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进贤县应急管理局综合管理岗公务员招录1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答案详解版)_第1页
2024年进贤县应急管理局综合管理岗公务员招录1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答案详解版)_第2页
2024年进贤县应急管理局综合管理岗公务员招录1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答案详解版)_第3页
2024年进贤县应急管理局综合管理岗公务员招录1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答案详解版)_第4页
2024年进贤县应急管理局综合管理岗公务员招录1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答案详解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进贤县应急管理局综合管理岗公务员招录1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答案详解版)一、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最恰当的答案。(共20题)1、根据地球生物演化史,地球生物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以下排序正确的是:A、菌类-苔鲜-鱼类-爬行动物B、节肢动物-草履虫-脊椎动物-哺乳动物C、绿藻-草履虫-爬行动物-鱼类D、苔藓-藻类-蕨类-双子叶植物正确答案选项:A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A项正确,菌类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菌类通常指真菌,如蘑菇(多细胞真菌),酵母菌(单细胞真菌),苔藓为多细胞植物,按照由单细胞动物进化为多细胞动物的原则,菌类和苔藓出现先后不易确定;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故先有鱼类,后有爬行类。B项错误,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节肢动物是多细胞动物,按照由单细胞动物进化为多细胞动物的原则,先有草履虫,后有节肢动物。另,脊椎动物先于哺乳动物出现。C项错误,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由此可见,先有鱼类,后有爬行类。另,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是动物中最早出现的类别,绿藻是藻类植物(有的为单细胞有的为多细胞),是植物中最早出现的,二者的绝对先后关系不易确定。D项错误,植物的进化: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由此可见,先有藻类,后有苔藓。故正确答案为A。注:本题BCD三项都存在明显错误,而A项无明显错误、只是不严谨,故粉笔倾向于将A作为正确答案。

2、如图所示,应为亚洲东部哪个月的气压和风向图:(缺失图)A、一月B、四月C、七月D、十一月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国情。该图显示的是亚欧大陆上出现印度低压,因此是在北半球的夏季,即七月份。印度低压,又称“亚洲低压”,是亚洲大陆夏季大气活动中心之一。由于印度低压的存在,加强了亚洲南部夏季的西南季风,该季风会对我国东部的东南季风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我国在七月份盛行偏南风,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丰沛的降水,降水量则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故正确答案为C。

3、下列各项中不可能是如左图所示立方体组成部分的是(

)。A、B、C、D、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本题考查立体拼合。题干长方体有12个小方块,将小方块进行标号,能通过题干图形看到10个小方块,如下图所示,看不到的小方块为⑪⑫。A项:如下图所示,若⑪⑫为黑色,则⑧⑩⑪⑫有可能是题干的组成部分,排除;B项:如下图所示,若⑫为白色,则⑫有可能是题干的组成部分,排除;C项:如下图所示,若⑪为黑色,⑪有可能是题干的组成部分,排除;D项:题干已知10个方块的颜色,即使2个未知的方块为全白,也不可能出现三个白块连在一起的情况,故不可能是题干的组成部分,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4、近年来,我国快递行业飞速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快递行业普通存在服务同质化的问题。由于服务缺少特色,一旦某家快递公司涨价,消费者就会选择其他快递公司。根据上述表述,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Ⅰ.所有快递公司都存在服务同质化问题Ⅱ.如果某家快递公司不涨价,消费者就不会选择其他快递公司Ⅲ.如果消费者一直选择某家快递公司,那么这家快递公司一定没有涨价A、ⅠB、ⅢC、Ⅰ、ⅡD、Ⅰ、Ⅲ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快递公司涨价→选择其他公司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Ⅰ翻译为:快递公司→服务同质化,题干说的快递行业普遍存在服务同质化,但是否所有快递公司都有服务同质化问题未涉及,该项推不出,排除;Ⅱ翻译为:-快递公司涨价→-选择其他公司,是对题干翻译的否前,否前得不到确定性的结论,排除;Ⅲ翻译为:-选择其他公司→-快递公司涨价,是对题干翻译的否后,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故正确答案为B。

5、深圳市聘任制公务员,其试用期标准的(

)执行。A、70%B、80%C、90%D、100%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深圳市聘任制公务员聘任合同管理办法(试行)2015》第三十二条规定聘任制公务员试用期工资按照以下规定执行:(一)实行薪级工资制度的,按照其入职薪级工资标准的80%执行;(二)未实行薪级工资制度的,按照公务员试用期工资的有关规定执行。故正确答案为B。

6、中国现代画家与其作品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齐白石——墨虾B、徐悲鸿——盛夏图C、张大千——长江万里图D、黄宾虹——山居烟雨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常识。A项正确,齐白石,名璜,字萍生,号白石、白石翁等,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书画大师和书法篆刻巨匠。他的作品刚柔兼济,工书俱佳。他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的精神统一得完美无瑕,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B项错误,徐悲鸿,画家,美术教育家。在绘画上,徐悲鸿主张现实主义美术,强调写实,提倡师法造化。“尽精微、致广大”。反对因循守旧,注重兼蓄并收,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代表作有油画《田横五百士》《九方皋》《漓江春雨》《晨曲》《泰戈尔像》《奔马》等。《盛夏图》是1981年李苦禅创作的绘画。C项正确,张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无所不通。早期研习古人书画,后旅居海外,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画风工写结合,晚期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开创了泼墨泼彩的新风格。代表作品有《荷花图》《爱痕湖》《长江万里图》《秋曦图》等。D项正确,黄宾虹,字朴存,祖籍安徽歙县,出生于金华。美术家,山水画大师,与齐白石合称“南黄北齐”。自少喜绘画、篆刻,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开派巨匠,被誉为“千古以来第一用墨大师”。代表作品有《山居烟雨》《新安江舟中作》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7、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国家,社会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繁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

),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A、维护社会秩序B、协调社会关系C、保障人民安居乐业D、促进社会和谐正确答案选项:ACD解析: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故正确答案为A、C、D。

8、某单位组织员工进行爱心募捐,鼓励员工捐款捐物。所有员工都参加了,其中捐物的有45人,捐款的有75人,既捐款又捐物的有31人,则该单位共有员工(

)人。A、89B、90C、95D、99正确答案选项:A解析:根据二集合容斥原理公式A+B-A∩B=总数-都不,可得到关系:捐物+捐款-两种都捐=总人数-两种都不捐,由“所有员工都参加”可知两种都不捐的人数为0,代入数字:45+75-31=总人数,解得总人数=89人。故正确答案为A。

9、运动中扭伤后可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立即用冰袋冷敷,以防止毛细血管破裂后充血B、立即用热水袋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痊愈C、立即用手揉捏受伤处,以散解淤血,防止肿胀D、不做任何处理,等待其自然恢复正确答案选项:A解析:一般而言,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在扭伤发生后的24小时内需采取冷敷处理(冷水、冰水、冰块等),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渗出,减少肿胀,这对功能康复至关重要,千万不能揉或用酒去按摩。24小时后可采取热敷或涂抹药膏活血化瘀。故正确答案为A。

10、关于我国古代的行政文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曾经使用钟鼎、竹简作为公文的载体B、从行文方向来看,周代的誓、命等公文属于上行文C、奏是受封赠的大臣向皇帝谢恩的公文D、楷书作为公文正式字体开始于宋代正确答案选项: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行政文书有关知识。A项正确,“钟鼎”是中国古铜器的总称,上面多铭刻记事表功的文字,鼎在古代还被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权力的象征;“竹简”起源于古代用以书写、记事的竹片,《后汉书·宦者传·蔡伦》中提到“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钟鼎、竹简均曾经作为公文的载体。B项错误,上行文是指现代公文传递中下级机关或业务部门向所属上级领导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的一种行文。而在古代的行政文书中,“誓”的内容偏重于出兵打仗前的盟誓,主要是发布军令或宣布军纪;“命”是指王针对具体事情发布的命令,二者均属于上对下发布的指令,不属于上行文。C项错误,一般来说,“奏”是古代大臣对政事有所陈述、批评、建议以及对某官进行弹劾时所用的一种陈述文书。而“章”是受封赠的大臣向皇帝谢恩的公文。D项错误,楷书作为正式公文用字始于两晋,盛于唐代,而不是开始于宋代。故正确答案为A。

11、为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某股份有限公司准备关闭部分加工基地,实施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对于这一决策,该公司具有最终决定权的机构是()。A、监事会B、董事会C、职工代表大会D、股东大会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股份有限公司的权利机构主要有:股东大会(权力机关;全体股东组成,股东根据自己的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增加或减少公司注册资本的权利,决定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董事会(经营决策机构;召集股东会议、决定管理机构的设置、决定聘任或解聘经理、制定公司的管理制度)、监事会(监督机关;成员不能少于三个人,成员组成由股东代表和公司员工代表组成)。故正确答案为D。

12、根据《公务员法》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副市长王某对该市一起重大矿难事故负领导责任,王某应当引咎辞去公职B、某县交通局正科级干部刘某因渎职被给予降级处分,刘某受处分期间为12个月C、某县水利局科员赵某因玩忽职守被给予记过处分,该处分可以口头方式通知赵某D、某县公安局警察钱某在外兼职,该兼职必须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A项错误,根据《公务员法》第八十七条第三款规定:“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故王某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而非辞去公职。B项错误,根据《公务员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故刘某受降级处分的期间应为二十四个月。C项错误,根据《公务员法》第六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处分决定机关认为对公务员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作出处分决定。处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故该处分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赵某。D项正确,根据《公务员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故正确答案为D。

13、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关于我国国家机构的表述错误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B、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C、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D、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五十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D选项错误,根据《宪法》第7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D项中的“五十周岁”表述不准确。故正确答案为D。

14、下列诗句与描写的景点对应正确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安徽黄山B、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杭州西湖C、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北京昆明湖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贵州黄果树瀑布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A项:出自杜甫的《望岳》,描写的是东岳泰山,错误;B项: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的是杭州西湖,正确;C项:出自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描写的是扬州二十四桥,错误;D项:出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描写的是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15、某省开通电话专线,以方便群众对政府工作人员在行政工作中违法行为的举报,作为政府部门,接受组织内外的监督是政府应履行的职责。下列属于行政监督方式的是:

A、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民众解释新的户籍管理政策B、某市民向电视台曝光某局长酒驾C、政府部门年度财政审计D、某市检察院对该市某局领导提起受贿公诉正确答案选项:BCD解析:C项正确,行政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以及专设的行政监察、审计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B、D项正确,广义的行政监督泛指执政党、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等多种社会力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据此排除A项。故正确答案为B、C、D。

16、下列常见的心理现象与成语对应错误的是:(

)A、晕轮效应——爱屋及乌B、首因效应——一鼓作气C、门槛效应——得寸进尺D、从众效应——人云亦云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晕轮效应愈来愈多地被应用在企业管理上,其对组织管理的负面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各种组织决策上。爱屋及乌指的是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两者意思对等,因此A正确。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因此C项正确。从众效应(conformity),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人云亦云指的是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两者意思对等,因此D正确。首因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并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和表现的解释。一鼓作气出自《曹刿论战》,意思是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会衰弱,第三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竭尽了。后多喻趁锐气旺盛之时一举成事或鼓足干劲,一往直前。显然,首因效应和一鼓作气的意思不对应。因此B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17、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

)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空间技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B、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C、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D、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正确答案选项:A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A项正确,“东方红一号”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5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B项错误,“神舟五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C项错误,“嫦娥一号”是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D项错误,“神舟一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一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于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故正确答案为A。

18、我国多地正(

)以企业纳税情况为重要参考,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状况,实现对实体经济的支持。A、尝试缓和B、尝试缓解C、试图缓解D、试图缓和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第一空,根据文中“正”,可知此事已经有了具体行动,“尝试”指试探性的试验,可以表示此事正在进行当中,因此“尝试”更为恰当。“试图”是指打算,往往只停留在想法层面,之后是否真正实行并无体现,故排除C、D两项。第二空,分析文意可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轻、改善,横线处所填词语修饰“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状况”,“缓解”指使程度减轻,着重强调的是减轻或改善不好的东西,或者危害,填入文段语义合适且搭配恰当,当选;“缓和”指使和缓,多搭配气氛、局势等,置于此处搭配不当,排除A项。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诚信模式从1.0向2.0转型,如何影响每个人的生活?》

19、下列关于我国武装力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武装力量受中国共产党领导B、中国人民武装警察的职责中不包括防卫作战C、国务院、中央军委共同领导全国的国防动员工作D、我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及预备役部队、武装警察和民兵组成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A项正确,《国防法》第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力量中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依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活动。”B项错误,《人民武装警察法》第二条规定:“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担负国家赋予的安全保卫任务以及防卫作战、抢险救灾、参加国家经济建设等任务。”C项正确,《国防动员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共同领导全国的国防动员工作……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和国家主席发布的动员令,组织国防动员的实施。”D项正确,《国防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20、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A项错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自宋朝杨万里的《小池》,描写的是初夏;B项错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描写的是秋天;C项错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北宋词人晏殊的《浣溪沙》,描写的是春夏之交;D项正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冬季,是唐代岑参的咏雪送人之作。故正确答案为D。

二、判断推理。本部分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与逻辑判断四种类型的试题。(共45题)1、左边给定的是纸盒外表面的展开图,右边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请把它找出来:A、AB、BC、CD、D正确答案选项:A解析:利用箭头法或者时针法及公共边上的细节可排除B、C、D三项。B项顶面的直线应与右侧面的对角线相连,错误;C项顶面应是只含对角线的面,错误;D项顶面应是含有对角线和一段直线的面,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

2、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②⑤⑥C、①②⑤,③④⑥D、①④⑥,②③⑤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题干图形均有为一个图形与一条直线组成,以此条直线为切入点,经过观察可发现③④⑥图形中的一条对称轴与直线为垂直关系,而①②⑤的对称轴与该直线不垂直,故正确答案为C。

3、据介绍,北半球人口相对密集,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不断推高碳排放量,因此北半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2013年已达到400PPM这一标杆水平。相对来说,南半球人类活动较少,而南极洲更是人烟稀少,但即便如此,2017年6月南极洲的二氧化碳浓度也达到了400PPM这一标杆值。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已经深入到极地B、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南极洲地貌有深远影响C、南极洲二氧化碳浓度不会再降到400PPM以下D、北极的二氧化碳浓度在4、5年前就远超南极正确答案选项:A解析:日常推理题,根据题干信息逐一分析选项。A项:南极洲人烟稀少但二氧化碳浓度仍达到了400PPM这一标杆值,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已经深入到极地,可以推出,当选;B项:题干只是提到南极洲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400PPM这一标杆值,并没有提到达到这个数以后的具体影响,对南极洲地貌是否有深远影响不得而知,无中生有,排除;C项:

题干只是说南极洲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400PPM这一标杆值,没有提到以后会不会再降下去,无中生有,排除;D项:题干说的是北半球在2013年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400PPM这一标杆值,而南极洲在2017年才达到这个值,但通过北半球的平均情况无法得出北极是否远超于南极,选项叙述程度比较重,且偷换概念,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4、骆驼:沙漠A、企鹅:南极B、鲸鱼:海洋C、熊猫:中国D、鸟类:天空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两词属于对应关系,且是一一对应关系,后者是前者的生长环境。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中南极是企鹅的生长地点,不是生长环境;B中鲸鱼生长在海洋,符合题干逻辑;C中中国是熊猫的生长地点,不是生长环境;D中天空不是鸟类唯一的生长环境,例如鸵鸟生长在荒漠和草原上。故正确答案为B。

5、老年系数是指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少年儿童系数是指14岁及以下人口数在总人口中的百分比;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百分比),一般以15~64岁为劳动年龄,14岁及以下和65岁及以上称为非劳动年龄或被抚养年龄;老少比是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与14岁及以下人口数量之比(百分比)。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抚养比大于老年系数与少年儿童系数之和B、当社会总人口不变,劳动年龄人数增加时,少年儿童系数就会减少C、老年系数和少年儿童系数的乘积等于老少比D、老少比通常表示的是每100名老年人对应多少少年儿童正确答案选项:A解析: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老年系数:“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少年儿童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在总人口中的百分比”;抚养比:“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老少比:“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与14岁及以下人口数量之比”。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抚养比,老年系数+少年儿童系数,劳动年龄人数一定是小于总人口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抚养比大于老年系数与少年儿童系数之和,说法正确,当选;B项:少年儿童系数,已知总人口不变,当劳动年龄人数增加时,65岁及以上人口数和14岁及以下人口数之和会减少,但14岁及以下人口数的具体情况不明,因此少年儿童系数不一定会减少,说法错误,排除;C项:老年系数×少年儿童系数,老少比,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说法错误,排除;D项:题干中老少比是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与14岁及以下人口数之比,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每100名少年儿童对应多少老年人,说法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6、某班有三个小组,赵、钱、孙三人分属不同的小组。这次语文考试成绩公布,情况如下:赵和三人中的第3小组那位不一样,孙比三人中第1小组的那位的成绩低,三人中第3小组的那位比钱分数高。若赵、钱、孙三人按语文成绩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赵、钱、孙B、赵、孙、钱C、钱、赵、孙D、孙、赵、钱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本题突破口是信息量最大对象,即第3小组那位。由“赵和三人中的第3小组那位不一样”知,赵不是第3小组那位,由“第3小组的那位比钱分数高”知,钱不是第3小组那位,因此第3小组那位是孙。第二步:抄信息于表中,即将题干和第一步的所有信息放在一个表中。人:

孙成绩:

<小组:

第3小组

第1小组

第三步:填空,即填上每一个集合的空格。人:

(赵)

成绩:

小组:(第2小组)

第3小组

第1小组

通过分析,三人按语文成绩由高到低排列为赵、孙、钱。故正确答案为B。

7、如果俄罗斯参加该集团,那么美国和英国会抵制该集团;如果美国和英国有一国抵制该集团,那么该集团就不能继续存在。事实上是该集团还将继续存在。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美国参加了该集团B、美国没有参加该集团C、俄罗斯没有参加该集团D、美国和英国至少有一国没有参加该集团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1)俄罗斯参加该集团美国且英国抵制该集团;(2)美国或英国抵制该集团该集团不能继续存在;(3)该集团继续存在。第二步:根据题干条件进行推理。从确定信息进行推理,条件(3)是对条件(2)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和德摩根定律可得:美国且英国抵制该集团。在且关系中否定其中一项即可否定整个且关系,因此“美国且英国抵制该集团”是对条件(1)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俄罗斯参加该集团”,对应C项。故正确答案为C。

8、发散式思维:是指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维,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式思维活动。下列属于发散式思维的是:A、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B、在多种解决方案中,确定一种方案C、从多个前提推出一个结论D、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解决文字应用题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定义中的关键词有“根据已有的信息”、“不同的角度和思维”、“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中只提供了一个信息“人类失去联想”,提出“世界将会怎样”的问题,并非具体的寻求答案的行为,故A错;B中多种解决方案是已有的信息,确定了一个方案没有体现不同的思维角度,故B错;同理,C也错;D中给定的条件是已有的信息,而文字应用题是一种没有固定答案的题,可以通过多种角度多种思维去考虑,从而得到不同的答案,符合定义要件。故正确答案为D。

9、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正确答案选项:A解析: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题干大部分图形存在扇形,且扇形的面积不同,考虑扇形面积大小规律。观察发现,图1没有扇形,图2扇形为个圆,图3扇形为个圆,图4扇形为个圆,图5扇形为个圆,扇形面积呈递增规律,故?处扇形面积应为个圆,只有A项符合,当选。故正确答案为A。

10、结果犯,指由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共同构成犯罪客观方面的犯罪,结果犯的既遂,不仅要求有犯罪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缺少危害结果,犯罪的客观方面就不具有完整性或者说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就不齐备,结果犯的结果,是指有形的、可以计量的具体危害结果,是与犯罪的性质相一致的结果。根据上述定义,以下不属于结果犯的是:A、诈骗B、抢劫C、故意杀人D、诬告陷害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关键词为“由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共同构成犯罪客观方面的犯罪”。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诈骗必须是产生危害结果(即受害人被欺诈成功)出现后才算诈骗罪,危害结果没有实现属于诈骗未遂,符合定义;B项:抢劫必须是危害结果(即受害人被抢劫了才算抢劫)出现后才算抢劫罪,危害结果没有实现属于抢劫未遂,符合定义;C项:故意杀人罪必须是危害结果(即受害人死亡)出现后才算故意杀人,危害结果没有实现为杀人未遂,符合定义;D项:诬告陷害属于一旦付诸行动即构成犯罪,无论危害结果到底如何,属于行为犯,不符合定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11、左图为6个相同小正方体组合成的多面体,将其从任一面剖开,以下哪一项是该多面体的截面?A、AB、BC、CD、D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本题考查截面图,逐一分析选项。如下图所示,A、B、C项均可截出,该立体图形无法同时截出D项的菱形和三角形。A项:B项:C项:D项:无法切出,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12、以昆虫为原料研发动物饲料正在成为一种潮流。一家生产动物饲料的公司正在开发将黑水虻幼虫磨碎,进而加工成鱼饲料的技术。黑水虻是产卵后4天就孵化、14天变为成虫的一种昆虫,其幼虫除富含蛋白质外,还富含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钙和必需的氨基酸。这种昆虫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成为谷物饲料的替代品。该公司认为,以黑水虻幼虫等昆虫生产动物饲料,有助于减少粮食浪费。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A、该公司从当地的啤酒厂采购废弃的麦芽壳,作为黑水虻幼虫的饲料B、耗费大量的粮食生产饲料,是传统的动物饲料生产受到批评的原因C、正在开发的用昆虫作为原料的宠物零食产品,受到环保人士的好评D、用谷物等粮食饲料来喂养家畜,被认为是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之一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以黑水虻幼虫等昆虫生产动物饲料,有助于减少粮食浪费。论据:黑水虻幼虫除富含蛋白质外,还富含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钙和必需的氨基酸。这种昆虫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成为谷物饲料的替代品。论据说的是黑水虻幼虫可以成为谷物饲料的替代品,论点说的是以黑水虻幼虫等昆虫生产动物饲料有助于减少粮食浪费,二者话题一致,加强优先考虑补充论据。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该项说的是黑水虻幼虫饲料的来源,与论点讨论的以黑水虻幼虫等昆虫生产动物饲料是否有助于减少粮食浪费无关,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B项:该项讨论的是传统动物饲料生产受到批评的原因,与论点讨论的以黑水虻幼虫等昆虫生产动物饲料是否有助于减少粮食浪费无关,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C项:该项说的是正在开发的用昆虫作为原料的宠物零食产品受到环保人士的好评,但该昆虫是否为黑水虻不知道,并且宠物零食与动物饲料也不能等同,无法加强,排除;D项:该项说用谷物等粮食饲料来喂养家畜是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之一,说明以黑水虻来生产动物饲料能减少谷物饲料的使用,从而减少粮食浪费,补充论据,可以加强,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

13、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各图元素构成不同,考虑数量规律。各图面(封闭空间)的数量分别为4、5、6,需要选择7个面的选项,排除A、B两项;另每个图形的最外边主体图形的边数分别为3、4、5,应选主体为6边形的图形,排除C项。故正确答案为D。

14、在相同的收入水平上,农村居民家庭比城市或城郊居民家庭有更大的购买力,因为城市或城郊居民家庭中用在食品或居住的一部分收入可以被农村居民家庭用在其他的消费上。根据以上的论述,最能推出以下哪项结论?A、农村居民家庭在食品和居住上的支出比城市或城郊居民家庭的支出少B、城郊居民家庭的购买力更高于城市居民家庭C、一般来说,农村居民家庭比城市居民家庭的人口数量要多D、三种类型的居民家庭在食品上的支出都超过了在居住上的支出正确答案选项:A解析:A项:因收入水平相同,而农村家庭比城市或城郊家庭有更大的购买力,购买力=收入-食住支出,故可推知农村家庭在食住上的支出比城市或城郊居民家庭的支出少,当选;B项:城郊家庭与城市家庭的对比,由题干无从得出,排除;C项::家庭人口数量,题干中没有提及,排除;D项:食品支出与居住支出的比较题干中没有提及,由题干无从得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15、如图所示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上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t1~t2温度范围内,同一温度时,上述三种物质配制成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可能全部相同②温度升高时,有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溶质析出后不计入溶液质量,下同)会减少③将温度为t2时溶质质量相同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物质的溶液的质量关系是A、①B、②③C、①③D、①②③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①溶解度是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一般以100克溶剂中能溶解溶质的质量来表示,饱和溶液浓度可以通过计算。观察t1~t2

温度范围内,a、b、c三条温度曲线没有交点,因此,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可能全部相同;正确。②c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部分溶质会从溶液中析出,因此c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减小;而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会有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因此a、b两种物质的溶液质量不变;错误。③将温度为t2时溶质质量相同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温度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图可知为,在溶质相同的情况下,a、b饱和溶液质量相同,而c需要溶剂的量更多,溶液质量也更大,所以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液质量关系为。当温度下降到t1时,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无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溶液质量与t2时相同。a、b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溶质析出,溶液的质量也随之减小,而a物质溶解度减小的幅度大于b物质,a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质量更多,溶液质量也减小得更多,所以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液质量关系为;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16、小曾在某银行开了账户,并且办理了网上银行业务,可是过了不久,小曾发现自己账户上的三万块钱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网上操作被转走了,而账户的密码只有自己知道,从未泄露给他人,小曾找到银行,要求银行承担责任,而银行非常肯定的认为责任不可能在自己,责任在小曾,虽然小曾没有故意泄露密码,但是有可能无意为之。

以下各项中,最能支持银行观点的是(

)。A、小曾对妻子特别好,而妻子对小曾却有异心B、小曾喜欢喝酒,而且经常醉的不省人事C、该银行的网银系统无懈可击D、该银行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本题论点是银行非常肯定的认为责任不可能在自己,肯定在小曾,没有明显论据。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所以需加强论点。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题干是问最能支持银行的观点,只有C排除了银行系统可能出错或者存在漏洞的情形,即直接把责任推到了小曾身上,直接加强论点;A中小曾跟妻子的关系好坏,B中小曾喜欢喝酒均与小曾是否会泄露密码无直接关系,属无关选项;D中即便没有发生过类似事件,也不见得银行系统无懈可击,属无关选项。故正确答案为C。

备注:题目中“虽然小曾没有故意泄露密码,但是有可能无意为之”是出题者用来迷惑应试者的惯用伎俩,望考生注意。

17、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正确答案选项:A解析:元素组成完全相同,考虑位置变化。九宫格图形第一竖列经过左右翻转可得到第二竖列的图形,第二竖列经过上下翻转可得到第三竖列的图形。故正确答案为A。

18、吴老师、张老师、孙老师、苏老师都是某校教师,分别教授语文、生物、物理、化学四门课程。已知:①如果吴老师教语文,那么张老师不教生物②或者孙老师教语文,或者吴老师教语文③如果张老师不教生物,那么苏老师不教物理④或者吴老师不教化学,或者苏老师教物理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可以推出孙老师教语文:A、吴老师教语文B、张老师不教生物C、吴老师教化学D、苏老师不教物理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①吴老师教语文张老师教生物;②孙老师教语文或者吴老师教语文;③张老师教生物苏老师教物理;④吴老师教化学或者苏老师教物理。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提问为“推出孙老师教语文”,本题是给出了结论,需要从结论出发倒推条件。根据条件②可知:想要推出“孙老师教语文”,需要吴老师不教语文;根据条件①可知:想要得到“吴老师不教语文”,需要张老师教生物;根据条件③可知:想要得到“张老师教生物”,需要苏老师教物理;根据条件④可知:想要得到“苏老师教物理”,需要吴老师教化学。即:想要推出“孙老师教语文”,需要吴老师教化学。故正确答案为C。

19、A、AB、BC、CD、D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元素组成凌乱,且都由多个小元素构成,考虑数数中的元素,元素个数分别为4、3、4、3,则问号处图形应包含4个元素,只有B选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

20、如图所示,在已接地的电路上,有甲、乙、丙三个可为通路或断路的接点。若人站在地上,而手碰触到金属外壳形成通路,则当此三个接点为下列哪种情况时,此人会有触电危险:A、接点甲断路,接点乙通路,接点丙断路B、接点甲通路,接点乙通路,接点丙通路C、接点甲断路,接点乙断路,接点丙通路D、接点甲通路,接点乙断路,接点丙断路正确答案选项:A解析:甲、丙为通路时,金属外壳被短路,排除B、C、D;A中甲丙断路,乙通路,金属外壳可为通路,有触电危险。故正确答案为A。

2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题干图形出现明显的多边形以及单一曲线,考虑数线条数。九宫格优先横着观察,三行图形依次由1,2,3,4,5,6,7,8,“?”条线组成。故“?”处应该选择由9条线组成的图形,对应B选项。故正确答案为B。

2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元素组成不同,无明显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均有面,考虑数面,数量依次为3、4、5、6、8,没有规律,再观察发现每个图形中均有形状相同的面,且数量依次为2、3、4、5、6,?,问号处图形应该含有7个形状相同的面。A项6个,B项7个,C项2个,D项没有形状相同的面,只有B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

23、拍摄:剪辑:放映A、诊断:检查:康复B、编辑:征稿:出版C、化妆:演出:喝彩D、开采:加工:销售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三词之间存在一定的先后顺向,先拍摄,然后剪辑,最后放映。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应先检查,然后诊断,顺序颠倒,排除;B项:应先征稿,然后编辑,顺序颠倒,排除;C项:喝彩并不存在一定的顺序逻辑,在哪个阶段都可以赢得喝彩,演出前往往也有喝彩声,排除;D项:先开采,然后加工,最后销售,符合题干的先后顺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

2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A、AB、BC、CD、D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图形元素组成不同,属性无明显规律,考虑数量规律。题干图形中面数量明显,考虑数面。题干已知图形中面的数量依次为2、4、6,则问号处的图形应为8个面,A项5个面,B项5个面,D项9个面,只有C项是8个面。故正确答案为C。

25、上边的题干中给出一套图形,其中有五个图,这五个图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下边给出一套图形,从中选出唯一的一项作为保持上边五个图规律性的第六个图。A、AB、BC、CD、D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元素组成不同,但每个图形都是由两个相似的元素组成,排除B、D,题干中每个图形的两个元素都相交,排除A。故正确答案为C。

26、A、AB、BC、CD、D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元素组成相同,考察位置规律。据观察,朝下的箭头依次逆时针旋转两个格、朝上的箭头依次顺时针旋转两个格即得到下一个图形。故正确答案为D。

27、东奔:西走A、跋山:涉水B、完整:无缺C、顾此:失彼D、大街:小巷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东奔和西走均指到处奔波,二者为近义关系,且“东”和“西”为反义关系,“奔”和“走”为近义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跋山指翻山越岭,涉水指趟水过河,二者为并列关系,且“跋”和“涉”、“山”和“水”均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完整指完全保持原有的整体,无缺指没有损坏或残缺,二者为近义关系,但“完”和“无”不是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顾此指顾了这个,失彼指丢了那个,二者为并列关系,且“顾”和“失”、“此”和“彼”均为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大街和小巷均指城镇里的街道,二者为近义关系,且“大”和“小”为反义关系,“街”和“巷”为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

28、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A、AB、BC、CD、D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本题没有外框,我们发现前三个图形线条相似,后三个图形线条相似,考虑分成两组图。元素组成相似,优先考虑样式规律。在前一组图形中,第三个图形加上第二个图形得到第一个图形。后一组应该满足同样的规律,因为选项中都有圆形的外框,所以我们只需要考虑内部线条的运算,符合条件的只有D。故正确答案为D。

29、路径依赖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有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不断自我强化,轻易走不出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路径依赖的是:

A、萧规曹随B、刻舟求剑C、随波逐流D、守株待兔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关键词为“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有惯性”“产生依赖”“轻易走不出去”。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萧规曹随”意思为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萧何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萧何的规章制度实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符合定义关键词,满足定义。

B项:“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仍静止地看问题。明显不符合关键词“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有惯性”和“产生依赖”,因此不属于路径依赖。

C项:“随波逐流”意思为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符合定义关键词,满足定义。

D项:“守株待兔”原比喻企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符合定义关键词,满足定义。

故正确答案为B。

30、工人对工作的不满意,不仅产生于工作环境和工资本身,而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人对工作的期望值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因此,大公司招聘员工,通过许愿来达到吸引工人的目的,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从以上观点中可以推出下列哪项结论:Ⅰ只要工人的期望值足够低,那么,不论工作本身如何,工人的满意程度都会很高Ⅱ只要工作环境舒适并且工资水平较高,那么不论工人期望值如何,工人都不会产生不满意的情绪Ⅲ随着工人期望值的增加,尽管企业有效地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员工待遇,员工的不满意情绪仍有可能得不到消除A、只有ⅠB、只有ⅡC、只有ⅢD、只有Ⅰ、Ⅲ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解析1:第一步:抓住每句话中的对象及其关系。第一句是说,期望值高∩工作环境差∩工资低⇒工人对工作不满意。第二句说许愿不明智。并且两句存在因果关系。第二步:判断整体关系。两句话为因果关系,且第一句为原因,第二句是结果。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Ⅰ可用第一句的逆否规则,否后推否前,因此推出工人不会不满意,而不是工人满意度很高,所以A项错误。Ⅱ项是对第一句后件的部分肯定,不能推出前件的结论。Ⅲ项是对第一句后件的不确定阐述。如果期望值低,工人就不会不满;如果期望值高,工人就有可能不满。因此Ⅲ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解析2:由题干推出,工人对工作的不满意取决于工作环境、工资本身以及工人对工作的期望值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三者之间是并且的关系,Ⅰ、Ⅱ没有满足三者并且的关系,所以错误,因此,排除A、B、D,选择C。故正确答案为C。

31、人们通常把因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而对公众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叫做公害。公害病是公害发生的地区性疾病。其特征包括:①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所引起;②损害健康的环境污染因素复杂;③其流行一般具有长期陆续发病的特征,还可能累及胎儿,危害后代;④属新病种,有些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缺乏特效疗法。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公害病的是:A、人们食用了被镉污染的水稻后罹患骨痛病,骨骼疼痛难忍,无特效疗法B、某地区玉米、小麦受到霉菌(尤其是镰刀菌)感染后会产生毒素,人们食用后会破坏人体骨骼生长,导致四肢短小C、某地区使用重油燃料,排出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引起当地居民罹患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疾病D、含无机汞的工业废水排入水体后,被细菌转化为毒性更强的甲基汞,富集于水生生物体内,人们长期食用后出现神经系统损伤,波及后代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公害:因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而对公众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公害病:公害发生的地区性疾病。其特征包括:①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所引起;②损害健康的环境污染因素复杂;③其流行一般具有长期陆续发病的特征,还可能累及胎儿,危害后代;④属新病种,有些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缺乏特效疗法。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镉污染符合“①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所引起”、“②损害健康的环境污染因素复杂”,骨骼疼痛难忍,无特效疗法符合“④属新病种,有些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缺乏特效疗法”,符合定义,排除;

B项:某地区玉米、小麦受到霉菌(尤其是镰刀菌)感染,不符合“①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所引起”,不符合定义,当选;C项:某地区使用重油燃料,排出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符合“①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所引起”,引起当地居民罹患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疾病符合“③其流行一般具有长期陆续发病的特征,还可能累及胎儿,危害后代”,符合定义,排除;D项:含无机汞的工业废水排入水体后,被细菌转化为毒性更强的甲基汞,富集于水生生物体内,符合“①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所引起”,人们长期食用后出现神经系统损伤,波及后代,符合“③其流行一般具有长期陆续发病的特征,还可能累及胎儿,危害后代”,符合定义,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32、失眠:睡意A、饥饿:食欲B、营养:干枯C、窒息:氧气D、麻木:悲伤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没有睡意会导致失眠。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饥饿会导致食欲增加,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没有营养会导致干枯,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没有氧气会导致窒息,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悲伤过度可能会导致麻木,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33、“黑匣子”的学名叫做“航空飞行记录器”。之所以被称为“黑匣子”,并不是因为它是黑色的,而是因为它能帮助破解飞行事故的秘密。黑匣子里面装有飞行数据记录器和枪声录音器两套装置,能把飞机停止工作或失事航班前半个小时的有关技术参数和驾驶舱内的声音记录下来。需要时,它可以把所记录的参数重新放出来,供飞行试验和事故分析所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装置属于“黑匣子”的是:A、飞机上某个黑色匣子,在发生事故的同时启动,并记录相关信息B、在火车上的某种黑色装置,能自动记录到列车运行的相关信息C、民用航空器中的一种红色装置,信息能单项输入,但无法解读或输出D、战斗机上的一种橘红色设备,能记录相关飞行数据并可进行分析还原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关键词为“航空飞行记录器”、“飞机停止工作或失事航班前半个小时的有关技术参数和驾驶舱内的声音记录下来”、“记录的参数重新放出来,供飞行试验和事故分析所用”。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在发生事故的同时启动并记录与“飞机停止工作或失事前半小时”不同,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火车不能进行航空飞行,不符合定义关键词“航空飞行记录器”,排除;C项:信息单向输入,无法解读或输出不符合定义关键词“记录的参数重新放出来,供飞行试验和事故分析所用”,排除;D项:战斗机上的记录设备符合定义关键词“航空飞行记录器”,能记录相关飞行数据符合定义关键词“飞机停止工作或失事航班前半个小时的有关技术参数和驾驶舱内的声音记录下来”,进行分析还原符合定义关键词“记录的参数重新放出来,供飞行试验和事故分析所用”,符合定义,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

3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在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正确答案选项:A解析:观察题干图形,第一幅图黑扇形顺时针移动3格为第二幅图形;第二幅图逆时针移动2格为第三幅图形;第三幅图顺时针移动1格为第四幅图形;则第五幅图形应为第四幅图逆时针移动0格,即原封不动。故正确答案为A。

35、A、AB、BC、CD、D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元素组成相同,优先考虑位置规律,观察发现位置规律不成立,考虑样式规律,在第一组图形中,空白+空白=空白,空白+黑点=黑点,黑点+空白=空白,第二组运用该规律,符合条件的只有选项B。

故正确答案为B。

36、体验式广告:指让消费者亲身参与产品试用、感受产品质量,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信任产品的广告方式。下列不属于体验式广告的是(

)。A、某地铁入口处,路人会免费拿到纸巾,纸巾包装袋上印有某新开发楼盘的广告信息B、某大型超市内,推销员正在将某果汁企业新开发的一款橙汁饮料分给顾客免费品尝C、只要添加某化妆品公司微信号并发送“我要试用”,即可免费获得其新款面膜试用装D、某知名家具连锁企业在市区繁华地段新开了家体验馆的消息传开后,一时人满为患正确答案选项:A解析:第一步:提取定义关键词。“消费者亲身参与产品试用、感受产品质量”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纸巾包装袋上印有某新开发楼盘的广告信息”,只是了解包装袋上的广告,未参与产品试用,不符合定义;BCD选项均涉及到“亲身参与产品试用、感受产品质量”,符合定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37、商品差价是指同一商品由于流通环节、购销地区、购销季节以及质量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属于商品差价的是:

A、冬季的大葱两块钱一斤,夏季的小葱五角钱一斤B、在同一个楼盘,毛坯房和精装修房价格相差甚远C、两个药厂生产的同一种药每盒价格竟然相差3元D、因为甲地产梨,甲地比乙地每斤梨便宜一块钱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同一商品”、“流通环节、购销地区、购销季节、质量不同”。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中的大葱和小葱、B项中的毛坯房和精装修房都是不同的商品,不符合定义要件;C项中是生产环节,而非流通环节,不符合定义要件;D项为同一商品——梨,因购销地区不同,价格出现差额,属于商品差价。故正确答案为D。

38、周瑜:曹操A、杜甫:柳永B、动物:食物C、火车:叉车D、吴国:魏国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周瑜与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两个历史名将,二者为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杜甫是唐代诗人,柳永北宋词人,二者是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保留;B项:有的动物是食物,有的食物是动物,有的动物不是食物,有的食物不是动物,二者为交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叉车是一种工业搬运车辆,是汽车的一种,而汽车与火车为并列关系,叉车与火车并非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吴国与魏国是三国时期的两个国家,二者为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保留。对比A、D两个选项,A项中的两个历史人物所处的朝代并不相同,而D项的两个国家都处于三国时期,所处朝代相同,并且题干中的周瑜和曹操刚好一个是吴国人、一个是魏国人,竖着看可以构成历史人物和所处朝代的对应关系,因此,D选项与题干的逻辑关系更相近,对比择优后选择D项。故正确答案为D。

39、教材:学生:课堂A、教练:运动员:赛场B、法律:法官:法院C、袈裟:僧侣:寺院D、武器:军人:战场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教材”与“学生”构成工具要素的对应关系,“学生”与“课堂”构成主体和地点的对应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教练”和“运动员”构成并列关系,“运动员”和“赛场”构成主体和地点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法律”是“法官”裁决的依据,某种程度上可以是法官利用的工具,“法官”和“法院”构成主体和地点的对应关系,但是法律是抽象的,教材是具体的,与题干逻辑关系不符,排除。C项:“袈裟”是“僧侣”穿在身上的一种服饰,“僧侣”和“寺院”构成主体和地点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符,排除;D项:“军人”使用“武器”,“军人”与“武器”构成工具要素的对应关系,同时“军人”和“战场”构成主体和地点的对应关系,武器也是具体的,比较B项和D项,

D项与题干逻辑关系更为一致,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

40、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确定性现象和不确定性现象。确定性现象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或必然不会发生的现象。不确定性现象又称为随机现象,是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现象。根据定义,以下为随机现象的是:A、在一个标准大气压条件下,纯净水加热到时会沸腾B、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中,阿根廷队击败法国队夺得冠军C、2022年下半年全球经济下行,2023年全球经济发展面临挑战D、5G+工业互联网形成远程设备操控、无人智能巡检等应用实践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确定性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或必然不会发生”;不确定性现象(随机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第二步:逐一进行分析。A项:在一个标准大气压条件下,纯净水加热到时会沸腾,是必然会发生的现象,不符合“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不符合“随机现象”定义,排除;B项: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中,阿根廷队和法国队的对战结果是不确定的,有随机性,阿根廷队击败法国队夺得冠军有可能会发生,也有可能不会发生,符合“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符合“随机现象”定义,当选;C项:2022年下半年全球经济下行,在此情形下会对2023年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影响,无论面临的困难是大还是小,对于2023年全球经济发展来说都是挑战,不符合“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不符合“随机现象”定义,排除;D项:5G+工业互联网是指利用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构建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5G+工业互联网一定会形成相关的应用实践,不符合“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不符合“随机现象”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41、出国:护照:签证A、升学:录取:成绩B、开会:时间:地点C、乘高铁:身份证:车票D、跟团游:旅行社:机票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出国需要护照和签证,且护照是办理签证的必要条件,二者为必要条件的对应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先录取再升学,二者为时间先后的对应关系,依据成绩的高低进行录取,二者为依据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开会一般需要确定好时间和地点,但时间不是地点的必要条件,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乘高铁需要身份证和车票,身份证是购买车票的必要条件,二者为必要条件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跟团游可能需要通过旅行社,但旅行社不是机票的必要条件,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42、公民因被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其近亲属可以用自己的名义起诉。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公民因被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提起诉讼的,其近亲属可以依其口头或者书面委托以该公民的名义提起诉讼。近亲属起诉时无法与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公民取得联系,近亲属可以先行起诉,并在诉讼中补充提交委托证明。”故表述错误。

43、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A、AB、BC、CD、D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素叠加中的黑白叠加。每行前两个图形叠加得到第三个图形,规律为白圈+白圈=黑圈,白圈+空白=白圈,黑圈+空白=黑圈。故正确答案为B。

44、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B、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D、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平衡力必须是“作用于同一物体的力”,A错;绳拉牛的力和牛拉绳的力是相互作用力,因此相等,C错;牛没有动,可知作用于牛的力是平衡力,则绳拉牛的力等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D错。故正确答案为B。注释:平衡力:几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如果这个物体仍然或变成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几个力的作用合力为零,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相互作用力: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增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一对相互作用力必然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45、“绿色化学”要求物质回收或循环利用,反应物原子利用率为,且全部转化为产物,“三废”必须先处理再排放。下列做法或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A、焚烧塑料以消除“白色污染”B、深埋含镉、汞的废旧电池C、D、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A项:焚烧塑料会产生大量的废气污染空气,不符合条件中的“绿色化学”要求,错误;B项:深埋含镉、汞的废旧电池,没有先处理再排放,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并且深埋处理会污染土壤和水源,错误;C项: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丙炔、氢气、一氧化碳反应生成戊二醛,原子的利用率为,符合“绿色化学”要求,正确;D项:利用高锰酸钾加热生产氧气,产物还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原子的利用率不足,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三、材料题(共20题)1、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以来,中国东北地区积极参与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2013年至2017年中国东北地区对“一带一路”国家各区域进出口额如下:(1)、2017年中国东北地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A、396.1亿美元B、514.0亿美元C、617.0亿美元D、723.3亿美元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表1为2017年中国东北地区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额,表2为相对应进口额。故2017年中国东北地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与C项最为接近。故正确答案为C。

(2)、2016年中国东北地区与“一带一路”各区域的贸易中,中国东北地区与之存在贸易顺差的地区有A、1个B、2个C、3个D、4个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贸易顺差即“出口额进口额”,定位表格1与表格2,满足2016年中国东北地区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进口额的有:亚洲大洋洲地区、南亚地区、非洲及拉美地区、中亚地区,共计4个地区。故正确答案为D。

(3)、若中国东北地区继续维持2016-2017年与亚洲大洋洲地区的贸易出口增长率,则中国东北地区与亚洲大洋洲地区的贸易出口金额首次超过2013年贸易出口金额的年份是A、2020B、2021C、2022D、2023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方法一:根据题干“···首次超过2013年贸易出口金额的年份是”,可判定本题为现期追赶问题。定位表格1,中国东北地区在2016-2017年与亚洲大洋洲地区的贸易出口增长率。根据公式“”可得,出口额超过2013年水平,即,化简为:。根据选项可知,出口额超过2013年水平,至少需要3年。验证3年,,无法达到1.337的现期值;验证4年,,故可超过2013年水平,满足要求。方法二:根据题干“···首次超过2013年贸易出口金额的年份是”,可判定本题为现期追赶问题。定位表格1,中国东北地区在2016-2017年与亚洲大洋洲地区的贸易出口增长率。根据公式“”可得,出口额超过2013年水平,即,即,化简后约为:。利用1.1进行估算,,小于1.337,故即使按照的增速,3年后也无法超过2013年水平。,超过1.337,即超过2013年水平。故应该在4年之后,即2021年超过2013年水平。故正确答案为B。

(4)、以下可以准确表现2014-2017年中国东北地区与西亚地区进口额同比增减变化情况的折线图是A、AB、BC、CD、D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由题干“······同比增减变化情况······”,可判定本题为增长量比较。定位第二个表格材料可知,2013—2017年中国东北地区与西亚地区进口额分别为:109亿美元,118.6亿美元,85.7亿美元,59.2亿美元,77.9亿美元。因此,2014年增长量为:,结合趋势图的纵坐标数据,排除选项C、D;2015年增长量为:,结合趋势图的纵坐标数据,排除选项A。故正确答案为B。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自2013年到2017年中国东北地区同非洲及拉美地区的贸易顺差不断下降B、2014年中国东北地区与南亚地区的贸易顺差高于该年份中国东北地区与其他任何一个“一带一路”地区产生的贸易顺差C、2015年中国东北地区与亚洲大洋洲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该年份中国东北地区与“一带一路”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已超过D、2016年中国东北地区同“一带一路”各区域的出口额均低于2015年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A项,定位两个表格材料,2013—2017年中国东北地区同非洲及拉美地区的贸易顺差分别为:,,,,,顺差额不断下降,正确;B项,定位两个表格材料,2014年中国东北地区与南亚地区的贸易顺差额为:,2014年中国东北地区与东欧地区的顺差额为:,27.2不高于31.1,错误;C项,定位两个表格材料,2015年中国东北地区与亚洲大洋洲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15年中国东北地区与“一带一路”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为:,,正确;D项,定位第一个表格,2016年数值:141.1,34.6,19.4,27.7,5.7,1.6;2015年数值为:179.1,44.1,28.6,30.9,9.2,2.3,2016年数值均低于2015年,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2、

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13.5万亿元,同比增长7.9%,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

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0.6万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运输费用5.6万亿元,同比增长6.6%;保管费用3.7万亿元,同比增长7.0%;管理费用1.3万亿元,同比增长7.9%。

(1)、2014年每实现100万元的社会物流额,其运输费用平均约为多少万元?A、5.6B、10.6C、2.6D、5.0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定位文字材料第一段可得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13.5万亿元,定位文字材料第二段可得物流总费用中运输费用为5.6万亿元,则平均每万元社会物流额的运输费=≈0.026万元,故每实现100万元的社会物流额,其运输费用为2.6万元。故正确答案为C。

(2)、2013、2014年占全国社会物流总额比重均高于上一年水平的分类包括:A、再生资源物流、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农产品物流B、工业品物流、再生资源物流、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C、进口货物物流、农产品物流、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D、工业品物流、进口货物物流、农产品物流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根据两期比重比较公式:,可得增速a>增速b,比重高于上一年。定位材料图形部分可得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率为7.9%,2013年为9.5%,定位表格部分可得2014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速:工业品物流8.3%、再生资源物流14.1%、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32.9%,均大于7.9%;2013年增速工业品物流9.7%、再生资源物流20.3%、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30.4%,均大于9.5%。故正确答案为B。

(3)、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最高的季度是:A、第一季度B、第二季度C、第三季度D、第四季度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定位材料图形部分:2014年第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47.8万亿元;第二季度=101.5-47.8=53.7万亿元;第三季度=158.1-101.5=56.6万亿元;第四季度=213.5-158.1=55.4万亿元,可得第三季度最高。故正确答案为C。

(4)、2012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约为多少万亿元?A、75B、86C、93D、102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定位材料图形部分可得2014年上半年(第二季度累计)全国物流总额为101.5万亿元、2014年增长率为8.7%、2013年上半年增长率为9.1%,则由间隔增长率公式可得。则2012年上半年全国物流总额为万亿元,与B项最接近。故正确答案为B。

(5)、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A、2013年第三季度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速高于第四季度B、2014年每万元社会物流总额的平均管理费用低于上年水平C、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