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文本考题探究03叙述类题叙述视角作用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文本考题探究03叙述类题叙述视角作用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文本考题探究03叙述类题叙述视角作用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文本考题探究03叙述类题叙述视角作用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文本考题探究03叙述类题叙述视角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考题探究(3):叙述类题(叙述视角作用)考题解读考题式样①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来讲述故事,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②小说以儿童视角来叙事,有何好处?答题方略相关知识★叙述视角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紧密相关,但是与叙述人称还是有区别。常见的叙述视角主要有:全知视角、有限视角、儿童视角、动物视角、女性视角。小说在选用叙述视角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部小说,在叙述过程中,有时也会发生叙述视角转换。答题角度★全知视角作用(1)视野无限开阔,适合表现时空延展度大,矛盾复杂,人物众多的题材,因此颇受史诗性作品的青睐。(2)让读者了解真相,便于全方位地描述人物和事件。(3)在叙述事件和人物时,可以灵活地改变、转移观察或叙述角度,增加了作品的可信性。★有限视角作用(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2)增强代入感与真实性,让读者获得了更真切、更自然的感受。(3)最大限度地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这一点主要是限知外视角的作用。★动物视角作用(1)以动物的眼光看世界,给读者一种崭新的体验,更有情趣;更客观冷静真实;(2)动物展示出的心理活动,往往与人的心理活动交替进行,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3)突出了作者要真正表达的主题思想(使人意识到动物生命的内在价值、建立生态意识)。★儿童视角作用(1)儿童纯洁的心灵和简单的阅历使得叙事内容更加客观真实;(2)儿童贫乏的词汇和特有的语句使得叙事语言更加平易亲切;(3)儿童丰富的想象和无知的状态使得叙事效果更加“陌生化”。(4)儿童的好奇心推动情节的发展;(5)儿童视听下来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6)用儿童天真善良的天性对比成人世界的丑恶,审视人性,凸显主题,直扣人心。★女性视角作用(1)以女性敏锐的观察力,情感更加细腻,引人入胜。(2)以其母性情感笔触,表达对弱者的同情,怜悯的情怀;或以女性口吻表达对强权的反抗,对自由的渴望。★视角转换作用(1)就增加了感染力,也能更好地突出主题。(2)现人物视角的转换就是作者对人物的刻画。(3)制造悬念叙述视角的转换,并非空穴来风,它的作用是使文章曲折动人,引人入胜。★运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交替使用的作用(1)作品从儿童的视角观察描写生活,使“童年”更加生动,充满童趣。(2)作家又偶尔以成人的视角评点生活,使作家笔下所写的文字含义更清晰更深刻,更富思想性和哲理性。真题实践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母亲①[法〕都德这天早晨,我去瓦莱里安山2看望我的朋友,他是塞纳河国民别动队的中尉。这天他值勤。待在工事坑道的入口前面,来回走动,同时和我谈谈巴黎、谈谈战事,以及那些不在场的亲人……突然他止住了话头,那猎犬般的灰色小眼睛突然明亮了起来,他用眼角瞟了瞟刚刚出现在瓦莱里安山平台上的两个身影,示意我看。那个男人穿着长长的栗色燕尾服,上面配着绿色的天鹅绒大翻领。他消瘦、矮小,前额扁平,双眼滚圆,鼻似鹰钩,小鸟般的头上满是皱纹,显得既庄严、又愚笨。此外,他的一条胳膊挎着一只绣花绒布提包,从提包里露出一只瓶子的瓶颈﹔另一条胳膊下夹着一只罐头—-那种一成不变的白铁皮罐头,巴黎人只要一看到它,就会想起那长达五个月的围城……再看那个女人,只见她戴着一顶巨大的带有撑边的帽子,从上到下紧紧裹着一条旧坡巾,在褪了色的斗篷的蜂窝状皱领之间,时不时地露出一截鼻尖,以及几缕灰白而干枯的头发。走到平台上之后,男人停下了脚步,喘着气,擦着额头。女人没有停下,她径直向坑道走来,我听见她腼腆地要求见见她的儿子,她儿子是巴黎第三国民别动队第六支队的士兵。“请您在这里等一下,”哨兵说,“我让人去叫他。”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显得很快活,转身走向她的丈夫;两人走到稍远处的斜坡边上,坐了下来。他们在那里等了很长时间。这瓦莱里安山太大了,要找到一个别动队第六支队的士兵谈何容易!更何况现在这个时候,整个要塞里挤满了鼓手、号手、来回奔跑的士兵,还有正在换岗的士兵、勤务人员、配给人员、一个被义勇军的枪托打得鲜血淋漓后押来的间谍、几个赶来向将军申诉的农民、飞奔而至的传令兵,以及冻僵的人和汗流浃背的牲口。从前线回来的伤员们坐在骡背的驮鞍上,一边摇晃,一边低声呻吟,就像得病的羔羊一般;水兵们随着笛声和“嘿!哈!”的号子声,正在拖一门崭新的大炮;一个穿着红色军裤的牧人,手执长鞭,斜背着步枪,駆赶着要塞的牲口……所有这些人都在庭院里来来往往、摩肩接踵,把坑道挤得水泄不通。“但愿他们没把我的儿子忘记了!”此刻,这位可怜母亲的眼神似乎在这么说;每过五分钟,她都要站起来,悄悄地走到坑道口,把身体靠在墙上,偷偷地朝前院里瞥上一眼;可是,她不敢再询问任何事情,生怕给他的儿子带来难堪。男人比她更加腼腆,他坐在那儿一动不动;每次女人心情沉重、垂头丧气地回到他身边坐下时,总能看到他责备她不够耐心,并且像傻瓜一样不懂装懂地打着手势,向她解释服兵役的各种必要性。突然,我看见她打起哆嗦,拍打着老头的手臂,一跃而起……从坑道口的穹顶下面,远远地传来了她所熟悉的脚步声。是他!他的出现,立刻使整个要塞的门面熠熠生辉。他的确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身材挺拔,肩上背着背包,手中握着步枪……他走到他们身边,一脸欢快,用男子汉开心的语气说:“你好,妈妈。"立刻,背包、步枪、所有的东西都消失在巨大的撑边帽子里了。接着轮到的是父亲,但时间不长。戴着撑边帽子的母亲想把所有的亲吻都占为己有,她太贪得无厌了。“你好吗?穿得暖和吗?你的床单现在怎么样?”亲吻、泪水和微笑像雨点般地落下。她欠了儿子三个月的母爱,现在要一次性地偿清。父亲也很激动,但他不想表露出来。一阵突如其来的号声打破了欢乐的气氛。“他们在叫我,”孩子说,“我得走了。”“怎么!你不和我们一起吃饭?”“当然不!我不能这样……今天是我二十四小时值勤,在要塞的上面。”“噢!”可怜的女人叹了口气,她再也说不出话来。三个人站在那里,沮丧地相互注视了一会儿。接着,父亲开口了:“至少,把罐头带去吧。”他的声音令人心碎,脸上的表情犹如一个牺牲了美食的贪吃者,既动人,又滑稽。可是,在激动而混乱的告别仪式中,这该死的罐头却找不到了,看着焦躁颤抖的手在四处搜寻、上下翻找,听着哽咽的声音在询问:“罐头呢!罐头到哪儿去了?”这情景真让人可怜。罐头终于找到了,一家人最后一次长久而紧紧地拥抱,然后孩子便跑着返回了要塞。他们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又等了一会儿,眼睛盯着坑道的入口,刚才他们的儿子就是在那里消失的。最后,男人打起精神,显得非常勇敢地咳了两三声,他的声音非常坚定:“好了!孩子他妈,上路吧!”他愉快地大声说道。我目送着他们一直走到公路的拐角处。父亲似乎很生气,他挥舞着绒布提包,动作显得很绝望……而母亲则好像很平静,她走在他身边,低着头,手臂紧贴着身体。可有时,我似乎看见她的披巾在狭窄的肩上一抽一抽地颤动。(有删改)[注〕①此文写于普法战争期间。②瓦莱里安山:在巴黎被围困期间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来讲述故事,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叙述视角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小说人称好处的把握。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有以下好处: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心理描写;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地体会作者心情;通过对“我”的详细描写,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本题第一人称叙事,能够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给人以真实感,小说中所有的情节都是通过“我”的观察进行叙述的,都是通过我的眼睛看到的,使小说更加真实可信。无论是见到儿子之前,还是之中、之后,都是我看到的,情节不旁出,使情节更加集中。从主题表达方面看,通过“我”的所见所闻,使战争场面更加真实,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战争的残酷,更有利于表现反战与亲情的主题。【答案】①可以拉近读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使内容真实可信。②整个故事的展开都在“我”的注视下,使情节发展更集中。③从旁观者角度看战争,客观冷静,使主旨更深刻。随堂演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北极村童话(节选)迟子建这是发生在十多年前、发生在七八岁柳芽般年龄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大轮船拉笛了。起锚了。船身在慢吞吞地动了。妈妈走了,还有姐姐和弟弟。我真想哭。妈妈真狠,把我一人留在这了。瞧她站在甲板上向我招手,还不时抬起胳膊蹭眼睛。她哭了。留下我,刚走,就想我了?我不愿意看她,更不想跟她招手,让她走吧。狠心的妈妈,我恨你。记得有一次,妈妈边刷洗毛主席石膏像,边跟邻居王姨唠嗑。我只不过说一句:“妈妈,给毛主席洗澡,怎么不打香胰子?”回答我的是一个火辣辣的嘴巴:“看我不把你送乡下姥姥家。”还有一次,我听收音机,乱调一气。猛然,收到了一个很好听的曲子。我听迷了,妈妈和爸爸也都听迷了。后来,里面传出了:“莫斯科广播电台,这次……”,吓得妈妈啪地关了它,并飞速地按了调谐钮,冲我道:“乱捅!就该把你扔到姥姥家,总也别回来!”于是,甩下了我这个淘气的、爱说的、不听妈妈话的孩子。好了,现在什么都可以说了。姥姥家里有大空房子,你可以说个痛快了。在沙滩上玩了一会儿,我又想哭了。我使劲抽了一下鼻涕,仰头望着天。天上缀满了云,雪白雪白的。它们有的像兔子蜷在那睡觉,有的像猫在捕捉老鼠,还有的像狗、像鱼它们自由自在地游着、飘着。姥爷不知怎么了,这几天话特别多。小舅说他想大舅了,大舅已经三年没回来了。听姥姥说,大舅那年回家,带回好几个大西瓜。吃完后,姥爷就把子拾起来,装到那个盒子里。他平常从不动它,家里来了客人,却逢人就要打开说:“这是大儿抱回的西瓜,吐的子呢!”等到别人连连点头,啧啧夸赞,他才满足地小心翼翼地放好。那样子,就跟他喝酒时,慢慢地端起盅,轻轻地抿,生怕弄洒、喝漏了一样。“爱吃西瓜吗?”他问我。我点点头,他并没在意,只管说:“你大舅那次回来,就带回了大西瓜。吃起来沙凌凌、甜丝丝的。”他醉了似的,眯着眼,惬意地有节奏地拍着腿。“东头的老苏联,见过吗?”“谁?”自从住到姥姥家,我还不曾到东头去过。咳,说这些做啥。不说了。他扔下我,竟自蹒跚着走了。夏天的夜晚凉爽极了。青蛙在江边不时地呱呱着。满天星星密布,空气真新鲜。我睡不着了。我在想姥爷,想那天他到大菜园里对我讲的话。我越想越奇,忍不住推醒姥姥,问她:“‘老苏联’是谁?”“东头的。”“是站在窗前就能望见的,那个种了好多毛嗑的人家吗?”“嗯。快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呢。”天大亮了,太阳升得老高。我沿着干得裂了缝的田埂,向东走去。那个房子可以望见了:满院子的向日葵,黄泥抹的墙上挂着一串鲜红的辣椒、一串雪白的大蒜和一把留做菜籽的香菜。房门开着。在我记忆里,它似乎从来没开过。可它今天确确实实开了,不是梦吧?走出来了,是一个高高的、瘦瘦的、穿着黑色长裙、扎着古铜色头巾的老奶奶!我站在苞米地,她站在那里,隔住我们的,是一排低矮的、倾斜的、已经朽了的柞木。我的心打鼓似的咚咚直跳“小姑娘,小姑娘。”声音很慢,有些迟钝,“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啊?”“我采猪食。”“几岁了?”“七岁。”“上学了吧?”“没有。”“愿意识字吗?”“愿意!”她把着柞木杆子,我也把着。我仰着头,她低着头,我们的眼光相交在一起。我分不清是不是梦,顺嘴说出来:“你是老奶奶!我在梦中见过你。你不是答应给我穿个项圈戴吗?”她先是睁大了一下眼睛,随后拨着障子,伴着一阵咔嚓咔嚓的柞木杆倒下的脆响,她倾着身子过来了死死地搂住我!“是奶奶的孙女!是奶奶的孙女!”她的胳膊像把大钳子似的牢牢卡住我,我的脸被她亲得直发烧。可能她听到了我的哼哼声,她松开我,我终于可以大口地喘气了。不知不觉,我跟着她,穿过菜园,来到院子,走进屋门。她按我坐下,拿出冰糖,摘掉那条古铜色的三角巾,连连转了几个圈,对我说:“吃吧,再给你烤毛子嗑去。”她到厨房去了。不一会,她用铁片托着毛子嗑出来了:“吃吧,香,新烤的。”她兴致勃勃跳起舞来。她翻出了扑克、跳棋、识字课本、陈年的蚕豆,满满地堆了一桌子。她说她要教我识字、唱歌、剪窗花、做面人。她跟我说,上这里来不要对别人讲。当然,我全部同意了。回家路上,我看着天也想笑,看着地也想笑。每一片白云,每一片绿叶,都那么亲切。我哼着歌,踩着发烫的土地,蹦蹦跳跳回来了。午饭后,空气更加燥热、沉闷了。不一会,起风了。云变成了淡灰色,挤成一堆,抱成个铅灰色的大团。我在想东头的老奶奶。她现在做什么呢?对了,她怎么就一个人呢?我真想立刻就弄明白它。我想问姥姥,可一想起老奶奶的话,立刻打消了那个念头。姥姥抱柴做饭了。厨房里传来烧火的噼啪声和嚓嚓的切菜声。我穿上塑料凉鞋,向老奶奶那跑去。是开门使屋里亮了,还是我不小心弄出了声?反正,她马上发现了我。她奔过来,蹲下身,拍着我的脸蛋。她端来一盘新煮的蚕豆,一颗颗地把皮剥掉,再把它一颗颗地送到我嘴里。那豆又香又软,我忘了回家。“奶奶,你家怎么就你自己?”她略微仰了下头,眼窝里有什么东西亮了一下,又没有了。她往嘴里塞着蚕豆皮,又慢慢吐出来,弄了一裙子。我这样问,老奶奶怎么会不伤心呢?我打算搂住她的脖子,就势撒个娇。不料,她笑着说了:“不早了,看你姥等急了。是吃饭的时候了。”“嗳。”我答应着,站起来,磨磨蹭蹭地向门口走。推门时,忍不住回头看了她一眼。(有删改)小说以儿童视角来叙事,有何好处?①以儿童为叙述主体,通过7岁女孩的视角,呈现生活纯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②以儿童的语言叙事,语言浅易,简洁、多用叠词和短句。③以儿童和儿童化的人物为主要形象,苏联老奶奶的言行和女孩一样,呈现出孩子气。④以儿童的眼光,创设了童话般的情境,北极村天上缀满了雪白的云,江边的青蛙呱呱叫,有老奶奶和她的“毛子嗑”,它们是女孩的美好童话世界。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名医张炜有一段时间我立志要做医生,而且很快觉得自己是一个医生了。这事起因比较复杂,虽然能找到具体的缘由,但说实话,我觉得自己天生就该是个医生。我生病的时候妈妈就带我去看病,最常去的是园艺场门诊部。可有时怎么也治不好,比如咳个不停、皮肤上生了发痒的红疙瘩等,妈妈就会领我过河,去河西一个大村子里找一位名医。名医的名字很怪,不像人名,叫“由由夺”。大家都这样叫,也就没人觉得不对。后来我独自揣摩他的名字,觉得奇怪,也许只有名医才配有这样的怪名吧,反正“由由夺”是海边最有名的医生,他绝不像园艺场门诊部那样量体温、打针,给一包包的药片,而是用另一种方法。妈妈说:“这就是‘中医’。”“由由夺”总是先让我伸出舌头,看一会儿,又让我伸出胳膊。用三根手指按住手腕,我趁这工夫看清了他的手:指甲圆鼓鼓的,比一般人长,但是很干净。我相信自己的全部秘密都被这只手给探去了。我们从这儿取走一小袋粉末、一瓶黑乎乎的药水,还有三包草药。看着妈妈欢天喜地的样子,我知道自己的病好了。回家后按“由由夺”的叮嘱吃药擦药,第一天好了一半,第二天全好了,第三天好上加好。这不是名医是什么?这个神奇的人就在河西,是谁也不能怀疑的事实。我大约被“由由夺”治好了十几次病。外祖母由河西名医说到了另一个人,他就是过世的外祖父。外祖母不太说他,因为害怕自己想得厉害,就使劲压到心底,可这次她实在忍不住了,说:“要是你外祖父在多好,他是远近闻名的名医啊,这点儿小病对他不算什么,唉!你外祖父……”妈妈也叹息,说:“咱家没人接下他的手艺,真是……”妈妈抹起了眼睛,外祖母没有。外祖母很少掉泪——妈妈说外祖母“眼硬”。就在那些日子里,我认为自己该是一个医生。我暗暗思考这个问题,并没有告诉家里人。奇怪的是,我最先想到的不是找人拜师,不是学习医书,而是觉得自己差不多已经是个医生了。我思考了五六天,就决定当一个医生。从此以后,我就以医生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也以一个医生的身份要求自己了。我对所有生病的人都特别关心,不止一次陪感冒的同学去门诊部。我对他们说:“得病了最好找名医,实在不行了就去河西。”“由由夺”这个名字不少人知道。我发现园艺场和村子的人也去河西。我对同学们说:“我其实就是一个医生,不过不想告诉别人,也希望你们为我保密。”他们瞪大了眼睛。我们一起到林子深处,在一块隐蔽的空地上谈论秘密。他们最急于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因为从我严肃的表情上看,这绝对不是玩笑。我直率地告诉他们,我的外祖父就是一位名医。“啊,原来是这样!那后来又怎么了?”“二九”恍然大悟地问。“后来?”我抿抿嘴,“后来我也做了医生。”“可是没见你给人看过病呀!”旁边的同学像是焦急,又像是埋怨。我眯上眼睛看看远处,点点头说:“会的。”我接着给他们一一号了脉,又看了舌苔。“我有什么病啊?”他们胆怯地问。我说:“还没有很重的病,不过以后也许会有的,发烧、咳嗽,这些总会有的。”他们张大了嘴巴看着我,问:“那怎么办?你会治吗?”我摇头又点头:“当然会。不过在我上学这一段,他们是不会让我开药的。我给你们看了,你们还得去门诊部拿药。”同学们很是惋惜。我再次嘱咐他们为我保密,大家就分手了。我自制了一个小药箱,把家里所有的药片、碘酒和紫药水之类的都装进去。我上次得病没有喝完的一小包草药也收在了里面。“由由夺”用来抹皮肤的黑药水很像某种草木烧成的,这就是草药。我把自己最喜欢的几种野花晒干,研成了粉末,又把一些根茎烧成了灰,分别装在了小瓶中。有一天我的食指被蜂子蜇了一下,又痛又痒,就用自制的药水抹了,两天之后手指好多了:这使我信心倍增。还有一天我的脚被碰痛了,照例也抹上药水,结果当天就不痛了。我觉得自己的医生生涯就这样开始了,于是去林子里总不忘背上药箱。大家被荆棘扎了,不小心碰了哪儿,过去都不会在乎,现在就不同了,有了医生,自然个个都变得娇气了。“黑汉腿”也许是故意的,刚玩了一会就被槐刺扎破手,一边大叫一边跑过来让包扎。另有一个女同学被百刺毛虫蜇过,差不多要哭了。我安慰她,号过脉看过舌苔,用野花根烧成的炭水给她细细地搽了三遍。她马上笑了,说:“这药真管用。”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越是需要保密的事情越是容易走漏。就在一切顺利的时候,麻烦事就来了。先是外祖母把我的药箱没收了,接着又是父亲不无严厉的训斥。他说:“胡闹。这是乱来的吗?”我心里的委屈太大了,但又觉得一时说不清。我只想对父亲大声说明:我已经是个医生了。最让人难堪的是后来班主任找我谈话了。她说:“咱们谈谈你当医生的事吧……有这种志向是好的,但这要毕业以后,要经过专门的培养。你先把功课学好吧。”就这样,一位名医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有删改)以“我”的视角叙述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①小说以“我”,即一个儿童的视角,来叙述童年“名医”梦想的成因、林中行医场景、梦想破灭等经历,充满童真童趣,真实亲切。②小说通过孩子的自述,更好地表达了对生命本真天性的赞颂,对人间温情的珍重,对优秀传统文化(如“中医”)的推崇。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贝尔·兰金小姐[美]杜鲁门·卡波特一我第一次看见贝尔·兰金小姐是在我八岁那年。我坐在门廊的台阶上,身材矮小,一身黑衣上满是灰尘和条痕的贝尔小姐出现了。她看上去不可思议地老,满脸皱纹。几缕稀疏的灰色头发被汗水浸湿,覆在前额上。她走路时低头盯着未铺过的人行道,仿佛在寻找什么丢失的东西。一只棕黑色的老猎狗跟在她身后,盲目地追随着女主人的踪迹。几年后的一天,我坐在乔布先生的街角杂货店里,大口喝着他家的招牌奶昔。我坐在柜台的一头,另一头是镇上臭名昭著的两个小混混,还有一个陌生人。“你们知道附近谁有上好的日本山茶花树出售吗?有位东方女士要在纳齐兹盖房子,我替她采购一些。”陌生人说。两个小混混对视了一眼,其中那个平时喜欢嘲弄我的大眼睛胖男孩开口:“先生,我跟你说,附近我只知道一个这样的人,有几株顶漂亮的日本山茶花树。她是个奇怪的老姑娘,叫贝尔·兰金,住的地方大概离这里半英里远,看起来也挺奇怪的,是个衰败的老房子,南北战争之前就有了。虽然怪得要命,但如果你就要找日本山茶花树的话,她那儿的是我见过最好的。”“是啊。”另一个长着青春痘的金发男孩尖声说道,他看起来是那胖孩子的跟班。“她应该会卖给你。我听说她在那儿快要饿死了。那儿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住在那儿的老黑鬼用锄头打理一块杂草地,他们把那个叫花园。哎,前几天我听说她去丛林市场,到处拣些烂菜叶,逼着欧力·彼得森送给她。你见不着比她更古怪的巫婆了,像是阴影里的饿鬼。那些黑鬼都很怕她——”然而陌生人打断了这个喋喋不休的男孩,问道:“所以你认为她肯卖?”“当然了。”那胖男孩说道,脸上带着一丝肯定而得意的笑。陌生人道了谢,向外走去。突然他转过身来问道:“你们愿不愿意带我过去?之后我会送你们回来。”这两个小混混立马就同意了。二我听到这件事的结局是在大约一个星期后,那天我又去了乔布先生店里。虽然听众只有乔布先生和我两个人,那胖男孩却讲得很起劲。他越说声音就越大,语气也越夸张。“我告诉你们,那老巫婆就该被赶出镇子。她是个疯子。我们一到那里她就要撵我们走。她还放出那条古怪的老猎狗追我们。弗格森先生,就是那个陌生人,解释说他想收购她的日本山茶花树,你知道,就是那些有些年头的日本山茶花树。她回答说她从来没听说过有这回事,她一棵树也不会卖,因为她爱这些树胜过她所拥有的一切。嗳,你们可听好了,弗格森先生提出他愿意掏两百美金,就买其中一棵树,你们能想到吗?两百美金!她居然拒绝了。”“天啊,”他说,“一出手就两百美金,买这些老树是图个啥呢?那又不是玉米。”我离开乔布先生那儿回家时,一路都在想着贝尔小姐。我不明白她为什么那么想留下那些日本山茶花树。它们是很漂亮,但既然她那么穷——好吧,我那时还年轻,而她已经太老了,生命所余无多。三那天是二月的第一天。破晓时分,天空灰蒙蒙的,一片阴沉,从中现出一道道珍珠白的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