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3869-2020土地整治项目测量技术规范_第1页
DB32T3869-2020土地整治项目测量技术规范_第2页
DB32T3869-2020土地整治项目测量技术规范_第3页
DB32T3869-2020土地整治项目测量技术规范_第4页
DB32T3869-2020土地整治项目测量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7.040

A75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869—2020

土地整治项目测量技术规范

Technicalregulationsforthemeasurementoflandconsolidationprojects

2020-10-13发布2020-11-13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T3869-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江地勘测有限公司、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中心、江苏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

验站、江苏省国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骏、刘自德、廖安生、杨晓华、刘斌、杨胜万、薛建、施振斌、孙京、朱晓

勇、许捍卫、李丽、卜永洪、陈炼、陈红权、王玉军、赵大华、陈维治、叶洪峰。

III

DB32/T3869-2020

土地整治项目测量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土地整治项目测量的术语和定义、测量要求、测量准备、前期测量、过

程测量和竣工测量的相关要求以及测量成果与质量检查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土地整治项目的测量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

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398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2435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50026工程测量规范

CH/T1001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CH/T1004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DL/T517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TD/T1040土地整治项目制图规范

TD/T1054-2018土地整治术语

TD/T1055-2019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土地整治landconsolidationandrehabilitation

依据土地整治规划及相关规划,对未利用、低效利用和闲置、损毁、退化土地进行综

合治理,以满足人类生存、生活和生态功能需要的活动,是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

垦、土地修复的统称。

[改写TD/T1054-2018,定义3.1.1]

3.2

前期测量preliminarysurvey

项目立项前开展的地形测量、工程要素属性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整治项目

现状图制作等活动。

3.3

1

DB32/T3869-2020

过程测量processsurvey

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的工程测量、工程量计算等活动。

3.4

竣工测量completionsurvey

项目完成后开展的地形测量、工程要素属性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整治项目

现状图制作、工程量计算、汇总项目“报备”和“项目验收”需要的其他资料等活动。

3.5

土地整治项目现状图presentmapoflandconsilidationandrehabilitation

project

反映项目区地形、土地利用现状及基础设施现状的图件,分为立项前现状图(简称“前

期图”)和竣工后现状图(简称“竣工图”)。

[改写TD/T1054-2018,定义4.2.10]

4测量基本要求

4.1坐标系统宜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投影方式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

因项目需要采用依法批准的独立坐标系时,应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转换关系;高程

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2以项目为单位绘制土地整治项目现状图,图名采用项目名称,比例尺一般不低于

1:5000;分幅与编号应符合GB/T13989的相关要求。土地整治项目现状图的制作和统计应

符合附录A的要求。

4.3土地类别按照TD/T1055-2019中附录A执行;工程图式应符合TD/T1040的相关要

求。

4.4测量范围一般应从整治区域边界线外扩20m~50m。

4.5地类图斑面积统计以公顷为单位,并保留至小数点后四位。

4.6拍摄实地照片应地物清晰、主体明确、明暗适中,200万像素以上,采用JPG格式。

5测量方法与精度

5.1测绘仪器

项目使用的测绘仪器应经过法定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包括全站仪、

经纬仪、水准仪、GNSS接收机等。

5.2控制测量方法

5.2.1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GNSS测量、JSCORS(江苏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参考站综合服

务系统)测量和导线测量等方法。

5.2.2高程控制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GNSS测量等方法。

5.3土地整治项目现状图测量方法

2

DB32/T3869-2020

土地整治项目现状图测量可采用全野外测量、航空摄影测量、无人机摄影测量和三维

激光扫描等方法。

5.4过程测量方法

过程测量可采用GNSS测量和全站仪测量等方法。

5.5测量精度

5.5.1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精度按照GB50026的相关要求执行。

5.5.2前期测量

5.5.2.1土地整治项目现状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应符合表1的要

求。

表1图上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

区域类型一般地区水域

图上点位中误差允许值/mm±0.5±1.5

注:隐蔽或施测困难的地区,误差允许值可放宽50%。

5.5.2.2土地整治项目现状图上工矿区细部点的点位和高程中误差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细部坐标点的点位和高程中误差

地物类别点位中误差允许值/cm高程中误差允许值/cm

主要建(构)筑物510

一般建(构)筑物710

5.5.3过程测量

5.5.3.1主要放样测量点位中误差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主要放样测量点位中误差

点位中误差允许值

项目

内容平面/cm高程/cm

放样测站点±5±5

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道路、管线、农田防护林

轮廓放样点±10±10

注:机电安装按照DL/T5173要求执行。

5.5.3.2主要施工测量点位中误差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4主要施工测量点位中误差

点位中误差允许值

序号项目备注

内容平面/cm高程/cm

1土地平整原始、收方断面±10±10包括坑塘填筑河道疏浚。

2灌溉与排水施工过程、竣工±10±10机电安装按照DL/T5173要求执行。

3

DB32/T3869-2020

表4主要施工测量点位中误差(续)

点位中误差允许值

序号项目备注

内容平面/cm高程/cm

路基、管线底±10±10土方、石方

3道路、管线

路面±10±10混凝土、沥青

4农田防护林株距±50±15

5.5.4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精度要求见5.5.2。

6测量准备

6.1测区踏勘

6.1.1项目正式作业前,应进行测区踏勘。前期测量应结合已有资料了解测区内的地形、

地貌等基本情况,确定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

工程以及其他工程的测量范围。

6.1.2竣工测量应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共同完成项目区踏勘,核实项目工程

实施的完成情况。

6.2技术准备

6.2.1应收集整理已有资料,综合分析项目任务与要求,明确测量的范围,确定测量方法,

设计技术路线并安排测量计划。

6.2.2应根据实际需要,在测量开展前进行技术培训与试点工作,规范测量程序,统一技

术路线。

6.3方案制定

应编写项目技术设计书,内容要求应符合CH/T1004测绘技术设计的相关要求并报建设

单位审批。

7前期测量

7.1现状测量

7.1.1土地利用要素

7.1.1.1土地权属界线

应利用收集到的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农村土地确权成果图的土地权属界线进行转

绘,并在土地整治项目现状图上标注,界线应连续。

7.1.1.2各地类及地类界线

应利用收集到的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图转绘。精度未达到要求的,应进行必要的补测。

4

DB32/T3869-2020

7.1.1.3田块及拟平整区域

各类田块及拟平整区域的现状测量要求如下:

a)水田应以田埂为界,测注田面高程;

b)当田埂宽度在地形图上标注小于1mm时,可用单线表示;

c)梯田埂的宽度在地形图上标注大于等于2mm时,应实测坡脚;小于2mm时,应测

注比高;

d)旱地、林地、居民地外未利用谷场,应单独测量;

e)与居民地并连的谷场不单独测量,面积超过100m²的谷场应单独测量;

f)拟平整区域(包括土地平整、沟、塘、河道、水工、村庄等)应进行细部测量,

测量时应注意范围内的固定地物,如房屋、电杆、水塘、道路交叉口、加固坎等,

并在地形特征点上测注高程。

7.1.2灌溉与排水设施要素

7.1.2.1各类水工建筑物,应对其长、宽、高、直径等级外视尺寸进行测量;桥梁、水闸、

泵站、坝等重要单体建筑物位置应进行细部测量。

7.1.2.2泵站应在图上准确定位,并测注进水池池底,出水池池底标高。

7.1.2.3水闸应在图上准确定位,测注水闸结构类型及其闸孔尺寸,并登记配套设备型号。

7.1.2.4涵洞应在图上准确定位,并在图上测注位置、类型及尺寸等;跌水应测注位置、

类型、进出口底板标高、跌差等。

7.1.2.5桥梁应在图上准确定位,测注桥面宽度、桥梁跨度、桥孔、桥墩的断面尺寸及载

重,桥下水位高程和梁底高程等。

7.1.2.6坝应在图上准确定位,标注坝的类型、测注坝顶高程及尺寸等。

7.1.2.7坑塘应测注位置、水位、塘底高程及塘埂断面尺寸;河流应测注位置、水位、河

底高程、比降及河堤断面尺寸;水库应测注位置、坝(堤)顶高程和坝(堤)脚高程等;

湖泊、外河等应测注位置、水位、河堤标高等。

7.1.2.8沟、渠应测注其宽、深度、坡度(顶、底)高程、材质、断面形状比降等,每

50m测注一个高程。

7.1.2.9拟疏浚工程测深点的密度以能显示出水下地形特征为原则,一般间距为图上

1cm~3cm,水工建筑物的施工区应适当加密,并绘制拟疏浚工程的带状图及断面图。

7.1.3道路工程要素

7.1.3.1应测量项目区内道路(等级公路、田间道路、生产路),注明道路的等级、材质。

等级公路每100m在中心线上测注一个路面高程;田间道路、生产路长度超过500m的在路

头、路中、路尾分别测注高程,小于500m的在路中测注一个高程。有坡度的道路应测注坡

比。

7.1.3.2拟修田间道路(宽度≥2m)或维修需加宽地段的田间道路应按其中心线两边外延

20m测量,新修或维修加宽的田间道路两段点应外延20m测量,并绘制带状图及断面图。

7.1.4管线工程要素

电力线路应标注、区分高低压并注明电压等级、长度。项目区内的其他管线应根据项

目实际需要调查标明。

5

DB32/T3869-2020

7.1.5防护林要素

项目区内的各类行道树,应标注树木类别、走向。林木的数量必要时应编号并填写在

台账上。

7.2要素属性调查

7.2.1田间道路

应调查项目区内现有田间道路的路面材质、路基宽度、路面宽度和长度等属性,拍摄

实地照片(拍摄的照片应地物清晰、主体明确、明暗适中,200万像素以上,采用JPG格式),

并填写信息统计表,统计表样式参见表B.1。

7.2.2灌溉渠道

应调查项目区内现有灌溉渠道的材质、规格和使用情况等属性,拍摄实地照片,并填

写信息统计表,统计表样式参见表B.2。

7.2.3排水沟

应调查项目区内排水沟的底宽、口宽、边坡比、深度、长度、材质和使用情况等属性,

拍摄实地照片,并填写信息统计表,统计表样式参见表B.3。

7.2.4桥梁

应调查项目区内桥梁的类型、结构、规格和使用情况等属性、拍摄实地照片,并填写

信息统计表,统计表样式参见表B.4。

7.2.5渡槽

应调查项目区内渡槽的基础、排架、槽身和使用情况等属性,拍摄实地照片,并填写

信息统计表,统计表样式参见表B.5。

7.2.6泵站

应调查项目区内泵站的进水段、出水段、水泵型号、设计流量、进水池池底高程、出

水池池底高程、设计进水位、设计出水位、电机功率和使用情况等属性,拍摄实地照片,

并填写信息统计表,统计表样式参见表B.6。

7.2.7涵(闸)

应调查项目区内涵(闸)的规格、尺寸和使用情况等属性,拍摄实地照片,并填写信

息统计表,统计表样式参见表B.7。

8过程测量

8.1放样测量

8.1.1土地平整工程

应根据规划设计的要求,对需要土地平整的条田区域进行放样,明确条田四周位置坐

6

DB32/T3869-2020

标,按设计标高,埋设控制桩,控制桩规格按照GB50026的相关要求执行。

8.1.2灌溉与排水工程

8.1.2.1灌溉与排水建(构)筑物开挖、填筑、混凝土浇筑、砌体工程放样。应测量设计

轮廓点,宜在横断面上设置中心点、两边上下开口线点标志。

8.1.2.2疏浚工程放样和机电安装工程放样应按照DL/T5173的相关要求执行。

8.1.3道路和线路工程

道路(包括混凝土、柏油、砂石道路)、地下管线工程放样,应依据设计道路、地下管

线平面图和高程,按要求埋设控制中桩和边桩,放样桩间距应不得大于50m。

8.1.4其他工程

8.1.4.1防护林木测量放样应按照设计图纸测量防护林施工的中心线,进行株距定位。

8.1.4.2草坪测量放样应根据设计图纸测量草坪边线位置。

8.2施工测量

8.2.1土地平整工程

8.2.1.1施工范围内的控制桩应定期校测。

8.2.1.2计算地块平整时的土方量,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确定地块平整后的设计标高,

计算地块各方格角的施工标高、即土的挖方或填方高度,并根据施工高度计算整个场地挖

方和填方的工程量。

8.2.2灌溉与排水工程

8.2.2.1灌溉与排水建(构)筑物等

依据施工进度和工序的不同,应及时校测以下信息:

a)桥、涵、闸、站等工程轮廓点坐标位置;

b)桥、涵、闸、站、沟、渠等基坑底标高、长、宽位置;

c)沟、渠比降、坡度;

d)桥、涵、闸、站、防(渗渠)砌体、混凝土体、管道的高度、宽度、长度、壁厚、

垂直度等。

8.2.2.2疏浚工程

应依据施工进度测量横断面图,校测河、沟、渠的中心线和边线,并计算疏浚工程量。

8.2.3道路和线路工程

8.2.3.1道路工程

依据施工进度和工序的不同,应及时校测路床、垫层、面层底、顶标高及长、宽位置,

测量道路的比降、坡度,并测量道路横断面图。

8.2.3.2输水管线工程

依据管线的施工进度和工序的不同,应及时校测管线基坑、垫层底、顶标高及长、宽

7

DB32/T3869-2020

位置,测量管线走向比降、基坑坡度,并测量管线横断面图。

8.2.3.3输电线路工程

依据管线的施工进度,应及时校测输电线路点位的坐标和高程。

8.2.4防护林工程

根据施工进度、区域、工序不同,应及时校测防护林施工的中心线、株距、草坪边线

位置和高程,统计防护林树木株数。

9竣工测量

9.1现状测量

9.1.1土地利用要素

9.1.1.1土地权属界线

应收集最新权属界线并标注到土地整治项目现状图上。

9.1.1.2各地类及地类界线

应按TD/T1055-2019中第5章要求测量各地类界线,汇总项目区整理后各地类的面积

及分布情况。

9.1.1.3田块及平整区域

田块及平整区域应绘制范围、高程,高程点测量密度应满足土方量及平整度计算的要

求,图上高程点注记密度应满足每平方分米8~12个点。

9.1.2灌溉与排水设施要素

9.1.2.1对各类水工建(构)筑物面应对其长、宽、高、直径等外视尺寸进行测量。

9.1.2.2泵站应在图上准确定位,并测注进水池池底、出水池池底标高。

9.1.2.3水闸应在图上准确定位,测注水闸结构类型、闸孔尺寸,并登记配套设备型号。

9.1.2.4坑塘应测注位置、水位、塘底高程及塘埂断面尺寸;河流应测注位置、水位、河

底高程、比降及河堤断面尺寸;水库应测注位置、坝(堤)顶高程和坝(堤)脚高程等;

湖泊、外河等应测注位置、水位、河堤标高等。

9.1.2.5依照比例测量,沟、渠应测注其宽、深度、坡度(顶、底)高程、材质、断面形

状比降等,每50m标注一个高程。

9.1.3道路工程要素

9.1.3.1应实地测量整理后新修、整修的田间道路和生产路,并注明建设标准,路面应注

明材质及宽度。

9.1.3.2涵(闸)应测注涵(闸)底底板高程,长度、规格等;跌水应标注底标高、长度、

宽度。

9.1.3.3桥梁、滚水坝等应在图上准确定位,测注桥面宽度、桥梁跨度、桥孔、桥墩的断

面及尺寸、桥下水面高程和梁底高程,标注滚水坝顶高程及坝的长度、宽度。

8

DB32/T3869-2020

9.1.4管线工程要素

9.1.4.1应测量项目区内新架设的电力线路及变电站。电力线路应区分高低压线线路并注

明电压等级。应注明项目区附近的可利用的变电站及相关参数。

9.1.4.2应测量项目区内新修地下管线、暗渠等,注明坐标及标高、管径、材质。对于自

流管道应直接测定管底高程。

9.1.5防护林要素

项目区内的各类行树,应标注树木类别、走向。林木的数量需编号并填写在台账上。

9.2要素属性调查

9.2.1田间道路

应调绘项目区内新建田间道路的路面材质、路基宽度、路面宽度和长度等属性,拍摄

实地照片,并填写信息统计表,统计表样式参见表B.8和表B.9。

9.2.2灌溉渠道

应调绘项目区内新建灌溉渠道的材质、规格和使用情况等属性,拍摄实地照片,并填

写信息统计表,统计表样式参见表B.10。

9.2.3排水沟

应调绘项目区内新修排水沟的底宽、口宽、边坡比和使用情况等属性,拍摄实地照片,

并填写信息统计表,统计表样式参见表B.11。

9.2.4桥梁、滚水坝

应调查项目区内新修桥梁、滚水坝的类型、结构、规格和使用情况等属性、拍摄实地

照片,并填写信息统计表,统计表样式参见表B.12。

9.2.5渡槽

应调查项目区内新修渡槽的基础、排架、槽身和使用情况等属性,拍摄实地照片,并

填写信息统计表,统计表样式参见表B.13。

9.2.6泵站

应调查项目区内新修泵站的进水段、出水段、电机功率、设计流量和使用情况等属性,

拍摄实地照片,并填写信息统计表,统计表样式参见表B.14。

9.2.7涵(闸)

应调查项目区内新修涵(闸)的规格、尺寸和使用情况等属性,拍摄实地照片,并填

写信息统计表,统计表样式参见表B.15。

9.2.8防护林

应调查项目区内防护林的株距、草坪边线位置和高程、统计防护林树木株数等属性,

拍摄实地照片,并填写信息统计表,统计表样式参见表B.16。

9

DB32/T3869-2020

9.3工程量统计

应根据规划设计图上的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防护林工程

等设计编号,分类列表说明土地整治后这些工程的规格、数量等属性信息,并统计出工程

量和土方量,制作工程量统计表,各类统计表样式参见表B.17~表B.22。

9.4土地利用面积统计

9.4.1图斑面积

对地类图斑应依次编号,统计图斑面积,并分类汇总各地类面积,制作土地利用现状

分类图斑台帐表。面积计算要求按照TD/T1055-2019中附录D执行。

9.4.2分类面积

项目区内按区(县)、乡(镇)、村、社(组)统计各类土地面积,制作土地利用现状

分类面积统计表。

9.4.3变更和统计

9.4.3.1应统计平整区块面积及各区块土方工程量,并填写汇总表。

9.4.3.2应统计项目竣工前后地类变化情况,填写汇总表,制作地籍预变更表。

9.4.3.3应将实施前后各地类总面积填入表格中对应位置,反应实施前后土地利用结构数

据的变化。

9.4.4耕地面积

9.4.4.1竣工后的净耕地面积

项目竣工后,应逐条扣除耕地中大于一定宽度的线状地物以及面积大于100m2的面状

非耕地。耕地总面积减去扣除后的面积即为竣工后的净耕地面积。

9.4.4.2新增耕地面积

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为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后得到的耕地面积减去项目区开发整理前

的耕地面积(数据以入库备案的实施方案为准)。

10质量检查

10.1项目测量承担单位应对测量阶段性成果进行两级检查,并编制质量检查报告。

10.2质量检查包括要素完整性、要素正确性、数学精度、计算质量和资料质量等。

10.3质量检查的抽样、质量评定及检查报告的编写按照GB/T24356的相关要求执行。

11测量成果

11.1前期测量

前期测量成果应包括:

a)技术设计书;

b)技术总结,总结编写应符合CH/T1001的相关要求;

10

DB32/T3869-2020

c)检查报告;

d)外业测量控制点资料数据表格(图根点数据、表格);

e)控制展点略缩图(示意图);

f)项目区(前期)土地整治项目现状图及相关要素属性统计表;

g)项目区(前期)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统计表格;

h)项目区(前期)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图斑统计表格;

i)文本及图件的数据光盘。

11.2过程测量

11.2.1土地平整工程

11.2.1.1土地平整工程过程测量成果应包括:

a)测量放样记录手簿;

b)放样计算数据资料;

c)测量放样通知单;

d)测量放样交样单或测量检查成果表;

e)收方地形图、断面图;

f)工程量计算表;

g)外业数据资料、遥感影像;

h)竣工测量记录手簿;

i)各种竣工图表;

j)使用的设计图纸;

k)测量技术总结。

11.2.1.2放样测量成果应按工程项目和工程部位归档保存。

11.2.1.3各类由电子记录器或计算机输出的野外观测记录、计算资料等应及时整理,装

订成册或整齐地贴于有关手簿或计算机用纸上,并加注必要的说明。

11.2.2道路和管线工程

测量成果内容和保存要求见11.2.1。

11.2.3农田防护林工程

测量成果内容和保存要求见11.2.1。

11.2.4灌溉与排水工程

灌溉与排水工程包括泵站、滚水坝、桥梁、涵、水闸等建(构)筑物和沟、渠、河道

工程,工程过程测量成果应包括:

a)建(构)筑物轮廓点线的放样记录手簿;

b)放样计算数据资料;

c)测量放样通知单;

d)测量放样交样单或测量检查成果表;

e)建(构)筑物轮廓点线的放样计算、记录资料;

f)开挖和混凝土砌筑工程量测量资料;

g)开挖和混凝土砌筑工程量计算图、表;

11

DB32/T3869-2020

h)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i)控制测量资料;

j)导线和高程测量资料;

k)计算成果和平面图;

l)轮廓点线的放样、开挖、砌筑等测量和检测资料;

m)开挖和混凝土竣工断面图;

n)竣工工程量计算表。

11.2.5疏浚及渠道工程

疏浚及渠道工程过程测量成果应包括:

a)施工控制网点成果表及略图;

b)施工纵、横断面图;

c)竣工工程量计算表;

d)竣工测量记录、计算资料及必要的说明。

11.2.6机电设备安装工程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过程测量成果应包括:

a)测量交样单;

b)测量技术方案。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计算使用的仪器设备;安装专用控制网的布设

及精度分析;主要轴线点坐标、高程、角度等计算参数;各部分的放样和验收方

法与精度要求和竣工测量等;

c)专用控制网点位分布示意图及平差计算成果资料;

d)安装测量验收单;

e)竣工测量验收单;

f)安装测量技术总结。

11.3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成果内容见11.1,并根据项目报备、验收需要,填写相应表格与数据。

12

DB32/T3869-2020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土地整治项目现状图制作及相关统计要求

A.1前期图制作

A.1.1前期图原则上以项目为单位编制总图,并以项目名称命名,也可根据业主需要,进

行标准分幅(按正方形分幅,图纸尺寸50cm×50cm);图名一般为:XX省XX市(区)XX县(市、

区)XX乡(镇)XX村XX项目前期图。

A.1.2项目区的界线应以权属界、河流、沟渠、道路等线状地物为界线,一般不分割对应

的1:1万地类图斑。

A.1.3土地整治项目现状图与对应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地类应大体一致。

A.1.4田坎的归并、走向要合理;要准确反映地形地貌(平坝田土、梯田、坡地)特征;

A.1.5涉及坡度大于25°的不可整理或开发的耕地、裸地,应在图上标示其范围但不着色,

范围线应用图上宽度为0.4mm的虚实线表示;不在此列的其他地类图斑填色标准按第三次全

国土地调查要求进行;

A.1.6项目区内土地整治项目现状图上相同要素应保证图层、线型、颜色等的一致性;

A.1.7图面上的各种注记不能互相压盖,同类注记字体的高度、宽度、颜色应一致。

A.1.8图斑编号应连续规范,字体与大小应统一,指向明确(宜注在图斑中心);图面内

的权属名称、图斑编号等注记应突出、清晰,图例注释完整且与图面表示一致。

A.1.9涉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路、沟等线划应加粗表示,使其醒目、突出。

A.1.10图廓整饰应包括:项目名称、测量单位、坐标系统、比例尺、测量人员、检查人

员、测量日期、内图廓坐标(横坐标加代号)标注等内容。

A.1.11四至坐标的标注:标注项目区红线范围的四至点坐标。

A.1.12其他需表示的内容:项目区红线面积、项目性质、实施规模(整理规模、开发规

模)、测量单位公章、资料章等。

A.2前期图统计要求

A.2.1统计表格内容

A.2.1.1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图斑台帐表格:反映该项目红线范围内各地类图斑面积

数据;

A.2.1.2项目区按权属分坡度级面积统计表格:反映项目区内的整理土地以及开发土地按

权属分坡度统计的面积;

A.2.1.3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统计表格:反映项目区内按区(县)、乡(镇)、村、

社(组)逐级对各类土地面积的汇总。

A.2.2统计要求

A.2.2.1土地分类采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分类体系进行分类。

A.2.2.2表头名称与项目名称相同。

13

DB32/T3869-2020

A.2.2.3权属名称落实到村或社。

A.2.2.4面积统计单位采用公顷,保留四位小数。涉及开发大于25°的耕地、裸地面积,

应在表格栏单独罗列;

A.2.2.5项目区土地整治项目现状图斑台帐表格:备注一栏注明耕地、其它草地、裸地图

斑的各坡度级情况。

A.2.2.6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统计表格:分类汇总各地类面积,备注一栏注明耕地、其

它草地、滩涂图斑的汇总面积;项目区按权属分坡度级面积统计表格:只对可整理和开发

的土地进行按权属分坡度级的面积统计。

A.2.2.7按权属对各类面积进行逐级汇总(镇/乡、村、社/组)。

A.3竣工图制作

A.3.1项目区的界线范围应与入库备案的界线范围一致;

A.3.2以竣工后实测的图件数据,按照不同地类划分图斑并着色,制作竣工图;

A.3.3涉及坡度大于25°的不可整理的耕地或不可开发的裸地,应在图上标示其范围但不

着色,范围线应用图上宽度为0.4mm的虚实线表示,不在此列的其他地类图斑填色标准按第

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要求进行;

A.3.4竣工图应与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规划设计图大体一致,并与前期图各地类

一致或逻辑上无误;。

A.3.5项目图件名称须与实施前的名称相同;图面公里网格、村社名称、图斑编号等注记

突出清晰,各地类、地物、色系等表示准确,图例注释完整且与图面表示一致,平面及高

程坐标系、基本等高距、制图时间、测量员、绘图员、检查员等齐全;

A.3.6图斑编号应连续规范,字体与大小应统一,位置指向明确(宜注在图斑中心);

A.3.7图面内的权属名称、图斑编号等注记应突出、清晰,图例注释完整且与图面表示一

致;

A.3.8图廓整饰应包括:项目名称、测量单位、坐标系统、比例尺、测量人员、检查人员、

测量日期、内图廓坐标(横坐标加代号)标注等内容。

A.3.9四至点坐标的标注:标注项目区红线范围的四至点坐标;

A.3.10单体工程(包含新修和维修)应按实测注明显性尺寸(能准确量取的尺寸,包含

长度(投影长度)、宽度、高度、道路厚度、深度、直径等)及材质,路、沟、池、涵应对

照规划设计图注明其规划设计编号,编号应保持规划图、竣工图、实地、工程量统计台账

几者一致。石坎密集时,石坎编号对应各条标注,其尺寸标注可在竣工图上列表标示;

A.3.11使用图上宽度为2mm的紫色虚实线标示出竣工后的典型区域或坡改梯范围;

A.3.12土地平整区域应在图上标示出其范围并用文字标注(与规划标注一致);

A.3.13项目区工程量表数据应标注在图上,工程量包括规划设计的工程量数据、监理方

提供的工程量和测量单位能直接量取的设施材料及宽度等属性;

A.3.14标注项目区规划规模与竣工规模;

A.3.15其他要求同前期测量要求;

A.3.16竣工图上要标有维修、新建和既有的建(构)筑物。

A.4竣工图统计要求

14

DB32/T3869-2020

A.4.1面积统计表格内容

A.4.1.1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图斑台帐统计表格,反映该项目红线范围内内各地类图

斑面积数据。

A.4.1.2项目区按权属分坡度级面积统计表格,反映项目区内耕地、其他草地及滩涂按权

属分坡度统计面积。

A.4.1.3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统计薄,按区(县)、乡(镇)、村、社(组)逐级

对各类土地面积进行汇总。

A.4.1.4项目区土地整治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表,反映项目区内土地整治前、后的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

A.4.2面积统计要求

A.4.2.1土地分类采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分类体系进行分类。

A.4.2.2各面积统计的最小权属单位为社或组。

A.4.2.3面积统计单位采用公顷,保留四位小数。

A.4.2.4表头名称与项目名称一致且完整、准确。

A.4.2.5田坎系数应按水田与旱地地类分坡度级填写,开发整理前的田坎系数采用江苏省

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所测算的田坎系数,并加盖区县国土局公章。

A.4.2.6项目区内耕地的坡度类型应与规划设计时的坡度保持一致。

A.4.2.7按权属进行逐级汇总(镇/乡、村、社/组)。

A.4.2.8涉及开发大于25°的耕地、裸地开发土地的面积,在表格栏单独罗列。

A.4.2.9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图斑台帐表格:备注一栏注明耕地、其他草地、滩涂图斑的各

坡度级情况。

A.4.2.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统计表格应分类汇总各地类面积,备注一栏注明耕地、

其他草地、滩涂图斑的汇总面积。

15

DB32/T3869-2020

BB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工程要素测量及属性调查相关的统计表

B.1前期测量建(构)筑物统计表

表B.1土地整治项目现状道路统计表

XXX土地整治项目现状道路统计表(式样)

序号编号单位路面材质路基宽度路面宽度长度备注

1XXX路米

……

总计

制表:审校:年月日

表B.2土地整治项目现状灌溉渠道统计表

XXX土地整治项目现状灌溉渠道统计表(式样)

序号编号单位材质规格长度使用情况备注

1灌溉渠道1米

……

总计

制表:审校:年月日

表B.3土地整治项目现状排水沟渠统计表

XXX土地整治项目现状排水沟渠统计表(式样)

序号编号材质底宽(米)口宽(米)边坡比长度(米)使用情况备注

1排水沟渠1

……

总计

制表:审校:年月日

16

DB32/T3869-2020

表B.4土地整治项目现状桥梁、滚水坝统计表

XXX土地整治项目现状桥梁、滚水坝统计表(式样)

序号编号单位类型结构形式规格尺寸使用情况备注

1桥梁1座

……

总计

制表:审校:年月日

表B.5土地整治项目现状渡槽统计表

XXX土地整治项目现状渡槽统计表(式样)

序号编号单位基础排架槽身使用情况备注

1渡槽1座

……

总计

制表:审校:年月日

表B.6土地整治项目现状泵站统计表

XXX土地整治项目现状泵站统计表(式样)

使用

序号编号单位进水段电机室段出水段水泵、电机安装泵房备注

情况

1泵站1座

……

总计

制表:审校:年月日

表B.7土地整治项目现状涵(闸)统计表

XXX土地整治项目现状涵(闸)统计表(式样)

序号编号单位规格基础开挖进口段洞身段出口段使用情况备注

1涵(闸)1座

……

总计

制表:审校:年月日

17

DB32/T3869-2020

B.2竣工测量、属性调查相关表格

表B.8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统计表——田间道路

XXX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统计表——田间道路(式样)

序号编号单位路面材质路基(厚)宽度路面(厚)宽度长度备注

1田间道路1米

……

总计

制表:审校:年月日

表B.9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统计表——生产路

XXX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统计表——生产路(式样)

序号编号单位路面材质路基宽度路面宽度长度备注

1生产路1米

……

总计

制表:审校:年月日

表B.10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统计表——斗渠、农渠

XXX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统计表——斗渠、农渠(式样)

序号编号单位材质规格长度使用情况备注

1斗渠1米

……

总计

制表:审校:年月日

表B.11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统计表——斗沟、农沟

XXX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统计表——斗沟、农沟(式样)

序号编号材质底宽(米)口宽(米)边坡比长度(米)使用情况备注

1斗沟1

……

总计

制表:审校:年月日

18

DB32/T3869-2020

表B.12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统计表——桥梁、滚水坝

XXX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统计表——桥梁、滚水坝(式样)

序号编号单位类型结构形式规格尺寸使用情况备注

1桥梁1座

……

总计

制表:审校:年月日

表B.13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统计表——渡槽

XXX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统计表——渡槽(式样)

序号编号单位基础排架槽身使用情况备注

1渡槽1座

……

总计

制表:审校:年月日

表B.14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统计表——泵站

XXX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统计表——泵站(式样)

水泵、电机

序号编号单位进水段电机室段出水段泵房使用情况备注

安装

1泵站1座

……

总计

制表:审校:年月日

表B.15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统计表——涵(闸)

XXX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统计表——涵(闸)(式样)

序号编号单位规格基础开挖进口段洞身段出口段使用情况备注

1涵(闸)1座

……

总计

制表:审校:年月日

19

DB32/T3869-2020

表B.16土地整治项目项目工程量统计表——防护林

XXX土地整治项目项目工程量统计表——防护林(式样)

长度(米)

序号位置或名称植树间距(m)数量(株)备注

单边双边

1

……

总计

制表:审校:年月日

20

DB32/T3869-2020

表B.17土地整治项目整理前后位置、总面积统计表

XXX土地整治项目整理前后位置、总面积统计表(式样)

整理前整理后

差值

序号项目界址点坐标项目界址点坐标

项目面积(公顷)项目面积(公顷)(公顷)

东经北纬东经北纬

1

2

……

制表:审校:年月日

表B.18界址点成果表

第1页

界址点成果表(式样)

共页

项目名称:XXX土地整治项目

项目总面积(公顷):

界址点坐标

坐标

序号点号边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