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上学习指导作业参考答案-习题资料文档_第1页
大学物理上学习指导作业参考答案-习题资料文档_第2页
大学物理上学习指导作业参考答案-习题资料文档_第3页
大学物理上学习指导作业参考答案-习题资料文档_第4页
大学物理上学习指导作业参考答案-习题资料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35页第1页,共35页第一章质点运动学课后作业1、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加速度a与位置坐标x的关系为a=2+6x2(SI)如果质点在原点处的速度为零,试求其在任意位置处的速度.解:设质点在x处的速度为v,2分2分1分2、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加速度为a4t(SI),已知t0时,质点位于x10m处,初速度v0.试求其位置和时间的关系式.解:dv/dtt,dvtdtvt23分vx/dtt2xt3/3+x0(SI)2分3、一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质点所经过的弧长与时间的关系为其中b、c是大于零的常量,求从开始到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大小相等时所经历的时间.解:1分1分1分根据题意:at=an1分即解得1分第2页,共35页第2页,共35页4、如图所示,质点P在水平面内沿一半径为R=2m的圆轨道转动.转动的角速度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为(k为常量).已知时,质点P的速度值为32m/s.试求s时,质点P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大小.解: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常量k1分,时,v=4Rt2=8m/s1分1分1分m/s21分5、一敞顶电梯以恒定速率v10m/s上升.当电梯离地面h=10m时,一小孩竖直向上抛出一球.球相对于电梯初速率m/s.试问:(1)从地面算起,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多大?(2)抛出后经过多长时间再回到电梯上?解:(1)球相对地面的初速度30m/s1分抛出后上升高度m/s1分离地面高度H=(45.9+10)m=55.9m1分(2)球回到电梯上时电梯上升高度=球上升高度1分s1分6、在离水面高h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船在离岸S处,如图所示.当人以(m·)的速率收绳时,试求船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第3页,共35页第3页,共35页解:设人到船之间绳的长度为,此时绳与水面成角,由图可知将上式对时间求导,得题1-4图根据速度的定义,并注意到,是随减少的,∴即或将再对求导,即得船的加速度教师评语教师签字月日第4页,共35页第4页,共35页第二章运动与力课后作业1、一人在平地上拉一个质量为M的木箱匀速前进,如图.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μ=0.6.设此人前进时,肩上绳的支撑点距地面高度为h=1.5m,不计箱高,问绳长l解:设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木箱受力如图所示,匀速前进时,拉力为F,有Fcosθ-f=02分 Fsinθ+N-Mg=0 f=μN得2分令∴,2分且∴l=h/sinθ=2.92m时,最省力.2、一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质量为30kg的底板上,用绳和滑轮连接如图.设滑轮、绳的质量及轴处的摩擦可以忽略不计,绳子不可伸长.欲使人和底板能以1m/s2的加速度上升,人对绳子的拉力T2多大?人对底板的压力多大?(取g=10m/s2)解:人受力如图(1)图2分第5页,共35页第5页,共35页1分底板受力如图(2)图2分2分1分由以上四式可解得∴N1分N1分3、一条轻绳跨过一轻滑轮(滑轮与轴间摩擦可忽略),在绳的一端挂一质量为m1的物体,在另一侧有一质量为m2的环,求当环相对于绳以恒定的加速度a2沿绳向下滑动时,物体和环相对地面的加速度各是多少?环与绳间的摩擦力多大?解:因绳子质量不计,所以环受到的摩擦力在数值上等于绳子张力T.设m2相对地面的加速度为,取向上为正;m1相对地面的加速度为a1(即绳子的加速度),取向下为正.1分2分2分2分解得1分1分1分第6页,共35页第6页,共35页LOO′4、一条质量分布均匀的绳子,质量为M、长度为L,一端拴在竖直转轴OO′上,并以恒定角速度在水平面上旋转.设转动过程中绳子始终伸直不打弯,且忽略重力,求距转轴为r处绳中的张力T(LOO′解:取距转轴为r处,长为dr的小段绳子,其质量为(M/L)dr.rOO′drTrOO′drT(r)T(r+dr)由于绳子作圆周运动,所以小段绳子有径向加速度,由牛顿定律得:T(r)T(r+dr)=(M/L)drr2令T(r)-T(r+dr)=dT(r)得dT=-(M2/L)rdr4分由于绳子的末端是自由端T(L)=0 1分有∴3分第7页,共35页第7页,共35页教师评语教师签字月日第8页,共35页第8页,共35页第三章动量与角动量课后作业1、如图,用传送带A输送煤粉,料斗口在A上方高h=0.5m处,煤粉自料斗口自由落在A上.设料斗口连续卸煤的流量为qm=40kg/s,A以v=2.0m/s的水平速度匀速向右移动.求装煤的过程中,煤粉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不计相对传送带静止的煤粉质重)解:煤粉自料斗口下落,接触传送带前具有竖直向下的速度1分设煤粉与A相互作用的t时间内,落于传送带上的煤粉质量为1分设A对煤粉的平均作用力为,由动量定理写分量式:1分1分将代入得,∴N2分与x轴正向夹角为=arctg(fx/fy)=57.4°1分由牛顿第三定律煤粉对A的作用力f′=f=149N,方向与图中相反.2分2、质量为1kg的物体,它与水平桌面间的摩擦系数=0.2.现对物体施以F=10t(SI)的力,(t表示时刻),力的方向保持一定,如图所示.如t=0时物体静止,则t=3s时它的速度大小v为多少?解:由题给条件可知物体与桌面间的正压力1分物体要有加速度必须2分即,1分物体开始运动后,所受冲量为第9页,共35页第9页,共35页t=3s,I=28.8Ns2分则此时物体的动量的大小为速度的大小为m/s2分3、一炮弹发射后在其运行轨道上的最高点h=19.6m处炸裂成质量相等的两块.其中一块在爆炸后1秒钟落到爆炸点正下方的地面上.设此处与发射点的距离S1=1000m,问另一块落地点与发射地点间的距离是多少?(空气阻力不计,g=9.8m/s2)解:因第一块爆炸后落在其正下方的地面上,说明它的速度方向是沿竖直方向的.利用,式中为第一块在爆炸后落到地面的时间.可解得v1=14.7m/s,竖直向下.取y轴正向向上,有v1y=-14.7m/s2分设炮弹到最高点时(vy=0),经历的时间为t,则有S1=vxt①h=②由①、②得t=2s,vx=500m/s2分以表示爆炸后第二块的速度,则爆炸时的动量守恒关系如图所示.③④解出v2x=2vx=1000m/s,v2y=-v1y=14.7m/s3分再由斜抛公式x2=S1+v2xt2⑤y2=h+v2yt2-⑥落地时y2=0,可得t2=4s,t2=-1s(舍去)故x2=5000m3分4、质量为M=1.5kg的物体,用一根长为l=1.25m第10页,共35页第10页,共35页的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今有一质量为m=10g的子弹以v0=500m/s的水平速度射穿物体,刚穿出物体时子弹的速度大小v=30m/s,设穿透时间极短.求:(1)子弹刚穿出时绳中张力的大小;(2)子弹在穿透过程中所受的冲量.解:(1)因穿透时间极短,故可认为物体未离开平衡位置.因此,作用于子弹、物体系统上的外力均在竖直方向,故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令子弹穿出时物体的水平速度为有mv0=mv+Mvv=m(v0v)/M=3.13m/s2分T=Mg+Mv2/l=26.5N2分(2)(设方向为正方向)2分负号表示冲量方向与方向相反.2分教师评语教师签字月日第11页,共35页第11页,共35页第四章功和能第12页,共35页第12页,共35页课后作业1、一质量为m的质点在Oxy平面上运动,其位置矢量为(SI)式中a、b、是正值常量,且a>b.(1)求质点在A点(a,0)时和B点(0,b)时的动能;(2)求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以及当质点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的分力和分别作的功.解:(1)位矢(SI)可写为,,在A点(a,0),,EKA=2分在B点(0,b),,EKB=2分(2)=2分由A→B=2分=2分2、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桌面上的质量为m的小球B相连接.用外力推动小球,将弹簧压缩一段距离L后放开.假定小球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且恒定不变,滑动摩擦系数与静摩擦系数可视为相等.试求L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使小球在放开后就开始运动,而且一旦停止下来就一直保持静止状态.解:取弹簧的自然长度处为坐标原点O,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在t=0时,静止于x=-L的小球开始运动的条件是kL>F①2分小球运动到x处静止的条件,由功能原理得第13页,共35页第13页,共35页②2分由②解出 使小球继续保持静止的条件为③2分所求L应同时满足①、③式,故其范围为<L2分3、一链条总长为l,质量为m,放在桌面上,并使其部分下垂,下垂一段的长度为a.设链条与桌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令链条由静止开始运动,则(1)到链条刚离开桌面的过程中,摩擦力对链条作了多少功?(2)链条刚离开桌面时的速率是多少?解:(1)建立如图坐标.某一时刻桌面上全链条长为y,则摩擦力大小为1分摩擦力的功2分==2分(2)以链条为对象,应用质点的动能定理∑W=其中∑W=WP+Wf,v0=01分WP== 2分由上问知第14页,共35页第14页,共35页所以得2分4、一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0.20,斜面固定,倾角=45°.现给予物体以初速率v0=10m/s,使它沿斜面向上滑,如图所示.求:物体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h;该物体达到最高点后,沿斜面返回到原出发点时的速率v.解:(1)根据功能原理,有2分2分=4.5m2分(2)根据功能原理有1分1分=8.16m/s2分教师评语教师签字月日第15页,共35页第15页,共35页第五章刚体的转动课后作业1、一轻绳跨过两个质量均为m、半径均为r的均匀圆盘状定滑轮,绳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为m和2m的重物,如图所示.绳与滑轮间无相对滑动,滑轮轴光滑.两个定滑轮的转动惯量均为.将由两个定滑轮以及质量为m和2m的重物组成的系统从静止释放,求两滑轮之间绳内的张力.解:受力分析如图所示.2分2mg-T1=2ma1分T2-mg=ma1分T1r-Tr=1分Tr-T2r=1分a=r2分解上述5个联立方程得:T=11mg/82分2、一轻绳绕过一定滑轮,滑轮轴光滑,滑轮的半径为R,质量为M/4,均匀分布在其边缘上.绳子的A端有一质量为M的人抓住了绳端,而在绳的另一端B系了一质量为M的重物,如图.设人从静止开始相对于绳匀速向上爬时,绳与滑轮间无相对滑动,求B端重物上升的加速度?(已知滑轮对通过滑轮中心且垂直于轮面的轴的转动惯量J=MR2/4)解: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设重物的对地加速度为a,向上.则绳的A端对地有加速度a向下,人相对于绳虽为匀速向上,但相对于地其加速度仍为a向下.2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对人:Mg-T2=Ma①2分第16页,共35页第16页,共35页对重物:T1-Mg=Ma②2分根据转动定律,对滑轮有(T2-T1)R=J=MR2/4③2分因绳与滑轮无相对滑动,a=R④1分①、②、③、④四式联立解得a=2g/71分3、一质量为m的物体悬于一条轻绳的一端,绳另一端绕在一轮轴的轴上,如图所示.轴水平且垂直于轮轴面,其半径为r,整个装置架在光滑的固定轴承之上.当物体从静止释放后,在时间t内下降了一段距离S.试求整个轮轴的转动惯量(用m、r、t和S表示).解:设绳子对物体(或绳子对轮轴)的拉力为T,则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转动定律得:mg­T=ma①2分Tr=J②2分由运动学关系有:a=r③2分由①、②、③式解得:J=m(g-a)r2/a④又根据已知条件v0=0∴S=,a=2S/t2⑤2分将⑤式代入④式得:J=mr2(-1)2分4、有一质量为m1、长为l的均匀细棒,静止平放在滑动摩擦系数为的水平桌面上,它可绕通过其端点O且与桌面垂直的固定光滑轴转动.另有一水平运动的质量为m2的小滑块,从侧面垂直于棒与棒的另一端A第17页,共35页第17页,共35页相碰撞,设碰撞时间极短.已知小滑块在碰撞前后的速度分别为和,如图所示.求碰撞后从细棒开始转动到停止转动的过程所需的时间.(已知棒绕O点的转动惯量)解:对棒和滑块系统,在碰撞过程中,由于碰撞时间极短,所以棒所受的摩擦力矩<<滑块的冲力矩.故可认为合外力矩为零,因而系统的角动量守恒,即1分m2v1l=-m2v2l+①3碰后棒在转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矩为②2分由角动量定理③2分由①、②和③解得2分教师评语教师签字月日第18页,共35页第18页,共35页第六章狭义相对论基础课后作业1、一体积为V0,质量为m0的立方体沿其一棱的方向相对于观察者A以速度v运动.求:观察者A测得其密度是多少?解:设立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以x0,y0,z0表示,观察者A测得立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相应体积为3分观察者A测得立方体的质量故相应密度为2分2、在O参考系中,有一个静止的正方形,其面积为100cm2.观测者O'以0.8c的匀速度沿正方形的对角线运动.求O'所测得的该图形的面积.解:令O系中测得正方形边长为a,沿对角线取x轴正方向(如图),则边长在坐标轴上投影的大小为,面积可表示为:2分在以速度v相对于O系沿x正方向运动的O'系中=0.6×在O'系中测得的图形为菱形,其面积亦可表示为cm23分第19页,共35页第19页,共35页3、一艘宇宙飞船的船身固有长度为L0=90m,相对于地面以0.8c(c为真空中光速)的匀速度在地面观测站的上空飞过.(1)观测站测得飞船的船身通过观测站的时间间隔是多少?(2)宇航员测得船身通过观测站的时间间隔是多少?解:(1)观测站测得飞船船身的长度为54m则t1=L/v=2.25×10-7s3分(2)宇航员测得飞船船身的长度为L0,则t2=L0/v=3.75×10-7s2分4、半人马星座星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它距离地球S=4.3×1016m.设有一宇宙飞船自地球飞到半人马星座星,若宇宙飞船相对于地球的速度为v=0.999解:以地球上的时钟计算:年2分以飞船上的时钟计算:0.20年3分5、在惯性系S中,有两事件发生于同一地点,且第二事件比第一事件晚发生t=2s;而在另一惯性系S'中,观测第二事件比第一事件晚发生t=3s.那么在S'系中发生两事件的地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解:令S'系与S系的相对速度为v,有,则(=2.24×108m·s-1)4分那么,在S'系中测得两事件之间距离为:=6.72×108m4分6、要使电子的速度从v1=1.2×108m/s增加到v2=2.4×108m/s必须对它作多少功?(电子静止质量me=9.11解:根据功能原理,要作的功W=E第20页,共35页第20页,共35页根据相对论能量公式E=m2c2-m1c22分根据相对论质量公式1分∴=4.72×10-14J=2.95×105eV2分教师评语教师签字月日第21页,共35页第21页,共35页第七章振动课后作业1、一个轻弹簧在60N的拉力作用下可伸长30cm.现将一物体悬挂在弹簧的下端并在它上面放一小物体,它们的总质量为4kg.待其静止后再把物体向下拉10cm,然后释放.问:(1)此小物体是停在振动物体上面还是离开它?(2)如果使放在振动物体上的小物体与振动物体分离,则振幅A需满足何条件?二者在何位置开始分离?解:(1)小物体受力如图.设小物体随振动物体的加速度为a,按牛顿第二定律有(取向下为正)1分当N=0,即a=g时,小物体开始脱离振动物体,已知1分A=10cm,有rad·s-12分系统最大加速度为m·s-21分此值小于g,故小物体不会离开.1分(2)如使a>g,小物体能脱离振动物体,开始分离的位置由N=0求得2分cm1分即在平衡位置上方19.6cm处开始分离,由,可得=19.6cm.1分2、一质点在x轴上作简谐振动,选取该质点向右运动通过A点时作为计时起点(t=0),经过2秒后质点第一次经过B点,再经过2秒后质点第二次经过B点,若已知该质点在A、B两点具有相同的速率,且=10cm求:ABxABx(2)质点在A点处的速率.解:T=8s,=(1/8)s-1,s-13分以的中点为坐标原点,x轴指向右方.t=0时,cmt=2s时,cm由上二式解得tg=1因为在A点质点的速度大于零,所以=-3/4或5/4(如图)2分cm1分第22页,共35页第22页,共35页∴振动方程(SI)1分(2)速率(SI)2分当t=0时,质点在A点m/s1分3、在一轻弹簧下端悬挂m0=100g砝码时,弹簧伸长8cm.现在这根弹簧下端悬挂m=250g的物体,构成弹簧振子.将物体从平衡位置向下拉动4cm,并给以向上的21cm/s的初速度(令这时t=0).选x轴向下,求振动方程的数值式.解:k=m0g/lN/m2分cm2分,=0.64rad3分(SI)1分4、有一轻弹簧,当下端挂一个质量m1=10g的物体而平衡时,伸长量为4.9cm.用这个弹簧和质量m2=16g的物体组成一弹簧振子.取平衡位置为原点,向上为x轴的正方向.将m2从平衡位置向下拉2cm后,给予向上的初速度v0=5cm/s并开始计时,试求m2的振动周期和振动的数值表达式.解:设弹簧的原长为l,悬挂m1后伸长l,则kl=m1g,k=m1g/l=2N/m1分取下m1挂上m2后,rad/s2分=0.56s1分t=0时,解得m2分180°+12.6°=3.36rad也可取=-2.92rad2分振动表达式为x=2.05×10-2cos(11.2t-2.92)(SI)2分或x=2.05×10-2cos(11.2t+3.36)(SI)第23页,共35页第23页,共35页第24页,共35页第24页,共35页5、在竖直悬挂的轻弹簧下端系一质量为100g的物体,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再对物体加一拉力使弹簧伸长,然后从静止状态将物体释放.已知物体在32s内完成48次振动,振幅为5cm.(1)上述的外加拉力是多大?(2)当物体在平衡位置以下1cm处时,此振动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各是多少?解一:(1)取平衡位置为原点,向下为x正方向.设物体在平衡位置时弹簧的伸长量为l,则有,加拉力F后弹簧又伸长x0,则解得F=kx02分由题意,t=0时v0=0;x=x0则2分又由题给物体振动周期s,可得角频率,∴N1分(2)平衡位置以下1cm处:2分J2分=4.44×10-4J1分解二:(1)从静止释放,显然拉长量等于振幅A(5cm),2分,=1.5Hz2分∴F=0.444N1分(2)总能量J2分当x=1cm时,x=A/5,Ep占总能量的1/25,EK占24/25.2分∴J,J1分6、如图,有一水平弹簧振子,弹簧的劲度系数k=24N/m,重物的质量m=6kg,重物静止在平衡位置上.设以一水平恒力F=10N向左作用于物体(不计摩擦),使之由平衡位置向左运动了0.05m时撤去力F.当重物运动到左方最远位置时开始计时,求物体的运动方程.解:设物体的运动方程为.第25页,共35页第25页,共35页恒外力所做的功即为弹簧振子的能量:F×0.05=0.5J.2分当物体运动到左方最远位置时,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0.5J,即:J,∴A=0.204m.2分A即振幅.(rad/s)2=2rad/s.2分按题目所述时刻计时,初相为=.∴物体运动方程为2分(SI).2分教师评语教师签字月日第26页,共35页第26页,共35页第八章波动课后作业1、一平面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的振幅A=10cm,波的角频率=7rad/s.当t=1.0s时,x=10cm处的a质点正通过其平衡位置向y轴负方向运动,而x=20cm处的b质点正通过y=5.0cm点向y轴正方向运动.设该波波长>10cm,求该平面波的表达式.解:设平面简谐波的波长为,坐标原点处质点振动初相为,则该列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可写成(SI)2分t=1s时因此时a质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故①2分而此时,b质点正通过y=0.05m处向y轴正方向运动,应有且②2分由①、②两式联立得=0.24m11分∴该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SI)2分或(SI)2、图示一平面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求(1)该波的波动表达式;(2)P处质点的振动方程.解:(1)O处质点,t=0时,所以2分第27页,共35页第27页,共35页又(0.40/0.08)s=5s2分故波动表达式为(SI)4分(2)P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SI)2分3、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t=2s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设波速u=0.5m/s.求:原点O的振动方程.解:由图,=2m,又∵u=0.5m/s,∴=1/4Hz,3分T=4s.题图中t=2s=.t=0时,波形比题图中的波形倒退,见图.2分此时O点位移y0=0(过平衡位置)且朝y轴负方向运动,∴2分∴(SI)3分4、一平面简谐波沿Ox轴正方向传播,波的表达式为,而另一平面简谐波沿Ox轴负方向传播,波的表达式为求:(1)x=/4处介质质点的合振动方程;(2)x=/4处介质质点的速度表达式.解:(1)x=/4处,2分∵y1,y2反相∴合振动振幅,且合振动的初相和y2的第28页,共35页第28页,共35页初相一样为.4分合振动方程1分(2)x=/4处质点的速度3分5、设入射波的表达式为,在x=0处发生反射,反射点为一固定端.设反射时无能量损失,求(1)反射波的表达式;(2)合成的驻波的表达式;(3)波腹和波节的位置.解:(1)反射点是固定端,所以反射有相位突变,且反射波振幅为A,因此反射波的表达式为3分(2)驻波的表达式是3分(3)波腹位置:,2分,n=1,2,3,4,…波节位置:2分,n=1,2,3,4,…6、如图所示,一平面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C为波密媒质的反射面.波由P点反射,=3/4,=/6.在t=0时,O处质点的合振动是经过平衡位置向负方向运动.求D点处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合振动方程.(设入射波和反射波的振幅皆为A,频率为.)第29页,共35页第29页,共35页解:选O点为坐标原点,设入射波表达式为2分则反射波的表达式是2分合成波表达式(驻波)为2分在t=0时,x=0处的质点y0=0,,故得2分因此,D点处的合成振动方程是2分教师评语教师签字月日第30页,共35页第30页,共35页第九章温度和气体动理论课后作业1、黄绿光的波长是5000(1=1010m).理想气体在标准状态下,以黄绿光的波长为边长的立方体内有多少个分子?(玻尔兹曼常量k=1.38×1023J·K1)解:理想气体在标准状态下,分子数密度为n=p/(kT)=2.69×1025个/m33分以5000为边长的立方体内应有分子数为N=nV=3.36×106个.2分2、已知某理想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400m·s1.当其压强为1atm解:∴kg/m35分3、一瓶氢气和一瓶氧气温度相同.若氢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6.21×1021J.试求:(1)氧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和方均根速率.(2)氧气的温度.(阿伏伽德罗常量NA=6.022×1023mol-1,玻尔兹曼常量k=1.38×1023J·K1)解:(1)∵T相等,∴氧气分子平均平动动能=氢气分子平均平动动能=6.21×10-21J.且m/s3分(2)=300K.2分4、某理想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为29.1J·mol1·K1.求它在温度为273K时分子平均转动动能.(玻尔兹曼常量k=1.38×1023J·K1)解:,第31页,共35页第31页,共35页∴, 2分可见是双原子分子,只有两个转动自由度.J3分5、一超声波源发射超声波的功率为10W.假设它工作10s,并且全部波动能量都被1mol氧气吸收而用于增加其内能,则氧气的温度升高了多少?(氧气分子视为刚性分子,普适气体常量R=8.31J·mol1·K1)解:A=Pt=, 2分∴T=2Pt/(viR)=4.81K. 3分6、1kg某种理想气体,分子平动动能总和是1.86×106J,已知每个分子的质量是3.34×1027kg(玻尔兹曼常量k=1.38×1023J·K1)解:N=M/m=0.30×1027个1分6.2×1021J1分=300K3分教师评语教师签字月日第32页,共35页第32页,共35页第十章热力学第一定律课后作业1、一定量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初态A出发,沿图示直线过程变到另一状态B,又经过等容、等压两过程回到状态A.(1)求A→B,B→C,C→A各过程中系统对外所作的功W,内能的增量E以及所吸收的热量Q.(2)整个循环过程中系统对外所作的总功以及从外界吸收的总热量(过程吸热的代数和).解:(1)A→B:=200J.ΔE1=CV(TB-TA)=3(pBVB-pAVA)/2=750JQ=W1+ΔE1=950J.3分B→C:W2=0ΔE2=CV(TC-TB)=3(pCVC-pBVB)/2=-600J.Q2=W2+ΔE2=-600J.2分C→A:W3=pA(VA-VC)=-100J.J.Q3=W3+ΔE3=-250J3分(2)W=W1+W2+W3=100J.Q=Q1+Q2+Q3=100J2分2、1mol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状态A(p1,V1)沿pV图所示直线变化到状态B(p2,V2),试求:气体的内能增量.气体对外界所作的功.气体吸收的热量.此过程的摩尔热容.解:(1)2分第33页,共35页第33页,共35页(2),W为梯形面积,根据相似三角形有p1V2=p2V1,则.3分(3)Q=ΔE+W=3(p2V2-p1V1).2分(4)以上计算对于A→B过程中任一微小状态变化均成立,故过程中ΔQ=3Δ(pV).由状态方程得Δ(pV)=RΔT,故ΔQ=3RΔT,摩尔热容C=ΔQ/ΔT=3R.3分(摩尔热容C=,其中表示1mol物质在过程中升高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