措施有哪些?(国家为促进教育公平的措施、政策?)①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②国家制定资助政策45.义务教育的对象是谁?所有适龄儿童、少年46.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的目的是什么?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47.国家制定资助政策的目的是什么?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48.国家通过哪些方式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表彰科学研究,组织艺术表演,修建阅览室49.我国宪法对文化权利是怎样规定的?(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50.国家对公民文化权利的政策是什么?(措施)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51.我国宪法关于宗教信仰自由是怎样规定的?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5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详细内容)(1)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监督权;(2)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3)社会经济权利:财产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4)文化教育权利:受教育权、文化权利;(5)平等权、(6)宗教信仰自由(7)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补充: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侮辱或者诽谤)、荣誉权(国家颁发奖状)姓名权(干涉、盗用、冒用)、肖像权(照片或者画像)、隐私权(个人的对社会没危害私事)第二节依法行使权利1.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2.行使权利有界限,我国宪法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3.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什么为代价?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4.公民行使权利的法定程序是怎样的?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5.遵守正当程序的意义是什么?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6.遵守正当程序有什么要求?每个公民都应当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7.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时,怎么办?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8.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哪些?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9.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是什么?和解10.什么是和解?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11.哪些纠纷可以通过和解解决?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12.发生民事争议时,当事人怎样进行和解?当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13.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是什么?调解14.什么是调节?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15.调解的依据是什么?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16.调解人员怎样进行调解?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17.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哪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18.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是什么?仲裁19.什么是仲裁?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20.当事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仲裁?(运用仲裁的情形有哪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可以申请仲裁。21.当事人怎样申请仲裁?(仲裁的程序是什么?)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仲裁裁决约束。22.仲裁具有哪些特点?(1)灵活性(2)快捷性(3)保密性(4)国际性23.什么是诉讼?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